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45779
大小:85.6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3-10-23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山西2022~2023年度教育发展联盟高二4月份期中检测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唐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以忧患感为基调的作品是很多的。这些作品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所体现的主要是对于自己及亲友的命运而引起的忧患感,如宋玉《九辩》。第二类则是内涵更为深广的忧世之作,例如《诗经》中的《载驰·正月》。这后一种倾向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屈原。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关于《离骚》,诚如司马迁所云,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关于《九章》,从首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到末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忧患之感与《离骚》完全相同。屈赋对读者的强烈感染力主要来自它所蕴涵的忧患感,这种忧患感当然包含着诗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美人迟暮”的惆怅,但是更重要的则是诗人对于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危机感:“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那么,在屈原的时代,楚国是不是已经岌岌可危了呢?据史书记载,它当时还是一个“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强国。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屈原曾经被楚怀王委以重任,但是他不久就受到一连串的诬陷、疏远、放逐。在那个辩士四处奔走、朝秦暮楚的时代,屈原却情愿在“乃猿狖之所居”的流放地行吟泽畔,仍然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精神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时时刻刻把国家、人民的命运放在心上,仍然强烈地感到自己对于国家、人民的责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甚至当他要想以身殉国时,仍念念不忘国家的政治,并以古代的贤臣作为自己的榜样:“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虽然屈原的忧世预言与历史的实际进程相符合的程度不一致,但是,他怀着对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巨大关切,具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深邃的洞察力,因而能够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这种对于历史演变的深刻预感和忧患感是难以为常人所理解的,所以屈原的忠谏始终不被楚王采纳。这样,他在当时就处于一种非常孤独的境地。屈原反复悲叹:“国无人莫我知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种深沉的孤独感主要是由于拳拳忠忱和侃侃说言不为朝廷所接受。只有对国家、人民的命运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事业、理想的正义性怀有强烈的自信心,才能产生足以抗拒这种孤独感的精神力量。(摘编自程千帆莫砺锋《忧患感和责任感》)材料二:《离骚》全诗可分为三段:正文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乱》曰”是全诗的尾声与总结。从“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部分,是写“骚”,写“忧”,写诗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斗争、矛盾、幽愤和痛苦。在前半部分中,诗人抒写着“灵修浩荡”“皇舆败绩”“众女谣诼”“芳泽杂糅”的政治乱象,又强烈地感受到“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人生忧愁。政治斗争的严重挫败,现实与理想的悬殊背离,给屈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深巨的忧愤。他抑止不住满腔的愤懑,反复诉说着自己无比失望、孤独、幽怨、狐疑的情绪,重重的忧郁、怨望、苦闷、彷徨,重重地压在心头。前半部分的基本内容和感情基调,就是一个“骚”字,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忧愁幽思”。那么,出路在哪里?诗人将如何“离”开这无边的“忧”愁?于是,便进入了后半部的描写——从“女媭之婵媛兮”至“蜷局顾而不行”为后半部分。诗人紧承前半之“骚”之“忧”而写“离”,写为“离”开忧愁、解脱痛苦“上下求索”的不懈奋斗,写为实现“美政”理想而“求帝”“求女”的幻想经历。当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现实世界“无路可走”之时,矢志不渝的诗人将他不屈的目光、深邃的思绪,投向了幻想的天际。诗人不顾“女媭”的劝说,否定明哲保身的逃避,而满怀虔诚的期冀,踏上上下求索的征程。但是“求帝”“求女”的不遇,不仅宣告了实现“美政”理想的无望,同时也宣告了“离骚”的失败。欲“离骚”而“骚”难“离”,忧患犹在,痛苦依然。接下去,诗人又幻想着向灵氛、巫咸求助,灵氛、巫咸劝诗人去国远游,而诗人准备离去之时,远远地望见了故国的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自己根本无法离开生长于斯的旧乡故土!一篇《离骚》之诗,本为“离骚”而设,却历尽千回百折,数经心力交瘁,仍然是“骚”而未“离”,“忧”而未“解”。长达二千五百言的正文已经结束了,但此时的主人公,“骚”仍未“离”。茫茫环宇,何处是归程?“《乱》曰”部分总结全诗,点明主题:“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乱》曰”五句呼应诗题,点明了全诗“离骚”的基本线索:“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是“骚”,“又何怀乎故都”是“离”;“既莫足与为美政兮”是“骚”,“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离”。 既不能去,又不能忍,这样就把矛盾推向高峰,“死”的问题便被尖锐地提出来了。《乱》的“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最终表明要追随殷代贤臣彭咸而投水而死。“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摘编自何新文彭安湘《离去现实忧患、解脱生命痛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文学中蕴含忧患感的作品占比很高,反映了古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B.司马迁对屈原的创作有着洞见,他指出屈原因忧愁而进行创作,忧患感是其作品的情感主线。C.屈原仰慕先贤彭咸,效仿他通过投水自尽的方式来劝谏君主改过,这是他强烈责任感的表现。D.《离骚》的后半部分侧重写“离”,诗人通过“求帝”“求女”来摆脱忧患,但这些努力最终都失败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时期,辩士游说各国,对国家没有忠诚的意识,但屈原与之不同,始终不愿离开楚国。B.屈原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忧患感,不是因自身命运而引起的,而是因对楚国未来形势的担忧而生的。C.屈原因不被理解而孤独,但他不惧怕孤独,因为他的责任感和自信心给予了他强大的精神力量。D.材料二将“离骚”的“离”理解为“远离”之意,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离骚》内容主旨的论述。3.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A.班固《离骚序》评屈原“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B.颜之推《颜氏家训》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C.李白《江上吟》评“屈平词赋悬日月”。D.朱熹《楚辞集注》:“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4.根据材料二的划分标准,教材中《〈离骚〉(节选)》第3段属于《离骚》的哪一部分?该段主要书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并联系教材相关内容请简要说明。5.材料二认为《离骚》是屈原在寻求“离去现实忧患”,这是否表明屈原缺乏责任感?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答案】1.D2.B3.D4.第一问:该段属于《离骚》的前半部分。第二问:该段写屈原品行高洁,坚守正道,尽忠尽职,而遭到群臣排挤、君主疏离的情况,抒发了他的失望、忧伤、孤独、愤懑的情绪,以及他刚正不阿、保持清白节操的坚定意志。5.①屈原寻求“离去现实忧患”,并不是他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反而是他对国家强烈责任感的表现。 ②在《离骚》前半部分描绘了楚国的政治乱象,正是由于屈原对国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这些乱象才引起屈原的忧愁。③《离骚》下半部分写屈原努力寻求“离去现实忧患”的办法,也就是实现“美政”,这是屈原为改变楚国的努力,正表现出了屈原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④在“《乱》曰”部分,屈原“离”忧而不得,却仍挂怀国家政治,要以古代贤臣为榜样,投水而死,这也是其责任感的体现。【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我国古代文学中蕴含忧患感的作品占比很高”错误,于文无据,材料只提到“在唐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以忧患感为基调的作品是很多的”;另外,“反映了古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错误,以偏概全,在这些蕴含忧患感的作品中有一部分是“对于自己及亲友的命运而引起的忧患感”,这些作品不能反映“反映了古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B.“他指出屈原因忧愁而进行创作”错误,根据材料一,司马迁是就《离骚)提出了“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并非针对屈原的所有作品;另外,“忧患感是其作品的情感主线”错误,材料一说的是“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C.“效仿他通过投水自尽的方式来劝谏君主改过”错误,两则材料都提到屈原效仿彭咸投水自杀,但并未提到他是为了劝谏君主改过而自杀。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不是因自身命运而引起的”错误,根据材料“这种忧患感当然包含着诗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美人迟暮’的惆怅,但是更重要的则是诗人对于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危机感”,可知屈原的忧患感包含了对个人命运的忧愁。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认为屈原对国家、人民的命运充满忧患感和责任感。A.是评价屈原的文才。B.是批评屈原过于显扬自我。C.是评价屈原的文才。 D.提到了屈原对国家的责任感。观点与材料一最为接近。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及课文内容的能力。依据材料二第二段“从‘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部分,是写‘骚’,写‘忧’,写诗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斗争、矛盾、幽愤和痛苦”可知,该段属于《离骚》的前半部分。课文第3段围绕诗人被黜的原因写其高洁的品行,他坚守正道,尽忠尽职,(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遭到群臣排挤、君主疏离(謇朝谇而夕替/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以及失望、忧伤、孤独、愤懑的情绪(怨灵修之浩荡兮/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同时也表达了他刚正不阿、保持清白节操的坚定意志(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从材料一“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可知,屈原寻求“离去现实忧患”,并不是他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反而是他对国家强烈责任感的表现。从材料二“在前半部分中,诗人抒写着……政治乱象……政治斗争的严重挫败,现实与理想的悬殊背离,给屈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深巨的忧愤”可知,在《离骚》前半部分描绘了楚国的政治乱象,正是由于屈原对国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这些乱象才引起屈原的忧愁。从材料二“后半部分。诗人……写为‘离’开忧愁、解脱痛苦‘上下求索’的不懈奋斗,写为实现‘美政’理想而‘求帝’‘求女’的幻想经历”可知,《离骚》下半部分写屈原努力寻求“离去现实忧患”的办法,也就是实现“美政”,这是屈原为改变楚国的努力,正表现出了屈原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从材料二“‘《乱》曰’部分总结全诗,点明主题:‘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乱》的‘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最终表明要追随殷代贤臣彭咸而投水而死”可知,在“《乱》曰”部分,屈原“离”忧而不得,却仍挂怀国家政治,要以古代贤臣为榜样,投水而死,这也是其责任感的体现。(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三三沈从文 杨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弯里,溪水沿到山脚流过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弯处忽然转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处筑了这座石头碾坊。而这碾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叫杨家碾坊了。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住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因此种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扎了无数水车,用椿木做成横轴同撑柱,圆圆的如一面锣,大小不等竖立在水边。这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的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一个堡子里只有这样一座碾坊,所以凡是堡子里碾米的事都归这碾坊包办,成天有人轮流挑了仓谷来,把谷子倒到石槽里去后,抽去水闸的板,枧槽里水冲动了下面的暗轮,石磨盘带着动情的声音,即刻就转动起来了。于是主人一面谈着一件事情,一面清理到簸箩筛子,到后头上包了一块白布,拿着个长把的扫帚,追逐着磨盘,跟着打圈儿,扫除溢出槽外的谷米,再到后,谷子便成白米了。到米碾好了,筛好了,把米糠挑走以后,主人全身是灰,常常如同一个滚到豆粉里的汤圆。然而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许多人生活还从容,而为一堡子中人所羡慕的。凡是到杨家碾坊碾过谷子的,都知道杨家三三。妈妈十年前嫁给守碾坊的杨,三三五岁,爸爸就丢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话也不说死去了。爸爸死去后,母亲作了碾坊的主人,三三还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饭同青菜小鱼鸡蛋过日子,生活毫无什么不同处。三三先是望到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来爸爸不见了,妈妈又成天全身是糠灰,……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的长大了。妈妈随着碾槽转,提着小小油瓶,为碾盘的木轴铁心上油,或者很兴奋的坐在屋角拉动架上的筛子时,三三总很安静的自己坐在另一角玩。热天坐到有风凉处吹风,用包谷秆子作小笼,冬天则伴同猫儿蹲到火桶里,剥灰煨栗子吃。或者有时候从碾米人手上得到一个芦管作成的唢呐,就学着打大傩的法师神气,屋前屋后吹着,半天还玩不厌倦。这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疏疏的树林里,常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因为一个人在屋里玩厌了,就出来坐在废石槽上洒米头子给鸡吃。在这时,什么鸡欺侮了另一只鸡,三三就得赶逐那横蛮无理的鸡,直等到妈妈在屋后听到鸡声代为讨情时才止。这磨坊上游有一潭,四面有大树覆荫,六月里阳光照不到水面。碾坊主人在这潭中养得有几只白鸭子,水里的鱼也比上下溪里多。照一切习惯,凡靠自己屋前的水,也算是自己财产的一份。水坝既然全为了碾坊而筑成的,一乡公约不许毒鱼下网,所以这小溪里鱼极多。遇到有不甚面熟的人来钓鱼,看到潭边幽静,想蹲一会儿,三三见到了时,总向人说:“不行,这鱼是我家潭里养的,你到下面去钓罢。”人若顽皮一点,听到这个话等于不听到,仍然拿着长长的竿子,搁到水面上去安闲的吸着烟管,望到这小姑娘发笑,使三三急了,三三便喊叫她的妈,高声的说:“娘,娘,你瞧,有人不讲规矩,钓我们的鱼,你来折断他的竿子,你快来!” 母亲就从没有照到女儿意思折断过谁的竿子,照例将说:“三三,鱼多咧,让别人钓吧。鱼是会走路的,上面总爷家塘里的鱼,因为欢喜我们这里的水,都跑来了。”三三照例应当还记得夜间做梦,梦到大鱼从水里跃起来吃鸭子,听到这个话,也就没有什么可说了,只静静的看着,看这不讲规矩的人,究竟钓了多少鱼去。她心里记着数目,回头好告给妈妈。有时因为鱼太大了一点,上了钓,拉得不合式,撇断了钓竿,三三可乐极了,仿佛娘不同自己一伙,鱼反而同自己是一伙了的神气,那时就应当轮到三三向钓鱼人咧着嘴发笑了。但三三却常常急忙跑回去,把这事告给母亲,母女两人同笑。有时钓鱼的人是熟人,人家来钓鱼时,见到了三三,知道她的脾气,就照例不忘记问:“三三,许我钓鱼吧。”三三便说:“鱼是各处走动的,又不是我们养的,怎么不能钓。”同一件事情,对待不同,原来是来人讲礼,三三也讲礼。钓鱼的是熟人时,三三常常搬了小小木凳子,坐到旁边看鱼上钩,且告给这人,另一时谁个把钓竿撇断的故事,到后这熟人回到磨坊时,把所得的大鱼分一些给三三家。三三看着母亲用刀剂鱼,掏出白色的鱼脬来,就放到地下用脚去踹,发声如放一枚小爆仗,听来十分欢乐。鱼洗好后了,揉了些盐,三三忙取麻线来把鱼穿好,挂到太阳下去晒。到有客时,这些干鱼同辣子炒在一个碗里待客。母亲如想到折钓竿的话,将说:“这是三三的鱼。”三三就笑,心想着:“怎么不是三三的鱼?潭里的鱼若不是我照管,早被村里看牛孩子捉完了。”三三如一般小孩,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杨家碾坊的生活富庶而悠闲,因此成长在此地的三三可以制作小笼,赶鸡,看鱼等等,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B.三三的母亲一直独自掌管碾坊,养大三三,而遇到有人在潭里钓鱼,也不加阻止,表现出她坚韧刚强而又热情好客的品质。C.三三在杨家碾坊成长,在母亲工作时,“总很安静的自己坐在另一角玩”,三三的生活中隐隐地透露出她些许的孤独。D.三三对不同的人来钓鱼,态度不同,有的她会用言语劝阻,有的她会折断鱼竿,而有的她会坐在一旁观看。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描绘了杨家碾坊及其周边的环境——溪水流经,村庄兴旺,山田连畴,以环境美衬托这里的人情美。B. 文章善用简笔叙事,把漫长而琐碎的生活,浓缩在简短的语句中,如“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的长大了”。C.文章常以儿童的视角书写,使文章充满童趣,如“常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梦到大鱼从水里跃起来吃鸭子”。D.“三三五岁,爸爸就丢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话也不说死去了”,文章用平淡的笔触叙述三三父亲去世之事,哀而不伤。8.沈从文的很多小说都有散文化的特点,请结合本文就此作简要分析。9.本文中的三三和《边城》中的翠翠都是乡村女孩,她们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案】6.C7.C8.①淡化故事情节。小说没有完整曲折的情节,只有片段式生活的叙写,对三三生活的杨家碾坊做了详细描写,在叙事中着重表现三三的喜乐好恶之情。②弱化人物。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形象都只有简单描绘,除了三三和母亲,其他次要人物形象模糊,人物描绘类型化。③语言诗化。语言洗练干净、清新自然,描绘的农家田园生意盎然,人物淳朴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富有诗情画意。④意境唯美。风光民俗,淳朴自然,清新如画。清潭嘉树、白鸭游鱼、碾坊山田,水车日夜不知疲倦地唱着含糊的歌,意境优美,如诗如画。9.①两人都淳朴善良、天真活泼。三三憨态可掬,她呵斥别人钓鱼,看似吝啬,实则透露出天真稚气和坦率,与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慷慨和友好。翠翠帮助爷爷摆渡,对爷爷温顺体贴,对生活中的误会和怨气,能很快消解,翠翠在独处时,脑中常常会浮现天真的想法。②两人的命运中都有悲情的底色,但她们都生活在关爱之中。三三五岁丧父,翠翠自幼父母双亡,但是他们都得到亲人的呵护,在关爱中成长。【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A.“杨家碾坊的生活富庶而悠闲”错误,杨家碾坊的生活只是乡村的日常,谈不上富庶,从“三三先是望到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来爸爸不见了,妈妈又成天全身是糠灰”可以看出杨家碾坊的生活并不悠闲。B.“三三的母亲一直独自掌管碾坊”错误,三三母亲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掌管碾坊,另外“热情好客”也描述不当,由“三三,鱼多咧,让别人钓吧。鱼是会走路的,上面总爷家塘里的鱼,因为欢喜我们这里的水,都跑来了”可以看出她慷慨、讲理,不能表现出她热情好客。D.“有的她会折断鱼竿”错误,由“娘,娘,你瞧,有人不讲规矩,钓我们的鱼,你来折断他的竿子,你快来!”可知,原文是三三喊母亲来折断鱼竿,三三并未折断别人的鱼竿。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C.所举的例子“常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飄忽”并非从儿童视角来书写。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体裁特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本篇小说非常具有散文的特点,散文化小说的典型特征是:故事情节的淡化、结构的散化、语言的诗化、人物的虚化。小说情节淡化。小说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没有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片段式生活的叙写。这样的写法就接近于散文的写法。如小说中只是记叙了三三的生活状态,“三三先是望到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爸爸不见了,妈妈又成天全身是糠灰,……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的长大了”“用包谷秆子作小笼,冬天则伴同猫儿蹲到火桶里,剥灰煨栗子吃。或者有时候从碾米人手上得到一个芦管作成的唢呐,就学着打大傩的法师神气,屋前屋后吹着,半天还玩不厌倦”“三三如一般小孩,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小说中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就如同对三三生活的记录。小说语言诗化。这篇小说的语言非常具有特点,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如“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往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这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的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语言洗练干净、清新自然,描绘的农家田园生意盎然,人物淳朴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富有诗情画意。在选材上,沈从文延续了他的一贯风格,选材质朴唯美,具有湘西的风情。“在急流处筑了一这座石头碾坊,这碾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叫杨家碾坊了”“往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因此种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扎了无数水车,用椿木做成横轴同撑柱,圆圆的如一面锣,大小不等竖立在水边”“这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疏疏的树林里,常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其后有纯朴的风俗,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意境优美,如诗如画。在小说中,没有传统小说的那种通过典型情节来塑造重点人物,而是只是简单概述片段,故意将人物弱化。正文写三三和母亲等,并没有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进行塑造,而是用诗意的语言塑造三三和母亲,描绘湘西生活。小说中的次要人物无论是整体上的堡子里的人,还是钓鱼的人,都简笔勾勒,形象较为模糊,具有类型化特色。【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就性格而言,两个人都淳朴善良、天真活泼。由“三三见到了时,总向人说:‘不行,这鱼是我家潭里养的,你到下面去钓罢。’”“望到这小姑娘发笑,使三三急了,三三便喊叫她的妈,高声的说:‘娘,娘,你瞧,有人不讲规矩,钓我们的鱼,你来折断他的竿子,你快来!’”可知,三三不让别人钓鱼,并且让娘来折断钓鱼人的竿子,可以看出小姑娘的娇憨天真;由“鱼是各处走动的,又不是我们养的,怎么不能钓”可知,三三实际上很慷慨,对人友好。由“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逃人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可知,翠翠同样天真善良。就命运而言,由“三三五岁,爸爸就丢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话也不说死去了。爸爸死去后,母亲作了碾坊的主人,三三还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饭同青菜小鱼鸡蛋过日子,生活毫无什么不同处”可知,三三五岁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上有母亲的关爱照顾,看起来并无不同。由“经过一番考虑后,军人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女儿一面怀了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仍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可知,翠翠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由文本可知,翠翠与祖父相依为命,祖父带她去看龙舟竞赛,操心翠翠的婚事等,可见翠翠也是在关爱中成长。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隋炀帝大业七年。漳南人窦建德少尚气侠,胆力过人,为乡党所归附。会募人征高丽,建德以勇敢选为二百人长。同县孙安祖亦以骁勇选为征士。安祖辞以家为水所漂,妻子馁死。县令怒,笞之。安祖刺杀令,亡抵建德,建德匿之。官司逐捕,踪迹至建德家。建德谓安祖曰:“今水潦为灾,百姓困穷,加之往岁西征,行者不归,疮痍未复。主上不恤,乃更发兵亲击高丽,天下必大乱。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但为亡虏邪?”乃集无赖少年,得数百人,使安祖将之,入高鸡泊中为群盗,安祖自号将军。时蓚人高士达聚众于清河境内为盗,郡县疑建德与贼通,悉收其家属,杀之。建德帅麾下二百人亡归士达,士达自称东海公,以建德为司兵。顷之,孙安祖为人所杀,其众悉归建德,建德兵至万余人。建德能倾身接物,与士卒均劳逸,由是人争附之,为之致死。十二年冬十二月,涿郡通守郭绚,将兵万余人讨高士达。士达自以才略不及窦建德,乃进建德为军司马,悉以兵授之。建德诈为与士达有隙而叛,遣人请降于绚,愿为前驱击士达以自效。绚信之,引兵随建德至长河,不复设备。建德袭之,杀虏数千人,斩绚首,献士达。杨义臣至平原,欲入高鸡泊讨之。建德谓士达曰:“历观隋将,善用兵者无如义臣,其锋不可当。请引兵避之,使其欲战不得,坐费岁月,将士疲倦,然后乘间击之,乃可破也。不然,恐非公之敌。”士达不从,留建德守营自帅精兵逆击义臣战小胜因纵酒高宴。建德闻之曰:“东海公未能破敌,遽自矜大,祸至不久矣。”后五日,义臣大破士达,于陈斩之。乘胜逐北,趣其营,营中守兵皆溃。义臣既杀士达,以为建德不足忧,引去。建德还平原,收士达散兵,收葬死者,为士达发丧,军复大振,自称将军。(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朔》)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募人征高丽”与“会挽雕弓如满月”(《江城子》)两句中“会”字含义不同。B.“主上不恤”与“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恤”字含义相同。C.设备,指设防,现在一般指进行某项工作或满足某种需要的成套的建筑、器物等。D.“其锋不可当”与“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窦娥冤》)两句中的“当”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窦建德崇尚侠气,讲义气,胆量和力气超过一般人,因此,在朝廷征讨高丽招募兵丁时,被挑选为二百人长。B.窦建德为孙安祖分析大局,劝他“当立大功”,并召集人员,让孙安祖率领,孙安祖带领人马到高鸡泊当了盗匪。C.郭绚领兵征讨高士达,窦建德主动请缨出战,他采用诈降的计策,让郭绚相信他,放松警惕,再趁机袭击郭绚。D.杨义臣来攻,窦建德建议高士达避其锋芒,待其将士疲倦之时,再与之战,高士达没有采纳,最终被杨义臣击败。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安祖刺杀令,亡抵建德,建德匿之。官司逐捕,踪迹至建德家。(2)乘胜逐北,趣其营,营中守兵皆溃。义臣既杀士达,以为建德不足忧,引去。14.应对郭绚和杨义臣的攻击,窦建德展现出了哪些品质?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答案】10.EMP11.B12.C13.(1)孙安祖刺杀了县令,逃到窦建德那里,窦建德把他藏起来。官府派人缉捕孙安祖,追踪到窦建德家里。(2)(杨义臣)乘胜追击败兵,奔赴高士达的军营中,营中的守兵全溃散奔逃。杨义臣杀了高士达后,以为窦建德不值得担心,就率兵离开了。14.知己知彼,善于谋略:应对郭绚来攻,窦建德采取诈降策略,取得胜利;杨义臣来攻,窦建德分析敌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不折不挠:杨义臣击溃高士达的军队后,窦建德收集散兵,重新振作。【解析】【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把建德留下防守军营,自己带着精锐部队迎击杨义臣。刚获得很小的胜利,就放开喝酒庆祝。“守营”是“建德”的谓语和宾语,故其后断开;“帅精兵”作“逆击”状语,“义臣”作“逆击”的宾语,“义臣”后断开;“战小胜”是作战结果,应单独成句。故选EMP。【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和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A.会,恰逢,句意:正赶上朝廷征募攻打高丽的兵丁;会,定当,句意: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B.恤,体恤、怜悯,句意:皇上不体恤人民疾苦;恤,顾念,忧虑,句意: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故意思不同。C.正确。D.当,抵挡,句意:士气正高,难以抵挡;当,动词,受,此处指判罪,句意:可怜我窦娥被官府糊里糊涂地判了死罪。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C.“窦建德主动请缨出战”错误,根据原文“士达自以才略不及窦建德,乃进建德为军司马,悉以兵授之”可知,是高士达让窦建德领兵出战。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1)“亡”,逃亡,逃跑;“匿”,藏匿;“踪迹”,追踪。(2)“逐北”,追击败兵;“趣”,同“趋”,奔赴;“引”,率领。【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由“建德诈为与士达有隙而叛,遣人请降于绚,愿为前驱击士达以自效。绚信之,引兵随建德至长河,不复设备。建德袭之,杀虏数千人,斩绚首,献士达”可知,窦建德没有直接迎敌,而是选择假装投降,取得郭绚的信任,然后在他不设防备的情况下,斩杀敌军。 由“建德谓士达曰:‘历观隋将,善用兵者无如义臣,其锋不可当。请引兵避之,使其欲战不得,坐费岁月,将士疲倦,然后乘间击之,乃可破也。不然,恐非公之敌。’”可知,面对杨义臣的军队,窦建德认为敌军锋锐,应当避其锋芒,趁机攻打。从上可以看出,窦建德在作战时做到了知己知彼,善于谋略。由“建德还平原,收士达散兵,收葬死者,为士达发丧,军复大振,自称将军”可知,面对军队失败的情况,窦建德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收集散失的军队,自称将军,重新振作。参考译文: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漳南人窦建德从小就崇尚侠气,为人讲义气,胆量和力气都超过一般的人,乡党里的人都愿归附他。正赶上朝廷征募攻打高丽的兵丁,窦建德因为勇敢被选为二百人长。同县的孙安祖也因为骁勇被选为征士。孙安祖由于家里发水灾被淹没,妻子儿女都饿死了,推辞不愿应征,县令生气,就毒打他。孙安祖刺杀了县令,逃到窦建德那里,窦建德把他藏起来。官府派人缉捕孙安祖,追踪到窦建德家里。窦建德对孙安祖说:“如今大水成灾,老百姓穷困潦倒,加上往年西征,去的人都没有活着回来,国家的疮病还没有抚平,皇上不体恤人民疾苦,又要亲自发兵攻打高丽,天下必定要大乱。大丈夫不死,就要建立大功,怎能就这样做逃犯呢?”窦建德于是聚集没有职业的青年,有几百人,让孙安祖率领,进入高鸡泊中结伙当了盗匪,孙安祖自己号称将军。当时蓚地人高士达在清河境内聚众为盗匪,郡县官员们怀疑窦建德与盗贼勾结,就把他的家属全部收捕杀了。窦建德带着他的部下二百人归附了高士达,高士达自称东海公,任命窦建德为司兵。不久,孙安祖被人杀了,孙安祖的徒众全归附了窦建德,窦建德的士卒达到了一万多人。窦建德待人接物诚恳老实,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因此人们都争先恐后归附他,甘心为他效命。隋大业十二年(616年)冬十二月,涿郡通守郭绚率领一万多军队讨伐高士达。高士达自认为才能和谋略都不如窦建德,就提升窦建德为军司马,把军权都交给了他。窦建德装作与高士达有矛盾要叛变他,派人向郭绚请求投降,希望作为郭绚的前锋部队攻击高士达,为他效力。郭绚相信了,领兵跟随窦建德到了长河,也不再防备他。窦建德乘机袭击他,杀死和俘房了几千人,割下郭绚首级,献给高士达。杨义臣来到平原,打算进入高鸡泊讨伐窦建德。窦建德告诉高士达说:“我看隋朝将领中,善于用兵的没有人能与杨义臣相比,士气正高,难以抵挡。请你领着部队避开他,让他想战不能,空费时间,等他的将士疲倦不堪,然后乘机向他进攻,才能将他打败。不这样,恐怕你不是他的对手。”高士达不听,把建德留下防守军营,自己带着精锐部队迎击杨义臣。刚获得很小的胜利,就放开喝酒庆祝。窦建德听到后说:“东海公还没有打败敌人,就这样妄自矜大,灾祸不久就会降临。”过了五天,杨义臣打败高士达,在阵前把高士达杀了。杨义臣乘胜追击败兵,奔赴高士达的军营中,营中的守兵全溃散奔迷。杨义臣杀了高士达后,以为窦建德不值得担心,就率兵离开了。窦建德返回平原,收罗高士达的散兵,埋葬死了的士兵,并为高士达发丧,部队的士气又大振,实建德自称为将军。(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①黄庭坚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获稻午风凉。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注】①本诗作于崇宁元年诗人省家后,赴任途经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道中。诗人昔日遭贬谪,其兄黄元明曾亲自将他送至黔州贬所,此次复职东归两人才得再聚,别后复寄此诗。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喻道中”点明写作地点,“寄元明”交代寄赠对象,“用觞字韵”标明用韵。B.诗人此次回家略有遗憾,他中年以来因病戒酒,而不能与兄长畅饮“数百觞”。C.颔联中“唤”“看”刻画了诗人在路途中招呼店家煎茶、看人获稻的闲适之态。D.尾联写回忆和梦境,把思绪引到前往黔州的途中,扩大了诗歌描绘的时空范围。16.钱钟书《宋诗选注》中评“这首是黄庭坚的比较朴质轻快的诗”,本诗的“朴质轻快”体现在哪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在内容上,本诗写的是生活中琐碎之事,日常之景,朴质而亲切。②在语言上,平白如话,不刻意求工,文从字顺,清新明快。③在感情上,诗人向兄长表示不能畅饮的遗憾,叮嘱兄长不必频繁写信,回忆与兄长携手上一百八盘的往事,书写兄弟之间深厚的手足之情,轻松明快。【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和情感的能力C.“招呼店家煎茶”错,“唤”是山店的行为,远处的山店招呼旅客来喝茶,并不是诗人招呼山店煎茶。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朴质轻快”意思是:语言朴实、亲切,可以从诗歌内容、语言、情感等角度分析鉴赏。 内容上,本诗头两句说,他多年来因病戒酒,所以这次东归与其兄欢聚,可惜未能畅饮。第三四两句说新喻道中情况:招呼旅客煎茶的山店远,看人家收割禾稻午风凉。第五六两句是向家人嘱咐的话。告诉家人只要知道家中都平安无恙,就不用寄信来细写一行行。篇末两句追忆当年黄元明不畏艰险相送到贬所的情况:一百八盘携手登上,至今还梦绕那小道羊肠。可见诗歌写的是生活中琐碎之事,日常之景,朴质而亲切。在语言上,这首诗,从表面看来,清空如话,很容易懂。如:“中年畏病”“看人获稻”“不用书来”等句子都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在感情上,“孤负东来数百觞”写诗人东归与其兄欢聚,可惜未能畅饮,表达不能畅饮的遗憾;“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是诗人对兄长的叮嘱,只要知道家中都平安无恙,就不用寄信来细写一行行。“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回忆当年登山往事,写兄弟携手登山,书写兄弟之间深厚的手足之情,轻松明快。(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汉族传统的婚礼章程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氓》中与“纳吉”相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杜鹃悲凄的鸣叫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3)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战士的思念之情。【答案】①.尔卜尔筮②.体无咎言③.又闻子规啼夜月④.愁空山⑤.铁衣远戍辛勤久⑥.玉箸应啼别离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筮”“咎”“啼”“戍”“箸”。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一轮红日从嶙峋的三危山高峰上升起来的时候,骆驼客指着那里说:“喏,千佛洞就在太阳的西边,鸣沙山的脚下。”我们顺着方向望去,只见三危山尽头依然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和沙山。骆驼客看我们焦急的样子,便打趣地说:“千佛洞是仙境,时隐时现,变化无穷,哪能一下子让人看见呢?”我们不满意他的回答,但①。骆驼依然慢悠悠地走着,带着叮当的驼铃声,在沙滩上印刻着美丽的图案,那图案就像莲花瓣一样。当骆驼转过一个沙丘时,突然,我们②地欢呼起来。我们透过一个沙丘的夹缝看到了不远处的峡谷隐隐露出一片泛绿的犹如绿岛点缀其间而别有天地的树梢头。 大家争相指点,喜笑颜开。骆驼这时也加快了脚步小跑起来。骆驼客挥鞭吆喝,却也无济于事。它们歪歪斜斜地奔下山坡,在一条清澈的小溪边狂饮起来。此时,我们却完全被眼前的壮观景象陶醉了。不远处,透过白杨枝梢,无数开凿在峭壁上的石窟,像蜂房一样密密麻麻。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金碧辉煌,闪烁夺目。整个画面,像一幅巨大的镶满珠宝玉翠的锦绣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惊心动魄,赞叹不已。一股涌自肺腑的对伟大民族艺术敬仰爱戴之情③,我们跳下骆驼,向着向往已久的民族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跑去。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无可奈何②不约而同③油然而生19.我们透过一个沙丘夹缝看到了一片泛绿的树梢头,它从不远处的峡谷隐隐露出,犹如绿岛点缀其间,这真是别有天地。【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强调我们不满意他的回答,又没有办法的情景,可以用“无可奈何”。“无可奈何”,形容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第二空,语境形容我们一起欢呼的样子,可以用“不约而同”。“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第三空,文中是表达对伟大民族艺术敬仰爱戴之情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可以用“油然而生”。“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题干要求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也就是长句变短句。长句变短句的基本方法就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然后将原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以及补语等成分单独成句,再根据句子间的逻辑联系安排句子的顺序。“我们透过一个沙丘的夹缝看到了不远处的峡谷隐隐露出一片泛绿的犹如绿岛点缀其间而别有天地的树梢头”这个句子陈述对象,即主语是“我们”,谓语应是“看到了”,宾语是“树梢头”,然后将联系紧密的“透过一个沙丘的夹缝”作为状语,故句子的主干是:我们透过一个沙丘的夹缝看到了一片泛绿的树梢头。将剩余 定语切分:“不远处的峡谷隐隐露出”“犹如绿岛点缀其间”,这三个句子主语相同,都是“树梢头”,可以用“它”代替,将这两句变为:它从不远处的峡谷隐隐露出,犹如绿岛点缀其间。“别有天地”的主语指代前面的情况,用“这”代替,将其变为“这真是别有天地”。故改写后的句子为:我们透过一个沙丘的夹缝看到了一片泛绿的树梢头,它从不远处的峡谷隐隐露出,犹如绿岛点缀其间,这真是别有天地。(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水是生命之源。然而,凡事过犹不及,空气里的水分如果过多,①,不但会引起人的体感不适,而且也会对环境中物品的品质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我们会在有些药瓶里发现一些袋装或者塑料小瓶装的干燥剂。②?据文献报道,目前国内的药用干燥剂85%以上为硅胶干燥剂。硅胶是结构单元无序排列的无定形二氧化硅。它具有通畅开放的孔道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通常每克硅胶的孔道表面积可以达到几百平方米。这些结构特征决定了硅胶具有强烈的吸附水分子的特性,吸水量可达自身重量的50%。坚果等脆性食品需要控制其包装内的湿度,对这类食品,③。一些情况下食品干燥剂会选择更为便宜的生石灰。生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生石灰与水接触后,会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正是因为生石灰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可以被用作干燥剂,其吸水量超过自身重量30%以上。作为食品干燥剂的生石灰是经过严格包装的,吸收少量水分(潮气)之后不会剧烈反应的。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下列应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四个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对!这时候干燥剂就可以大显身手啦!②那怎么办呢?③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有药品干燥剂、食品干燥剂等。④吸收掉多余的水分不就可以了吗?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答案】20.①就不一定是好事了②干燥剂是什么成分呢③干燥剂是必不可少的21.正是生石灰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可以被用作干燥剂,其吸水量可达自身重量30%以上。22.A【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景补写的能力。第一处,前文关联词是“如果”,空缺处的关联词应为“就”,再根据“不但会引起人的体感不适,而且也会对环境中物品的品质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可知,后文说的是空气里的水分如果过多就会有不好的作用,因此填写“就不一定是好事了”一类的句子。 第二处,空缺处是问号,再根据“据文献报道,目前国内的药用干燥剂85%以上为硅胶干燥剂。硅胶是结构单元无序排列的无定形二氧化硅”可知,后文阐释了干燥剂的成分,因此填写“干燥剂是什么成分呢”一类的句子。第三空,由“坚果等脆性食品需要控制其包装内的湿度”可知,文段是说坚果等食品需要使用干燥剂,因此填写“干燥剂是必不可少的”一类的句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以下语病:第一处,“因为……决定了”句式杂糅,应删去“因为”;第二处,“超过……以上”语意重复,将“超过”改为“可达”,或删去“以上”。故原句改为:正是生石灰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可以被用作干燥剂,其吸水量可达自身重量30%以上。【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前文阐释空气里的水分过多的不利影响,后文应该据此提出解决的措施,因此先提出疑问“那怎么办呢?”“吸收掉多余的水分不就可以了吗?”,必须先提出问题,再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因此②④相连;然后引出用干燥剂吸收水分,再说明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干燥剂。因此后面跟①③。故选A。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现代文阅读Ⅰ《忧患感和责任感》中提到屈原对国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正是基于这种责任感,屈原创作出内涵深广的忧世之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人。在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像屈原一样怀着家国责任感的仁人志士。这种对国家、人民命运的强烈责任感,激发他们对自己的事业、理想的正义性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形成足以抗拒内心孤独感和自我坚持的精神力量。材料二:我是一个跟时代共命运的人,跟新中国共命运的人。我这一代人天生注定地关切时代、关切民族、关切土地、关切社会。我们有太多的责任感,有太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无法逃避,我们也不能逃避,我们也没想到逃避。我们不可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决定。——冯骥才材料三: 青年、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涛。为时代之青年,需骋目未来,担国之重任。正如李大钊所言:“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某大学“青年论坛”评论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铁肩担责任,奋发以自强革命先驱李大钊说:“青年……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辈当担起家国责任,拼搏不息,让自己成为火炬,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青春者,必担当。27岁的青橙奖最小获奖者陈杲放弃美国高薪待遇毅然回国,他面对采访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我很高兴能以中国学者的身份参与国际学术合作,这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这是“天才少年”陈杲交出的科研成绩,更是一份带着赤子之心的人生答卷。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无数青年写下请战书,“00”后们担起他们肩上的责任,疫区逆行。他们是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青春就应该活成这个模样,让我们成为他们。青春者,必奉献。想当年,方志敏坚守清贫,舍生取义;邓稼先毅然回国,驻守科研,铸就大国重器、强国底气。看今朝,李夏身献大山,为脱贫攻坚画上浓墨一笔;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殚精竭虑,为了群众遭遇山洪不幸遇难。我辈青年是时代的先锋,当以他们为人生榜样,遇到困难不退缩,逢到艰辛仍向前,在为了人民幸福的道路上,尽洒青春之血,方显青春之辉。青春者,必奋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犹记得东京奥运赛场上,全红婵上演的令国人震惊的“水花消失术”,多年刻苦训练只为台上一瞬间;“六角形战士”马龙为了克服短板,生病亦或带伤仍然坚持训练;被加拿大非法拘禁三年的孟晚舟女士,面对不公敢于奋斗。“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身为青年,必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奋斗!青年与祖国相系,肩挑日月高歌前行。青春与时代相连,拳握山河共谱华章。青年要心怀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新的时代呼唤新青年,新青年铁肩担责任,奋发以自强,勇担新使命,谱时代华章,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共洒奋斗汗水,共铸祖国辉煌!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这是一道典型的读写结合类作文题。材料一从现代文阅读Ⅰ《忧患感和责任感》屈原的例子,引申说明责任心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历史上,正是这种强烈的家国责任感,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力排众议、孤身前行,并能不断坚持下去。材料二引用冯骥才的话,指出那个时代的人所具备的责任感,他们关切时代、关切民族、关切土地、关切社会,而其中最注重关心人民的命运、反映人民的心声、消解人民的苦难,增进人民的福祉但并不会精致利己,而是能与祖国共同前进、共同发展。材料三,选自某大学“青年论坛”评论,深入阐述了青年、国家、时代三者的关系,并由此指出新时代青年所应承担的责任“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三则材料,从古到今,强调了责任的重要性。而这也启示我们,青年人应该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胸怀远大抱负,勇敢承担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写作时,可以首先阐述责任的重要性,可包括其对个人及国家等的重要意义。行文中可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和事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可列举勇于承担为新青年奔走呼喊、呐喊助威之责的鲁迅,可列举勇于承担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之责任的青年基层干部杨宁等事例,以充分说理。此后,可谈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应该怎么做,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此时要注意,谈责任、使命时一定要联系现实,联系时代。立意:1.新时期的青年要担负起祖国复兴的重任。2.新时期青年的责任和担当。3.新时期青年助力实现中国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