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Word版含解析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Word版含解析

ID:83326781

大小:42.69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3-07-19

上传者:老李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山西2022~2023年度教育发展联盟高二3月份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凤鸟”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由图腾信仰的载体,逐渐发展为祥瑞符号,成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从现有的考古发现来看,早在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凤鸟形象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湖南西部洪江市高庙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戳印有明显的凤鸟纹图案,且有的凤鸟翅膀还承载着太阳形象。在稍晚于高庙遗址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图案,这些形象无疑与原始先民的精神信仰有关。上古圣王在建国、治理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凤鸟相伴,《吕氏春秋》载黄帝曾令伶伦听“凤凰之鸣”来制作音律,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尚书》中载有舜帝时表演《箫韶》乐舞,使得“凤凰来仪”,并以此来彰显舜帝的功劳。这些记载中关于凤鸟翔舞的表达,折射出凤鸟作为文化原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古人独特的信仰体系中,“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往往是作为“鳞虫之精者”的龙和作为“羽虫之精者”的凤。随着巫性时代的退场,龙崇拜将麟麟与神龟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并逐渐衍生出龙兽崇拜模式,同时凤崇拜则将现实性的孔雀、白鹤、雄鹰、燕子等瑞鸟纳入其中,逐渐构成了凤鸟崇拜模式。相比较而言,龙兽崇拜因固有的神圣性,使其作用空间主要集中在社会信仰和族缘信仰领域,而凤鸟崇拜则在神圣性基础上多了一分世俗性,这为其对艺术领域发生影响提供了可能。

1音乐是凤鸟模式发生作用的重要领域。由于音乐与诗歌、舞蹈之间的密切联系,凤鸟模式发挥效能的领域实际上是“乐舞”和“音乐文学”。就乐舞而言,“凤凰来仪”或“鸟兽率舞”成了基本的叙事逻辑,这最大限度地建构了乐舞的神圣性。就音乐文学而言,凤凰及以之为首的各种瑞鸟不仅是文学作品反复吟咏的基本母题,而且它们也逐渐演化为各种原型意象,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语料库。先秦时期音乐文学的典型代表是《诗经》和《楚辞》,据考证,《诗经》中的鸟类有41种,涉及的诗篇多达79篇;在屈原、宋玉的赋中“凤”字出现了56次,并且经常变名为鸾鸟、朱雀、玄鸟等。凤鸟体系在文明起源之初便与天地建立了联系,扮演起了道德载体的角色。孟子以“凤凰之于飞鸟”,来比喻君主对民众的意义。到了汉代,凤凰与道德的关系获得了最充分的建构,凤凰不仅形体被赋予儒家思想的丰富内涵,同时更是与君王的功业相联系,《春秋繁露》有言“恩及羽虫,则凤凰翔”。随着文以明道、文以载道等逐渐成为艺术法则,凤鸟的文化形象也就被固定了下来。凤鸟体系除具备道德指向之外,自由、适性亦是其应有之义,因此,在石器时代的遗存中除在祭祀中看到的凤鸟之外,还包括大量“无功利性”凤鸟体系成员形象。“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笔下的鹏鸟使是他自由理想的寄托。随着道家哲学影响的深入,凤鸟体系的自由、适性的内涵也就逐渐被固定下来,并在艺术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在文学中有了相对固定的意象运用。在绘画中借助鸟类表达自然之趣的作品屡见不鲜,在日常生活中“百鸟朝凤”“凤舞九天”等不仅突出了百鸟之王凤凰的崇高地位,也成为人们集体性的美好愿景。(摘编自韩伟《凤鸟与中国艺术精神》,有删改)材料二:凤凰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考古发掘显示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原始凤鸟形象。商周用来祭祀天地祖先、鬼神的青铜器纹饰精美,凤纹所占比例较大,构建了凤凰神异、威严的整体形象。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到了唐代,凤凰形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春秋战国时孔子曾被尊为凤凰,楚庄王则自喻为凤凰。先秦以凤喻人的例子寥若晨星,这与凤是神的观念有关。魏晋南北朝时品藻人物成风,凤喻士人在此时逐渐出现,到唐时凤凰绝少用于君王,常常用来统称群官或贤臣,也指称具体官员,另外刚及第者、官宦家子弟都可被称为凤凰;甚至寻常百姓、道德低下者也可喻为凤凰。祥瑞观念在唐朝明显弱化,见则天下太平的凤凰却屡屡出现在唐代人的普通生活中。“尔非凤炙麟麟肉,焉能一挂与齿牙”“罗囊绣两凤凰,玉合雕双鸂鶒”“盖覆西施凤花锦,身作匡床臂为枕”“凤辇迎风采紫阁,鸾车避日转彤闱”,可见,唐人吃穿住行一样也少不了凤凰。唐诗中的凤凰离神权越来越远,生活意味越来越浓,装饰性越来越强,凡是与凤凰有一点关系的,或者根本没有任何联系的,都冠以“凤”字加以美化,如凤钗、凤髻、凤灯、凤炉、凤铎。“凤”字在前组成的双音节词极多,有一部分形成于唐代。日常生活中凤凰也围绕着女性,织布绣花时多用到凤凰图案,婚姻情爱用凤凰表达,直至身上衣服图案都离不开凤凰。凤凰女性化、柔美化,是唯美化有力的证据。唐人追逐华贵的生活,写诗则讲究华丽的文风。凤凰增添唐诗的形式美,如“交颈文鸳合,和鸣彩凤连”“凤仪常欲附,蚊力自知微”用文鸳和彩凤、凤仪与蚊力构成对仗;唐诗中用到凤凰的典故亦多。如“有威者凤,非梧不栖”。凤凰世俗化是唯美化的基础,唯美化加剧了世俗化。

2(摘编自李虎子《唐诗中凤凰意象的世俗化和唯美化》,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石器时代文物上的凤鸟图案中,有的凤鸟翅膀上方承载着太阳的形象,这无疑与原始先民的精神信仰有关。B.在古人的信仰体系中,逐步形成的凤鸟崇拜模式在神圣性基础上多了一份世俗性,这为凤鸟形象影响艺术领域创造了可能。C.唐代凤鸟文化的世俗化体现在由君王到普通人指代上的彻底转变;唯美化体现在对生活的美化和唐诗中对形式美的追求上。D.“凤凰世俗化是唯美化的基础,唯美化加剧了世俗化”,指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对唐代凤文化的深层思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书》关于舜帝时“凤凰来仪”的记载,既见证了执政者的权威,也表明了凤凰与乐舞关系的源远流长。B.在真实反映唐朝人生活的有关影视剧中,观众看到居室里挂着“丹凤朝阳”的画作,就可想象到屋主的富庶。C.唐代人用凤凰指代自己或他人,既美化了指代对象,同时也满足了指代对象的虚荣心,这样的做法不可取。D.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举例论证,以及引用论证的手法,但二者在论述的思想方向上却是明显不同的。3.唐诗中凤鸟意象呈现出世俗化和唯美化倾向的原因在于祥瑞观念被弱化。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弱化严重程度的一项是(3分)A.鸳鸯殿里参皇后,龙凤堂前贺至尊。(贾岛《上杜驸马》B.不语亭亭俨薄妆,画裙双凤郁金香。(杜牧《偶呈郑先辈》C.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韩愈《辛卯年雪》D.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李白《赠瑕丘王少府》)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开头一段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4分)5.《南山经》载:“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见则天下安宁。”请结合文本中相关论述,对这段话做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材料一:父女

3林斤澜女儿坐在堂屋门口,拆着破麻袋片。拆出了线头,一拉,就有粉尘随着飞扬起来:女儿把脑袋尽量往后仰,皱起眉头,好像还闭住鼻子。拆出一堆,就抱往堂屋里一扔。堂屋是坚决不进去的。爸爸在里面用一个好像弹棉花的弓子,把破绳头烂麻线弹得蓬蓬松松——这叫作麻刀,抹墙时候拌在灰里。堂屋里的粉尘就不是一阵阵地扬起来了,是没停没歇,也没空没白地盘旋。还有一种霉烂的气味,空气也直往角落里躲开。女儿想着爸爸满头满身的粉尘,成了毛人,白毛男,外加霉臭……女儿又同情又有意见,叹道:“爸爸!”“嗯”“这也叫副业?”“人心不足蛇吞象。家家副业,人人副业。”“人家是养鸡下蛋。”“下蛋倒不错。不过遇上鸡瘟,成百土千地死光。还不如破绳头,那是不会死的。”“人家养蘑菇呢?”“酒老龙,比鬼还灵点,他养蘑菇还不是成担地霉掉,喂狗也不吃。破麻绳霉不霉都一样。”“人家……”“人家养蜂,那要会走千山万水,人家跑供销,那张嘴要和油缸一样。人家买来卖,学矮凳桥,矮凳桥人九九表倒过来都会背。女儿,不要人家人家的了,人心不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女儿拆开一截四股的烂麻绳,好像拆散一条长虱子的辫子,堂屋门口好像风车扇起了谷糠,喷出来霉干了的粉尘。女儿忽然觉得老爸爸满头、满面、满身爬满了虱子,心里一紧,眼圈儿都红了,叫道:“爸爸!”“人心不足,糖里拌蜜还不知道甜。”堂屋里的声音听来心平气和,有点儿埋怨也像是顺便带出来的。女儿叹了一声,只好扭着头继续拆她的四股烂麻绳。“早先,都是队里派活,叫朝东你用不着朝西,用不着自寻门路。做多做少也差不多,你把良心放在正当中就是了。一年春秋分两回粮食,还分芝麻,分柴草,过年分红,一家人成百地拿到手,喝杯酒都有,做件新衣裳,里外三新也不为难……”女儿同情爸爸的心,给这一句句的冷却下来了,索性扔下麻绳,两手一抱膝盖,坐着。堂屋里还一板一眼地说着:“人心不足,跟着矮凳桥走。矮凳桥人三头六臂。你只有一个头,还要留着给下代儿孙做做面子。舍不得捏尖了东钻西钻……人心不足,矮凳桥人要把堂屋翻过来,好盛钞票……”

4一路平平稳稳绕下来,只是说到“好盛钞票”,稍稍抬高点嗓门,不想跟着咳起来,连连咳下去,一声比一声紧。女儿站起来,一见堂屋门口往外喷的粉尘,不想往里走,也不想看见老爸爸。小心眼里,老头子定是咳得蹲下去,蜷起来,粉尘落在身上,长了一身的绿毛毛,啊,可怕!堂屋里终究喷出来一口痰,落地的声音好像扣过去的一个破裂的乒乓球。随着,又平稳说话了:“咳出来就好了,咳出来像个黑煤球,就是黑煤球。我等着咳出血来,一见血,我就躺下来不动,给下代儿孙做面子……”女儿听不下去,三脚两步,推上院子角落的一辆自行车,飞快往矮凳桥骑去。好像一支箭,射向靶子。堂屋里还在一板一眼:“消消停停的日子,不想过。非要自寻门路。好吧,外边寻不着,就在自家门里寻……人心不足,躺到银山上,也不怕硌,也不怕冷……”(选自《风情笔记》,有删改)材料二:在我国当代作家中,林斤澜以多年来专注于短篇小说创作并卓有成就而著称。多年来,林斤澜孜孜不倦地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尤其潜心钻研契诃夫、莫泊桑、鲁迅等短篇大师的作品,努力总结、探索短篇小说的创作规律,用以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他的作品得到茅盾、老舍、冰心等前辈作家的好评。近年来,林斤澜先后创作了30多篇短篇小说,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更为敏锐、深邃,艺术风格更为成熟、独特。综观林斤阔的作品,其艺术特色可归纳为:善于从独特的角度,观察、分析和反映社会生活;善于通过平凡人物身上富有个性的特征,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善于吸收中外小说艺术精华,营造短篇小说的精巧结构;善于从各方面汲取语言营养,锤炼形成自己简练含蓄、冷峻沉郁的语言特色。汪曾祺说林斤澜小说叙述的内核就在于“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因而,他的短篇小说独具风格,耐人寻味。(节选自《试论林斤澜小说的艺术特色》,有删改)6.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女儿坐在粉尘飞扬的堂屋门口拆线头的场面描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为下文的父女对话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背景。B.“一年春秋分两回粮食”“过年分红”“喝杯酒都有”“里外三新也不为难”折射出父亲对改革开放初期全家衣食无忧的满足和感恩。C.小说以一个家庭中父女对自由发展副业的不同理解为中心经纬全文,这可以看成是对材料二画线句子所做的最生动的注脚。D.汪曾祺说林斤澜小说叙述的内核就在于“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小说结尾就体现了这一特点,这种叙述策略使小说意味深长。

57.下面对文中有关“副业”话题的父女对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女对话,从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副业发展的新面貌。B.父女对话,简练而生动,富有个性,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C.“人心不足”体现了父亲的沉稳,对女儿急功近利的批评。D.“人家……”体现了女儿对家家发展副业改变现状的羡慕。8.小说以“父女”为标题,别具匠心,请简要分析。(6分)9.林斤澜对方言、俗语的介入有着相当的自觉意识,他曾说:“土地土人的土话,大家都来揉好这团面,营养可能更好,发起来可能更喧腾。”(《〈矮凳桥风情〉后记》)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关羽攻樊城,吕蒙上疏曰:“羽讨樊城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蒙下至芜湖,定威校尉陆逊曰:“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但务北进,未嫌于我。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宜好为计。”蒙曰:“羽素勇猛,既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蒙至都,权问:“谁可代卿者?”蒙对曰:“陆逊意思深长,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也。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军、右部督,以代蒙。逊至陆口为书与羽称其功美深自谦抑为尽忠自托之意羽意大安无复所嫌稍撤兵以赴樊吕蒙阴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舰船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副将麋芳、傅士仁素皆嫌羽轻己,加之军资不悉相及,羽言“还,当治之”,芳、士仁咸惧。于是蒙为书说二人开门出降。得关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之,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关羽闻南郡破,即走南还,且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使还,羽属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关羽自知孤穷,乃西保麦城。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于章乡,斩之,遂定荆州。(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吴蜀通好》,有删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逊至/陆口为书与羽/称其功美/深自谦抑/为尽忠自托之意/羽意大安/无复所嫌/稍撤兵以赴樊/B.逊至陆口/为书与羽/称其功美/深自谦抑/为尽忠自托之意/羽意大安/无复所嫌稍/撤兵以赴樊/C.逊至陆口/为书与羽/称其功美/深自谦抑/为尽忠自托之意/羽意大安/无复所嫌/稍撤兵以赴樊D.逊至/陆口为书与羽/称其功美/深自谦抑/为尽忠自托之意/羽意大安/无复所嫌稍/撒兵以赴樊/

6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业,三国时东吴都城,此后,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定都,开创了六朝古都的历史。B.露檄,公开发布的军事文告。如果是紧急军情,一般在檄上插一片羽毛,是为羽檄。C.商贾,古代有“行商坐贾”之说,“商”即流动贩卖的人,“贾”即开店售物的人。D.“存恤耆老”中的“存”意指慰问,与《屈原列传》中“存君兴国”的“存”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吕蒙假称有病退回建业,让孙权用名不见经传的陆逊取代自己,以此骗关羽撤出南郡全部兵力到襄阳对付曹操。B.吕蒙认为关羽智勇双全,又在荆州大施恩义,加上刚刚获胜,气势正旺,很难对付。因此,他选择以退为进的策略。C.关羽虽然在江边设置了哨卡观望,但是吕蒙暗中派遣精兵乔装成商人抓住哨兵,导致他不知军情。D.吕蒙利用麋芳、傅士仁对关羽的不满和畏惧心理说服二人投降并献出南郡,然后严明军纪,安抚百姓,让城内关羽的将士没有了斗志。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但务北进,未嫌于我。(4分)(2)使还,羽属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4分)14.从关羽丢失南郡事件中可以看出当事人关羽和吕蒙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红楼梦》中香菱写的这首诗,完成15~16题。咏月诗①香菱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注】①《红楼梦》中写道,经过两首不成功的《咏月诗》后,香菱终于写成了一首众人称赞为“新巧有趣”的诗。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月光璀璨,光芒难掩。但月亮看上去外貌娟秀,它的背里却非常凄清。B.颔联写一泻千里的月光之下,处处传来捣衣之声,雄鸡高唱,缺月高挂。C.颈联描绘了穿绿蓑的江上人秋夜闻笛,闺中女子楼头望月两幅画面。

7D.尾联诗人向嫦娥发问:“为什么不让分离的亲人重新团聚在一起,永不再分离呢?”16.这首诗被众人赞为“新巧有趣”,其“新巧有趣”体现在何处?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士遭受排挤的社会现实。(3)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的、地、得”在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却最不易让人觉察。这也不难理解。看大厨掌勺,人们总将目光聚焦于食材,很少在意油、盐、糖、醋等调料;品大家作品,我们往往关注人物描写,倘若你老在“的、地、得”上纠缠,人家会觉得你特无聊。其实正确区分“的、地、得”,还真是学习和使用现代汉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平时的表达中,要说清“的、地、得”的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简言之,“的、地、得”始于唐宋,兴于“五四”,成于当代,历史不算悠久,演变比较复杂。“的、地、得”在现代汉语中②、分工明确,“的”是定语的标记,“地”是状语的标记,“得”是补语的标记,使用规则十分明晰。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地、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不在少数。一方面,是一些内容平台、内容生产者对文字把关不严。另一方面,快节奏、碎片化的线上交流,拼音输入法、语音输入法的流行,对“的、地、得”的误用客观上也起了③的作用。在近十年的网络语言发展历程中,语言文字工作者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汉语交际的正确道路,不在于无限加快的表达速度,也不在于过分强调的表达率,而是基于表达更加准确而丰富。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以“过分强调的表达效率”为开头,重组语段中画横线部分内容。(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类比的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六(liù)安”还是“六(lù)安”?该听谁的?以哪一个为准?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安徽六安牵动人心,随之而来的是,①。一种意见认为,名从主人。安徽省政府十几年前曾表示,地名读法应充分尊重当地政府和群众意见,六安应该保留“lù'ān”的旧读音。一个地方的地名读音,②,正如不能轻易更改一个人的姓名一样。事实上,“六安”的读音争议由来已久。的确,翻开今天的现代汉语词典,“六”字“lù”的读音已不见踪影。有专家认为这顺应了普通话语音变化趋势,是尊重语言事实的体现。但词典里不存在,并不意味着现实中不存在。现代汉语词典是对语言的规范,更应呈现文化的积淀。在浸透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土地上,③,这种深厚的积淀决定其古音的更改尤须慎重。21.下列句子中的“的确”和文中加点的“的确”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你能肯定,他在法庭上说的都是的确的话吗?B.他仔细吾了一遍,说:“没错,这的确是颜氏真迹。”C.我在此等了两天,你的确还是来了。D.那个人见是个小厮,且说话的确,做事慷慨。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937年8月,面对日寇蹂躏华夏国土的严酷现状,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师生踏上了南迁的艰难道路。在南下过程中,为了寻求救亡图存的方法,他们成立了许多社团。其中一个叫治学社,主张越是在动荡年代,学生越应该稳坐象牙塔,用科学和文化救亡;另一个团体叫奋进会,他们认为偌大的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有为青年只有直接加入战斗的行列,才能拯救国运民生。当今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一个了解中国百年发展历史、关注中国发展现状、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当代青年,如果回到那个特殊年代,那么你会加入哪一个团体中?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加入其中的理由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9山西2022~2023年度教育发展联盟高二3月份调研测试·语文参考答案、解析

101.C(文中的表述是“到唐时凤凰绝少用于君王”,与选项的表述有出入,说法绝对,且后一分句对凤凰文化的唯美化没有表述清楚。)2.D(A项,“见证了执政者的权威”于文无据。B项,根据材料一“在绘画中借助鸟类表达自然之趣的作品屡见不鲜,在日常生活中“百鸟朝凤”“凤舞九天”……也成为人们集体性的美好愿景”,可知画作反映出的是屋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是显示其富庶。C项,“美化了指代对象,同时也满足了指代对象的虚荣心”错误,用凤凰指代自己或他人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3.B(A项,以“凤”表现“至尊”的高贵。C项,以“凤”表现大自然的伟力,带有神话崇拜色彩。D项,将“鸾凤”与“神仙”对举赞美别人。只有B项的“凤”指的是平民女子衣裙上的装饰,祥瑞观念的弱化程度最严重。)4.同:都从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凤鸟形象切入;(1分)都是为了引入正题,为文章的主题服务。(1分)异:材料一突出凤鸟形象作为图腾的精神意义;(1分)材料二突出凤鸟形象的变异。(1分)5.凤凰形体被儒家赋予了德、义、礼、仁、信的思想内涵,表明凤凰扮演着道德载体的角色;“见则天下安宁”,凤凰降临,意味着天下安宁,把凤凰和君王的功业相联系,彰显君王的功劳。(每点2分)6.B(“改革开放初期”错误,从“早先”及相关内容,可知应是“人民公社化”时代。)7.C(“体现了父亲的沉稳,对女儿急功近利的批评”错误,体现的应该是父亲的保守固执,因循守旧,不思变革。)8.①小说人物设置较为单一,以“父女”为标题,有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②小说故事简单、明朗,围绕父女对话展开,以“父女”为标题,有暗示情节的作用;③小说通过父女对话展开矛盾冲突,以“父女”为标题,有聚焦中心、揭示主题的作用;④父女对举,引人遐想,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9.方言、俗语有助于语言的创新,在小说中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构建起作家独具特色的个性语言体系;(2分)文中“人心不足蛇吞象”“糖里拌蜜还不知道甜”“给下代儿孙做面子”等俗语来自人们的口头语言,富有烟火气,增强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2分)“捏尖了东钻西钻”“盛钞票”“躺到银山上,也不怕硌”等作者家乡方言的使用,使小说语言生动亲切,富有表现力,具有独特的审美韵味。(2分)10.C(“陆口”应该是陆逊所到的地点,不是后面“为书”的主语,因为上下文没有提到“陆口”这个人,所以其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稍”意思是渐渐地,做后文“撤兵”的状语,“嫌”意思是嫌疑、怀疑,因此,“嫌”不能和“稍”相连,排除B项。故选C。)11.D(“存君兴国”的“存”意思是思念,不是慰问。)12.C

11(A项“吕蒙假称有病退回建业”错误,根据原文“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可知吕蒙的确身体有病,以此为理由也是事实;B项“关羽智勇双全”错误,原是“羽素勇猛,既难为敌……”,只说关羽向来勇猛,并没有体现其有智谋;D项“让城内关羽的将士没有了斗志”错误,原文有“关羽闻南郡破,即走南还……故羽吏士无斗心”,可见“关羽的将士没有了斗志”是在关羽“南还”时的事情。)13.(1)关羽自负骁勇,欺压他人,一心致力于向北进攻,对我军未加怀疑。(得分点:“矜”“陵轿”“务”“嫌”)(2)使者返回,关羽部属私下向他询问家中情况,尽知家中平安,所受待遇超过以前。(得分点:“相”“参讯”“无恙”“见待”)14.①关羽:喜欢恭维,粗心大意;目中无人,对人严苛。②吕蒙:为人谲诈,善惑人心。(“足智多谋,善抚人心”亦可)(关羽性格2点,每点1分;吕蒙性格1点,每点1分)15.D(不是诗人向嫦娥发问,而是诗人想像嫦娥自己问自己。)16.新巧之处有三点:①除首联直接写月外,其它句句不着“月”字,但句句与月相关;②首联一个“寒”字为全诗之骨(“诗眼”、“奠定感情基调”均可),全诗围绕这个寒字展开,情感浓郁;③诗中化用古代诗句,却不露痕迹,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全诗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以上一个要点2分,写够三个要点可得满分,如果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给分)【诗歌赏析】这是香菱所作的第三首咏月诗。经过前面一番艰苦的探索之后,香菱终于摸到了做诗的门径,因此此诗一出,就顿放异彩,成为一首具有真正艺术美的作品。诗的首联起句就显得气势不凡:“精华欲掩料应难”,表面上言浓密的云雾终究难以遮盖纯净皎洁的月光,实则暗示象香菱这样才情横溢的女子总有一天会脱颖而出,从而传达了学诗必能成功的坚定信念。次句把月亮形象与诗人的身世紧紧的联系起来,咏月而又咏人,两者水乳交融。“影娟娟”写月亮修美的外形;“魄自寒”,指月质清寒的特性。犹如香菱姣好的容貌中深藏着一颗凄凉又寥落的苦心。这位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儿,却不幸沦落为粗鄙陋俗的呆霸王薛蟠之小妾,她痛苦的泪水永远是流不远的。因而这种顾影自怜的幽怨之情调,便在诗的颔联中委曲地道出:“一片砧声千里白”,以“一片”与“千里”对举,让“砧声”与“皎月”浑融,既写出了地域之广远,又道出了愁思之绵长,而且这种愁思,乃是由砧声(即妇人们在月夜中的捣衣声)所引发的。这里隐曲地传出达了香菱对远在江南的丈夫薛蟠的思念之情,因为薛蟠虽然与她并无谐和恩爱之情份,但从名份上来说,他毕竟还是她的丈夫,何况香菱除了他以外,并无一个亲人。接下的“半轮鸡唱”一句,仍然以景托情,则此时因见时光流逝而尝尽了不眠滋味的这位女诗人,便把满怀的愁绪,一腔的心事,尽托付这默默无言的半轮残月中,使客观的“月”与主观的“情”得到有机的融合,达到了诗美学上所谓“不隔”的艺术境界。

12诗的颈联又在境界上作深一层的开掘,让这种深沉的哀愁扩散开来,使之具有更有为普遍的意义:同一个凄清的月夜,不知有多少身穿绿蓑的游子漂泊江上,因闻笛声而垂涕;又不知有多少红袖佳人徘徊楼头,倦倚栏杆而出神。因而这月夜中的愁思,就不仅是属于香菱本人的,也还是属于千千万万个与香菱有着同样的遭遇的伤心人的!这乃是一种亘古至今游子思妇所共有的绵绵愁恨!诗尾联归结为无可奈何的感唱:“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嫦娥因偷食长生不老药而不得不飞升登上月亮,与她的意中人后羿永远分离,想来她孤独凄凉的心是和世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故此处借嫦娥的一问,就问得新奇且意趣,并且诗的句意既做到曲折又能紧扣诗题,笔法老练而又寓意遥深。在小说中,众人评这首诗曰:“新奇而有意趣”,就不是毫无根据的溢美之辞。17.(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18.①来龙去脉②各司其职③推波助澜(每空1分)19.过分强调的表达效率,无限加快的表达速度,不能代表汉语交际的正确道路,让表达更加准确而丰富才是其正确的基础。(每个分句1分)20.①将“的、地、得”与大厨做菜使用的油、盐、糖、醋等调料作类比;②贴近生活,化抽象为形象,为文本制造出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每点2分)21.B(原文和B项中的“的确”是表示十分肯定的副词,在语句中充当状语,修饰后面的内容。A项中的“的确”解释为“真实”,是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后面的“话”;C项中的“的确”是“果然”的意思,是副词,修饰后面的“还是来了”;D项是指说话语气诚恳,用作补语。)22.①“六”的读音引发热议②不应轻易更改③许多地名文化积淀深厚(每处2分)23.【审题指要】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先展示了抗战时期的典型场景,在民族危亡之际,青年学生为中国前途命运上下求索,寻求了多种救亡图存的方法;然后提供了其中两个社团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前者是坚持要研究学问,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后者认为应直接投人战斗行列。题干明确了考生的写作主体要求,即作为当代青年穿越到抗战时期,站在了解中国百年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选择两个社团中的一个加入并阐述理由和思考。本次作文带有一定的辩论性质,写作时应当注意要先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能两者都选择,必须旗帜鲜明地阐述自己选择这个社团而不选择另一个社团的理由,这样的主张对拯救国家民众有怎样的作用,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主张等。【参考立意】①选择治学社:研究学问、发展科技重于仓促投人战斗。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深厚的学问功底,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即使取得暂时的胜利,也难以长久保持。②选择奋进会:拯救民族危亡比研究学问更加迫切。研究学问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安定的环境,当时的中国没有这样的条件。最迫切的是万众一心,投入战斗,驱除日寇,还我河山。【参考例文】安能稳坐象牙塔?如何谈笑净胡沙?

13强虏犯华,九州疲敝。在一片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危难关头,作为国家栋梁、民族柱石的青年学子,是依然稳坐象牙塔,埋头做学问,寄希望于二十年后用满腹经纶救我中华;还是决然奋起,冲出象牙塔,立即投入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做拯救国运的大洪流中的一朵浪花?如果我是那场艰难跋涉的队伍中的一分子,我将毅然选择冲出象牙塔,加入奋进会,投身现实斗争中去。诚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看,治学研究、科技兴邦的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要让国家取得长足进步,拥有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需要学问,需要知识。但凡事都有轻重缓急,谋事须重当前急务。1937年的中国,已然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而治学救国、科技兴邦首先需要的就是安定、和平的发展环境。没有良好的环境,治学救国就成了一句空话。常言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而此时的实干就是投入火热的现实斗争,凡有为之中华青年,都应该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先要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安定和平的发展环境去奋斗,然后才能埋头做学问,踏实求发展。我认为,在国家独立不存、人民生命不保的危难局面下,一味地静坐论道,高谈学问,是一种冷酷,不符合中华有为青年的热血精神和担当情怀。这不免让人怀疑此类学者、文人做出来的学问到底具有怎样的价值,他们到底是为国家还是为自己。做学问不能成为逃避民族大义的借口。试想在炮火连天、列强环伺的环境下,偌大的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了,你稳坐象牙塔所做的学问有实际意义吗?你做出来的学问是要献给入侵者吗?想起《西征记》中联大学子澹台玮,在恩师希望他留下来为将来国家的兴起做一个知识的火种时,他拒绝了。他立志要做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捍卫者,而不是坐而论道的空谈家,于是毅然投身军旅。从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和奋斗史来看,没有奋斗者的“鲜血”染红的实验室和图书馆是搞不出我们自己独立的科技文化的。鲁迅以笔为枪,投向敌人的心脏,我们才有表现民族奋斗的心灵史;赵忠尧冒着敌人的炮火,自己形同乞丐,却保存了当时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唯一一罐镭。没有这样的奋进者,再多的学问又有何用?安能稳坐象牙塔?如何谈笑净胡沙?我想,只有净胡沙,我们才能真正安心坐在象牙塔,为民族的未来治学研究。【点评】本文精准抓住材料中的情境要求,态度明确,分析深人,从长远到当前,从个人同国家、民族,层次清晰,步步为营。同时选材精当,如《西征记》中澹台玮、鲁迅、赵忠尧等,都切中观点核心。此外,文章语言十分有邀情、有文采,如标题就很有文学功底。参照2022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文言文参考译文:

14关羽进攻樊城,吕蒙向孙权上书说:“关羽征讨樊城,却留下很多军队防守,一定是害怕我从后面进攻他。我经常患病,请求您允许我以治病为名,率一部分士兵回建业,关羽知道后,必定撤走防守的军队,全部调往襄阳。我大军昼夜乘船溯长江而上,趁他的防守空虚,进行袭击,那么南郡就可攻取,关羽也会被我军擒获。”于是,吕蒙自称病重。孙权于是公开发布命令召吕蒙返回,暗中与他进行策划。吕蒙顺江而下到达芜湖时,定威校尉陆逊对吕蒙说:“关羽自负骁勇,欺压他人,一心致力于向北进攻,对我军未加怀疑。现在如果出其不意,就可以将他擒拿制服。应该妥善筹划此事。”吕蒙说:“关羽向来勇猛善战,我们很难与他为敌,况且他已占据荆州,大施恩德和信义,再加上他刚刚取得很大成功,胆略和气势更加旺盛,不易对付。”吕蒙回到建业,孙权询问:“谁可以代替你?”吕蒙回答说:“陆逊思虑深远,而且没有大名声,不是关羽所顾忌的人,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如果任用他,就应该要他在外隐藏锋芒,内里观察形势,寻找可乘之机,然后(向敌人进攻)便可取得胜利。”孙权于是召见陆逊,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部督,以接替吕蒙。陆逊到达陆口,写信给关羽,称颂关羽的功德,深深地自我谦恭,表示愿意尽忠和托付自己的前程。关羽因此感到很安定,不再有疑心,便逐渐撤出防守的军队赶赴樊城。吕蒙暗中到达寻阳,把精锐士兵都埋伏在船中,让一些人穿着平民衣服作百姓的模样摇槽,船中坐着的人都打扮成商人的模样。昼夜兼程,来到关羽设在江边的哨所,将江边驻守的官兵全都捉了起来,因此,关羽对吕蒙的行动一无所知。副将麋芳、傅士仁一直都不满意关羽轻视自己,加上二人供应军用物资没能全部送到,关羽说“回去后,当会治罪”,麋芳、傅士仁都感到恐惧。于是吕蒙写信游说二人开城投降。俘虏了关羽及其将士们的家属,对他们都给以抚慰,对军中下令:“不得骚扰百姓和向百姓索取财物。”于是全军震恐,南郡因此道不拾遗。吕蒙还在早晨和晚间派亲信去慰问和抚恤老人,询问他们生活有什么困难,给病人送去医药,对饥寒的人赐予衣服和粮食。关羽家库存的财物、珍宝,全部被封闭起来,等候孙权前来处理。关羽听说南郡被吕蒙攻破,立即向南撤回,并且多次派使者与吕蒙联系,吕蒙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允许他在城中到处游览,向关羽部下亲属各家表示慰问,有人亲手写信托他带走,作为平安的证明。使者返回,关羽部属私下向他询问家中情况,尽知家中平安,所受待遇超过以前,因此,关羽的将士们都无心再战了。关羽自知孤立困穷,便向西退守麦城。十二月,潘璋手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擒获关羽及其儿子关平,均予以斩首,于是,孙权占据荆州。

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