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03243
大小:221.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06-29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半月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出古代()A.亚欧文明的交融发展B.世界文明的多元性C.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D.埃及文明相对发达2.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地区进行了大范围的殖民活动,建立了许多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一般位于沿梅地区,后来大多发展为独立的城邦,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大多照搬母邦。这一活动促使()A.统一帝国形成B.希腊文明扩展C.公民范围扩大D.城邦制度确立3.记录918~1392年高丽王朝历史的《高丽史·刑法志》载:“年七十以上,父母无守护,其子孙犯罪应配岛者,存留孝养。”《唐律·名例律》云:“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家无期亲成丁者,上请。犯流罪者,权留养亲。”由此可见。高丽王朝()A.社会各阶层推崇儒学B.照搬了唐朝法律条文C.统治者注重学习唐制D.法律制度的严酷无情4.有学者撰文指出:“哥伦布并不是第一个发现美洲的人。最早发现美洲的应是旧大陆的先民,他们成了那里的主人。后来,北欧人和爱尔兰人也先后到过美洲,但他们都没有打破两个大陆互不往来的孤立状态,只有哥伦布的第4次航行才使欧、美大陆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该学者意在强调哥伦布的航行A.扩大了人类的洲际交往B.开辟了美欧之间的航路C.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D.打破了各地隔绝的状态5.中世纪的美学家认为,美的根源在上帝那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则大多认为美与绘画和谐、比例等事物的属性有关,如达·芬奇利用光学、解剖学等知识,对线条、比例等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实践。这一变化表明()A.人们科学理性精神的增强B.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兴起
1C.人文精神遭到了严重挑战D.天主教会的统治被摧毁6.如表所示为19世纪英国的相关立法活动(部分)。表中信息反映出19世纪的英国()1834年议会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家庭炉灶释放烟尘的法案,但这一法律约束力较弱,对伦敦的空气污染并没有什么作用1853年国会制定了《(首都)烟公害减少法案》,要求制造厂“尽可能消耗或燃烧”他们火炉中里排出的“全部烟”1863年和1874年分别通过《碱业法》控制制碱业有害气体的排放19世纪晚期英国很多污染严重的城市也都通过了反烟法律,并且雇佣了烟督查来实施它们,但效果不尽人意A.社会矛盾比较突出B.政府对环境污染无能为力C.环境污染问题严重D.官民合作以应对环境问题7.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时指出:“这次革命的新的特点在于人民在首次起义之后没有解除自己的武装,没有把他们的权力拱手交给统治阶级的一群共和主义骗子手里。”马克思意在说明()A.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B.共产党员武装起来的重要性C.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D.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必然性8.据表可知,拉美独立战争()著名领导人物地位及经历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委内瑞拉独立运动的先驱。曾亲自参加了法国大革命西蒙·玻利瓦尔“拉美解放者”。目睹了法国大革命,他于1799年和1803年两度赴欧,他深受欧洲政治生活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民主自由情绪的感染何塞·德·圣马丁拉美独立战争领袖。常读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注意从拿破仑身上吸取教训A.受到法国大革命精神的影响B.兼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C.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D.以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的
29.1874年,法国学者勒鲁瓦博吕说:“法国要么成为一个伟大的’非洲强国’,要么在一两个世纪内仍不过是欧洲第二流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将差不多同希腊和罗马尼亚在欧洲的地位一样。”在该学者看来,法国A.应逐渐放弃罪恶的奴隶贸易B.应加快抢夺非洲殖民地C.须彻底打败英德并控制非洲D.应掌握世界贸易主导权10.1920年至1921年的苏俄农村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工人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从农村取得粮食,而农民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保卫自己的粮食,于是“红军和工人征粮队员往往被农民打死,而农民也因暴力抗征而遭枪杀”。这表明当时苏俄()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功大于过B.经济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C余粮收集制造成了国家分裂D.农村经济十分衰败和凋敝11.20世纪20年代的甘地认为:“印度的得救在于抛弃它五十年来所学到的东西。铁路、电报、律师、医生等都必须丢开。”他还主张恢复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这表明他()A.反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B竭力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主张人们简单淳朴地生活D.认为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倒退12.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两国虽对波兰的国家安全负有同盟条约责任,但“宣而不战”,坐视波兰沦陷而按兵不动。英法这一做法()A.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B.促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C.导致德国迅速侵入苏联D.不利于盟军的协同作战13.20世纪60年代,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苏联病毒制剂研究所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天花疫苗——苏联提供4.5亿剂疫苗,而美国则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世卫组织,并且提供专家小组以及专业知识。由此可见,美、苏两国()A.致力于全球和平发展B.科技领域交流较频繁C.淡化了意识形态分歧D.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14.在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生死存亡的教训下,美国和西欧国家在二战后都普遍放弃了“自由放任”而实行国家干预,同时实行“福利国家”政策,对社会财富实行有限的再分配,避免贫困、失业等社会矛盾激化。美国和西欧国家的这一做法()A.使各国避免经济危机困扰B.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C.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D.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
315.观察下表,下列对苏联(俄)四个阶段钢铁工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正确的是()A.①两个“五年计划”实施B.②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C.③通过租让制引入外国资本D.④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16.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不仅把战争责任完全推给德国,还对德国进行了苛刻的掠夺。而在雅尔塔会议上“德国人要吃饭”成为新的口号,而不是一味的打击和宰割战败国。由此可见,相比于凡尔赛体系,雅尔塔体系()A.保障了战胜国的利益B.确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C.确保了世界长治久安D.有利于国际秩序相对稳定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大量资本过剩需要输出,苏联积极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斯大林强调,速度是决定苏维埃政权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应该从巩固政权的需要出发,不惜一切代价把速度搞上去。苏联长期实行的是一种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主要不是依靠科技进步和企业内部的潜力,而是依靠不断增加资金、物资和劳动力的投入来实现扩大再生产。——摘编自毕延河《苏联工业化的奇迹,为何变成了全球最大的工业废墟》材料二斯大林模式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为工业化的成就和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又带动苏联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使苏联在斯大林逝世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此外,苏联增加了对科学事业的投资,创建了大批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所,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创造了突出的科学技术成就。并且在全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培养出各类专业人才,全面促进了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
4——摘编自吴怡冉《斯大林模式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三、论述题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中指出“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地位了……”。1972年他又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十年间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了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和地区性力量亦趁势蜂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提炼关于世界国际格局演变的一种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