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

ID:83508684

大小:49.3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3-07-06

上传者:老李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_第1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_第2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_第3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_第4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_第5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_第6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_第7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_第8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_第9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_第10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大理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有鉴于商纣王腐败失德而亡国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勤政爱民的“德治”纲领,并将它转换为可操作的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德治思想落实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其后经孔子与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弘扬和完善,礼乐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且成为历朝制礼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极之深远。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礼记》说:“礼也者,理也。”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社会生活规范,大到政府的典章制度,小到人际交往的规矩、个人修身养性的法则,乃至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无不在礼的范畴之中。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略举数端如下:在理论层面提出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孔子最早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的命题,七十子接着展开深入讨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不是有没有语言能力,而是能否按照礼的要求在生活。《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因此圣人“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懂得“自别于禽兽”,就是有了文化自觉。为了唤醒人的文化自觉,儒家把礼作为文明与野蛮相区别的标志。相传孔子作《春秋》,以为万世龟鉴。儒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儒家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道相贯通,礼就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故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与天道相符,由此取得形而上的根据。《礼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左传》说:“礼以顺天,天之道也。”

1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也是中国人高雅的生活方式。古代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在称谓、站位、迎送、宴饮等环节上精心设计的各种仪节,体现尊老敬长、孝亲睦邻、自谦敬人、和谐为上的理念。即使是由于空间阻隔,双方只能用书信交流时,也有特殊的礼貌用语。人们在行礼过程中体味崇高、庄重、肃穆、威武、豪迈、仁爱、和乐等多种情感。(摘编自彭林《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材料二一提起礼乐文化,一些人可能会想到封建礼教,如“克己复礼”“三纲五常”“男尊女卑”。这些都是传统礼乐文化中的消极内容。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我们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考订梳理、去芜存菁,既要整理挖掘其中积极、合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也要警惕其中消极、落后的文化糟粕,并予以扬弃。比如,古代的礼制,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具有服从、统一、强制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理念。总之,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宏观层面,我们应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古代,礼乐文化是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普通老百姓只能对其“敬而远之”。现代社会,礼乐文化要想在和谐社会关系、增强价值认同等方面发挥实际作用,需要在微观层面,引导普通人将礼乐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推广普及礼乐文化方面,学校和媒体应该发挥更大作用。近些年,一些大学围绕培育和弘扬礼仪文化,开发出大量现代礼仪课程,受到学生和社会人士的热烈欢迎。比如,湖南大学袁涤非老师的《现代礼仪》视频公开课,开课7个学期,就有近70万人次选修。很多中小学把礼仪文化教育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持续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确立符合礼仪文化规范的行为方式。这些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也在持续开展,提升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了学生们的道德情操。无论是传统礼乐文化,还是新推出的现代礼仪,要想在现代社会扎下根、传下去,都要与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中国礼中国乐》中的《成人礼》篇,从花木兰从军出征保家卫国,讲到排爆英雄张保国的女儿张汝佳女承父志选择当警察,让人看到“爱国敬业”等价值观念从古至今其实一直是贯通的。(摘编自殷慧《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礼乐文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礼乐是周公在吸取历史教训基础上创制的,经过孔子、孟子等人弘扬与完善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B.作为一种社会生活规范,礼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其范围广泛,甚至包括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2C.儒家认为,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因此设计时依仿自然,重视形而上的天道而轻视人道。D.封建礼教中的“克己复礼”“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消极落后的观念,在当今时代要予以扬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儒家看来,礼是人类与禽兽、文明与野蛮相区别的标志,人应该按照礼的要求生活。B.礼是社会活动的准则,古人在人际交往中很注重礼仪,为此在许多社交环节中都精心设计了各种仪节。C.我们要全面分析研究传统礼乐文化,整理、挖掘其中积极、合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D.传统礼乐文化只要适应现代生活,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在现代社会复兴。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A.古人见面、告别时要“三请三辞”,这些繁文缛节在现代社会容易让人望而生畏。B.湖南大学袁涤非老师的《现代礼仪》视频公开课,开课7个学期,就有近70万人次选修。C.史学大师钱穆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中国文化之心。中国文化之心就是‘礼’。”D.宋代的成人礼源于《仪礼·士冠礼》,但象征成人的三加之冠,由周代的缁布冠、皮弁、雀弁改为冠巾、帽子、幞头。4.关于礼乐文化,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5.如何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秋风桐槐说项羽梁衡这里属于江苏省宿迁市。我原本以为故里者只是一座古朴的草房,或农家小院,不想这项羽故里竟是一座新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两棵树了,一棵青桐和一棵古槐。斯人远去,旧物难寻,今天要想触摸一下他的“体温”,体会一下他的情感,就只有来凭吊这两棵树了。那棵青桐,树上专门挂了牌,名“项里桐”。据说,项羽出生后,家人将他的胞衣(胎盘)埋于这棵树下,这桐树就特别的茂盛,青枝绿叶,直冲云天。项羽是前232年出生的,算到现在已有两千二百多年了。梧桐这个树种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寿命。但是,这棵“项里桐”却怪,每当将要老死之时,树根处就又生出一株小桐,这样接续不断,代代相传。现在我们看到的已是第九代了。在中国神话中梧桐是凤凰的栖身之地,有桐有凤的人家贵不可言,项羽在此树下出生盖有天意。

3桐树之东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说是项羽手植。它体型庞大,巍然如山,又寿命极长。由于此地是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几次决口,这故里曾被淹没、推平,唯有这棵槐树不死。其树身已被淤没六米多深,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是它探出淤泥的树头,而这树头又已长出一房之高,翠枝披拂,二人才能合抱。岁月沧桑,英雄多难,这个从淤泥中挣扎而出的树头某年又遭雷电劈为两半,一枝向北,一枝向南,撕肝裂肺,狂呼疾喊,身上还有电火烧过的焦痕。向北的那枝,略挺起身子,斗大的树洞,怒目圆睁,青筋暴突,如霸王扛鼎;向南的一枝已朽掉了木质部分,只剩下半圆形的黑色树皮,活像霸王刚刚卸落的铠甲。但不管南枝、北枝都绿叶如云,浓荫泼地。两千年的风雨,手植槐修成了黄河槐;黄河槐又炼成了雷公槐。这摄取了天地之精、大河之灵的古槐,日修月炼,水淹不没沙淤不死,雷劈不倒,壮哉项羽!项羽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两千年来不知几经战火,文物留存极少,而他的故里却一直没有被人忘记。清康熙四十年,时任县令在原地竖了一块碑,上书“项王故里”四个大字,从此这里就香火不绝,直到现在有了这个旅游城。城内遍置各种与项羽有关的游乐设施,其中有一种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正面是项羽、虞姬等各种画像,翻过来就是一条条因项羽而生的成语。如:破釜沉舟、取而代之、一决雌雄、所向披靡、拔山扛鼎、分我杯羹、沐猴而冠、锦衣夜行…...现在我们常用到的成语总共也就一千来条,项羽一人就占到百条。要知道他才活了三十一岁呀,政治、军事生涯也只有五年。后人多欣赏他的武功,倒忽略了他的这一份文化贡献。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他的失败缘于他人性的弱点。他学而无恒,不肯读书,学兵法又浅尝辄止;他性格残忍,动不动就活埋俘虏几十万;他优柔寡断,鸿门宴放走刘邦,铸成大错;他个人英雄,常单骑杀敌,陶醉于自己的武功。这些都是他失败的因素。但他却在最后失败的一刹那,擦出了人性的火花,成就了另一个自我。垓下受困,他毫无惧色,再发虎威,连斩数将。当他知道已不可能突围时,便对敌阵中的一个熟人喊道,你过来,拿我的头去领赏吧。说罢拔剑自刎。他轻生死,知耻辱,重人格。宁肯去见阎王,也羞于再见江东父老。他与刘邦长期争斗,看到生灵涂炭,就说百姓何罪?请与刘邦单独决斗。狡猾的刘邦当然不干。这也看出他纯朴天真的一面。项羽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他少不读书,临终之时却填了一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好歌词,感天动地、流传千古。他杀人如麻,却爱得缠绵,在身陷重围、生死存亡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他身上的这些矛盾、冲突、故事,有巨大的悲剧之美,因此他是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是艺术创作的好原型,民间说唱的好话题。连国粹京剧都专为他设了一个脸谱。直到现在,他的故里又出现了这个旅游城,城门、大殿、雕像车马、演出、射箭、投壶、立体电影、仿古一条街。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百姓自觉地封他为神,这就像商人把关羽奉为财神,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信,自觉地信。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一个是做人,一个是爱国。

4项羽是一面历史的多棱镜,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谱,满足人们多方位的思考。后人纷纷从不同角度褒贬他,评点他,抒发自己的感慨。唐代诗人杜牧抱怨项羽脸皮太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宋代的李清照却推崇他的这种刚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毛泽东则借他来诠释政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而就在这个园子里,在秋风梧桐与黄河古槐的树荫下,我看见几个姑娘对着虞姬的塑像正若有所思,而一个小男孩已经爬到乌骓马的背上,作扬鞭驰骋状。这个旅游城的设计是以游乐为主,所以强调互动,游人可以上去乘车骑马,可以与雕像拥抱照相,可以出入项羽的卧房、大帐。但是有两个地方不能去,那就是青桐树下和古槐树旁。两棵树周都围了齐腰的栏杆,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再嬉闹的游人到了树下也立即肃穆而立,礼敬有加。他们轻手轻脚,给围栏系上一条条红色的绸带,表达对项王的敬仰并为自己祈福。于是这两个红色的围栏便成了园子里最显眼的、在绿地上与楼阁殿宇间飘动着的方舟。秋风乍起,红色的方舟上托着两棵苍翠的古树。站在项羽城里,我想,我们现在还能知道项羽,甚至还可以开发项羽,第一要感谢司马迁,第二要感谢这两棵青桐和古槐。幸亏有这青桐、古槐为项羽故里存了一脉魂,为我们存了一条汉文化的根。我以为要记录历史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文字,如《史记》;一种是文物,如长城、金字塔;第三种就是古树。因为世间比人的寿命更长,又与人类长相厮守地活着的生命就只有树木了。它可以超出人十倍、二十倍地存活,它的年轮在默默地帮人类记录历史。秋风梧桐,黄河古槐塑造了一个触手可摸的项羽。(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羽故里被设计成以游乐为主的旅游城,但作者并没有否定这种商业化的做法。B.第八段末对姑娘和小男孩的描写,暗示项羽故里对他们仅具有游乐价值。C.第九段“红色的方舟上托着两棵苍翠的古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D.文中的青桐和古槐就像历经沧桑的老者,用年轮无声地叙述着历史,用挺拔的身姿迎接美好的未来。7.下列对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实写秋风、梧桐、黄河、古槐四种景物,与题目和开头呼应。B.点出青桐古槐与项羽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结构完整。C.揭示了游人把这两棵古树当作项羽的象征加以礼敬,和作者评价“成为项羽故里的一脉魂”的原因。D卒章显志,作者凭借凭吊这两棵古树表达了对项羽的欣赏和敬仰之情。8.请赏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秋风梧桐,黄河古槐,塑造了一个触手可摸的项羽。”(4分)9.本文以“秋风桐槐说项羽”为题目,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说项羽”的?(6分)

5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惠子为惠王为国法,已成而示诸先生,先生皆善之,奏之惠王。惠王甚说之。以示翟煎,曰:“善!”惠王曰:“善,可行乎?”翟煎曰:“不可。”惠王曰:“善而不可行,何也?”翟煎对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①,后亦应之。此举重劝之歌也,岂无郑、卫激楚之音哉?然而不用者,不若此其宜也。治国有礼,不在文辩。”田骈以道术说齐王,王应之曰:“寡人所有,齐国也。道术虽以除患,愿闻国之政。”田骈对曰臣之言无政而可以为政譬之若林木无材而可以为材愿王察其所谓而自取齐国之政焉已虽无除其患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可陶冶而变化也。齐国之政,何足问哉!”白公胜得荆国,不能以府库分人。七日,石乙入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不能予人,不若焚之,毋令人害我!”白公弗听也。九日,叶公入,乃发大府之货以予众,出高库之兵以赋民,因而攻之。十有九日而禽白公。夫国非其有也,而欲有之,可谓至贪也;不能为人,又无以自为,可谓至愚矣!譬白公之啬也,何以异于枭之爱其子也?赵襄子攻翟而胜之,取尤人、终人。使者来谒之,襄子方将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淮南子·道应训》)【注】①邪许,劳动时众人一齐用力所发出的呼声,即号子声。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田骈对曰/臣之言/无政而可以为政/譬之若林木无材/而可以为材/愿王察其所谓而自取齐国之政焉已/B.田骈对曰/臣之言无政/而可以为政/譬之若林木无材/而可以为材/愿王察其所谓而自取/齐国之政焉已/C.田骈对曰/臣之言无政/而可以为政/譬之若林木无材/而可以为材/愿王察其所谓/而自取齐国之政焉已/D.田骈对曰/臣之言/无政而可以为政/譬之若林木无材/而可以为材/愿王察其所谓而自取/齐国之政焉已/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生皆善之”与“善假于物也”(《劝学》)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B.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的谦称。C.“患必至矣”与“余所不至也”(《登泰山记》)两句中的“至”字含义相同D.“襄子方将食”与“方其破荆州”(《赤壁赋》)两句中的“方”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A.翟照认为治国在于礼而不在于文辞,惠子制定的法令就如同“郑、卫激楚之音”,不如扛举重物时为鼓劲喊的号子那样实用。B.田骈用道术游说齐王,但齐王认为道术并不能消除齐国祸患,所以希望田骈能说说和治理齐国有关的事情,田耕却不以为然。C.白公胜没有听从石乙的建议,他既不愿意将府库内的粮食和兵器分发给民众,也不愿意用火将这些一烧了之,最终身受其害,D.赵襄子没有被连下两城的胜利冲昏头脑,他富有危机意识,从自然规律中看到国家兴亡之理,孔子认为他是一个贤明的君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能为人,又无以自为,可谓至愚矣!(2)今赵氏之德行无所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14.选文包含了哪些治国措施?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赵将军歌岑参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①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②。注:①博:这里指古代军中较量骑射和勇力的一种游戏。②貂(diāo)鼠袍:用貂鼠皮做成的暖裘。貂鼠即貂,体细长,色黄或紫黑,皮毛极轻暖珍贵。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歌开篇展现了一幅寒风凛冽的边塞图,为赵将军的出现设置了特定的场景。B.“城南”一句,写很能耐寒的猎马,在寒风中冻得缩缩瑟瑟,进一步渲染气氛。C.后两句构思巧妙,手法新颖,轻松之中绝不轻率,诙谐之中不失豪迈。D.全诗语言朴素生动,场面旷远开阔,形象鲜明生动,情调苍凉悲怆。16.本诗塑造了一位威武英勇、豪气善战的将军形象,请结合诗歌简析,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7(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表现出诗人从梦中惊醒、喟然长叹的情形。(3)我们经常说“隔行如隔山”,这个意思也可以用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两句表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鲁山是一座在鲁山文士乡贤眼里举世无双的、其实跟中原其他县城并无多大区别的、平凡质朴的小城。千年古县,全国生态魅力县;仓颉故乡,墨子故里;花瓷之都,名窑之乡,更是了不得……花瓷?这个动人的名称,惭愧我___①___,从未听说过。在鲁山花瓷博物馆,第一次见识到花瓷的真容。一下紧紧抓住我目光的是一件腰鼓:黑、白、蓝,简单三色,却散发着神秘的气息,挑动着复杂的审美情绪;漆黑的底和,宛如黑色肥亮的绸缎,发出深沉的光芒;乳白的面釉,如云案飘浮流动,令人___②___。古朴典雅的造型,清新脱俗的图案,简素瑰丽的色彩,将雄浑与精致、华贵与野逸、绚烂与清雅有机地融为一体,力感、美感、动感,最朴素又最惊艳,达到___③___的艺术境界。“花瓷”全称花釉瓷器,在古籍中专指黑底、乳白、蓝斑的瓷器。我爱极了它们的色彩,也无比喜欢它们的图案:有的像一片片树叶,有的似一簇簇浪花,有的若鲜花绽放,有的如火焰跳荡,还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雨后彩虹——率意不羁之美,“如天花乱坠,不可捉摸”。花瓷,这朵陶瓷奇葩,绚丽到令人炫目。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等四部委印发《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

8五年过去了,__________①___________?我们看到:上海戏剧学院“416女团”用戏腔唱古风歌曲的视频风靡全网;游戏《原神》中糅合了戏曲元素的“神女劈观”唱段甚至引起国内戏曲界各个剧种众多艺术家下场翻唱,在视频网站动辄百万播放量,成为时尚的校园文化……随着“戏曲进校园”政策不断推进、深化以及国家对美育、戏曲教育越发重视,__________②___________,他们不仅是“戏曲进校园”的受益者,有机会接触、认识戏曲,更自发成为传统戏曲的传承者、传播者甚至是研究者。“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戏曲多演绎历史故事,讲述中华儿女的家国大义,《牡丹亭》《西厢记》等不乏清丽典雅、韵味悠长的戏词……可以说,戏曲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舞美、服饰、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戏曲既体现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__________③___________,同时还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观念。戏曲是进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的一个很好的入口。”文艺评论家胡一峰认为,很多青少年戏迷,对戏曲的爱如同投石于传统文化之湖,泛起层层涟漪,引发他们对更广泛的传统文化的兴趣。“鉴今证古,舞台小天地;继往开来,天地大舞台。”听戏、唱戏的青少年,有了文化自信,自发地在天地大舞台中做传统戏曲的传承、传播者,将传统戏曲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摘编自《光明日报》,有删改)21.下面各项与语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B.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C.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D.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庄子》)②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③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④一沙一天地,极微即无穷。人是世界的量器,世界也是人的容器。(《2023新年献词》)以上关于“小大之辩”的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选择其中两句立意,体现彼此的

9某种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0高一语文答案1.C(3分)2.D(3分)3.C(3分)4.①材料一立足于历史论述礼乐文化的起源、发展、影响与内涵等,其中着重阐述礼乐文化的内涵(2分);②材料二立足于现实论述如何对待礼乐文化,其中着重论述怎样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分)    5.①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引导普通人将礼乐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③学校和媒体要积极推广普及礼乐文化。④努力使传统礼乐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答出一点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A项,“实写秋风、梧桐、黄河、古槐四种景物”错。文章最后一段意在卒章显志,借四种极具文化内涵的意象表达对项羽的敬仰之情。8.运用拟人修辞手法(1分)赋予梧桐古槐以人的能力,写出了青铜古槐与项羽之间的内在联系(1分),作者借凭吊这两棵古树,表达了对项羽的欣赏和敬仰之情(1分),表达了作者对汉文化根植大地、根深叶茂的思考和礼赞之情。(1分)9.①留下许多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是项羽对文化的贡献;②项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英雄形象(如果答“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也算对);③项羽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原型和话题④项羽成为中国人做人的价值体系中的偶像;⑤作为一个历史人物,项羽满足了人们多方位的思考。⑥带动了一方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1点1分)10.(3分)C(第一处“臣之言无政/而可以为政”,中间通过“而”前后比较,可以结合后面“若林木无材/而可以为材”来分析,这样排除AD。“愿王察其所谓”排除BD。)11.(3分)D(A第一个“善”解释为“认为……正确的,好的”。第二个解释为善于。C两个字都是到达的意思。D第一个解释为“正”,第二个解释为“当”。)12.(3分)B(“但齐王认为道术并不能消除齐国祸患”错误,原文是“道术虽以除患”,可见齐王认为道术可以消除齐国祸患。)13.(8分)(1)不能为他人考虑,又没有办法保全自己,可以说是最愚蠢的了。(“无以”“至”各1分,句意通畅2分)(2)现在赵氏的德行没有积累多少,一天却攻下了两座城池,衰亡大概会到来了吧!(“下”“其”各1分,句意通畅2分)14.(3分)①要以礼治国。②要注重陶冶教化。③要广施恩惠。④要修养德行,有忧患意识。(每一点1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15.D(3分)16.本诗运用衬托的表现手法和比喻的修辞塑造了一个威武英勇、豪气善战的将军形象(2分)。前两句诗描绘了一个无比艰苦的环境,以衬托赵将军的威武英勇(2分)。后两句用赌博比喻战斗,激发想象,赵将军纵横驰骋,夺得单于貂袍拍马而回,从而表现了赵将军的豪气善战(2分)。

1117.(1)端章甫愿为小相焉(2)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8.(3分)示例:①孤陋寡闻②赏心悦目③登峰造极(每个成语1分,任一处填写的成语只要符合语境和修饰对象都可以。)19.(4分)示例:鲁山是一座平凡质朴的小城,它在鲁山文士乡贤眼里是举世无双的,其实它跟中原其他县城并无多大区别。(分出至少三个分句得2分,语意连贯2分。意思对即可)20.①把花瓷图案分别比作“树叶”“浪花”“鲜花”“火焰”,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花瓷图案形态和颜色的丰富多彩。(2分)②四个“有的……”形成排比,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从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花瓷之美。(2分)(意思对即可)21.B22.①成果(成效)如何呢②学生与戏曲之缘也越结越深(学生与戏曲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③也呈现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23.【评分建议】参照2022年全国卷1作文评分标准。字数达800,但只选取了材料中的一句话,仅仅谈“渺小”“谦卑”“积累”“从小事做起”“不可贪图小利”之类,未体现与另一句话的关系,不超过42分。【审题提示】这是一道二元关系型作文题。“二元”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包含、并列、递进、条件、对立、互补、相辅相成、一分为二等。审题时首先明确“小”与“大”的内涵,然后厘清“小”和“大”的辩证关系。第①句:我在天和地之间,就像是一粒小石子或一颗小树在一座巍峨大山上一样。在广阔的天地之中,个体显得如此渺小,也正是看到了自身的渺小,因而更懂得谦卑。若结合庄子《齐物论》《逍遥游》等代表作进行深入思考,人可以在精神上超越个体的“小我”,将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达到一种自由洒脱的境界。第②句:一味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在原文中,子夏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就告诉他,一是“无欲速”,二是“无见小利”。“无见小利”就是不要着眼于小利益。只把目光盯在小利上,往往成就不了大事。不看小利,而观大局,有大心量,有长远的目光,才能成大事。【文言文参考译文】惠子(惠施)为魏惠王制定国家法律,制定出来后拿给各位年长的儒生看,这些人都称赞法令制定得好,惠子于是上奏给魏惠王。魏惠王十分高兴。魏惠王拿法令给翟煎。翟煎说:“好!”魏惠王说:“好,可以施行吗?”翟煎说:“不可以。”魏惠王说:“好却不可以施行,为什么?”翟煎回答说:“现在那些扛木头的人,前面呼喊着口号,后面也同声应答。这是人们在扛举重物时为鼓劲而歌唱的歌声。现在难道没有郑国、卫国那样的高亢激越的乐曲?(有的,)但就是不用它,就是因为它不如那种号子歌声来得适用。同样,治理国家,在于礼法的实际内容和有效性,而不在于这法令的文辞修饰如何。”

12田骈用道术游说齐宣王,齐宣王回答说:“我所拥有的是齐国。道术可以消除灾祸(难以消除当前齐国的祸患),所以我倒希望听到一些好的治政高见。”田骈回答说:“我说的道术尽管不直接涉及政事,但可以运用到政事。这就好比说树林里没有成材的树木,但它可以培育出好的树木,供人们使用。所以希望大王能仔细考察我说的话的旨意,能否从中领悟出些能治理齐国政事的道理来。虽然我说的道术中没有关于消除齐国祸患的内容,但是天地之间、六合之内都可以用‘道’来陶冶变化,那你齐国的政事又何足道呢?”白公胜取得楚国的政权后,不肯将府库内的粮食和兵器分发给民众。七天以后,石乙进见白公胜说:“我们现在得到的是不义之财,又不肯将不义之财布施给民众,我看祸害必定会降临。既然不肯布施给民众,不如用火一烧了之,千万别叫人家利用这些东西来害我们。”白公胜不听。到了第九天,叶公子高从方城攻入楚都,立即将府库里的财物和兵器分发给民众,依靠民众的向心力攻打白公胜,等到第十九天就彻底打败白公胜。这国家本不该白公胜所有而白公胜却想占有它,这可以说是最贪婪的了。不能为他人考虑,又没有办法保全自己,可以说是最愚蠢的了。白公胜的吝啬,与枭鸟爱养其子最后被长大的枭子吃掉与者什么不同呢?赵襄子派兵攻打翟国获胜,夺取了尤人和终人两座城镇,使者前来报告赵襄子,赵襄子正准备吃饭,听后露出忧虑的神色。他身边的人看到后就说:“一个早上就攻下两座城镇,这是人们所高兴的事。现在您反而显得忧愁,这是为什么呢?”赵襄子回答说:“长江黄河发大水,也不过三天就退下去了;狂风暴雨,太阳当头照,也都是片刻的现象。现在赵氏的德行没有积累多少,一天却攻下了两座城池,衰亡大概会到来了吧!”孔子知道此事后说:“赵氏将要昌盛了。”取得胜利后反而忧虑、反思,这恰恰说明会进一步取胜和昌盛;而为了一点胜利就沾沾自喜则说明非但不会进一步取胜,还会导致失败。取得胜利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保持胜利。贤明的君主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能保持胜利,并将所缔造的胜利果实传给后代。【诗歌鉴赏】词句注释⑴赵将军:未详。闻一多考证认为是疏勒守捉使赵宗玼,后继封常宿任北庭节度使。⑵城南:庭州城南郊野。猎马:出猎的马。⑶纵:放任自己。博:这里指古代军中较量骑射和勇力的一种游戏。⑷貂(diāo)鼠袍:用貂鼠皮做成的暖裘。貂鼠,即貂,体细长,色黄或紫黑,皮毛极轻暖珍贵。 白话译文:九月的天山脚下寒风似刀,城南出猎的马儿缩着寒毛。赵将军比赛骑射场场获胜,赢得那单于穿的貂鼠皮袍。创作背景:唐天宝十三载(754年),诗人赴北庭都护府任职于封常清军幕。这时候是岑参边塞诗创作最活跃的时期。《赵将军歌》就是这个时期的名作之一。作品鉴赏:诗一开头先展现了一幅寒风凛冽的边塞图。深秋时分,在寒冷的天山脚下,北风夹着严寒,犹如利刀一般砭人肌骨。这里用“似刀”来渲染寒风刺骨,风之劲急,天气之严寒,把“风似刀”和“九月”联系起来,形成反差,这样,将边塞生活环境就渲染得更艰苦了。“九月”于中原来说,正是秋高气爽,边塞就已是“风似刀”了。“城南”一句,写很能耐寒的猎马,在寒风中冻得缩缩瑟瑟,进一步将寒风凛冽的气氛,从效应上作了生动的渲染。

13这两句诗,还没有正面写赵将军,只是渲染环境、渲染气氛,为赵将军的活动,描绘了一个无比艰苦的环境,以衬托赵将军的威武英勇。后两句构思巧妙,比喻新颖。诗人用赌博来比喻战斗,手法新颖。岑参在诗中以“纵”来形容“博”,可以使人想象赵将军豪放的英雄气概。苦斗沙场,何等艰辛,而赵将军纵情驰骋于其中,视之如同方桌上的一场赌博游戏,表现出无比豪迈的气魄。“场场胜”,“赌得”“貂鼠袍”,显得如此轻松、潇洒。这里,作者似乎展现了赵将军手提大刀,刀尖挑着单于的貂袍拍马而回的轻盈身影。这里所写同前两句严寒艰苦的环境联系起来,在如此艰难困难环境下,却赢得如此轻松潇洒自如,赵将军的英勇善战就得到完美的表现。全诗语言朴素生动,场面旷远开阔,情调欢乐昂扬。名家评价:辽宁师范大学教授高光复:也许是刚刚打完一场胜仗,将军们冒着刺骨的北风,在城南的旷野上纵马射猎,获胜者赢得了单于貂鼠袍,人们在欢呼雀跃。这幅情景是相当生动的。戍边将士不畏严寒的精神,自豪的乐观的情绪,赵将军高超的武艺,都在这一生活场景中表现出来。

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