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85164
大小:1.82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4-09-01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安庆二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2022年10月8日至12日,下图示意智神星与天狼星“结伴游”。天狼星距离地球约为8.6光年,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智神星则是小行星带中质量第二重的小行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以天狼星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A.由恒星、行星等基本天体构成B.与智神星相互吸引、相互绕转C.是规模最大的天体系统D.比太阳系的层级高2.下列关于“智神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四周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裹B.它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C.它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D.它类似行星并环绕太阳运动【答案】1.A2.D【解析】【1题详解】天狼星为一颗恒星,以天狼星为雄心天体的天体系统为恒星系统,恒星系统是由恒星和行星等基本天体组成,A正确,排除BCD。故选A。【2题详解】依据材料,,智神星则是小行星带中质量第二重的小行星,则智神星由于体积和质量太小,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引力使其附着大气,排除A;宇宙中的基本天体为恒星和星云,排除B;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排除C;小行星带围绕太阳运动,依据天体划分,围绕恒星运动的天体为行星级别,D正确。故选D。 【点睛】太阳系由太阳、8颗大行星、66颗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100000个以上的小行星(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2022年10月,梦天实验舱空间站搭乘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完成下面小题。3.梦天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4.下列关于梦天实验舱说法正确的是()A.飞行中穿过小行星带B.与火星天体类型相同C.发射前属于人造天体D.进入轨道后成为天体【答案】3.A4.D【解析】【3题详解】梦天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后将围绕地球旋转,因此它成为地球的人造卫星,属于最低的天体系统应是地月系,A正确;梦天实验舱属于太阳系和银河系,但太阳系和银河系不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BC错误;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属于银河系就不属于河外星系,D错误。故选A。【4题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而梦天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后将围绕地球旋转,飞行中没有穿过小行星带,A错误;火星属于自然天体,是行星,梦天实验舱属于人造天体,为地球的卫星,与火星天体类型不同,B错误;它在发射前还没有离开地球,不属于人造天体,只有当它进入预定轨道后,围绕地球转动才成为天体,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天体判断依据:1、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际物质尽管用肉眼看不见,但它是天体。2、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3、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中,位于外层空间的是天体,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不是天体。“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内,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恒星质量B.温度条件C.大气成分D.行星体积6.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可能是()A.地球B.金星C.火星D.木星【答案】5B6.D【解析】【5题详解】地球生命存在需要有适宜的温度、适合呼吸的大气、液态水及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主要取决于行星与恒星的距离。从图中可以看出恒星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离恒星越远,这说明可居住带行星的温度条件基本是相同的,故在图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B正确;恒星质量不是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A错误。图中不能显示行星体积、大气成分对生命的影响,故CD错误。故选B。【6题详解】读图,由图中信息可知,恒星质量越大,出现生命的行星距离恒星越远。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即太阳位于纵坐标“2”处,那么“生命宜居带”会向距离太阳较远的地方移动,刚好对应横坐标中的木星,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可能是木星,D正确。据图可知,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金星、地球、天王星都没有位于宜居带,都不会出现生命,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外部条件: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期适中);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读下侧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7.兰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晴天多C.风力大D.地势低8.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情况,假如你推销太阳能热水器,去下列哪组城市最合适()A.北京、海口、贵阳B.上海、重庆、台北C.昆明、兰州、郑州D.福州、广州、成都【答案】7.B8.C【解析】【7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兰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主要原因在于兰州地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较多,太阳辐射量较多,B正确;理论上纬度越低,地势越高,太阳辐射总量越大,排除AD;风力大对太阳辐射总量影响较小,排除C。故选B。【8题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状况,推销太阳能热水器,应布局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相对而言,昆明、兰州、郑州均符合该特点,C正确;贵阳、重庆和成都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排除ABD。故选C。【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地形(山地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较强)、纬度(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天气(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较弱,大气透明度较高,太阳辐射越强)、昼长时间(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图示为NASA拍摄的“太阳笑脸图”。如果你把头向右边倾斜,你从这张照片上会清楚地看到太阳的两只眼睛、鼻子、嘴以及颧骨。科学家表示,“两只眼睛”可能是太阳活动活跃的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两只眼睛”位于()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地球内部10.在太阳大气层中,上题所述圈层再向外一层对应的主要活动是()A.黑子B.耀斑C.日珥D.日冕物质抛射11.这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有()①地球上发生磁暴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③信鸽迷失方向④提供光、热资源⑤是地球水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A.①②B.④⑤C.①③D.③⑤【答案】9.B10.D11.C【解析】【9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两只眼睛”可能是太阳活动活跃的区域,为太阳大气层突然增亮的部分,应表示耀斑,耀斑位于色球层,而非光球层、日冕层,更不是位于地球内部,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10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上述所述圈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色球层,色球层向外一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日冕层,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日冕物质抛射,D正确;黑子位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位于色球层,ABC错误。所以选D。【11题详解】太阳活动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上发生磁暴现象,从而使得信鸽迷失方向,①③正确;耀斑活动抛出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但对无线电长波通信无影响,②错误;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是地球水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④⑤错误。所以选C。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②对应的地质年代是()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时代13.历经地质年代最多、生存相对稳定的是新生代()A.爬行类B.两栖类C.鱼类D.哺乳类14.随着生物的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进入()A.鱼类动物时代B.爬行动物时代C.海生藻类时代D.被子植物时代【答案】12.C13.C14.D【解析】【12题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②为爬行类动物兴盛时期,为中生代,排除ABD。故选C。【13题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图中可已看出,鱼类经历的地质时期最多,并且数量和种类变化幅度相对较小,C正确,排除ABD。故选C。【14题详解】生物的演化历史是,元古宙海洋藻类兴盛,排除C;古生代兴盛的为蕨类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中生代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兴盛,新生代为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兴盛的时代,D正确,排除BD。故选D【点睛】地球演化史各阶段的特点:1、太古宙:形成了海洋,原始大气。2、元古宙:形成了氧气,代表性生物藻类植物。水中生存靠光合作用自给自足并为大气增加氧气密度,特点:原核细胞。 3、古生代:代表性生物三叶虫、鱼类和两栖类及蕨类植物。(出现真核细胞)4、中生代:大陆开始分裂漂移,代表性生物爬行类、鸟类,恐龙盛行,裸子植物茂盛。(出现高级生命哺乳动物)5、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哺乳动物的时代,被子植物大量出现,约二三百万年前人类出现。(灵长生物之后人类)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12月24日,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该次地震震源位于()A.D层B.E层C.F层D.G层16.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向上传播的过程中,其波速()A.横波逐渐减小,纵波逐渐增大B.横波逐渐增大,纵波逐渐减小C.横波、纵波都增大D.横波、纵波都减小17.关于图中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中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B.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C.B圈层渗透D圈层D.组成物质密度最大的是岩石圈【答案】15.A16.D17.C【解析】【15题详解】地壳厚度各处不一,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大洋地壳薄,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震源深度15千米,推出应位于地壳,D层位于莫霍面这上,为地壳,A正确;图中E层是地幔,F层是地核,G层是岩石圈,BC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向上即向地面传播的过程中,随岩石圈物质密度的减小,横波、纵波波速都减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软流层位于上地幔,地震发生时横波、纵波皆能通过软流层,A错误;岩石圈的厚度并不相同,陆地厚,海洋薄,B错误;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岩石圈的表层、水圈全部和大气圈的底层,C正确;地球圈层中平均密度最大的内部圈层是地核,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一41千米。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km以上。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km,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下图为各圈层间物质交换图,图中序号代表四大圈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图中①②③④依次()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19.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图示圈层关系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0.联系各圈层,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能源来源主要是()A.太阳辐射B.岩浆活动C.热力环流D.水循环【答案】18.C19.C20.A【解析】【18题详解】①圈层可渗透到②圈层中,并为③圈层供水,可判断①圈层为水圈,②圈层为岩石圈;①水圈中的水蒸发到④圈层中,故判断④圈层为大气圈;能够为④大气圈供氧的主要为生物圈的植物,则③圈层为生物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诗句中“落红”化作“春泥”,体现是植物的残枝败叶在土壤中被分解,反映的圈层关系是生物圈为岩石圈提供养分,即图示中的②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题详解】太阳辐射是地表四大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主要能源来源,太阳辐射将各种能量进行转换,产生水能、太阳能、生物能、矿物能等,而且在太阳辐射的照射下,通过水循环、大气运动等,将物质等进行迁移,A正确。岩浆活动、热力环流、水循环不是能源来源,BC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的外部圈层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三个圈层和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二、简答题21.读太阳系示意图(北极上空俯视),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地球绕日公转方向____。(2)写出图中代表地球的字母____。(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级天体系统。(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 【答案】(1)(2)C(3)二(两)(4)稳定的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安全的宇宙环境。(5)合适的日地距离【解析】【小问1详解】地球在太阳系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如下图: 【小问2详解】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一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位于第三位,在图中的位置是C星球的位置。【小问3详解】天体系统分为行星系、恒星系、银河系及河外星系、总星系四级。图示为太阳系,包含行星系和恒星系二级(两级)天体系统。【小问4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环境。这些条件为稳定的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八大行星公转运转方向一致;轨道面几乎处于同一平面;轨道形状都近似圆形所形成的安全的宇宙环境。【小问5详解】图中反映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的合适的日地距离【点睛】太阳系由太阳、8颗大行星、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具有固体外壳。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这些行星都以太阳为中心以椭圆轨道公转,虽然除了水星的十分接近于圆。行星轨道中或多或少在同一平面内(称为黄道面并以地球公转轨道面为基准)。黄道面与太阳赤道仅有7度的倾斜。冥王星的轨道大都脱离了黄道面,倾斜度达17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