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58047
大小:242.7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3-10-23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材料一:讨论文化问题,固然可以列举文化的各个部门:科学、文学、艺术、政治、宗教、伦理……请注意,数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讨论数学对其他文化部门的影响。但是在我看来,更根本的是宁可去思索一下人类的精神生活以及数学对它的影响。我愿这样来看待文化问题。数学深刻地影响人类精神生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它大大地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提高与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使人成为更完全、更丰富、更有力量的人。爱因斯坦说的“得到解放”,其实正是这个意思。从历史上看,数学促进人类思想解放大约有两个阶段。从数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直到以牛顿为最高峰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为第一阶段。在远古的一些民族中,数学对人类的精神生活的影响还只表现在卜卦、占星上,成为“神”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一直到了希腊文化的出现,开始有了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数学科学,其突出的成就是欧几里得几何学。它的意义是:在当时的哲学理论的影响与推动下,第一次提出了认识宇宙的数学设计图的使命,第一次提出了人的理性思维应该遵循的典范。由于当时世界各地域比较隔绝,这个数学文化影响所及大抵还只是地中海沿岸。到了牛顿时代,受数学文化影响,当时的科学技术革命达到了顶峰,而上帝的地位也下降到了低谷。当时数学的发展以微积分的出现(十七世纪)为其最高峰,在这个时期确实取得了极其辉煌的胜利。由希腊起源的这个文化,从地域上说已成了全世界的文化。这是因为资本主义把我们的地球变成了一个世界,而资本主义的文化也日益成了全世界的文化。作为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也就不再只是希腊的数学,而成为全人类的数学文化。其他民族尽管在数学上有过灿烂的成就,现在其影响和作用比这个新的、全人类的数学,也就瞠乎身后,不能相比了。有一些民族的成就被吸收到这个新的全人类的数学中,甚至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印度和阿拉伯的数学是如此;有一些就成了历史的陈迹了。对于中国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在历史的丰碑面前凭吊怀古,而是奋起直追。明末清初,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理解这一点。徐光启开始翻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康熙皇帝亲自主编过堪称中国的《几何原本》的《数理精蕴》,都表明中国人正在开始脚踏实地地学习直接由希腊数学发源的新的全人类的数学。 总之,这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当时世界范围来看,人类逐渐从宗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从中国来看,17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在中国出现,中国人也要求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及其文化。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更要求反抗帝国义的侵略,这样,自然也要求新的文化。17世纪以后,现代的数学传入了中国,开始为中国人所接受,并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抗衡,成为中国人求解放求富强的思想武器,正是这个历史潮流的反映。第二阶段由18世纪末算起。到了那时,数学化的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但是有一点很明显,数学的重要性已经不如前一个阶段。能量的守恒与转化、细胞的发现,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最突出的几件大事。这样,数学自然从人们的视野中后退。数学家倒没有因此而失望,因为他们仍然继续在为人类作出重大的贡献,而其意义甚至是他们自己也未曾预料到的。数学家这个时期的工作,一方面是继续扩展已有的成就,另一方面是向深处进军。这里最突出的事例一是非欧几何的发现(十九世纪),二是关于无限的研究。前者根本改变了我们对空间的本性的认识,后者是由微积分的基础研究开始的,也说明希腊时代的芝诺悖论(《庄子·天下》中讲的惠施十辩中的“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和芝诺悖论几乎是完全一样。可惜的是,这些思想一直停留在抽象的思辨上而没有具体展开。这当然与数学没有在中国很好发展有关)所揭示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是何等深刻。特别是非欧几何的出现是人类思想一次大革命,数学的这一进步从根本上动摇了牛顿的世界观,为相对论的出现开辟了道路。现在是否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暂时不必去回答。但是十分明显的是,数学的发展确实能给人类的生活开辟新天地。这不但是指文化思想上,而且也是指物质上。人们都说21世纪将是计算机的世纪,其特征是计算机能够或多或少地模仿或复制人的思维。正是因为数学发展到今天的高度,这才可能成为现实。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数学的出现,确实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永恒的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但是,数学在文化中的这一地位是不可移易的,而只能是日益加强。有人认为数学是现代文化的核心或基石,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而影响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部门。似乎没有必要去争这个“中心”或“核心”的地位,但是历史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并把其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摘编自齐民友《数学与文化》)材料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这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大家非常关注的内容。”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代表表示,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大力发展数学学科等基础学科是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作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科教资源集聚、高层次人才会聚、学科交叉融合等优势,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摘编自张希《厚积薄发培养基础学科人才》)链接:“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将数学看作文化的一部分,以一种独特的文化的视角来看待数学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B.数学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提高、丰富了人类的精神,这是全文的论述重心。C.欧几里得几何学第一次为人的理性思维提供了应该遵循的典范,它的普及是数学科学产生的重要标志。D.新时期科教资源集聚、高层次人才会聚等使得高校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资本主义文化普及全球,中国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影响而被动地开始了数学研究。B.第二阶段中数学科学在人们的视野中有所淡化,对促进人类思想解放的作用相较于第一阶段有所减弱。C.材料一在论述芝诺悖论时,有意补充了《庄子》的惠施十辩,目的是说明中国也曾在数学上产生了先进思想。D.两则材料都谈及数学的重要性,但论述角度不同:前者着眼于世界数学发展,后者着眼于国家对数学等基础学科的重视。 4.材料一立论高远,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5.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大力发展数学学科的重要意义。【答案】1.C2.C3.D4.①从文化的视角,结合数学发展史,阐述了数学发展对人类思想的影响,②并进一步把数学提到民族盛衰的高度来认识,表明了数学在现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5.①数学的发展能给人类的文化思想生活和物质生活开辟新天地;②数学能够使人类认识宇宙,认识人类自己;③大力发展数学等基础学科是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国家战略需求。【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张冠李戴。材料一是说“非欧几何的出现是人类思想一次大革命”,不是“十九世纪数学”。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欧几里得几何学……它的普及是现代数学科学产生的重要标志”错。材料一“一直到了希腊文化的出现,开始有了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数学科学,其突出的成就是欧几里得几何学”可见,希腊文化的出现才是现代数学科学产生的重要标志,不是欧几里得几何学。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被动地开始了数学的研究”错;材料一“明末清初,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理解这一点。徐光启开始翻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说明不是被动研究。B.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比较这方面,只是比较在人们心中地位的重要性;C.“目的是说明中国也曾在数学上产生了先进思想”错,材料一原文“可惜的是,这些思想一直停留在抽象的思辨上而没有具体展开”作者是一种可惜的态度。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在我看来,更根本的是宁可去思索一下人类的精神生活以及数学对它的影响。我愿这样来看待文化问题”是总论,接下来“数学深刻地影响人类精神生活”“从数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直到以牛顿为最高峰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由18世纪末算起。到了那时,数学化的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展”“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从文化的视角,结合数学发展史,阐述了数学发展对人类思想的影响。文章最后一段“历史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并把其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进一步把数学提到民族盛衰的高度来认识,表明了数学在现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结合材料一“十分明显的是,数学的发展确实能给人类的生活开辟新天地。这不但是指文化思想上,而且也是指物质上”可知,数学的发展能给人类的文化思想生活和物质生活开辟新天地;结合材料一“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永恒的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可知,②数学能够使人类认识宇宙,认识人类自己;结合材料二“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大力发展数学学科等基础学科是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可知,大力发展数学等基础学科是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国家战略需求。(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938年的西瓜青霉素爹把西瓜放到桌上,那块西瓜皮被他啃得看不到一丝红瓤。他顺手拿起桌边的烟袋,全然不顾姐姐不满的眼神,爹有喘病,姐姐不喜欢他吸烟,但他总不听。烟能祛痰,他说着就装烟叶点着火,之后深吸一口,烟雾在肚子里转了一圈才慢慢吐出来,爹就飘浮在烟雾里。妮儿,给你二叔再拿一块西瓜。爹说着看一眼桌对面的二先生。饱了,吃饱了。二先生对走过来的姐姐摆摆手,开始用一截草棍剔牙,他那缕黄胡须上粘着一颗黑瓜籽,瓜籽晃动着却不掉下来。二先生看着姐姐收拾瓜皮走出去的身影,对我爹说,闺女长大了,能帮你操持家了,唉。我明白二先生的唉是什么意思,他是叹息我姐姐不会说话,可我不明白他剔的什么牙,吃西瓜还会塞牙?二先生是我爹的结拜兄弟,他是二指先生,一根手指指天一根手指指地,给人测字算命看风水,但我听村里人私下里传言,他还是山里八路军的交通员。 爹把烟袋递给二先生,说,兄弟,吸一口。二先生接过就吸了一口。爹瞥我一眼又说,兄弟,让二小给你当徒弟吧,这个乱年月学个本事有饭吃。二先生还没说话,爹就狠命地咳嗽起来,接着一个很长的憋气,爹的气息变得像一根极细的线,他用力地拉着细线从嗓子里往外拽,黝黑的脸变得紫红又变得苍白,姐姐慌忙跑过去给爹拍背,帮他拉那根细线,我觉得细线快要拉断时,一口黑痰拉出爹的喉咙,爹安静下来,大汗淋漓。后来,二先生背起他的褡裢走了,爹也去西瓜地守瓜,我也急忙出门,去山上摘酸枣,日本兵的汽车经过村口的时辰快到了。日本兵的汽车每天都要从邾镇的大兵营到青石岗炮楼跑个来回,来回都要经过村口,车上的日本兵喜欢吃酸枣,我喜欢吃他们的东洋糖。在山上找到一棵酸枣树,树枝上的酸枣又红又大,来不及摘了,折下一枝扛着往村口跑。日本兵的汽车扬起一路灰尘,吱的一声停在我面前,车厢里的日本兵看着我高举的酸枣树枝,嘎嘎直乐,一把东洋糖抛在我头上。爹在西瓜地里拔草,长年的喘病让他变得弱不禁风,站在瓜地里,瘦弱的躯体像一根竹竿挑着一件衣服。满地的花皮大西瓜,很馋人,隔着皮都想咬一口,爹从不让我吃,除非二先生来时。爹看见我嘴唇嚅动,问,你又拿酸枣换日本兵的糖了?早晚让他们把你吃了!爹恶狠狠的样子,把我想跟他分享东洋糖的想法,一下子给灭了,再去,我打断你的腿!爹的话吓得我心突突乱跳。每天跟着爹在西瓜地里拔草,爹不让我远离,看着日本兵的汽车忽地来了忽地去了,我心里就长满草。姐姐经不住我央求,答应替我去拿酸枣换糖。那天下午,姐姐在山上摘了一篮子酸枣,姐姐很聪明,知道哪样的酸枣好吃,一半红一半青的枣,酸甜爽口。姐姐提着装满酸枣的篮子等在村口,日本兵的汽车来了。灰尘笼罩了姐姐,灰尘散尽时,姐姐不见了,只剩下一轮土黄色的夕阳。我不明白爹为什么摘了那么多西瓜,都是熟透了的大西瓜,装满一大筐。爹还破天荒地让我吃,尽饱地吃,爹不眨眼地看着我。爹费力地扛起装满西瓜的大筐,我想帮他,他不让,让我在瓜地里等他,爹一步一喘,向村口走去,远远看去,爹像一个小蚂蚁举着一个大虫子。爹坐在村口,守着他的西瓜筐,大口大口地吸烟,爹就又飘浮在他的烟雾里。日本兵的汽车在爹身边停下时,裹带的灰尘笼罩了爹和装满西瓜的大筐。车上的日本兵对爹指手画脚,爹抱起一个大西瓜送到车厢里,车上的日本兵还是对爹指手画脚,爹就举起装满西瓜的大筐送进车厢里。我看到爹转过身时,看了一眼西瓜地的方向也就是我的方向,我似乎看到爹的眼睛红红的像熟透的西瓜…… 我现在是二先生的徒弟,跟着他山里山外地转,师傅很疼我,我也很听他的话,努力做好他让我做的每一件事。一天晚上,师傅喝多了,流着泪,说着酒后话:我不该给你铁西瓜……我给你说过的,一拉弦铁西瓜就响……我说过铁西瓜的弦要系上绳,远远地拉,你怎么就是不听呢?师傅说着说着睡着了,嘴唇抖动着,下巴上那缕黄胡须也抖动着。我一下子想起爹,想起爹那天在日本兵的汽车旁转身看我一眼的情形,一声震天的雷响,装满西瓜的大筐不见了,车上的日本兵不见了,爹也不见了,只有天地间剧烈地抖动……(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题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点明故事发展中的重要物件,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运用比喻,对爹狠命咳嗽进行细腻地描写,写出了爹的孱弱,与下文爹的壮举形成对比。C.面对日本兵的汽车,“我心里长满了草”,表现出我对爹的不满,又为姐姐遇害埋下伏笔。D.小说最后一段连续使用“不见了”,使读者身临其境,展现淳朴百姓勇于抗击侵略的精神。7.关于文中叙写师傅说酒话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部分运用补叙的手法,揭示了爹的死因,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为故事增添了悲壮色彩。B.“你怎么就是不听呢?”一句耐人寻味,既表明师傅的内疚,也写出师傅对父亲的不解。C.“铁西瓜”“拉弦”等,照应了题目,巧妙地暗示了师傅的身份,丰富了小说的内容。D.“嘴唇抖动着,下巴上那缕黄胡须也抖动着”运用动作描写,具体刻画出师傅的情态。8.文中画横线部分对父亲吸烟的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时代小说选刊》开辟“红色记忆”专栏,投稿要求反映中华民族恢弘历史进程中,每个时代节点动人的历史瞬间、典型人物,体现民族精神,本小说成功入选该专栏。请简要分析入选的原因。【答案】6.C7.B8.①第一处写烟雾慢慢吐出来,表现出爹的悠闲惬意。②第二处爹大口大口地吸烟,表现出爹内心的苦闷及复仇的决心。③两处描写前后呼应,反映出爹心理的变化,丰满人物形象。9.①小说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姐姐遇害、爹爹不惜牺牲生命抗日的普通百姓的悲壮故事。②小说塑造了爹爹英勇抗日、二先生八路军交通员、“我”参加革命的抗日形象,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③小说展现出中国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我心里长满了草”不能为姐姐遇害埋下伏笔。长草是因为“我”心里总是惦记要用酸枣去换日本人的糖。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相关内容的能力。 B.没有“对父亲的不解”,是对父亲与鬼子同归于尽的痛惜。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相关情节作用的能力。第一处,“烟雾在肚子里转了一圈才慢慢吐出来”,烟雾慢慢吐出来,写父亲享受吸烟的过程,表现出爹的悠闲惬意。第二处,是爹在姐姐被害后,准备用西瓜报仇,他大口大口地吸烟,表明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女儿被害的悲哀与愤怒,又含有对“我”的担心,同时表现出爹内心已经下定决心复仇。两处描写前后呼应,反映出爹心理的变化,一个曾经满足于生活的老农,最后成为一个复仇者,前后比照,丰满人物形象。【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从题材看,“姐姐提着装满酸枣的篮子等在村口,日本兵的汽车来了。灰尘笼罩了姐姐,灰尘散尽时,姐姐不见了,只剩下一轮土黄色的夕阳”“爹那天在日本兵的汽车旁转身看我一眼的情形,一声震天的雷响,装满西瓜的大筐不见了,车上的日本兵不见了,爹也不见了”,小说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姐姐遇害、爹爹不惜牺牲生命抗日的普通百姓的悲壮故事。从人物塑造看,小说中爹爹为给姐姐报仇,不惜牺牲生命,塑造了爹爹英勇抗日的形象;二先生是八路军交通员,爹死后收留了我,为爹的死痛惜不已,同时继续抗日工作;“我”在爹死后跟从二先生参加革命抗日。这些革命形象,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主旨看,曾经孱弱的爹最后做出了惊人的壮举,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家中剩下一个“我”走向了革命,小说展现出中国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卫君问于田让曰:“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赏赐尽御府缯帛而士不至,何也?”田让对曰:“君之赏赐,不可以功及也;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也;犹举杖而呼狗,张弓而祝鸡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 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人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已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选自刘向《说苑·尊贤》)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B.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C.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D.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弓而祝鸡矣”与“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箜篌引》)两句中的“张”字含义不同。B.“害之必也”与“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害”字含义不同。C.“贱不能临贵”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两句中的“临”字含义相同。D.“今君有士见过人矣”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过”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认为朝廷没有贤人,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有飞翔千里的愿望,但不能达到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B.田让认为卫国国君不能招致贤士的原因是:臣子既不能凭借功绩获得赏赐,也不能够依据情理去躲避惩罚。C.正是由于齐桓公为管仲提供了治国理政所应具备的条件,管仲才得以帮助齐桓公取得了天下霸主地位。D.杨因曾因品行差而三次遭乡人驱逐,因对国君不忠而五次被撤职,而赵简主还是接见了他并授给他相位。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2)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14.根据文意,请简要概括国君应如何对待人才。【答案】10.C11.C12.D 13.(1)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2)有才能的人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14.①依功论赏,以理责罚(赏罚有道);②尊贤而下士;③明察善辨,独具慧眼;④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之人,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子不知也”,主谓结构,“也”为句末语气词,后面断开,排除AB;“盛德之士”和“正直之行”结构对称,句意相关,各自单独成句,排除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A.拉开弓弦/调好弦,准备调奏。句意:拉开弓去逗引鸡/在深秋的夜晚,调好吴丝蜀桐制成的箜篌。B.危害,伤害/嫉妒。句意:伤害是一定会出现的结果/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C.统治,控制/靠近。句意:地位低的人不能统治地位高的人/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D.均为“责备”或“指责过失”。句意: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遭别人责备了/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杨因曾因品行差而三次遭乡人驱逐,因对国君不忠而五次被撤职”错误,原文为“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品行差”“对国君不忠”是近臣的主观看法,而非赵简主的看法。故选D。【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托”,依靠;“致”,到达;“霸王”,称霸成王。(2)“仇”,仇恨;“并”,一同;“得”,办得到。【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君之赏赐,不可以功及也;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也;犹举杖而呼狗,张弓而祝鸡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可概括出,依功论赏,以理责罚(赏罚有道);结合“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可概括出,尊贤而下士;结合“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坦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可概括出,明察善辨,独具慧眼;结合“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可概括出,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参考译文: 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卫国国君问田让说:“寡人分封爵位时用尽千里之地,赏赐贤士时用尽国库里的丝绸布帛,可是贤士仍不前来,是什么原因呢?”田让回答说“您的赏赐,臣子不能够凭借功绩获得;您的惩罚,(臣子)不能够依据情理去躲避,这就像拿起棍棒去呼唤狗,拉开弓去逗引鸡;虽然有香饵去引诱,它们却不会到来,原因就在于它们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伤害是一定会出现的结果。齐桓公命令管仲管理国政,管仲回答说:“地位低的人不能统治地位高的人。”桓公任命管仲做上卿,可是齐国还不安定。桓公说:“国家为什么还不安定呢?”管仲回答说:“贫穷的人不能差遣富有的人。”桓公赐给他齐国一年所征收的税,可是齐国还不太平。桓公说:“国家为什么还不安定呢?”管仲回答说:“跟君主关系疏远的人不能控制跟君主关系亲近的人。”桓公升他到极高的地位,尊称他为仲父,齐国就变得国家太平,人民安乐,终于称霸天下。孔子说:“像管仲那么有才干;若是他得不到这三种权柄,那么也就不能使他的君主成为天下霸主。”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近臣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遭别人责备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之人,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有才能的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没有才能的人却不能罢免他们;有才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有才能的人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冬夜赠别友人卢纶①愁听千家流水声,相思独向月中行。侵阶暗草秋霜重,遍郭寒山夜月明。连年客舍唯多病,数亩田园又废耕。更送乘轺归上国,应怜贡禹②未成名。【注】①卢纶:大历十才子之一,一生仕途坎坷。②贡禹:西汉人,以精通经义、品行端正著称,官至御史大夫。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友人已经远去,而诗人的相思之愁,却正如这“千家流水”,扰人心绪,连绵不断。B.诗人独自行走在冬夜月色之下,触景生情,心情压抑,更加重了月下独行的愁绪。C.诗人久居他乡、身体多病、生活贫苦,与仕途不畅的友人可谓同病相怜,故离愁更浓。D.诗人面对即将归京的友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抒发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6.有人认为该诗颔联“极富画面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明亮的月色下,暗草、重霜、寒山,层次鲜明,仿佛一幅山水画,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愁绪。②“侵阶”“遍郭”由近及远,呈现出动态的画面之感,暗含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③“暗草”“月明”明暗对比,色调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画面感。【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与仕途不畅的友人可谓同病相怜”错。尾联是写朋友乘车归京,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引发了无限的感慨。没有写友人仕途不畅。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能力。 诗句意思是,秋草侵阶,重霜压地,城外寒山耸立,明月高悬。由低到高,层次鲜明,仿佛一幅山水画,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侵阶”为近景,“遍郭”为远景,诗句由近及远,呈现出动态的画面之感,暗含了送别的友人,渐行渐远,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暗草”,草的颜色深邃,“月明”,月亮明亮当空,二者明暗对比,色调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画面感。(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再现陈后主置国事于不顾、寻欢作乐的可悲,又表达了对后朝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覆亡相继的遗恨。(3)“汉朝情结”是唐代诗歌创作中的普遍现象,其表现是借用汉人汉事以寄托诗人的赞赏或讽刺之情,或直接以汉代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戎马关山北②.凭轩涕泗流③.叹门外楼头④.悲恨相续⑤.汉皇重色思倾国⑥.御宇多年求不得(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戎、涕泗、倾、御、庭。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23年2月2日,“张衡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周年。“张衡一号”的设计①,能够以“天星”观“地震”,拥有跳出地球观测地震的本领,意义非凡。发射入轨五年以来,“张衡一号”的表现②,创造了多项国内首次——首次实现低地球轨道卫星高精度电磁洁净度控制,弥补了我国天基科学探测领域发展的短板;首次实现在轨精确磁场探测,卫星装载高精度磁强计、感应式磁力仪载荷,获取了宝贵的全球地磁场数据,是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张衡一号”卫星以其全球观测能力,能够有效捕捉到比地面观测系统多得多的观测震例,从而为探索地震预测科学理论和方法,提供全新的数据和方式。五年来“张衡一号”卫星③,已记录全球6级以上震例519次,7级以上震例57次。目前,卫星能够稳定接受数据,在轨平稳运行,处理产品十分高效,将继续超期服役。 18.依次在文中横线处填上给当的成语。19.下列四处破折号中和文中加点处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有见他这么慌过!B.灯光传递着一个信念——只要心中有光,世界就有希望。C.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D.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整句,可以调整语序和句子顺序、删减个别词语,使文意更加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参考示例:①独出心裁/别具一格/匠心独运/别出心裁/独具匠心;②可圈可点/卓尔不凡;③硕果累累。19.B20.在轨运行平稳、数据接收稳定、产品处理高效【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语境指“张衡一号”的设计新颖、独到,可用“独出心裁/别具一格/匠心独运/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独出心裁/别出心裁: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②语境指“张衡一号”的表现好,可用“可圈可点/卓尔不凡”。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卓尔不凡: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③语境形容五年来“张衡一号”卫星取得的成果很多,可用“硕果累累”。硕果累累:常引申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破折号的用法是解释说明。A.表示话语间断;B.解释说明;C.语义转换;D.表示递进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变换整句,首先确定一个基准句,如选择“在轨运行平稳”作为基准句,把“稳定接受数据”和“处理产品十分高效”分别按照基准句的句式,即主谓短语的形式变换,改为“数据接收稳定”“产品处理高效”。最后注意按照逻辑调整句子之间的顺序,保持文意通顺,先说运行情况,再说接收情况,最后说处理情况,改为:在轨运行平稳、数据接收稳定、产品处理高效(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口述史,是以收集和使用口碑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黄河文化尤其是黄河乡土文化,具有长期缺乏文字记录、更多依靠口耳相传以及默会知识的代际传播得以延续等特点。①,致使民间文化记忆大量流失,讲好故事的素材如同沙砾般散落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口述史通过访谈的方式,对“人”的语言、声音、肢体、动作、表情等进行“记忆”打捞。与单纯的文字记录不同,通过现场的音频与影像的方式,口述可以产生一种触摸历史的现实感,因其富有体验性,②。“黄河故事”如何从宏大叙事风格中解放出来,把我们习以为常的口号性话语,转化成外国人能够听懂的、能够理解的讲述?③。口述记忆库多是平民百姓的生活日常、朴素务实的哲学观念,有乡土人情的口语表达,它摆脱了精英主义的宏大叙事结构,形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叙事集合”。21.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打捞”一词的表达效果。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①“打捞”一词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人”的记忆被重新唤起,化无形为有形,富有画面感;②“打捞记忆”运用比拟手法,表达新颖别致,生动地写出了口述史的作用。22.①这个传承的特质②从而具有更广泛的传播力③口述史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打捞”,本义是把沉在水里的人或物找着取上来。此处用于打捞记忆,记忆是无形的、抽象的,打捞记忆就是重新唤起人的记忆,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语言富有画面感。“打捞记忆”运用比拟修辞,把“记忆”当作具体的人或物,表明口述史有重新唤起人们记忆的作用,语言新鲜有活力,表现力强。【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语境需要填写下句的主语,前句“更多依靠口耳相传以及默会知识的代际传播得以延续”说的是黄河文化传承的特点,需要借助代词“这个”指代,保持连贯,应填:这个传承的特质。②“因其富有体验性”说是原因,后面是结果,语境在强调口述史传播力广泛的特点,应填:从而具有更广泛的传播力。③前文“如何从宏大叙事风格中解放出来,把我们习以为常的口号性话语,转化成外国人能够听懂的、能够理解的讲述?”提出如何做的问题,后文强调口述史讲述的方法,应填:口述史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当今世界,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要弘扬立己达人精神,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的主旨讲话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为有仁德的人,那仁人,自己要成就,也要使别人成就;自己要显达,也要使别人显达。体现出了儒家的仁爱思想。第二句话引用了习近平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的主旨讲话,指出了在当前国际形势并不乐观的背景下,要弘扬立己达人精神,促进现代化成果惠及全球。两句话围绕着“立己达人”展开,明确了写作方向。启示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厚植立己达人的思想,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动摇,积极融入世界发展大潮,为实现民族复兴与世界大同不懈奋斗。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立己达人”的内涵,“立己达人”的重要意义,“立己达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辩证关系,如何发挥“立己达人”实现世界大同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之际,中国秉持“休戚与共”、“和衷共济”的理念驰援海外,奔赴疫区,为意大利、阿拉伯等国家提供援助,以中国经验的点点微光,燃起抗击疫情的火把的事例,论证立己达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也可以引用诗人约翰·多恩的诗句“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以此论证要树立立己达人思想,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论据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更具有现实意义的论据。立足社会现实,结合当下存在的“精致利己主义”“单边主义”“文明冲突”等现象,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立意:1.守立己达人之心,荣辱与共谋大同。2.立己达人,共谋复兴。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