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福建省厦门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答题要求,请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佩缤纷其繁饰兮,。(屈原《离骚》)(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王羲之《兰亭集序》)(3)嗟乎!!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4)管弦呕哑,。(杜牧《阿房宫赋》)(5),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6)箫鼓追随春社近,。(陆游《游山西村》)(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桓帝时,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感东方朔《答客难》及杨雄、班固、崔驷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邕前在东观,与卢植、韩说等撰补《后汉记》,会遭构陷流离,不及得成,因上书自陈,奏其所著十意,分别首目,连置章左。帝嘉其才高,会明年大赦,乃宥邕还本郡。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燕,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邕遂死狱中。允悔,欲止而不及。时年六十一。(摘编自《后汉书·蔡邕列传》)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恣擅恣:专权放肆B.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穿凿:牵强附会
1C.邕陈辞谢谢:辞别D.士大夫多矜救之矜:同情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蔡邕博学多才的一组是(3分)①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②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③设疑以自通④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⑤召拜郎中,校书东观⑥奏其所著十意,分别首目,连置章左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蔡邕全心侍奉生病的母亲,七十天不曾睡过安稳觉。和叔父、堂弟共同生活,三代之间不分家产,深得家乡父老敬重。B.蔡邕因琴技高超被陈留太守举荐,受到皇帝征召,蔡邕不得已启程进京,中途又托病回到家中。C.司空董卓看重蔡邕的才学,强行征召他,蔡邕被迫应征。蔡邕受到董卓礼遇,常借机对董卓匡正补益。D.董卓被杀后,蔡邕在王允家谈到董卓时不禁叹息,神情上有所流露。王允十分生气,将蔡邕交给廷尉治罪。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庐于冢侧,动静以礼。(3分)译:(2)帝嘉其才高,会明年大赦,乃宥邕还本郡。(3分)译:(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夜渡江[唐]柳中庸①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唯看孤帆影,常似客心悬。【注】①作者:有的版本写作姚崇。(1)诗歌颈联是如何表现夜渡的?请简要分析。(2分)答:(2)最后一句的“悬”字是全诗的“诗眼”。请结合全诗对“悬”字作简要赏析。(4分)答: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A.黄忠在长沙与关羽交战时,因马失前蹄被掀倒在地而就擒。关羽亲自给黄忠松绑,黄忠深受感动,向关羽投降。(《三国演义》)
2B.黛玉见宝钗向薛姨妈撒娇,不禁伤感落泪。薛姨妈安慰黛玉,同意认她作女儿,还说要向贾母提议把黛玉定给宝玉。(《红楼梦》)C.梅来到高家避难,与觉新在花园里相遇。两人情不自禁相拥而泣,互诉相思之情,瑞珏看到这一幕,只是默默走开。(《家》)D.吴荪甫在做公债空头时,受到赵伯韬的极力压制。为了凑齐卖方保证金,他孤注一掷,抵押了自己的工厂和公馆。(《子夜》)E.欧也妮委托庭长赶往巴黎,为叔父偿清全部债务,从而恢复了叔父的名誉,使夏尔能顺利地与侯爵的女儿结婚。(《欧也妮·葛朗台》)(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8.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②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①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注]①不存:指放失本心,丧失善心。(1)在两个选段中,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请概括。(2分)答:(2)为什么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是“好学”的表现?请简析。(4分)答: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商业和消费主义冲刷之下的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裸露出干涸的河底。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尼采曾对报纸的出现怒不可遏,认为这意味着忙乱、廉价的“短暂之物”取代了“永恒之物”。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这样的感叹固然有其价值,但放宽视野却会发现,从印刷术的普及,到声光电的传播,再到信息技术的兴起,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正是报纸、影像、网络等技术手段的普及,让人类的文化空间拓展了而不是枯萎了,让知识和文化更能服务大众而不是被一小群精英所垄断。
3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有人做过统计,在当代中国,活跃在网上的知识分子只是知识界的表层,更庞大的群体基本不在网上发声,比例甚至低于领导干部。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表浅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月6日第5版)9.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众参与网络文化活动时,有着文化欣赏者和创造者的双重身份。B.信息时代,文化传播方式多样,速度快容量大,但内容芜杂。C.海德格尔关于技术化的时代文明的忧思,对文化的发展不无益处。D.精英阶层之所以更晚接受新事物,是因为对社会的变化不敏感。10.技术手段的升级会给文化领域带来怎样的影响?请概括。(3分)答:11.本文呼吁“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为什么呼吁他们?请简析。(3分)答:(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题目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尼亚加拉大瀑布【注】[英国]狄更斯⑴那一天的天气寒冷潮湿,着实苦人。不论多会儿,只要车一停下来,我就侧耳倾听,看是否能听到瀑布的吼声,同时还不断地往我认为一定是瀑布所在那方向张望;每一分钟都期盼会有飞溅的浪花出现。后来我们到底下了车了,于是我才听到洪流的轰隆声,同时觉得大地都在我脚下颤动。⑵崖岸陡峭,又因为有刚刚下过的雨和化了一半的冰,地上滑溜溜的,所以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下去的,不过我却一会儿就站在山根那儿,攀登到一片嶙峋的乱石上了。那时汹涌澎湃,震耳欲聋,玉花飞溅,蒙目如眯,我全身濡湿,衣履俱透。原来我们正站在瀑布的下面。我只能看见巨浪滔天,劈空而下,但是对于这片巨浪的形状和地位,却毫无概念,只渺渺茫茫,感到泉飞水立,浩瀚汪洋而已。一直到我来到平顶岩上看去的时候——哎呀天哪,那样一片飞立倒悬的晶莹碧波!——它的巍巍凛凛,浩瀚峻伟,才在我眼前整个呈现。⑶于是我感到,我站的地方和造物者多么近了,那时候,那副宏伟的景象,一时之间所给我的印象,同时也就是永远无尽所给我的印象。一瞬的感觉,而又是永久的感觉——是一片宁静之感:是心的宁静,是灵的恬适,是对于永久的安息和永久的幸福的展望,不掺杂一丁点暗淡之情,不掺余一丁点恐怖之心。尼亚加拉一下就在我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留下了一副美丽的形象,这副形象一直永世不尽留在我的心头,永远不改变,永远不磨灭,一直到我的心房停止了搏动的时候。⑷
4我在那个神工鬼斧所创造出来的地方待了十天,在那永久令人不忘的十天里,日常生活中的龃龉和烦恼,离我而去,越去越远!巨浪的轰隆声对于我如何振聋发聩啊!绝迹于尘世之上而却出现于晶莹垂波之中的,是何等的面目啊!在变幻无常、横亘半空的灿烂虹霓四围上下,如天使的泪般玉圆珠明,异彩缤纭,纷飞乱洒,纵翻横出啊!⑸啊,这令人陶醉的地方!在那十天里,我就一直在那地方,整天往来徘徊,从一切角度,来看这个垂瀑。站在马蹄铁大瀑布的边缘上,看着奔腾的水,在快到崖头的时候,力充劲足,然而却又好像在驰下崖头、投入深渊之前,先停顿一下似的;从河面上往上看巨涛下涌;攀上邻岭,从树梢间眺望,看激湍盘旋而前,翻下万丈悬崖;站在下游三英里的巨石森岩下面,看着河水,波涌涡漩,轰隆声应答,表面上看不出来它所以这样的原因,其实在河水深处,受到巨瀑奔腾的骚扰。永远有尼亚加拉当前,看它受日光的蒸腾,受月华的洗礼,夕阳西下中一片红,暮色苍茫中一片灰。白天整天眼里看它,夜里枕上醒来耳里听它。这样的福就够我享的了。⑹我现在每天平静之时都要想:那片浩瀚汹涌的水,仍旧尽日横冲直滚,飞悬倒洒,汹涌澎湃,雷鸣山崩;那些虹霓仍旧在它下面一百英尺的空中弯亘横跨。太阳照在它上面的时候,它仍旧像玉液金波,晶莹明澈。天色暗淡的时候,它仍旧像玉霰琼雪,纷纷飞洒;像轻屑细末,从白垩质的悬崖峭壁上阵阵剥落;像如絮如棉的浓烟,从山腹幽岫里蒸腾喷涌。但是这个滔天的巨浪,在它要往下流去的时候,在那深不可测的深渊里,永远有浪花和迷雾的鬼魂,其大无物可与伦比,其强永远不受降伏,在宇宙还是一片混沌的时候,就在这儿森然庄严地呈异显灵。(摘编自狄更斯《游美札记》)【注】尼亚加拉大瀑布:位于美国和加拿大境内,由马蹄铁瀑布、美利坚瀑布和新娘面纱瀑布三部分构成。12.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头写天气恶劣,以及“侧耳倾听”“张望”等动作,意在表现作者心情郁结,交代游览的缘由。B.首段最后一句,从听觉写出大瀑布磅礴的声势,从地面的颤动写出大瀑布雷霆万钧的震撼力。C.最后一段“像如絮如棉的浓烟,从山腹幽岫里蒸腾喷涌”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出大瀑布的巍巍凛凛,浩瀚峻伟。D.最后一段,作者连用四个“仍旧”,借助瑰丽的联想,意在表现观赏大瀑布之后,大瀑布留在作者心中的印象。E.作者为大瀑布的力与美所感动,满怀崇敬地赞美造物者的神奇和大瀑布的永恒与庄严,文章字里行间充满激情。13.文中第二段和第五段,作者从观赏大瀑布中获得的印象或体验有何不同?(4分)答:14.请探析文中划线句子“一瞬的感觉,而又是永久的感觉”的含意?(6分)答:(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晚年朱光潜⑴从1976年到1986年,朱光潜写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等三本书,重新翻译了《费尔巴哈论纲》并作了细致的注释,部分翻译了《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面的章节,还用两年时间翻译了维柯四十万言的《新科学》。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愈加感到时间的宝贵,他每天要工作四至五小时,争分夺秒。朱光潜的晚年生活非常有规律。他把自己比作米勒那幅名画中的三位拾穗乡下妇人,这决不是自谦!只有真正体会到学海无涯的人才会有这种虚怀若谷的胸襟。⑵
5面对美学界一些玩概念、套公式的恶劣文风,他实在忍不住了,他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诫这些人: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大的欠缺。不光是文风成问题,文艺界里还有许多禁区,要冲破这些“禁区”。他勇敢地站出来讲人性论、讲人道主义、讲人情味、讲共同美和形象思维。在给老友沈从文《凤凰》作序里他写道:“我相信从文在他的工作范围内实现了这个理想,我特别看出他有勇气提出‘人性’这个蹩脚倒霉的字眼,可能引起‘批判’,好在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就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在真理的长河中,是非终究会弄明白的。”⑶果然,朱光潜的序文在《湘江文学》1983年第1期上发表,很快就遭来一些人的批判。该刊的编辑凌宇感到有些歉意,专程去看望朱先生,朱光潜十分平静地对他说:“没关系,发了也就发了。”当时的政治气候确实对朱光潜有些不利,朱光潜身体也已渐衰弱,病了一场。⑷朱光潜感到自己的身体欠佳事小,美学界的视野狭窄,思维僵化事大,《新科学》又是近代对美学或诗论作出贡献最大的一部著作,因此他不惜余力和“维柯”一搏。他认为,把维柯的《新科学》介绍给国内的学者,有助于开拓视野,消除机械形而上学方法带来的危害,使中国美学真正和世界美学的潮流接轨。⑸朱光潜治学的眼光是世界性的,因而他晚年的系列活动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83年3月,朱光潜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主持该校第五届“钱穆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讲的题目就是《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1984年,美国世界维柯研究会正式邀请朱光潜赴美参加年会,朱光潜因年老体衰,终未能成行。⑹1985年春,朱光潜病情突然加剧。头脑有时清醒,有时已不能自已。在友谊医院时,他会时常冷不防冒出一句:“维柯的《新科学》里这个词,早该这样译的。”(摘编自宛小平《欣慨交心:朱光潜小传》)相关链接①《拾穗者》是近代法国画家米勒的一幅名画,画的是三位乡下妇人在夕阳微霭中弯着腰在田里拾收割后落下的麦穗。我青年时期在法国卢浮宫看过这幅画,时过半个世纪,对它还保存着新鲜愉快的印象。现在想起自己的晚年美学研究,和那三位拾穗的乡下妇人颇可攀上同调。(摘自朱光潜《美学拾穗集》)②我近几年因译维柯的《新科学》,在研究古代社会。过去这方面知识太差,处处都感到“捉襟见肘”,就向他(沈从文)提出一些关于古代社会的问题。他不但引证他自己在研究文物中所得的收获和启发,作了令人信服的解答,而且还指导我去看我国最近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的新论著。我从此认识到研究文学和美学已不宜画地为牢、闭关自守,考古和研究古代社会也还是分内事。(摘自朱光潜《关于沈从文同志的文学成就历史将会重新评价》)1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朱光潜认为研究美学的人只要学一些与美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就能彻底扭转美学界的玩概念、套公式的恶劣文风。B.朱光潜高度肯定维柯的《新科学》在近代美学研究中的贡献,翻译它是为了开拓美学界视野,消除思维僵化的危害。C.在香港中文大学讲“维柯”以及收到美国世界维柯研究会的参会邀请,体现了朱光潜学术研究的影响力。D.病重的朱光潜时常冷不防地冒出一句:“维柯的《新科学》里这个词,早该这样译的。”这一细节表现了他对事业的一片痴心。E.对维柯《新科学》的研究奠定了朱光潜先生在中国美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13.文章第二段与链接材料②提到朱光潜与沈从文的两段往事,从中可看出
6朱光潜在治学方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析。(4分)答:14.朱光潜为什么把自己比作米勒名画中拾穗的乡下妇人?请根据文章和链接材料①探析。(6分)答: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15.下面文字有一处成语使用不当,请写出这个成语的序号,并加以修改。(2分)未成年人充当商业广告代言人的现象泛滥成灾①,始作俑者②当然是广告商。只要能够招徕眼球、获得经济效益,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嗅出商机,闻风而动③。有些家长也有意无意地助纣为虐④。成语使用不当的序号:修改:16.下面文字有一句有语病,请写出这个句子的序号,并加以修改。(3分)①每年樱花盛开的时节,到武汉大学校园里去观赏樱花,成为许多人在春季旅游的重要去处。②为应对“樱花堵”,武汉大学发布了参观管理规定,提前告知相关限流“新政”。③同时,在校园网上开辟赏樱专栏,让不能亲临现场的市民也可欣赏樱花,了解武大。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修改:1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虽然没能成为戏迷,但不时也会有机缘听一听戏,渐渐地竟也生出了一些情感。单是那戏曲里经典的唱词,,,,,,就好像每次听到“头戴紫金盔齐眉盖顶”,胸中那股气血似乎就跟着翻涌起来,而当听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则是另一种莫名的惆怅难以排遣……①反复寻味中就能体悟②稍加咀嚼就余香满口③当然还要了解那背后的故事④总能唤醒某些沉睡的情感⑤这些故事各有情趣A.②④③⑤①B.②③①⑤④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①③⑤18.刘奶奶这几天患感冒,看病取药后忘了如何服药,她不识字,很着急,就拿着药品说明书(如下)来找你帮忙。你该怎么说才能安慰刘奶奶,又让她懂得正确用药?(4分)【功能主治】本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0.2g,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规格】0.1g答: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某大学给学生开列课外必读书目,要求学生每学期选读不少于2本的书籍,每本书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没有完成任务不能毕业。到了毕业季,一些大四学生拖欠了七八万字的笔记没完成,忙着请舍友代抄,或者花几千块钱在网络上找人帮忙。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答:
7五、写作(7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知乎”网站上有一个关于“努力”的讨论,很多网友认为,大家都知道懒惰是不对的,也知道努力就可以进步,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知道懒惰不对,努力可以进步,人为什么还是会不努力呢?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8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1)芳菲菲其弥章(2)亦足以畅叙幽情(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多于市人之言语(5)无可奈何花落去(6)衣冠简朴古风存(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二)文言文阅读(15分)2.(3分)C(谢:谢罪。)3.(3分)D(①是蔡邕侍母笃孝的表现;③是说杨雄、班固、崔驷等人的治学风格。)4.(3分)B(陈留太守没有举荐,而是专权肆行的中常侍徐璜等五侯,他们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5.(6分)(1)(3分)(蔡邕)在坟墓旁搭建屋舍住下,一举一动严格按照礼法去做。(“庐”“动静”各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2)(3分)皇帝欣赏他才学高超,正好第二年天下大赦,就赦免了蔡邕,让他回到本郡。(“嘉”“宥”各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6分)(1)(2分)诗歌颈联从听觉、嗅觉两方面表现夜渡。(1分)诗人在夜色中,凭笛声探寻彼岸的方向,由幽香辨识近岸的莲花。(1分)(意思对即可。)(2)(4分)①“悬”是卒章点睛之笔,写出了诗人的“客心”如帆影悬挂在空中,无法安然。(2分)②“悬”还有挂念的意思,与前面夜渡情景的描写中所表现的夜渡盼归(盼至)的心情相照应。(2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7.(6分)AC(A项,黄忠没有就擒,而是被关羽义释;黄忠也没有向关羽投降,而是在刘备亲往他家相请时才投降刘备的。C项,“相拥而泣”应为“相对而泣”;“瑞珏看到这一幕,只是默默走开”属无中生有。)(答对一项3分,答对两项6分。)(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8.(6分)(1)(2分)修身要淡泊物欲。(意思对即可。要写出“修身”与“淡泊物欲”两方面的关系;如果只答一方面,如“都强调要修身”“都强调要养心”“都强调要淡泊物欲”等,给1分。)(2)(4分)孔子这里所说的“好学”,指的是努力提升个人的品行。做事勤快说话谨慎,虚心向品行高尚的人请教,正是努力提升个人品行的具体表现。(意思对即可。)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9.(3分)D(无中生有)10.(3分)①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②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③拓展人类的文化空间。(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1.(3分)(1)呼吁的是“知识分子群体”。(1分)(2)知识分子群体有加厚文化土层的能力,而社会又急需他们来承担文化守护者的历史使命。
9(或:知识分子群体有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有涵养网络文化的能力;而信息时代社会的文化底线正在丧失,知识分子群体理应更积极地参与网络文化活动。)(2分)(意思对即可。)(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甲)(15分)12.(5分)AC(A项,文章开头写天气恶劣,但这并不影响作者渴盼大瀑布的心情。写“侧耳倾听”“张望”等动作,表现作者渴望见到瀑布的急切心情。C项,表现出大瀑布远观时如柳絮轻烟般轻柔缥缈。)13.(4分)答案要点:第二段:由初识瀑布时的渺茫,到有了整体印象。(2分)第五段:细品大瀑布,得到无尽的享受。(2分)(意思对即可。)14.(6分)“一瞬的感觉”是观赏大瀑布时的感受,(1分)作者惊叹大瀑布浩瀚峻伟,陶醉于大瀑布千姿百态、气象万千。(2分)“永久的感觉”是永远留在作者心中的感受,(1分)作者感到心灵的宁静、恬适和永久的安息与幸福。(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乙)(15分)12.(5分)AE(“只要……就能彻底扭转”的表述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如果不学一点……那会是更大的欠缺”。E“奠定了朱光潜先生在中国美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文中无据,“并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与原文意思有出入,原文说“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13.(4分)答案要点:①坚持真理。力挺倡导“人性”的沈从文,无惧他人的批判。②谦逊好学。向沈从文请教古代社会方面的知识。③视野开阔。研究视野不拘泥于美学,把研究文学、古代社会等视为分内事,并具有国际视野,将维柯的《新科学》翻译、推介给中国学者。(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14.(3分)答案要点:①朱光潜在晚年争分夺秒地工作,与农妇赶在日落前捡拾麦穗相似。②朱光潜视晚年的美学研究为补缺拾遗,与农妇捡拾收割后落下的麦穗相似。(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15.(2分)④改为“推波助澜”(其他答案,符合语境、语法即可。)16.(3分)①把“重要去处”改为“首选”(其他答案,符合语境、语法即可。)17.(3分)B18.(4分)示例:刘奶奶,不要急。感冒吃点药,多喝水,注意休息就好了!(1分)这药,您先吃两片;(1分)要是没有好转,过四个钟头再吃两片;(1分)不过,一天顶多只能吃四次。(1分)19.(5分)【示例一】我赞同这所大学的做法。写读书笔记好处多多:一有助于加强记忆,二有助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三有助于阅读注意力的集中;四有助于积累资料,五有助于扩大知识面。况且,一个学期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对大学生来说算不上过重的负担,应认真完成。【示例二】应加强学习自觉性的教育。拖欠笔记反映这些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学校的做法用心良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应自觉完成;每个学期的作业应按时完成,不能拖到大四来突击;请人代笔更是不诚实的表现: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教育刻不容缓。【示例三】
10学校的做法值得商榷。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初衷很好,但要事先做好沟通,让学生明白其中的意义,靠硬性规定难免引起抵触,就可能事与愿违。一些学生把七八万字的笔记拖到大四还没完成,反映了学校平时检查督促的缺失。(看法明确1分,语言简明2分,语言连贯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五、写作(70分)20.(70分)(参见2014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一)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人。蔡邕生性极为孝顺,母亲曾经疾病缠身达三年,蔡邕只要不是因为寒冷炎热的气候变化,他都不曾脱换衣服,连续七十多天没有上床睡过觉。母亲去世后,他就在坟墓旁搭建屋舍住下,一举一动严格按照礼法去做。有野兔很驯服地待在他的屋舍旁边,而且屋旁长出了连理树,远近的人们感到奇异,很多人都前来观看。蔡邕和叔父及堂弟生活在一起,三代之间都没有将家产分开,同乡的人都称赞蔡邕的仁义。蔡邕年轻时就博学多才,尊奉太傅胡广为师。他喜好诗文、数术和天文,并擅长弹奏美妙的音乐。桓帝时,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专权妄为,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请皇帝,下令给陈留太守,要他督促蔡邕并遣送他进京。蔡邕迫不得已启程,走到偃师县的时候,推托自己有病便又回到了家中。他有感于东方朔的《答客难》以及杨雄、班固、崔驷这一类人设疑以抒发志意的做法,于是品评各家学说,肯定他们的正确说法并纠正他们的错误观点,写了《释诲》一文来告诫勉励自己。建宁三年,蔡邕被司徒桥玄召为属官,桥玄对他非常敬重。后来被征召授拜郎中,在东观校勘图书。后来又晋升为议郎。蔡邕认为经籍距离圣人的年代久远,文字很多地方都有错讹,而平庸的儒士穿凿附会,迷惑贻误后世的学者。于是在熹平四年,便和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人奏请校订并改正《六经》文字。灵帝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蔡邕于是亲自用朱砂将经文书写在石碑上,让石工雕刻好将石碑立在太学门外。自此,后代的儒者和学生都将碑刻上的经文当做典范。石碑刚刚立起的时候,前来观瞻和临摹的人,所乘坐的车子每天有一千多辆,塞满了周围的大街小巷。蔡邕以前在东观任职的时候,和卢植、韩说等人著述并进一步充实《后汉记》,正好遇到被人陷害遭到流放,来不及完成。于是便上书自我陈述,奏明他著述的《后汉记》十志的内容,分成篇目,一起放在奏章的后面。皇帝欣赏他才学高超,正好第二年天下大赦,就赦免了蔡邕,让他回到本郡。中平六年,灵帝驾崩,董卓担任司空之职,听说蔡邕的名望很高,就征召他。蔡邕声称有病没有应征。董卓极为恼怒,又严厉吩咐州郡官员举荐蔡邕到他的司空府,蔡邕迫不得已,来到司空府,代理祭酒一职,很受董卓敬重。董卓敬重蔡邕的才学,对他很优待,每次宴会,董卓总是让蔡邕弹琴助兴,蔡邕也经常注意对董卓有所匡正补益。等到董卓被杀后,蔡邕在司徒王允家入座宴饮,很不经意之中说到董卓而叹惜,神情有所流露。王允勃然大怒,斥责蔡邕。立即拘捕蔡邕,将蔡邕交给廷尉去治罪。蔡邕陈情谢罪,请求刺面砍脚,只求能够继续修完汉史。士大夫很多人都同情并多方营救他,但都没有成功。蔡邕最后死在狱中。王允悔悟,想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蔡邕终年六十一岁。(二)①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品行高尚的人请教指正,(这样做,)就可以称得上好学的人了。”②孟子说:“存养善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私欲更好的了。一个人如果减少私欲,那么他即使善心有所丧失,也失去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