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

ID:83497068

大小:589.6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07-06

上传者:老李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_第3页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_第4页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_第5页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_第6页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_第7页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_第8页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_第9页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_第10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无锡市普通高中2022年春学期高一期终调研考试试题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在人类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古巴比伦、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基本独立发展的多元格局,这主要是因为A.原始农耕和畜牧业发展的局限B.大河与海洋阻隔了文明交流C.各大文明早期都呈小国寡民状态D.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的不同2.以下人类文明的重要现象,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原始农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发展——私有制产生——国家形成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发展——国家形成C.原始农业发展——社会分工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D.社会分工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3.某宗教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有关这一教派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于古埃及,带有鲜明的“天人合一”色彩B.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C.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D.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4.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寻找食物的方式逐渐从原始的渔猎采集转化为饲养和种植,原始的种植成为了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这种变化反映了A.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重要标志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部门C.种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D.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分工5.古希腊人常在重大场合及庆典活动中举行竞技比赛以展示男性的力量和勇气,优胜者将获得橄榄枝花冠来彰显父辈和城邦的荣耀,他们会获得城邦人民的敬重、塑立雕像和唱颂赞歌。这表明A.竞技精神是人文主义的体现B.成年男性是城邦政治的核心C.英雄人物塑造源于竞技比赛D.公共活动能够凝聚城邦力量6.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由此可知,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原则是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

1C.保持历史原始信息D.根据个人主观意愿7.“国家并不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政治单位,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材料所体现的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A.封建领主彼此割据B.森严的等级制度C.君主集权专制D.城市与领主分享权力8.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信仰东正教并传承着希腊罗马文化。14世纪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不断入侵,使拜占庭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及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由此可见()A.基督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B.奥斯曼帝国兴起使文化中心转移C.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体系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文化发展9.从1世纪开始西欧的城市逐步发展复兴,他们通过斗争和赎买政策取得了城市的自治权,甚至有的城市成为城市共和国。这一现象的出现(  )A.说明城市市民已经转化成为资产阶级B.为西欧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使农村的封建经济开始大规模解体D.为西欧社会逐步转型提供了条件10.古代的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公元前3世纪时佛教被定为国教,但在13世纪后相当长时间里伊斯兰教也是印度的国教。这是因为A.笈多帝国征服了北印度B.突厥人建立德里苏丹国家C.婆罗门教演变为印度教D.穆斯林成为印度主要人口11.如图描绘的是欧洲航海家到达美洲大陆时,宣称将“福音”带到美洲。作品旨在A.掩盖自由资本主义的罪恶B.推动宗教在美洲大陆传播C.宣扬欧洲殖民扩张正当性D.说明欧洲文明使美洲觉醒12.

2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C.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D.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角色13.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津巴布韦的国鸟,躯体像鹰,头似鸽子)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的观点本质上反映出A.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B.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影响较大C.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D.古代地中海文明要明显优于非洲文明14.“它在思想界影响超越了其对商业和政治领域造成的震撼。它变革了中世纪的理论和思想的整个体系,让过去狭隘的地理观点靠边站,对地球面积和形状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它”代表的行动是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B.达·伽马到达印度C.哥伦布发现美洲D.麦哲伦环球航行15.“宇宙是一个完美的、以无数恒星为外壁、不动的大天球;太阳位于其中心起照明作用,其周围有一些透明的同心天球,行星和地球分别由这些同心天球运载着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一理论最早应出自A.哥白尼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16.如果给你一个去玛雅旅行的机会,你可能会看到玛雅文化艺术中的①独特的文字②复杂的历法纪年③埋藏着国王的金字塔④有壁画装饰的神庙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1663年英国颁布《主要商品法案》,规定一切从欧洲输入英国北美殖民地的主要商品(只有少数例外),必须首先在英国靠岸卸下,由英国政府征税,然后再装船运走。其主要目的是A.打击荷兰海上殖民优势B.保障英国稳定的销售市场

3C.促进航海和造船业的发展D.确立起世界海上霸主地位18.从1545年到1800年,美洲出产了13.3万吨白银,其中约75%被运往了欧洲。欧洲则将掠自美洲白银的40%左右运往了亚洲,主要是中国和印度。这表明当时A.中印两国主导了世界白银流动B.欧洲商品在美洲畅销C.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具有优势D.世界市场在不断扩大19.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顿是纺织工,瓦特是徒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了()A.研究成果取决于研究者出身B.科技创新已不需要生产经验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20.“我们只要仔细地考察一下近代资本主义各国的兴衰嬗替,而不拘泥于一雾里看花历史现象,就会发现:凡不是以工业发展为基础的商业繁荣,是不能持久的,只能成为过眼烟云。”最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A.明清时期中国由强盛走向衰落B.17世纪后荷兰失去海上马车夫的地位C.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一落千丈D.苏联从与美国并驾齐驱走向衰败解体21.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富庶的意大利那场华丽而感性的文艺复兴,而是贫穷的北欧那场质朴而深刻的宗教改革。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宗教改革A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B.突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C.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D.摧毁了欧洲传统的宗教信仰22.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康德旨在说明A.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启蒙的真谛在于实现思想自由C.在主权在民基础上实现人人平等D.社会契约与信仰自由理应结合23.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认为:“(《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据其描述,当时英国A.实行责任制内阁B.削弱了议会立法权C.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行政权D.

4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4.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如国会在规定期限(10天)届满之前休会,总统就可以把法案搁置不理,装进自己的口袋,使法案自行无效,这就是所谓的口袋否决权。这一规定体现了A.权力制衡体制遭到破坏B.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C.总统实际权力大于国会D.总统与国会矛盾激化25.光绪皇帝的外语老师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他在《随使法国记》中写道:“夫乡勇乏叛,由于德法已和,盖和局既成,勇必遣撤。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指微不足道的造反)”。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作为目击者作者的记述是真实可信的B.作者对巴黎公社爆发原因的分析比较客观C.有助于国人吸取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D.作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26.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中的重大事件,但在动员民众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埃及是通过政党组织发动②苏丹利用宗教动员③埃塞俄比亚是皇帝的号召④最终结局都失败了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7.被贩卖至美洲的非洲奴隶逐渐适应了一个混合着欧洲、美洲和非洲各种因素的社会,他们将西非乐器、音乐、语言、宗教信仰和种植园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奴隶数量较多的地区最为常见的就是几种非洲语言和欧洲语言相混合的克里奥语。这主要是强调黑奴贸易A.隔断了黑人奴隶的文化传统B.客观促进非洲文化的近代化C.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D.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28.19世纪末,美国海权论者马汉提出,海洋是连接世界的“桥梁”和“内线”,“制海权,是民族强盛和繁荣的主要因素。”马汉的海权论得到美国决策层的广泛认同,产生了强烈的国际影响。这主要是因为该理论A.可以保证各国的既得利益B.适应了列强争夺殖民利益的需要C.利于协调复杂的国际矛盾D.推动了欧美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29.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他被称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

5A.推动民族独立B.维护国家统一C.反抗殖民入侵D.建立民主政治30.1904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致国会的咨文中写道:“在美洲,也正如在其他地方一样,终将需要某一文明国家的干涉,迫使美国……行使一种国际警察的权力。”这就是所谓的“大棒政策”,“大棒政策”A.体现美国维护美洲利益的决心B.实质是干涉拉美内政C.反映美国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D.说明美国是文明国家31.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进程的“过渡”时期,要提出群众愿意接受的口号,并通过宣传影响群众,以夺取苏维埃的领导权。这一思想A.瓦解了临时政府的统治基础B.号召群众以暴力革命夺取政权C.表明布尔什维克政党逐渐成熟D.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准备32.法国贝当将军在回忆一场战役时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战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德军把此战役作为“磨碎法军的磨盘”。这场战役在如图中A.①B.②C.③D.④33.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联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开始。”对凯南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美苏即将爆发战争B.美国将采取遏制政策对付苏联C.局部战争将不可避免D.法西斯势力必将抬头

634.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被美国人看成是“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1969年阿波罗登月成功。这反映了A.美国对苏联科技全面超越B.美苏争霸中美国攻势强劲C.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D.科技领域是美苏争霸焦点35.有学者提出“据美国最近经验—成长缓慢、生产力降低—使人怀疑如果我们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迟早一个更大的政府会毁灭我们因市场自由而取得的繁荣,以及独立宣言中信誓旦旦的人类指南。……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此主张提出的背景是A.胡佛政府反危机举措失败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新经济”的出现D.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36.苏(俄)联某领导人指出:“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就是用在农业中培植资本主义的方法使农业成为大农业……另一条是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农业中培植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任何第三条道路都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这一论断A.是对苏联国情的准确概括B.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要求C.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D.不利于苏联农业经济长期发展37.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A.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加强全球的治理B.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国间政治冲突D.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38.据统计,从1948年到1994年,世界上先后出现了109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其中2/3是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如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独联体一体化、南方共同市场等,各类新生的经济合作组织几乎覆盖了全世界。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全球经济差距的缩小C.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39.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黑夜代表“罪恶与危险”。但17—18世纪的西方城市里,以娱乐和社交活动为主的夜生活逐渐流行;18世纪中后期以来,劳动时间向夜晚不断延伸。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7A.教会势力的削弱B.照明条件的改善C.资本扩张的需要D.思想观念的变化40.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个,1965年增至10个。下表是按地区分配情况。这表明(  )地区亚洲非洲拉美东欧西欧及其他国家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数23212A.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B.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C.两极对峙决定席位分配D.非洲开始主导联合国二、非选择题41.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材料二(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42.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材料一在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张攒、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材料二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路德新教所推的权威《圣经》,也不是如天主教解释的那样,是一本只有教皇可以解释的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教条主义的经典,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材料三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他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重大变化的主要内容。

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