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62815
大小:49.07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3-10-23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当涂一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2年11月底,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使用者完成一系列任务。在技术方面,ChatGPT本质上运用的是AIGC(AIgeneratedcontent)技术,是直接可以输出内容的,目前以文本内容为主,这也是它和搜索引擎很大的区别。以往我们熟悉的AI基本运用的是决策式模型。以文本类的决策式AI为例,第一步往往是判断文本的内容和要求,第二步是判断自己的任务,第三步是检索相关的内容;而ChatGPT这类的生成式AI在解决问题时还会再多进行一步,那就是生成全新的内容,而这需要对提问者的偏好和想法等进行预测,还要能够生成合理、流畅、有意义的文本,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在学习和判断机制方面,决策式AI一般用的是“条件概率模型”,即一件事情发生后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个人感觉这种学习机制比较像我们从课本上学习技能类、知识类内容。这类知识是有准确答案的,学习的模式就是背题记答案。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准确,极大概率不会出错;坏处就是可以生成的决策数量、输出内容是非常有限的。当没有对应的问题或者问题的表述有误时,就无法输出答案。而生成式AI往往用的是“联合概率”,即两件事情同时发生的概率,并以此将文本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内容。这种学习模式更像是人类最初学习语言的机制,靠联想和模仿,比如小时候,当汽车这个物件和汽车这个词同时出现的频率多了之后,我们就自然而然会明白汽车这个词指代汽车这个物件。因此,Chat GPT非常适合文本内容生产,它的底层逻辑就是在模仿人类的语言机制。这种模仿式学习的好处是很灵活、不死板,可以生成大量的内容。问题是很不准确,很多时候内容是模糊的,甚至会出现“不懂装懂”“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AIGC其实是一个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的技术,之前的各项进展也都没有出圈,停留在专业领域。而现阶段ChatGPT却引起了广泛热议,很多人认为它的出现会代替人类很多工作,导致大量失业,这可能是因为ChatGPT在“模仿人类回答”这一领域确实表现得太优秀了。(摘选自《ChatGPT给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机会大于冲击——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云松》,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年2月26日)材料二:以ChatGPT为代表的最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自上线以来,在各国学界掀起巨大反响。通过搜索发现,进入2023年以来,已经有超过500篇学术论文与ChatGPT有关,涉及数学、医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新闻学等学科。综观论文内容,部分学者肯定ChatGPT给科学研究带来的多重便利性,但是对ChatGPT能否颠覆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与范式,学术界还普遍持谨慎态度。自2022年12月起,有学者利用ChatGPT修改论文,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这些学者认为,最新的语言处理模型不但可以捕捉学术文本中的概念并进行高质量的修改,还能提升学术论文的整体思路,使其变得更加清晰。甚至有学者认为,ChatGPT与其他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提高研究效率。还有学者已经在日常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中使用语言处理模型,如检查代码、收集资料、撰写科研资助申请等。相对于一些积极的观点,麻省理工学院修辞学教授爱德华·斯卡帕(EdwardSchiappa)和蒙特福特共同撰文提出,在大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LargeLanguageModels)的能力和局限性。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借助ChatGPT写作的现象,斯卡帕和蒙特福特认为,学生将并非自己写的文章当作自己写的文章提交,虽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被接受,但是在学术领域,这种写作不应该被授权,因为这无法帮助教师推进学习目标,并使教师评估学生成绩变得困难。此外,目前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技术给学生写作提供的帮助是模糊的,与教师提供的帮助相差甚远。写作和口语技能一直是学术成功的基础,如果本科阶段的学生没有在这两方面做好准备,日后也无法成为有效的沟通者。学生应该从日常学习中锻炼书写和口头交流中的核心技能,如创造性、风格、语法、逻辑能力、论据构建等。谈到ChatGPT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人文学科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和机构应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核心价值观和技能时,特拉斯说,无需担心ChatGPT对高等教育造成的影响。教育者需要设计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教学任务,这是ChatGPT无法代替学生完成的。现代教育还包括引导学生接触新工具,批评、审视并驾驭它们。教育者和学生必须学会如何与科技和谐共存,而不是抗拒科技的进步,故步自封。 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的声明提到,在撰写手稿、制作图片或图形元素以及收集和分析数据时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作者,必须在论文的某一部分明确披露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以及使用了何种工具。作者要对其手稿的内容负全部责任,也必须对任何违反出版道德的行为负责。金斯利表示,显然,人工智能未来将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即使当下ChatGPT作为论文作者的身份不被承认,也无法阻止研究人员在未来的研究中使用此类工具。学术界迫切需要为此制定相关指导原则,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摘选自《ChatGPT科研无法代替人类》,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年2月24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ChatGPT能够学习人类语言,与其进行对话互动,甚至能独立完成一系列任务。B.ChatGPT是运用AIGC输出文本内容的技术,这也是它和搜索引擎最大的区别。C.人们在肯定ChatGPT给科学研究带来多重便利的同时也对它普遍保持谨慎态度。D.可能是ChatGPT在“模仿人类回答”领域表现太优秀,很多人认为它会代替人类工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不管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学习和判断机制方面,生成式AI都远远优于决策式AI。B.利用ChatGPT修改论文的学者认为,ChatGPT在提升论文思路、捕捉学术文本概念甚至进行高质量修改方面都非常出色。C.ChatGPT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有限,教育者和学生必须学会与科技和谐共存,不要故步自封。D.无论将来ChatGPT作为论文作者的身份是否被认可,都无法阻止研究人员在目前的研究中使用此类工具。3.根据材料内容,选出不属于学生借助ChatGPT写作危害性的一项是()A.输出的文本内容不准确且模糊,易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现象。B.不能帮助教师推进学习目标,令评估学生成绩变得困难。C.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技能,为学术成功打好基础。D.不利于学生将来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有效沟通者。4.请简要概括生成式AI解决问题的步骤。5.某校进行了一场“ChatGPT科研能否代替人类”的辩论赛,请你结合本材料站在反方的角度,找出两个分论点予以反驳。【答案】1.D2.C3.A4.①判断文本的内容和要求;②判断自己的任务;③检索相关内容;④生成全新内容(或预测提问的偏好想法,生成合理、流畅、有意义的文本)。5.内在:①Chat GPT的底层逻辑就是在模仿人类的语言机制,缺少创造性思维,而科研需要的就是创新,所以它不能取代人类;②ChatGPT生成的内容存在不准确、模糊的问题,这与科研要求的严谨性相悖。外在:③国际机构将会制定相关指导原则,会对使用ChatGPT参与科研的作者严控,以便更好地应对使用ChatGPT科研出现的风险。如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的相关声明。【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独立完成”错误,原文为“并协助使用者完成一系列任务”,选项曲解文意。B.“ChatGPT是运用AIGC输出文本内容的技术”错误,偷换概念,应为“ChatGPT是运用AIGC技术输出文本内容的聊天机器人”。“最大区别”错误,原文为“这也是它和搜索引擎很大的区别”,曲解文意。C.“人们”错误,原文为“部分学者”,选项扩大范围。再者逻辑关系与原文不一致,选项为并列关系,原文为“部分学者肯定ChatGPT给科学研究带来的多重便利性,但是对ChatGPT能否颠覆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与范式,学术界还普遍持谨慎态度”,是转折关系。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过于绝对,只有在技术方面,生成式AI才优于决策式AI。B.逻辑关系错误,原文为“不但可以捕捉学术文本中的概念并进行高质量的修改,还能提升学术论文的整体思路”。曲解文意,原文为“有学者利用ChatGPT修改论文,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非常出色”不等于“满意的结果”。D.“将来”“目前”错误,原文为“即使当下ChatGPT作为论文作者身份不被承认,也无法阻止研究人员在未来的研究中使用此类工具”。选项混淆时态。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属于ChatGPT的弊端,不是危害性。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结合“第一步往往是判断文本的内容和要求”可概括出,判断文本的内容和要求;结合“第二步是判断自己的任务”可概括出,判断自己的任务; 结合“第三步是检索相关的内容”可概括出,检索相关内容;结合“多进行一步,那就是生成全新的内容”可概括出,生成全新内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因此,ChatGPT非常适合文本内容生产,它的底层逻辑就是在模仿人类的语言机制”“教育者需要设计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教学任务,这是ChatGPT无法代替学生完成的”可知,ChatGPT的底层逻辑就是在模仿人类的语言机制,缺少创造性思维,而科研需要的就是创新,所以它不能取代人类。结合“因此,ChatGPT非常适合文本内容生产,它的底层逻辑就是在模仿人类的语言机制。这种模仿式学习的好处是很灵活、不死板,可以生成大量的内容。问题是很不准确,很多时候内容是模糊的,甚至会出现‘不懂装懂’‘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可知,ChatGPT生成的内容存在不准确、模糊的问题,这与科研要求的严谨性相悖。结合“作者要对其手稿的内容负全部责任,也必须对任何违反出版道德的行为负责。金斯利表示,显然,人工智能未来将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即使当下ChatGPT作为论文作者的身份不被承认,也无法阻止研究人员在未来的研究中使用此类工具。学术界迫切需要为此制定相关指导原则,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可知,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的声明提到,对ChatGPT参与的科研作者必须负责,并呼吁制定相关指导原则,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tāo),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有删改)材料二: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有删改)材料三:晚间回来,已带了几分酒,踉跄来至自己院内,只见院中早把乘凉枕榻设下,榻上有个人睡着。宝玉只当是袭人,一面在榻沿上坐下,一面推他,问道:“疼的好些了?”只见那人翻身起来说:“何苦来,又招我!”宝玉一看,原来不是袭人,却是晴雯。宝玉将他一拉,拉在身旁坐下,笑道:“你的性子越发惯娇了。早起就是跌了扇子,我不过说了那两句,你就说上那些话。说我也罢了,袭人好意来劝,你又括上他,你自己想想,该不该?”晴雯道:“怪热的,拉拉扯扯作什么!叫人来看见像什么!我这身子也不配坐在这里。”宝玉笑道:“你既知道不配,为什么睡着呢?”晴雯没的话,嗤的又笑了,说:“你不来便使得,你来了就不配了。起来,让我洗澡去。袭人麝月都洗了澡。我叫了他们来。”宝玉笑道:“我才又吃了好些酒,还得洗一洗。你既没有洗,拿了水来咱们两个洗。”晴雯摇手笑道:“ 罢,罢,我不敢惹爷。还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道作什么呢。我们也不好进去的。后来洗完了,进去瞧瞧,地下的水淹着床腿,连席子上都汪着水,也不知是怎么洗了,笑了几天。我也没那工夫收拾,也不用同我洗去。今儿也凉快,那会子洗了,可以不用再洗。我倒舀一盆水来,你洗洗脸通通头。才刚鸳鸯送了好些果子来,都湃在那水晶缸里呢,叫他们打发你吃。”宝玉笑道:“既这么着,你也不许洗去,只洗洗手来拿果子来吃罢。”晴雯笑道:“我慌张的很,连扇子还跌折了,那里还配打发吃果子。倘或再打破了盘子,还更了不得呢。”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他。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麝月道:“这是怎么说,拿我的东西开心儿?”宝玉笑道:“打开扇子匣子你拣去,什么好东西!”麝月道:“既这么说,就把匣子搬了出来,让他尽力的撕,岂不好?”宝玉笑道:“你就搬去。”麝月道:“我可不造这孽。他也没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晴雯笑着,倚在床上说道:“我也乏了,明儿再撕罢。”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一面说着,一面叫袭人。袭人才换了衣服走出来,小丫头佳蕙过来拾去破扇,大家乘凉,不消细说。(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照应了“木石前盟”的神话。B.贾政对宝玉“沁芳”的题名及题对看似未置可否,其实挺满意,只是外客面前不便表现得很开心满意。C.“晴雯撕扇”暗用了夏桀宠妃妹喜的典故,遥应褒姒笑狼烟之典,侧写晴雯之貌美,不仅暗示了晴雯的惨死,也预示着贾府的最终败落。D.这撕扇一节,无风起浪,宝玉让晴雯撕掉自己常用之物,主要是因为宝玉奢侈浪费,反映了宝玉对物用的态度,只要自己开心就行,生气时拿着器物来出气。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刻画了宝玉的外貌。B.对宝玉服饰的两次描写都是从林黛玉的视角来写的,基本采用了从上到下、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顺序,自然顺畅,也符合观察顺序。C. 宝玉的出场采取了反复亮相的方法,先描写其服饰,后描写其容貌,不仅写出了宝玉的形象特点,也突出了他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D.“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借”和“分”二字生动传神,突出表现了沁芳亭的环境特点。8.在“晴雯撕扇”中增加麝月这一人物,应如何理解?9.文本一“宝黛初逢”文本二“试才题对”文本三“晴雯撕扇”分别表现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答案】6.D7.B8.①麝月这一人物使情节更加丰富、曲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反衬晴雯的“作孽”,突出晴雯骄纵张扬的性格。9.①文本一表现了宝玉的多情和叛逆。“随视而有情””转盼多情”“平生万种情惠”等外独描写表现宝玉多情:两首西江月似贬实褒,表现其叛逆性格。②文本二集中表现宝玉性格直爽(敢于直言),才思敏捷。③文本三表现了宝玉的宽容、大度、率性(平等、任性也可得分)。宝玉没有尊卑等级之分,不以身份压人。【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无风起浪”“主要是因为宝玉奢侈浪费”错。这撕扇一节,并非无风起浪,宝玉也非平白无故就让晴雯撕掉自己常用之物,主要是因为宝玉偏爱晴雯,加上早晨对她恶言恶语,心里有些不过意,让其撕扇也算是一种赔罪。“反映了宝玉对物用的态度,只要自己开心就行,生气时拿着器物来出气”错误。结合“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可知,宝玉并不认可“只要自己开心就行,生气时拿着器物来出气”。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分析有误。第一处描写既有服饰又有面貌,先写头冠、衣服、靴子,再写面貌,再写配饰璎珞和美玉;第二处主要写头发、衣服、饰品变化,给人的整体感觉等。因是初次见面,只是描写了外部的服饰打扮和整体印象,体现不出“由外而内、由表及里”。故选B。【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次要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先看关于麝月的描写,“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麝月道:‘这是怎么说,拿我的东西开心儿?’”“麝月道:‘既这么说,就把匣子搬了出来,让他尽力的撕,岂不好?’”“麝月道:‘我可不造这孽。他也没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从情节上看,宝玉和晴雯正在撕扇子,加入麝月走过来说他们、宝玉夺了麝月的扇子给晴雯撕、麝月抗议、麝月故意提议让晴雯撕整匣子扇子、宝玉让麝月去搬匣子、麝月不去等情节,使情节更加丰富、曲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人物塑造上看,麝月起到了反衬晴雯的作用。麝月觉得晴雯撕扇子是“作孽”,故意提议“就把匣子搬了出来,让他尽力的撕,岂不好?”,没想到宝玉让麝月去搬匣子,麝月说“我可不造这孽。他也没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麝月的反应是正常的,而晴雯撕扇子则体现了晴雯骄纵张扬的性格。【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文本一主要通过对宝玉外貌的描写和两首《西江月》来展示人物形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写出宝玉外貌的漂亮和性格的“多情”;而《西江月》则字面上句句是对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从封建社会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贾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可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所以说词中句句都是反话。贾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在那样的贵族之家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就要采取种种方式宣泄,在道学先生们看来这就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了。通过这首词,作者用反面文章把贾宝玉作为一个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揭示了出来。文本二通过“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展现了宝玉性格的直爽和才思的敏捷。贾政拟了“泻玉”二字做匾额,回头问宝玉,宝玉说“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虽然宝玉很怕父亲,但是也并不一味奉承,而是实话实说,可见他性格直爽;另外他拟的“沁芳”二字确实高出“泻玉”,这从贾政的反应就可以看出,“贾政拈髯点头不语”,可见其才思敏捷;从后面“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也可看出来。 文本三写晴雯拿扇子撒气,宝玉不仅不管她,还说“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由着她撕扇子,“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二人都大笑”“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可见在宝玉心目中,并没有把晴雯当做低人一等的丫鬟,而是把她看做和自己一样的高于“物”的“人”,陪着她玩闹,宝玉没有尊卑等级之分,不以身份压人。表现了宝玉的宽容、大度、率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宫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当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项王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减)乙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节选自《鸿门宴》)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项王自度不得脱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项王自度不得脱C.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项王/自度不得脱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项王/自度不得脱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意思是土地纵横,“方”与《侍坐》“方六七十”“方”含义相同。B.“固”意思是本来,“固”与《师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固”含义相同。C.“卒”意思是最终,“卒”与《赤壁赋》“而卒莫消长也”的“卒”含义不同。D.“顾”意思是回头看,“顾”与《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的“顾”含义不同。1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羽英雄柔情。垓下被围,弹尽粮绝时,“起”“饮”“歌”“泣”等一系列动词刻画出他面临末路时的悲壮和柔情。B.项羽缺乏自省。他率部出逃,因受农夫欺骗,陷入大泽中。而他始终认为自己失败乃是天数,这揭示了他性格中的弱点。C.项羽勇猛善战。当他逃到东城时,回顾了自己戎马征战,功绩赫赫的生平,随后为了绝境求生,又奋勇斩杀汉军数十百人。D.项羽知耻重义。他逃至乌江时,乌江亭长劝他急渡,但他认为自己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于是赠马给亭长,宁死不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当夜溃围南出,驰走(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14.项羽认为自己失败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结合甲乙语段,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答案】10.B11.C12.C13.(1)(项羽)部下骑马跟在后面的壮士有八百多人,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奔逃跑。(2)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来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14.①项羽迷信武力,穷途末路时,仍逞武力之快,恃勇好战。②项羽缺乏远见,在仍有机会时不愿渡江逃生,自断后路。③项羽寡谋轻信,对敌人毫无防备,轻易出卖自己的内应。④项羽刚愎自用,对范增的暗示视而不见,集团内部人心涣散。【解析】【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引兵而东”意思是率兵向东进发,“引兵”的方向是东面,二者联系紧密,句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且“至东城”为动宾结构,句意完整,应断在一句。排除AC;“项王”作“自度不得脱”的主语,两者不可断开,应断在“项王”前面,且“数千项王”语意也不通,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A.正确。均解释为“方圆”。句意:土地方圆千里。/土地方圆六七十里。B.正确。均解释为“本来”。句意:今天本来就决心战死了。/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C.错误。均解释为“最终”。句意:但是现在却最终被困在这里。/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D.正确。回头看/顾及。句意:项王回头看见汉军的骑司马吕马童。/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随后为了绝境求生”错误,结合原文“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可知,东城快战并不是为了求生,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猛无敌。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1)“麾下”,部下;“溃”,突破;“南”,名词作状语,向南;“走”,逃跑。(2)“数”,多次,屡次;“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三”,再三,指多次。【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由原文“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可知,项羽虽然善战,但其恃勇好战,穷途末路时,仍逞武力之快,不懂得谋略的重要。 由原文“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可知,项羽相信命数,在仍有机会时不愿渡江逃生,自断后路,没有从长远计议,缺乏远见。由原文“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可知,项羽轻信刘邦的辩解,直接将刘邦军中的内应曹无伤说出,可见其寡谋轻信。由原文“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可知,项羽对范增的暗示视而不见,优柔寡断,有妇人之仁,而且刚愎自用。参考译文:甲项王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兵很少,粮食耗尽。汉军以及各个诸侯的军队把他们重重围困起来。项王夜晚听到汉军在四面都唱起了楚歌,大吃一惊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那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应和着一同唱歌。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骑马跟在后面的壮士有八百多人,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奔逃跑。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肯定得决心战死了,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项王于是骑马疾驰,又斩了汉军一个都尉,杀了数十上百人,(项王)再次聚集自己的骑兵。在此情形下,项王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拢船靠岸等候,(他)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土地方圆(尚有)千里,民众(也有)数十万人,也足以称王了。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到了(之后),没有办法渡江。”项王笑着说:“上天要让我灭亡,我渡江还有什么用呢!况且我和八千江东子弟(一起)渡江向西(征战),现在没有一个人东还,纵使江东的父兄辈们怜惜(我)而让我称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纵然他们不说,我难道就不于心有愧吗?”(项王)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一个年高有德之人。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遇到的(马)没有能战胜它的,(它)曾经一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它,把(它)送给您。”(项王)于是命令骑兵们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小轻便的武器接着战斗。(项王)回头看见汉军的骑司马吕马童,说道:“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面对项王,(把项王)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就说:“我听说汉军用千金和封邑万户悬赏我的人头,我送给你个人情吧。”(说完话,项王)就自刎而死了。乙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羽、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一个“嗟”字,开篇就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此别”“谪居”四字,紧扣题目中的“送”和“贬”两字,下笔不俗。B.颔联上句写李少府贬峡中,那里路途遥远,四野荒凉;下句写王少府贬长沙,诗人希望衡阳归雁能带来朋友的书信。C.颈联上句写青枫江上帆行渐远,下句写白帝城边古木稀疏,对仗工整,意境深远,一联同赠两人,内容井然不乱。D.尾联中诗人把朝廷恩泽比作雨露,说圣明的朝代定会多施雨露,被贬分别只是暂时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概括分析。【答案】15.D16.①对友人遭受贬谪的同情和惋惜。首联“嗟”字是叹息之意,含同情和惋惜。②关心和思念。想象友人听闻猿啼,凄凉落泪;希望归雁传递友人书信。③语重心长的劝慰。尾联乐观展望未来,劝友人不要愁怨忧伤。【解析】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错误。尾联表达对朋友的宽慰和希望,是直接表达,不是委婉。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这首诗首尾合起来总写,中间两联双双分写。首联“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诗人首先抓住二人都是遭贬,都有满腹愁怨,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一共同点,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惋惜。“嗟”是叹息之声,置于句首,贬谪分别时的痛苦已不言而喻。“此别”、“谪居”四字,又将题中的“送”和“贬”点出,轻灵自然,不着痕迹。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以古民谣典故来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荒凉之地;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长沙,并希望他能多寄书函。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远在古原始森林的巴东,是再写李少府。双双交错进行,结构严密,情感交织。最后两句,是劝藉二人尽可放心而去,不久即可召还。中间两联针对李、王二少府的现实处境,从二人不同的贬谪之地分别着笔,进一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安慰。最后一联:“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诗人针对李、王二少府远贬的愁怨和惜别的忧伤,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圣代雨露,是古代文人诗中的惯用之语,这里用来和贬谪相连,也还深藏着婉曲的微讽之意。重点是在后一句“暂时分手莫踌躇”,意思是说:这次外贬,分别只是暂时的,你们不要犹豫不前,将来定有重归之日。(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家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活在自然之中,“清风”二字常会撩动古人心弦,化作佳句融入诗文之中,如《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地位重要,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戎马关山北②.凭轩涕泗流③.惟江上之清风④.与山间之明月⑤.为国以礼⑥.其言不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戎”“涕”“泗”“轩”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留白处的掩卷长思、声画落幕后的,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充盈着读者的精神家园。由此,阅读行为本身的另一种魅力也更加凸显:让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提升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这种魅力,正是走马观花的快餐式阅读、的流量化内容所不能给予读者的独特馈赠。林语堂曾这样解释“读书”:“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且读书须“处处有我的,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由此看来,无论是以纸墨书香还是视听体验来满足读者的阅读“兴味”,形式不拘,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屏幕内外获得“开卷有益”的熏陶和升华。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化零为整意味深长蜂拥而至真知灼见B.化整为零语重心长鱼贯而来远见卓识C.化零为整意味深长鱼贯而来真知灼见D.化整为零语重心长蜂拥而至远见卓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提升情怀与气质。B.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C.在信息浪潮中以思考的力量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提升情怀与气质。D.以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20.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A19.B20.构成:把缺乏思考的浅阅读比喻为“快餐”“走马观花”。表达效果: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这种阅读浅尝辄止、缺乏营养的特点。【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化零为整: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化整为零:把一个整体分为许多零散的部分。本处是说将通过各种方式摄取的零散的知识和信息要进行整合,所以选用“化零为整”。 意味深长:形容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本处是说声画落幕后有耐人寻味的深刻含义,所以选用“意味深长”。蜂拥而至:像蜜蜂一样一拥而来。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来到。鱼贯而来: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本处是在说流量化内容,强调的是多而乱,所以选用“蜂拥而至”。真知灼见:真正知道,确实看见。也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本处是强调读书时要处处有自己的见解,所以选用“真知灼见”。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错误有二:一,语序不当,“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和“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是递进关系,所以应调整语序;二,“提升”和“情怀”搭配不当,可改为“涵养”。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B项。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该语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为缺乏思考的浅阅读,喻体为走马观花、快餐。走马观花形容粗略地观察事物,快餐指能够迅速提供顾客食用的饭食,所以二者强粗略、快速、缺乏营养,将缺乏思考的浅阅读比喻为“快餐”“走马观花”,更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这种阅读浅尝辄止、缺乏营养的特点。(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高温热能。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一颗名副其实的“热星”。一种看法认为,地球刚形成的时候,(①),俨然一颗“火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逐渐冷却,但它内部仍然保留着大量的热能。与此同时,地球内部存在着很多放射性同位素,它们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热量,不断地加热着地球。地球内部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热,有自转热、重力热、化学热和放射热等。这些热源源不断地从地球内部一层层、一圈圈向外传递到地壳中,成为广泛存在于地球各处的地热资源。(② ),地热可以不受地域、季节、昼夜等因素限制,能够为人类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地球内部的热能是深藏不露的,我们(③),但是可以通过地表的地热现象来感受和认知它,例如地热温泉、地热喷泉和火山喷发等。根据温度的差异,地热资源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低温地热资源,温度在25到90℃之间,主要储存在浅层岩土体和地下温热水体中,通常可以直接用来供热取暖。第二类是中温地热资源,温度通常在90到150℃之间,主要储存在地下岩石和高温热水中,除供热外,也可以用来发电。第三类是高温地热资源,温度超过150℃,储存在岩石中(又称为干热岩),其深度通常在3000米以上,主要用于发电。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并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高温地热资源,开发不仅成本高,还涉及一系列技术问题。21.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9个字。22.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答案】21.①温度非常高②与其他能源相比③看不见也摸不着22.①根据温度差异,地热资源可以大致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类,②可开发用来供热取暖发电,③但成本高,还有一系列技术问题。【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后文“俨然一颗‘火球’”和“地表逐渐冷却”等语境,可推知此处所填内容是说温度高,故可填“温度非常高”。第二空,结合后文“地热可以不受地域、季节、昼夜等因素限制”的语境,此处所填内容可能存在与其他能源的比较,故可填“与其他能源相比”。第三空,结合后文“地球内部的热能是深藏不露的”和“但是可以通过地表的地热现象来感受和认知它”的语境,故可填“看不见也摸不着”。【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和句式变换的能力。第三段共有五个句子。第一、二、三、四句介绍地热资源的分类、开发价值;第五句介绍开发面临的问题。前四句与最后一句形成转折关系。因此,将这两层内容用转折关系的连词进行衔接,加以表述就是:①根据温度差异,地热资源可以大致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类,②可开发用来供热取暖发电,③但成本高,还有一系列技术问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各种弘扬自我的宣言:“成为你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忠于自己”……这些宣言肯定了自我的主观意愿,彰显了自我的决定性地位;而加拿大思想家查尔斯•泰勒认为,追求自主性,追求独特的自我,恰恰应当拒绝“唯我论”,应当积极介入与世界的联系、对话和反思,让自己变得更为清醒和丰富。对于如何“成为你自己”,你有怎样的思考和体验?在上述材料的理解基础上,写一篇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作文立意应围绕“如何成为你自己”去谈,材料提供了两种思路,一种是宣言里所体现出的思想:“听从内心,做真实的自己”。另一种就是泰勒观点体现出的思想:“摒弃唯我论,积极与世界沟通并自我反思,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当然也可以结合起来论说:“我们要听从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但也要积极与世界沟通和自我反思”。行文构思上,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朝向文明之光,成就美好之我。想“勇敢地成为你自己”,向自我的内心探索和与外部世界对话,两者不但毫不矛盾,而且同样重要。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成为自己,先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反求诸己。二、认识自我需要有参照物,这个参照物一般就是外部世界。三、我们要从自身的实力地位出发,明确合理的理想,脚踏实地地前行,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实现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价值。立意:1.认清自我,活出本色。2.朝向文明之光,成就美好之我。3.认清自我,活出本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