庄子哲学专题研究

庄子哲学专题研究

ID:8360743

大小:5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3-22

庄子哲学专题研究_第1页
庄子哲学专题研究_第2页
庄子哲学专题研究_第3页
庄子哲学专题研究_第4页
庄子哲学专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庄子哲学专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莊子哲學專題研究《莊子.應帝王》指導老師:陳德和教授學生姓名:謝惠敏95251518蘇重泰95251517唐文斌96251516一、前言道家的思想是始於老子,然而,莊子是以心靈境界的拓生與逍遙人生之證成來發揚老子思想的特色,也因此為老學開起新的視野,為人間道家做了理論的奠基。陳德和,《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頁158。莊子對老子無為而為的智慧有高度的體現,這體現應該是要以關照世人,如何能以虛壹而靜的修養人生,解決生命中所面對的問題,而能讓自己逍遙自在在人世間生活著。同上註,頁13。老

2、子教化之主要對象是君王,莊子則是除了帝王之外對更廣大的士人百姓宣教,莊子學問重點則在於道心理境的開悟。同上註,頁158。如果說<大宗師>是莊子的「內聖」之學,那<應帝王>就是其「外王」之道。「內聖」是指個人內心的一種人格修養;「外王」是指處理社會群體的事務。莊子的「外王」之道,可以說是批評儒家形態的德治和人治,而提出的無治主義的觀念。莊子既反對以人來統治人,也反對以儒家的道德來束縛人,莊子基本上是反對任何形式的統治。<應帝王>表達了莊子無為而治的無治思想,主張為政之道,不必干涉,應當順人性之自然而行,以百姓心

3、為心。陳鼓應,《老莊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頁197。在《莊子.應帝王》的「應」可以有三種解釋:一是應該的「應」,如郭象《注》:「夫無心而任乎自化者,應為帝王也。」。二是應合的「應」,即符合的意思。三是因應之「應」。<應帝王>可以解為「因應無心乃帝王之德」,本篇的主旨就在於無心之德。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頁276。二、順應於自然,不限於人治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

4、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8這段由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為開始,這裡強調的「不知」,不是真的不知或是無知,而是有更高的境界,超越了這種知。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頁277。因為「知」是一種見解、立場、標準,「不知」是指不執著於所知,也就是沒有本位主義,這種「不知」才是真知。莊子藉著寓言人物蒲衣子之口說出儒家理想人物不如道家理想人物泰氏。並指出有虞氏以仁為標榜,來勉強他人行仁,批評儒家的德治思想(「藏仁以要人」)

5、。陳鼓應,《老莊新論》,頁198。仍然是沒有超脫以仁為批評別人的是非之見。在文中之「未始出於非人」與「未始入於非人」應如何解?進一步的探討,此中之「非人」又應如何解?是解為「天」抑或解為「物」?關於「未始出於非人」與「未始入於非人」中的「非人」,宣穎主張將其解為「物」,宣穎認為,有虞氏不及泰氏,乃是因為有虞氏尚有心要人,心繫於物,而不能超然於物外。反之,泰氏則無心無累,而沒有落入物執裡。但是將「非人」解釋為「物」,在文獻上缺乏有力的佐證與支持。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頁2

6、08。依憨山大師,非人乃是指天道,亦即天、自然而言。范耕研亦謂:藏人以要人者,謂懷仁而不矜是也;要人,則有濟人之心,非也。故曰未始出於非人。非人者,天也。未嘗出於天,言不自天出則非自然任運,非治之極也。……非人者,天也,未嘗入於天,並天而忘之也。同上註,頁209。鍾泰則云:「非人」,謂天也。「出」猶進也。言未能進於天也。……天則非人,而又云「未始入於非人」者,以有天為可入,則猶是藏也,滯也,故特掃之。同上註。鍾泰將「出」解為「進」,其義較為特殊,然其義則與憨山大師、范耕研無違,其解「非人」為天則比較一致。二、

7、聖人之治的不以己意定法度 治理國家要訂定法律,但是問題在於應站在什麼立場上來制定律法?又如何去制定規章內容?莊子指出,統治者若是憑著自己的意願及自己的權利考量來制定法度,以為人民誰敢不聽,若是如此去治理天下,就如同「涉海鑿河」,「使蚉負山」。肩吾見狂接輿。狂接輿曰:「日中始何以語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經式義度,人孰敢不聽而化諸!」狂接輿曰:「是欺德也。其於治8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蚉負山也。夫聖人之治也,治外夫?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且鳥高飛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鑿之患,

8、而曾二虫之無知?」莊子認為一個國家的「經式義度」,必須以人民的意願為標準法則及依歸,也就是必須因應自然,順應民性。也就是說,帝王的為政之道,終也是要順乎自然本性,應自正而後行化(「正而後行」),不以我來強迫他人,每個人只要各盡所能就可以了。陳鼓應,《老莊新論》,頁198。發自於自然本心的去做,這也才是順應自然。<應帝王>文中的「能其事」有二義,一是指聖人之治,是從他本來的德性中自然流露出來,做自己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