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62993

大小:37.9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3-10-21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泸县五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部分1.据《史记·五帝本经》记载,五帝之一的舜在位时,设置“八元”管土地,“八恺”管教化,契管人民,伯益管山林。同时,舜还镇压了所谓的“四凶族”等反对势力。这说明当时()A.专制王权正式形成B.国家初始形态具备C.王位世袭取代禅让D.原始民主制度完善【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舜在位时期,就已经设置的不同的官职对民众和社会进行管理,说明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项正确;舜时期没有形成专制王权,王位世袭还没有出现,排除AC项;“制度完善”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2.“今士大夫微有西晋风,岂知周礼与易言理财,周公、孔子未尝不以理财为务。且不独此,士大夫讳言恢复。不知其家有田百亩,内五十亩为人所据,亦投牒理索否?士大夫于家事则知之,至于国事则讳之,何哉?”南宋思想家陈亮在这段话中阐述主要观点是A.经世致用B.重义轻利C.恢复中原D.家国一体【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周公、孔子未尝不以理财为务”“士大夫于家事则知之,至于国事则讳之,何哉?”可知,材料强调家事、国事都要关心了解,即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A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士大夫要关心国事,而不是重义轻利,B错误;材料未涉及对中原问题的内容,C错误;家国一体是对最高统治者而言,而材料未涉及最高统治者,故D与材料无关。3.宋代,一些商家每逢节日就采取促销活动,如东京汴梁,“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旌旗)。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这说明,当时()A.商品营销与民俗相结合B.商家注重打造品牌效应C.节日消费成为了新时尚D.政府重视发展节日经济【答案】A【解析】【详解】 根据“宋代,一些商家每逢节日就采取促销活动”可知,宋代的商业营销与传统民俗相结合,故选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品牌效应,材料也不能体现节日消费成为了新时尚,排除BC;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政府对发展节日经济的重视,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宋代,一些商家每逢节日就采取促销活动”,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4.以下是根据相关著作整理清代江南地区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的物价变化康熙雍正时期乾隆嘉庆时期土地价格(每亩)4到5两50两稻米价格(每升)6到7文30到40文布匹价格(每丈)30到40文100到200文这表明清代这一时期A.物价的变化受世界市场影响颇多B.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业已难以为继C.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进一步完善D.新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物价波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及学所知识,清代中国人口迅速增长,但是由于中国仍然处于农业经济社会,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几乎发展到极致,没有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的发展日益不能够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才会出现题中地价、粮价、布价上涨的情况B正确;此时中国仍然是闭关锁国状态,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与题干无关,排除;题干未提供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对物价的影响相关信息,排除D。5.《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下列属于该条约规定的内容有()①赔款2亿两白银②割让香港岛③开放五口通商④鸦片贸易合法化A.①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割让香港岛、开放五口通商,②③正确,C项正确;①是《马关条约》,④是《天津条约》附约,①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6.根据古印度婆罗门教神话:诸神分割了原人普鲁沙的身体,用四个不同部位创造了四个不同的种姓,他的嘴巴变为婆罗门,双臂变为刹帝利,双腿变为吠舍,两脚变为首陀罗。神话的主要寓意为()A.证明种姓制度的合理性B.树立婆罗门教的权威C.种姓制度强调生而平等D.种姓制度的影响深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印度实行了种姓制度,把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按着人体的部分进行了解读,这种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的基础,证明了种姓制度的合理性,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树立婆罗门教的权威,排除B项;种姓制度强调的是不平等,排除C项;材料不是强调种姓制度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7.亚述帝国是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帝国。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帝国发展状况的是()A.曾经一度征服了埃及地区B.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C.是晚于古巴比伦的大帝国D.组建了兵种多样的帝国军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居住在两河流域北部的阿卡德人,在公元前24世纪中期,阿卡德城邦国家的国王萨尔贡一世战胜了苏美尔人,第一次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阿卡德王朝,而亚述帝国在公元前935年至公元前612年,B项符合题意;亚述帝国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国家,公元前8世纪末,亚述逐步强大,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A项不符合题意;亚述帝国是在公元前935年至公元前612年,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国家,公元前8世纪末逐步强大起来,而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年至约公元1595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国家,因此亚述帝国晚于古巴比伦的大帝国,C项不符合题意;亚述帝国的作战兵种主要由战车兵、骑兵和步兵组成,和辅助部队的工兵和辎重兵,因此亚述帝国组建了兵种多样的帝国军队,D项不符合题意。8.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思想是建立在对传统基督教进行猛烈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在宗教批判活动中,他们充分吸取了古典文化中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人文"观念及科学求知精神,具有“复古求解放”的特征。这体现了人文主义者A.倡导天赋人权思想B.主张无神论和法治相结合C.崇尚宗教信仰自由D.借古典文化反封建的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 材料表明,人文主义者在宗教批判活动中充分吸收了古典文化中的文化精髓,这是借古典文化反封建的思想,D项正确;其他三项和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9.俄罗斯人从1581年到1647年,仅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建立起了西起波罗的海,北到北冰洋,东达太平洋的“两洲帝国”。但到1763年,生活在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仅42万。俄罗斯快速的征服和缓慢的移居殖民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恶劣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影响B.伊凡四世统治时期政策严厉C.受到金帐汗国的控制和奴役D.俄罗斯传统上是个欧洲国家【答案】A【解析】【详解】解读本题要注意结合地理知识,也就是西伯利亚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特点。俄罗斯人快速完成了征服,成为地跨两洲帝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环境恶劣,人烟稀少,而且也是同样的环境原因使得移居殖民缓慢,故A正确;伊凡四世生活在16世纪,金帐汗国在16世纪初结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C;D与题意无关,排除。10.启蒙思想家指出:“权力属于人民,这建立了一条有关权力来源和权力正当性的原则。它意味着只有真正自下而上授予的权力,只有表达人民意志的权力,只有以某种得以表达的基本共识为基础的权力,才是正当的权力。”这表明A.代议制民主需要不断完善B.人民主权学说论证国家权力合法性C.社会契约维护了人民民主D.人民共识是构建政权体制的理论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启蒙思想家指出权力来自于人民,国家的权力的合法性是人民授予的,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说国家权力来自人民,人民主权,并没有涉及代议制民主完善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社会契约方面的内容,排除C项;人民主权并不是“人民共识”,排除D项。故选B项。11.有人认为,欧洲如果没有横跨大陆的铁路和电报,没有往返于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没有能割除大草原草皮的农业机械,没有征服诸土著民族的连发枪,殖民地的荒野原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作者认为近代西欧扩张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D.殖民地制度落后【答案】C【解析】 【详解】材料“铁路和电报”“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农业机械”“连发枪”体现出工业革命的成就;而材料“殖民地的荒野原是不可能被征服的”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欧对外殖民扩张,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新航路、资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的落后,故ABD项排除。12.鸦片战争后,众多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抗争,但都没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早期先进的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终于有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A.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B.照搬马克思主义的舶来品C.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D.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在近代“众多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抗争,但都没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从学习西方的科技到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均没有完成救亡图存的任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的救国方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诞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其诞生具有必然性,并非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非照搬马克思主义,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C项。13.一位老八路说:“当我们听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我们立时呆呆地立在那儿,没有眼泪,它早干了……想笑,因为我们胜利,想哭,那是为我多难的祖国母亲,我们只说了一句话‘我们胜利了’!……今天是我们子孙应该时刻铭记的日子。”“今天”是(  )A.1945年8月5日B.1945年8月15日C.1945年9月2日D1945年9月9日【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可知指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结合所学,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14. 有人曾对某科学著作的原理作出通俗的解释: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会引起时空弯曲,然后物体在这个弯曲的时空里继续做他们的“惯性运动”。弯曲得太厉害以至于光掉进去都出不来了就是黑洞,这边弯曲的恰好跟另一个弯曲的亲嘴对上了就是虫洞。这一著作应该是A.《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B.《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C.《论动体的电动力学》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反映的是时空扭曲,这是相对论的内容特征,而且是广义相对论的内容,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地质学的内容,A项错误;《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经典力学产生的标志,B项错误;《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05年6月30日投稿于德国《物理年鉴》(AnnalenderPhysik)发表的第一篇狭义相对论论文,C项错误。15.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访问非洲时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据此可以推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       )A.英国主动放弃对非洲的殖民统治B.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非洲风起云涌C.英国热衷于干涉非洲国家的内政D.非洲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据材料中“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及联系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国家民族独立意识觉醒,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迫使英、法等西方国家调整对非洲政策,D项正确;英国并不会主动放弃对非洲的殖民统治,排除A项;非洲掀起的是民族独立运动,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英国面对非洲的民族独立,不得不作出调整,并不是热衷于干涉非洲国家的内政,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部分16.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甲午战后,清政府为发展实业,采取了许多措施。1895年,清延谕令“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随后,状元张骞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1896年,清延通饬各省督抚“于各省会设立商务局,……各府州县设立通商公所。”1898年,《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和《矿务铁路公共章程》颁行,对发明新学新器者,给予各种奖励;同时允准民间招商集股修筑铁路及开矿等。甲午战后的短短6年中,商办企业的资本额较甲午战前的20余年增长了近4倍。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可以说是甲午战后清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继续和发展。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材料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比例的变化(单位:%)年份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在工业总产值中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19497022.17.973.726.3195256.927.815.364.535.5195648.721.757.742.3注:在工农业生产方面,1953-195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6%。——据《中国统计年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后清政府为发展实业所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指出1949—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措施:鼓励发展纺织业;设立专门机构推动实业发展;制定并颁布相关章程;支持兴建铁路与开矿;奖励技术发明。(2)特点: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迅速;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原因:国民经济的恢复;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的援助和影响;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解析】【分析】【详解】(1)措施:根据“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得出鼓励发展纺织业;根据“于各省会设立商务局”得出设立专门机构推动实业发展;根据“《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和《矿务铁路公共章程》”得出制定并颁布相关章程;根据“允准民间招商集股修筑铁路及开矿等”得出支持兴建铁路与开矿;根据“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得出奖励技术发明。(2)特点:根据“1953-195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6%”和表格中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得出经济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尤其迅速、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原因:根据“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根据“1953-1956年”,结合建国初期的时代背景,可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的援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等方面分析总结。【点睛】1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材料二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李区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三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材料四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的标志是什么?其主要条件有哪些?(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结合材料三、四,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四中李约瑟先生的“问题”。【答案】(1)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数学:最早发明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天文学:《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2)标志:牛顿力学。条件: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他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4)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导致中华民族存在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缺点,没有进行理论创新。【解析】【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一“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并结合所学可知,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数学:最早发明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天文学:《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结合所学可知,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的标志是牛顿力学。条件可从经济、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经济上,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思想上,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汉朝。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4)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四“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并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思想重文轻理,重视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的研究,轻视甚至压制自然科学研究,与此相应的科举考试把这一思想现实化,出现“学而优则仕”的局面,读书人学习、研究重在考取功名,而不是研究自然规律,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导致中华民族存在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缺点,没有进行理论创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76年,比利时的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给英国大使的信中解释道:“我不想错失这个能使我们获得一块非洲蛋糕的机会。”利奥波德所说的蛋糕被证明是庞大的,这是非洲中部巨大的地区,经过十年的争斗和争吵后,1884年,欧洲势力的代表们在柏林相见,同意利奥波德的要求,同时通过柏林会议来控制非洲的划分。根据在柏林制定的条件,任何国家在非洲宣称的管辖范围内必须建立“有效占领”,并计划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摘编自[美]布赖恩·莱瓦克等《西方世界:碰撞与转型》材料二1910~1917年墨西哥革命的主要成果是1917年2月5日通过的宪法。从1910年10月以来几乎没有中断的战争所争取的目标与理想,都体现在这部宪法中。墨西哥和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不同,它在1910~1917年间经历了这场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在时间上正好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史上的“亚洲觉醒”(1905~1913年),到俄国十月革命后风暴时期(1917~1923年)之间的空白填补起来。——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1)根据材料一,指出利奥波德实现“切蛋糕”愿望的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途径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性质并简述其意义。(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列强侵略扩张对第三世界的双重影响。【答案】(1)途径:柏林会议所确立的“有效占领”原则。影响:加剧了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答出一点即可)(2)性质:拉丁美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意义: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为墨西哥的独立与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为拉美国家的进步发展树立了典范。(答出两点即可)(3)双重影响:通过西方殖民者几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将亚、非、拉美的落后地区和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并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但在西方殖民者掠夺剥削的过程中,打碎了亚、非、拉美各地落后的生产模式,客观上带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促使第三世界在西方带动下走向近代化。 【解析】【详解】(1)途径:依据材料“根据在柏林制定的条件,任何国家在非洲宣称的管辖范围内必须建立‘有效占领’,并计划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出柏林会议所确立的“有效占领”原则。影响:依据材料“我不想错失这个能使我们获得一块非洲蛋糕的机会”、“1884年,欧洲势力的代表们在柏林相见,同意利奥波德的要求,同时通过柏林会议来控制非洲的划分”,得出加剧了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2)性质:依据材料“墨西哥和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不同,它在1910~1917年间经历了这场资产阶级革命”,得出拉丁美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意义:依据材料“1910年10月以来几乎没有中断的战争所争取的目标与理想,都体现在这部宪法中”得出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为墨西哥的独立与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墨西哥和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不同,它在1910~1917年间经历了这场资产阶级革命”,得出为拉美国家的进步发展树立了典范。(3)双重影响:依据前两道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论述,得出通过西方殖民者几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将亚、非、拉美的落后地区和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并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但在西方殖民者掠夺剥削的过程中,打碎了亚、非、拉美各地落后的生产模式,客观上带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促使第三世界在西方带动下走向近代化。19.共和国人物习近平说: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多数中外地质专家都认为中国是贫油国。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缺少石油,只好用天然气代替石油作为汽车的燃料。毛泽东曾十分担忧地对李四光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李四光不相信中国没有石油,他运用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亲自指导全国的石油普查工作,经过几年努力,找到了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后来在那里发现了油田。2000年,李四光作为中华40位文化名人之一,落户在“中华世纪坛”,在这个“国家先贤祠”里供全国人民瞻仰纪念;他的一帧帧画像也走进了我国的中小学校,成为千百万青少年的前进路标。材料二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说: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任选一人,围绕“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写一个人物简介,题目自拟。(要求:主题明确,史实清晰,分析全面,评价准确;字数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1)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旧中国被国际称为贫油国,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石油。李四光敢于挑战西方的权威,勇于创新,依靠自己的科学理论,克服困难找到了华北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油田。李四光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伟大的地质学家,他的创新精神成为青少年的楷模,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2)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效。八十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改革遇到了阻力。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中国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了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等级描述(李四光)描述(邓小平)等级三题目围绕主题与材料,概括准确(地质学家、劳动楷模、创造者);能够在新中国的时空框架下,从多个角度(贫油论、新中国建设)全面分析其背景;概括其贡献;结合材料与所学,对李四光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国家建设、创新、楷模、科学等)题目围绕主题与材料,概括准确(市场经济、改革开放);能够在具体时空框架下,多角度(国际、国内形势)分析背景;提炼“南方谈话”信息充分(社会主义的本质、市场经济);能够结合所学,对邓小平进行全面准确评价(思想解放、十四大、深化改革开放)等级二题目围绕主题与材料,概括比较准确,能够在新中国的时空框架下,从一个角度(贫油论、新中国建设)分析其背景;能够结合材料与所学,对李四光的贡献进行评价,但不够全面。题目围绕主题与材料,概括比较准确,能够在改革开放第二阶段的时空框架下,分析其背景;提取“南方谈话”信息,能够结合所学,对邓小平的贡献进行评价,评价不够全面,信息提取不够准确。仅有主题,或背景,人物评价不准确.或没有分析。仅有主题或背景,南方谈话信息不准确,评价不准确、或没有评价。 等级一【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李四光是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新中国建国初期在国家建设需要下,李四光本人克服重重困难,故可从其在石油发现与采的杰出贡献及及对后世的楷模作用进行阐述即可;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故可从八十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并结合邓小平南方谈话主题,立足于解放思想及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进行阐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