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78315
大小:935.7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4-08-31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2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Al-27S-32Cl-35.5Ti-48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B.长沙走马楼出土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D.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答案】C【解析】【详解】A.四羊方尊由青铜制成,在当时铜的冶炼方法还不成熟,铜中常含有一些杂质,青铜是铜锡合金,青铜属合金范畴,A正确;B.竹木简牍由竹子、木头等原料制成,竹子、木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正确;C.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原料是NaCl、NH3、CO2和水,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再由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物Na2CO3,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错误;D.陶瓷是利用黏土在高温下烧结定型生成硅酸盐,D正确;答案选C。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被CO还原成Fe,转移个电子B.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C.常温下,将0.5molFe投入浓硫酸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D.2mol中含个分子【答案】A【解析】【详解】A.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中,lmolFe3O4被CO还原成Fe,得关系式Fe3O4(FeO·Fe2O3)~3Fe,Fe元素从+2、+3价均变为0价,共降低8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转移8mol电子,A正确; B.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无法计算11.2LH2O的物质的量,无法判断共价键总数,B错误;C.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反应不能持续进行,无法判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C错误;D.SiO2是由Si原子和O原子构成的共价晶体,没有SiO2分子,D错误;故选A。3.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饱和溶液制备晶体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气体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气也与氢氧化钠反应,应该用饱和食盐水,A错误;B.镁离子易水解,蒸干饱和溶液会生成Mg(OH)2沉淀,B错误;C.纯碱是碳酸钠,不是块状固体且易溶于水,不能用该装置,应该用大理石,C错误;D.碘易溶在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不溶于水,萃取后分液,上层为水层,下层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D正确;答案选D。4.南京大学开发出一种以太阳能驱动恒流电解装置,成功实现了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锂,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形式:太阳能→电能→化学能B.铜箔为阴极,在铜箔上发生氧化反应得到金属锂C.阳极区可能有和生成D.固体陶瓷膜可让海水中选择性通过【答案】B【解析】【详解】A.该装置是先利用太阳能发电,然后电解海水生成锂,工作时的能量变化形式:太阳能→电能→化学能,故A正确;B.铜箔为阴极,在铜箔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得到金属锂,故B错误;C.海水中含氯离子,阳极上可以是氯离子或水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或氧气,故C正确;D.装置是为了海水中提取金属锂,固体陶瓷膜让海水中的锂离子通过,锂离子从海水中到阴极得到电子生成单质锂,故D正确。答案为B。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通入氢氧化钠溶液:B.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C.过量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D.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A正确;B.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选项B正确;C.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过量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碳酸氢钠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C正确;D.Mg(OH)2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镁,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应该生成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沉淀,正确的方程式为:+2H2O,故D错误;答案选D。6.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方案现象结论A往溶液中加入Zn片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的氧化能力比弱B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溶液,持续煮沸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再析出沉淀先水解得再聚集成沉淀C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浅绿色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3价铁D将铁丝插入浓硝酸中开始产生红棕色气体后无明显现象铁与浓不反应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锌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当锌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时,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氧化锌膜,因此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但一段时间后两者可以发生反应:FeCl2+Zn=ZnCl2+Fe,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由方程式可知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强,A错误;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Fe(OH)3胶体,继续加热则胶体因聚沉变为沉淀,B正确;C.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浅绿色,Fe3+可能被Fe还原为Fe2+,该现象不能说明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Fe3+,C错误; D.常温下将铁丝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铁和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发生反应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行,D错误;故选B。7.离子化合物和与水的反应分别为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均有非极性共价键B.①中水发生氧化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C.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D.当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产生的和的物质的量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A.Na2O2中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CaH2中只有离子键面不含非极性键,A错误;B.①中水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C.Na2O2由Na+和组成.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CaH2由Ca2+和H-组成,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2∶1,C正确;D.①中每生成1个氧气分子转移2个电子,②中每生成1个氢气分子转移1个电子,转移电子数相同时,生成氧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错误;故选C。第Ⅱ卷(共174分)注意事项:须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8.工业利用反应,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的熔点为25℃,沸点为136℃,遇水发生水解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1)盛放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F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当观察到装置E中___________(现象)时才开始点燃D处酒精灯,装置E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4)若上述装置中缺少装置C,则D处硬质试管中发生的主要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的纯度,取mg产品,向安全漏斗中加入适当的蒸馏水,待充分反应后,将烧瓶和漏斗中的液体并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mol/L溶液mL,使氯离子完全沉淀,以高铁铵钒为指示剂,用mol/L溶液安全漏斗滴定过量的生成AgSCN沉淀,滴定终点时,消耗滴定液mL。①安全漏斗在实验中的作用除加水外,还有___________。②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样品的纯度_____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①.分液漏斗②.浓硫酸(2)(3)①.充满黄绿色气体②.使冷凝(4) (5)①.形成液封,吸收多余的HCl②.【解析】【分析】装置A利用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取的Cl2中混有挥发的HCl和水蒸气,依次利用B中饱和食盐水除去HCl、装置C中浓硫酸干燥氯气,干燥的Cl2和TiO2、C混合加热制得的TiCl4在E中冷凝收集,并利用G中NaOH溶液吸收含有Cl2的尾气,防止污染环境,同时利用F中浓硫酸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使TiCl4水解;【小问1详解】盛放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时需要加热,TiCl4遇水发生水解,需要防止装置G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中,则F中应盛装浓硫酸,故答案为:分液漏斗,浓硫酸;【小问2详解】装置A中利用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生成氯气、MnCl2和水,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为:;【小问3详解】制取TiCl4需要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因此需要排尽装置内部的空气,当观察到装置E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开始点燃D处酒精灯;TiCl4的熔点为-25℃,沸点为136℃,装置E中冰水的作用是使TiCl4冷凝,故答案为:充满黄绿色气体;使TiCl4冷凝;【小问4详解】若缺少装置C,TiCl4遇水发生水解生成TiO2⋅xH2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为:;【小问5详解】①安全漏斗在实验中的作用除加水外是形成液封,吸收多余的HCl,避免HCl损失,故答案为:形成液封,吸收多余的HCl;②根据题意可以确立原子守恒关系4n(TiCl4)=n(AgCl),n(AgNO3)=n(AgCl)+n(AgSCN),,,故答案为:。9.无水常作为芳烃氯代反应的催化剂。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以废铁屑(含有少量碳和 杂质)为原料制备无水。已知:氯化亚砜()熔点-101℃,沸点76℃,易水解。回答问题:(1)操作①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2)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B可以选用___________(填编号)。A溶液B.水C.水D.溶液(3)如何确定C溶液中是否含有二价铁___________(4)操作②是蒸发结晶,加热的同时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5)取少量D晶体,溶于水并滴加KSCN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6)反应D→E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7)由D转化成E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亚铁盐,写出一种可能的还原剂___________,并设计实验验证是该还原剂将还原___________。【答案】(1)漏斗(2)BD(3)取适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说明C中含有二价铁,否则没有(4)抑制三价铁发生水解(5)溶液变为血红色(6)(7)①.②.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是将三价铁还原【解析】【分析】废铁屑(含有少量碳和SiO2杂质)加入盐酸,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过滤除去少量碳和SiO2杂质,A(氯化亚铁)加入氧化剂B生成C(氯化铁),蒸发结晶生成FeCl3·6H2O,通入SOCl2生成FeCl3。【小问1详解】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小问2详解】A(氯化亚铁)加入氧化剂B生成C(氯化铁),A、C都引入杂质离子,故选BD;【小问3详解】Fe2+离子检验用,取适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说明C中含有二价铁,否则没有;【小问4详解】加热促进氯化铁溶液的水解,会生成氢氧化铁,故加入HCl的目的是防止水解;【小问5详解】KSCN溶液遇Fe3+变为红色;【小问6详解】根据已知信息氯化亚砜熔点-101℃,沸点76℃,易水解,可得与SOCl2生成FeCl3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7详解】可能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硫将氯化铁还原为氯化亚铁,若二氧化硫作还原剂,则氧化产物为硫酸盐,故若加盐酸酸化,再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是二氧化硫作还原剂。10.粉煤灰是火电厂的大宗固废。以某电厂的粉煤灰为原料(主要含、和CaO等)提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浸出”时适当升温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2)“浸渣”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3)“沉铝”时,体系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加入沉铝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焙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5)“水浸”后得到的“滤液2”可返回___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6)实验测得,5.0g粉煤灰(质量分数为30%)经浸出、干燥后得到3.0g“浸渣”(的质量分数为8%),的浸出率为___________。【答案】(1)①.提高浸出率(或提高浸出速率)②.(2)和(3)使更多的铝元素转化为晶体析出,同时保证晶体纯度(4)或(5)沉铝(6)84%【解析】【分析】粉煤灰为原料(主要含SiO2、Al2O3和CaO等)加入硫酸,浸渣为二氧化硅、硫酸钙,加入硫酸钾,产生复盐明矾沉铝,干燥脱水,焙烧产生氧化铝、硫酸钾和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气体,水浸除去硫酸钾,得到氧化铝。【小问1详解】温度高速率大,“浸出”时适当升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Al2O3和H2SO4发生反应生成Al2(SO4)3和H2O,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故答案为:提高浸出率(或提高浸出速率);Al2O3+6H+=2Al3++3H2O;【小问2详解】 加入硫酸后,“浸渣”的主要成分是不溶于硫酸的二氧化硅、硫酸钙;【小问3详解】据沉铝体系中,Al2(SO4)3·18H2O溶解度最大,KAl(SO4)2·12H2O溶解度最小,更容易析出,加入K2SO4沉铝的目的是更多的使Al2(SO4)3转化为KAl(SO4)2·12H2O,使更多的铝元素转化为晶体析出,同时保证晶体纯度;【小问4详解】“焙烧”时,KAl(SO4)2分解为K2SO4、Al2O3和SO3或K2SO4、Al2O3、SO2和O2,反应方程式为或;【小问5详解】“水浸”后得到的“滤液2”成分为K2SO4,可在沉铝工序循环使用;故答案为:沉铝;【小问6详解】5.0g粉煤灰Al2O3的质量为5.0g×30%=1.5g,3.0g“浸渣”Al2O3的质量为3.0g×8%=0.24g,则Al2O3的浸出率为;=84%。11.光固化是高效、环保、节能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化合物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固化产品的光引发剂,可采用异丁酸(A)为原料,按如图路线合成: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合物E的分子式:___________,其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3)D→E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4)用系统命名法对A命名:___________;在异丁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数目为___________。(5)已知:R=烷基或羧基参照以上合成路线和条件,利用甲苯和苯及必要的无机试剂,在方框中完成制备化合物F的合成路线。________ 【答案】(1)①.②.酮羰基、羟基(2)取代反应(3)+NaOH+NaBr(4)①.2-甲基丙酸②.4(5)【解析】【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分子式为,其中含氧官能团为酮羰基和羟基;【小问2详解】A→B的反应过程中A分子上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为取代反应;【小问3详解】D→E的反应过程中D上的溴原子被羟基取代,发生取代反应,故方程式为+NaOH+NaBr;【小问4详解】A的碳链编号可以为,据此编号可以确定A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丙酸;在异丁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有这四种,故答案为4种; 【小问5详解】甲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苯甲酸,催化加氢后变为,根据题中流程,在SOCl2和加热的条件下,羧基中的羟基可被氯原子取代,进而可以发生题图中第二步,结合苯环生成最终产物,故答案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