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61034
大小:49.1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3-10-23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2至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过程性监测与诊断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I卷1至4页,第Ⅱ卷4至6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9小题,共57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之所以要有记忆,是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对于我们生活无关的,我们不关心,______。我们的记忆也是如此。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不但个人不常______,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历世不移的结果,()。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在一个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的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都市社会里有新闻;在乡土社会,“新闻”是稀奇古怪、______的意思,做人就得______。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不是在熟人中长大,而是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B.人不是在熟悉的地方上长大,而是在熟人中生长大C.人不但在熟悉的地方上长大,而且是在熟人中生长大D.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还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熟视无睹背井离乡荒诞不经循规蹈矩 B.置若罔闻安土重迁荒诞不经亦步亦趋C.置若罔闻背井离乡放浪形骸亦步亦趋D.熟视无睹安土重迁放浪形骸循规蹈矩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之所以要有记忆,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B.人之所以要有记忆,是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C.人之所以要有记忆,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D.人之所以要有记忆的原因,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答案】1.D2.A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乡土社会的特点是个熟人的社会,就是大家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生活上互相合作,彼此天天见面。同时语境中“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也可以知道前面应该紧接带有关键词“地方”的句子,所以“在熟人中长大”应在前面,“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在后面,排除BC。“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再根据句子表示的是递进关系,排除A。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熟视无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去过问或不予关心。语境意思是和我们生活无关的事物我们不关心,所以应填“熟视无睹”。“背井离乡”:因生活所迫,离开家乡到外地。“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语境主要是强调向泥土讨生活的人不爱移动,“生于斯,长于斯”,且句子是否定形式,所以应填“背井离乡”。“荒诞不经”: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语境中的顿号表示与“稀奇古怪”是并列的关系,所以应填“荒诞不经”。“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现多指拘泥于旧准则,不敢稍做变通。“亦步亦趋”:比喻没有主见,处处追随模仿的意思。语境“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强调相同少变通,所以应填“循规蹈矩”。故选A。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的语病有二:一是成分残缺,最后要加上“的办法”;二是关联词搭配不当,“之所以”搭配“是因为”,在“是”后面加“因为”。另外D项“人之所以要有记忆的原因”句式杂糅。故选C。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B.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D.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为“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擅长走路(脚走得快)”,可见“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故选A。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虚词的用法主要和几个方面有关系:在句中的位置、前后词的词性、固定句式。A项,介词,相当于“向”/介词,表示比较;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D项,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故选D。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全面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哪管C.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下面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C.“下:下面”错误。“下”,比不上,低于;句意:他们的才能远低于圣人。故选C。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C.师不必贤于弟子不拘于时,学于余D.惑而不从师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代词,这些、这类;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句意: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B.都是代词,他们。句意:生在我前面,他们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C.介词,比;介词,向。句意: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D.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句意:有了疑惑,却不跟老师学习。/(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故选B。 8.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襟危坐危:不安B.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C.酾酒临江酾:斟酒D.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简直【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危:不安”错误,应为“端正地”。句意: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故选A。9.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逝者如斯纵一苇之所如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觉而起,起而归D.不知东方之既白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介词,被;介词,比。句意: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B.动词,如同;动词,往。句意: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句意: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醒来之后就起身,起身之后就回家。D.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可以知道了。故选D。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山之阳,汶水西流阳:山的南面B.古时登山,循东谷人循:顺着C.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烛:烛光D.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稍:逐渐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烛:烛光”错误。“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意思是“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所以“烛”的意思是“照亮”,动词。故选C。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回视日观以西峰B.其级七千有余其阴,济水东流C.绛皓驳色,而皆若偻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D.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哀吾生之须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介词,在;助词,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句意: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B.都是代词,它的。句意:它的台阶有七千多级。/它的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句意:颜色有红的白的,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D.代词,它;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故选B。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代的散文诗。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赤壁赋》即属文赋。B.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明白畅达、汪洋恣肆。其词豪迈奔放,开创豪放派一代词风。C.壬戌,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法。D.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诗文多用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年号纪年法”错误。壬戌,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法。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民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民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民族性了。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为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我在《美国人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去形容它。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3.下列关于中国乡土社会“家的性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作为一种事业社群,具有绵续性,而西方的家庭无需担负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一般具有临时性。B.氏族作为事业组织,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这种长期性同样是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所具备的。C.家庭关系的主轴在纵向的父子、婆媳之间,而不是在横向的夫妇之间,这一显著特点是由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决定的。D.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注重绵续性,求效率,讲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只有夫妻间的相近如宾,没有两性之间的情感安慰。14.【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依据人类学上的说法,部落是由氏族扩大形成的。部落和氏族都具备事业组织的特点,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是相同的。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根据事业的大小可以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事业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等诸多方面。C.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发生变化,跟该社群担负的功能有关。西洋家庭担负生育功能,中国家庭担负事业功能。D.作者在《美国人的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形容夫妻的两性情感。这种情感可以在生活上安慰夫妻双方。15.【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乡土社会采取差序格局作为结构原则,这仅是作者的假设,由此得出的基本的家具有氏族性的判断并没有客观依据。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结构如仅限于亲子的小组合而不加以扩大,就会影响家的长期绵续性,也就不利于经营复杂性事业。C.中国的家法和三从四德的道德标准,强调讲究负责和服从的纪律性,追求事业维系和发展的效率,冲淡了家人间的亲情。D.在论述“中国的家”的特点时,作者一再强调“乡土社会”这一概念,表明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乡土社会的性质密切相关。【答案】13.D14.C15.A【解析】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只有夫妻间的相近如宾,没有两性之间的情感安慰”,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中国家庭担负事业功能”不全面,根据第一段“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可知中国家庭同样包括生育功能。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文中的“假设”的对象是可以用“差序格局”这一理论术语来概括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而不是“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这一客观特点本身。故选A。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北宋·欧阳修《丰乐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北宋·苏轼《喜雨亭记》)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可胜数胜:尽B.掇幽芳而荫乔木掇:拾取,采取C.志喜也志:志向D.狱讼繁兴狱:诉讼案件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耸然而特立羽化而登仙B.修之来此哀吾生之须臾C.刺史之事也卒莫消长也D.则吾与二三子与郑人盟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B.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C.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D.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1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找到了风景迷人的丰乐亭。B. 欧阳修喜欢滁州的僻静,且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蕴含了作者痴情山水的意趣,与《醉翁亭记》有着相似的情感。C.丁卯日天下大雨,虽然有些百姓认为还不够,但这也让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与此同时,苏轼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D.有人把降雨归功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在苏轼看来,这正是造物者的伟大之处,冥然飘渺,却又有着高尚的造物情怀。【答案】16.C17.B18.C19.B【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志:记述,纪念。句意: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句意:高耸地矗立着/人得道飞升成仙B.都是介词,无实在意义。句意:我来到这里/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C.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助词,表陈述。句意: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D.连词,和;介词,跟。句意:那么我与你们/跟郑人结盟。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江淮之间”是“介”的后置状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D;“所不至”为“所+动词”结构,二者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找到了风景迷人的丰乐亭”错误,由原文“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可知,当时还没有丰乐亭;C.“丁卯日天下大雨,虽然有些百姓认为还不够”错误,由原文“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可知,是甲子日下雨,百姓认为还不够; D.“这正是造物者的伟大之处,冥然飘渺”错误,张冠李戴。由原文“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可知,是太空冥然飘渺,不是造物者。故选B。参考译文:我担任滁州的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向滁州人讯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这样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因为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了。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成为敌国的,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前的凭靠险要的割据都被削平消灭,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草木凋零,山岩裸露,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下“丰乐”二字来给这座亭子命名。(北宋·欧阳修《丰乐亭记》)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说的是:“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于是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北宋·苏轼《喜雨亭记》)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本卷共小题,共43分。二、文言文翻译(共4分)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答案】有会吹洞箫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注意点如下:“客有吹洞箫者”,“吹洞箫者”修饰“客”,为定语后置句,有会吹洞箫的客人;“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和”,同声相应,唱和;“然”,……的样子;“慕”,思慕;“缕”,细丝。三、诗歌鉴赏(本小题6分)21.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远游①杜甫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尘沙连越巂②,风雨暗荆蛮。雁矫衔芦③内,猿啼失木间。弊裘苏季子④,历国未知还。[注]①诗人晚年出夔州至潭州,此诗写于其间。②越巂,古郡名,治所在四川西昌东南;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入侵河陇诸州及安西、北庭诸地。③衔芦,指雁衔芦草以自卫。④弊裘苏季子,原指苏秦游说秦王未果、敝裘而归的事,这里指人奔波劳碌。(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开篇先写江水后写高山,由近而远,由高到低,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见壮阔之景。B.诗的颔联将眼前的气象与时局联系起来,表达诗人对当时动荡时局、战乱社会的忧虑。C.诗的颈联写雁与猿,颇具暗示性,独猿失木,暗指诗人此时的情境。D.诗的尾联写苏秦奔波劳碌狼狈返乡的故事,实指自己飘零无依,离国无家可归的现状。(2)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答案】(1)A(2)①“尘沙”“风雨”喻指战事、动荡的局势,表达诗人对动荡时局、战乱社会的忧虑;②诗人借季子敝裘的典故与独猿失木的现象,抒写了漂泊(羁旅)之苦;③借雁衔芦草而飞的现象,流露出前途迷茫之悲和思乡之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A.“由高到低”错误。诗的首联,由低到高,写江水写高山,以云衬托出陡峭壁立的高山之高。故选A。【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由注释可知,此诗写于诗人晚年,当时诗人从夔州沿江而下到湖南潭州,诗开篇,写山写水,眼前江面阔大起来,岸边高大的房屋倒映在江中,“浮”字给人一种动态感,远处陡峭的山云雾缭绕,“出”字写出云的气势,此处写景,动静结合,实为诗人羁旅途中之所见。颔联,“尘沙”暗指战争,“风雨”亦实亦虚,暗喻动荡不安的局势。此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时局尚不安稳,表达诗人对动荡时局、战乱社会的忧虑。 颈联,写矫健的鸿雁衔着芦草而飞,显现了对鸿雁前途的忧虑;猿的哀啼,更显凄凉,何况是独猿失木,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雁与猿,其实正是诗人羁旅的景况。尾联,借典抒怀,写苏秦羁旅狼狈,离国无家可归,实指自己。本诗表达的情感,由诗歌题目“远游”以及诗句中的意象“云”“雁”及“猿啼失木”“苏季子”的典故,足以看出诗人漂泊之苦;另外,“雁衔芦草”隐喻人生前程之险,“雁”又常与思乡联系起来,流露出前途迷茫之悲和思乡之痛。四、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5分)22.(1)杜甫《登高》一诗中被后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2)《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志得意满、意气风发,饮酒作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4)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荀子《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我们大力倡导和弘扬的务实态度、实干精神不谋而合。(5)《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仰视“鹰击长空”;俯瞰“___________”。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6)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答案】①.无边落木萧萧下②.不尽长江滚滚来③.故不积跬步④.无以至千里⑤.酾酒临江⑥.横槊赋诗⑦.吾尝终日而思矣⑧.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⑨.漫江碧透⑩.百舸争流⑪.鱼翔浅底⑫.小乔初嫁了⑬.雄姿英发⑭.羽扇纶巾⑮.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萧”“跬”“至”“酾”“槊”“尝”“须臾”“漫”“舸”“浅”“初”“纶”“摧”“事”。五、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老来割麦蒲楠 栀子花的香在村子里荡来荡去,猛烈得很,哦,是割麦时间了。确实是这样,麦子黄了,麦子熟了,一棵棵沉醉的麦穗,饱饱地低着头。麦粒的香味,也从穗的缝隙里渗出,悄悄地香。这香和栀子的香不同,婉约而不张狂,提示着人们该磨镰了,该下地了。顺爷起得很早,他要乘着星露割麦。麦在一夜的露水里柔和,麦秸柔和,穗也柔和,不会碰一下就爆裂了。顺爷磨了一夜镰,实际上是用锉刀锉的,弯月样的锯镰刀,长了碎碎的牙齿,要一个个锉,否则镰刀锋利不起来,割起麦子费力不说,还拖泥带水。顺爷边磨镰边听收音机,习惯了,收音机播天气预报,明天天气晴好,适合开镰。一夜的星露果然是好,麦子们都还在露水里睡觉呢。顺爷自小就听老人说,露水是星星上落下的,所以就叫星露。星露好,新鲜,庄稼们爱这口。今年的麦长得好,风调雨顺,长得厚实。顺爷找了个田嘴下地,顺手挽了把麦子,刚要发力,却听到相邻的麦地有“唰唰”的镰刀摩擦麦秸的声音。还有比顺爷更早的人呢。顺爷知道是谁,他喊了声:六哥,割麦呀,还活着!六哥从麦地里抬起头,不阴不阳地回了句:承情,还活着,睡地上垫席子哦。顺爷七十二岁了,六哥比顺爷大上两岁,都是村中老人了。干巴巴的对话结束了,顺爷和六哥都一心向麦,使着劲割起麦子来,一地的麦,要割上大半天时间的。顺爷和六哥的麦地都不大,亩把田的样子,要是田地多了,还真种不动。人不服老不行。年轻时顺爷种地可是一把好手,三五亩一天就能割个干净,镰刀挥起,一道优美的弧线划去,麦就倒了一片。现在差多了,几行麦子割下来,腰像要断了一样,弯不下,直不起。顺爷割了一气,汗流进眼里、嘴里,嗓子直冒烟。他缓缓地挺起腰,对着邻地说:六哥歇会儿吧,也没多少活儿。六哥回应:歇啥,不怕慢,就怕站,慢慢干。六哥不抬头,但“唰唰”的声音明显慢了下来。顺爷还听到六哥在嘟囔:不知明天的太阳可照我。不多的对话在麦穗间传来传去,幽幽的,似乎是这块地上唯一的声音。麦实在是长得好,可割麦的人呢?只管种不管收,可不是庄稼人的做派。还真是的,村里青壮年都跑城里去了,田又怕空着,疏疏地撒上种子,一副靠天收的模样,天和地都发了力,收获就在眼前,可怎么就忘了收割呢?顺爷想不明白,电话没少打,通知城里的人回来割麦。城里的人感谢归感谢,可就是人不回来。去年的麦,就有不少烂在田里,好了麻雀和喜鹊们。六哥自言自语说话:小东西们都不回,还说,一亩田的收成,不如城里干两天的。小东西们,田不收,吃啥呀。顺爷明白,六哥也一定打了无数电话,捂着嘴没笑出声来。顺爷问六哥:怎么不进城去?在家当孤鬼。六哥反问:你呢,家的灯盏亮些? 这话是不用回答的,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脚下的地,种了一辈子的地,地熟了,离不开人呢。顺爷和六哥都有不少承包地,儿孙们作主,大多数地流转给别人种,留下的地,是顺爷和六哥硬坚持的,这地是他们立根的地方。顺爷对流转出的地是有看法的,那些种地的人不下功夫,花拳绣腿,怎能和自己种、自己出力比。留下的地,顺爷不让别人插手,六哥也是,当孩子服侍,麦自然长得好,长得厚。小两岁还是不一样,顺爷超前割完了,六哥的地还剩下一垄。顺爷从麦棵间插了过去,对头地割将起来。六哥没说什么,乡里乡亲相互帮衬,再正常不过了。六哥突然笑出了声:顺子还记得不,过去为一拃宽的地,还打过架呢!顺爷答腔:记得,现在我把这地都给你,你可种得动?又是无话,只听到“唰唰”的声音紧一下慢一下。两块地割完了。割完的两块地陷在大片的麦地中央,像是两只眼睛,沉浸地看着天空。六哥和顺爷坐在田埂上,各自想着心思。想什么呢?俩人对望了一眼,同时冒出了一句:该回了。气歇顺了,顺爷问六哥:明年还种吗?六哥斩钉截铁:种,没种够!你呢?顺爷也毫不含糊:种,走不动,爬也爬来。顺爷叹了口气:舍不得呀!六哥叹口气:舍不得哦!六哥突然很神秘地对顺爷说:告诉你,我大孙子要回村子了,说是再创业,种田呢!顺爷说:真的呀!真好。六哥说:真的,儿子敢不同意,打断他的狗腿。嗯,真好!割完的麦地,麦茬留得整齐,小风吹过,一浪浪地腾着涟漪,而留在麦茬间的花生,正嫩嫩吐绿,这是顺爷和六哥套种的。(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8月)文本二:土地是乡土小说中最重要的意象,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同样离不开对土地的描述,“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直接陈述了乡下人为什么离不开土地,乡土社会的地缘与血缘关系,使定居成为常态,迁移成为变态。土地之所以能够成为农民谋生的手段,是因为土地上可以种植庄稼,生产粮食,而粮食才是养育人类的根本。《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之根本,伟大的农民多是善于耕种的形象,守护土地与庄稼成为他们引以为傲的职责。(选自李如彬《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庄稼”书写》)2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以栀子花香引出麦香并将二者进行对比,深入传达出农人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对庄稼的深厚感情。 B.顺爷和六哥“还活着”等针锋相对、极不礼貌的回话,凸显了乡土社会中相熟的人们,即使厌恶对方,生活中也无法避而不见。C.顺爷和六哥曾为了一拃宽的土地打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生活的窘迫;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们依附土地、重视土地的态度。D.顺爷、六哥对望时不约而同地冒出一句“该回了”,一语双关,既表达了割完麦回家之意,又暗含对在外儿孙返乡的期盼。24.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对入城青壮年疏于耕作、淡于收获的侧面叙写,表达了对迷恋城市、好逸恶劳行为的委婉批判。B.小说中使用了借代、拟人以及整散结合的错落句式,生动地写出了宁静优美的乡村景色,寓情于景。C.小说以小见大,通过顺爷和六哥之间一次平常的农事闲话,反映出部分农民把农业当成立国之本,仍然坚守在土地上。D.小说用富有乡土气息的质朴语言描绘了生动真实的劳动场景,既自然和谐,充满意趣,又隐约闪现着伤逝之情。25.文本一最后一段颇具意味,作者以此结尾有何用意?26.请结合文本,评析小说中塑造的顺爷、六哥这类形象的现实意义。【答案】23.B24.D25.(1)增强审美意蕴。作者以麦茬地的优美景象来揭示劳动创造了美、劳动者赋予了大自然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2)深化小说主题。作者寄寓景物以象征意义,预示着农业发展必将如嫩芽吐绿,充满勃勃生机。26.①顺爷和六哥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代表,他们热爱家乡、珍视土地、勤于劳作、乐于助人,具有值得传承发扬的可贵品质;②他们的思想相对保守,安于现状,对进城务工、土地流转等现象存有偏见,这可以理解,但也需要科学引领和合理指导;③顺爷和六哥的形象极具真实性和典型性,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能够引发人们对农村改革的思考。【解析】【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即使厌恶对方,生活中也无法避而不见”错误。“还活着”等话语看似针锋相对、极不礼貌,其实是老人家们日常“亲切”互动的表现,说明他们的关系好。而由文中“六哥歇会儿吧,也没多少活儿”等句子可知,二老互相之间非常关心。故选B。 【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表达了对迷恋城市、好逸恶劳行为的委婉批判”错。入城青壮年不回乡收麦不是因为好逸恶劳,而是因为种地收入比不上在城里务工。B.“借代”错,文中没有借代手法。有拟人,如“一棵棵沉醉的麦穗,饱饱地低着头”;句式整散结合,如“麦在一夜的露水里柔和,麦秸柔和,穗也柔和,不会碰一下就爆裂了”,但文中没有借代手法。C.“反映出部分农民把农业当成立国之本,仍然坚守在土地上”错,农民不离开土地是因为舍不得,而不是把土地当做“立国之本”,选项拔高了。故选D。【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最后一段是麦地里的环境描写,“一浪浪地腾着涟漪”写出了麦地里生机勃勃的景色,而这一切,是顺爷和六哥通过辛勤劳作换来的,除了小麦,“留在麦茬间的花生,正嫩嫩吐绿”更是两人辛勤劳作的证明,是两人的劳动,带来了如此美丽的景象。由此可概括:增强审美意蕴。作者以麦茬地的优美景象来揭示劳动创造了美、劳动者赋予了大自然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而留在麦茬间的花生,正嫩嫩吐绿”,绿色是希望的颜色,象征着新生,正好承接了上文“告诉你,我大孙子要回村子了,说是再创业,种田呢”这一情节。新生代年轻人又重新重视乡村土地,愿意回到乡村,耕作土地,暗示着将有下一代新人继承顺爷和六哥的衣钵,农村土地不会荒芜,深化了主题。由此可概括:深化小说主题。作者寄寓景物以象征意义,预示着农业发展必将如嫩芽吐绿,充满勃勃生机。【2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并对文章进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文章中顺爷和六哥一个七十二岁,一个七十四岁,“都是村中老人了”,他们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代表;“顺爷起得很早,他要乘着星露割麦”“还有比顺爷更早的人呢”,他们勤劳,大早上就起床割麦;“留下的地,是顺爷和六哥硬坚持的,这地是他们立根的地方”“这话是不用回答的,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脚下的地,种了一辈子的地,地熟了,离不开人呢”,他们热爱家乡和土地,在村里青壮年都出城务工时,还能坚守土地,坚持种田;“六哥的地还剩下一垄。顺爷从麦棵间插了过去,对头地割将起来。六哥没说什么,乡里乡亲相互帮衬,再正常不过了”,他们热情淳朴,互相帮衬,乐于助人。但他们虽然坚守土地,但对进城务工 看法是保守的,总认为到麦收时节了就得回家割麦——“顺爷想不明白,电话没少打,通知城里的人回来割麦。城里的人感谢归感谢,可就是人不回来”“顺爷明白,六哥也一定打了无数电话,捂着嘴没笑出声来”。同时,他们对农村土地流转抱有偏见——“顺爷和六哥都有不少承包地,儿孙们作主,大多数地流转给别人种,留下的地,是顺爷和六哥硬坚持的,这地是他们立根的地方”,认为土地就是他们的根。现实意义:由文本二“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土地之所以能够成为农民谋生的手段,是因为土地上可以种植庄稼,生产粮食,而粮食才是养育人类的根本”可知,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来说,土地就是根。但是,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土地流动是必然趋势。因此,对于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需要科学引领和合理指导,让他们明白土地流动,农村人口流动的必然趋势,消除他们的偏见。而在农村土地从“定居成为常态”,到大量农村人口往城市流动;从“守护土地与庄稼成为他们引以为傲的职责”到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反对派和顽固派是正常趋势,而文中的顺爷和六哥就是典型代表,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是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能够引发人们对农村改革的思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