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上“鉴定标签”的拍品是否全都可靠?

贴上“鉴定标签”的拍品是否全都可靠?

ID:28383791

大小:60.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贴上“鉴定标签”的拍品是否全都可靠?_第1页
贴上“鉴定标签”的拍品是否全都可靠?_第2页
贴上“鉴定标签”的拍品是否全都可靠?_第3页
资源描述:

《贴上“鉴定标签”的拍品是否全都可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贝占上“鉴定标签”的拍品是否全都可靠?屮国文物多重价值的影响力,使得近年屮国艺术品投资的个人和企业正大幅度增加,个人投资者的队伍愈加壮大。同时众多投机者的加入,加上人为的哄抬、炒买炒卖、“暗箱”操作,使艺术品造假日益猖獗。文物店,拍卖公司,古玩市场内的真品、赝品、高级仿制品及工艺品混合经营,还有部分收藏者以“老藏家”、“研宄学者”、“专家自居”,将家中的低档次藏品、赝品、低仿品转让交流,这些现象令不少艺术品投资者和收藏爱好者感到困惑和忧虑。因此,文物艺术品鉴定已成为热门的行业。购买古玩文物,除了少数内行的藏家凭借自己的眼力购买外,大部分收藏者都要通过专家的鉴定,或有专家出具的鉴定证书

2、才会购买,专家的“一锤定音”,使从事文物艺术品鉴定的专家和专业人员,更加被业内收藏人士看重。但是,由于金钱利益的驱使,部分专业对行而不对U的专家、学者也走进鉴定家和开具鉴定证书的行列,使当今收藏界行内有句俗话:“专家到处有,证书满天飞”。有些拍卖行为增加拍品的可信程度,还将专家的证书印在拍卖书上,并通过传媒的广泛报道,扩大其拍品的影响力。例如,XX国拍在2002年夏季艺术品拍卖会上的第78号拍品和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屮的第061号拍品,就是持有这种“证书”的例子。此外,2004年1月6日XX特区报所刊载的8件建窑盏和某杂志2004年第7期最后一版的民间珍藏官窑名瓷等,都有经专家

3、的鉴定和亲笔证书。某些专家开具这种商业炒作鉴定证书,实则误导了收藏投资者。这几件拍品及收藏品,笔者均认为有待商榷,因为内行人一看就知真伪,根木就达不到高仿制品的水平。这样的专家鉴定证书让人感到不安,人们知道专家的鉴定,一是具有权威性;二是具备经验性。但出具鉴定证书的专家,请扪心g问,您是否应该对自己的学术水平、收藏研宄负责呢?是否应对收藏投资者以及后人负责呢?假如专家的鉴定证书与建筑设计师一样需承担终身责任,假如艺术品可以打假,那么这些轻易推出的“鉴定证书”其后果又如何呢?收藏界流行有这样一句话:“专家不可不信,但不可迷信”。经验和记忆力的差异,自身的感悟以及见识程度的差距等,都是造

4、成不同不同专家的鉴定尺度不同的原因。人一生的精力毕竟有限,一个人记忆力最好、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分辨能力最高、经验最力丰富的时候,是在而立到花甲之年,极少数人可以超过古稀之年。反之,从事一个专业研究多年,再转到另外一个专业的专家和他的鉴定证书,其可信程度有多高?任何类别的中国艺术品都懂鉴定的专家和他的鉴定证书,其可信程度又有多大?不走实践之路,闭关自守的专家,其出具的证书可信吗?中国文物种类繁多,专家并不是任何种类的文物都懂鉴定。文物鉴定,并不是仅仅会写专著、论文、授课的专家学者就懂,更不是口若悬河、自吹白擂的所谓收藏家就会。真正的鉴定家需要艰苫的磨练和白悟的积累,要耐得淸静,要对真

5、品作全心投入的研宄和虚心的请教,还要常到国内外博物馆(院)、窑址博物馆、各类型拍卖会、展览会、文物店、古玩市场以及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家中观摩学习,并要对藏品进行排序的分析和思考。因此,鉴定是一门挑战性很强、艰难曲折并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专业科学。当然,在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对中国艺术品真伪的鉴定也越来越复杂,即使一生从事专业研宄的鉴定专家,偶有鉴定失误也不应过分苛责,不能因一次鉴定失误,就抹杀其积累的经验和鉴定能力,更不能针对个人而异,要对事例具体分析。实践是鉴定的开始,鉴定是研宂的先驱,研宂是专著与论文的始终。一个鉴定家的成长,不仅要有好的师承,还要走正确的路线,需要自己的领

6、悟,在继承前辈学识的基础上不断求证,在了解前辈和导师专长的过程屮,取长补短,吸纳新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不断了解艺术品市场和新的仿古加工技术,勇于探索,勇于发现,勇于考证,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今社会资讯发达,信息沟通快捷,交通便利,社会活动交流频繁,参考资料日益增多,学4内容丰富,使人们的思想活跃,思考力增强,与过去的旧体制、旧习惯相比冇天壤之别,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辩解已经成为过去,要让真正有社会实践经验,敢说敢做敢负责任,经得起考验,经得起评价,有职业道德的鉴定家来为人民服务。(木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木刊立场无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