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00828
大小:3.98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4-09-02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绍兴一中2023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地区的地壳平均厚度最小的是()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江南丘陵D.南海海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度大于海洋地壳,一般海拔高的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大,海拔低的地方地壳的平均厚度小。南海海域属于海洋地壳,平均厚度最小,D符合题意,东北平原、青藏高原、江南丘陵三个地形区属于陆地地壳,地壳平均厚度大,排除ABC。故选D。【点睛】2.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为金星B.图中有四级天体系统C.小行星带位于②行星轨道内侧D.小行星带位于①行星轨道外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图可知,图中①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外侧,是火星,因此A项错误;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有行星系和恒星系,共有两级天体系统,因此B项错误;小行星带位于图中①火星的左侧即位于①行星轨道外侧,因此D项正确,C项错误。故选D。下图为“风光互补”路灯实拍图。 绍兴一中2023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地区的地壳平均厚度最小的是()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江南丘陵D.南海海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度大于海洋地壳,一般海拔高的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大,海拔低的地方地壳的平均厚度小。南海海域属于海洋地壳,平均厚度最小,D符合题意,东北平原、青藏高原、江南丘陵三个地形区属于陆地地壳,地壳平均厚度大,排除ABC。故选D。【点睛】2.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为金星B.图中有四级天体系统C.小行星带位于②行星轨道内侧D.小行星带位于①行星轨道外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图可知,图中①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外侧,是火星,因此A项错误;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有行星系和恒星系,共有两级天体系统,因此B项错误;小行星带位于图中①火星的左侧即位于①行星轨道外侧,因此D项正确,C项错误。故选D。下图为“风光互补”路灯实拍图。 3.下列地形区最不适宜推广该路灯的是()A.内蒙古高原B.河西走廊C.四川盆地D.青藏高原4.该路灯设计的结构特点,反应其使用的能源()A.不稳定B.可再生C.分布不均D.储量少【答案】3.C4.A【解析】【3题详解】该产品利用了风能与光能,只有在风能、光能都较为丰富的地区方可建设。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风能、光能都比较丰富,ABD不符合题意;而四川盆地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导致太阳辐射能较少,因受地形影响,风能资源也较少,C符合题意。故选C。【4题详解】路灯结构为“风光互补”,即风能与光能之间互相补充,说明两种能源都不稳定,A正确;此种设计与能源是否可再生、分布不均无关,BC错误;储量丰富是前提,D错误。故选A。【点睛】由于太阳能与风能的互补性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弥补了风电和光电独立系统在资源上的缺陷。同时,风电和光电系统在蓄电池组和逆变环节是可以通用的,所以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造价可以降低,系统成本趋于合理。5.某市的中学生小明周末想去当地新华书店看书,他任骑行去新华书店的途中,看到如下交通指示牌(下图),此时大约为10时,书店位于贤士一路与阳明路路口处,小明想走贤士一路,当前他的行进路线应为() A.走贤士二路向西至贤士一路B.走贤士二路向北后沿贤士一路向西C.过贤士二路向西至贤士一路后向南D.过贤士二路继续向前至贤士一路后向北【答案】D【解析】【详解】由图表可知,小明想要去位于贤士一路与阳明路路口处的书店,先要经过前方南北向的贤士二路,继续向西走,到达南北向的贤士一路,然后再向北走,最后到达贤士一路与阳明路路口处。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ABC,选D。【点睛】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其中ABCD为分界面。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数码代表的界面,表示古登堡面的是()A.AB.BC.CD.D 7.岩石圈包括图中的()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③+软流层D.④+⑤【答案】6.B7.A【解析】【6题详解】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莫霍界面约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从图中的信息可知,B为古登堡面,A为地核的外核与内核分界,C为莫霍界面,D为硅铝层和硅镁层分界线,B正确,ACD错误。故选B。【7题详解】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图中①+②为地壳,③为上地幔的顶部,故岩石圈包括图中的①+②+③,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准备进行野外地形实地考察。下图为考察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实线为等高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甲处的地形类型是()A.山地B.高原C.鞍部D.盆地9.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度可能是()A.99米B.199米C.209米D.219米10.若位于点X的学生突遇泥石流,选择逃生的路线是()A.①B.②C.③D.④ 【答案】8.C9.B10.A【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地形类型判读。鞍部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为相对的两侧有山地,另外相对的两侧是谷地。据地形等高线可知甲地的西北东南两侧是山地、西南东北两侧是山谷,故其地形为鞍部。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d:等高距为50米;n:等高线相交条数为3;中间H是陡崖的相对高度,注意H不能等于(n+1)d,通过计算100≤△H<200。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泥石流逃生。泥石流逃生的路线应选择垂直于等高线向上,①线路满足。故选A。【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发生弯曲且凸向高值处为山谷。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中华鲎(hòu)(图左)。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图右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12.下列地球演化历史特点,发生在⑤地质时期是()A.蕨类植物繁盛B.出现三叶虫C.哺乳动物繁生D.恐龙大繁生【答案】11.B12.D【解析】【分析】本组选择题以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中华鲎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的演化历程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1题详解】 由材料“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可知其最早出现的年代约为距今4亿年左右;结合地质年代示意图可知,距今2.52-5.41亿年为古生代,推知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因此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由地质年代示意图可知,⑤地质时期大致为距今2.52亿年一0.66亿年,属于中生代。根据所学知识,蕨类植物繁盛于古生代,因此A项错误。三叶虫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在古生代早期达到顶峰,此后逐渐减少至灭绝,因此B项错误。哺乳动物繁生在新生代,因此C项错误。恐龙大繁生主要出现在中生代,因此D项正确。故选D。【点睛】中生代:距今2.52亿年一6600万年,意为“中间的生物时代”,因介于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而得名,主要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中生代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裸子植物的极盛期,在陆地植物中占据主到地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读GIS分层图,完成下面小题。13.根据上图可以推断出,正在分析的地质灾害最可能为()A.滑坡B.泥石流C.火山喷发D.地震14.一位研究员不小心把甲图层弄丢了,甲图层最可能表示()A.坡面起伏状况B.坡向C.坡面侵蚀状况D.地层厚度【答案】13.A14.B【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由资料图层和阶段性成果图可知,该地质灾害和坡度、地层倾斜方向、活动断层等密切相关,最有可能是滑坡,泥石流需要分析水源条件,火山、地震与坡度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读图可知,甲图层和地层倾斜图层叠加可以得到顺向坡面图层,故甲图层最可能表示坡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专门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利用计算机采集、存储、分析、管理、输出地理信息的一种技术与工具。下图为某个半球经纬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对图中A地坐标的判读准确的是()A.(60°N,20°E)B.(60°N,20°W)C.(60°S,20°E)D.(60°S,20°W)16.从A地到B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和地表距离正确的是()A.一直向东走、13320千米B.一直向西走、15540千米C.先向北,再向南走、6660千米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20000千米【答案】15.B16.C【解析】【15题详解】根据图中70°~160°和20°~110°经度数值变化,可判断两条经线之间相差45°,说明A与图中70°E之间存在0°经线,A点位于0°经线以西,因此A点经度为20°W;根据纬度数值向北增大,可判断A点的纬度为60°N,因此图中A地坐标的判读准确的是(60°N,20°W),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最近的走法”即是寻找过A、B两点的大圆的劣弧。读图可知,AB两地经度相差180°,位于同一经线圈上,经线圈为大圆,且两地位于北半球,所以两地间的地表最近距离为沿着经线圈的方向先向正北走,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走。由图可知,AB两地为同纬度的60°N,纬度间隔为(90°-60°)+(90°-60°)=60°,距离=60×111km=6660km。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经度数值向西增大的为“W”,经度数值向东增大的为“E”;同一经线,纬度相差1°,距离为111km或110km。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18.以下符合上图③岩石特征的是()A.B.C.D.【答案】17.B18.B【解析】【17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④沉积岩形成后形成断层①,之后地表发生侵蚀,②沉积岩形成,最后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③,所以图中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③,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18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③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玄武岩,喷出型的岩浆岩有气孔,B正确;D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为沉积岩,D错误;A岩石中有化石,为沉积岩,A错误;C岩石为砾岩,C错误,所以选B。【点睛】沉积岩具有两个特征: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下图为冰川地貌素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地貌分别是()A.冰斗、U形谷、角峰B.U形谷、冰斗、角峰 C.冰斗、角峰、U形谷D.角峰、冰斗、U形谷20.有关图中地貌的描述,最贴切的是()A.③地貌属于冰碛地貌B.②地貌主要出现在两极地区C.①地貌的形态特点是高耸尖锐D.该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非洲【答案】19.D20.C【解析】【分析】【19题详解】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冰斗是一种三面环以峭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圆椅状的洼地,②符合;角峰是指由几个冰斗所围成的山峰,①符合;U形谷是由冰川过量下蚀和展宽形成的典型冰川谷,两侧一般有平坦的谷肩,横剖面近似U型,③符合;因此,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地貌分别是角峰、冰斗和U形谷,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题详解】图中③地貌为U型谷,属于冰川侵蚀地貌,A错误;②地貌为冰斗,是山岳冰川地貌,两极地区为大陆冰川地貌,B错误;①地貌为角峰,特点是高耸尖锐,C正确;冰川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纬度较低的非洲大陆分布少,D错误;故选C。【点睛】冰川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金星伴月是最好看的“星月童话”,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金星和月亮是夜空中最亮的两个天体,且二者相伴时,月相一定是如钩般的蛾眉月或残月。下图为金星伴月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推测最可能观测到金星伴月天象的农历时间是()①初一至初五②初七至十五③十五至二十④二十至二十八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下列所示天体位置能够观测到图示金星伴月天象的是()A.B.C.D.【答案】21.B22.D【解析】【21题详解】根据图文材料可知,金星伴月时月相呈现蛾眉月或残月的形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最可能出现在农历的月初或月末,即初一至初五、二十至二十八,故①④正确;初七前后为上弦月、十五前后为满月、二十前后为下弦月,②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根据图示金星伴月天象中天体的位置关系可知,此时金星位于月球的右侧,结合选项中天体的位置关系可判断出,此时地球上夜半球能够观测到金星位于月球右侧的只有B、D项,B项所示时刻并不能在夜空中观测到木星与月球、金星同框,D项中的天体位置能够观测到图示金星伴月天象,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月相,天文学术语,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作月相。某游客的游记——广西沌湖事件令我记忆犹新。3月5日在沌湖附近游玩,突然感觉脚底一晃,但巨响之后就再也没有动静,只是湖面开始急剧下降。第二天,湖水已经消失大半,有的地方露出了湖底。昨日被吓坏的村民又迎来了惊喜:湖水没了,留下了数不尽的鱼虾。23.下列自然景观的形成,与游记中所述现象成因类型相似的是()A.新疆湖积平原上的小土丘B.挪威崖壁陡峭的峡湾C.云南石林的阿诗玛石峰D.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24.以下最有可能导致沌湖一夜间“消失”的原因是()A.附近矿山采矿引起地面沉降B.当地地下暗河崩塌C.下游地区抽水和回灌D.当地特殊的捕鱼方式【答案】23.C24.B【解析】【分析】本组选择题以广西沌湖事件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喀斯特地貌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2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现象是由于地表湖泊经过侵蚀,与地下空洞或地下河连接而产生,根据所学知识,该种自然景观为喀斯特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与之成因类型相似的为云南石林的阿诗玛石峰,因此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由上题可知,该现象是地表湖泊经过侵蚀,与地下空洞或地下河连接,导致地表湖泊底部塌陷而产生,因此B项正确。矿山采矿引起地面沉降会使湖泊水位下降或者湖水流向塌陷处,但湖水不会突然消失也不会发生巨响,因此A项错误。下游地区的抽水对上游影响较小,而且不会出现巨大的响声,因此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当地特殊的捕鱼方式为鸬鹚捕鱼,不会引起地面震动和巨响,因此D项错误。故选B。 【点睛】组成地壳的岩石有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下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 )A.高温变质B.侵入冷凝C.高压成岩D.喷出冷却26.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 )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答案】25.B26.D【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岩石的形成。(1)花岗岩是侵入岩,是岩浆在接近地表的位置冷凝形成的。(2)岩石的温差变化,导致岩石的分崩离析,属于物理风化。【25题详解】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岩浆侵入未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选B。【26题详解】该实验通过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通过观察可知,岩石内温度变化从55℃-47℃,较慢;而岩石表面温度从56℃-37℃左右,显然,岩石表层温度变化大,岩石表层温差大导致岩石分崩离析,故本实验模拟的是物理风化作用,选D。停车难是现代城市的一大问题,新的信息技术让停车更智慧。读“某停车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地理信息系统(GIS)能为该系统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A.分析和管理车位空间信息B.定位和跟踪车辆动态信息C.获取司机的实时通讯信息D.整合网络支付者个人信息28.该系统的利用有利于城市A.减少水体污染B.缓解交通拥堵C.控制人口密度D.降低地价房租【答案】27.A28.B【解析】【27题详解】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智能化地理分析技术,城市停车位置的数字化分析,可以动态地及时获取最近停车位的车位信息,方便停车,据此选A。【28题详解】智能化的停车系统,有利于车主尽快找到停车位,有利于缓解道路拥堵,节约时间,减少油耗,据此选B。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主脉某冰川,某河段因河流下切侵蚀天山北麓山前冲积扇,从而在河流东西两岸发育了多级河流阶地。如图示意该河段与干流流向垂直的地质剖面及阶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该河段发育了多级阶地,说明该地地壳()A.间歇性下沉B.持续抬升C.持续下沉D.间歇性抬升30.影响阶地上黄土状堆积物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冰川B.流水C.风力D.海浪【答案】29.D30.C【解析】【29题详解】当地壳比较稳定时,河水以侧蚀为主,从而形成比较宽阔的河谷,当地面因构造运动大面积上升,会引起河流强烈侵蚀河床底部,造成下切现象,河床大幅度地降低,原先谷底的河漫滩就超出一般洪水期水面,成为阶地,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这样间歇性的抬升运动。由此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D符合题意;持续下降、持续抬升、间歇性下沉都不会形成河流阶地,排除A、B、C。故选D。【30题详解】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主要来自蒙古-西伯利亚,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C正确;该河段没有冰川作用,A错误;流水沉积主要是砾石和粉砂,B错误;该处不沿海,D错误。故选C。【点睛】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水流的侧蚀加宽了河道使得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就在河床发生沉积,在水底堆积满一层沉积物。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地壳抬升或者侵蚀基准面下降等因素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剧增,这层堆积物被水流切开形成阶地坡。水流继续往下侵蚀,两侧的堆积物就完全露出水面,高过洪水位,形成阶地面。然后河流继续重复侧蚀、堆积、下切侵蚀等过程,形成下一个阶地。地壳抬升使得该地区河流海拔突然升高,在侵蚀基准面没变的情况下,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就会剧增,导致阶地面露出、阶地坡形成。之后地壳间歇性地抬升,河流继续侵蚀堆积过程,就出现多级阶地。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859年理查德·卡林顿观测太阳黑子时,发现太阳北侧的一个大黑子群内突然出现了两道极其明亮的白光,在一大群黑子附近正在形成一对明亮的月牙形的东西,即“卡林顿事件”,也是历史记录中最大规模的太阳风暴。下图为太阳黑子“蝴蝶图”(日面纬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的太阳黑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下列有关太阳黑子“蝴蝶图”信息描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为11周年B.黑子分布集中在南北纬30°C.1900年前后天气变化相对稳定D.黑子的出现导致全球农业歉收32.下列关于卡林顿事件对地球的影响描述可信的是()A.直接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B.高纬度地区能观测到绚丽的极光C.出现磁暴并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D.许多地方发生了火山喷发和地震【答案】31.AC32.BC【解析】【31题详解】读图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A正确。太阳黑子在日面上主要分布在30°S到30°N之间,并不是集中在南北纬30°,B错误。1900年前后太阳活动处于谷年,地球上天气变化相对稳定,C正确。太阳黑子数量相对较多的年份,地球上出现异常天气的概率会增加,但由于气候变化在全球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不一定导致全球农业歉收,D错误。故选AC。【32题详解】太阳活动与海平面上升无关,A错误。高纬度地区能观测到绚丽的极光,B正确。太阳活动峰年会出现磁暴,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较大,C正确。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地球上不一定许多地方发生火山或地震,D错误。故选BC。【点睛】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33.图中()A.甲地陡峻,多喀斯特峰林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较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34.图示地区()A.山前平原受外力堆积作用明显B.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C.岩浆喷出地表形成花岗岩山地D.绘制该地图主要应用GNSS技术【答案】33.BC34.AB【解析】【33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甲地为花岗岩,不可能形成喀斯特峰林,A错误;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较少,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B正确;读剖面图从山前向东到平原地区地下分布为沙砾石,粉沙,黏土。丁村位于洪积扇上,下面应该是沙砾石,丙村位于平原上,下面是粉沙,由于再往东地下是黏土,所以土层应该是越来越厚,所以可判定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C正确;读图可知,有地下水位线,越往山区地下水位越深,越往平原地下水位越浅,丁村比丙村靠近山区,所以地下水位应该更深,D错误,所以选BC。【34题详解】山前平原主要是靠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A正确;读图可知,地势西高东低,甲处洪积扇上有箭头,根据河流流向可知北高南低,B正确;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形成花岗岩山地,C错误;GNSS定位用的,不是绘制该地图,D错误,所以选AB。【点睛】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型岩浆岩,典型代表:花岗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型岩浆岩,典型代表:玄武岩。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A.减轻洪涝灾害B.减少河床淤积C.增加航运里程D.减少上游来水量36.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①麋鹿保护区所在地②六合垸所在地③张智垸所在地④永合垸所在地A.①B.②C.③D.④【答案】35.AB36.BD【解析】【35题详解】荆江段河道为地上河,九曲回肠,易发生洪涝灾害,裁弯取直利于洪水下泻,利于泥沙搬运,减少河床淤积,减轻洪涝灾害,AB正确;上游来水量取决于上游补给状况,与裁弯取直无关,C错误;荆江段河道航运价值低,裁弯取直利于通航,并非增加航运里程,D错误;故选AB。【36题详解】天鹅洲故道、黑瓦屋故道、老河故道都是长江裁弯取直之前的河道,其南侧地理事物以前位于长江的南岸,北侧地理事物以前位于长江的北岸。读图可知,六合垸、永合垸曾经位于长江南岸,故②④项正确。麋鹿保护区位于老河故道和天鹅洲故道之间,最可能位于长江以北,①项错误;张智垸虽然位置偏南,但是位于长江河道的北侧,③项错误。BD正确。故选BD。【点睛】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中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大窝凼洼地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由岩溶漏斗、落水洞、天坑以及溶洞组成。2016年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此落成启用。“FAST”曾接收到一个来自4光年外“宜居行星”的信号。“宜居行星”与其所围绕的恒星相距约750万千米,该恒星比太阳暗900倍。(1)图中大拐弯处,____作用显著,河谷横断面呈____字形,相对高差大。长江流出三峡后流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在中下游,形成广阔的____;河流中下游河道曲折易变,被截弯取直后的古河道称为____。(2)“FAST”可探测到宇宙的边缘,其所见的宇宙半径约为137亿____,而观测到的行星“宜居”的主要的判断依据是其____与地球相近。(3)大窝凼洼地属于____地貌。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____能。与拉萨相比,重庆太阳年辐射总量较____(填多或少)。(4)图4显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分析其成因。_____【答案】37.①.流水侵蚀②.V③.冲积平原④.牛轭湖38.①.光年②.温度39.①.喀斯特##岩溶②.太阳##太阳辐射③.少40.①.石漠化②.地形:山地多,地形起伏大;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岩石:石灰岩广布,易溶蚀;土壤:成土慢,土层薄,易流失;人为:过度开垦,破坏植被。【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某区域略图为载体,主要涉及河流地貌、太阳辐射的分布、喀斯特地貌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图中大拐弯处河谷横剖面呈“V”形,两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纵剖面坡降很大,以侵蚀作用为主。长江流出三峡后流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在中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曲发育,河曲最弯曲处,会被截弯取直,被废弃的原河曲形成牛轭湖。【小问2详解】宇宙的距离用光年表示,根据材料,“宜居行星”与其所围绕的恒星相距约750万千米,该恒星比太阳暗900倍。而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5亿公里,所以观测到的行星“宜居”的主要的判断依据是其温度与地球相近。【小问3详解】大窝凼洼地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洼地,属于喀斯特地貌,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重庆地处四川盆地,水汽不易扩散,多云雾天气,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而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小问4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图4表现为土地石漠化,该地地处云贵高原,山地多,地形起伏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石灰岩广布,易溶蚀;土壤成土慢,土层薄,易流失;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植被,综上所述,该地地表易形成石漠化。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2年10月9日“夸父一号”卫星在酒泉发射升空,其科学探测目标简称为"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耀斑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图1酒泉发射场位置图。材料二: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10月22日23时14分在甘肃酒泉市肃北县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材料三:宁夏中卫沙坡头为了将沙漠里的流动沙丘固定以保障铁路的行车安全,独创麦草方格沙障(图2)。 (1)“一磁两暴”中的耀斑出现于太阳外部的________(填圈层名),“夸父一号”对太阳活动的监测主要应用了3S技术中的________。(2)酒泉位于文昌_______方向,酒泉此次地震震源位于_______(填地球内部圈层),该圈层上部为______层,密度相对较小,且是不连续的。(3)图中甲所示的地貌名称为________,沿A→B方向,沉积物粒径变化规律是________,乙地貌主要是在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草方格沙障在治沙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答案】38.①.色球层②.RS##遥感39.①.西北②.地壳③.硅铝40.①.冲积扇②.由大到小③.风力沉积④.降低风速(减弱风沙)/截留水分【解析】【分析】本题以酒泉发射场位置图和麦草方格沙障示意图为载体,主要涉及太阳活动,3S技术,地震波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对太阳活动的监测主要利用RS(遥感)技术。【小问2详解】根据图1信息可知,酒泉位于文昌的西北方向。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公里,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10公里,所以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地壳上部的硅铝层密度相对较小,且是不连续的。【小问3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甲为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A到B)沉积物粒径由粗到细,乙地貌为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的,草方格沙障在治沙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地表的粗糙度,减弱风速,截留水分,可提高固沙植被的存活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