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试卷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双子叶植物破土过程中,幼苗的子叶及下胚轴的顶端向下弯曲形成“顶端弯钩”结构,如下图。科学家通过对拟南芥的研究发现,对野生型拟南芥分别单独施加外源赤霉素和乙烯均可促进顶端弯钩加剧弯曲,进一步研究发现赤霉素和乙烯通过影响生长素在顶端弯钩内外侧不对称分布进而影响顶端弯钩的发育。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极性运输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进而产生顶端弯钩B.乙烯可能是通过影响某些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生长素分布的C.赤霉素受体缺失突变的拟南芥可能会出现顶端弯钩加剧弯曲D.顶端弯钩的形成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与环境无关【答案】B【解析】【分析】1、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2、生长素作用因浓度、细胞年龄、植物种类.植物器官的不同而有差异。【详解】A、重力的作用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进而产生“顶端弯钩”,此过程不是极性运输引起的,A错误;B、施加外源乙烯均可促进顶端弯钩加剧弯曲,乙烯可能是通过影响某些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生长素分布的,B正确;C、对野生型拟南芥分别单独施加外源赤霉素和乙烯才会促进顶端弯钩加剧弯曲,C错误;D、顶端弯钩的形成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与环境也有关系,D错误;故选B。2.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耕生产中,总结了很多农作物种植经验。《齐民要术》种植白杨篇记载:“初生三年,不用采叶,尤忌捋心,捋心则科茹不长。”元末明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中有一段论述:“当知稻花见日方吐,阴雨则收,正当其盛吐之时,暴雨忽至,卒不能收,被雨所伤,遂至白飒(白飒指瘪粒)之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尤忌捋心”是为了保护顶芽,以保持初生白杨的顶端优势而成栋梁之材B.种植棉花时需要及时采“叶心”,以便更多的侧芽长成侧枝确保产量C.“白飒之患”和水稻受暴雨影响无法正常授粉,不能形成种子有关D.在水稻授粉期遇到阴雨天气后,可以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避免减产【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详解】A、“心”是顶芽,“尤忌捋心”是为了保护顶芽,以保持初生白杨的顶端优势而成栋梁之材,A正确;B、种植棉花或果树时想要得到更多的果实和棉花,需要及时采叶心,以便更多的侧芽长成侧枝确保产量,B正确;C、白飒指瘪粒,“白飒之患”和水稻受暴雨影响无法正常授粉,故不能形成种子有关,C正确;D、种植水稻为了收获种子,在水稻授粉期遇到阴雨天气后,无法形成种子,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只能长成无籽果实,不能避免减产,D错误。故选D。3.如下图,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对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分别为d、e,m侧细胞生长更快B.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均为b,m侧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C.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分别为c、b,m侧细胞生长更快D.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分别为c、d,n侧细胞生长得慢【答案】A 【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内侧(m侧)生长比外侧(n侧)快;右图a、b、c、d都是促进生长的生长素浓度,e是抑制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详解】A、根据题干,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生长素浓度都是促进生长的,且放入水中后半边茎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都不升高,由图可知浓度e为抑制生长的生长素浓度,所以生长素浓度不可能为e,A错误;B、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即生长素浓度均为b,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m侧(内侧)细胞更敏感,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生长更快,B正确;C、若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内侧细胞生长较快,则有可能内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大于外侧细胞,比如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分别为c、b,m侧细胞生长更快,C正确。D、若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内侧细胞生长较快,则有可能内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小于外侧细胞,比如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分别为c、d,n侧细胞生长得慢,D正确。故选A。4.植物叶片脱落酸积累会导致气孔关闭。大豆叶片相对含水量、气孔开放程度、脱落酸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第1~4天持续干旱,第5天测定后浇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干旱会加速叶片的脱落B.随干旱时间延长,气孔关闭,叶片光合速率降低C.浇水后,叶片脱落酸含量随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D.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能增加叶片水分散失【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脱落酸含量高时,气孔开度小,脱落酸含量下降时,气孔开度增加,可见脱落酸抑制气孔张开,促进气孔关闭,据此答题。【详解】A、据曲线图可知,干旱会引起脱落酸含量增加,加速叶片的脱落,A正确;B、随干旱时间延长,气孔关闭,会直接影响CO2的吸收,引起叶片光合速率降低,B正确; C、据图可知,叶片脱落酸含量随含水量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C正确;D、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会导致气孔关闭,减少叶片水分散失,D错误。故选D。5.为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等量的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12h,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0.4mg·L-1的2,4-D溶液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B.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C.1mg·L-1的2,4-D溶液是培养无根豆芽的最适浓度D.2,4-D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功能,属于植物激素【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溶液浓度,因变量是绿豆发芽过程中根、芽的长度,2,4—D溶液为0作为空白对照,由题图可知,浓度为0~1.6mg•L-l的2,4—D溶液,都能促进芽生长,浓度1mg•L-l左右促进效果最好;2,4—D溶液为0.4mg•L-l,促进根生长,等于或大于0.7mg•L-l则抑制根生长。【详解】A、由题图可知,0.4mg·L-1的2,4—D溶液促进芽的生长,也能促进根生长,A错误;B、由分析可知,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B正确;C、由题图可知,1mg•L-l的2,4—D溶液抑制根生长,促进芽生长,但还有根生长,所以培养无根豆芽的最适浓度不是1mg•L-l左右,C错误;D、2,4—D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D错误。故选B。6.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由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控,在促进细胞分裂过程中,激素甲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在促进黄瓜花的性别分化时,脱落酸与激素乙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当生长素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激素丙的形成,当激素丙含量升高,反过来又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的特定器官产生的微量有机物,可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B.植物体内甲的含量增多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C.激素乙是赤霉素,它能促进细胞伸长和果实成熟D.激素丙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激素甲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则激素甲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与激素乙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则激素乙是赤霉素;当生长素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激素丙的形成,则激素丙是乙烯。【详解】A、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只对细胞的代谢过程起调节作用,A错误;B、由分析可知,甲是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增多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B正确;C、由分析可知,激素乙是赤霉素,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但是不能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D、脱落酸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而激素丙是乙烯,乙烯不具有这些功能,D错误。故选B。7.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组的供体琼脂块应放置在豌豆茎切段的形态学上端B.设置两个对照组:一组羊毛脂中不含CFM,另一组颠倒豌豆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C.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检测受体中放射性D.若实验组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调节物质CFM,因变量是受体琼脂块是否含有生长素,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否则就没有抑制作用。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且适宜,即都是形态学上端朝上。【详解】A、实验目的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CFM,其它的无关变量为正常条件,因此实验组的供体琼脂块应放置在豌豆茎切段的形态学上端,A正确; B、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调节物质CFM,则对照组应该为羊毛脂中不含CFM,而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且适宜,即都是形态学上端朝上,B错误;C、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检测受体中收集到的IAA的放射性,并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量,C正确;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B。8.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因素调节,光、温度、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几项()①对植物来说,光只是提供能量。②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③接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④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光照决定的⑤高等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各个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协调和配合⑥年轮、春化作用均能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A.二项B.四项C.五项D.六项【答案】A【解析】【分析】环境因素(光照、温度、重力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作为信息分子影响植物的基因组选择性表达。【详解】①对植物来说,光不只是起提供能量的作用,还能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①错误;②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②正确;③接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③正确;④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温度决定的,④错误;⑤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需要各个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协调和配合,⑤正确;⑥年轮的宽窄同当年降水或温度关系十分密切,春化作用指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⑥正确;故选A 9.某些植物必须经过春化作用(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才能开花结果。下表是对冬小麦进行春化处理的研究结果。以下对该研究的分析错误的是()处理方式未经低温处理(第1组)经低温处理(第2组)先低温处理后高温处理(第3组)检测结果没有某些特殊蛋白质有某些特殊蛋白质出现某些特殊蛋白质,高温处理后这些蛋白质消失现象不能抽穗开花抽穗开花不能抽穗开花A.温度可以影响植物的开花结果,从而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B.春化作用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是低温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C.北方春季补种的冬小麦只会长苗不会开花结果D.除了温度,光照、重力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答案】B【解析】【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作自变量,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叫作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叫作无关变量,除作为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一致,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详解】A、第1组未经低温处理,冬小麦不能抽穗开花,而第2组经低温处理,冬小麦抽穗开花,第3组先低温处理后高温处理,冬小麦不能抽穗开花,说明温度是决定冬小麦抽穗开花的环境因素,通过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从而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A正确;B、细胞中原来就存在这些特殊蛋白质基因,只是这些基因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了选择性表达,B错误;C、北方春季补种的冬小麦没有经过低温处理,只会长苗不会开花结果,C正确;D、除了温度,光照、重力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D正确。故选B。10.建立数学模型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数学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一般不需要提出假设B.建立数学模型后,还需要通过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C.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若种群呈“S”形增长,则一定时间后数量会趋于稳定 【答案】A【解析】【分析】数学模型指的是用来描述系统或它的性质和本质的一系列数学形式。它将现实问题归结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来刻画实际问题,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或可靠的指导。【详解】AB、建构数学模型步骤包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因此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一般需要提出合理的假设,建立数学模型后还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A错误,B正确;C、数学模型就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可能是曲线图,也可能是数学表达式,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正确;D、若种群呈“S”形增长,则一定时间后数量会趋于稳定,即一定时间后种群数量会达到K值,D正确。故选A。11.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生育政策,从种群特征来看,该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的是()A.年龄结构B.出生率C.死亡率D.性比率【答案】B【解析】【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详解】ABCD、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以及性别比例,由题意“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生育政策”可知,鼓励夫妻生育三个孩子,因此该政策可以直接影响出生率,ACD错误,B正确。故选B。12.种群增长率为现有个体数与原有个体数的差值占原有个体数的比率。下图为某草原上一段时间内兔子种群死亡率和出生率比值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死亡率和出生率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也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图中d点和f点时的种群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等C.b点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e段种群数量逐渐增加,e点达到最大值D.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减少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答案】B【解析】【分析】1、种群是由许多同种生物个体组成的,是分布在同一生态环境中能够自由交配、繁殖的个体群,但又不是同种生物个体的简单相加。2、因为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种群的核心特征是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种群密度。3、在自然界,种群是物种存在、物种进化和表达种内关系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详解】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而不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错误;B、图中d点和f点,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相等,但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数值未知,所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不一定相等,B正确;C、b点死亡率小于出生率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c段死亡率小于出生率种群数量逐渐增加,ce段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逐渐减少,c点达到最大值,C错误;D、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死亡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D错误。故选B。13.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种群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二是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可依据种群密度效应确定农作物的种植密度B.一定范围内,随着生物种群密度增加自疏现象增强C.每一个种群都遵循种群密度效应的产量恒定法则D.自疏现象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数量的波动:(1)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处于波动状态的种群,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2)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出现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3)当一个种群的数量过少,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原因而衰退、消亡。【详解】A、在相同面积中不同的种植密度,其产量不同,即农作物的种植密度会影响其产量,生产中可依据产量恒定法则确定农作物的种植密度,获得较高产量,A正确;B、正常情况下,一定范围内,生物种群的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自疏现象越明显,B正确;C、有的种群不遵循种群密度效应的产量恒定法则,如植物种群处于叶层尚未郁闭的低密度时或种群处于不进行自然稀疏而引起共同死亡的极端的高密度时,或种群处于对生存极端不利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时,此法则不成立,C错误;D、当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是生物对生存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D正确。故选C。1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利用血细胞计数板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计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对培养液进行适当稀释便于计数B.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使用台盼蓝染液染色区分活菌和死菌C.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还可对同一时间培养液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D.本实验需要另外设置对照组,遵循实验的对照原则【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酵母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详解】A、若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可对培养液适当稀释,便于计数,A正确; B、抽样检验的方法统计的是活细胞和死细胞的数量,所以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使用台盼蓝染液染色区分活菌和死菌,再进行计数,B正确;C、同一时间培养液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可减小实验误差,C正确;D、本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所以不需另外设置对照组,D错误;故选D。15.科研工作者在不同时间调查了某种群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K值是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N值是调查的种群数量。据表分析错误的()调查时间N值1-N/K值S14000.87S210150.67S315370.5S423680.23S526750.13A.该种群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波动B.S1时,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最快C.(1-N/K)可代表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资源量D.S1-S5期间,该种群的环境阻力逐渐增大【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K值是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N值是调查的种群数量”,结合表格中1-N/K的值可计算不同调查时间时N/K的值,经计算可知,S1-S5期间,N/K的值逐渐增加,说明种群数量越来越接近K值。【详解】A、环境容纳量也称K值,是指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环境不同,容纳量不同,所以该种群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波动,A正确;B、根据表格计算可知,S5时调查的N/K的值为1-0.13=0.87,说明此时的种群数量(2675)还未达到K值,而S型曲线中增长最快的是种群数量K/2时,而S1时,种群数量(400)小于该种群数量的K/2,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较慢,B错误;C、(1-N/K)越大,表示种群数量越接近K值,所以(1-N/K)可代表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资源量,C 正确;D、S1-S5期间,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的环境阻力逐渐增大,种内斗争加剧,D正确。故选B。16.科学家曾针对某地区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稻田捕食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子就能对266.8公顷田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中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模型属于数学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机制B.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曲线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蝗虫的种群数量为N0×0.03t只C.利用昆虫性引诱剂诱捕蝗虫防治蝗灾,目的是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D.曲线乙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二者的种群数量是相互影响的,是循环因果的关系,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中也存在该关系【答案】D【解析】【分析】1.J形曲线的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2.应用生物学原理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例如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用。【详解】A、甲图用曲线表示蝗虫数量和鸭数量关系,是用数学形式表达,是数学模型,当蝗虫数量增加时,鸭子的数量也增加,吃掉更多蝗虫,使蝗虫数量减少,是负反馈调节,A错误;B、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曲线增长,最初有N0只,则λ=1.03,则t天后蝗虫的种群数量为N0×1.03t只,B错误;C、利用昆虫性引诱剂诱捕蝗虫防治蝗灾,使雄性蝗虫数量减少,目的是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C错误; D、曲线乙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二者的种群数量是相互影响的,蝗虫数量增加,使鸭的数量也增加,进而使蝗虫数量减少,是循环因果的关系,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中也存在该关系,即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D。17.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它们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B.野兔的种群密度是影响其种群数量增长的密度制约因素C.渔民在捕鱼时,渔网网目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鱼的产量D.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单一性的【答案】D【解析】【分析】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1)密度的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等生物因素。(2)非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风等气候因素,污染、环境的pH等环境因素。2.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详解】A、光是影响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因此,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因为林冠层的郁闭度直接影响林下植物获取光照的多少,A正确;B、野兔的种群密度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与种群密度大小密切相关,因此种群密度属于密度制约因素,B正确;C、渔民在捕鱼时,渔网网目不能过小,否则会捕获更多的幼龄个体,而幼龄个体是来年再生的主力,因此渔网网目过小会影响来年鱼的产量,C正确;D、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不是单一起作用的,D错误。故选D。18.研究人员调查了A、B、C三个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三个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种组成B.A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C.调查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可采用样方法D.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三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各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物种组成是不同的,A错误;B、根据不同群落的柱状图的高度之和可知,A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B正确;C、调查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可采用样方法,C正确;D、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分了三层,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D正确。故选A。【点睛】19.蚜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在枸杞植株上吸食汁液,严重影响枸杞生长及果实产量。为避免枸杞减产,可人工繁殖瓢虫并向农田投放。温度对成年蚜虫(成蚜)寿命和繁殖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蚜虫与枸杞、飘虫与蚜虫的种间关系依次是寄生、捕食B.蚜虫的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成蚜的数量C.环境温度18-24℃之间时,成蚜更易大量繁殖D.温度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蚜虫的种群数量【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详解】A、由于蚜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在枸杞植株上吸食汁液,故蚜虫与枸杞为寄生关系;瓢虫可捕食蚜虫,为捕食关系,A正确;B、蚜虫的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有蚜虫的数量,B错误;C、分析图示曲线可知,环境温度为18-24℃之间时,成蚜平均繁殖个数最大,C正确;D、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由图示可知,成蚜的寿命和繁殖均受温度的影响,故可推测温度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蚜虫的种群数量,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间关系等知识,意在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并要求能准确获取题图信息,判断各选项。20.凡是影响种群重要特征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持续38℃高温可以引起蚜虫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说明高温属于密度制约因素B.寒温带地区种子春季萌发成幼苗主要受气温上升的影响C.蚊类等昆虫在冬季来临时死亡主要受水分不足的影响 D.非生物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具有反馈作用,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来调节种群数量【答案】B【解析】【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详解】A、温度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故高温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A错误;B、寒温带地区的种子大多在春季萌发成幼苗,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春季气温上升,有利于种子萌发,B正确;C、蚊类等昆虫在冬季来临时死亡主要受气温降低的影响,C错误;D、非生物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无反馈作用,密度制约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具有反馈作用,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来调节种群数量,D错误。故选B。21.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B.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丰富度C.某物种在群落中比较常见,它一定是优势种D.群落的物种组成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1、物种丰富度: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2、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的重要因素。【详解】A、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的重要因素,A正确;B、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B正确;C、某物种在群落中比较常见,但它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不大,也不是优势种,C错误;D、群落的物种组成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随着时间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D正确。故选C。22.下图表示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温度、溶氧量B.该湖泊从边缘的浅水区到深水区的生物分布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从夏天到冬天湖泊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属于群落的演替D.夏天温度变化较大是斜温层,导致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斜温层【答案】B【解析】【分析】1、湖泊的垂直结构分为表水层、斜温层、静水层、底泥层。湖泊分层主要是由于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2、群落演替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详解】A、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温度、溶氧量和光照,A错误;B、从湖泊浅水区到深水区主要由于地形的变化导致生物分布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C、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随着季节的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这属于群落的季节性,C错误;D、夏天温度变化较大是斜温层,但由于光照充足,温度适宜,产生氧气较多,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D错误。故选B。2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描述了归田园种豆,豆长得稀稀疏疏,杂草却生长很旺盛的景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描述了草本植物在冬季枯死、春季复苏、夏季生长繁茂的景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杂草与豆是竞争关系,是影响豆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B.调查杂草的类型和对应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C.去除全部杂草,豆的生存压力降低,会呈“J”形增长D.白居易描述的景色受温度变化、日照和降水量等影响【答案】C【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详解】A、苗”和“草”共同利用同样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两者之间存在竞争,是影响豆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A正确;B、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所以调查杂草的类型和对应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B正确;C、由于空间等其他资源的限制,即使去除全部田间杂草,“苗”也不会出现“J”形增长,C错误;D、白居易描述了草本植物在冬季枯死、春季复苏、夏季生长繁茂的景象,此景色受温度变化、日照和降水量等影响,D正确。故选C。24.如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在a-c时间内,种群①随着种群②的数量增加而增加B.在一定时间内,种群①的数量减少将会导致种群②的数量也随之减少C.到g时刻时,种群②的数量继续减少的原因是种群①的数量已经开始增加D.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答案】ACD【解析】【分析】判断捕食与被捕食关系不能依据种群的个体数量确定,因为生物的个体数量金字塔可以倒置。此图是用柱状图表示了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化,可将种群的不同数量连接起来,即可将柱状图转化为曲线图,分析出种群①先到达波峰,是被捕食者;种群②后到达波峰,属于捕食者。 【详解】A、生物的个体数量金字塔可以倒置,种群②为捕食者,在a~c时间内,随着种群①被捕食者的数量增加而增加,A错误;BD、由于①先到达波峰,是被捕食者;种群②后到达波峰,属于捕食者,则在一定时间内,种群①的数量减少将会导致种群②的数量也随之减少,B正确,D错误;C、到g时刻时,种群②的个体数量继续减少的原因是种群①的个体数量之前减少,C错误。故选ACD。25.立体高效栽培是目前日光温室发展的一个方向,这种栽培方式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采用草莓、甜瓜套作栽培,打破了传统日光温室中单一栽培草莓的形式。在早春季节草莓收获将要结束时,垄间定植甜瓜,将再一次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潜叶蝇是甜瓜的害虫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立体栽培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提高了阳光的利用率B.草莓可吸引天敌防治害虫,甜瓜与草莓套作后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C.该草莓、甜瓜套作栽培模式中草莓与甜瓜之间竞争程度加强D.若利用黑光灯可以诱捕潜叶蝇,则说明潜叶蝇是一种趋光性昆虫【答案】C【解析】【分析】1、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2、生物新陈代谢的类型从同化作用方面看,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详解】A、立体栽培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垂直分层结构更负载,有效地利用了阳光等环境资源,A正确;B、草莓可吸引天敌防治甜瓜的害虫I(潜叶蝇),甜瓜与草莓套作后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B正确;C、该草莓、甜瓜套作栽培模式中,由于草莓与甜瓜的种植存在时间差,因此两者之间竞争程度较弱,C错误;D、若利用黑光灯可以诱捕潜叶蝇,则说明潜叶蝇是一种趋光性昆虫,D正确。故选C。26.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区域,由于种间竞争关系而导致的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例如共同生活在加勒比海地区岛屿上的两种安乐蜥,通过摄食方式的不同实现了同域共存。下列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的是()A.鲢鱼喜食水体上层的浮游植物,青鱼喜食水底的螺蛳B.菜粉蝶幼虫啃食植物叶片,而成虫吸食植物花蜜 C.崇明东滩绿翅鸭会在芦苇区觅食,而绿头鸭几乎不在芦苇区觅食D.共同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田鼠和鼢鼠在不同时间出来觅食【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可知同域共存的概念:指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的生物,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的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的生物,可以通过摄取食物不同、觅食时间不同、摄食部位不同、海拔不同等方式实现同域共存。【详解】A、鲢鱼喜食水体上层的浮游植物,青鱼喜食水底的螺蛳,其需求存在错位现象属于同域共存机制,A不符合题意;B、菜粉蝶幼虫啃食植物叶片,而成虫吸食植物花蜜,属于同种生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特征,不是种间竞争导致的,B符合题意;C、崇明东滩的绿翅鸭会在芦苇区觅食,而绿头鸭几乎不在芦苇区觅食,二者由于竞争导致需求错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C不符合题意;D、共同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田鼠和鼢鼠在不同时间出来觅食,属于竞争导致的需求错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D不符合题意。故选B。27.玉米和大豆田间配置不合理会导致产量低、轮作效果差。某科研团队创新使用了“选、扩、缩”的技术,即选择株型紧凑的玉米、耐荫的大豆品种,扩大玉米带和大豆带间的距离,由间行交替单行种植改为双行种植,缩小株距,密度与单作相当,实现了玉米、大豆双丰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株型紧凑的玉米品种可减少对大豆的遮挡,提高大豆的CO2补偿点B.玉米和大豆间作可提高光能利用率,轮作可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C.与大豆根系共生的根瘤菌属于自养生物,可通过增加土壤含氮量增加产量D.玉米植株高度的差异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可充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答案】B【解析】【分析】1、垂直结构:(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2)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2、大豆与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根瘤菌属于异养生物,只能利用大豆光合制造的有机物。 【详解】A、株型紧凑的玉米品种与大豆间行种植可减少对大豆的遮挡,降低大豆的CO2补偿点,A错误;B、玉米和大豆间作可利用不同层次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轮作可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B正确;C、与大豆根系共生的根瘤菌属于异养生物,能利用大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C错误;D、玉米属于种群,植株高度的差异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故选B。28.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B.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记重捕法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样方法和抽样调查法D.利用吸虫器采集体型较大的土壤动物并置于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答案】A【解析】【分析】1、实验原理: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得昆虫等。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2、实验方法:实验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研究,在丰富度统计时采用有两种统计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详解】A、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便于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A正确;B、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B错误;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C错误;D、对于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吸虫器进行采集,D错误。故选A。29.对于常见的生物群落,叙述错误的是()A.荒漠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如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且以尿素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B.草原生物群落中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动物常为穴居或快速奔跑类型 C.森林生物群落中三七、人参等阴生植物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下种群密度更大D.同为森林生物群落,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多有艳丽的花朵和鲜艳多汁的果实,以吸引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而落叶阔叶林中植物多为风媒花【答案】A【解析】【分析】落叶阔叶林是温带最常见的森林类型。因其冬季落叶、夏季葱绿,又称夏绿林。我国的落叶阔叶林类型很多,根据优势种的生活习性和所要求的生境条件的特点,可分成三大类型:典型落叶阔叶林、山地杨桦林和河岸落叶阔叶林。【详解】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动物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其中有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减少水分的损失,A错误;B、草原生物群落中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动物由于环境的影响,动物常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B正确;C、阴生植物群落群落是指在郁闭度较高的弱光下能正常生长,而在强光下生长不良者,常见种类有山酢浆草、铁杉、人参、三七和半夏等,C正确;D、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基因库,植物多有艳丽的花朵和鲜艳多汁的果实,以吸引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落叶阔叶林:每年春季,乔木树种都在树叶未展开前争相开花,它们多为风媒花,D正确。故选A。30.某植被严重破坏的山区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三个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符合题意的是( )A.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土壤条件的影响B.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将不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C.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D.物种①和物种②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群落演替是从低级到高级,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由题意知,该群落演替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因此①是一年生草本植物,②是多年生草本植物,③是灌木。【详解】 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光照、水分等条件及其他生物的影响,A错误;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乔木,群落将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b→c阶段植物①由于不能适应弱光环境逐渐消失,物种②较能耐受弱光条件而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C正确;物种①和物种②均为植物,二者之间只有竞争关系,不存在捕食关系,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群落演替的过程,能准确判断曲线图中各曲线代表的物种,并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31.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研究小组对某林窗内不同阶段的物种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物种种类(种)0~10年10~20年20~30年30~40年40~50年藤本层30001灌木层221102乔木层232620105A.林窗的发展过程中其物种丰富度发生改变,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B.森林中不同部位形成的林窗,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群落的垂直结构C.10~40年间,藤本和灌木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林窗逐渐关闭D.林窗区域发展到30~40年时合理开采木材,有利于群落的发展【答案】B【解析】【分析】1、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如火灾、龙卷风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种的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窗的现象。2、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可分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详解】A、丰富度只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由表格数据可知,林窗的发展过程中其物种种类发生改变,丰富度发生改变,林窗内物种的发展变化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森林中的不同部位形成林窗,会一定程度上改变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C、10~40年间,藤本植物和灌木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林窗逐渐关闭,导致林下光照减少,乔木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而藤本植物和灌木处于劣势逐渐被淘汰,C正确; D、由表可知,当林窗区域发展到30~40年时,生物多样性相较0~10年间降低,所以为更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可定期合理开采木材,这有利于群落的发展,D正确。故选B。32.如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过程中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B.曲线2可以表示“J”型增长曲线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C.曲线1和曲线2可分别表示某增长型种群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D.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曲线1先增加后基本不变,曲线2不断增加,在两曲线交点前,曲线1高于曲线2。【详解】A、群落初生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升高,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因此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的过程中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A正确;B、“J”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始终不变,而曲线2不断上升,不能表示表示“J”型增长曲线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B错误;C、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增加,因此若表示某增长型种群,则曲线l和2应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C错误;D、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曲线2中老年个体明显多于幼年个体,其代表的年龄结构为衰老型,D错误。故选A。3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自养生物都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异养生物一定是消费者,动物不都是消费者C.细菌既可以作为生产者,也可以作为消费者和分解者D.分解者只能是指腐生细菌和真菌【答案】C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详解】A、自养生物不一定都是绿色植物,如硝化细菌,A错误;B、异养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也可能是分解者,如蚯蚓,B错误;C、在生态系统中,细菌既可以担当生产者,如光合细菌,也可以担当消费者如寄生细菌,也可以作为分解者如腐生细菌,C正确;D、分解者也可以是动物,如秃鹫,D错误。故选C。34.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a、c是生产者B.b、e是肉食动物C.c、f是杂食动物D.d、f是植食动物【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b是生产者,c和f是最高营养级。【详解】A、a在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c能捕食b等,属于消费者,A错误;B、b在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B错误;C、c和f都能捕食生产者a、b,也都能捕食消费者e,所以c和f属于杂食动物,C正确;D、d是植食动物,但由C选项解析可知,f属于杂食动物,D错误。故选C。35.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可构建营养关系更为复杂的食物网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D.食物网是群落中所有生物通过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主要通过食物链(网)进行,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详解】A、生物群落中各物种间可通过捕食关系建立食物链,A正确;B、错综复杂的食物链构成食物网,B正确;C、营养级是指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C正确;D、食物网一般是根据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捕食链形成的,不包括所有生物,一般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36.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兴趣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A10﹣0.128B10﹣0.15C﹣100.128图甲是小组成员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到的培养结果(样液稀释100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图乙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取样前应轻轻振荡试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制片时应该在盖盖玻片_______(前/后)滴加样液。(3)图甲中双边线内16个小方格中共有酵母菌24个,此时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_ 个(写出计算过程)。(4)根据图乙可知,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_________(高于/低于)a批次。t1时,两批次培养的a、b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种内竞争的强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填“a>b”“a=b”或“a<b”)。t2时两批次发酵液营养物质剩余量较少的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t2后继续培养,最终发现种群的数量均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温度②.营养物质(培养条件)(2)①.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小计数误差②.后(3)24÷16×400×10000×100×10=6×109(4)①.高于②.a>b③.a<b④.b⑤.b条件下酵母菌数量首先达到K值,消耗的营养物质较多,⑥.营养物质过度消耗(有害代谢产物大量积累、pH值不适宜)【解析】【分析】本题中表格是解答(1)小题的根据,在分析表格时要运用单一变量的原则,找出自变量。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营养物质的量、温度、pH、溶氧量等。在利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的计算时,要善于利用公式:25格×16格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8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80×400×104×稀释倍数。【小问1详解】据表格可知,A和B对照,自变量为温度,A和C对照,自变量为是否含有培养液,即营养物质(培养时间)。【小问2详解】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下,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小计数误差;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即在盖盖玻片后,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小问3详解】图甲中双边线内16个小方格中共有酵母菌24个,则此时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约为24÷16×400×10000×100×10=6×109(个)。【小问4详解】据图乙可知,b批次增长较a快,说明b批次接种可能高于a批次。曲线a、b均为“S”型增长曲线,在t1时曲线a正处于K/2左右,此时增长速率最大,而曲线b种群数量大于K/2,因此其增长速率已经小于K/2时的增长速率,故a>b;而t1时,a种群数量小于b种群数量,故种内斗争强度a<b。t2 时,a、b均达到K值,但由于b条件下酵母菌数量首先达到K值,故消耗的营养物质较多,则营养物质的剩余量相对较少;若在t2后继续培养,由于营养物质过度消耗,且有害代谢产物大量积累,pH不适宜等,使环境阻力增大,最终使得种群的数量均会下降。37.一个物种按生理要求及所需资源占领的生态位称为基本生态位,由于物种相互作用而实际占领的生态位称为实际生态位。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藤壶甲生活在浅水区岩石上而常暴露在空气中,藤壶乙生活在深水区岩石上而很少暴露在空气中,在深水区藤壶乙常把藤壶甲从岩石上排挤掉并取而代之。科研人员将藤壶乙从深水区岩石上清除掉后观察到藤壶甲可以很容易占据深水区,而藤壶乙却不能适应浅水区岩石环境。据此分别分析两种藤壶的基本生态位与实际生态位的宽窄关系为:藤壶甲_____________________;藤壶乙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生态位重叠而产生竞争,两个生态位重叠的物种在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共存。两种鸟因取食相同树干上的同种昆虫而发生竞争,但在自然条件下,两种鸟可通过分别取食树叶上的昆虫和树底下的昆虫而实现共存,这是因为两种鸟借助于昆虫空间________方向的分布而避免了生态位重叠和竞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答案】(1)①.实际生态位比基本生态位要窄②.实际生态位和基本生态位相同(2)①.资源丰富②.垂直③.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④.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解析】【分析】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小问1详解】在深水区,藤壶乙常把藤壶甲从岩石上排挤掉而使藤壶甲只生活在浅水区岩石上,但是将藤壶乙从深水区岩石上清除掉后,藤壶甲仍可以在深水区岩石上生存,表明藤壶甲的实际生态位比基本生态位要窄;藤壶乙不能适应浅水区岩石环境而只生活在深水区岩石上,表明藤壶乙的实际生态位和基本生态位相同。【小问2详解】 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生态位重叠而产生竞争,若共同资源丰富,则两个物种可以实现共存;若共同资源匮乏,则两个物种会由于竞争而导致一方生存,另一方死亡或改变资源来源而继续生存。树叶上的昆虫与树底下的昆虫属于垂直方向的分布,这种资源的分配方式,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两种鸟由于竞争而改变资源配置方式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意义在于充分利用群落中的自然资源,提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38.北极圈附近的A群岛由众多生态环境相似的岛屿组成,是许多海鸟的栖息地。一百多年以前,北极狐被引入到一些岛屿上定居。几十年后发现,无北极狐岛(W岛)的植物群落无明显变化,而有北极狐岛(Y岛)上较高的草本植物明显减少,苔藓增加。为分析北极狐的引入是否导致植物群落的变化,生态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1)Y岛的生态系统由岛上所有的生物与__________共同组成,在此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北极狐属于__________者。(2)研究者调查了若干Y岛和W岛的海鸟密度,统计结果如图。由图可知,Y岛上的海鸟密度比W岛__________。(3)进一步调查发现,Y岛上单位面积的植物干重及土壤氮、磷含量均低于W岛。研究者选择Y岛上的若干代表性地块,通过施肥实验证明了Y岛植物干重较低是由土壤肥力低所致。支持此结论的实验结果应为______________。(4)综所述,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北极狐的引入导致的植物群落变化。A.岛屿土壤肥力降低B.北极狐捕食海鸟C.土壤中的鸟粪减少D.海鸟数量减少北极狐引入并定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群落变化【答案】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消费者③.低④.在Y岛选择若干代表性地块,通过适量施肥实验后发现Y岛植物干重有所恢复,与W岛差异不显著⑤.B⑥.D⑦.C⑧.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详解】(1)某一区域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生态系统,在此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北极狐属于消费者。(2)由图可知,Y岛的海鸟种群密度低于W岛。 (3)为验证Y岛植物干重较低是否由土壤肥力低所致,需对Y岛植物进行适量施肥,观察Y岛植物干重是否恢复,如果有所恢复说明Y岛植物干重较低是由土壤肥力低导致的。(4)由此推断,Y岛植物干重之所以低,是因为北极狐的引入定居,海鸟被北极狐捕食,导致海鸟数目下降,进而使得土壤中的鸟粪减少,最终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群落发生变化。【点睛】该题目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知识点本身难度不大,在平时训练中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