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二0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Word版.docx

重庆市二0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Word版.docx

ID:83561415

大小:41.9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二0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Word版.docx_第1页
重庆市二0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Word版.docx_第2页
重庆市二0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Word版.docx_第3页
重庆市二0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Word版.docx_第4页
重庆市二0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Word版.docx_第5页
重庆市二0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Word版.docx_第6页
重庆市二0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Word版.docx_第7页
重庆市二0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Word版.docx_第8页
重庆市二0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Word版.docx_第9页
重庆市二0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Word版.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二0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Word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2024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本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短视频有其短处,更有其长处。在短短几分钟内,让受众掌握一部经典电影的精髓,并了解大概剧情,确有存在之价值。有人喜欢长篇大论,有人喜欢提纲挈领。有人愿意耐下性子看完一部长电影,也有人愿意抽出零散时间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华。这是不同的“刚需”,不宜以自己的口味否定另一种口味。只要不同的受众感受到不同的幸福体验,便足矣。有人形象地把这种电影解说称为“电子榨菜”。既然名谓榨菜,意味着它扮演着佐料、佐菜的角色,有增进食欲、丰富口味等效果。既然如此,就不能用要求佛跳墙的标准来要求榨菜,更不能指责它为何代替不了满汉全席。换句话说,如果能够给多元化的大众需求提供一种可能,能够让人们在支配琐屑时间时找到一种出口,能够让人们在电影盛宴中夹到几筷子精品,那就有存在的价值。更何况,“电子榨菜”还具有“反哺功能”。具体而言,很多人吃了这种“电子榨菜”,进而想看整部电影,在这个过程中,“电子榨菜”形同电影推荐单,能够吸引更多人看长电影。电影解说是一门艺术,需要硬功夫,如果不对整个剧情进行系统把握并加以消化,是很难做到出彩的。而事实上,“电子榨菜”的创作者们就电影解说确实下了力气,把电影的精华浓缩在短短几分钟内,没有慧眼,没有提炼能力,没有剪辑实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的劳动值得肯定。(摘编自《看向“电子榨菜”的目光应多些善意》材料二:与人们日常随时随地刷手机不同,用餐时间和地点相对稳定,“电子榨菜”比其他碎片化观看更容易专注沉浸,同时获取成本低,从内容到时间人们都无须额外支付,就能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夹缝中加速获得快乐。有人用“电子榨菜”消磨独自用餐的“孤独”,也有人架起屏幕昭告天下“请勿打扰”,保护一人份的自在;无论看什么、听什么下饭,人们都意图在虚拟的屏幕中暂时寻找一块舒适的情绪环境,或者自由地掌控一小段时间,将现实拥挤的时空,在心理层面上想象性地拓展。 闲暇时光的娱乐无可厚非。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并把休闲看成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文字“休”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美善、福禄,“倚木而休”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对自然的敬畏。“闲”常被引申为道德、法度,通“娴”,有思想纯洁与安宁的意思。只是在当代竞争社会,追求绩效让人们深感时间紧迫。因此,很多人无法在几十分钟的用餐时间“无所事事”,加速娱乐或获取信息,成了某种兼顾与平衡的选择。不过,屏幕把“电子榨菜”与先贤哲人所思考的闲暇、休闲区分开来。触屏观看可以自由选择内容,并可以使用智能按键解决观看过程中的个性化诉求,大多数功能体现出高效性、便捷化的特点,例如倍速、跳过片头广告等选项,大大简化了“电子榨菜”的播放和观看过程。这般操作下来,一顿饭的工夫,即使较长的剧集、综艺、纪录片,刷完也不是问题,吃饭娱乐两不误。只不过长此以往,人们可能逐渐失去了对完整文艺作品的耐心,以“小帅和小美”为代表的“三分钟看电影”“五分钟追剧”泛滥全网,不仅压缩了影视作品时长,同时暴力拆解情节人物,通过降低理解难度的方式,迎合用户高效休闲、加速娱乐的趋势。可见,人们在用“电子榨菜”调味加料、调节食欲的时候,要提防别被“电子榨菜”彻底更改了口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们依赖技术体验感知世界,已然成为一种媒介未来发展的趋势。作为数字原住民,“Z世代”的成长伴随互联网媒介的迅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已是生活标配。近年频繁的线上社交、学习和工作,使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虚拟世界中体验情绪、补偿心理。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几乎成为身体不可分割的部分,被看作是游离于身体之外的第六种感觉器官。人们愿意并能够将情感体验、情绪价值等需求转向虚拟世界,随时筑起个体精神世界的虚拟空间,以此抵消物理空间对人精神的强占关系。当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逐渐深度介入人们日常生活,加之疫情等因素,加快了人类身体演化为“自然肉身科技赋能”的新形态,有研究者提出人类已经是一种初级“赛博格”。人类原本依赖身体感官体验世界,认知世界,未来感知外部世界的渠道将逐渐深度依赖技术手段,同时人们也开始习惯技术赋能所带来的存在体验。(摘编自赵丽瑾《电子榨菜:不止是场景消费下的娱乐需求》)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视频的优点是时间不长、信息量丰富,短视频因此获得受众群体的喜欢,成为很多人消遣空余时间的方式。 B.制作精美的“电子榨菜”能够激发受众观看整部影视的欲望,促使他们走进影院、打开电视,去追完整的影视剧。C.在忙忙碌碌的当代社会里,人们借助于“电子榨菜”,可以获取某些信息或自我娱乐,来维持精神上的平衡。D.“电子榨菜”拆分人物情节并广泛传播,迎合了用户的娱乐需求,但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失去欣赏完整文艺作品的耐心。2、(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电子榨菜”和完整电影都有着各自的受众群体,在科技信息时代,它们各自满足着多元化大众的不同需求。B.“电子榨菜”的创作者如果具有善于浓缩电影精华的慧眼及高超的剪辑能力,作品就会受全社会欢迎。C.人们利用手机欣赏“电子榨菜”,是为了在日常工作忙碌之余,从中获得短暂的快乐,弥补精神上的需求。D.“电子榨菜”的出现,与人们受科技时代的线上学习、社交等影响,习惯了在虚拟世界里体验情绪、补偿心理有关。3、(3分)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电子榨菜”主角永远都是“小帅”“小美”,内容多是快节奏解说配画面“剧透”。B.“电子榨菜”容易让人专注沉浸,会给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增添一份距离感。C.“电子榨菜”既可以缓解年轻人的孤独和焦虑,也给年轻人独自用餐添加了一些乐趣。D.“电子榨菜”的选择要有所讲究,不能让“电子榨菜”影响了进食的好心情。4、(4分)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6分)如何推动“电子榨菜”的健康发展,使之得到更多受众群体的欢迎?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本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青山为证叶仲健“依弟,这信送岭上去!”端叔将一封信交给放牛娃。“给哪个?”放牛娃看出端叔十分急慌。“一个叫青山的人。”端叔叮嘱,“记住,只能交给他!”绊风岭,童安镇最高的山,上面有个村子,稀稀拉拉几户人家,眼下是游击队根据地,一般人上去得半天,对放牛娃来说,只消个把钟头。以前放牛,他常跑上面去,有条近道,得穿越一处崖洞,鲜为人知。绊风岭村口,一个小伙子拦住放牛娃,问他找谁。放牛娃说:“青山。”“找青山啥事?”“见到青山才能说。”小伙子搜遍放牛娃全身,才领他往村里走。信,躺在放牛娃鞋窝里,没被发现。将放牛娃带到一个汉子面前,小伙子退到屋外站岗。“找我啥事?”汉子不老,三十来岁模样。“青山横南北?”“绿水绕西东!”暗号对上,放牛娃脱掉鞋,掏出信,递过去。汉子扫了一眼,未立即打开,拍拍放牛娃的臂膀说:“好样的!”放牛娃是我的父亲。他自小是孤儿,被寄养在堂叔家,十三岁被国民党抓走当壮丁,半路逃脱,躲进苦竹村,给林伯家放牛。父亲说端叔过去是隐藏在我们村的地下党员,他帮他送过好几回鸡毛信。“有一回撞见一伙巡山的,不懂啥来头,我只管逃,他们在我背后追,跑出几里地,我上树躲了一宿,不知道多惊险!”父亲将他的故事对我讲了无数遍。20世纪9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县政府办,工作一年多后,意识到一个问题:父亲对革命事业也算有过贡献,按理应该享受优待才对,可父亲啥都没有享受过,修了大半辈子地球,一生清贫。我向民政局朋友咨询此事。朋友说对老地下党员和老游击队员,国家确实有优待政策,前提是你得去认定身份,具备至少两名在世的且同时期、同地点参加革命的老党员证明。 我回家向父亲提及此事,让他联络端叔和青山。“只要拿到他们出具的书面证明,每月就能享受好几百元补助。”“我看还是算了,当年我又不是奔着好处去的。”父亲将头摇成拨浪鼓,“黄土埋半截的人了,争这些做甚?”我说:“至少得让国家给你恢复名分吧?”父亲还是拒绝。我有些生气:“你要嫌害臊,我替你去办。”从父亲口中得知,端叔全名林端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童安镇政府工作,家就在镇上。只是,一番辗转,我打听到,曾任副镇长的端叔,十年前退休,两年前过世,不曾遗留与父亲有关的一鳞片爪。出师不利,也就失去寻找青山的必要,“青山”是否真名,何许人也,身在何处,也许死去的端叔才清楚。这事就此搁置,在父亲罹患胃癌过世后,不了了之。每每回想起此事,我难免遗憾。后来,我调至市司法局,听说我来自童安镇,一位同事说他知道那地方。“有个红色革命根据地遗址吧?我父亲当年在那蹲点过。他是老共产党员,参加过当地的战役。”文献记载,游击队在绊风岭设立根据地,前后不到两年时间,倘若他父亲在那里参加过革命,保不准会知道我父亲。我让他回家问问他家老爷子是哪一年的事,记不记得当时有个放牛娃给他们送过鸡毛信。同事当即打电话,挂掉电话后说他父亲当时不负责通讯任务,不记得有这么个人,得向王副局长打听。“王副局长?”“市公安局王青山副局长,早退了,跟我父亲是老战友。”听到“青山”这名字,我无比激动,迫不及待让同事引见。同事说没问题,周末让他父亲带我去。眼前这位老人,九十二岁高龄,谈吐清晰,据说还能每天看报。他问我有没有我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我说没有。父亲只照过一次相,晚年照的,那照片成为他的遗照。他说:“既然你爹已经过世,你找我的目的是啥?”我怔住,是呀,我的意图是让政府恢复父亲的名分,还是奢望上级照顾我的仕途,抑或只是为了印证父亲那段被埋没的历史?“不瞒你说,当时是有这么个放牛娃,至于是不是你爹,恕我不能下结论。”这是位相当睿智的老人。我尽可能表现得不卑不亢:“有您这话,不枉此行。”我向王青山老人辞别,转身离去的那一刻,苍老的声音追过来:“我给过他一枚弹壳!”我的心被抓了一下,回过头问:“刻着‘王’字的弹壳?”老人目光一亮:“对对对,我还让他有困难拿弹壳来找我哩,还给过他地址。”那枚弹壳,父亲看得很重,跟钥匙串一块儿,傍在身边几十年,只是他过世后,我忘记丢哪去了。回想起来,身份认定这件事,父亲一直是拒绝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少老游击队员和老地下党员,拒绝享受国家优待,不想给国家添麻烦,哪怕再穷困潦倒,也不向政府伸手,他们是最值得敬佩的人……”坐着的老人颤巍巍地站起,左手按住我手背,右手拍拍我的臂膀,“你爹,好样的!”回到老厝,我翻箱倒柜,那枚弹壳却怎么也找不着。我知道它真实存在过,如同父亲那段峥嵘岁月,青山可证。6、(3分)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放牛娃人小却灵活,别人得走“半天”的山路,放牛娃却“只消个把钟头”便能到达目的地。B.听说已退休的市公安局副局长名叫王青山时,“我”的内心又燃起了能找到证人的新的希望。C.“我怔住,是呀”后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道出了“我”找王青山老人的真实目的。D.辞别之时,王青山老人告诉“我”弹壳的事,说明他已经认定父亲就是当年送信的放牛娃。7、(3分)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部分描写人物对话时,多采用短句,刻画出端叔、小伙子、汉子等人机警、果敢的人物形象。B.小说围绕“我”为给父亲认定身份而寻找证人一事展开,两次于无希望处又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有吸引力。C.小说善用伏笔,如要将信交给叫青山的人、交信时的暗号、得知端叔死讯时失去青山的线索等,都为后文找到“青山”设下伏笔。D.小说结尾处,青山老人拍着“我”的臂膀说的那句话,呼应小说开头故事中他对放牛娃的称赞,同时更进一步升华了小说的主题。8、(4分)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作用。9、(6分)小说结尾关于“弹壳”的情节有何妙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本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龚五十步而樵采者,罪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村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王默然不悦。左右皆曰:“大王据千乘之地,天下仁义之士,皆来役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斶对曰“不然。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与?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眉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则再拜而辞去也。(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有删改)10、(3分)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勾选出相应位置。有A昔者秦B攻齐C令曰D有敢去E柳下季垄F五十步G而樵采者11、(3分)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镒,我国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一说合二十四两)。两、斤、铢、钧、石都是古代重量单位。B.闾里,古代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古代也常以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闾左,富者居闾右,此处与《陈涉世家》中“发闾左適戍渔阳”的“闾”字含义相同。C.太牢,古代祭祀宴会时所用牲畜,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这里指上等食物。 D.再拜,拜两次,表示敬意,是古代的一般性礼节,此处与《鸿门宴》中的“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含义相同。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斶不畏权势。他在齐王让自己上前时回应让齐王上前,并认为如果自己上前是趋炎附势,而齐王上前是礼贤下士。B.颜斶论辩才高。他以柳下季垄和齐王的头做对比,引用老子观点,并举侯王自我称谓的例子,来说明士贵君轻的道理。C.颜斶不慕荣利。他没有接受齐王丰厚爵禄的笼络,因为他认为自己已尽到尽忠直言的责任,不想失去身体和精神的独立完整。D.颜斶主张归真。他认为璞玉一旦做成美玉就失去了宝贵的价值,生于荒野僻静之地就应回归原处,以保持本真的自己。13、(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2)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14、(3分)在和齐宣王关于士和王的争论中,颜斶的观点是什么?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三、诗歌鉴赏(共9分)(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夜登小阁①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②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注】①小阁:指杭州青墩镇僧舍“无住庵”中的楼阁,是词人晚年的居所。②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的杰出诗人,洛阳人,诗尊杜甫,后期之作沉郁雄浑。15、(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紧扣词题,着重忆旧。先写群友共饮,再写吹笛天明,可见词人当年意气风发、豪情万丈。B.“杏花”两句,尽显当年的良辰美景成心乐事,顺承上文追忆,引出下片感慨,令人击节赞赏。C.“闲登”句中的“闲”字,与苏轼“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字一样,均为了展现悠闲的心境。D.结尾两句,把古往今来的人间万事,融入午夜的渔歌声中,意境苍凉,以旷达语出之,寄慨无穷。16、(6分)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四、默写题(共6分)17、(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2)《石钟山记》中苏轼考察石钟山声音形成缘由的过程,发出了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可以的,很多事情应该亲自去参与并探查。(3)《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写书品茗极闲适恬静的生活,实际暗含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的感慨和牢骚。五、语言表达(共20分)(本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敦,大也;煌,盛也。”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文明艺术的宝库,其彩塑和壁画以高超的艺术水平、广泛的取材范围、大气磅礴的内容构思、浓烈而又瑰丽的色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①_____的。随着时间和参观游客的增加,让莫高窟文物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光照褪色、壁画酥碱问题、进入洞窟参观游客呼出的热气和湿气……这些都成为保护敦煌石窟的客观困难。想要莫高窟壁画“青春永驻”,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开始提出“数字敦煌”构想,通俗的解释就是“给佛拍照”,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并率先在国内文博界开展文物数字化工作。2016年上线的“数字敦煌”资源库,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人们游览、欣赏、研究等需求。在“数字敦煌”里拖动鼠标便能参观洞窟,通过放大、缩小视角,远则能总览整窟风貌,近则可观看壁画细节,就连模仿汉式传统木构建筑形式的人字坡窟顶、东西两坡上浮塑的数条椽子和椽间手持莲花、忍冬的天人图案都能看得②_____。厚重的历史,静态的壁画,一下子都活了起来,游客仿佛③_____。18、(3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4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20、(4分)请简要分析画框语句的表达效果。(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中国传统礼俗文化中,“野”往往被视为粗俗无礼,为君子所不齿。然而在中国文学的观念中,“野”却经常被视为①_______。久在世俗礼仪之中的士大夫们体会到的是“复得返自然”的感觉,体会到的是山花野草、田园村寨的野情野趣,体会到的是人性的本真和生命力的充盈。他们从中看到了人之本性、文之自然和美之本色。“野”是人类原始阶段真实的生活场所和自然本性,是②_______。回到“野”的状态,就是回到心灵的故乡,回到心灵安顿之所。陶渊明的一方田园可谓“野”性十足:“荆扉”“柴门”“草庐”,怪不得有人称陶诗为“田家语”。但在陶渊明看来,这是一方放飞心灵的田园。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说:“正如植物有‘野生’和‘园植’两大类一样,思维方式也可分为‘野性的’和‘文明的’两大类。”我们认为,文学创作也可以分为两大类:野性的和文明的,或者说天生的和人工的。陶渊明的诗文就是生长在③_______,自由生长,天然的芳香沁人心脾。21、(3分)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画横线处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和众人同乐还是独自游乐呢?陶渊明更偏向“独自游乐”。B.在地铁上,几位打扮时尚的“文明人”向一旁的农民工投去鄙夷的眼神。C.以前明星代言出了问题,往往是公司作为明星的“马甲”代为受罚。D.“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是农民辛苦劳作的写照,祖父却乐在其中。22、(6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六、材料作文(共60分) 23、(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以上这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答案:D解析:“人们就会失去”错误,材料二第三段原文是“只不过长此以往,人们可能逐渐失去”,选项把可能性表述为必然性2、答案:B解析:“作品就会受全社会欢迎”表述过于绝对,“电子榨菜”有不同的口味,再好的作品,也只能是获得部分群体的喜欢3、答案:C解析:材料一的观点是“‘电子榨菜’有其存在的价值”。A项,说明“电子榨菜”的构成。B项,强调“电子榨菜”的短处。D项,阐释“电子榨菜”对人们娱乐的口味可能产生的影响。4、答案:①举例论证。列举人们在触屏观看时选择倍速、跳过片头广告等选项的例子,论证“电子榨菜”的功能体现出高效性、便捷化的特点。②引用论证。引用亚里士多德的看法,论证“闲暇时光的娱乐无可厚非”的观点。③对比论证。将“电子榨菜”与其他碎片化观看相比,强调“电子榨菜”更容易获得快乐。④比喻论证。将观看“电子榨菜”比喻为调味加料、调节食欲,将“电子榨菜”一味迎合用户比喻为更改口味。5、答案:①创作者要具备慧眼和高超的剪辑能力,对情节人物的提炼必须精练得当。②在内容上要突破千篇一律的模式,精心制作推广,而不是一味地迎合用户。 ③在数字化的时代,要与时俱进,综合各种新技术,为人们全新的存在体验。6、答案:B解析:A项,放牛娃能快速到达目的地,是因为他对路熟悉,知道少有人知的近道。C项,“我怔住,是呀”后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的是“我”对自己寻找证人目的的反思。D项,王青山老人是在“我”回复弹壳上刻着“王”字的时候才确定父亲就是当年送信的放牛娃的。7、答案:C解析:伏笔指文章里前段为后段埋伏的线索。交信时的暗号“青山横南北?”“绿水绕西东!”在后文并未再次出现;“我”得知端叔死讯时失去青山的线索,而后文中“我”找到青山是因为调岗后的一个同事的引见。所以“交信时的暗号”和“得知端叔死讯时失去青山的线索”不是为后文找到“青山”设下的伏笔。8、答案:①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围绕着“我”要为父亲认定身份而寻找证人这一事件展开,叙述了寻找端叔未果、让同事询问父亲、找到青山老人、证实父亲身份等情节。②衬托父亲的形象。“我”为父亲认定身份的出发点是较为功利的,这更加衬托出父亲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③就效果而言,“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参与者,小说以“我”为叙述视角,使得故事更加真实。9、答案:①在“我”已经打消了再去为父亲认定身份的时刻,弹壳这一线索的出现,使故事柳暗花明,使故事于结尾处再起波澜,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使故事更加完整。②父亲手握弹壳这个有力的证物却不去找组织要待遇,突出了父亲大公无私的人物形象。③通过弹壳,青山老人联想到众多的老游击队员和老地下党员的高尚情怀,由“个体”到“群像”,进一步升华了小说的主题。④“我”虽找不到弹壳,但知道它真实存在过,表明经历了这次事件,“我”真正理解了父亲的为人,精神上受到洗礼。【答案】10、答案:ACD解析:(原句翻译)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下令说:“有人敢在柳下季墓地五十步内砍柴的,判以死罪,不予赦免。”11、答案:D解析: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礼节,而非“一般性礼节”,同时,通过受礼对象为大王也可推知非“一般性礼节”,因而错误。12、答案:D解析:“他认为璞玉一旦做成美玉就失去了宝贵的价值”错误。依据原文“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可知,他认为玉生在山中,一经雕琢就破坏本色了,不是经过雕琢就不宝贵了,而是那璞玉不再保持完整的原貌了。 13、答案:(1)若能向上看清事物的本源,向下通晓事物的流变,最圣明的人懂得(该)学些什么,哪还会有什么不吉祥的事情呢?(2)我希望回去(我的乡里),晚点吃饭权当吃肉,缓缓散步权当乘车,不犯王法权当富贵,清静纯正来自得其乐。解析:(1)得分点:①上,下,时间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②流,流变(发展):③何……之有?宾语前置句:哪里会有……呢?④整体句意1分。①肉,名词作动词,吃肉;②安,徐缓,从容;③虞,通“娱”,娱乐,自虞为自得其乐;14、答案:颜斶认为士贵王轻。表现出颜斶的自信与自尊。解析: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可知,在和齐宣王的争论中,颜斶所持的观点是“士贵王轻”(士尊贵,王不尊贵!)。从“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等处可知,表现出颜斶自信和自尊性格特点。【参考译文】 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上前来!”宣王很不高兴。左右近臣说:“大王是人君,颜斶是人臣。大王说‘颜斶上前来’,你也说‘大王上前来’,这样可以吗?”颜斶回答说:“我上前是趋炎附势,大王上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趋炎附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宣王生气地变了脸色说:“王尊贵,还是士尊贵?”颜斶回答说:“士尊贵,王不尊贵。”宣王说:“有这种说法吗?”颜斶说:“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下令说:‘有人敢在柳下季墓地五十步内砍柴的,判以死罪,不予赦免。’又下令说:‘有人能砍下齐王的头的,封邑万户,赐金二万两。’由此看来,活王的头,竟不如死士的墓。”宣王听了,一声不吭,很不高兴。左右近臣说:“大王拥有千乘国家的土地,天下的士人、仁义者都来到齐国,甘心为大王服务。现在士人中那些高尚的人也就被称作匹夫,只能徒步行走居住在乡间而已;那些更低下的也不过是些边远地方里巷的看门人而已,士人的下贱呀,也真是够可以了!”颜斶回答说:“不对。君主不以多次向别人请教为羞耻,不以向地位低微的人学习为愧疚。因此能够成就他的道德并在后世传扬功名,尧、舜、禹、汤、周文王都是这样的人。若能向上看清事物的本源,向下通晓事物的流变,最圣明的人懂得(该)学些什么,哪还会有什么不吉祥的事情呢?《老子》说:‘即使贵,也一定以贱为根本;即使高,也一定以低为基础。’因此诸侯君主自称为孤、寡、不谷,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懂得贱是贵的根本的道理吧。诸侯君主用这些称呼自称,难道不是谦居于别人之下,把士人看得很尊贵的做法吗?”宣王说:“唉!君子怎么能侮慢呢,我是自找不痛快呀!到现在(我才)听到了君子的高论,才明白了不懂得尊重士人乃是小人的行为。希望您收下我做学生。而且希望先生能与我交往,吃饭将以上等食物招待您,外出备有高级车马供您使用,妻子儿女都穿着华丽的服装。”颜斶辞谢要离开,说:“玉生在山中,一经雕琢就破坏本色了,不是经过雕琢就不宝贵了,而是那璞玉不再保持完整的原貌了。士人生在偏僻乡野,经过推举选拔就享有禄位了,不是享有禄位就不尊贵显达了,而是他的身体和精神不再完整独立。我希望回去(我的乡里),晚点吃饭权当吃肉,缓缓散步权当乘车,不犯王法权当富贵,清静纯正来自得其乐。发号施令的是大王,竭尽忠心直言进谏的是颜斶。我阐述主要的意见已经很详尽了,希望您能允许我回去。”于是颜斶拜了两次辞谢离去。15、答案:C解析:C.“均为了展现悠闲的心境”错误。”“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闲”是闲散无聊的意思,不是悠闲的意思。故选C。16、答案:①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与眷恋。上片追忆与朋友们一起“午桥桥上饮”的欢乐场景,寓情于事,融情于景,充满了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与怀念。②对时光易逝、知交零落的忧伤与感慨。下片写“二十余年如一梦”,时光消逝,朋友阔别,故而“此身虽在堪惊”,充满了伤感。③对家国沧桑变化的悲凉叹息。词人生于两宋交替之际,且有杜甫之风,晚年客居杭州,可推知词中有家国之恨、身世之慨。④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怅惘。“闲登小阁看新晴”一句,外在的闲适旷达,遮不住内心的苍凉悲怆,充满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怅惘。⑤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慨叹。“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两句于历史的高度,于渔歌声中生发出深沉的历史慨叹,引发读者的共情。解析:上片忆旧。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有长沟流月仙境般的明净和幽寂环境,有“吹笛到天明”的闲情雅兴。作者将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与眷恋。“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知交零落的忧伤与感慨。结合注释“词人晚年的居所”“北宋末、南宋初的杰出诗人,洛阳人,诗尊杜甫,后期之作沉郁雄浑”可知,词人生于两宋交替之际,且有杜甫之风,晚年客居杭州,可推知词中有家国之恨、身世之慨。“闲登小阁看新晴”,“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词人从踏上仕途经历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外在的闲适旷达,遮不住内心的苍凉悲怆,充满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怅惘。“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两句于历史的高度,于渔歌声中生发出深沉的历史慨叹,引发读者的共情。 17(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3)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18、答案:①独树一帜;②一清二楚;③身临其境解析:第一空,语境强调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在全世界范围内罕见,故可填“屈指可数”。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第二空,语境强调在“数字敦煌”里可以把洞窟内的景象看得清清楚楚,故可填“一目了然”。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第三空,语境强调游客利用“数字敦煌”参观洞窟时,仿佛亲自到了那个环境的感觉,故可填“身临其境”。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19、答案:修改:随着时间推移和参观游客的增多,莫高窟文物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解析: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主语,可删掉“让”;二是“时间”和“增加”搭配不当,可以把“随着时间和参观游客的增加”改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参观游客的增加”。故可修改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参观游客的增加,莫高窟文物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20、答案:对仗工整,句式整齐。“远则……”“近则……”,游客可以任意变换视角,观看更自由;从整体到细节,“数字技术”可以让观众有更好的观看体验。解析:文中画框语句“远则能总览整窟风貌,近则可观看壁画上的细节”由句式结构基本相同的两个句子构成,句式整齐,节奏和谐;“远则能总览整窟风貌”是对利用“数字敦煌”拖动鼠标参观洞窟在放大状态下的效果描述,“近则可观看壁画上的细节”是对利用“数字敦煌”拖动鼠标参观洞窟在缩小状态下的效果描述。【答案】21、答案:D解析:文中画横线处引号表引用。A项表强调,B项表反讽,C项表特殊含义,D项表引用,故选D项22、答案:①对规矩束缚的反抗和挣脱;②人类心灵的故乡;③一方田园上的野花野草23、答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