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研究是否可靠

应用经济研究是否可靠

ID:8359833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22

应用经济研究是否可靠_第1页
应用经济研究是否可靠_第2页
应用经济研究是否可靠_第3页
应用经济研究是否可靠_第4页
应用经济研究是否可靠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经济研究是否可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用经济研究是否可靠?黄有光(9-12月用):香港城市大学经济与金融系访问教授(自澳洲MONASH大学)(1-2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教授(自澳洲Monash大学)陈抗的‘异端邪说’笔者最近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经济系访问,系主任陈抗教授请我们几个同事到他家吃饭。席间,陈主任说,‘在应用经济学上,许多人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有很大的问题,例如很多人用统计方法分析某一变量对经济成长的影响,只‘控制’了三几个其他变量,就认为得出的结论很可靠。其实DavidColander教授说过,影响经济成长的变量至少有一百个。’我

2、说,‘那你是说必须在数据分析中大量增加有关变量。’陈说,‘不过,ZviGriliches教授也说过,他不看有超过四个自变量的分析,因为当自变量增多时,因变量(例如经济成长)到底受什么自变量的影响,很难从数据中分析出来。’我说,‘结合这两位教授的观点,则变量少不行,变量不少也不行,那完全不能作应用经济分析了!’陈抗说,‘是啊!’我说,‘那为了应用经济系的生存与发展,南洋理工大学必须把宣传这种‘异端邪说’的陈主任开除掉!’每人哈哈大笑。两天后,陈抗在我办公室再谈到这问题时说,‘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能作应用经济分析,例如可以

3、用系统分析,但因为涉及的变量与相互关系很多`很复杂,需要很多时间,可能好几年没有发表论文。’我说,‘这么说,南洋理工大学不必开除你,反而应该放长线钓大鱼了!’大家又是哈哈大笑。其实不单陈抗有怀疑应用经济研究的可靠性的观点,我也听诺奖得主布坎南(JamesBuchanan)说过,‘数据你要把它们弄成怎样都可以,我还是比较相信理论。’布坎南是搞理论的,又不作数据分析,他这么说可能是反映其专长的偏见。但陈抗是有搞数据分析的,又是应用经济系主任,也这么说,不能不令人对数据分析的结论,要采取谨慎的态度。搞数据行中,也很流行这

4、个笑话:如果你足够地拷打数据,它一定会招供!是否只搞理论就行了呢?我也可以说,‘你可以有五花八门与相互对立的理论,还是需要用实践与数据来检验。’然而,如何回答上述‘异端邪说’呢?增减‘异端邪说’的适用性的因素首先,必须承认这‘邪说’有一定的道理,增加或减少自变量的数目都各有问题。但这并不表示完全不能作实证研究。除了陈抗说的系统分析与COLANDER(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2000,p.128)讲的复杂科学,现在许多学者所用的统计回归分析也不是完全不能用。至少有三个原因减少上述‘

5、邪说’的冲击。第一,影响某一因变量的自变量虽然往往很多,但其中有主次要之分。例如影响人均产量的许多因素中,制度`知识技术`资本`基础设施`贸易机会等无疑有重大影响。一百个因素中,不是每个因素都只有百分之一的作用;主要因素的作用远远大于百分之一。第二,给定研究范围,不见得所有有关重要因素都有很大的变化,例如中国在改革开放前,长时期没有什么外国投资。开放后,必须考虑外资的作用,但研究开放前的情形,就不需要包括外资这个变量。第三,可以用经济理论`普通知识与常理来帮助我们选择有关变量,及作出结论,而不是只用固定的统计方法。

6、不过,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因素会加强‘邪说’的作用。第一,所谓自变量,并非完全自变,往往与因变量及其他自变量之间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因而陈抗与COLANDER认为必须用系统分析或复杂科学。第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数据并非很可靠。第三,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学者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其推理并非很可靠。例如像AmericanEconomicReview这样顶尖的期刊,多数文章的统计推论也还是有错误的。(见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D.McCloskey&S.T.Ziliak的文章。)曾经有人说过,‘天

7、气预测的问题是,它并非准确得可以相信,但又不是完全不准到可以不去听它。’看来应用经济研究也是类似。我们需要数据分析,又必须谨慎对待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最好的方法是同时根据理论分析与应用分析(包括数据分析)加上普通知识与常理(commonsense)来作判断。但能同时很好掌握上述因素的人才并不多。因此凯恩斯(EconomicJournal,1924,页321)说过,研究经济学好像比物理与哲学容易,但优越的经济学家却是凤毛麟角(rarestbirds).用常理协助分析:分钱实验的例子如何用常理来协助理论与应用分析呢?

8、这里举一个例子。经济学者近年作过不少实验研究,其中一种是一次性分钱的实验。例如由一个人(甲)决定把一百元分多少给乙,其余留给自己,而乙可以决定接受或拒绝。若接受,两人各真正得到甲所分之钱数;若拒绝,两人都一无所获。用简单的经济学模式,各人极大化自己的收益,其预测是甲会分一元给乙,留99元给自己,而乙会接受。但实验的结果完全推翻这个预测。绝大多数情形甲会分一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