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

ID:83497101

大小:1.41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3-07-06

上传者:老李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北京市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1-30每题1.5分,31-35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4组杂交实验中,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A.紫花豌豆×白花豌豆→紫花豌豆+白花豌豆B.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C.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D.黑毛牛×白毛牛→黑毛牛【答案】A【解析】【分析】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杂交法就是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自交法就是让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详解】紫花豌豆×白花豌豆→紫花豌豆+白花豌豆,相当于测交实验,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非甜对甜为显性,B正确;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后代只出现了一种亲本的性状,说明盘状是显性性状,C正确;黑毛牛×白毛牛→黑毛牛,后代只出现了黑毛性状,说明黑毛是显性性状,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明确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方法很多,如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同一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等。2.玉米第九号染色体上的糯性基因在花粉中表达,糯性淀粉遇碘呈棕红色,非糯性淀粉遇碘呈蓝色。取一株玉米成熟的花粉,用碘液进行检测,结果约50%的花粉显蓝色、约50%的花粉显棕红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B.非糯性基因不在九号染色体上C.该株玉米的基因型一定为杂合子D.该检测结果可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答案】B【解析】

1【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根据题意分析,一株玉米成熟的花粉,用碘液进行检测,结果约50%的花粉显蓝色、约50%的花粉显棕红色,即减数分裂后产生了两种配子,比例为1:1,说明该玉米是杂合体,含有一对等位基因。【详解】A、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A正确;B、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糯性基因位于第九号染色体上,所以非糯性基因也在九号染色体上,B错误;C、该株玉米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1,所以其基因型一定为杂合子,C正确;D、配子比例为1:1可证明基因分离定律,D正确。故选B。【点睛】3.科学家将控制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如下表所示。若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最适宜选取的性状组合是()基因所在染色体编号1号4号5号7号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花的颜色子叶的颜色花的位置豆荚的形状植株的高度豆荚的颜色种子的形状A.花的颜色和子叶的颜色B.豆荚的形状和植株的高度C.花的位置和豆荚的形状D.豆荚的颜色和种子的形状【答案】D【解析】【分析】自由组合规律是现代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之一。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详解】A、花的颜色和子叶的颜色对应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B、豆荚的形状和植株的高度对应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C、花的位置和豆荚的形状对应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D、豆荚的颜色和种子的形状对应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D。4.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

2A.42、84、84B.84、42、84C.84、42、42D.42、42、84【答案】B【解析】【分析】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经过染色体的复制后,核DNA加倍,但染色体条数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详解】某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即21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由于此时经过了DNA复制,所有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染色单体,此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数目为84个,染色单体数等于核DNA的数目,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并未随着DNA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染色体数目依然为42个,即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84、42、84,B正确,ACD错误。故选B。5.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各100个,它们经过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基因组成相同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数量差值约为()A.25个B.50个C.75个D.100个【答案】C【解析】【分析】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详解】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最多能形成4种配子(分别是AB、Ab、aB、ab)各占1/4,1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能产生4个精子,100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能产生400个精子,1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能产生1种卵细胞,100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产生100个卵细胞,因此它们产生相同基因型配子的概率是1/4,因此经过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基因组成相同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数量差值约为400×1/4-100×1/4=75个,C正确。故选C。6.下图为玉米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①所处时期为减数分裂Ⅰ

3B.细胞②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C.细和③与花粉粒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细胞④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①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②③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和细胞⑤染色体着丝粒分裂,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细胞①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B、细胞②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错误;C、细胞③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数目已经减半,与花粉粒中染色体数目相同,C正确;D、细胞④染色体着丝粒分裂,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B。7.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上B.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所示①一条常染色体上朱红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两种基因;②X染色体上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两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此题中的朱红眼基因和暗栗色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同理辰砂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也不是等位基因。【详解】A、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A正确;

4B、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基因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因此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即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B正确;C、因为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一条常染色体上,因此不是等位基因,不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C错误;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则图中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可能移向同一级,进入同一个细胞中,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故选C。8.受精作用的结果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B.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C.精子染色体加倍D.受精卵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受精作用是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详解】A项、B项,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同源染色体中非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A项、B项错误;C项,与体细胞相比,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C项错误;D项,通过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水平,D项正确。故选D。9.实验表明,某些“21一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的活性为正常人的1.5倍。该事实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A.正常人不含有控制SOD的基因B.SOD合成基因位于第21号染色体C.SOD的活性与其基因数量无关D.控制SOD合成的基因位于线粒体【答案】B【解析】【详解】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其SOD的活性为正常人的1.5倍,说明正常人体内也含有控制SOD的基因,SOD合成基因位于第21号染色体,且SOD的活性与其基因数量有关,基因数量越多,SOD活性越高,A、C、D三项均错误,B项正确。故选B。

510.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I、Ⅲ),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I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Ⅱ片段上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可以有等位基因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由于存在I、III片段,X、Y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X、Y的同源区段有相同或等位基因。X、Y的非同源区段,没有相同或等位基因,其上的基因是X特有或Y特有。同源区段或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可用假说演绎法对题干中基因位置进行分析。【详解】A、I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有致病基因就患病,而女性必须要有两个致病基因才患病,因而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A正确;B、Ⅱ片段上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有同源区,可以有等位基因,B正确;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只在Y染色体上,面X染色体上没有,所以患病者全为男性,C正确;D、虽然存在I、III片段,但X、Y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联会,是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D。11.果蝇的灰身基因对黑身基因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基因对白眼基因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纯合黑身红眼雌蝇与一只纯合灰身白眼雄蝇杂交得F1,F1再自由交配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2中会产生白眼雌蝇B.F1中无论雌雄都是灰身红眼C.F2中雄蝇的红眼基因都来自F1的父方

6D.F1中雌蝇都是灰身红眼,雄蝇都是灰身白眼【答案】B【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和性别相关联,叫做伴性遗传。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也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详解】A、假设体色由A/a控制,眼色由B/b控制,一只纯合黑身红眼雌蝇(aaXBXB)与一只纯合灰身白眼雄蝇(AAXbY)杂交,F1是AaXBXb、AaXBY,再自由交配,由于没有aXb的雄配子,F2中不产生白眼雌蝇,A错误;BD、F1是AaXBXb、AaXBY,都是灰身红眼,B正确,D错误;C、F2中雄蝇的红眼基因都来自F1的母方,C错误。故选B。12.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结论A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在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加入DNA水解酶,然后与R型活菌混合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B噬菌体、大肠杆菌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C烟草花叶病毒、烟草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D大肠杆菌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提取DNA,离心,记录在离心管中的位置子一代:只有1条带,位置居中;子二代:有2条带,其中一条带位置居中,另一条带位置靠上。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AB.BC.CD.D【答案】B【解析】

7【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DNA水解酶能够水解DNA分子,从而使其失去遗传效应,A正确;B、由于35S标记的是蛋白质,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该实验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只能说明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B错误;C、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C正确;D、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经两次分裂后,形成子代4个,由于半保留复制,含14N-15N的DNA分子是2个,14N-14N的DNA分子是2个,故一半的DNA位于中带,一半DNA位于轻带,D正确。故选B。13.如图是人体细胞中某DNA片段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1”代表磷酸基团,“A”代表腺苷B.图中“2”代表的化学键是肽键C.图中“3”连接的是磷酸基团与核糖D.图中“4”代表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1是磷酸基团,2是氢键。3是磷酸二酯键,4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详解】A、图中“1”代表磷酸基团,“A”代表腺嘌呤,A错误;

8B、图中“2”代表的化学键是氢键,B错误;C、图中“3”连接的是磷酸基团与脱氧核糖,C错误;D、图中“4”代表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正确。故选D。14.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与DNA母链之一相同C.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D.与DNA母链完全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DNA半保留复制是:DNA在进行复制的时候链间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DNA聚合酶、解旋酶等)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DN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中都有一条来自亲代DNA,另一条是新合成的。【详解】A、新合成的子链与DNA母链之一相同,并不是母链的片段,A错误;BD、新合成的子链与DNA母链之一相同,与另一条母链互补配对,B正确,D错误;C、新合成的子链与DNA母链之一相同,且子链中没有碱基U,C错误。故选B。【点睛】15.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T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结合下图所示“中心法则”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至少要经过④、②、③过程B.进行④、①、②、③过程的原料来自于宿主细胞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D.②、③过程分别在宿主细胞核内和病毒的核糖体上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TV)是RNA病毒,主要侵染T细胞,在宿主细胞内能进行逆转录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9【详解】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T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因此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至少要经过④逆转录、②转录、③翻译过程,A正确;B、病毒只提供了模板RNA,因此在宿主细胞中发生的所有过程的原料都来自于宿主细胞,B正确;C、通过④逆转录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C正确;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核糖体,其翻译过程发生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D错误。故选D。16.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I、Ⅱ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进行I过程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B.一种③可以识别并携带多种氨基酸C.④上的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②上不同的密码子D.①上的遗传信息经I、Ⅱ过程转变为④的氨基酸序列【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①表示DNA,②表示mRNA,③表示tRNA,④表示多肽链;I表示转录过程,II表示翻译,据此答题即可。【详解】A、分析图可知,I表示转录过程,转录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A正确;B、分析图可知,③表示tRNA,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搬运,但一种tRNA只能搬运一种氨基酸,B错误;C、分析图可知,②表示mRNA,④表示多肽链,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决定,C正确;D、分析图可知,①表示DNA,I表示转录过程,II表示翻译,DNA上的遗传信息经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变为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D正确。故选B。

1017.下表为某些抗菌药物及其抗菌作用的原理,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抗菌药物抗菌机理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红霉素能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利福平抑制敏感型的结核杆菌的RNA聚合酶的活性A.青霉素作用后使细菌因吸水而破裂死亡B.环丙沙星可抑制细菌DNA的复制过程C.红霉素可导致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受阻D.利福平能够抑制RNA病毒逆转录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则细菌无细胞壁;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进而抑制DNA复制过程;红霉素能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进而抑制翻译过程;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抑制转录过程。【详解】A、青霉素具有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功能,失去细胞壁的保护,细菌吸水破裂,A正确;B、环丙沙星可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从而抑制DNA的复制过程,B正确;C、红霉素可和细菌细胞中核糖体结合,而核糖体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从而导致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受阻,C正确;D、利福平属于抗菌药物,抑制敏感型的结核杆菌的RNA聚合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转录过程,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以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及其条件,能够通过表格的信息获取有效信息,进而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获取的信息判断抗菌药物发挥作用的机理,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18.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结果见下表(注:“+”表示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13种细胞的总RNA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丙酮酸激酶基因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胰岛细胞――+A.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B.输卵管细胞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1、人体内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详解】A、分析表格可知,在成红细胞中,存在β-珠蛋白基因的mRNA,不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的mRNA,说明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转录形成了mRNA,而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A正确;B、生物体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该生物体所有的基因,因此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β-珠蛋白基因,B错误;C、每个细胞都有丙酮酸激酶,说明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C正确;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其生理功能的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D正确。故选B。19.下图是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的图解,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A.①、②过程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B.同一生物的同一细胞中M1、M2可同时发生C.白化病的成因是酪氨酸不足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D.③④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核糖体结构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直接控制性状;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近而控制代谢过程,以此来控制性状。【详解】A、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它们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A正确;B、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的同一细胞中M1、M2不能同时发生,B错误;C、白化病的成因是酪氨酸酶不足,导致黑色素不能正常合成,C错误;D、③④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不同,D错误;故选A。20.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表型相同,则其基因型也相同B.基因碱基排列顺序相同,则基因决定的性状一定相同C.基因与性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D.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详解】A、生物的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豌豆的高茎基因型有DD和Dd,A错误;

13B、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故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基因所决定的性状不一定相同,B错误;C、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且与环境有关,C正确;D、基因除了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外,还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故选C。21.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DNA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导致DNA甲基化,进而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因此失去转录活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甲基化,使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B.DNA甲基化,会导致mRNA的合成受阻C.DNA甲基化,可能会影响生物的性状D.DNA甲基化,可能会影响细胞的分化【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DNA甲基化是指DNA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这不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A错误;B、DNA甲基化,会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因此失去转录活性,导致mRNA合成受阻,B正确;C、DNA甲基化会导致mRNA合成受阻,进而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这样可能会影响生物的性状,C正确;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DNA甲基化会导致mRNA合成受阻,即会影响基因表达,因此DNA甲基化可能会影响细胞分化,D正确。故选A。22.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同一品种的小麦植株总体上比大田中间的长得高壮。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B.环境差异引起性状变异C.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

14【详解】试题分析:表型是由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通风、水分和矿质元素供给充足,所以B正确。考点: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2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共同点是()A.产生了新的基因B.产生了新的基因型C.都属于可遗传变异D.改变了基因的遗传信息【答案】C【解析】【分析】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前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后者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A、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A错误;B、只有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型,B错误;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C正确;D、只有基因突变才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D错误。故选C。24.某基因的一种突变对该基因编码的多肽没有影响。这种突变最可能是A.缺失了一个核苷酸对B.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C.插入了一个核苷酸对D.替换了一个核苷酸对【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1)基因突变改变生物性状:突变引起密码子改变,最终表现为蛋白质的功能改变,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基因突变不改变生物性状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该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15 ④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等。【详解】AC、一种某基因的突变对该基因编码的多肽没有影响有可能是同义突变,虽然序列改变了,但是编码的氨基酸不变,缺失或者插入一个核苷酸对,会使后面的遗传密码发生改变,对编码的多肽是影响最大的,A、C错误; B、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使该基因编码的多肽变短,B错误; D、替换一个核苷酸对,因为密码子的简并性,编码的氨基酸可能不会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D。25.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经。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间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答案】D【解析】【详解】A、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发生扩散和转移,A正确;B、靶基因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正确;C、复合物进入细胞核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来改变细胞的代谢,C正确;D、由题目所给情景可知,该受体蛋白基因与与细胞癌变有关,不能断定与靶细胞的凋亡是否有关,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从题目中获取信息能力,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6.下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依次属于()A.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16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分析,图①是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②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选C。27.果蝇的下列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是()A.体细胞B.精原细胞C.精子D.受精卵【答案】C【解析】【详解】果蝇的受精卵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项错误;果蝇精原细胞就是特殊的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B项错误;果蝇的精子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C项正确;果蝇受精卵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果蝇为素材,考查染色体组、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组的概念,明确果蝇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明确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28.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利用单倍体育种可以培育无子西瓜C.诱变育种可以把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D.人工诱导多倍体,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答案】D【解析】【分析】1、杂交育种:运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优点是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可集中于同一个体上。缺点是时间长,需要及时发现优良性状。2、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17【详解】AC、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AC错误;B、培育无子西瓜属于多倍体育种,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B错误;D、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人工诱导多倍体,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正确。故选D。29.下图所示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为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B.植株B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5%C.植株C为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D.整个流程体现了体细胞与生殖细胞均具有全能性【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芽尖细胞组织培养,所得植株A的基因型与亲本相同;②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幼苗2为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其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纯合体植株B,若直接培育可得到单倍体植株C。【详解】A、①表示芽尖细胞组织培养,细胞分裂过程为有丝分裂,间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B、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100%,过程植株A(基因型BbTt)→花粉(BT、Bt、bT、bt)→单倍体(BT、Bt、bT、bt)→纯合的二倍体(BBTT、BBtt、bbTT、bbtt),B错误;C、植株C发育起点为配子,属于单倍体,C正确;D、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体现了体细胞与生殖细胞均具有全能性,D正确。故选B。

1830.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为了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做法是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②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③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研究遗传方式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研究遗传方式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D【解析】【分析】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步骤:【详解】研究遗传病有关信息时,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发病率,并在患者家系中通过分析前后代的表现型来判断遗传方式,所以正确的方法是①④,故选D。31.从科学角度看,下列有关人类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错误说法是(  )A.日常健身应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B.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因子C.遗传咨询可降低遗传病的患病风险D.食用转基因食品一定会危害健康【答案】D【解析】【分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不必担心的理由:(1)所谓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2)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3)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以防止新过敏源的产生;(4)至今尚未发现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5)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物有问题。【详解】

19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应大力提倡,A正确;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因子,如尼古丁等,B正确;遗传咨询可有效降低遗传病的患病风险,C正确;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物有问题,所以食用转基因食品不一定会危害健康,D错误。32.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70%、30%B.50%、50%C.90%、10%D.80%、20%【答案】D【解析】【分析】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是: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详解】ABCD、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根据公式,A=70%+1/2×20%=80%,a=1-A=20%。ABC错误,D正确。故选D。33.桦尺蛾中,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S控制,体色灰白由隐性基因s控制。由于工业化发展,S和s的基因频率在英国某工业污染区100年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工业污染区1800年1810年……1890年1900年s基因99%90%……19%10%S基因1%10%……81%90%A.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可使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下降B.暗黑色蛾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物种C.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D.污染区种群S基因频率上升是桦尺蛾对环境的适应【答案】B【解析】【分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他们的综合作用,种群发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3、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4、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积累起来。

20【详解】A、适应环境的生物体会生存下来,其遗传物质也会传递给后代;不适应环境的生物体无法生存,其遗传物质也无法传递给后代,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使得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下降,A正确;B、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题中只体现了基因频率的变化并没有提到产生了生殖隔离,B错误;C、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C正确;D、含S基因的个体的体色暗,在污染区不易被天敌发现,故可以生存下来,污染区种群S基因频率上升是桦尺蛾对环境的适应,D正确。故选B。34.粘委陵菜是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据其生活环境分为三种类型:沿海生态型、中纬度生态型、高山生态型(图1)。将不同生态型的粘委陵菜种植到不同的海拔高度,测量植株高度,结果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海拔处不同生态型的粘委陵菜表现出的株高差异反映了遗传差异B.一种类型的粘委陵菜在不同海拔处的差异反映了环境的影响C.粘委陵菜株高是由遗传物质和海拔高度共同决定的D.中纬度生态型粘委陵菜最适应环境,沿海生态型粘委陵菜不适应环境【答案】D【解析】【分析】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表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公式来表示:表现型=基因型+环境。【详解】A、同一海拔处环境时相同的,不同生态型的粘委陵菜表现出的株高差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反映了遗传差异,A正确;B、一种类型的粘委陵菜,其遗传物质是相同的,在不同海拔处的差异反映了环境的影响,B正确;

21C、粘委陵菜株高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是由遗传物质和海拔高度共同决定的,C正确;D、高山生态型粘委陵菜在低海拔和中海拔地区长得更高,高山生态型粘委陵菜最适应环境,沿海生态型粘委陵菜不适应环境,D错误。故选D。35.植物化学性防卫与植食性动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如下表所示。相关分析错误的是()次序植物反应动物反应毒素1合成与积累所有物种回避毒素1继续合成少数物种适应,大多数物种回避在有限的捕食压力下存活毒素1成为适应物种的觅食诱食剂——大多数物种适应,引起觅食压力毒素2合成与积累所有物种回避继续合成毒素1和毒素2少数物种适应,大多数物种回避A.动物的取食诱导植物产生了合成毒素的性状B.植物的区域分布对植食性动物的分布有影响C.适应毒素的动物种群的基因库一定发生了改变D.合成更有效的新型毒素是植物进化的方向之一【答案】A【解析】【分析】1、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由题意可知,植物的毒素与摄食动物之间相互选择、相互适应,发生了共同进化。【详解】A、植物能合成毒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部分个体拥有合成毒素的性状,不是动物的取食诱导形成的,A错误;B、植食性动物以植物为食,故植物的区域分布对植食性动物的分布有影响,B正确;C、适应毒素的动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基因库一定发生了改变,C正确;D、由题意可知合成更有效的新型毒素是植物进化的方向之一,D正确。故选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2236.人类ABO血型依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B蛋白划分。红细胞表面有A蛋白为A型,有B蛋白为B型,两种蛋白均没有为O型。下图为某家族ABO血型遗传系谱。(1)血型均为A型的夫妇I1和I2,所生的孩子出现了不同血型,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2)夫妇II3和II4,所生的孩子中III8为AB型,其红细胞表面既有A蛋白又有B蛋白,表明分化形成红细胞过程中,控制血型的显性基因有2个,且在该个体中_______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表达。(3)夫妇II5和II6所生孩子中,出现III9血型的现象极为罕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决定A蛋白和B蛋白表达的等位基因(IA、IB、i)位于9号染色体上,而II6的19号染色体上h基因纯合(hh)时,导致IA和IB基因均无法表达,出现“伪O型”。据此分析,该家系中的“普通O型”III7和“伪O型”II6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4)综上分析,IA、IB和i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H(h)和I(i)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答案】①.性状分离(或变异)②.同时③.HHii④.hhIBi、hhIBIB、hhIAIB⑤.基因的分离⑥.基因的自由组合【解析】【分析】1、人类的ABO血型是受IA、IB和i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的。IA和IB对i基因均为显性,IA和IB为并显性关系,即两者同时存在时,能表现各自作用。A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AIA和IAi,B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BIB和IBi,AB型为IAIB,O型为ii。2、由题意知,人类的血型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9号染色体和19号染色体,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又由题意知,A血型的基因型是H_IAIA、H_IAi,B血型的基因型是H_IBIB、H_IBi、AB血型的基因型是H_IAIB,O血型的基因型是hh_、H_ii。【详解】(1)血型均为A型的夫妇I1和I2,所生的孩子出现了不同血型,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23(2)IA、IB这两个基因互不遮盖,各自发挥作用,表现为共显性,在控制性状中同时表达。(3)由图分析,Ⅱ3、Ⅱ4、Ⅲ8相关A蛋白、B蛋白均表达,则Ⅲ7个体19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HH。根据ABO血型系统,Ⅲ7为“普通O型”,其9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ii,故Ⅲ7的基因型为HHii。因为II6为“伪O型”,其19号染色体上h基因纯合(hh),又Ⅲ5号为O型,其基因型为ii,Ⅲ9为B型基因型为IBi,其IB基因来自II6,故II6基因型为hhIB_,即hhIBi、hhIBIB、hhIAIB。(4)IA、IB和i等位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H(h)和I(i)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19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根据遗传系谱图来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解题的关键是h基因纯合(hh)时,导致IA和IB基因均无法表达,出现“伪O型”,确定“伪O型”和“普通O型”基因型,再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推理、判断解题。37.科研人员发现,恶性肿瘤细胞裂解释放大量K+,易导致免疫细胞在清除肿瘤细胞后死亡。但也有少数免疫细胞可实现自我更新,恢复正常功能。科研人员为研究这类“绝地逢生”的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1)恶性肿瘤细胞具有__________的能力,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2)肿瘤细胞通过__________的跨膜运输方式,维持其内部较高的K+浓度。(3)科研人员对大小相似的肿瘤组织块进行了不同处理,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与a组相比,b、c组的处理均能对肿瘤组织起到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而且,c组作用效果优于b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4)综上所述,本研究为肿瘤防治提供的新思路是_____________。【答案】①.无限增殖②.主动运输③.抑制④.,b组只是使肿瘤生长的速度变慢,而c组的结果是在25天内肿瘤的面积不断缩小⑤.筛选具有高钾浓度耐受性的免疫细胞进行肿瘤细胞的治疗

24【解析】【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转移。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恶性肿瘤细胞即为癌细胞,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2)细胞中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因此可推测肿瘤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跨膜运输方式,维持其内部较高的K+浓度。(3)据图分析,与a组相比,b、c组的处理均能使肿瘤面积减小,因此可知b、c组均对肿瘤组织起到作用。而且,b组表现的结果是只是使肿瘤生长的速度变慢,而c组的结果是在25天内肿瘤的面积不断缩小,据此可知c组作用效果优于b组。(4)综上所述,本研究为肿瘤防治提供的新思路是筛选具有高钾浓度耐受性的免疫细胞,即绝地逢生的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抑制力最强。【点睛】熟知癌变细胞的特征以及机体内癌变细胞的清除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并能得出正确结论是解答本题另一关键。38.科研人员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水稻,筛选得到斑点叶突变体S1和S2。请回答问题:(1)为研究突变性状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组合F1群体F1自交得到的F2群体(株)野生型斑点叶总数S1×野生型野生型17156227S2×野生型野生型19868266两组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得到的F2群体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接近_______,判断S1和S2的突变性状均由_______对_______性基因控制。(2)检测发现,S1和S2基因D的序列均发生改变,S1在位点a发生了改变(记为Da),S2在另一位点b发生了改变(记为Db)。从变异类型看,化学诱变剂处理导致基因D发生的改变属于_______。基因D、Da、Db互为_______。(3)真核生物基因转录产物在特定位点被识别后,部分序列在此被剪切掉,其余序列加工形成mRNA.野生型和S1的基因转录过程如下图所示。

25①与野生型的D基因序列相比,S1的Da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___。②S1的Da基因转录后的mRNA序列多了“AUAG”,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答案】(1)①.3:1②.一③.隐(2)①.基因突变②.等位基因(3)①.G-C突变为A-T②.G-C突变为A-T导致剪切识别位点改变,剪切位点后移【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S1与野生型杂交,F1都是野生型,F2中野生型:突变型≈3:1,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且野生型是显性性状,突变型是隐性性状,S1是隐性突变;S2与野生型杂交,F1都是野生型,F2中野生型:突变型≈3:1,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且野生型是显性性状,突变型是隐性性状,S2是隐性突变。2、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最易发生于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导致生殖细胞发生突变)。【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两组杂交F1均为野生型,说明野生型为显性,突变型为隐性;F1自交得到的F2群体出现性状分离现象,且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接近3:1,结合分析,可进一步确定判断S1和S2的突变性状均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小问2详解】检测发现,S1和S2基因D的序列均发生改变(基因结构发生改变),意味着化学诱变剂处理导致基因D发生了基因突变,S1在位点a发生了改变(记为Da),S2在另一位点b发生了改变(记为Db)。结合上题可知发生了隐性突变,基因D与Da和Db为互为等位基因。【小问3详解】真核生物基因转录产物在特定位点被识别后,部分序列在此被剪切掉,其余序列加工形成mRNA。野生型和S1的基因转录过程如图所示。①对比两种性状个体的相关基因可知,与野生型的D基因序列相比,S1的Da

26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G—C突变为A—T。②由题图显示S1突变体的转录并剪切的位置后移,进一步对比发现S1的Da基因转录后的mRNA序列多了“AUAG”,据此推测其原因是G—C突变为A—T导致剪切识别位点改变,剪切位点后移所致。【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9.利用卵细胞培育二倍体是目前鱼类育种的重要技术,其原理是经辐射处理的精子入卵后不能与卵细胞核融合,只激活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卵细胞。关键步骤包括:①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②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等。请据图回答:(1)经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_______变异。(2)卵细胞的二倍体化有两种方法。用方法一获得的子代是纯合二倍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用方法二获得的子代通常是杂合二倍体,这是因为_______。(3)用上述方法繁殖鱼类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可判断其性别决定机制。若子代性别为_______,则其性别决定为XY型(雌性为XX,雄性为XY);若子代性别为_______,则其性别决定为ZW型(雌性为ZW,雄性为ZZ,WW个体不能成活)。(4)已知金鱼的正常眼(A)对龙眼(a)为显性,基因B能抑制龙眼基因表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偶然发现一只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若用卵细胞二倍体化的方法进行大量繁殖,子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雄鱼与该雌鱼杂交,得到的子一代相互交配得到子二代,则子二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答案】(1)染色体结构(2)①.低温抑制(卵细胞)纺锤体形成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3)①.全为雌性②.全为雄性(4)①.100%②.1/16(6.25%)

27【解析】【分析】低温或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ZW型的生物,其雄性生物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性是ZW。XY型的生物,其雄性生物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是XX。【小问1详解】染色体断裂失活,属于染色体结构的缺失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小问2详解】方法一,低温抑制第一次卵裂,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上的基因加倍,获得纯合子。方法二,用低温抑制极体排出,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常发生交叉互换,此时极体和卵细胞的相同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常存在等位基因,融合后通常是杂合二倍体。小问3详解】若性别决定是XY型,则极体和卵细胞的性染色体都是X,加倍后全部是XX,发育为雌性。若性别决定是ZW型,则极体和卵细胞的性染色体是Z或W,加倍后全部是ZZ或WW,发育为雄性或不能存活。【小问4详解】由题意可知,这只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的基因型是aabb,若用卵细胞二倍体化的方法进行繁殖后代的基因型全是aabb,全部表现为龙眼,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雄鱼与该雌鱼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子二代基因型是aabb的概率是1/16。40.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1)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_______的过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多样性。(2)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_______。

28(3)该研究发现,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就⑥、⑦形成过程而言,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的意义是_______。(4)由种群X进化成为⑥⑦两个物种的历程约为7百万年,⑥和⑦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_____。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A.X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B.⑥⑦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C.⑥⑦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E.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答案】(1)①.协同进化##共同进化②.遗传(2)②、③(3)有利于在⑥⑦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使⑥⑦原种群之间彼此不能接触,失去交配机会(4)①.生殖隔离②.A、E【解析】【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2、生物的进化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小问1详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共同进化)的过程;种群①内部的个体为同一物种,种群内部个体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小问2详解】分析演化图示可知,四个物种中②和③由同一物种形成不同物种的时间最晚,其亲缘关系最近。【小问3详解】由于喜马拉雅地区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若种群分布区域扩大,则有利于在⑥⑦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失去交配机会,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产生生殖隔离)。【小问4详解】⑥和⑦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A、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B、生物进化基本单位不是个体,而是种群,B错误;

29C、⑥⑦生活的区域不同,所以利用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不同,C错误;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表型,D错误;E、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是自然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E正确。故选AE。41.心肌细胞不能增殖,基因ARC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抑制其凋亡,以维持正常数量。细胞中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前体RNA经过加工过程会产生许多非编码RNA,如miR-223(链状),HRCR(环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启动过程①时,_______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部位结合。进行过程②的场所是____,该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会引起基因miR-223过度表达,所产生的miR-223可与ARC的mRNA特定序列通过_______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使过程②因缺少_______而被抑制,ARC蛋白无法合成。(3)HRCR可以吸附miR-223等链状的miRNA,以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与基因ARC相比,核酸杂交分子2中特有的碱基对是_______。HRCR_______(促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4)根据所学的知识及题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RNA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a.有的RNA可作为遗传物质b.有的RNA是构成某些细胞器的成分c.有的RNA具有催化功能d.有的RNA可调控基因表达e.有的RNA可运输氨基酸f.有的RNA是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桥梁,直接决定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答案】(1)①.RNA聚合②.核糖体③.相同(2)①.碱基互补配对②.模板(3)①.A-U②.抑制(4)abcdef【解析】

30【分析】分析图可知,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其中由基因转录得到的mRNA可与miR-223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miR-223可与HRCR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2,据此答题即可。【小问1详解】图中①为转录过程,转录时RNA聚合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部位结合。②为翻译过程,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分析图可知,控制合成的三条多肽链是同一个模板mRNA,所以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小问2详解】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会引起基因miR-223过度表达,表达产物miR-223可与ARC的mRNA特定序列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导致过程②即翻译过程因模板的缺少而受阻,ARC蛋白无法合成,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小问3详解】核酸杂交分子2是RNA和RNA之间形成杂交分子,所以与ARC基因相比,核酸杂交分子2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U。分析图可知,HRCR与miR-223碱基互补配对后,可以清除miR-223,使ARC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小问4详解】RNA是核酸的一种,其功能有多种:a、有的RNA可作为遗传物质,如HIV病毒,a正确;b、有的RNA是构成某些细胞器的成分,如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C、有的酶化学本质是RNA,故有些RNA具有催化功能,c正确;d、分析图可知,miR-223可以和mRNA结合,从而调控基因表达,d正确;e、有的RNA可运输氨基酸,如tRNA,e正确;f、有的RNA可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直接决定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如mRNA,f正确。综上abcdef全都正确,故选abcdef。42.请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氨基酸家族的新成员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由AUCG四种碱基构成的“核酸语言”,通过三个碱基形成的密码子转变成20种常见的天然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语言”。人们很早就破译得到包括64个密码子的传统密码子表(下表中为部分密码子)。第一字母第二字母第三字母UCAG苯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

31UUCAG苯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终止终止亮氨酸丝氨酸终止色氨酸………………1986年,科学家在研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时,发现了硒代半胱氨酸(Sec)。通过比较含硒(Se)多肽链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证实了终止密码子UGA是编码Sec的密码子。因为这种新发现的氨基酸在结构上可视为半胱氨酸(如图)侧链上的S元素被Se取代的产物,所以它被称为Sec。又因为它是在20种常见的天然蛋白质氨基酸之后发现的,所以又称为第21种蛋白质氨基酸。研究发现,密码子UGA通常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密码子,但当mRNA链UGA密码子后面出现一段特殊序列时,UGA才成为Sec的密码子,使Sec掺入到多肽链中去。后来科学家发现某些古细菌以及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动物体中的Sec也都是由UGA编码。Sec是蛋白质中硒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唯一的含有准金属元素的氨基酸。迄今为止,Sec已经被发现是25种含硒酶的活性中心,是含硒酶的灵魂,如果没有这第21种氨基酸,含硒酶就无法工作,人就会出各种各样的病症。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过氧化物分解酶,它能催化有毒的过氧化物还原成无毒的羟基化合物,从而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不受过氧化物的干扰及损害。人体“第21种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的发现说明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科学知识也随着研究的深人而不断改变着。(1)请根据上述文章内容对传统密码子表提出一处修正意见:_____。Sec的密码子为UGA,DNA分子上与该密码子对应的碱基对序列是_____。(2)请画出Sec的侧链基团(R基):_____。(3)当核糖体进行翻译时,终止密码子没有相应的tRNA结合,而是与终止因子(一种蛋白质)结合,翻译终止。mRNA上的密码子UGA是对应翻译终止还是编码Sec呢?有人曾经提出过“终止因子与携带Sec的tRNA竞争结合密码子UGA”的假设。请结合文中内容判断研究结果是否支持该假设,并在下表中相应位置写出理由。

32支持不支持_____________(4)文中提到“某些古细菌以及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动物体中的Sec也都是由密码子UGA编码”,这也为“现存的丰富多样的物种是由_____长期进化形成的”提供了证据。(5)硒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称为“长寿元素”,请根据文中提供的资料进行解释_____。【答案】①.密码子表中UGA位置可以是终止或硒代半胱氨酸②.ACT//TGA③.—CH2—SeH④.不支持,只有UGA后面有特殊序列时,才成为Sec的密码子,该位置是终止还是编码氨基酸是确定的,二者不是竞争关系⑤.共同祖先⑥.硒元素可以构成含有Sec的蛋白质,补充硒元素能够保证含硒酶的正常合成并发挥作用,减少由于过氧化物造成的细胞损伤和衰老,达到长寿的结果【解析】【分析】材料涉及到转录和翻译时候遗传信息的阅读,DNA转录形成mRNA所携带遗传信息,通过查看遗传密码子表得到相应的氨基酸。【详解】(1)通过比较含硒(Se)多肽链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证实了终止密码子UGA是编码Sec的密码子,所以可以得出,密码子表中UGA位置可以是终止或硒代半胱氨酸。Sec的密码子为UGA,在转录和翻译时阅读mRNA上携带的碱基,所以DNA分子上与该密码子对应的碱基对序列是ACT//TGA。(2)硒代半胱氨酸与半胱氨酸的主要区别在半胱氨酸的S原子被Se所取代,所以为—CH2—SeH。(3)根据题干分析可知,当核糖体进行翻译时,终止密码子没有相应的tRNA结合,而是与终止因子(一种蛋白质)结合,翻译终止,若终止因子与携带Sec的tRNA竞争结合密码子UGA,则只有UGA后面有特殊序列时,才成为Sec的密码子,基因在表达时候具有时空特异性,该位置是终止还是编码氨基酸是确定的,二者不是竞争关系;故不支持这种假设。(4)文中提到“某些古细菌以及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动物体中的Sec也都是由密码子UGA编码”,说明生物界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这也为“现存的丰富多样的物种是由共同祖先长期进化形成的”提供了证据。(5)硒元素可以构成含有Sec

33的蛋白质外,硒作为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也有很重的作用,生物体的新城代谢由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参与,就需要有酶的参与,补充硒元素能够保证含硒酶的正常合成并发挥作用,减少由于过氧化物造成的细胞损伤和衰老,达到长寿的结果。【点睛】本题材料文字多,但是考察的都是转录和翻译相关的知识,考生需要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生物学知识的积累,拓展课外知识,是解答好本题的关键。

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