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

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577217

大小:1.26 MB

页数:7页

时间:2023-11-13

上传者:老李
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昆八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云南境内的古人类遗址不仅限于元谋人,考古还发现了昭通人、西畴人、丽江人、昆明人等。材料主要反映了云南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具有()A.广泛性B.先进性C.统一性D.落后性2.河姆渡遗址是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文明代表,稻穗纹陶盆(见如图)即出土于此。盆上一株穗居中,直立向上,左右两束沉甸甸的谷粒向两边下垂。结合所学可知当时()①属于旧石器时代②人们掌握了原始制陶技术③居民种植水稻和养蚕缫丝④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④3.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湖北和辽宁等地遗址中,发现了6000多年前各具特色的“龙”文物,华夏、苗蛮和东夷部族都有与龙相关的传说。这些考古发现和传说反映出()A.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B.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C.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D.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4.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A.利于邻里和睦B.受宗法影响C.体现宗教色彩D.突出皇权至上5.井田制延续了古代村社中定期分配份地的制度。《春秋公羊传》何休注载:井田制实行“三年一换土易居,财均力平”。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竹简《田法》也有类似记述:“三年一更赋田(更换授与的田亩)。”这一做法()A.旨在消除贫富分化B.体现了土地的国有属性C.反映了私田的兴起D.表明社会运作依循法律6. 史学界比较普遍地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推动该时期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A.诸侯国的变法B.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C.士阶层的崛起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7.威严而神秘的饕餮纹多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以后,青铜器纹饰则呈现了富丽生动的画面,如宴乐、采桑、攻战等。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井田制的瓦解B.冶铸技艺的提高C.周王室的衰微D.现实社会的发展8.史载:鲁襄公十四年,姜戌首领驹支在诸侯集会中,赋诗言志,诵读《诗经》。楚国申叔时要求对贵族子弟教之以春秋,教之《诗》,教之礼,教之乐。这些记载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度走向衰落B.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确立C.华夏认同观念加强D.贵族垄断教育局面被打破9.历史学家吕思勉说:“先秦诸子中……虽亦有其高远的哲学,然其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粗读诸子之书,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先秦诸子学说对政治的依附B.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0.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纷繁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展示的措施所起到的作用是①促进文化交流交融②强化君主专制③推动经济发展④增强民族凝聚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12.如图为里耶秦简户籍簿(局部),上面写有“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该简可用于研究①地方官制②赋役制度③文字的演变④公文书写材料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西汉王朝实施的政策是()A.盐铁官营B.释放奴婢C.休养生息D.改革币制14.汉武帝时期,在全国各地设置盐铁官、酒榷官,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将五铢钱的铸造权收归中央统一管理,建立皇家铸币厂。这反映出汉武帝A.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B.突破重农抑商的禁锢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D.巩固小农经济的地位15.汉武帝对丞相无为而治的理念极为不满,他要大展宏图积极有为干一番事业,于是召一些青年才俊入宫“与参谋议”。中朝官多为汉武帝宠信的文学侍从,如严助、朱买臣、主父偃、司马相如等,他们身份卑微却以文才博取利禄。汉武帝此举旨在()A整顿吏治B.打击豪强C.尊崇儒学D.加强皇权16.秦朝灭亡后,儒学的复兴虽有其思想与社会的内在之势,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其得政治上的助力”则是重要原因之一。“政治上的助力”应是指()A.汉承秦制B.无为而治C.设立中朝D.尊崇儒术17.如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图,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B.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C.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D.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18.某同学在整理笔记时,整理了以下词语:“三国鼎立”“南北朝”“江南地区开发”“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据此判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应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9.两汉时,桑树种植以黄河流域为主。东晋时,长江以南的太湖、鄱阳湖流域的桑树种植得到推广,这些地区蚕一年达到四五熟,能进行高等级丝绸的生产。这可用来说明A.南方地区的开发B.区域经济的平衡C.经济重心南移D.经济结构的调整20.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据此推断大运河的修建()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B.开始了南方的经济开发C.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D.导致了隋朝统治的灭亡21.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进行驻防,总兵力达到了40万,而唐中央控制的兵力,总计只有20余万。这一措施()A.形成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B.导致了唐朝由盛转衰C.直接引发了藩镇割据局面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22.作为唐朝最高学府的国子监,仅唐太宗时,就接收吐蕃地区和百济、新罗等周边国家派遣的入学子弟八千余人,后来的崔致远、金可记等甚至通过科举入仕。这一现象反映出唐朝A.文化政策较为开明B.民族交融程度日趋加深C.对外交流较为频繁D.人才选拔基础不断扩大23.下表所示为对隋朝至盛唐社会生活变化部分描述。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服饰文化为便于妇女骑马,圆领长袍服装设计趋于流行饮食文化每年立春时节,朝廷向高级官员发放葡萄酒、胡饼舞蹈文化城市中人们对胡旋舞与胡腾舞钟爱有加A.社会风气开放多元B.城市生活日益丰富C.民族差异逐渐消亡D.中外交往颇为密切24.下表所示为唐朝中后期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所占比例。由此可知,科举制时期()时期宰相总数(人)进士出身的宰相所占比例(%)唐穆宗时期1457.1唐文宗时期2475唐懿宗时期2181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扩大了宰相的政治权力C.提高了官员的道德素养D.维护了士族贵族的特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4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2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3年何平山王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费村慎,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平的文字记载,何尊高38.8厘术,口径28.8厘术,重14.6公斤。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中记录了天于对于臣子何的训语之师,还引用了周武王克商后在高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的神辞,即“宅兹中国,自之又民”。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达是周王朝开国之君革故鼎新。接受天命的宣言。 材料二赢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未的中央基权制度加以展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四家元首制;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常等主端《中华文明史》材料三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就达13次。...据韩愈记载,“岭之南,其州七......外国之货日至,珠、青、象、犀、联项、稀世之珍,滋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马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杨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葛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1)指出材料一的史料类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史料研究的价值。(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构成秦朝制度“三个环节”的名称。说明该制度建立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对外开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帝是先秦时期众多的传说英雄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尊为远古第一帝王,并奠定了史“自黄帝始”的传统,而散居于各地的部落种族即使不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受华夏教化之民族。在《史记》中,司马迁虽然有时也流露出对弱小民族的同情,但更多的则是对“以夏变夷”民族融合形式的赞扬。如称“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汉)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以边境征伐哉!”——摘编自王盛恩《司马迁的民族观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时期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其治下的各族人民对中华一统观念的认识和深化。正是由于孝文帝拓跋宏的力推,鲜卑人逐渐摆脱了比较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涵养,使鲜卑人逐渐融入中原地区人民当中,与之相互依存,心灵守望,彼此交融,一起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摘编自许林李乐《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再认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的民族观,并简述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孝文帝为推动“中华一统观念”深化的举措,并分析其积极作用。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步辇图》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现存的一幅十分珍贵的作品,是初唐画家、政治家阎立本的名作,所表现的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向唐太宗李世民请婚的场面。画中坐辇者唐太宗威严和睦、神情庄重,形象高大;其身侧的宫女身形娇小,或执扇或抬辇,呈众星拱月般簇拥在唐太宗周围。画面左侧第一人和第三人为翻译官和典礼官;左侧第二人为使臣禄东赞,他拱手站立、身形瘦健,目光诚挚谦恭。《步辇图》无论是在创作内容、表现技法,还是在画面布局,人物造型等方面,都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艺,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三个有效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