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66854
大小:284.2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3-10-23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资阳中学高2021级第四学期三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计24个,每个2分,共计48分)1.据记载,“(商王)小甲即位后,殷道衰,诸侯或不至”;太戊(小甲之弟)即商王位后,策命伊陟、臣扈、巫咸等为王朝卿士,商王朝很快出现国力强盛的局面,以致外服、方国“咸来臣服”。材料可用于探究()A.内外服制的运行机制B.中央集权制的起源C.兄终弟及的恶劣影响D.分封制的历史传承【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商王)小甲即位后,殷道衰,诸侯或不至……咸来臣服”,可以看出商王与诸方国之间的关系,是商朝内外服制度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商朝的内外服制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王位的继承方式带来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分封制,排除D项。故选A项。2.周公东征胜利回师时,遍告“四国多方”的“殷侯尹民”:殷的丧亡是由于淫佚暴乱而招致天罚,周不过是顺从天命,只要能敬天听命,安于邑居,既可保持原来地位不变,还可在周朝官府担任官职。周公此举旨在()A.借助神权巩固王权B.揭示商代灭亡根源C.稳定周朝统治秩序D.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周不过是顺从天命,只要能敬天听命,安于邑居,既可保持原来地位不变,还可在周朝官府担任官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灭亡商之后,并未粗暴对待殷商遗民,反而宽容待之,这是为了安抚民心,稳定周朝统治秩序,C项正确;“借助神权”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商代灭亡的根源”问题,排除B项;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3.在商朝人的观念中,“天帝”至高无上,具有绝对权威,神佑王权。周公继承了商朝“天帝至上”的观念,但又提出“唯命不于常,唯德是授”,天帝赐予的天命并不固定,要依据统治者的表现来决定是否保佑他。这一观念的转变有利于()A巩固宗法分封制度B.强化君权神授C.规范统治者的行为D.塑造华夏认同【答案】C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唯命不于常,唯德是授”可知,西周统治者面向现实,注重人事,明德、保民、慎罚,规范统治者行为,C项正确;礼乐制度巩固宗法分封制度,排除A项;董仲舒强调君权神授,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逐渐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4.孔子说:“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老子指出,“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法家慎到认为,“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这些观点反映了()A.诸子百家思想趋同B.大一统的理想追求C.血缘政治已经瓦解D.社会转型势在必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大致意思为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材料“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的大致意思为,天下之所以大乱是因为缺乏顺应民意选出的国君;材料“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强调天下要完成统一,才能更好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可见这些观点都对大一统有着理想追求,B项正确;诸子百家代表的阶级立场并不相同,其思想也并不趋同,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此时并未瓦解,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社会转型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5.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下的公田共耕制度逐渐不能维持。于是,诸如“相地而衰征”“作爰田”“初税亩”等一系列新的赋税制度应运而生。新的赋税制度的推行()A.有利于分封制的维系B.推动了铁犁牛耕出现C.有利于自耕小农产生D.保证了国家财政来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题干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走向崩溃,新的赋税制度逐渐产生的史实,新的赋税制度产生有利于自耕农经济产生,C项正确;A项不符合唯物史观,生产力的发展,新的赋税制度产生会导致原有上层建筑(如分封制)的崩溃,排除A项;B项属于因果倒置,应为铁犁牛耕推动了新的赋税制度产生,排除B项;D项错在“保证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6.秦统一后,将原六国贵族、强宗约20万户迁至咸阳,另有一些迁至南阳、巴蜀等地;迁内地3万户至北河、榆中屯垦戍边,迁50万人至五岭戍守。上述举措()A.取消了贵族特权B.维护了政治稳定C.激化了民族矛盾D.促进了经济发展 【答案】B【解析】【详解】秦统一六国后,将六国贵族迁到咸阳,部分迁往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主要是为了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迁内地3万户至北河、榆中屯垦戍边,迁50万人至五岭戍守”的迁移大量人口到达边疆地区的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贵族特权是否被取消,排除A项;秦始皇的移民政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对边疆的控制,与激化民族矛盾无关,排除C项;秦始皇戍五岭的举措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岭南的开发,但不是这一时期移民政策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7.秦汉时期,人们流行用胶泥块封住简牍文书并在泥上按压官印,用于检查核验,防止私拆泄密,这就是“封泥”。下列“封泥”文物有助于研究秦汉时期()A.行政职官制度B.制陶工艺演变C.书写载体变化D.基层治理方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图1右丞相印(秦朝)、图2弋阳侯相(东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的“封泥”文物有助于研究当时的行政职官制度,秦朝中央设立丞相,丞相有左右二员,东汉地方存在侯国官制,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制陶工艺演变,排除B项;材料中书反映的是简牍文书,书写载体没有变化,排除C项;秦朝“封泥”反映的是中央官制,东汉“封泥”反映的是基层治理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8.自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后,刺史制度成为汉代一项正式的制度。终其两汉,中央不断改刺史为州牧,罢州牧复置刺史,或呈现刺史、州牧并存的局面,直至东汉灭亡。刺史制度的变化()A.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B.表明汉代王国问题并未解决C.反映出汉代中央集权的强化D.说明汉代监察制度日益完善【答案】A【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汉武帝时期开始设置具有监察职能的刺史,并逐渐成为一项正式制度,在刺史制度演变中不断改刺史为州牧,罢州牧复置刺史,或呈现刺史、州牧并存的局面,这体现出刺史的设置除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职能外,为防止刺史或州牧权势过大威胁中央,采取了改刺史为州牧、改州牧为刺史,或刺史州牧同时存在的情况,这样的设置和改变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题干涉及刺史制度的演变,并未体现王国问题,排除B项;刺史制度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但在刺史制度的变化中,刺史变为州牧,最终成为地方一级,掌控军政大权,威胁中央集权,排除C项;题干中刺史演变为州牧,州牧和刺史并存并非监察制度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9.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躲避战祸或为防御少数民族贵族的侵扰,中原地区世家豪强常召集其宗族乡党,择一便于守御之地,屯聚为坞堡。有些坞主控制着大量土地,聚集了数百、数千家人户坞民为其劳作。这一组织()A.强化了庄园经济自给自足色彩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C.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便利了国家的赋役征发【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有些坞主控制着大量土地,聚集了数百、数千家人户坞民为其劳作”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自给自足性强,A项正确;坞堡作为拥有独立的军事、经济的社会组织,增强了地方割据势力,会威胁到中央集权,排除B项;坞堡的大量存在影响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不利于赋役征发,排除C项、D项。故选A项。10.有学者指出《史记》《汉书》的一个区别:司马迁提到人物籍贯的时候,往往只称县名,这是战国以来的老传统;班固则多遵循某郡某县的原则,每个人都被精准定位在帝国的地方行政框架之内。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空前强烈的国家认同B.人物记述惯例的变化C.传统农耕文明影响D.专制主义的发展强化【答案】A【解析】【详解】战国对人物籍贯只称县名,甚至延续到西汉,至东汉“每个人都被精准定位在帝国的地方行政框架之内”,反映出强烈的国家认同,A项正确;B是表面现象,不是变化的原因,排除B项;C项不是材料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1.有学者研究发现,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政府在鲜卑拓跋族为主体的聚居区实行普遍的授田制,有实际授田和土地还受;但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却未见普遍的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集权制度存在地方差异B.土地私有化的发展程度不同 C.授田政策受到汉人普遍抵制D.因俗而治的多民族治理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鲜卑拓跋族为主体的聚居区,实行的是普遍授田制,有实际的授田与土地还受,而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基本上未见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究其原因则是由于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土地私有制已经充分发展,土地私有观念根深蒂固,B项正确;中央集权制度存在地方差异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授田政策受到汉人的抵制,排除C项;因俗而治的多民族治理政策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2.据统计,贞观年间,唐太宗任用宰相共28人。除高祖旧臣6人外,其余22人中山东人占了一半,却没有一个出身于山东高门士族。另有5人则是南朝名臣之后。这一现象表明()A.世家大族势力已经名存实亡B.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南方人才辈出C.科举制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D.广任贤良是古代开明政治重要表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其余22人中山东人占了一半,却没有一个出身于山东高门士族”可知,唐太宗任用的宰相中特别重用山东庶族,这表明唐太宗唯才是举,由此表明广任贤良是古代开明政治重要表现,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任用情况,不能说明世家大族势力已经名存实亡,排除A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安史之乱后,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3.唐朝皇帝加尊号时,常以“公议”来显示其合理性。而大臣则强调皇帝个人行为要顾忌群臣公议。作为百官之首的宰相也应接受公议的监督,顺应与申明公议是对宰相的职责要求。这反映出唐代()A.国家监察体制日趋完备B.士大夫的政治影响力较大C.民间舆论影响政府决策D.政治决策的民主色彩浓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唐代政府行政,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唐代皇帝和宰相都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公议的要求,符合士大夫官员群体的要求,这反映了唐代士大夫对政治的影响力较大,故选B项;公议不属于监察,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民间舆论,而是官员士大夫群体的舆论,排除C项;公议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封建专制制度,而非开创民主制度,因此民主化色彩浓厚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面是唐朝咸通六年(865年)敦煌沙州文书的部分内容。这一现象唐咸通年间沙州僧张智灯状 右智灯叔侄等,先蒙尚书恩赐造令将鲍壁渠地回入玉关乡赵黑子绝户地,永为口分(口分地)承料役次(据田亩担赋税与差科)A.说明中央集权制遭受冲击B.迎合了当时国家赋税征收的需要C.表明自耕农经济出现衰退D.体现出土地国有与现实间的冲突【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唐朝后期敦煌地区僧人智灯向官府申请口分地,并在请状中注明要向官府“承料役次”,可见寺院僧尼成为国家赋役的承担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后期均田制瓦解,国家对土地的控制力减弱,转而实行两税法,而自魏晋以来寺院侵占土地,凭借特有的保护游离于政府赋役征发之外,两税法实施后寺院僧尼也成为纳税主体,这表明国家财税征收面的扩大,B项正确;将寺院经济纳入国家财政体系之内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出土地兼并情况,故无法得出自耕农经济衰退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所述的时期均田制已经瓦解,因此“土地国有”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5.在唐代,中原政权向一些周边政权赐书,唐太宗曾赐《吉凶礼要》等给新罗,唐玄宗曾赐《毛诗》《札记》《左传》等给吐蕃。新罗、吐蕃与唐朝往来频繁,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这()A.实现了中央对边疆的有效管辖B.维护了宗藩关系长期稳定C.体现了羁縻政策取得明显成效D.反映了儒家文化吸引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统治者向周边邻国和少数民族赐予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新罗、吐蕃与唐朝往来频繁,也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这反映了儒家文化对少数民族和邻国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D项正确;唐朝时期的吐蕃(西藏)是独立的政权,不是唐朝中央的地方行政区,排除A项;材料是体现儒家文化影响力,无法得出维护宗藩关系长期稳定的结论,排除B项;羁縻政策是指中国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夷制夷,因其俗以为治,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6.《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C.是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D.得益于政府力量的支持【答案】D 【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中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以得出,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这说明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政府力量的支持,D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大一统的政治体制”的影响,排除A项,药学的发展与理学的推动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且从材料中也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发展需要”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7.北宋理学家张载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慷慨呼号。这些思想的共同点是()A.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萌芽B.蕴含了儒学的精神价值C.隐含了平等和叛逆色彩D.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张载提出知识分子的理想在于为天地、生民、万世,顾炎武为天下兴亡呼吁,这都体现了他们以天下为担当的社会责任感,蕴含了儒学在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B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的这一现象,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陆王心学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了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排除C项;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8.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宋明理学的思维导图,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格物致知属于唯物思想B.理学与心学本质不同C.“理”实质是儒家伦理D.心学只关注个人内心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主张“理”是万事万物的本源,“理”的实质就是儒家三纲五常,C项正确;格物致知属于唯心主义,排除A项;理学与心学本质相同,都是维护三纲五常,排除B项;心学发挥主观作用来认识外在的“理”,排除D项。故选C项。19.宋代不立田制,租佃关系成为主导的土地经营形式。佃户人身自由,只要和地主结算清楚,就可自由流动。地租形式主要是分成租和定额租。这一制度()A.加速了均田制的瓦解B.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D.有利于限制地主的剥削【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因而利于提高农业生产,B项正确;均田制是北魏到唐中叶实行的土地制度,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税收的增加,无法增加财政收入,排除C项;材料不体现限制地主的剥削,排除D项。故选B项。20.如表是北宋初年全国人口南北分布统计表,据此可知()占全国总人口比例10万户以上的州和府5—10万户的州北方40.9%2个5个南方59.1%3个17个备注:以秦岭、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A.北方战乱导致人口锐减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南方经济发展具有优势D.城镇经济空前繁荣【答案】C【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北宋初年南方人口所占比重超过北方,说明南方人口多于北方,这就为南方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说明南方经济发展具有优势,C项正确;表格信息不能体现北方人口比重低的原因,也不能说明城镇经济空前繁荣,排除AD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排除B项。故选C项。21.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一批士大夫认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教条、空谈是明朝覆亡的重要祸根,他们倡导“思以济世”“学必实用”“不发空言”“见诸实效”的学风。这反映出()A.社会动荡推动儒者的自我反思B.经世致用成为知识分子共识C.士大夫阶层对君主专制的不满D.儒家思想开始关注现实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题提到黄宗羲、顾炎武等一批士大夫认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教条、空谈是明朝覆亡的重要祸根,并提倡实学。这说明明末清初的政治动荡,迫使一批儒家学者反思儒学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A项正确;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倡导经世致用,但并没有发展成为士大夫阶层的共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排除C项;儒家思想从春秋战国开始,就关注现实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22.与宋代相比,明清的版图更辽阔,商人活动的范围更大。但商人经营和贩运的主要商品是非主要生活资料,且缺少生产资料。一些工商业市镇的产品并不具有优势。土地租佃收益的稳定性使商业资本和封建农业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雏形初现B.近代化动力存在不稳定因素C.手工业生产受到商业资本控制D.雇佣劳动力的市场较为广阔【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商人经营和贩运的主要商品是非主要生活资料,且缺少生产资料”“一些工商业市镇的产品并不具有优势”“商业资本和封建农业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尽管商业在发展,但是商业发展的质量和后劲不足,传统经济因素影响较大,近代化动力不稳定,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全国统一商品市场雏形初现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手工业生产受到商业资本控制,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3.明朝中后期,内阁“大事皆首辅主持,次辅以下不敢与较”。清朝内阁设置了由满州旗人垄断的领班大学士,但领班大学士的地位与其他阁臣差别不大。阁臣的权势高低主要由其能否“参预机务”决定。这一变化表明,清朝()A.君主治政风格更加独断B.注意调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C.中枢官僚体制趋于成熟D.重视吸取明王朝衰亡的教训【答案】A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明朝中后期,内阁‘大事皆首辅主持,次辅以下不敢与较’。清朝内阁设置了由满州旗人垄断的领班大学士,但领班大学士的地位与其他阁臣差别不大。阁臣的权势高低主要由其能否‘参预机务’决定。”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朝首辅的权利来自于皇权,清朝领班大学士的权利也很小,参与机务的决定也是皇权赋予的,可见君主治政风格更加独断,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清朝注意调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并非中枢官僚体制趋于成熟,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清朝重视吸取明王朝衰亡的教训,排除D项。故选A项。2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食粮折输变卖,无不以银,后遂以为常,盖番舶之来多矣。”在此,顾炎武旨在强调()A税制改革缘于白银内流B.白银内流加速其货币化C.白银已经成为主要货币D.远途贩运业因此而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内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体现白银内流加速其货币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税制改革,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白银已经成为主要货币,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远途贩运业因此而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28为选修,15分,共计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当时流行“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材料二西汉、唐、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材料三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为尽快恢复战后新疆经济,清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屯田,鼓励内地民众出关屯垦。新疆建省前后,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内地民众前往天山南北屯垦、经商。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途经哈密,记道:“其语与华言大异,然能华言者亦多。”随着大量汉人进入新疆,加上清政府广设义塾、开办学堂,教授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汉语文内地语言文化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得到广泛传播。1856年俄国人瓦里汉诺夫到喀什噶尔考察时发现当地维吾尔族“向中国人学到一些艺术和技艺,借用不少词汇,中国的一些建筑、服装、阔绰奢侈的用语和词汇移入当地人的语言中,尤为众多的词汇借用于书面行文中……——赵海霞《论清代新疆民族迁徙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公作”“分地”的含义。概括说明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中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汉唐以来中国人口变迁信息。并分析变迁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人口流入新疆的意义。【答案】(1)含义:“公作”指井田制下的集体劳动。“分地”指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关系:铁器牛耕技术发展推动了政治的变革;各国政治变革又促进了经济进步;百家争鸣是经济社会变革在文化上的反映。(2)信息:总人口数不断增加;南方比例逐渐超过北方。原因:农业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政局总体相对稳定。(3)影响:有利于巩固西北边防,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近代新疆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含义:根据材料一“公作则迟”并结合所学可知,“公作”指井田制下的集体劳动;根据材料一“分地则速”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地”指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关系:根据材料一“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可知,铁器牛耕技术发展推动了政治的变革;根据材料一“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并结合所学可知,各国政治变革又促进了经济进步;根据材料一“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可知,百家争鸣是经济社会变革在文化上的反映。【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唐中国。信息:根据材料二表格信息可知,总人口数不断增加,南方比例逐渐超过北方。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农业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政局总体相对稳定。【小问3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影响:根据材料三“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为尽快恢复战后新疆经济,清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屯田,鼓励内地民众出关屯垦”可知,有利于巩固西北边防,维护国家统一;根据材料三“加上清政府广设义塾、开办学堂,教授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汉语文内地语言文化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得到广泛传播”可知,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近代新疆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下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时期特征秦汉帝国的成立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隋唐世界帝国开明开放宋文治昌盛武功弱势明多重性格的时代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请任选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 论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分裂动荡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论述:魏晋南北朝上承大一统的秦汉,下启开放开明的隋唐,在近四百年的分裂与动乱中,分裂的表象之下,涌动着有利于统一的因素。魏晋是大一统的削弱时期。政治上,南北政权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大量中原人口南迁。门阀士族崛起,九品中正制强化士族对权力的世袭支配。思想上,佛教传入道教兴起,儒学受到冲击,在这一背景下皇权下移,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局面陷入低谷。魏晋南北朝又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一方面,匈奴、鲜卑、羌等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纷争中交往融合,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积极推进汉化政策,加强了民族交融和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出现南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逐步缩小。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是大分裂大动荡大融合的时代,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民族交融、南方经济开发、北方几次局部统一和两晋短暂统一等因素,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示例二论题:秦汉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时期论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秦汉在政治、经济、文化、疆域上的“大一统”措施,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政治上:秦以皇帝制度为核心,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一整套的选官、监察、考核制度,正式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汉承秦制,不断加以完善,设立中朝,加强皇权。实行推恩令,派遣刺史,加强中央集权。疆域上: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局面的形成。汉武帝开拓边疆,北击匈奴、沟通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等,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济文化上,秦汉时期是倡导国家经济文化大一统的重要时期,秦焚书坑儒、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汉代盐铁官营、改革币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使得专制“大一统”思想成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综上所述,秦汉时期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上坚持“大一统”原则,建立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要求,任选一个时期,围绕其时代特征拟定论题并进行阐述。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可拟定论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分裂动荡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上的分裂和战乱、文化上佛道流行和儒学受到冲击等方面阐述魏晋是大一统的削弱时期,可从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开发、北方几次局部统一和两晋短暂统一等方面阐述魏晋南北朝又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等等。根据材料“秦汉”“帝国的成立”,可拟定论题:秦汉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秦汉在政治、经济、文化、疆域上的“大一统”措施等方面予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魏孝文帝特别注重祭礼和婚礼。他把祭丧之礼提高到“劝孝为立教之本”的高度,通过立法矫正鲜卑贱老的旧俗,在人们心中熔铸新的伦理道德。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年),颁布诏令强调婚姻“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夫妇既亲,然后父子君臣。礼义忠孝,于斯备矣”。孝文帝以儒家“明德、慎罚”的刑罚观为据,经常躬自断狱。孝文帝于太和元年至太和五年(477〜481年)、十六年至十八年(492〜494年)两次组织修律,亲自下笔定流徙限制,又屡诏改善狱政,限制枷杖,要求解决案件积压问题。他择人不拘出身和地域,为修律广罗人才,法制改革收到取精用宏之效。孝文帝深知吏治好坏乃兴废之所由,于太和八年(484年)制定班禄制,同时降低计赃处死标准。“枉法十匹,义赃二百匹大辟”改为“义赃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为释滞时务,提高行政效率,太和十七年(493年)和二十三年(499年)定官制,两颁《职员令》,制定两令“远依旧籍魏晋,近采时宜南朝”,对百官职权和活动准则作出量和质的规定。——摘编自邓奕琦《论北魏孝文帝的法制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答案】(1)特点:注重礼制和伦理道德;以儒家思想来断案;修订法律,解决案件积压;光罗人才;改革效果明显;原因:鲜卑贵族内部的矛盾尖锐;汉文化对鲜卑族的影响;农民起义不断;外部矛盾尖锐等(2)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北魏孝文帝特别注重祭礼和婚礼,通过立法矫正鲜卑贱老的旧俗,在人们心中熔铸新的伦理道德”,得出注重礼制和伦理道德;依据材料“经常躬自断狱”,得出以儒家思想来断案;依据材料“两次组织修律,亲自下笔定流徙限制,又屡诏改善狱政,限制枷杖,要求解决案件积压问题。他择人不拘出身和地域,为修律广罗人才,法制改革收到取精用宏之效”,得出修订法律,解决案件积压;光罗人才;改革效果明显。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鲜卑贵族内部的矛盾尖锐;汉文化对鲜卑族的影响;农民起义不断;外部矛盾尖锐等 (2)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杜佑(735—812),中唐时期政治家和史学家。杜佑出身仕宦之家,幼年勤奋读书,经传之外,尤其重视历史典籍的学习。杜佑在刘秩《政典》的基础上编纂了《通典》。《通典》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和“边防”九大类别,成为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杜佑在《通典》中特别注意自注的运用,这种治学的精神和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通典》在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时,着重阐述了物质生活条件对于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基于这一认识,《通典》特别把《食货典》放在首位。杜佑还认为上古朴质少事,固然很好,但多鄙风弊俗,不如后世文明,不可以古易今。《通典》还特别强调了民众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改善民众生活对国家治理的意义。《通典》对后世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杜佑的史学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佑能够取得显著史学成就的原因。【答案】(1)重视物质生活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反对以古易今,具有发展的历史观;关注民生的民本思想。(2)家学渊源深厚;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继承与创新并存;治学严谨;济世救民的情怀;唐朝由盛转衰。【解析】【小问1详解】史学思想:根据材料“《通典》在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时,着重阐述了物质生活条件对于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基于这一认识,《通典》特别把《食货典》放在首位。”可推出重视物质生活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根据材料“杜佑还认为上古朴质少事,固然很好,但多鄙风弊俗,不如后世文明,不可以古易今。”可推出反对以古易今,具有发展的历史观;根据材料“《通典》还特别强调了民众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改善民众生活对国家治理的意义。”可推出关注民生的民本思想。【小问2详解】原因:根据材料“杜佑出身仕宦之家”可推出家学渊源深厚;根据材料“幼年勤奋读书,经传之外,尤其重视历史典籍的学习。”可推出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根据材料“杜佑在刘秩《政典》的基础上编纂了《通典》。”可推出继承与创新并存;治学严谨;根据材料“《通典》还特别强调了民众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改善民众生活对国家治理的意义。”可推出济世救民的情怀,并结合时代特征,即唐朝由盛转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