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75656

大小:1.83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4-08-31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当湖高级中学202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祖国与苍穹同高,天宫会日月争辉”。2023年1月1日,当新年第一缕阳光撒入中国空间站内时,神州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记录下了这壮观的一刻,并开启直播模式,让观众随着空间站的第一视角鸟瞰地球,一眼千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直播时不能观察到的是()A.悬浮在宇宙中的蔚蓝色地球B.黑色天幕上有明亮的星星C.阳光照射下明亮的天宫船体D.急速划过天幕的众多流星2.最可能对航天员直播造成干扰的现象是()A.耀斑爆发B.极光现象C.狂风暴雨D.太阳辐射【答案】1.D2.A【解析】【1题详解】 地球为蓝色星球,且太空水汽杂质较少,往舱外看,能看到悬浮在宇宙中的蔚蓝色地球,A不符合题意;空间站所处位置,大气非常稀薄,散射作用弱,因此天空呈黑色,因此能看到无数明亮的星星,B不符合题意;白天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船体能够反射太阳光,因此能看到太阳照射下的明亮船体,C不符合题意;流星现象是高速运行的流星体与大气摩擦产生放光放热的现象,但空间站附近大气非常稀薄,不会形成流星现象,D符合题意。故选D。【2题详解】中国空间站与地球站通信联系依靠的是无线电短波。耀斑爆发属于太阳活动,会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A对;极光是由于高速带电粒子流闯入地球大气层并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象,该现象对通信影响小,B错;狂风暴雨、太阳辐射不影响短波通信,CD错。故选A。【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2019年美国科学家在纽约州发现了最古老的森林化石,距今约3.85亿年,这些数目属古羊齿属,是一种蕨类植物。科学家认为自从森林出现后,地球的生态环境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图为新发现的森林化石,完成下面小题。3.该森林化石属于()A.岩浆岩B.沉积岩C.叠层石D.陨石4.该时期出现的原始森林()A.为鸟类提供栖息地B.是远古人类主要能源C.生长在广阔的浅海D.改变大气成分的比例【答案】3.B4.D【解析】【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沉积岩经过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之后会保留陆地环境中的物种,经过石化作用,形成化石,因此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B正确。岩浆岩是岩浆喷出或侵入地壳形成的,温度高,难以形成化石,A错误。叠层石是由藻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将海水中的钙、镁碳酸盐及其碎屑颗粒粘结、沉淀而形成的一种化石,不是森林化石,C错误。陨石是外太空的坠落到地表的小天体,不会含有化石,D错误。故选B。【4题详解】鸟类出现在中生代,图中森林化石距今约3.85亿年,位于古生代,A错误。远古人类出现于新生代,B错误。蕨类植物一般生长在陆地,C错误。森林会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改变大气成分的比例,D正确,故选D。【点睛】植被演化的规律为:寒武纪时期蓝藻大爆发,古生代出现蕨类植物、中生代出现裸子植物、新生代为被子植物。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在轨飞行三个月后,于9月17日13时30分许,回舱在内蒙古的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本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选择在6月发射,是因为酒泉()A.夏季风沙少,可选发射机会多B.夏季白天长,有利跟踪观测C.夏季气温高,有利对流加速D.夏季太阳高度大,有利太阳能利用6.“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选择在内蒙古着陆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B.多晴朗天气,大气能见度高C.河湖等水域面积少,便于搜救D.纬度高,地球自转线速度小【答案】5.A6.D【解析】【5题详解】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冬春多风沙,不利于航天发射,6月处于夏季,当地风沙少,对航天发射干扰少,可选发射机会多,A符合题意;航天器的跟踪观测一般不采用可见光形式,因此夏季白天长对发射影响不大,排除B;夏季气温高、对流加速,对发射的有利作用不明显,甚至是不利因素,排除C;航天器的太阳能板可调节角度,夏季太阳高度大的有利作用不明显,排除D。故选A。【6题详解】我国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视野开阔,人口相对稀少,特别是其西部地区人烟稀少,以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天气少,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地表河湖等水域面积少,这些条件有利于着陆安全、便于搜救,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选择在内蒙古着陆的原因,ABC不符合题意;返回舱着陆地点的选择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关系不大,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星发射基地建设的条件:纬度条件:纬度低,线速度大,航天器的初始速度大,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气候条件:气候干燥,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大气稳定。地形条件:开阔平坦,相对周围地区地势较高。交通条件:交通便利,便于仪器和设备的运输。安全条件:人口稀少,以保证安全。 哈格迈尔先生在他2018年生日当天,乘飞机从奥克兰出发,经过布里斯班到夏威夷旅行,旅行线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哈格迈尔先生所乘飞机的飞行方向(  )A.先东南,后东北B.先西北,后东北C.先东北,后西南D.先东南,后西北8.这趟旅程长约(  )A.5000kmB.10000kmC.15000kmD.20000km【答案】7.B8.B【解析】【分析】考查利用经纬网定向及估算距离。【7题详解】根据图中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哈格迈尔先生所乘飞机的飞行方向先西北,后东北,B对。A、C、D错。故选B。【8题详解】根据图示纬度,这趟旅程跨纬度约50°,纬度1°距离约110千米,从纬度看距离约5500千米。旅程跨经度约80°,赤道上经度1°距离约110千米,其它纬线上距离约是110乘纬度的余弦,30°纬线上经度80°跨度的长度约是7600千米,考虑飞机飞行方向不是沿经线与纬线飞行,构造成直角三角形,斜边大于任意直角边,故旅程长度大于5500千米,A错。再利用跨经度与跨纬度的长度为直角边,算出斜边长度,则实际飞行距离小于斜边长度13100千米,故长约10000km,B对。C、D错。故选B。【点睛】纬度1°距离约110千米,赤道上经度1°距离约110千米,其它纬线上距离约是110乘纬度的余弦。 下图为非洲大陆赤道附近地面各点自转速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有关图中M、N线及其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M为自转角速度,由于海拔高低造成其数值差异B.M为自转线速度,同纬度山地、高原大于平原、盆地C.N为自转角速度,数值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增加D.N为自转线速度,数值不会因纬度变化而发生变化10.图中①和②为刚果河流河谷的截面,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此河流河床较陡峭的是()A.①下游的右岸B.①②之间的南岸C.②上游的左岸D.①②之间的左岸【答案】9.B10.C【解析】【9题详解】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均相等,不会因为纬度和海拔而发生变化,因此N为自转角速度,ACD项错误。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但同一纬度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图示为非洲赤道附近,东部高原、山地自转线速度大,西部刚果盆地自转线速度较小,B项正确,故选B。【10题详解】图中为刚果河,②上游和①下游均在南半球,①②之间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②上游和①下游水流向左偏,因此左岸陡峭,A错误,C正确;而①②之间河流大致由东向西流,河流向右偏,河流北岸(右岸)陡峭,BD错误;故选C。【点睛】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使物体水平运动不断发生偏转的力。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规律:南左北右赤不偏。判断方法:伸开手掌,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拇指的指向就是物体偏转的方向。华南大陆位于青藏高原以东,显生宙以来发生了三次主要的构造运动,下图为“华南大陆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推测图中甲处的地貌可能是()A.裂谷B.山脉C.海岭D.海沟12.若构造运动方向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特提斯洋规模将总体缩小B.华南地块的海拔将持续下降C.华北地块与华南地块交界处为生长边界D.羌塘--印支地块形成西南—东北走向山脉【答案】11.B12.A【解析】【11题详解】由图可知,甲处是华北地块与华南地块相互挤压碰撞处,隆起抬升容易形成山脉,B正确;裂谷和海岭是板块张裂,即生长边界的地貌,AC错误;海沟多形成于板块相互碰撞的大洋边缘处,不符合甲处地貌特征,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由图可知,华北地块、华南地块、羌塘—印支地块均向古特提斯洋运动,因此古特提斯洋规模将总体缩小,A正确;受华北地块和羌塘—印支地块的挤压作用,华南地块的海拔将持续升高,B错误;由图可知,华北地块与华南地块相互挤压碰撞,是消亡边界,C错误;羌塘—印支地块向东北方向运动,与古特提斯洋和华南地块挤压碰撞后,应形成西北—东南走向山脉,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相互张裂,即相离运动,是生长边界,常形成裂谷、海洋、海岭。板块碰撞,即相向运动,是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常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等。 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至日正午日照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该地的纬度位置可能是()A.0°~23.5°NB.23.5°N~66.5°NC.66.5°N~90°ND.23.5°S~66.5°S14.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④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3.B14.C【解析】【13题详解】0°~23.5°N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应位于正上方或北方,而不是南方,A错;66.5°N~90°N,冬至日正午太阳应位于地平线或处于极夜,C错;23.5°S~66.5°S,正午太阳应始终位于北方或正上方,D错;只有23.5°N~66.5°N冬夏至正午太阳均位于南方或正上方,且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直射点变化的纬度数47°,B对。故选B。【14题详解】图中夏至冬至太阳均位于南方,说明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图示高窗小低窗大、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调节,利于夏季太阳高度角大的时候遮阳,冬季太阳高度小的时候采光,①对;冬至到春分,太阳高度角增大,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减小,②错;夏季遮阳,冬季采光效果好,利于减少空调和取暖设施的能耗,③对;春分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继续增大,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对。故①③④正确,C对,A、B、D错。故选C。 【点睛】从图中可见,冬至、夏至正午太阳都在南方,太阳高度低的是冬至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高的是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春分太阳光线位于冬至和夏至两者之间,冬至到春分,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春分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继续增大。2021年6月11日(农历初二),国家航天局在京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首批科学影像图,下图为“祝融号”行驶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5.生成“祝融号”行驶路线图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和RSB.RS和GNSSC.GIS和GNSSD.GIS、RS和GNSS16.能正确表示发布会当天日地月相对位置的是()A.B.C.D. 【答案】15.C16.B【解析】【分析】【15题详解】行驶路线图是利用计算机对火星表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得到的图形,需要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即GIS,图中可见,祝融号行驶的路线由一个一个的导航点连接而成,导航点的确定需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支持,也就是GNSS,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公布祝融号火星车拍摄影像为6月11日,农历初二,地球公转轨道应该位于夏至日附近,CD二图位于冬至附近,错误;A图所见月相为满月,农历十五左右,错误;农历初一、初二月相为新月,也就是日月地位于同一条线上,且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夜半球看不到月球的亮面,B正确。故选B。【点睛】农历初一为新月,农历十五为满月。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于1522年9月6日返回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麦哲伦船队在途经太平洋的时候,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A.等于1个恒星日B.等于1个太阳日C.大于1个太阳日D.小于1个太阳日18.麦哲伦船队返回西班牙时,海员发现船队按昼夜交替记录的日期与西班牙当地日期不同,推测船队记录的日期可能是1522年几月几日?()A.9月7日B.9月5日C.9月9日D.9月3日【答案】17.C18.B【解析】 【分析】【1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固定地点连续看到两次日出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比恒星日长约4分钟),人们向西运动,相当于追(顺)着太阳运动,昼夜更替速度会变慢,昼夜变化周期会变长,麦哲伦船队在途经太平洋时是向西航行,则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应大于1个太阳日,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18题详解】前题分析可知,麦哲伦船队向西作环球航行,船员感受到的一天要比太阳日(24小时)长,向西环球航行一周,则感受到的日期数比固定位置的人们少一天,材料信息表明,麦哲伦船队于1522年9月6日返回西班牙,因此船队记录的日期可能是1522年9月5日,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由于地球自转,太阳大致东升西落,向东航行或飞行,相当于迎着太阳运动,昼夜更替速度会加快,因此感受到的昼夜更替周期变短,向西航行或飞行,相当于追(顺)着太阳运动,昼夜更替速度会变慢,因此感受到的昼夜更替周期变长。“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读古诗,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C.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20.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最有可能是图b中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19.B20.B【解析】【19题详解】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据图示信息可知,河流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定,该河段西岸为凹岸,东岸为凸岸,因此曲流东岸是堆积岸,乙地泥沙堆积,为“数家新住外"的形成提供条件,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中下游,AD错误;B正确;河流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C错误;故选B。【20题详解】图中显示,甲、乙之间的河道明显弯曲,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甲岸为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河水较深的河床,乙岸为凸岸,流速变慢而泥沙堆积下来形成河水较浅河床。四个选项中的河床剖面,只有②图中剖面图具有甲岸附近河床深、乙岸附近河床浅的特征,因此②符合题意,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主要原因是凹岸的水流流速较快,凸岸的水流流速较慢。正常情况下河水在两岸的流动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边会快一些,另一边会慢一些,流速较快的一边河岸受到的冲击大,会被慢慢侵蚀,流速较慢的一边河岸会因为水流带来的杂物慢慢堆积。李老师2020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该航班信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A.5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9小时22.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B.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D.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答案】21.B22.D【解析】【21题详解】读图可知,该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1月1日0:15,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该飞机到达旧金山时当地时间为12月31日19:20,旧金山位于西八区,比北京时间晚了16小时,可知当飞机到达旧金山时北京时间为1月1日11:20,经计算可知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11小时,ACD错误,B正确。故选B。【22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上海位于东八区,使用中央经线为120°E的地方时,旧金山位于西八区,使用中央经线120°W的地方时,旧金山比北京慢了16个小时,因此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即全球的时区制度导致两地的地方时差,D正确;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不同半球,与本次飞行“时光倒流”没有关系,ABC错误。故选D。【点睛】时区和区时:国际上规定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和120°E的地方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相差时区x1小时。所求地在东,“±”号取“+”号,反之取“-”号;经度差:同在东经或西经,用减法;一个东经,一个西经,用加法。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山区等高线(单位:m)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图中有一瀑布,其相对高度可能是()A.15mB.25mC.30mD.40m24.图中甲处容易形成()A.三角洲B.冲积扇C.水潭D.峡谷【答案】23.A24.C【解析】【23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图中等高距为5m,由于瀑布纵跨3个等高距4条等高线,所以其相对高度大于等于15m并且小于25m,A正确,BCD错误。故选A。【24题详解】由于瀑布的水从高处落下后,对下方地面具有冲击和侵蚀作用,导致甲处局部降低,所以图中甲处容易形成水潭,C正确;三角洲一般形成在河流的入海口处,A错误;冲积扇一般出现在河流出山口,B错误;峡谷一般分布在河流上游,D错误。故选C。【点睛】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立秋也称七月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北京时间2022年8月7日20时28分57 秒,我国进入立秋节气。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曾一夜刷爆了朋友圈,朋友圈的一张张红包截图,一杯杯奶茶照片,包含着亲情、友情、爱情。平湖立秋至秋分期间下列地理景象正确的是()A.日出时间越来越早B.日落时间越来越晚C.正午旗杆影子越来越短D.室内正午采光面积越来越大26.下列各组节气中,平湖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A.谷雨、处暑B.惊蛰、清明C.谷雨、霜降D.大寒、大雪27.下图中最能示意寒露这天平湖(约30°N)太阳视运动的是()A.B.C.D.【答案】25.D26.A27.D【解析】【25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22年8月7日,我国进入立秋节气,因此从立秋到秋分(9月23日)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白昼时间逐渐缩短,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日落时间越来越早,正午旗杆影子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因此室内正午采光面积越来越大,D正确,排除ABC。故选D。【2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昼长时间接近关于夏至或冬至日对称。谷雨和处暑关于夏至对称,A符合题意;惊蛰和清明关于春分对称,排除B;谷雨和霜降不关于二至日对称,排除C;大雪和大寒不关于二至日对称,排除D。故选A。【2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寒露这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天平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时太阳在南方;同时,根据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0度,因此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太阳视运动轨迹变化规律也与太阳直射点有关,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范围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全球除极昼极夜范围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下图为“某时刻的等白昼时长线”图,图中OA、OB为日界线,O点为极点,在P点看北极星高度为70°,读图,完成问题。2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20°N,135°WB.20°N,0°C.20°S,135°WD.20°S,180°29.当图中24小时等时长线()A.缩小期间,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变短B.扩大期间,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C.缩小期间,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D.扩大期间,北半球各地正午物影由长变短【答案】28A29.B【解析】【28题详解】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O为极点,P点看北极星的高度为70度,P点的纬度为70°N。从等白昼时长线可以看出P点以内,白昼时长为24小时,即发生极昼现象,我们可以得出北纬70°N到北极点发生极昼,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极昼最大范围的纬度互余,故太阳直射点纬度应为20°N。OA、OB为日界线,根据已知知识点,日界线有两条,一条为180度经线,一条为0时经线,从图中可以知道,OA经度为 45°E,可判断OB为180度经线。故45°E经线为另一条日界限,即0时经线。太阳直射点的时间应为12:00,由于45°E为0时,故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应为135°W。综合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应为(20°N,135°W),A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A。【29题详解】24小时等时长线即极昼范围线,当24小时等时长线扩大时,也就是北极极昼范围扩大时,即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在此期间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区域正午影长由长变短,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由于存在太阳直射现象,各区域影长变化不一致,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当24小时等时长线缩小时,也就是北极极昼范围缩小时。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至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在此期间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变长。南京昼长夜短的变化幅度变小,逐渐向昼夜等长靠近。A、C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在较高纬度地区,夏季白昼很长黑夜很短,当黑夜短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一整夜天空都是明亮的现象,即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下图白夜线是我国出现白夜现象的最低纬度,弧线BAC为晨昏线。完成下面小题。30.当漠河出现白夜时()A.AB弧为晨线的一段B.AC弧上各地时间均为6:00C.我国各地均昼长夜短D.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31.漠河(约53.5°N)一年中出现白夜的天数约为()A.半个月多B.一个月多C.两个月多D.三个月多【答案】30.C31.B【解析】【分析】【30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我国漠河出现白夜时,正是接近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我国各地均昼长夜短,C正确。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以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不可能同时达最大值,D错误。我国漠河出现白夜时,正是接近夏至日时,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所以AB弧为昏线的一段,A错误。AC弧上各地时间是不一样的,北半球日出时间早于6点,B错误。故选C。【31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和图示信息可知,白夜南界纬度推移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速度相同,直射点往返推移1个纬度大约需要8天,白夜出现的最低纬度是48.5°N,漠河约53.5°N,与其相差5°,因此53.5°N的白夜天数约为40天,即一个多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均昼长夜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泥火山”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部常有凹陷,并由此间断地喷出泥浆与气体。在新疆北天山分布着众多“泥火山”,喷发出的粘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汽油味,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下图为新疆北天山“泥火山”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2.新疆北天山“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冰川侵蚀强烈C.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D.流水侵蚀强烈33.独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A.冰川侵蚀一岩层外露一岩层断裂一泥浆喷出一冰川堆积B.地売挤压一地层凹陷一岩层断裂一泥浆喷出一流水堆积C.地壳抬升一岩层断裂一地层隆起一泥浆喷出一冰川堆积D.地売挤压一地层隆起一岩层断裂一泥浆喷出一流水堆积【答案】32.C33.D【解析】【分析】【32题详解】 天山位于亚欧板块内部,A项错误;冰川、流水侵蚀强烈会形成谷地,属于侵蚀地貌,而“泥火山”是泥浆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属于堆积地貌,B、D项错误;“泥火山”喷发出的黏稠泥浆来自地下深处,因为背斜顶部和断裂构造上的岩层比较薄弱,地下的泥浆和气体极易沿着这些岩层薄弱地带喷出地面,C项正确。故选C。【33题详解】结合上题,“泥火山”的成因是该地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独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地壳挤压,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地层隆起;挤压力过大,导致岩层断裂,形成断层;泥浆沿着地层裂缝,夹带着水、泥、砂和岩屑不断地喷出地表所堆成的泥丘;泥浆喷出后,受流水堆积影响形成。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干旱沙漠地区的花岗岩体,受到自然界各种力量的雕刻,表面易形成极不规则的蜂窝状洞穴。左图为新疆博尔塔拉蜂窝花岗岩地貌图,右图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4.左图中的岩石对应右图中的岩石类型为()A.甲B.乙C.丙D.丁35.右图中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岩浆喷出-冷却沉积-风力侵蚀C.沉积-岩浆侵入-流水侵蚀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力侵蚀【答案】34.C35.D【解析】【分析】【34题详解】 读右图可知,外力作用指向丁,则可以判断丁为沉积岩;沉积岩经过内力作用(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则乙为变质岩;变质岩经过内力作用(重熔再生作用)生成岩浆,则甲为岩浆;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则丙为岩浆岩;岩浆岩经过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丁。左图中的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对应右图中的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35题详解】左图为新疆博尔塔拉蜂窝花岗岩地貌图,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所以,其形成过程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然后经地壳抬升,岩浆岩出露地表;最后在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不规则的蜂窝状洞穴,形成新疆博尔塔拉蜂窝花岗岩地貌,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岩石的分类(按成因):①岩浆岩: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岩(如玄武岩)等;②沉积岩(可能含化石):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③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板岩等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河道婉蜓曲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牛轭湖。但在2022年夏天,它的水位正创下历史新低。2022年6月,肉眼可见波河已部分干涸,大片河床裸露。图1为波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牛轭湖形成的示意图。材料二:意大利大理石资源丰富,大理石主要由古地中海沉积的石灰岩形成,分布广泛埋藏较浅,较多地区可用露天开采,有“大理石王国”之称。(1)图1中所示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为____、____。(2)今夏波河干旱时,意大利气候特点是____。(3)结合图2信息,简述波河众多牛轭湖的形成过程。(4)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意大利境内大理石的形成过程。【答案】(1)①.沿河分布②.沿海分布(2)炎热干燥##高温少雨(3)牛轭湖多出现在平原,因为平原地形平坦,河曲发育明显,随着流水对弯曲河面的不断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可能在洪水的冲击曲流颈部下,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在冲击部位径直向下游流去,原弯曲河道不断废弃萎缩,形成牛轭湖。 (4)历史上该地区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岩岩层;随着板块碰撞挤压;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解析】【分析】本题波河地理特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分布,气候特征判断,河流地貌的形成,内外力作用形式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两岸地区或沿海岸地区分布。【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此,当夏天波河干旱时,意大利此时炎热干燥。【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牛轭湖大多出现在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河流侵蚀以侧蚀为主,河曲发育较为明显,随着流水侵蚀不断加剧,河流越来越弯曲,当河流水量突然增加时,在曲流颈部,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在冲击部位向下游流去,而原本弯曲的河道被遗留在原地,不断的废弃萎缩,最终形成牛轭湖。【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大理石属于变质岩,是通过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因此,该地区曾经分布着大量的石灰岩岩层,经过构造运动以及板块挤压碰撞,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2)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答案】(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2)金沙江及其支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或崩塌、破碎,随流水进入金沙江。金沙江比降大,水流急,搬运能力强,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当河流流速减小时,河水挟带的金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形成沙金。【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金沙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板块构造学说及地质作用过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图中经纬度及金沙江、雅砻江等信息,可以确定该区域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消亡边界)附近,因此断裂发育。该区域处于板块交界处,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活动活跃;再结合受力状况进一步分析,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小问2详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