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下期高2021级高二月考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2021年8月,中国遭遇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的冲击。旅游业、娱乐业等行业遭受惨重损失。人们不可避免地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的预警,把病毒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表明()①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思考,是哲学思想的根源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④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④:中国遭遇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的冲击,旅游业、娱乐业等行业遭受惨重损失。于是人们不可避免地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这说明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离不开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①④符合题意。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所以哲学思想的根源不是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思考,②错误。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为了改造世界,不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③错误。故本题选D。2.“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深化新的发展理念,强调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这说明()①真正的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哲学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③哲学源于实践,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④真正的哲学能为社会变革提供正确的指导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A【解析】
1【详解】①④: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深化新的发展理念,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这说明真正的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真正的哲学能为社会变革提供正确的指导,①④正确。②:哲学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②错误。③:哲学有正误之分,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③错误。故本题选A。3.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认为“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①前者正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②后者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③二者的观点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④二者观点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桓谭的观点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没有正确描述物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①说法错误。②③:桓谭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保罗二世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精神,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二者的观点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②③观点符合题意。④:二者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产生了对立,而不是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4.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答案】D【解析】
2【详解】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但不涉及实践性,A不选。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B不选。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其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实践性,在于其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而该选项,只是强调了其实践性,并没有体现其科学性,C不选。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其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实践性,在于其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D入选。故本题选D。5.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由此可见()①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②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③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④真正的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②:材料中“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体现了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②符合题意。④:“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强调了真正的哲学对于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④符合题意。①:学习真正的哲学有助于科学家取得成就,①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③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C。6.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
3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追问和思考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③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做出判断④感知无法对“现实”做出是否“真实”的回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题干对于现实与扭曲的理解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①正确切题。②:题干信息强调人的认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说明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②正确切题。③:题干事例强调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而不是是否换位思考的问题,③与题意不符。④:人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④错误。故本题选A。7.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①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②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④是辩证法的观点,二者都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累不累取决于心态”和“心宽,天地自然宽”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③正确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8.“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该观点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缺乏科学依据,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C.正确认识了心与理的关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把“理”作为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4【答案】A【解析】【详解】A符合题意,题中句子强调“心”是世界的本原,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不合题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要抓住“金、木、水、火、土、气”这几个关键词;C不合题意,辩证法指的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与材料无关;D说法错误,理解材料大意,强调的是“心”是世界的本原,而不是“理”;故选A。9.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内需增长空间格局时指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内需增长空间格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敢于改造联系的客观性,勇于创新②要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与时俱进③学会运用综合思维方式,促进系统优化④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内需增长空间格局要求我们学会运用综合思维方式,促进系统优化,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联系不能改造和创造,①②说法有误。故本题选D。10.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共同发力。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咬耳扯袖、抓早抓小、提醒纠正;对违规公款吃喝、餐饮浪费典型案例,要通报曝光,形成警示震慑。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统筹协调、齐抓共管”要求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②“咬耳扯袖、抓早抓小”意在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③“曝光典型案例”是基于事物的个性寓于共性之中④“警示震慑”才能推动矛盾的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
5【解析】【分析】【详解】①: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共同发力,必须坚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①正确。②:“咬耳扯袖、抓早抓小”意在,防微杜渐,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②正确。③: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不是个性寓于共性之中。③错误。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二者没有相互转化的关系。④错误。故本题选A。11.数字化转型是全面形成“三高”发展模式的内在需要。神舟飞船依托“云测试”理念,结合任务实际,持续探索并完善“酒泉—北京”双向并行远程测试模式,推动型号测试工作数字化转型。从神舟十二号发射场首次建立远程测试机制,到神舟十三号发射场全面实施北京地区远程测试,再到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六号发射场实施双向并行远程测试,团队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打通了型号间、地域间的测试“藩篱”,实现了人员、数据的跨地域跨型号云共享,切实提升了飞船批产测试能力和效率。材料表明()①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实践是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活动③关键技术的突破源于科研人员的梦想精神④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神舟飞船依托“云测试”理念,结合任务实际,持续探索并完善“酒泉—北京”双向并行远程测试模式,推动型号测试工作数字化转型,这体现了人类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①正确。②:材料中强调从神舟十二号发射场首次建立远程测试机制,到神舟十三号发射场全面实施北京地区远程测试,再到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六号发射场实施双向并行远程测试,说明实践是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活动,②正确。③:关键技术的突破源于实践,离不开精神,但精神不是决定作用,③错误;④: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认识才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A。12.
62022年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围绕殷墟王陵区周边的勘探与发掘,确认了王陵区东区、西区外围各环绕一条围沟,围沟的发现突破了对于殷墟王陵区布局的认识,是商代陵园制度研究的重大进展。由此可见()①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高低④基于实践获得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围绕殷墟王陵区周边的勘探与发掘,确认了王陵区东区、西区外围各环绕一条围沟,围沟的发现突破了对于殷墟王陵区布局的认识,是商代陵园制度研究的重大进展。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①②符合题意。③: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人类认识能力的高低,③颠倒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错误。④:基于实践获得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A。13.在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工程之后,中国又开始布局在西部形成强大的算力以支撑东部的巨大算力需求——即东数西算工程。它是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更好地去推动数字化发展。这说明()①人们可以根据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基于实践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③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自在事物联系的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更好地去推动数字化发展,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基于实践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②错误。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为事物联系的基础,④错误。
7故本题选B。14.《说文解字》中说:“宀为屋也”;“豕为猪也”,两字合写为“家”字,说明有家就有猪,无猪不成家。后来经过演变,“家”的“猪圈”这一本义消失了,“人的住所”这个含义却保留了下来。随着社会发展,“家”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周代以男为家,以女为室,有家(夫)有室(妇),叫做“成家”;春秋战国时期,“家”又发展为学术流派,如儒家;后来,“家”又用来指有专门学问或技能的人,如作家。“家”的发展过程说明()①事物发展具有前进性,并为社会意识所制约和支配②人对家的认识会经历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③新事物以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基础④新生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利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事物发展具有前进性,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不会为社会意识所制约和支配。故①说法错误。②③:材料中“家”的含义不断发展和变化,说明认识具有上升性,人对家的认识会经历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也说明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以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基础。故②③符合题意。④: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利益,而不能说成“新生事物”。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15.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8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摘自臧克家《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①违背了思维一致性的要求,出现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②断定“有的人”具有某种属性,同时又断定其不具有该属性③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有的人”的认识④认为“死”与“生”是对立统一的,并致力于在思维中正确反映这对矛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意思是有的人虽然活着,但是他的道德败坏,就如已经死了一样没有价值。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的高尚的品格,代代相传,永远激励后人。这句话表达了死生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辩证法中的矛盾观,③④符合题意。①:这是哲学上的对立统一,不是逻辑上的矛盾,①说法错误。②:这句话表达的是“有的人”身上同时有“生”和“死”的属性,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6.电影自诞生之初,就带有商品与文化的双重属性。然而,当下国产电影往往将票房作为检验影片成功与否的主要尺度。有评论家指出,一座座飞速建起的电影院不仅仅是商业资本追逐利润的工具,更应该成为我们观照现实、洞烛内心的精神家园。推动电影业健康发展的正确做法是()A.在电影的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绝对对立中把握统一B.在电影的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相对统一中把握对立C.在文化属性支配商品属性的对立中实现两者相辅相成D.在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的依赖与贯通中实现电影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B:推动电影业健康发展既要重视电影的商品属性,又要重视电影的文化属性,不能只看一个方面,既要在二者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二者的统一中把握对立,AB排除。C:电影的文化属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应在电影文化属性支配商品属性的对立中实现两者相辅相成,C正确且符合题意。
9D:“在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的依赖与贯通中实现电影发展”并未回答出推动电影业健康发展的具体做法,D排除。故本题选C。17.四川三星堆遗址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物中,是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其中的商青铜神树是古蜀文明的代表,可谓青铜铸造工艺的集大成者,是古蜀先民人神互通的神话意识形象化的写照。从商青铜神树可以看出,古蜀先民()①持有世界是神创造的观点②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③本质上认为意识决定物质④认为神是由人创造出来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古蜀先民人神互通的神话意识”表明古蜀先民持有世界是神创造的观点,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本质上认为意识决定物质,①③正确。②:“人神互通”体现的是唯心主义观点而非唯物主义观点,②排除。④:世界是神创造的观点应认为人是神创造的而非神是由人创造出来的,④排除。故本题选B。18.焦虑是由于情绪或心理上产生内在冲突,进而引发非理性的忧虑或恐惧感受。焦虑情绪的来源,除了与对压抑感受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外,还与人的大脑内部构成存在一定关联。当一个人面对的问题资源超出现有能解决它的资源时,焦虑感就会降临。这表明①人脑特殊的结构是焦虑产生的根源②一切情绪感受都来自客观世界的刺激③情绪的产生离不开人体的生理活动④不可控的未知因素导致焦虑无法避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②:当一个人面对的问题资源超出现有能解决它的资源时,焦虑感就会降临,这表明一切情绪感受都来自客观世界的刺激,②符合题意。
10③:焦虑是由于情绪或心理上产生内在冲突,进而引发非理性的忧虑或恐惧感受,这表明情绪的产生离不开人体的生理活动,③符合题意。①:焦虑情绪作为意识,根源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①错误。④:不可控未知因素不能导致焦虑对所有人无法避免,④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故选B。19.蝗虫这种生物拥有超快速反应的能力,它们可以避免在集群高速飞行时发时碰撞。现在,科学家已经揭开蝗虫这种反应能力的秘密,蝗虫大脑电子和化学信号的独特运行方式使它的视觉具有早期预警系统,以保证它们在飞行时的安全性。研究人员据此开发出一款微型、可靠的碰撞检测传感器系统。材料表明A.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能否成功取决于认识的水平B.人为事物联系是在主客观相互作用下形成的C.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追求和发展真理才是认识的目的D.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并促进了认识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人类认识的水平影响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成功,而不是决定,A说法错误;科学家已经揭开蝗虫这种反应能力的秘密,蝗虫大脑电子和化学信号的独特运行方式使它的视觉具有早期预警系统,以保证它们在飞行时的安全性。研究人员据此开发出一款微型、可靠的碰撞检测传感器系统。这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相互作用下形成的,B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说法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并促进了认识的发展,D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既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承认人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0.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名句蕴含哲理,发人深思。以下经典名句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③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④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要重视事物的量变,把握机遇促进飞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
11【详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该诗句的大意是青色竹林外透着几个桃花枝,春天的江水化开,只有鸭子首先知道冷暖。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符合题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两句用于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层拔的官员和将领,一定要从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否则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就可能是纸上谈兵,耽误国家大事,但不能说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②错误;“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体现了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③符合题意;“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患。意在告诫世人,为人处世要重视小事小节,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这体现了要注意量变,并未强调要把握机遇促进飞跃,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21.自行车高速公路是专门用于自行车骑行的城市交通线路,它全程没有交叉路口,也不设置红绿灯。作为一种新的交通线路形式,自行车高速公路已经在欧洲许多国家取得了成功。目前,北京市首条自行车高速公路已着手建设,以期缓解通勤压力。对此,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阐述合理的有①赞同,有助于引导市民树立绿色出行的生活理念②赞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③赞同,改变思维定式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说不好,北京的交通现状与欧洲不同,要因地制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自行车高速公路,方便居民出行,缓解通勤压力,有助于引导市民树立绿色出行的生活理念,①符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②说法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说法错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北京的交通现状与欧洲不同,自行车高速公路能否适应我国国情还不明确,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22.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创造者。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既然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又要拓宽融资渠道,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既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又要打破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涌流,创造活力迸发。这体现了①善于抓重点,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12②不断创新,变革与实际不符的机制体制③要认清主流,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④遵循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说明要善于抓重点,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①符合题意;“既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又要打破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涌流,创造活力迸发”说明要不断创新,变革与实际不符的机制体制,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抓主要矛盾,而没有涉及认清主流,③不合题意;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④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23.漫画《指鹿为马》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意识决定事物的属性②动物没有第二信号系统,没有意识去反驳人的错误观点
13③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离开了意识,物质将不复存在④无论意识的反映是否正确,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④:漫画《指鹿为马》的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是一种错误的意识,但是因为动物没有第二信号系统,因此鹿没有意识去反驳人的错误观点;漫画也启示我们无论意识的反映是否正确,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④符合题意。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物质决定意识,人的意识不能决定事物的属性。①说法错误。③: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4.“白水当门稻穗深”“过雨忽翻金碧影”,这是明朝刘伯温描绘家乡青田稻鱼相依、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农耕智慧。水稻为田鱼提供庇荫和食物,田鱼则为水稻耕田除草、松土增肥、吞食害虫,稻和鱼形成互利共生的绿色生态系统。“稻田养鱼”之所以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因为()①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处理问题②立足关键部分,通过部分的变化发展来推动整体的发展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实现各要素功能的最大化④统筹考虑、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水稻为田鱼提供庇荫和食物,田鱼则为水稻耕田除草、松土增肥、吞食害虫,稻和鱼形成互利共生的绿色生态系统。“稻田养鱼”之所以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因为统筹考虑、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这是在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处理问题;①④符合题意。②:应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关键部分;②错误。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而不是实现各要素功能的最大化。③错误。故本题选B。
14二、材料分析题25.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冠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因历史上黄河数次改道,冠县土地沙化严重,故道区曾沙丘遍野,风沙化土地面积达21.5万亩,风、沙、早、涝、碱“五害”并存,经济基础薄弱。为有效治理黄河故道,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冠县人民群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植树造林。随着植树造林的面积不断扩大,防风治沙生态效益好了,但由于缺少经济效益,群众没有持续治沙的动力。近年来,冠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引导沙区群众种植大樱桃、鸭梨、苹果、油桃等林果,并对新栽植成方连片大樱桃和矮砧苹果的农户进行樊补与山东农业大学等多所院校建立长期科研协作关系,全面推行果品标准化生产,沙区群众的收入因此得到显著提高。目前,冠县果园年创产值8亿元,占全县农业收入的25%。冠县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林果业已成为当地绿色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冠县成功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原因。【答案】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注重客观条件,又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冠县直面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充分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持续植树造林、防风治沙;加强政策引导激励和科技运用,激发群众参与生态治理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种植林果等经济作物,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冠县土地沙化成功治理考点考查:联系的多样性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的主观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多样性,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冠县人民群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植树造林,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可联系教材知识:联系具有多样性,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把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的要求落到实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不能通过无条件、无差别、无步骤的整齐划一的绝对同步来实现。因此,急于求成或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的想法和做法,既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更不符合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要充分认识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分阶段进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同时统筹需要和可能,坚持循序渐进。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怎样“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答案】①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的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推进共同富裕。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充满信心,又要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③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共同富裕要分阶段进行,尽力而为,积小胜为大胜,还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解析】【分析】背景素材: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考点考查: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怎样“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首先调动教材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把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的要求落到实处→从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角度,说明要把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的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推进共同富裕;有效信息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不能通过无条件、无差别、无步骤的整齐划一的绝对同步来实现。因此,急于求成或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的想法和做法,既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更不符合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角度,说明既要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充满信心,又要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16有效信息③:要充分认识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分阶段进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同时统筹需要和可能,坚持循序渐进。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从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角度,说明共同富裕要分阶段进行,尽力而为,积小胜为大胜,还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的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得分点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充满信心,又要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得分点③: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共同富裕要分阶段进行,尽力而为,积小胜为大胜,还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点睛】“对策或措施(怎么办)类”主观题解答策略一是联系课本寻答案。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课本,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二是联系材料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要看看材料给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如材料中有没有反映出什么问题,如果有就可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再如材料中有没有成功的做法。如果有,也可借鉴,提出措施,等等。三是落实主体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可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做出怎样的努力。四是考虑直接和间接、具体和根本的措施。当然,实际运用中往往需要以上思路的综合运用。27.成都东郊记忆是在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现代文化产业新型园区。东郊记忆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修旧如旧,旧房新用”,将部分工业特色鲜明的厂区作为工业文明遗址予以保留,结合计划经济时代工业美学与现代商业建筑功能,兼容了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办公室、21世纪初的办公楼、多层厂房和工业感十足的烟囱管道。比如跨度24米、层高16米的大车间,被改造为影院和剧场;直径达16米的氢气罐,打造为试听空间…原特有的桉树和梧桐得以保留,利用废旧机床、罐体和管道、玻壳半成品改造成的艺术品,营造出东郊记忆兼具怀旧和时尚气息的艺术氛围,实现了工业传统和音乐时尚的共融,使游客不仅全方位体验音乐的魅力,又近距离感受工业遗址魅力、城市的变迁和回味过往岁月记忆。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阐明成都东郊记忆打造方案的合理性。【答案】
17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东郊记忆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分析了原电子管厂的建筑及工业文明风格,综合实际情况考虑,做出了修旧如旧,旧房新用的考虑。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东郊记忆建筑兼容了工业文明建筑和现代商业建筑功能,实现了工业文明风格与现代音乐时尚艺术完美结合。【解析】【分析】本题以成都东郊记忆是在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现代文化产业新型园区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阐明成都东郊记忆打造方案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思考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知识限定,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相关知识,由此分析,涉及的知识点依次主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注意答案呈现时结合材料说明。【点睛】“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由于问题或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某种措施或对策的出台也往往是多个主体参与的结果,而且无论是问题、现象还是措施、对策,其造成的影响(积极或消极)也往往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三种方案: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题目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登陆月背,是公认的航空难题,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月球自传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有一面背对着地球,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由于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挡,无法直接实现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我国综合考虑国际前沿、科学价值、经济和技术可行性等因素,完善探月工程总体方案,确定了嫦娥四号的目标为: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为了实现这个前无古人的目标,航天科技人员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突破了月球背面复杂地形地貌识别、高精度自主着陆控制与自主避障等技术难点,发射了世界首颗地月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号”,搭建起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中华民族开启了飞天揽月梦的新篇章。
18(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我国航天人是如何实现“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的。(2)星空浩瀚,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请你想象人类探索太空的下一个目标,并写出一个合理依据。【答案】(1)①突破了月球背面复杂地形地貌识别、高精度自主着陆控制与自主避障等技术难点,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②“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是意识指导下的利用、改造物质性的活动,体现了航天人的意志和追求,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发射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号”,搭建起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2)①目标:设立月球基地,利用月球资源。依据: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存在着矛盾。②目标:人类登陆火星、向火星“移民”,依据: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图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解析】【分析】本题以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意识的能动作用、联系的客观性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1)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设问指向我国航天人是如何实现“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属于体现类的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意识的能动作用,需要结合材料与教材知识进行详细分析作答。“突破了月球背面复杂地形地貌识别、高精度自主着陆控制与自主避障等技术难点”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发射了世界首颗地月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号’,搭建起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体现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2)本题要求想象人类探索太空的下一个目标,并写出一个合理依据,属于开放性试题。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解答时,结合生活实际,确定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找出相应的依据即可。比如,设立月球基地,利用月球资源;人类登陆火星、向火星“移民”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