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562994

大小:36.1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3-10-21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9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泸县四中高2021级高三上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根基所在,“人民至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重大价值理念。从哲学价值论的角度看,人民至上是一个价值命题,包含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明确的实践要求。人民至上作为价值命题,其基本内涵是人民在社会(国家)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一切国家权力。在人民至上中,“人民”是主词,一般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至上中的“至上”,指的是人民是社会共同体中至高无上的主体、主人,拥有一切国家权力,没有任何群体、组织、机构与人民处于同等地位,拥有相同权力。人民至上与中国传统的“民惟邦本”观念、西方“主权在民”观念存在着重大差别。“民惟邦本”观念即“民本”观念,其基本含义是以民众或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或基础。这里所说的“民众”并不是指社会的所有成员,而是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黎民百姓。因此,在传统的民本观念中,隐含着君王是百姓的主人并为民做主的含义,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主权在民”观念,看起来是认为国家的主权在人民,但这里所说的“民”不是指作为社会的全体成员或大多数成员,而是指社会中的各个个人。所谓“主权在民”实际上是主权在个人。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忽视人民整体,把单个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主人,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至高无上。人民至上并不是一个事实命题,而是一个价值命题,既可以表达应然状态,也可以表达实然状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把人民至上确立为根本价值理念并始终加以践行,中国人民成为国家主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至上就从应然状态转变成为实然状态。人民至上作为根本价值理念包含着多方面的实战要求,其中主要是对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治理者的实践要求。人民至上对社会治理者的实战要求,就是要确保人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是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二是要在政治上和组织上保证人民真正掌握国家权力,三是要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四是要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追求目标。 人民至上对人民个体也有实战要求。人民是一个由个人构成的基本共同体,只有其中每一个个人都强大,人民才能强大。因此,个人必须将这种价值要求转化为自己的精神信念和德性品质,成为自己毕生不懈奋斗的追求和实践。这种价值要求就是自强不息。人民个体只有在社会共同体中才能自强不息,这就要求人民个体必须具备社会性。社会性的实质就是道德性,也就是人必须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与同为社会主体的其他人友好合作来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强大。这也就是厚德载物。无论是自强不息,还是厚德载物,作为德性品质和价值理念,都是后天经过不断努力获得的。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强者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涵养锻炼或修养作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修身过程。每一个社会成员要使自己所在的人民共同体能够成为至上者,修身成人是必由之路。(摘编自江畅《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要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至上既是价值命题也是事实命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根基所在。B.西方的“主权在民”认为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这一理念与当代中国的“人民至上”相同。C.人民至上意味着人民能够拥有并能直接行使一切国家权力,最终获得人的自由全面发展。D.人民个体必须具备社会性,才能在社会共同体中与他人友好合作,追求和实现个人强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采用总分结构,从价值意蕴与实践要求两个方面对“人民至上”进行阐述B.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比较“人民至上”“民为邦本”“主权在民”的内涵异同。C.第五段着重论述人民至上对国家治理者的实践要求,具体从四个“要”做出规范。D.人民至上对人民个体提出了“修身成人”的实践要求,强调个体应具备“社会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的民本观念虽然把百姓作为国家的根本,但其实质却是君权至上,因为百姓是被统治者,不是国家主人。B.在革命时期,人民至上是价值理想,表达的是实然状态;当中国人民成为国家主人,人民至上就转变为应然状态。C.人民至上是根本价值理念,“人民主体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幸福”等理念都隐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D.人民至上的实质内涵是人民拥有国家一切权力,因此国家治理者作为人民代表,要确保人民在社会中的至上地位。(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按照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中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健全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体系,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减贫南南合作,为全球范围内实现减贫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重要贡献。2015年11月,中国政府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各地也相继出台和完善“1+N”的脱贫攻坚系列文件,涉及产业扶贫、异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5575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7%下降到1.7%。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7653元增长到10371元。同时,贫困地区新业态快速发展,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摘编自外交部《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19)》)材料二:亿利资源集团在库布其治沙30年,投入产业资金300多亿元、探索出了“治沙、生态、产业、扶贫”四轮驱动、平衡发展的库布其模式,创造出沙漠绿化+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的生态产业体系。亿利生态光伏项目采用“治沙+种草+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模式,实现“生态修复、土地增值、光伏产业、种养殖产业、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五个层级的循环收益。通过土地租用、项目建设期雇工、贫困户承包种植养护等方式带领当地人脱贫致富。库布其当地的农牧民,是治沙事业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受益者。亿利集团打造的沙漠生态产业链,让农牧民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7种新身份,每种新身份都能带来不菲的收入。这些成功的做法,既为中国荒漠化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摘编自王文彪《大漠奇迹》,朱富乐《46国记者打卡库布齐沙漠探秘荒漠化防治秘诀》)材料三: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其中撒哈拉沙漠占国土面积的2/3,剩余的1/3土地也属于沙漠边缘的半荒漠地带。毛塔是联合国认定的全球17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持续的干旱使植被严重受损,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大部分地区贫困化加剧,人们为了生存,被迫毁林毁草,过度开垦土地,超载利用牧场,形成了“贫穷加剧沙漠化,沙漠化又加剧了贫穷”的恶性循环。荒漠化已严重制约着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毛塔人口不足450万,贫困率达31%,如何有效脱贫成为历届毛塔政府面临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中毛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迅猛,毛里塔尼亚对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热情高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期间,中毛两国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为未来中毛合作奠定了基础。(孙红等《毛里塔尼亚终于走出了历史的怪圈》、尤源等《毛里塔尼亚的荒漠化问题》)材料四: 目前,中国金融科技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巨大贡献。以支付为例,我国充分发挥移动通信、条码识别等技术优势,建成网络支付资金清算基础设施,实现卡基支付向移动支付的转变,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移动支付服务格局。贫困农户可以实现快捷、安全、高效的支付,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尚有20亿人没有银行账户,有贷款需求的人中仅21%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中国的移动支付和金融服务向海外拓展,帮助很多金融欠发达国家直接越过支票、信用卡等传统交易阶段,让他们享受到数字时代的红利,给他们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摘自赵阳《让“金融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张妮等《中国移动支付,用暖科技贡献世界》)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明确总体目标,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也要各地因地施策,形成各具特色的扶贫治理模式。B.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其中撒哈拉沙漠占国土面积的2/3,是制约毛塔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C.亿利旗下的生态项目皆采用“治沙+种草+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模式,实现“生态修复、土地增值、光伏产业、种养殖产业、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五个层级的循环收益。D.中国的移动支付具有快捷、安全、高效等优点,这与我国在移动通信、条码识别等方面有技术优势是密切相关的。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成效显著,截止2018年底,农村贫困人口总比例较2015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为全球减贫作出了贡献。B.材料二中的库布其模式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说明要实现收益离不开生产企业和贫困农户的参与和合作。C.多管齐下、方式多样的亿利生态光伏项目扶贫模式的采用,不仅帮助当地农牧民脱贫,还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经验。D.金融科技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贡献,例如在移动支付越过了传统的支付方式的不便,使贫困农户能够享受数字时代的红利。6.中国在帮助其他贫困国家、在全球生态治理上,可以提供哪些帮助或者经验?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双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迷路 刘国芳有一天,我一个人去爷爷家。爷爷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以前我去过,跟大人去的。爷爷家不是太远,我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走了那么十几二十几分钟,就到了。但这天,我一个人走了好久好久,也没到那个叫夏村的地方。到后来,我迷路了,眼前的路一点也不熟,不知道走到哪儿了。记得以前我跟在大人后面,大人总让我快走,说不跟上会迷路。没想到今天真的迷路了,我吓坏了,坐在路边呜呜地哭起来。这时三个老人走过来,问我:“你坐在这里哭什么?”我说:“我迷路了。”他们说:“你要去哪里?”我说:“我要去爷爷家,夏村。”三个老人笑了:“我们也去夏村,你跟我们走吧。”我不哭了,站起来跟着他们走。三个老人年纪都很大,走得很慢。走了大概半个小时,还没到。我问他们:“爷爷,怎么还没到呢?”他们说:“快到了。”我不问了,跟着他们。不知道走了多久,我忽然发现只有两个老人了,有一个不见了。我问两个老人说:“还有一个爷爷呢?”一个老人回答我说:“走了。”我说:“走了,去哪儿了?”一个老人说:“去另一个世界了。”我知道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意思,很惊讶:“好好的,那爷爷怎么就走了?”另一个老人说:“年纪这么大,随时都有可能不在这个世上了。”我不问了,跟着他们。又走了很久,还没到,倒是又少了一个老人。我看着他问:“那个爷爷,是不是也走了?”老人点点头说:“是。”我说:“年纪大了,随时都有可能不在这个世上了?”老人又点头说:“是。”我不再做声,跟着他。又走了好久好久,还没到,倒是一不留神,那老人也不在跟前了。我有些害怕,到处看着,还喊:“爷爷,爷爷,你在哪?”没人回答我。我应该想到,这个老人也走了。剩下我一个人了,我记得我要去爷爷家,他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但现在,几个认识路的老人都不在了,没人带我去了,我又迷路了。但这回我没哭,我继续往前走,左顾右盼。正张望时,一个孩子看见我,走过来对我说:“爷爷,你要去哪儿呀?”我说:“你喊谁爷爷?”孩子说:“喊你呀!”我吓坏了,我不是要去找我爷爷的吗?怎么我也变成爷爷了?(有删改)文本二:迷路 刘国芳领导小时候住在乡下的一幢老屋里,这幢老屋五幢直进,有八、九十间房子。老屋左右相连,也是这种五幢直进的大屋子,互相之间有耳门相通。有生人走进来,半天出不去。领导小时候当然还不是领导,他只是个孩子,老屋里的人喊他小勇。小勇有一天和几个孩子在老屋里捉迷藏,这间屋子蹿到那间屋子。忽然,小勇看见一个小女孩蹲在一个耳门里哭,小勇便过去问她说:“你在这里哭什么呀?”小女孩说:“我迷路了,怎么也出不去。”小勇就笑了,小勇说:“这还哭呀,我带你出去。”说着,小勇就带着小女孩穿过几个耳门,出去了。还有一次,一个大人也迷路了。这大人见了小勇,问:“我怎么走来走去,就是出不去呢?”小勇又笑,小勇说:“大人也会迷路呀,我带你出去。”也是穿过几个耳门,小勇把那个大人带了出去。小勇大了后,就离开了老屋。再后来,小勇就当领导了。当了领导后,再没人喊他小勇了,都喊他领导。领导现在又到老屋来了,不是衣锦还乡,是仓皇逃来的。几个亲信都出事了,领导知道自己早晚要出事,生出逃走的想法来。老屋安全,领导于是关了手机,逃到这儿来了。但进了老屋,领导发现老屋已今非昔比了。以前单是一幢老屋里,便住了几十户人家,老屋里到处人声鼎沸,热热闹闹。但现在,老屋衰败了,到处是倒篱烂壁。领导在老屋里走了好久,也没看到一个人。后来,领导就看见了一个孩子。孩子说:“叔叔,你是不是迷路了呀?”领导说:“我没迷路,我怎么会迷路呢?”孩子说:“迷路了也不要紧,一个人总有迷路的时候。以前有一个小女孩,迷路了,我带他出去了。还有一个大人也迷路了,也是我带他出去的。叔叔迷路了,我同样可以带你出去。”领导看着孩子说:“你这孩子真有意思,你是住在这里吗?”孩子说:“是。”领导又说:“你叫什么?”孩子说:“小勇。”领导有些诧异,领导说:“你叫小勇?”领导说着时,仍走着。孩子见了,说:“我看叔叔真是迷路了,你跟着我,让我带你出去。”领导这回竟听从了孩子,跟着他走出了老屋。 没人知道领导的这次潜逃,悄无声息地,领导回去了。几天后,领导又一次来到了老屋。他想再看一看那个叫小勇的孩子,然后去自首。领导找了好久,穿过一个又一个耳门,也没见到那个小勇。领导出来时,看见一个老妪在门外晒太阳,便问她说:“请问婆婆,老屋里住了个叫小勇的孩子吗?”老妪摇头:“这老屋有二十年没住人了。”领导就怏怏而去,但后面,老妪忽然又告诉他说:“二十多年前,老屋倒有个孩子叫小勇,听说已当了大官了,你是不是找他呀?”领导回头看了看老妪,点点头。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中反复记述“不知道走了多久”“又走了很久”“又走了好久好久”,这是为故事最后的结局作铺垫。B.文本二中的老屋房间众多结构复杂,这些特点这使得不论小孩还是大人都会在老屋中迷路具有了合理性。C.文本一和文本二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丰富了作品的意蕴,使它们就像生活化的哲理寓言,耐人寻味。D.文本一和文本二中人物形象大都没有姓名,但不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塑造得个性鲜明。8.两个文本的标题同为“迷路””,其内涵有何异同?9.两个文本都包含一些违背生活常理“荒诞”因素,请各举一例并探究其表达效果。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东汉章帝章和二年秋七月,南单于上言:“宜及北虏分争,出兵讨伐,破北成南,并为一国,令汉家长无北念。愿发国中及诸部故胡新降精兵,分道并出,期十二月同会虏地。臣兵众单少,不足以防内外,愿遣执金吾耿秉、度辽将军邓鸿及西河、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太守并力而北。冀因圣帝威神,一举平定,臣国成败,要在今年。已敕诸部严兵马,唯裁哀省察。”太后①议欲从之,尚书宋意上书曰:“自汉兴以来,征伐数矣,其所克获,曾不补害。光武皇帝躬服金革之难,深昭天地之明,故因其来降,羁縻畜养,边民得生,劳役休息,于兹四十余年矣。汉兴功烈,于斯为盛。今北虏西遁,请求和亲,宜因其归附,以为外捍,巍巍之业,无以过此。若引兵费赋以顺南虏,则坐失上略,去安即危矣。诚不可许。”和帝永元元年春,窦宪将征匈奴,三公、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宋由②惧,遂不敢复署议,而诸卿稍自引止。 唯司徒袁安、司空任隗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前后且十上,众皆为之危惧,安、隗正色自若。侍御史鲁恭上疏曰:“国家新遭大忧,陛下方在谅阴,百姓阙然,三时不闻警跸之音,莫不怀思皇皇,若有求而不得。今乃以盛春之月,兴发军役,扰动天下,以事戎夷,诚非所以垂恩中国、改元正时、由内及外也。万民者,天之所生。天爱其所生,犹父母爱其子,一物有不得其所者,则天气为之舛错,况于人乎?故爱民者必有天报。今始征发,而大司农调度不足,上下相迫,民间之急,亦已甚矣。群僚百姓咸曰不可陛下独奈何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不恤其言乎!上观天心,下察人志,足以知事之得失。臣恐中国不为中国,岂徒匈奴而已哉!”尚书令韩稜、骑都尉朱晖、议郎京兆乐恢皆上疏谏,太后不听。(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两匈奴叛服》)注:①太后,窦太后,汉文帝皇后。②宋由,东汉臣,京兆长安人,曾任大司农,后迁司空、太尉。1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群僚A百姓B咸C曰D不E可F陛下G独H奈I何J以K一L人M之N计O弃P万Q人R之S命T不U恤V其W言X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功烈”,意为“功业”,“烈”与《过秦论》中“奋六世之余烈”的“烈”含义相同。B.“敕”,意为“命令、吩咐”,与《林黛玉进贾府》中“敕造宁国府”中的“敕”含义相同。C.“期”,意为“约定”,与《归去来兮辞(并序)》里的“帝乡不可期”的“期”含义不同。D.“因”,意为“凭借、依靠”,与《过秦论》中的“蒙故业,因遗策”的“因”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匈奴单于希望与汉朝合力讨伐北匈奴,让南北匈奴合并一国,使汉朝长久没有北方边患之忧。B.窦太后打算同意北征,尚书宋意却认为应许南匈奴的请求是放弃安全而走向危险境地。C.对于出征讨伐匈奴之事,司徒袁安、司空任隗不惧危险据理劝谏,前后上书近十次。D.窦宪将要出征讨伐匈奴时,侍御史鲁恭上书谏言在章帝居丧期间出兵不符合天意民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汉兴以来,征伐数矣,其所克获,曾不补害。(2)书连上,辄寝。宋由惧,遂不敢复署议,而诸卿稍自引止。(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书愤二首(其一)陆游白发萧萧卧泽中①,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注]①泽中:陆游居镜湖,故称泽中。②张巡:唐南阳人,安禄山反,张巡守睢阳,被围数月,城破,骂贼不屈。贼断其舌,落其齿,张巡嚼齿吞食而死。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首联可知,诗人此时年事已高,身居镜湖,对朝廷仍怀忠心。B.颔联承上联“孤忠”而来,提及历史上的苏武牧羊与张巡嚼齿。C.颈联实写诗人所见,沦陷的上林苑与洛阳宫尽是一派残败景象。D.全诗笔力雄健,气壮山河,表现出了诗人一以贯之的英雄本色。15.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书写“愤”的?(三)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如在《离骚》中诗人用“______”写了自己因为采摘香草而被加上罪名;用“____________”比喻小人嫉妒自己拥有美好的品德。(3)古人常借助于猿啼表达悲伤的情感,如杜甫、白居易。请写出杜甫或白居易的两句相关诗句“_______,______”。第II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流光溢彩的元宵节里,绚丽的花灯最能烘托节日氛围。近些年,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传统花灯工艺不断探寻新的时代表达,丰富着人们的审美体验和节日生活。在许多地方,各类灯会竞相举办,各式花灯①。中国花灯历史悠久,(甲)流派众多,精妙绝伦之作更是②。浙江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精致典雅,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造型多变;福建泉州花灯式样丰富,以其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而闻名;(乙)广东潮州花灯乡土气息浓厚,工艺繁复,无论是屏灯还是挂灯,皆精巧多样、内涵丰富……(丙)这些制作精细的花灯,是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起了积极作用。“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丁)逛灯会是人们庆祝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如今,许多地方的灯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③,化身艺术盛会。有的是精心设计、科技感十足的太空主题花灯;有的将本地特色建筑以花灯形式汇聚一堂,彰显地域文化魅力;有的将花灯与动漫形象相结合,吸引年轻观众“打卡”……漫步灯会之中,时代气息扑面而来。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文中甲乙丙丁四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D.丁(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炎热的夏天里,啤酒、烧烤、小龙虾、西瓜是许多人的幸福开关。人们在开心享受这些夏天标配饮食时,千万别忽视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①。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吃出来的病”。这些疾病因素既有化学性的、生物性的,②。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及诺如病毒等都是常见的病原菌,③。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食品以植物类食品为主,其次为动物类食品。植物类食品主要是毒蘑菇、粮食和蔬菜;动物类食品主要是肉制品和水产品。有的人在饭馆、餐厅用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很可能就是食源性疾病。如果发现自己出现食源性疾病的症状时,必须立即停用可疑食品,并前往医院就诊。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和文中“开关”所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D.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知识付费”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一个引人瞩目的发展趋势,众多知识付费平台如新浪问答、分答、得到、知乎live等吸引了大批网友,愿意付费获取知识内容的人越来越多,有的知名答主的付费用户多达10余万,影响力不可小觑。 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了优质内容的生产。但知识付费也存在弊端,即知识的碎片化。因为知识付费直接把观点、结论呈现给你,跳过了原因、推理、依据,你得到的只是一堆结果。对此,你怎么看?请以“我看‘知识付费’”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