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泸县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第一学月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祠堂祭祀以血脉为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祭祀先贤,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古代的“宗族”,是有宗子、行宗法、由同一父系成员聚合而成的“血缘—政治”团体。北宋程颐在士大夫阶层里倡导宗族祭祀,到了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叫敬宗;祭祀共同的先祖以聚合族人,即收族。敬宗收族,使宗族不仅成为族人与族人相交流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相沟通的人神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宗子的“族”。这样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称之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就成了一种“血缘—社会”团体。祠堂的功能之一就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祠堂祭祀有多种,如季祭、节祭等。不管豪门或是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行为,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祠堂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这是一种惩戒不良行为的方式。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条精神联系的纽带。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家族成员从儿童期就受到孝悌之礼等的熏陶。祭祀活动对族中成员起到了效法榜样或约束行为的作用,从而巩固了宗族的血缘关系,并强化了家族的向心力。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渗透或暗示着祠堂的功能。装饰文化作为祠堂文化的载体,涵盖了浓厚的道德观念、地域民俗,无论是家居陈设还是建筑中的雕饰彩绘,连同牌楼照壁等建筑本身,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洛阳新安县吕氏祠堂,照壁上刻画的动植物图案,象征着吕氏族人要勤勤恳恳才能福临;墀头上各式各样的“耕读”字样,引导着后人辛勤耕作以立身立命,刻苦读书以立德立行。 在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尤为深刻。祠堂作为整个家族的聚集活动之所,承担的是弘扬祖先美德、传承“孝礼”文化、维系亲情意义等诸多功能。礼仪和道德结合在一起,进而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乃至整个社会,以期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祠堂祭礼,不仅是“情感—道德”性的,而且是“伦理—政治”性的。祠堂作为礼制性建筑,并非是一种文化虚构。相反,在对亲生父母的爱与敬的仪式中,在对祖父、曾祖、太祖甚至整个宗族伦常尊亲的追溯活动里,以及在对天地诸神的祭拜仪式上,祠堂都关系着古人对于人伦关系、社会结构与政治组织的理解。(摘编自李玲《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我国古代乡村没有祠堂,“敬宗收族、亲亲友爱”的礼之精神就没法彰显。B.祠堂功能就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祠堂祭祀有季祭、节祭等多种方式。C.祠堂祭祀是中国古代宗族成员之间精神联系的纽带,不管是豪门还是寒族,都十分重视。D.祠堂将礼仪和道德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文章第二段阐述可知,宗族可以是“血缘—政治”团体,也可以是“血缘—社会”团体。B.文章以大量篇幅阐述了祠堂的功能,体现出祠堂对于古代中国人的重要性。C.文章第四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表明祠堂的静文化也渗透或暗示着祠堂的功能。D.文章第五段采用因果论证的方法强调了祠堂祭礼的“情感—道德”功能。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祠堂不是文化虚构,古人对于人伦关系、社会结构与政治组织的理解,都在那里有所呈现。B.祠堂祭祀,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犯错的族人不得参与,以此惩戒不良行为。C.祠堂祭祀可以对族中成员起到效法榜样或约束行为的作用,从而强化家族的向心力。D.涵盖浓厚道德观念与地域民俗的祠堂建筑及其装饰,都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的载体。【答案】1.C2.D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要求选“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逻辑关系错误,由原文第一段可知,祠堂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友爱”的礼之精神,但并不能表明这种精神一定要祠堂才能彰显。B项以偏概全,从第三段第一句话可知,“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只是祠堂的功能“之一”。D项混淆时态,将未然说成已然,原文第五段中相关内容是“以期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不是“实现了”。 故选C。【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选正确的一项。本题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D项“强调了祠堂祭礼的‘情感—道德‘功能”说法有误,从原文第五段“因此,祠堂祭礼,不仅是‘情感—道德’性的,而且是‘伦理—政治’性的”的句式可知,前后句是递进关系,所以并非强调其“情感—道德”性,应该是强调“伦理—政治”性。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项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三段“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这是一种惩戒不良行为的方式”可知,并非是不让犯错的人参与祭祀。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新能源汽车行业较易受到政策影响而产生较大波动,受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2019年下半年国五切换国六也打破了原有的燃油车价格体系,提前透支汽车消费,导致下半年销量下滑明显。但整体而言其韧性依然强大,12月销量大幅回暖,整体销量仍然超过120万辆。2020年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新车销量经历断崖式下降,但从3月开始快速回暖,7月份便迎来了首次同比正增长。得益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和企业的有力举措,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0%。 图1: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图(摘自《芯荒下,新能源为何仍疾驰?》,搜狐网2021年9月22日)图2:2020年中国用户购车原因图3: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年9月7日)(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年4年9日)材料二:本报讯近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最新出台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相关情况。据介绍,《实施计划》是未来5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根据计划目标,到2025年,上海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本地新能源汽车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在产业规模上要达到国内领先的同时,核心技术攻关要取得重大突破。《实施计划》提出,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汽车网联化与智能化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形成完整供应链。加速形成绿色交通能源体系也是重要方面。《实施计划》指出,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过50%;公交汽车、巡游出租车、党政机关公务车辆、中心城区载货汽车、邮政用车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车;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环卫车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80%,网约出租车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50%;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突破1 万辆。此外,充换电技术水平大幅提升,设施规模、运营质量和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类加氢站超过70座,实现重点应用区域全覆盖。(摘编自《上海出台新能源汽车2025规划》,《光明日报》2021年4月9日)材料三: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据明显的市场优势,同时具备了一定的产业比较优势,成为制造业领域为数不多的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品。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份额占据明显优势。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136.7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42%。我国已经形成覆盖原材料、一般部件、部分关键零部件、整车、充电设施、运维服务及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动力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完全实现自主可控。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场占比均超过50%,动力电池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本优势明显,形成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头部企业,不仅成功进入跨国车企的全球供应体系,而且正在加快全球产能布局。高级别辅助驾驶、智能信息交互、软硬件迭代升级等智能化新技术、新功能提升了新能源汽车使用体验,日益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同时,围绕智能电动汽车,形成了充电网络、软件数据增值服务、出行服务平台等产业新生态。我国出台了涵盖顶层规划、技术创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推广使用、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各地方政府也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贯彻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基本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协同的支持政策体系。(摘编自张进华《新能源汽车亟须突破关键“瓶颈”》,《光明日报》2021年4月17日)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今年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0万辆,同比继续保持增长,再创历史新高。B.人们追求科技感和智能配置,尝试新鲜事物、认同新能源理念等因素凸显明显,这些为汽车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需求的选择。C.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0%;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20%,预计整年增量明显。D.2014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现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在2018年后,我国迎来新能源汽车热潮,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过去几年内经历了飞速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消费诉求和功能选择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趣味化。B.2021年至2025 年期间,上海本地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目标,才能在产业规模上居国内领先的地位。C.《实施计划》从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形成能源交通体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系统地为上海新能源汽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D.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占据明显的市场优势,并将长时间处于一定的产业比较优势阶段,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产业新生态建设阶段。6.我国新能源汽车具备哪些优势?请结合材料三概括说明。【答案】4.D5.C6.一是市场体量初具规模,全球市场地位突出;二是产业链基本完整,大部分关键部件具备全球竞争力;三是智能化赋能电动化,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和产业新生态建设加速;四是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D.“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错,根据材料一图3所示,2019年增速为“-3.98%”。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趣味化”于文无据。原文为“高级别辅助驾驶、智能信息交互、软硬件迭代升级等智能化新技术、新功能提升了新能源汽车使用体验,日益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并没有提及趣味化。B.“上海本地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目标,才能在产业规模上居国内领先的地位”条件关系不成立。根据原文“在产业规模上要达到国内领先的同时,核心技术攻关要取得重大突破”可知,原文是并列关系,而选项“……要……才能……”是条件关系。D.“并将长时间处于一定的产业比较优势阶段”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三原文“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据明显的市场优势,同时具备了一定的产业比较优势,成为制造业领域为数不多的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品”,选项表述中“并将长时间”,无中生有。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三第一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42%”可以概括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初具规模”,全球市场地位突出”的特点。 从根据材料三第二段“我国已经形成覆盖原材料、一般部件……不仅成功进入跨国车企的全球供应体系,而且正在加快全球产能布局”可以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基本完整,大部分关键部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特点。根据材料三第三段“高级别辅助驾驶、……出行服务平台等产业新生态”,可以得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赋能电动化,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和产业新生态建设加速”这一特点。根据材料三第四段“我国出台了涵盖顶层规划、……基本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协同的支持政策体系”可以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的特点。(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后引发热议,本报记者刘阳日前独家专访刘导演冯小刚。记者:《我不是潘金莲》这个电影,我看小说的时候就觉得拍摄的难度挺大的。一般人都会知道这是个挺敏感的题材,您是怎么想的?冯小刚:小说出版以后我就想拍电影。当时我就想,关键是要有个抓手,怎么来解读这个故事。我觉得可以紧扣着依法治国这个理念,这是一个关于干部要不要有担当的故事。现在很多电影是在拍现实,但其实跟现实不发生关系,都是面儿上的东西。《我不是潘金莲》这个题材无疑是和我们的现实结合得比较紧密的。我也参加了文艺工作座谈会,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文艺怎么深入生活、反映生活。记者:对于任何一部作品,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读,最后得出的结论,甚至形成的舆论走向都不一样。这本小说最吸引您的是什么?冯小刚:我部队转业之后在机关里待过,这么多年我也跟各级机关打过交道,我觉得刘震云写得特别生动、准确,也没有任何放大。这作品里没有任何一个坏人,就像我们最后的台词说,各级官员没有任何一个人想刁难李雪莲,但为什么这事越办越糟?李雪莲走了还有王雪莲、刘雪莲……我觉得这里头的东西特别有意思。记者:您认为这里头最讽刺的点是什么?冯小刚:中国几千年的人情社会,从人情社会的逻辑出发,李雪莲觉得法院像个骗子。她为什么要找领导呢?这也是人情社会的产物,她认为中国的官管着法院呢。刘震云对中国社会、中国人的观察有他特别独到的角度,他是在用幽默的方式写困境,这个文学上的反差使作品变得不同寻常。其实看他的这本小说我是觉得处处会心,我捧着这书看的时候,脑子里各种形象全出现了,觉得这可以拍得妙趣横生。 记者:如果从艺术的通感上来讲,刘震云小说的一些处理方式跟您之前的一些电影是类似的。虽然有人说您近年来的电影跟之前的贺岁喜剧相比,好像是很不一样了,但其实我觉得您之前在拍喜剧、拍贺岁片的时候,也是在一些幽默的电影语言的包装下进行一些很严肃的思考。冯小刚:其实《私人订制》里好多就是这样,一个司机非常想当一天官,一个导演特别想媚一次雅……嬉笑里头还是有很多我们想讽刺的东西。幽默这种东西,大家接受起来比较轻松一点,可是它里面又道出了一些荒唐。刘震云这个小说从头到尾很多细节、很多台词,非常写实,但你会发现它整体有一种荒谬感。就像他说的,一个人在前边儿撒芝麻,一万个人在后边儿捡芝麻。这是一个很写实的故事,这个荒谬感怎么去表现,作为导演我思考了很长时间。记者:您的电影语言、镜头语言始终跟演员或角色保持着一种距离,让观众自己去看,自己去想,这种表现方式是您一直追求的吗?冯小刚:我的依托当然还是小说。小说提供了这样一个结构和人物关系,我就会按着这个来。其实我们看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并不是特别理性地说它好看或者不好看,而是特别感性的。看到这个小说的时候我就是觉得它幽默,而这个幽默还不是我们过去看的喜剧那样,要么是欢乐度比较高的、可笑的,要么是港式喜剧、上海滑稽剧那种靠误会法和夸张的表演来搞笑。这个电影的幽默感来自故事背后的理儿。看完这个电影我会想,这个理儿它怎么是这样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很有意思。(摘编自刘阳《幽默背后有道理》,有删改)7.下列选项中,对原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者认为把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拍摄成电影难度很大,是因为这个题材涉及社会敏感问题,言外之意是弄不好会招来麻烦。B.冯小刚拍摄《我不是潘金莲》是以依法治国这一理念为抓手,反映干部要不要有担当的问题。C.有人认为冯小刚近年来拍摄的电影与他之前的贺岁片有很大不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冯小刚的拍摄风格是一以贯之的。D.刘震云用“一个人在前边儿撒芝麻,一万个人在后边儿捡芝麻”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他的小说写实与荒谬有机统一的特点。8.冯小刚把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改编拍摄成电影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9.刘震云的小说与冯小刚的一些电影在处理方式上有什么类似之处?请依据文章简要概括。【答案】7.C8.①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与现实结合得比较紧密,真实地反映了生活。②小说写得特别生动,准确,没有任何放大,人物形象典型。③刘震云的观察角度和表现方式独特(用幽默的方式写困境),作品具有讽刺意义。9.①用幽默的手法表现社会生活中的困境(或:用喜剧的形式包装严肃的思考),幽默的背后具有深刻的道理。②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不直接表达出来,而由观众或者读者自己去思考领会。 【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选项中,对原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C项,“有人认为冯小刚近年来拍摄的电影与他之前的贺岁片有很大不同”错误,文中记者说“虽然有人说您近年来的电影跟之前的贺岁喜剧相比,好像是很不一样了”,文中说的是“好像”,句中变成“有很大不同”,这是将或然判断当肯定判断。【8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冯小刚把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改编拍摄成电影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考生可以借助记者的提问和冯小刚的回答来答题。如“《我不是潘金莲》这个题材无疑是和我们的现实结合得比较紧密的。我也参加了文艺工作座谈会,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文艺怎么深入生活、反映生活”,这说明《我不是潘金莲》与现实结合比较紧密,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如“觉得刘震云写得特别生动、准确,也没有任何放大……我觉得这里头的东西特别有意思”,这说明小说写得特别生动,人物形象很典型;如“刘震云对中国社会、中国人的观察有他特别独到的角度,他是在用幽默的方式写困境,这个文学上的反差使作品变得不同寻常”,这说明作者的观察角度和表现方式很独特。考生可以依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9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刘震云的小说与冯小刚的一些电影在处理方式上有什么类似之处?请依据文章简要概括”,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考生可以根据记者的提问“如果从艺术的通感上来讲,刘震云小说的一些处理方式跟您之前的一些电影是类似的”快速找到答题的区域,应在这一提问下面,即冯小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如记者所说“但其实我觉得您之前在拍喜剧、拍贺岁片的时候,也是在一些幽默的电影语言的包装下进行一些很严肃的思考”,如冯小刚所说“嬉笑里头还是有很多我们想讽刺的东西”,可见二者都是用幽默的手法来表现生活中的困境,在幽默背后都具有深刻的道理;如记者所说“您的电影语言、镜头语言始终跟演员或角色保持着一种距离,让观众自己去看,自己去想,这种表现方式是您一直追求的吗”,如冯小刚所说“我的依托当然还是小说。小说提供了这样一个结构和人物关系,我就会按着这个来”,可见二者的思想倾向或观点态度都不直接表达出来,而由观众或读者自己去思考领会。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䜣䜣如也,唯谨。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以文学获罪。皇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万石君徒居陵里。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从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节选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B.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C.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D.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文中的“二千石”又代表了官吏的官阶、品级。B.稽首,古时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礼节。C.年号,纪年的名称,一个皇帝可有一个或多个年号,“建元”“孝景”“元朔”都是年号。D.古人对死称谓因等级而不同,天子称崩,诸侯称薨,大夫称卒,士称不禄,庶人称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石奋出身低微、官至高位。石奋家境贫寒,年十五时为小吏,家中亲人只有失明的母亲和会弹琴的姐姐,孝文帝时,他的官位已到大中大夫。B.石奋才学出众,恭谨无比。石奋不但文才学问出众,且以孝顺谨严闻名,恭敬谨慎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比,齐、鲁儒者也都自认为赶不上他。C.石奋注重家教,润物无声。石奋在家教方面,面对子孙的过失,很少疾盲厉色,而是以不去吃饭等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引导他们反省改正,D.石奋告老归家,不忘恭谨。子孙做了小官来拜见他,他定要身着朝服接见他们,不称呼他们的名字;皇上赏赐食物时他也表现得非常恭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2)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答案】10.B11.C12.B13.(1)石建担任郎中令,遇到可以谈论的事情,就屏退旁人尽情地谈论,言语恳切极言直谏;到了朝廷上朝见,却好像不会讲话一样。(2)万石君责备说:“内史是显贵的人,进入乡里,乡里中的年长的人都要跑开藏了起来,而内史坐在车里态度自如,看来本来就该这样!”【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改之”与“乃许”主语是不同的,指的是“子孙”改正了错误,“万石君”他才答应了,所以“改之”与“乃许”之间必须断开,排除A项、C项。“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意思是即使是闲居,他也一定要带好帽子,摆出一副整齐严肃的样子,“必冠”和“申申如也”之间必须断开,所以排除D项。句意:子孙有了过失,他并不责备他们,而为此要坐偏座,对着桌案不去吃饭。他这样做了以后儿子们就相互批评,由年长的人出面调和,袒露着身体坚持要谢罪,而且改正了错误,他才答应了。如果有成年的子孙在身边,即使是闲居,他也一定要戴好帽子,摆出一副整齐严肃的样子。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孝景”不是年号,是汉朝皇帝刘启的谥号。刘启,汉景帝后元三年,去世,时年四十八,谥号为景,安葬于阳陵。故选C。 【12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石奋才学出众”“石奋不但文才学问出众”错误,由原文“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可知,万石君没有文才学问,但恭敬谨慎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比。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1)“言”,谈论;“事有可言”(定语后置句);“屏”,屏退;“恣”,尽情地,不受拘束;“极切”,极言恳切。(2)“让”,责备;“闾里”,乡里;“走”,跑;“匿”,隐藏,躲藏;“固”,本来。【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万石君名叫奋,他的父亲是赵国人,姓石。赵国灭亡后,迁居到了温县。高祖向东攻击项羽,经过河内,当时石奋十五岁,做了很小的官吏,侍奉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爱他恭敬有礼,问道:“你家里有什么人?”他回答说:“石奋只有母亲,不幸眼睛失明了。家里很穷。有个姐姐,会弹琴。”高祖问:“你愿意跟从我吗?”他回答说:“愿意尽力。”于是高祖召来他的姐姐做了美人,让石奋做了中涓,负责收受文书名帖,还把他的家迁徙到长安城中的戚里,这都是因为他的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到孝文帝的时候,积累功劳他的官位已到了大中大夫。 他没有文才学问,但恭敬谨慎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比。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某甲,三子某乙,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温驯、孝顺谨严,做官都做到了二千石。因此景帝说:“石君和他的四个儿子都做到二千石的官,作为臣子所能得到的尊贵宠信竟然都集中到他们家了。”于是就称呼石奋为万石君。孝景帝末年,万石君按上大夫的俸禄告老回家,按照每年中朝会的时间作为朝廷大臣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时,万石君一定要下车快走,见到皇帝的车马一定要用手俯按车前横木表示恭敬。子孙做了小官吏,回家来拜见他,万石君一定要身着朝服接见他们,不称呼他们的名字。子孙有了过失,他并不责备他们,而为此要坐偏座,对着桌案不去吃饭。他这样做了以后儿子们就相互批评,由年长的人出面调和,袒露着身体坚持要谢罪,而且改正了错误,他才答应了。如果有成年的子孙在身边,即使是闲居,他也一定要戴好帽子,摆出一副整齐严肃的样子。家童仆人则应声和悦,特别谨慎小心。皇上时常赏赐饭食给他家,他一定要叩头俯身跪拜才去吃,就如同在皇上的面前一样。他办理丧事,非常地悲痛。子孙遵从教导,也像他一样。万石君一家凭借孝顺谨严闻名于各个郡国,虽然齐、鲁各位儒者品行质朴,也都自认为赶不上他。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因为善讲儒学而获罪。皇太后认为儒者文饰过多而质朴欠缺,如今万石君一家言语不多却能身体力行,就让他的长子石建做了郎中令,小儿子石庆做了内史。石建年老白了头,万石君还健在。石建担任郎中令,遇到可以谈论的事情,就屏退旁人尽情地谈论,言语恳切极言直谏;到了朝廷上朝见,却好像不会讲话一样。因此皇帝就亲近、尊重他,以礼相待。万石君迁居到了陵里。内史石庆喝醉了酒回来,进入外门时没有下车。万石君听说了这件事,不吃饭。石庆很恐惧,袒露着上身去请罪,没有得到许可。全宗族的人和哥哥石建都袒露上身前去请罪,万石君责备说:“内史是显贵的人,进入乡里,乡里中的年长的人都要跑开藏了起来,而内史坐在车里态度自如,看来本来就该这样!”说完就吩咐石庆走开了。以后石庆和众位子弟进入里门,就快步走到家中。万石君在元朔五年中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题吴江刘仙伦重唤松江渡。叹垂虹亭①下,销磨几番今古。依旧四桥风景在,为问坡仙甚处。但遗爱、沙边鸥鹭。天水相连苍茫外,更碧云、去尽山无数。潮正落,日还暮。十年到此长凝伫。恨无人、与共秋风,鲙丝莼缕②。小转朱弦弹九奏,拟致湘妃伴侣。俄皓月、飞来烟渚。恍若乘槎河汉上,怕客星、犯斗蛟龙怒③。歌欸乃,过江去。【注】①垂虹亭,江苏吴江长桥上。苏轼自杭州移高密时,曾与张先等在此饮酒。②西晋张翰为吴郡人,秋风吹起时想到家乡的莼羹鲈鲙,辞官归去。③古代神话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客星犯牵牛时,就是有人乘槎至天河。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垂虹亭下江流不息,今古多少风云变化,“销磨”二字蕴含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B.上阕关联与苏轼相关的人事,风景依旧,问坡仙何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追慕之意。C.天水相连,日暮苍茫,词人伫立其间,深感潮起潮落、人生短暂,应当及时行乐。D.本词以唤渡开始,以过江结束,中间融抒情、写景于一炉,构思新巧,情感跌宕。15.本词下阕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4.C15.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恨”“怕”,直接点出词人的情感。②用典以蕴含感情。用张翰之典,表达知音难觅、世无同调的怅惘。③借想象传情。招引湘妃、乘槎星汉的想象情境,突出无人作伴的孤寂。④借动作情态及变化流露情感。长久凝伫、歌欸乃而过江,流露出词人从黯然神伤到无奈离去的情感和情感变化。 【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C.“及时行乐”错误,应该是透露出他的落寞怅惘的心境。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方式的能力。直抒胸臆:下片过拍之后,即转入对另一人物的怀念:“恨无人、与共秋风,鲙丝莼缕。”三句用张翰归田之典。秋风吹起,他想到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鲙,便辞官归去(见《晋书》卷九十二)。鲙丝莼缕,鲈鱼鲙和莼菜丝。十年到此,无与为伍,像张翰那样淡泊功名、热爱山林的人再也找不到了。“恨”字,憾也,表现他怀人之深切,写出隐居山林、无人作伴的孤寂,隐含世无同调的感慨。三句承上片“销磨”句而来,词意又推进一步,主题至此而明朗。以下笔势腾飞,墨彩淋漓,终于唱出了词章的最高潮:“小转朱弦弹九奏,拟致湘妃伴侣。”用典抒情:今古人物既然杳无音信,现实中又无人可与为伍,于是他想起了化作湘水之神的虞舜二妃:他轻轻地转动着朱红色的琴弦,弹奏出虞舜的箫韶之乐,想把湘妃引来作伴。箫韶奏罢,湘妃未降,江天还是那样旷远而寂寥。这时皓月当空,薄雾横江,水中的沙洲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显得朦胧而缥缈。云烟飘过,皓月如飞,照临江渚。在薄雾、月色、波光之中,在这个半透明而神秘的夜里,他仿佛也在升腾,飞驰,他觉得自己仿佛传说中那个住在海岛上的人那样,乘着木筏,到达天河。--他怕是真的顺流而上,侵入斗牛之宿,把天河中的蛟龙惹怒了。想象抒情:七句笔飞墨舞,尤为精彩,把作者孤寂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他高度的技巧。云烟在月边飘流,“飞”字,既从对面写云烟,也从正面写月亮,它将云烟、皓月、洲渚组织成一幅灵气飞动的画面。最后以高歌过江作结,将江流、碧空、群山、皓月、烟渚,连同作者的琴音、浩叹和丰富瑰丽的联想留给读者,让他们去细细回味。总而言之,作者通过临江喊渡,浮想联翩,终于写成了这首词。(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来开解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再现了当年刘裕为收复中原、大举北伐的恢弘气势。(3)《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答案】①.人生如梦②.一尊还酹江月③.金戈铁马④.气吞万里如虎⑤.执手相看泪眼⑥.竟无语凝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尊”“酹”“戈”“执”“凝噎”。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中。我们究竟应该继承什么、_____什么?如何_____,使戏曲在保持传统魅力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成为当代审美的独特风景?有人说戏曲的唱腔陈旧、节奏慢,跟不上时代浪潮,事实上现代人听戏曲可以让不少处在紧张生活中的人又重新寻找到那份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还有人说年轻观众不懂历史,对外来文化的兴趣超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但有无数年轻人为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中国古人的生活倾心倾情。戏曲脸谱能成为时尚的服饰元素,好听的戏曲唱段仍旧被______,综艺晚会上的戏曲唱段更能引来不尽的掌声和心灵的______。戏曲能带给我们的应该还有更多。好听、好看的戏曲作品,依旧能赢得观众的欢迎。()。戏曲在当代能不能受到欢迎。在于有没有好戏给大家看和听。如何切合当代审美需求,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的戏曲,需要戏曲人反思、反省、力行。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弘扬独辟蹊径风靡一时震动B.发扬独辟蹊径风靡一时震颤C.发扬推陈出新广为传唱震动D.弘扬推陈出新广为传唱震颤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拥抱传统,渴望传统,是当代人普遍的愿望B.当代人普遍的愿望,是渴望传统,拥抱传统C.当代人普遍的愿望,是拥抱传统,渴望传统D.渴望传统,拥抱传统,是当代人普遍的愿望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的戏曲,如何切合当代审美需求,需要戏曲人反省、办行、反思。B.如何切合当代审美需求,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的戏曲,需要戏曲人力行、反思、反省。C.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切合当代审美需求,需要戏曲人反思、反省力行。 D.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切合当代审美需求,需要戏曲人力行、反省、反思。【答案】17.D18.D19.C【解析】【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弘扬,发扬光大,多用于精神文化等,此处选弘扬。发扬,发展和提倡,多用于优点、作风、传统等。第二处,独辟蹊径,比喻独创出新风格或新方法。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结合文意“使戏曲在保持传统魅力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应选“推陈出新”。第三处,风靡一时,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广为传唱,形容广泛地流传吟唱;“戏曲唱段”此处对应“广为传唱”。第四处,震动,即颤动。震颤,也指震动,但有节律性。“戏曲唱段”更富于节律。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前文陈述主体对象是传统戏曲,故排除B、C两项;先渴望,后拥抱,故排除A项。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A项,“切合……需要”不合逻辑,缺少主语,与前文连接不流畅。B 项,“如何切合当代审美需求,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的戏曲”中的主体不是戏曲,与前文连接不畅,陈述主体不是戏曲,故排除。D项,“力行、反省、反思”错误,按照按事理逻辑,应先反思后反省再力行故选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由于莫高窟开凿地的砾岩粗糙,疏松、易风化,①____________,故而需要先给岩层加上一层“皮肤”,这就是“壁画地仗”,用粗草泥、细泥、高岭土层层叠加而成。壁画颜料为颜色纯正浑厚、艳而不俗的即使埋在土里多年也不影响色泽的天然矿物,它经过选料、粉碎、研漂等多个工序制成。②__________。其中一种比较复杂的起稿方式称为“粉本刺孔”,先在纸上勾线稿,并沿墨线打出微小孔洞,然后将纸稿置于墙面,用装有色粉的袋子不断扑压孔洞,色粉透过孔洞在墙面形成色点,连成轮廓。线稿完成后,有的色块由师傅写上“色标”,弟子或工匠按标记涂色。最后一道工序是勾线,即在局部精细补描。从莫高窟千相塔出土的一件残损造像,可以看到其内部结构——③_____________,其上用草捆扎出人物的大体结构,再敷上粗泥使造像成形,然后用细泥塑造表层及五官、衣褶、配饰等细节,最后是上色。木骨架用本地树木,草多为西北常见的芨芨草,细泥用附近河床自然沉淀的澄板土加上细砂调制,皆取材于当地。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0.①无法直接绘画②绘画第一步是起稿③最内层是木骨架21.壁画颜料为天然矿物,经过选料、粉碎、除铁、研漂等多个工序制成,颜色纯正浑厚、艳而不俗,即使埋在土里多年也不影响色泽。【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根据前文“由于莫高窟开凿地的砾岩粗糙,疏松、易风化”和后文“需要先给岩层加上一层“皮肤”,这就是“壁画地仗”,用粗草泥、细泥、高岭土层层叠加而成”写的是壁画绘画前期的准备过程,所以可填“无法直接绘画”。②根据后文“最后一道工序是勾线”,可知这里写的是壁画的工序,而本空后是“其中一种比较复杂的起稿方式”,所以可填“绘画第一步是起稿”。 ③“从莫高窟千相塔出土的一件残损造像,可以看到其内部结构”可知,前面说的是看到内部结构,后面又提到“木骨架”,所以可填“最内层是搭建的木骨架”。【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能力。应先确定句子主干,然后再将其它定语等按照主谓宾的句式进行组句,可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首先确定这个长句的主干为“壁画颜料为天然矿物,经过选料、粉碎、除铁、研漂等多个工序制成”,“颜色纯正浑厚、艳而不俗的即使埋在土里多年也不影响色泽的”是修饰成分,做“天然矿物”的定语;其次,将定语等按照主谓宾的句式进行组句,即“(天然矿物的)颜色纯正浑厚、艳而不俗,即使埋在土里多年也不影响色泽。”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世界乒乓球运动因发展严重不均衡而险些被移出奥运大家庭。这也是一枝独秀的中国队面临的危机。2009年开始,中国主动为他国培养人才,比如,分享训练成果,吸引外籍选手参加乒超联赛,派教练和运动员赴海外执教、打球,等等。中外选手的对决从此变得更精彩了。但外国选手在一些国际大赛中战胜中国队,又引发了国人的担忧。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回应:“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再说,国乒的底蕴和厚度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中国乒乓球在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也让自己始终站在世界之巅。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百花我独秀,群峰我为巅面对因一枝独秀而差点被移出奥运大家庭的危机,中国乒乓球队改变观念,调整战术,着眼于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着力于帮助自己的对手变得强大。事实上,对手的强大虽然给自己带来压力,但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自己的发展,这样的做法变对手为帮手,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先机,既推动了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向世界展示了充满自信的大国形象,又实现了中国乒乓球的持续发展,让中国始终站在世界之巅。 中国乒乓球发展给予我们的第一个启示是:要个体,也要整体,个体的发展不能离开整体。放眼当今世界,哪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在世界发展的背景和格局下进行的呢?持续两年的新冠疫情,足以让人们认识到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一体化关系,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乘坐的是一艘方舟、一辆战车,人类命运息息相关,是个共同体,我们必须要有世界意识和整体格局。既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就需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百花我独秀,群峰我为巅,但若百花凋零,独秀必风采全无;若群峰低矮,山巅也失去高度。众所周知,奥运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在奥运赛场上,所有的对手都是自己的帮手,大家精诚团结,相互砥砺,为的就是实现人类整体的体能进步和精神强大。毋庸置疑,在世界整体发展的征途上,大国和强国必然也必须要更多地承担世界责任,这是中国乒乓球发展给予我们的第二个启示。个体需要独秀,而整体需要均衡。因为历史进程中各种各样的原因,世界上有的国家赢得了发展先机,成为现代化先发国家。有快就有慢,有先就有后,这是整体发展的必然现象。但如果这些后发国家停滞不前,百花委顿衰败,整体就会失去平衡。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面对这种危机,先发国家、大国、强国就不能满足于独秀和独高,这些国家需要站出来,承担更多的世界责任,营造更好的发展生态。这些国家有能力,更有义务站出来,因为这既是为了世界整体,也是为了国家个体。一枝独秀的中国乒乓球队帮助对手的行为,向我们证实了这一道理,也为我们展现了相关成效。在帮助其他国家甚至帮助对手发展的时候,强国应该充满自信,这是中国乒乓球队给予我们的第三点启示。面对对手慢慢变强,面对国人的担忧,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说:“国乒的底蕴和厚度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这句话说出了大国底蕴,说出了大国气度,更说出了大国自信。在当今世界版图上,美国是不折不扣的大国和强国,但他们渴望一家独大,不仅不愿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反而霸凌他国,这其实是一种缺少自信的表现。中国是个大国,正大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迈进,我们应牢记国乒发展的启示,怀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承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坚持我们一贯以来的立场和做法,百花我独秀,群峰我为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可分为三个大层次。 总起两句话是背景介绍。主要是讲中国乒乓球队面临的危机,为下面破解危机作铺垫。但是,这里的“危机”却隐含“玄机”。既然中国队“一枝独秀”,为什么会面临危机呢?放到世界乒乓运动的大背景下看,因为中国乒乓球的水平太过优秀,一枝独秀、一骑绝尘,导致“世界乒乓运动发展这均衡”,这决不是什么好事。从两个方面看,你太优秀,别人没有了参与感,连陪练都不成,那乒乓球比赛就成了中国队的表演,有人就自然会让乒乓球项目从奥运项目变成“国球”,这显然不符合奥运精神;其次,别人长期无法成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对手,自己“独孤求败”而不得,对于自身的长远发展深藏危机。第二层是面对危机的做法、效果、质疑的声音和刘国梁的回应。面对危机的做法,在刘国梁的回应里总结得很好,“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这就是“中国乒乓球发展”之道的内涵,也就是我们的“助人者自助”。让对手变得优秀,使得世界乒乓球运动回复到体育“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本义中来。当然,国人面对“外国选手在一些国际大赛中战胜中国队”有担忧,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能关联到总起句中的“被移出奥运大家庭”以及对中国乒乓事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显而易见,这只是“近忧”,而长远发展才应是“远虑”。这种思考就具有了深刻性和批判性。最后一句是总结。“中国乒乓球在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既承接刘国梁的回应,又体现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中的“世界”格局,是一种更为广远的发展之道。“也让自己始终站在世界之巅”一句则将境界推向更高: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助人者自助”相契合,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国理政方针。“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具有启示意义”,考生需要由“乒乓球的发展之道”生发开来,如“分享训练成果,吸引外籍选手参加乒超联赛,派教练和运动员赴海外执教、打球”,这一个个具体的“动作”“做法”的背后,其实是“国乒队”在盘大棋:“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而要有这样的格局,需要对自身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对世界乒乓运动有整体地了解,对自己“一枝独秀”下可能有的“危机”——长时期的“一枝独秀”而产生的自我懈怠而产生的“逸豫可以亡身”的可能的警醒。考生要由此及彼进行联系,小,可写个人成长的体验和感悟,与同学在助人与自我提升中的感悟;中,可写一个行业、一项运动的合作共赢、共同进步中提升自我的发展格局;大,就可以关联到当今世界,比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内容的“新发展观”,开放共享,合作共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在这个语境中都是相通的,中国乒乓队的“帮助对手一起进步向未来”的发展理念,与当下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赢式的发展理念又是高度一致的。行文构思上,可以先概括分析材料,在对材料的分析与归纳的过程中归纳出“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比如“助人者自助”,“一起进步向未来”等;接着从中国乒乓球在世界乒乓发展视野下的自我发展之道,由此及彼,关联到个人的发展之道,行业的发展之道,国家民族发展之道,甚至是世界的发展之道。立意:1.只有强大的对手,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2.一枝独放不是春,共同发展乃正道。3.推广乒乓球运动背后的大国胸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