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校际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0级高三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类擅长分析,但机器可以做得更好。机器可以分析数据,并针对不同用例需求找到相应的规律——不管是诈骗信息识别、垃圾邮件检测、预测快递送达时间,还是为你推荐可能感兴趣的短视频——而且它们还在不断迭代,变得越来越聪明。这种机器被称为“分析式人工智能”。但人类不仅擅长分析,还擅长创造比如写诗、设计产品、制作游戏与编写程序代码。以前,机器在这些方面无法与人类抗衡,它们只能做些分析型或机械式的认知计算。但现在不一样了,人工智能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机器已经可以创造有意义并具备美感的东西了。这一新型的人工智能被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就是说,机器并非如之前那样仅分析已有的数据,而是生成了全新的东西。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正在变得更快、更便宜,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其生成的结果比人类创造的还要好。从社交媒体到游戏,从广告到建筑,从编程到平面设计,从产品设计到法律,从市场营销到销售,每一个需要人类原创力的行业都将有可能被颠覆。某些岗位将完全被生成式人工智能取代,有些则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更好地进行人机协作。总体来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有非常广泛的终端应用市场,帮助人们更好、更快并以成本更低的方式去创作。最理想的情况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会把创作与知识类劳动的边际成本降为零,极大提升生产力并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摘编自SonyaHuang、PatGrady、GPT-3《生成式AI:充满创造力的新世界》)材料二:ChatGPT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成果,显示出不同于分析式人工智能的若干新功能。比如,生成对某一问题的回答从而成为聊天高手,生成人所需要的文案或艺术作品从而成为写作或创作助手,生成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成为编程能手……它正在不断成为“知识生产”甚至“创造性工作”的断载体,以至于被视为横空出世的“新物种”。其实,ChatGPT的生成功能根源于机器学习算法,迄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都基于这种算法,是经验主义或归纳逻辑的认识论原则在算法理论中的体现。不同于分析式人工智能所遵循的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原则,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从个别中归纳出一般,从大量的数据训练中形成模型,然后用这种模型去“指导”对新的个别的认识。当ChatGPT 以生成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时,确实显示出与以分析的方式处理信息时的不同效用。然而,是否一旦具有生成功能,人工智能就可以威力无穷?并非如此。其一,生成有生成的长处,分析也有分析的长处。两者在人类智能活动中是互补的,在人工智能中也是如此。其二,即使是生成,也要进一步看是“何种生成”。就智能的生成性来说,也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如果将ChatGPT的生成性与人类智能的生成性相比,它还只是一种初级的生成性,较人类智能的生成性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尤其还不能实现后者的创造性生成。从严格意义上看,ChatGPT的生成只是信息的生成而非知识的生成。哲学界一般认为,知识是“被验证的真信念”。ChatGPT所生成的东西,既未被验证,也不一定为真。事实上,它常常会输出错误的答案,生成一些“一本正经的胡说”。它不像分析式人工智能那样基于演绎推算在输出结果上具有唯一性,而是会因归纳和综合材料的变化而使生成结论也发生变化。当归纳或综合了错误的歪曲性的信息时,就会生成“扭曲事实”的错误结论。所以,至少在目前的水平上,ChatGPT所做的“工作”只能算是“信息的加工”,所生成的是“新信息”而非可靠的“真知识”。ChatGPT的生成是一种“从有到有”的生成,即一种“有”生成另一种“有”,而非“无中生有”的生成。智能领域最重要的生成,是“无中生有”的生成。ChatGPT的生成,是将“既有”的东西经过浓缩或转译后生成为另一种“有”,无非是“既有”的改头换面,这是只具备初级智能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而人则不然,在少信息甚至无信息的情况下,人类智能也能生成有,形成全新的信息或知识。这才是真正的“创造性生成”。ChatGPT生成能力的增强,并未从根本上动摇人机之间的主客关系。它并没有形成可以与人的创造性生成智能媲美的能力,因而也没有从实质上取代人的智能和职能,两者的关系仍旧未变:人是ChatGPT的使用者,ChatGPT是人的工具;人提出问题,机器生成答案,答案服务于问题,机器满足人的需要。另外,ChatGPT只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生成了类似人回答问题的文本,还不可能生成自我意识、主体意向、动机欲望。而人在应对环境的智能活动中,是不断生成自我意识的,而这才是“高端生成能力”即创造能力的本体论根源:所以,ChatGPT还停留在弱人工智能的水平上。从本质上,它仍然只是模式识别技术,是机器学习算法范畴内的模型和场景应用的一次飞跃,还够不上“革命”的称谓。但即便如此,ChatGPT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将机器思维的长处发挥得更透彻,借助它可形成人与机器之间协同式、互联式的知识生产,造就混合智能或脑机互惠的新形态,由此进入人机分工的新阶段:由智能系统更多更高效地完成工具性的智能工作,人类则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己作为主体的作用,即向技术系统提出任务、设定月标、启动其运行并享受其带来的成果。在这个意义上,“ChatGPT恐惧”和“ChatGPT崇拜”一样,都是不必要的。鉴于此,一方面ChatGPT确实因为对机器智能生成性的新开发新应用,展现了新的功能甚至新的神奇;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种生成仅仅是智能模拟的初级功能,还不是真正“知识创新”意义上的知识生成,所以需要以平常心看待它的意义,需要在ChatGPT的“附勉”热湖中加以必要的“祛魅”。 (摘编自肖峰《何种生成?能否创造?——ChatGPT的附魅与祛魅》)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分析式人工智能:B.生成式人工智能:CChatGPT:D.人机分工新阶段: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更快并以成本更低的方式创作,不断降低创作与知识类劳动的边际成本,也可能颠覆部分行业,取代某些岗位。B.分析式人工智能所遵循的是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理原则人在输出结果上具有唯一性:而生成式人工智能从个别中归纳出一般,遵循演绎推理原则。C.材料一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备创造能力,某些情况下甚至能超越人类;材料二认为其目前与人类智能的生成性相差甚远,还不能实现真正的创造。D.材料二中,“附魅”指人们的“ChatGPT恐惧”或“ChatGPT崇拜”行为,“祛魅”体现为作者呼吁人们在ChatGPT的“附魅”地潮中保持冷静和理性。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作者署名中的“GPT-3”是一种生成式人工智能,这说明写作领域已实现人机协作,发展空间广阔。B.ChatGPT可以根据李白的诗歌归纳出一定的算法规则,然后模仿李白的风格,创作出媲美李白诗歌的作品。C.如果ChatGPT归纳或综合的是正确的信息,那就不会输出错误的答案,也不会生成“一本正经”的胡说。D.ChatGPT不能从实质上取代人的智能和职能,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人机之间的主客关系,其意义十分有限。4.围绕对ChatGPT“祛魅”这一论题,材料是如何展开论证的?请简要分析。5.有人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机器人写作”能完全取代人类写作。请结合材料对此观点加以反驳。【答案】1.C2.B3.A4.①首先指出ChatGPT的生成功能根源于机器学习算法。②通过设问,进一步论述具有生成功能,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可以威力无穷。 ③接着从三个方面对比,得出ChatGPT不能实现创造性生成的结论。④最后指出要以平常心看待ChatGPT的意义。5.①写作不仅需要生成,更需要创造。生成式人工智能无法实现创造性生成,也不具备自我意识,主体意向、动机欲望等;而人类能够实现创造性生成。②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在写作领域实现人机协作,也可能部分取代某些岗位,但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写作。【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ChatGPT不能生成新知识,原文为“ChatGPT的生成只是信息的生成而非知识的生成”。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分析式人工智能所遵循的是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理原则人在输出结果上具有唯一性:而生成式人工智能从个别中归纳出一般,遵循演绎推理原则”偷换概念,由文中“分析式人工智能那样基于演绎推算在输出结果上具有唯一性”等信息和基本逻辑常识可知,分析式人工智能遵循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原则,而生成式人工智能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归纳推理原则。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创作出媲美李白诗歌的作品”于文无据,原文“ChatGPT的生成,是将‘既有’的东西经过浓缩或转译后生成为另一种‘有’,无非是‘既有’的改头换面,这是只具备初级智能就可以完成的任务”。C.“如果……就……”充分条件不成立,原文为“ChatGPT所生成的东西,既未被验证,也不一定为真……当归纳或综合了错误的歪曲性的信息时,就会生成‘扭曲事实’的错误结论”。D.“其意义十分有限”不符合文意,由原文“ChatGPT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将机器思维的长处发挥得更透彻,借助它可形成人与机器之间协同式、互联式的知识生产,造就混合智能或脑机互惠的新形态,由此进入人机分工的新阶段:由智能系统更多更高效地完成工具性的智能工作,人类则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己作为主体的作用,即向技术系统提出任务、设定目标、启动其运行并享受其带来的成果”可见,其意义十分深远。故选A。【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由“ChatGPT的生成功能根源于机器学习算法,迄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都基于这种算法,是经验主义或归纳逻辑的认识论原则在算法理论中的体现”可知,首先指出ChatGPT的生成功能根源于机器学习算法。由“当ChatGPT以生成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时,确实显示出与以分析的方式处理信息时的不同效用。然而,是否一旦具有生成功能,人工智能就可以威力无穷……也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可知,通过设问,进一步论述具有生成功能,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可以威力无穷。由“ChatGPT的生成,是将“既有”的东西经过浓缩或转译后生成为另一种“有”,无非是“既有”的改头换面,这是只具备初级智能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而人则不然,在少信息甚至无信息的情况下,人类智能也能生成有,形成全新的信息或知识”“人是ChatGPT的使用者,ChatGPT是人的工具;人提出问题,机器生成答案,答案服务于问题,机器满足人的需要。另外,ChatGPT只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生成了类似人回答问题的文本,还不可能生成自我意识、主体意向、动机欲望。而人在应对环境的智能活动中,是不断生成自我意识的,而这才是“高端生成能力”即创造能力的本体论根源”“由智能系统更多更高效地完成工具性的智能工作,人类则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己作为主体的作用,即向技术系统提出任务、设定月标、启动其运行并享受其带来的成果”可知,从三个方面对比,得出ChatGPT不能实现创造性生成的结论。由“一方面ChatGPT确实因为对机器智能生成性的新开发新应用,展现了新的功能甚至新的神奇;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种生成仅仅是智能模拟的初级功能,还不是真正“知识创新”意义上的知识生成,所以需要以平常心看待它的意义”可知,最后指出要以平常心看待ChatGPT的意义。【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由“它并没有形成可以与人的创造性生成智能媲美的能力,因而也没有从实质上取代人的智能和职能”“ChatGPT只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生成了类似人回答问题的文本,还不可能生成自我意识、主体意向、动机欲望。而人在应对环境的智能活动中,是不断生成自我意识的,而这才是“高端生成能力”即创造能力的本体论根源”可得出:写作不仅需要生成,更需要创造。生成式人工智能无法实现创造性生成,也不具备自我意识,主体意向、动机欲望等;而人类能够实现创造性生成。由“有些则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更好地进行人机协作。总体来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有非常广泛的终端应用市场,帮助人们更好、更快并以成本更低的方式去创作”可得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在写作领域实现人机协作,也可能部分取代某些岗位,但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写作。(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方位聂鑫森又冷又饿又渴的方位,真的不明白此刻身处云阳山的哪个方位哪个地段,他迷路了。黑沉沉的冬夜,刮着小北风,飘着细雪花,山路上结了薄冰。他看看腕上的夜光表,已经九点了。路边有棵老松树,他疲惫地坐到树根边的一块石头上,歇口气。下午四点离开羊蹄村时,热心的村民告诉他,十里外便是丰登镇。本应该六点左右到达,可不知在哪个地方走岔了道,丰登镇成了梦里的远方。寒冬腊月,四十岁的方位从省城长沙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就为拍雪景。这里是高寒山区,下雪早,风景这边独好。更重要的是他想出了一个拍组照的好题材,叫《白雪红路标》——专拍红军时代遗存在大山里的房屋、战壕等,既是风景照,又有思想内涵,参加明年全国的红色旅游影展,肯定入选。他是一家旅游报的摄影记者,还是省摄影家协会的理事。明年省摄影家协会换届选举,他得拿出好作品,兴许能选上个副主席呢。方位从长沙坐火车先到井冈山市,然后搭乘旅游大巴,在湘赣两地采访、拍照,一晃就过去了半个多月。方位听说茶陵县丰登镇的羊蹄村,有一处无名红军烈士墓地,现已列入建设陵园计划,便前去拍照。他是下午到达羊蹄村的,打算先在村民的小旅馆住下来,明日再去拍摄。不料省摄影家协会的负责人打来电话,让他赶回长沙,因明日下午三点有个理事座谈会,主题是:深入火热生活,创作优秀作品。方位顶风冒雪下基层,得好好介绍经验。方位在手机上查了查,他只能先步行到丰登镇,宿一晚;赶明日早班长途汽车去茶陵县,花两个半小时;再坐中午的火车去长沙,又要两个小时;到站后再打的去会场。必须环环紧扣,出不得半点儿差错。方位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然后站起来。忽然,方位的耳朵支棱起来,一阵风送来隐约的锣鼓声。他的精神猛地一振——有锣鼓声处必有人,有人就有水喝有饭吃。他赶忙背起旅行袋,迎着锣鼓声而去。跌跌撞撞走了好久,前面出现一块平地,搭着一个灵棚,灵棚后面是村子的影。是村民办丧事,灵棚正上方挂着一排白绣球花。方位找出一个没写字的信封,往里面放进两百元奠仪,然后一步一步地朝灵棚走去。这时从灵棚里走出一位中年人,急急地迎上前,说:“这么晚都来,辛苦了。我是村主任,姓王。”“不……辛……苦。应该的。”方位随王主任走进灵棚,守灵的和锣鼓班子的人,有十来个,都礼貌地站起来和他打招呼。 方位放下旅行包,走向正前方的灵案。灵案上放着一个骨灰盒,盒子后面立着带镜框的遗像。逝者的样子很年轻,不过三十岁左右。灵案两边放着一个个花圈,庄严肃穆。灵案上方挂着白布黑字的横额,上写“怀念我们的好书记贡力同志”,两边分挂着挽联的上下联:“从城中来,挂职不怕苦;做村里事,舍命为脱贫。”方位马上明白了,贡力是城里来挂职当村支书的,为这个村脱贫致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令人敬佩。方位肃立在灵案前,然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王主任说:“请你来签个到。”方来上摆着翻开的签到簿和圆珠笔。方位签上名字,掏出奠仪递过去。“对不起,不能收啊!贡力的父母一再交代,谁的奠仪也不能收。方先生,你从哪里来?与贡书记是什么关系呢?”“我是省城的记者,从羊蹄村去丰登镇,因为走错了路才到了这里。我不认识贡书记。”“你走反了方向,进入炎陵县了,不过,还在湖南哩。从羊蹄村到这里,四十里远,一定饿坏了。快去烤烤火,我安排人给你煮碗面条来!”“打扰了,麻烦了。”“你是读书人,懂礼数,一来就去给贡书记鞠躬,让我们感动。”方位坐到一大盆木炭火边,顿感周身暖和。方位说:“各位在这里为贡书记守灵,唱夜歌子,可见你们和他情深意长。”坐在火边的人点着头,眼里涌出了泪水。“是啊,是啊!贡书记才二十八岁,还没成家哩。他来这里三年了,起早贪黑,建合作社,搞多种经营,硬是让我们脱了贫。他住在一个孤老头儿家,帮老人做饭、洗衣、修理房屋,陪老人去看病,比儿孙还孝顺呢。”“方记者,你帮个忙,好好写写贡书记,我们全村人都感谢你。”一杯热茶端上来了,一大碗香喷喷的面条也端上来了。王主任说:“方记者,你慢慢吃。”“谢谢。我边吃边听你们说。我想问,贡书记是怎么去世的?”王主任说:“这地方的冬萝卜、冬笋、木炭很有名,订货多。前几天来了几辆大货车,因山路才修到一半,弯道多,又刮风又下雪,车载了货走起来难。贡书记口吹哨子,手握小红旗在车前步行引路,离山下还有一段路时,也许是下雪路滑又太累了,贡书记脚一滑,跌下了几十米高的悬崖……呜呜——”王主任再也说不下去了,放声大哭起来。方位觉得心里堵得慌,放下筷子,再不想吃什么了。“我想听你们多说说贡书记,对我也是个教育。明天,我再去采访村民,再去贡书记常去的合作社和那个悬崖边拍照。这样的好书记,应该让大家学习。” ”好啊!““对头!”在这一刻,方位忘记要去长沙开会的事了。铜盆里的木炭火烧得旺旺的,像一盆怒放的红莲花。(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方位按照热心村民告诉他的去往丰登镇的路线走错了路,他如果根据手机查的路线前行的话,能准时到达丰登镇。B.方位乘火车到井冈山市,在湘赣两地辗转半月拍雪景,主要是为了在明年的省摄影家协会换届选举中当选副主席。C.详细了解贡书记的事迹后,方位肃立鞠躬送上奠仪,这既体现出他重视礼节的一面,也表现了他对贡书记的敬佩。D.贡力父母一再交代谁的奠仪也不能收,他们的做法与儿子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品质相契合,展现出高尚的家风。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雪”是小说的重要意象,它吸引着方位来拍照,也一定程度上致使贡力脚滑坠崖,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B.小说没有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而是采用倒叙手法,先交代整个故事的结果,再叙述摄影、迷路、入村的过程。C.小说对贡力形象的塑造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手法,通过方位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刻画,人物形象丰满高大。D.结尾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铜盆里燃烧的木炭火比喻为怒放的红莲花,给人希望和激励,以景作结,意蕴深远。8.请探究“方位”一词在文中的作用。9.巧合和意外是小小说常用的情节安排手法,请据此简要说明本文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答案】6.D7.B8.①一词多用(一语多关),既是题目,又是人名:既是地理方位,也指精神方位,十分巧妙。②是小说的线索,从迷失方位,到找到方位,贯穿全文,思路清晰。③揭示主题,体现方位找到精神坐标,赞扬贡书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井冈山地区传承不息的“红路标”精神。9.①方位意外迷路,又恰巧遇到村民为贡书记办丧事。 ②在巧合中,方位真正做到了深入火热生活,创作优秀作品,也找到了井冈山地区的新时代“红路标”。③巧合和意外推动了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合理,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无中生有,村民没有告诉方位去往丰登镇的路线:“他如果根据手机查的路线前行的话,能准时到达丰登镇”于文无据。B.“主要是为了在明年的省摄影家协会换届选举中当选副主席”错误。曲解文意,方位拍雪景主要是为了入选全国的红色旅游影展。C.“详细了解贡书记的事迹后,方位肃立鞠躬送上奠仪”错误。与原文不符,详细了解贡书记的事迹在肃立鞠躬送上奠仪之后。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的能力。B.“先交代整个故事的结果”错误。文章先交代的不是故事的结果,而是中间的过程。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作用的能力。①结合“又冷又饿又渴的方位,真的不明白此刻身处云阳山的哪个方位哪个地段,他迷路了”可知,一词多用(一语多关),既是题目,又是人名;既是地理方位,也指精神方位,十分巧妙。②结合“他是一家旅游报的摄影记者,还是省摄影家协会的理事。明年省摄影家协会换届选举,他得拿出好作品,兴许能选上个副主席呢”“我想听你们多说说贡书记,对我也是个教育。明天,我再去采访村民,再去贡书记常去的合作社和那个悬崖边拍照。这样的好书记,应该让大家学习”可知,是小说的线索,从迷失方位,到找到方位,贯穿全文,思路清晰。③结合“是啊,是啊!贡书记才二十八岁,还没成家哩。他来这里三年了,起早贪黑,建合作社,搞多种经营,硬是让我们脱了贫。他住在一个孤老头儿家,帮老人做饭、洗衣、修理房屋,陪老人去看病,比儿孙还孝顺呢”可知,揭示主题,体现方位找到精神坐标,赞扬贡书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井冈山地区传承不息的“红路标”精神。【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结合“跌跌撞撞走了好久,前面出现一块平地,搭着一个灵棚,灵棚后面是村子的影。是村民办丧事,灵棚正上方挂着一排白绣球花。方位找出一个没写字的信封,往里面放进两百元奠仪,然后一步一步地朝灵棚走去”可知,方位意外迷路,又恰巧遇到村民为贡书记办丧事。②结合“我想听你们多说说贡书记,对我也是个教育。明天,我再去采访村民,再去贡书记常去的合作社和那个悬崖边拍照。这样的好书记,应该让大家学习”可知,在巧合中,方位真正做到了深入火热生活,创作优秀作品,也找到了井冈山地区的新时代“红路标”。③结合“在这一刻,方位忘记要去长沙开会的事了”可知,巧合和意外推动了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合理,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一、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材料二:文公之出也,竖头须【注】,守藏者也,不从。公入,乃求见,公辞焉以沐。谓谒者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从者为羁绁之仆,居者为社稷之守,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惧者众矣。”谒者以告,公遽见之。阳人不服,公围之,将残其民,仓葛呼曰:“君补王阙以顺礼也阳人未狎君德而未敢承命。君将残之,无乃非礼乎!阳人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樊仲之官守焉,其非官守,则皆王之父兄甥舅也。君定王室而残其姻族,民将焉放?敢私布于吏,唯君图之!”公曰:“是君子之言也。”乃出阳人。文公伐原,今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诸降。文公问元帅于赵衰,对曰:“邻縠可,行年五十矣,守学弥惇。夫先王之法志,德义之府也。夫德义,生民之本也。能惇笃者,不忘百姓也。请使邻縠。”公从之。文公学读书于白季,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闻则多矣。”对曰:“然而多闻以待能者,不犹愈也?”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国为易,今也难。”对曰:“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文公伐曹、卫,出谷成,释宋国,败楚师于城濮,于是乎遂伯。(节选自《国语·晋语》)【注】竖头须:竖,宫中役使小臣;头须,人名。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君A补B王C阙D以E顺F礼G也H阳I人J未K狎L君M德N而O未P敢Q承R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遇,文中指遭遇,与《鸿门宴》中“不如因善遇之”的“遇”字意思相同。B.师旅,军队通称,与《论语》中“加之以师旅”的“师旅”一词意思相同。C.笃,指厚道忠诚,与《陈情表》中“则刘病日笃”的“笃”字意思不相同。D.释,指解除,与《庖丁解牛》中“庖丁释刀对曰”的“释”字意思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认为只有国君重视贤士,国家才能生存发展。即使国家陷入困境,国君遭受耻辱,若重视任用贤人,还是能够取得成功。B.阳人不服统治,晋文公率军包围阳人,打算杀掉他们。仓葛认为阳人大多是王室姻族,杀之会丧失民心,于是文公放了他们。C.晋文公率兵伐原,命令携带三天的口粮,三天没有取胜。兵败撤退时得到情报,原人坚持不过两天,后来原人果然主动请降。D.晋文公与郭偃探讨治国难易之道,郭偃指出应辩证看待,国君认为治国容易,则困难将至;国君认为治国困难,则容易将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定王室而残其姻族,民将焉?敢私布于吏,唯君图之!(2)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14.晋文公是怎样“用民”的?请简要概括。【答案】10.DHN11.A12.C13.①您安定周王室却残杀周王的姻族,民众将依附哪里?我冒昧地向军吏私下陈述,希望您仔细考虑!②得到原却失去信用,依靠什么役使人民呢?信用是人民生存的依托,不可以失去。14.①善于纳谏。②守信于民。③虚心学习。【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晋君补周王失位之阙,来顺从礼仪。阳人尚未习惯晋君之德,因而未敢遵命。“君补王阙”主谓宾完整,其后断开;“以顺礼也”,句末“也”后断开;“阳人未狎君德”主谓宾齐全,“而”有承接之意,其前断开。 综上需要加句读的三处为DHN。【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意思相同”有误,“不如因善遇之”的“遇”字意思是“对待”。句意:不如趁机好好对待他。B.正确。“加之以师旅”句意: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C.正确。“则刘病日笃”的“笃”:病势沉重。句意:可是祖母刘氏的病情却日渐严重。D.正确。“庖丁释刀对曰”的“释”:放下。句意: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兵败撤退”错误,从原文“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来看,晋文公撤兵是为了守信,不是因为失败。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残”,残杀;“焉附”,依附哪里;“敢”,冒昧;“图”,考虑。②“何以”,宾语前置句,依靠什么,用什么;“使”,役使,使唤,驱使,支使;“庇”,依托,寄托;“民之所庇也”,判断句。【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用民”指善于用人,体现在以下一个方面:从原文“乃求见,公辞焉以沐。谓谒者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从者为羁绁之仆,居者为社稷之守,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惧者众矣。’谒者以告,公遽见之”来看,晋文公原来不想接见头须,后经谒者劝诫,他立即接见头须。这说明他善于纳谏;从原文“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可知,晋文公为了守信而三天撤兵,看见其守信于民;从原文“文公学读书于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闻则多矣’”来看,晋文公虚心学习。参考译文:材料一: 治理国家却不存恤那些贤能的士人,那么国家会灭亡。见到贤德的人却不急于任用,那么他们就会怠慢君王。没有比任用贤人更加急迫的事,没有贤士,就没有人能和君王谋划国家大事。怠慢贤人忘记贤士,却能让他的国家生存的,是不曾有的。从前晋文公出逃避难却最终成为诸侯之长,齐桓公逃离国家而最终称霸诸侯,越王勾践遭遇吴王的羞辱,却最终成为威慑中原各国的贤能之君。这三个人能在天下功成名就,都是因为他们的国家曾遭遇困境、个人能够压抑自己忍受极大耻辱的缘故。最好的是从不失败,其次是失败后仍能有所成就,这就叫善于用人。材料二:晋文公流亡期间,宫中供役使小臣头须是负责看守库藏的人,没有跟从晋文公流亡。晋文公归国即位,头须于是来求见,文公以洗头发为由推辞不见。头须对谒者说:“洗头时心的位置就翻覆,心的位置翻覆那么考虑事情也就倒过来了,我见不到君王是应该的啊。跟从流亡的人是为君主奔走的卜役(羁绁:马笼头和缰绳。泛指牵引犬马禽畜的绳索),留在国内的人是为君王看守国家,何必怪罪留在国内的人!国君如果仇视普通人,那么害怕的人可就多了。”谒者把头须的话告诉文公,文公立即接见头须。阳人不服从文公,文公率兵包围了阳地,将要杀掉阳人,仓葛大叫道:“晋君补周王失位之阙,来顺从礼仪。阳人尚未习惯晋君之德,因而未敢遵命。您要杀阳人,这恐怕不合礼吧!阳人有夏、商的后嗣遗典,有周王室的军队,樊仲这样的守官,除了守官,其余的人都是周王室的父兄甥舅。您安定周王室却残杀周王的姻族,民众将依附哪里?我冒昧地向军吏私下陈述,希望您仔细考虑!”文公说:“这是君子的言论。”于是释放了阳人。晋文公出兵讨伐原地,命令携带三天的口粮。过了三天原地却没有投降,文公就下令分散军队撤退。这时探子出城报告说:“原地坚持不过一二天了!”军吏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晋文公,文公说:“得到原却失去信用,依靠什么役使人民呢?信用是人民生存的依托,不可以失去。”于是晋军就撤离了,刚到孟门之地,原地就请求投降。晋文公问赵衰谁可担任元帅,赵衰回答说:“卻毅可以,他已经五十岁了,坚持学习愈加勤勉。先王的法典,是道德义理的府库。道德和义理,是教养人民的根本。能够做到勤勉厚道的人,是不会忘记百姓的。请让卻毅担任元帅。”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晋文公向臼季学习读书,读了三天,文公说:“我不能立即施行所学的知识啊(咫:语气词),但见闻倒是增多了。”臼季回答说:“然而您增多见闻来等待贤士施行,这不也是胜过没有见闻吗?”文公问郭偃说:“开始,我认为治国容易,如今感到困难。”郭偃回答说:“君王您认为治国容易,那么困难将要到了。君主您认为治国困难,那么容易将要到了。”文公讨伐曹、卫,迫使楚国从谷地撤兵,解除楚军对宋国的包围,在城濮打败楚军,于是称霸诸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冬夜即事宋·曾巩印奁封罢阁铃闲,喜有秋毫免素餐。市粟易求仓廪实,邑狵①无警里闾安。 香清一榻氍毹②暖,月淡千门霿凇③寒。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冬夜即事④曹雪芹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鹴衾⑤睡未成。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注】①邑狵(máng):毛多色杂的狗。②氍毹(qúshū):织有花纹的毛毯。③霿(méng)凇:即雾凇。谚曰:“雾凇重雾凇,穷汉置饭瓮。”以为丰年之兆。④这是《红楼梦》中贾宝玉作的一首诗。⑤锦罽(jì):织有花纹的毛毯。鹴(shuāng)衾:绣有鹅鹏花纹的被子。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诗以小见大,明写仓廪充实、闾巷静寂,暗写百姓富足、国家安定。B.曾诗颈联虚实相生,由眼前一榻之暖想到千门之寒,愧疚之情油然而生。C.曹诗写松影、鹤、满地白雪,体现出冬夜之幽静,与首联“三更”呼应。D.两诗都从细节中寻觅诗意,“卷帘看”“试茗”等真实生动,画面感强。16.两首诗歌为同题之作,体现的人生志趣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曾巩诗:全诗写诗人在冬夜里的感受和心境,体现了诗人安逸闲适、对来年丰收的期盼和对民生的关切。②曹雪芹诗:诗着一“喜”字,使“趣”味全出。“新雪”一词亦极有表现力。雪水洁净,新雪尤是,烹茶味道清醇。诗中说“试茗”而不说“品茶”,是因为茶的品种不同,烹烧的火候也不同,“试茗”就有掌握火候使茶不失色的意思,体现了诗人浓郁的生活情趣。【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愧疚之情油然而生”错,曾诗颈联写了“榻”“氍毹”“月”“霿凇”等物象,室内选用清香的床榻,温暖的毛毯,为实写,给人舒适温暖之感。再想象着屋外面的情景,为虚写,室外凄冷的月光之下,霿凇闪现寒凉的色泽。虚实结合,自己在寒冷的天气里有温暖干净的住所,想到屋外的寒冷,由个人到百姓,表达了对百姓的关切。故选B。【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曾诗首联“印奁封”“阁铃闲”“秋毫免素餐”,写完成公事收起官印,诗人感到轻松闲适,因有机会能为国尽绵薄之力而没有尸位素餐,内心的欢喜油然而生。领联写仓廪充实、里闾安定,透露出诗人作为治理一方的父母官的欣慰之情。颈联写室内“.一榻”之小与室外“千门”之大对比,室内“氍毹”之暖与门外“霿凇”之“寒”对比,突出诗人的安逸。同时运用视觉、嗅觉和身心的感觉结合,从不同角度给人丰富的感受。诗句“香清一榻氍毹暖,月淡千门霿凇寒”虚实结合,境界由小到大。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描写,寄托安逸闲适之情。由个人到百姓,表达了对百姓的关切。尾联“更回笼烛卷帘看”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表达了对来年丰收的期盼和对民生的关切。全诗写诗人在冬夜里的感受和心境,体现出诗人心系百姓、关心民生的心境。曹诗五、六句从人的感觉上写寒。“诗怀冷”,极言寒冷,连诗情也冷却了,可见寒冷的程度。六句的表达方式也是一样的,公子穿着金貂,喝着酒,可都仍不足以御寒。经过多方面的形容渲染,冬夜的严寒也就变得具体可感了。就在这严寒的冬夜,大观园中人却还有他们的“喜趣”,大家都忘却了冬夜的严寒,冒着飘舞的雪花,扫来新雪,烹煮清茶。诗的最后一笔,有如画龙点睛,使全诗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诗着一“喜”字,使“趣”味全出。“新雪”一词亦极有表现力。雪水洁净,新雪尤是,烹茶味道清醇。诗中说“试茗”而不说“品茶”,是因为茶的品种不同,烹烧的火候也不同,“试茗”就有掌握火候使茶不失色的意思。以上词语都使诗表现的生活情趣更为浓郁。(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氓》中写女主人公早起晚睡、每日辛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写自己爱惜美好时光,独自外出,有时亲历农事、躬耕陇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容易引发人们的感慨,诗人常常借生长茂盛的草木表达昔盛今衰之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夙兴夜寐②.靡有朝矣③.怀良辰以孤往④.或植杖而耘耔⑤.过春风十里⑥.尽荠麦青青(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书写:夙、寐、靡、耔、荠。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华五千年文明自带流量密码。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这些精神内涵在岁月洗礼下①,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找准它的时代韵脚。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人们提出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文物等载体对话历史,人们不再满足于“看得见”,更希望“看得懂”。“隔着玻璃、挂在墙上”的传统展陈正升级为富含声光电等科技元素的沉浸式互动体验,让文化场所变身“旅游打卡地”,让文物成为“潮玩”,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在②中传承中华文明基因。文物与现代生活、科技跨时空的交流碰撞,已呈现出一番③的景象。文物记载历史,传承文化,让文化“潮”起来,文物“活”起来,有助于增进中国历史的深切体认。忆古思今,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源流的探寻与思考,文化基因的源头活水将引领我们认识过去、把握今天、面向未来。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加点的词语在运用上富有特色,请简要分析。【答案】18.①一脉相承 ②春风化雨 ③欣欣向荣19.文物记载历史,传承文化,让文物“活”过来,文化“潮”起来,有助于增进对中国历史的深切体认。20.文中加点的词语运用对比手法和网络流行语,突出了文物展陈方式的变化,文物与现代生活、科技跨时空的交流碰撞的景象欣欣向荣。【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语境强调中华五千年文明精神内涵世代流传,故可用“一脉相承”。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②语境强调沉浸式互动体验的方式对年轻人的良好教育,故可用“春风化雨”。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③语境强调文物发展的新气象,故可用“欣欣向荣”。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把“文化‘潮’起来”和“文物‘活’起来”调换位置;二是成分残缺,在“中国历史”前添加介词“对”。 故可修改为:文物记载历史,传承文化,让文物“活”过来,文化“潮”起来,有助于增进对中国历史的深切体认。【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隔着玻璃、挂在墙上”是对文物的传统展陈的模式;“旅游打卡地”指旅游中常见的网红打卡地,一般会吸引很多人去游玩,二者运用对比手法。“潮玩”潮流玩具的简称,狭义上它起源于20世纪末的中国香港和日本,在设计上带有浓厚的街头风,大多限制数量,价格昂贵。文中加点的词语运用对比手法和网络流行语,突出了文物展陈方式的变化,文物与现代生活、科技跨时空的交流碰撞的景象欣欣向荣。(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焦虑的核心就是不确定,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焦虑可以表现为担心害怕,也可以表现为各种身体症状。①,从表现上可以分为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从发作上可以分为慢性的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的惊恐发作。焦虑表现为精神上的过度担心和泛化。由于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个体会表现为易激惹、易发脾气,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的情况。长时间的焦虑会使大脑处于一种异常活跃的状态,②。而失眠又会引起新的问题,例如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等。③,比如心慌、胸口发闷、口干、尿频、出汗,甚至是感到憋气或者是过度的喘气,肌肉也会表现出特别紧绷的现象,容易酸痛,甚至发抖。焦虑其实也有它的功能和意义。焦虑是人类在面临病痛、灾难等重大事件时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一种正常现象。面对压力,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并适度宣泄情绪。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简述材料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答案】21.①焦虑的形式是多样的②从而导致个体失眠③焦虑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躯体症状22.虽然焦虑会给人们的精神和躯体带来一系列问题,但是焦虑也有功能和意义,是正常现象。【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焦虑可以从表现上和从发作上分成不同形式,可知焦虑形式多样,可填“焦虑的形式是多样的”。第二空,根据前文“长时间的焦虑会使大脑处于一种异常活跃的状态”和后文“失眠会引起新的问题”可知,焦虑会引起失眠,可填“从而导致个体失眠”。第三空,根据后文所列举的一系列躯体表现的症状,可知应填“焦虑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躯体症状”。【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焦虑形式多样,在精神上和躯体上各有不同的反映,给人们带来困扰。但是焦虑也有功能和意义,是一种正常现象,可以采取积极措施宣泄情绪。据此组织语言即可,注意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如“虽然焦虑会给人们的精神和躯体带来一系列问题,但是焦虑也有功能和意义,是正常现象”,注意字数要求。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帝,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世界青年与文明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并发言,请你以“文明·互鉴·发展”为主题写一篇中文发言稿。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让文明的光芒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尊敬的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在本次“世界青年与文明发展论坛”上发言。前面几位嘉宾演讲,使我受益匪浅,也引发了我对“文明·互鉴·发展”这一主题的重新思考。自古以来,中国文明中就有包容的基因——“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追求和谐,这是尊重多样性的相处之道。多样性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因此,不同文明交流互签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回顾人类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文明向来注重借助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交流促进自身文明的发展进步。 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搭建起一座数万公里的文明交流之桥。由此,中国人读到了《一千零一夜》,引入了佛教、景教等宗教文化,西方人则穿起丝绸,用上瓷器,兴起品茶之风。如今我们对文明互鉴有了更大的期许,就像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所表达的,在空间站中,各国宇航员彼此交流,不是英语,也不是汉语,而是借助翻译机,这不就是不同文明和谐相处、彼此尊重的体现吗?另一个细节则是电影最高潮处,各国人员通力协作,点燃发动机,拯救地球,这不正是不同文明共同创造世界的象征吗?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形态,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都值得尊重和珍惜。不同文明只有在承认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相互尊重、彼此借鉴,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不承认、不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企图用一种文明或几种文明统领天下,是与世界发展潮流相违背的,注定要碰壁。因此,我们要坚持世界文明多样性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绘就斑斓绚丽的文明图画。文明交流互鉴会进一步加深国家、民族的彼此了解和尊重,增进联系和友谊,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就像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的,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我衷心希望,我们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各种文明的养分,促进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让文明的光芒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类作文题。材料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内容,强调世界文明的互鉴、发展。材料提出了“文明·互鉴·发展”的主题,意在表明不同文明有不同思想,文明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文明互相借鉴优秀思想和发展经验,择善而从;同时又因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共同发展;反过来说,想要发展,则必须交流互鉴,闭关锁国、闭门造车只会导致守旧退步。由此看来,各种文明本不应有冲突,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可结合历史现象反思不能做到文明平等和文明互鉴带来的后果,尊重文明多样性,进行文明互鉴是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保障。 写作要求部分,设置了任务情境“世界青年与文明发展论坛”,规定了写作者的身份“中国青年代表”,明确了写作主题“文明·互鉴·发展”,并要求写一篇中文发言稿。构思行文时,重点要论述文明、互鉴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然后强调文明因交流互鉴而推动世界发展的观点。可采用例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如历史上的许多战争都来源于文明的歧视,如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蔑称为“蛮夷”,西方列强对他国进行殖民统治以及贩卖黑奴等;再如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和平共处的盛况,以及援建非洲、“一带一路”等实际举措,促进了人类共同体的构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立意:1.文明、互鉴、包容,携手共创未来2.让文明的光芒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3.美美与共,推动文明进步和发展。4.文明因交流互鉴而精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