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85777
大小:2.29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4-09-01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Fe56Pb207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物质是A.NaClB.NaOHC.H2SO4D.NH3•H2O2.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其中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醋酸钠溶液中B.醋酸钠是强电解质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7D.该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3.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特尔以表彰其对于合成氨反应机理的研究,氮气和氢气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部分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①→②过程吸热,图②→③过程放热B.温度、压强、催化剂都能改变反应的C.在反应过程中三键均发生断裂D.反应过程中存在-NH-、-NH2等中间产物4.对可逆反应,有关反应条件改变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C.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D.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加5.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BCD实验通入溶液中通入溶液中KI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NO进入空气中现象溶液褪色产生淡黄色沉淀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黄色变为红棕色气体A.AB.BC.CD.D6.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7.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B.含有的溶液中:、、、C.的NaOH溶液中:、、、D.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8.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1molS(g)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小于2968kJC.D.16gS(s)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1484kJ9.室温下,1L含0.1molCH3COOH和0.1molCH3COONa的溶液a及加入一定量强酸或强碱后溶液的pH如下表(加入前后溶液体积不变):溶液a通入0.01molHCl加入0.01molNaOHpH4.764674.85像溶液a这样,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后pH变化不大溶液称为缓冲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a和0.1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B.向溶液a中通入0.01molHCl时,CH3COO−结合H+生成CH3COOH,pH变化不大C.向溶液a中加入0.1molNaOH固体,pH基本不变D.含0.1mol·L−1NH3·H2O与0.1mol·L−1NH4Cl的混合溶液也可做缓冲溶液10.溶于一定量水中,溶液呈浅棕黄色(a)。加入少量浓HCl,黄色加深(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资料:(黄色);浓度较小时(用表示)几乎无色。A.测溶液a的,证明发生了水解B.加入浓HCl,与对浓度大小的影响是一致的C.向b中加入几滴浓溶液后,黄色褪去,说明能抑制水解 D.溶液a滴入沸水中,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检测有丁达尔效应,说明加热能促进水解11.已知反应:X(g)+Y(g)2Z(g)∆H<0,4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一定条件下,分别在甲、乙、丙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X和Y,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数据如表:容器温度/℃起始时物质的浓度/(mol•L-1)10分钟时物质的浓/(mol•L-1)c(X)c(Y)c(Z)甲4001105乙T1110.4丙40012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中,10分钟内X的化学反应速率:v(X)=0.025mol•L-1•min-1B.甲中,10分钟时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乙中,可能T1<400℃D.丙中,a>0.512.测定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时刻①②③④温度/℃25304025pH9.669.529.379.25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与④的值相等B.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浓度减小造成的D.①→③的过程中,pH变化是温度升高水解平衡逆向移动的结果13.下列实验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Na2CO3与NaHCO3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相同B.CaCl2能促进Na2CO3、NaHCO3水解C.Al2(SO4)3能促进Na2CO3、NaHCO3水解D.4个实验中,溶液滴入后,试管中溶液pH均降低14.以相同的流速分别向经硫酸酸化和未经酸化的浓度均为的溶液中通入。溶液中pH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生成,开始沉淀时,完全沉淀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酸化的溶液中发生反应:B.图2中,时刻,溶液是由于发生了水解反应C.由图2可知,未酸化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的同时还生成了D.向溶液中先加入过量溶液,再通入,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二、填空题(本题共58分)15.盐酸和醋酸是生活中常用的酸。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下:浓度/()0.00100.01000.1000 pH3.883.382.88(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依据是_______。(2)25℃时,醋酸的电离常数为_______(列出算式即可)。【实验二】对比盐酸和醋酸与NaOH的反应。常温下,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20mL的盐酸和醋酸,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3)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4)时,_______(填“>”“<”或“=”)。【实验三】对比盐酸和醋酸与NaClO的反应。资料:25℃时,、。 (5)NaClO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变蓝,用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_。(6)结合资料和化学用语解释Ⅰ、Ⅲ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16.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Ⅰ.利用反应A可将转化为。反应A:(1)已知:破坏1mol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如下表所示。化学键C-HO-HC-O能量/kJabcd_______。(2)一定条件下将与直接混合实现反应A,往往产生等副产物。我国科研工作者利用实现的选择性氯化,使转化为,并进一步水解得到,流程示意如下。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由溶液结晶得到晶体,在HCl的气流中加热晶体,能得到无水,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HCl的作用:_______。Ⅱ.以为原料合成甲醇可以减少的排放,实现碳的循环利用。一定条件下使、混合气体通过反应器,检测反应器出口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计算的转化率和的选择性以评价催化剂的性能。已知:i.反应器内发生的反应有:a.b.ii.选择性iii.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对的转化率和的选择性的影响如下图所示;(3)由图1可知实验中反应均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4)温度高于260℃时,平衡转化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5)温度相同时,选择性的实验值略高于其平衡值(见图2),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17.沉淀的生成及转化在实际生产中有重要作用。资料:部分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均为18-25℃数据,单位省略) 约为约为约为约为(1)在粗盐提纯流程中,可用溶液一次性除去粗盐水中的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2)利用FeS作为沉淀剂除去某工业废水中的部分流程如下:①结合化学用语,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可用FeS除去的原因___________。②可使①中平衡发生移动所需最小___________。(只写计算结果)③处理1L含浓度为的该废水至合格(浓度小于1mg/L)最少所需FeS的质量是___________mg。18.某化学小组研究草酸(H2C2O4)及其盐的性质。(1)已知:,,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溶液与KOH溶液混合后所得的酸性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b.cd.(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推测其有还原性。文献表明:相同条件下,的还原性强于。为验证此结论,小组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向溶液中缓慢加入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翠绿色溶液和翠绿色晶体。资料:三水三草酸合铁酸钾[]为翠绿色晶体 ①取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②经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无,从反应原理的角度解释和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③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比较和还原性强弱。i.闭合K,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段时间后,取左侧溶液,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实的还原性强于。ii.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3)可利用草酸盐测定某高锰酸钾产品的纯度,步骤如下:已知:(摩尔质量:、)ⅰ.称取ag产品,配成50mL溶液。ⅱ.称取,置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再加入过量的硫酸。ⅲ.将锥形瓶中溶液加热到75℃~80℃,恒温,用i中所配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VmL(杂质不参与反应)。产品中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19.某研究小组查阅资料发现与的反应具有可逆性,推测亚铁盐与饱和碘水的混合液中会存在,并据此设计实验1(如如图所示),发现溶液未变红。该小组对溶液未变红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初步探究实验2:用煮沸后的蒸馏水重新配制两种饱和溶液,并在注射器中进行实验,记录如下表。编号饱和溶液饱和碘水操作KSCN溶液现象2-11滴5mL不加热1滴无明显现象2-21滴5mL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1滴无明显现象(1)研究小组同学根据查阅资料写出的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2)小组同学做出推断:反应速率不是导致实验1中溶液未变红的主要原因,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Ⅱ.查阅资料,继续探究。资料:AgSCN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实验3: (3)试管a的实验现象说明滤液1中含有_______。(4)试管b中,加入KSCN溶液后所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5)甲同学对实验3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实验现象并不能证明氧化了。他提出如下假设:i.可能是氧化了;ii.可能是空气中的氧化了。他设计实施了实验4,实验记录如下表。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4在试管中加入1滴0.2mol/L溶液,5mL蒸馏水,1滴试剂a,一段时间后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①试剂a是_______。②依据实验4,甲同学做出判断: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