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58640

大小:1.03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宁波市202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卷试题分为第Ⅰ卷、第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答题时不得使用计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涂改液)、修正带。3.答题时将答案均填在答卷相应题号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题无效。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Fe-56Cu-64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COB.C.D.【答案】D【解析】【详解】A.CO是不成盐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B.是两性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C.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D.是酸性氧化物,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2.仪器名称为“坩埚”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该仪器的名称是烧杯,故A错误;B.该仪器的名称是坩埚,故B正确;C.该仪器的名称是泥三角,故C错误; D.该仪器的名称是烧瓶,故D错误;故本题选B。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是A.盐酸B.AlC.D.【答案】C【解析】【详解】A.盐酸属于混合物,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B.Al是金属单质,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C.KNO3是钾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C正确;D.SO2溶于水形成的H2SO3属于电解质,但其本身不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故本题选C。4.下列溶液中,最大的是A.0.5mol/LNaCl溶液B.溶液C.溶液D.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0.5mol/L的NaCl中含有0.5mol/L的Cl-,故A错误;B.0.3mol/L的CaCl2中含有0.6mol/L的Cl-,故B正确;C.0.1mol/L的AlCl3中含有0.3mol/L的Cl-,故C错误;D.KClO3中不含Cl-,故D错误;故本题选B。5.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B.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我国化学家侯德榜通过“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碱”是纯碱D.阿伦尼乌斯提出电离模型:即电解质溶于水会自动地解离成离子【答案】A【解析】【详解】A.俄国化学键门捷列夫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A错误;B.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原子学说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故B正确; C.我国化学家侯德榜通过“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碱”是纯碱,纯碱为碳酸钠,利用氨气、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得到碳酸钠,故C正确;D.十九世纪后期,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提出电离模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未用完的钠、钾、白磷不可放回原试剂瓶B.含钡离子的废液可直接排放C.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硝酸或浓硫酸D.可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中的HCl【答案】C【解析】【详解】A.钠、钾、白磷都是较危险的化学性质活泼的物质,这类物质不能用完把剩余的丢弃,要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中保存,故A错误;B.钡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要处理完后达到标准才可排放,故B错误;C.常温下,铝遇到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故C正确;D.Cl2中的HCl可用饱和食盐水除掉,用NaOH溶液会将Cl2也同时除掉,故D错误;故本题选C。7.下列有关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是分散系,溶液、乳浊液、悬浊液都不属于分散系B.云、雾属于气溶胶,其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C.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溶液中可制备胶体【答案】B【解析】【详解】A.胶体是分散系,溶液、乳浊液、悬浊液都属于分散系,故A错误;B.云、雾属于气溶胶,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故B正确;C.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故C错误;D.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溶液中,得到沉淀,不能得到胶体,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8.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金硬度比其成分金属大是由于加入其他原子而使原子层之间更易相对滑动B.不锈钢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是一种常见的合金钢C.在钢铁生产中,注入铁水或钢水前的模具必须充分干燥D.储氢合金与容易开成金属氢化物,稍加热金属氢化物又容易分解【答案】A【解析】【详解】A.合金内存在大小不同的金属原子,使得原子层之间相对滑动变得困难,所以硬度更大,故A错误;B.不锈钢属于铁合金,是一种合金钢,耐腐蚀性好,故B正确;C.在钢铁生产中,注入铁水或钢水前的模具必须充分干燥,避免铁与水蒸气发生反应,故C正确;D.储氢合金与容易开成金属氢化物,稍加热金属氢化物又容易分解,故D正确;答案选A。9.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的电离方程式:B.原子结构示意图:C.铜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的转移:D.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答案】D【解析】【详解】A.全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故A正确;B.核内质子数为17,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故B正确;C.铜与稀硝酸反应,铜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3个铜失去6个电子,其电子的转移: ,故C正确;D.溴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远B.在周期表左下方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的元素C.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故化学性质不活泼D.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列,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第Ⅷ族【答案】D【解析】【详解】A.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近,故A错误;B.在F、Cl、S、P附近寻找制备农药的元素,即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寻找制备新型农药的元素,故B错误;C.稀有气体元素H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C错误;D.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列,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第Ⅷ族,故D正确;答案选D。11.下列转化过程中必须加入还原剂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Cl2 与水反应、Cl2 与碱溶液的反应都能够实现Cl2 →Cl-,但反应中没有加入还原剂,而是自身发生歧化反应而实现的,故A不符合题意;B.时铁化合价降低,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B符合题意;C.,镁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D.中,铝、氧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不需加入还原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工业中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B.碳酸钠可用于造纸、制皂、制玻璃等工业C.氯气与冷的石灰水反应制漂白粉D.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答案】C【解析】【详解】A.硫酸工业不用水吸收三氧化硫,而是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故A正确;B.碳酸钠和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因此碳酸钠可用于造纸、制皂、制玻璃等工业,故B正确;C.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不用石灰水,故C错误;D.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是由于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13.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A.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镁沉淀,不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B.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不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钙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下列物质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A.B.C.NaOHD.【答案】C【解析】【详解】A.只含离子键,故A不符合题意;B.只含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C.NaOH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故C符合题意; D.只含离子键,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15.用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个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2.4LB.常温下,14gCO和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C.1L1mol/LHCl溶液中含有HCl分子数为D.一定条件下,1molCu与足量硫粉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答案】B【解析】【详解】A.常温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ol−1,则个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4.5L,故A错误;B.CO和的摩尔质量都为28g∙mol−1,常温下,14gCO和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含有的分子数为,故B正确;C.1L1mol/LHCl溶液中没有HCl分子,有氢离子和氯离子,故C错误;D.铜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铜,一定条件下,1molCu与足量硫粉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16.34号元素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最外层有6个电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S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ⅥA族B.和互为同位素C.的还原性比的还原性强D.原子中质子数为34,中子数为78【答案】D【解析】【详解】A.Se为34号元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ⅥA族,A正确;B.和是同一元素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B正确; C.氧的非金属性强于硒,则其氢化物的还原性:的还原性比的还原性强,C正确;D.原子中质子数为34,中子数为78-34=44,D错误;故选D。17.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氢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B.原子半径:XCH4,是Y>X,故A错误;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S>Cl>N,是Z>W>N,故B错误;C.XZ2是CS2,CS2是共价化合物,其每个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C正确;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2SO4,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ClO4,酸性是HClO4>H2SO4的,故D错误;故本题选C。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B.铁与浓盐酸反应:C.将稀硝酸滴在石灰石上:D.向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 【答案】A【解析】【详解】A.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生成亚硫酸氢钠,离子方程式:,故A正确;B.铁与浓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故B错误;C.将稀硝酸滴在石灰石上,碳酸钙不溶于水,不拆为离子,离子方程式:,故C错误;D.向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离子方程式:,故D错误;答案选A。1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的部分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通入一段时间,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入目的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B.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性C.为验证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装置B中可选用紫色石蕊试液D.若装置C中观察到白色沉淀,说明具有还原性【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因此通入 的目的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故A正确;B.装置A中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则发生的反应体现了硫酸的酸性,故B错误;C.为验证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装置B中可选用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遇见紫色石蕊变为红色,故C正确;D.若装置C中观察到白色沉淀,二氧化硫和双氧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则说明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20.将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氧化性,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B.发生了还原反应,每生成转移个电子C.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减弱D.和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答案】A【解析】【详解】A.作氧化剂,在反应中生成锰离子,变为氧气,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故A错误;B.变为锰离子,化合价降低5个价态,发生了还原反应,则每生成转移个电子,故B正确;C.根据方程式,氢离子不段消耗,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减弱,故C正确;D.根据C选项分子和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21.下列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XYZACCOBFeCHClHClOD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碳和氧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一步反应能实现,故A不符合题意;B.铁和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氯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氯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和铁生成氯化亚铁,一步反应能实现,故B不符合题意;C.氯气和氢气生成氯化氢、和水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分解生成HCl,HCl和次氯酸钠生成次氯酸,一步反应能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D.氧化铝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铝,能和盐酸生成氯化铝,氯化铝和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盐酸生成氯化铝,一步反应不能实现,故D符合题意;故选D。22.溶液可用于脱除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Ⅱ”中还原剂为B.“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C.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不变D.反应每脱除消耗的体积为5.6L(体积均为标准状况)【答案】C【解析】【详解】A.“反应Ⅱ”是硫酸铁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硫酸根,二氧化硫中硫化合价升高,则反应还原剂为,故A正确;B.“反应Ⅰ”是亚铁离子、氧气和氢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C.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反应一段时间后,水消耗,溶液体积减少,则溶液中增大,故C错误;D.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反应每脱除消耗的体积为5.6L(体积均为标准状况),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23.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图形相符合的是 A.通入一定量溶液中(为的体积,为溶液的导电能力)B.稀盐酸逐滴滴加到等浓度溶液中(为稀盐酸的体积,为的浓度)C.铜粉加到一定量溶液中(为铜粉的质量,为固体质量)D.稀硫酸逐滴滴加到一定体积的溶液中(为时间,为的物质的量)【答案】A【解析】【详解】A.x为CO2的体积,y为溶液的导电能力,随着CO2的加入,CO2遇到Ca(OH)2发生反应产生CaCO3沉淀,Ca2+浓度在减小,溶液导电能力在下降,当CO2过量时,CO2与Ca(OH)2反应产生Ca(HCO3)2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有增大,故A正确;B.x为稀盐酸的体积时,盐酸与Na2CO3发生反应产生NaCl、H2O和CO2,盐酸加的越多,会越来越少,不会出现上升的趋势,所以y不是的浓度,故B错误;C.x为铜粉的质量时,铜粉与AgNO3反应产生Ag和Cu(NO3)2,随着铜粉的加入,固体是Ag,固体的质量会先增大,当AgNO3被消耗后,产生的固体的质量会越来越少,曲线是先缓慢上升在下降,也说明y不是固体的质量,故C错误;D.x为时间时,稀硫酸滴加到Ba(OH)2溶液发生反应,产生BaSO4沉淀,的物质的量会减少,当Ba(OH)2消耗完后,的物质的量会随着加入硫酸的量的增大而增大,即曲线先下降,在增大,但增大后不会趋于持平,故D错误;故本题选A。24.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A.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则与水反应生成硫酸B.与浓HCl共热可制,则与浓HBr共热也可制 C.Na能与发生反应生成NaOH和,则Fe也能与发生反应生成和D.Fe与反应生成,则Fe与反应生成【答案】B【解析】详解】A.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A错误;B.与浓HCl共热可制,则与浓HBr共热也可制,故B正确;C.则Fe也能与发生反应生成和,故C错误;D.碘氧化性较弱,将铁氧化到+2价,生成,故D错误;答案选B。25.根据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有黄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显紫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盐和钾盐B取少量可能被氧化的还原铁粉,加稀盐酸溶解,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血红色还原铁粉未变质C分别向和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前者产生的沉淀溶解,后者不溶解镁的金属性强于铝D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焰色反应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该种元素,焰色呈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显紫色,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钠和钾元素,不能说明一定是盐,故A错误; B.取少量可能被氧化的还原铁粉,加稀盐酸溶解,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血红色,不能说明铁粉未变质,只要有铁粉剩余,铁粉会将Fe3+还原为Fe2+,在这种情况下,加KSCN也不会变色,故B错误;C.向铝盐和镁盐中加过量的NaOH,二者都产生沉淀,但是铝盐的化学性质与镁盐的化学性质不同,形成的沉淀中,Al(OH)3溶于强碱,但是Mg(OH)2不溶于强碱,可判断出镁的金属性强于铝的,故C正确;D.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有可能该沉淀是BaSO4沉淀,也有可能是AgCl沉淀,不能说明一定有硫酸根离子存在,故D错误;故本题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45分。)26.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磁性氧化铁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②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2)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3)除去粉末中混有少量,所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1)①.②.(2)正四面体形(3)【解析】【小问1详解】①磁性氧化铁是四氧化三铁,化学式:;②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小问2详解】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小问3详解】除去粉末中混有的少量,可对固体混合物进行加热使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反应方程式:;27. 氨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为合成氨以及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物质A是___________;向吸收塔中通入过量A的目的是___________。(2)写出氧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为避免尾气污染环境,常用NaOH或溶液吸收。已知:①②写出溶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取少量吸收塔产生的浓浓硝酸于具支试管中,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具支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答案】(1)①.空气或②.充分氧化NO,使吸收充分(2)(3)(4)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绿色,产生红棕色气体【解析】【分析】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将氨气与氮气、氢气分离,将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尾气进行处理。 【小问1详解】氨气催化氧化,因此物质A是空气或;一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因此向吸收塔中通入过量A的目的是充分氧化NO,使吸收充分;故答案为:空气或;充分氧化NO,使吸收充分。【小问2详解】氧化炉中是氨气的催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小问3详解】为避免尾气污染环境,常用NaOH或溶液吸收。已知:①②碳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二氧化碳,则溶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小问4详解】取少量吸收塔产生的浓硝酸于具支试管中,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则观察到具支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绿色,产生红棕色气体;故答案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绿色,产生红棕色气体。28.以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X为原料可以制备多种物质。下图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B、C、G都是单质,常温下B、C为气体,I为红棕色固体,J是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3)H露置于空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设计检验F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答案】(1)(2)(3)(4)取少量F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少量氯水(或双氧水),溶液变血红色,证明F中存在【解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X,则X为NaCl,B、C都是单质,常温下B、C为气体,则A为氢氧化钠,B为氯气,C为氢气,E为氯化氢,I为红棕色固体,I为氧化铁,则G为Fe,F为氯化亚铁,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灼烧,最终得到氧化铁,J是白色沉淀氯化银。【小问1详解】C为氢气,其化学式是;故答案为:。【小问2详解】反应②是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答案为:。【小问3详解】H露置于空气中是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答案为:。【小问4详解】F中阳离子为亚铁离子,则检验F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案取少量F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少量氯水(或双氧水),溶液变血红色,证明F中存在;故答案为:取少量F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少量氯水(或双氧水),溶液变血红色,证明F中存在。29.实验室有化学纯的浓硫酸,其试剂瓶上标签部分信息如图。现需配制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2)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3)配制过程如下,从下列选项中选取合适操作并进行正确排序C→___________→H→G→F(填序号)。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B.将所得到的溶液冷却至室温C.根据计算,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D.将浓硫酸注入烧杯中,再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蒸馏水,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E.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F.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G.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H.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中,直到液面离瓶颈上的刻度线1~2cmI.将所得溶液小心地注入容量瓶中J.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4)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有___________。A.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内壁B.配制溶液前容量瓶底部有少量蒸馏水残留C.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溶液未冷却即转移到容量瓶中(5)向50mL含有的废水中加入100mL上述配制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不考虑其它物质与酸的反应),则废水中为___________mol/L。【答案】(1)18.4 (2)500mL容量瓶、量筒(3)EBIAJ(4)AC(5)2【解析】【小问1详解】;【小问2详解】配制500mL0.5mol/L的H2SO4溶液所需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500mL容量瓶,所以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500mL容量瓶和量筒;【小问3详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量取、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所以正确的顺序为:C→E→B→I→A→J→H→G→F,故答案为:EBIAJ;【小问4详解】A.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内壁,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n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A正确;B.定容时需要加入蒸馏水,则配制溶液前容量瓶底部有少量蒸馏水残留,对配制结果无影响,故B错误;C.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的总体积V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C正确;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加入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溶液的总体积V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D错误;E.溶液未冷却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E错误;故选AC;【小问5详解】100mL上述配制的H2SO4溶液中n=cV=0.1L0.5mol/L=0.05mol,根据H++OH-=H2O知废水中n(OH-)为0.05mol,则c(OH-)=。30.某学习小组利用点滴板探究氯气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该小组首先向a中滴加数滴浓盐酸,然后迅速用培养皿罩住整个点滴板,一段时间后出现不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可用于替代a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A.B.C.D.浓硫酸(2)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b中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3)c中红色褪去,可能原因有:①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两种盐,溶液碱性减弱;②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猜测___________。(4)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研究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用溶解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随溶液浓度变化。图1为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其他含氯微粒(HClO、)浓度的变化曲线。在饱和食盐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盐酸溶液时溶解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知:随着盐酸浓度增大,的溶解度先减小后增大。请结合图1信息,分析出现增大的可能原因为___________。【答案】(1)B(2)①.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②.(3)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②.取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是原因①;若不能恢复红色,则是原因②(4)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生成为主要反应,从而促进溶解【解析】 【分析】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常温生成氯气,氯气和氯化亚铁生成氯化铁,氯气和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氯气和碘化钾生成碘单质使淀粉变蓝色;【小问1详解】氯酸钾和浓盐酸常温也能生成氯气,而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生成氯气,浓盐酸和氯化铁、浓硫酸不能生成氯气,故选B;【小问2详解】氯气和碘化钾生成碘单质使淀粉变蓝色,故d中的现象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b中氯气和氯化亚铁生成氯化铁,离子反应方程式是;【小问3详解】c中红色褪去,可能原因有:①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两种盐,溶液碱性减弱;②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得溶液褪色。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猜测就是证明酚酞还是否存在,故实验为:取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是原因①;若不能恢复红色,则是原因②;【小问4详解】结合图可知,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生成为主要反应,从而促进溶解,使得氯气的溶解度增大。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31.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若某密闭舱内有72g水和一定量的与足量过氧化钠充分反应产生(标准状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前密闭舱中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mol。(2)若将该密闭舱中气体通入2.0LNaOH溶液中,被完全吸收。若NaOH完全反应,则该NaOH溶液的浓度(用表示)范围为___________mol/L。【答案】(1)6(2)【解析】【小问1详解】,4mol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2mol氧气,,则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物质的量为3mol,需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为6mol;【小问2详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