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原卷版)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原卷版)

ID:83490999

大小:813.1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3-07-06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原卷版)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原卷版)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原卷版)_第3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原卷版)_第4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原卷版)_第5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原卷版)_第6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原卷版)_第7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原卷版)_第8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原卷版)_第9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原卷版)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江油中学2021级高二下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产生酒精,醋酸杆菌产生醋酸均依赖于酶的作用B.参与发酵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C.制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果醋2.通过传统发酵工艺制作的果酒深受人们喜爱,如图为某同学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酵母菌B.乙醇和CO2是在酵母菌的细胞溶胶中产生的C.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定期拧松瓶盖D.甲装置中,A液体是发酵液,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不是为了提供氧气,因为制作果酒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3.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用途广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可用于皮肤及器械消毒B.制作腐乳时,卤汤中的酒的含量为20%C.用酒精和盐酸1∶1混合制成的解离液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目的是让其死亡D.对微生物分离计数时,涂布器应先浸于盛有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的烧杯中进行灭菌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作果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液中葡萄糖含量持续下降,pH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维持相对稳定B.果酒制作的过程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的过程C.果酒变酸可能是醋酸菌将乙醇直接转化为醋酸D.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后,有机物总量增多而种类减少5.

1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浸曲发”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代谢加快B.“鱼眼汤”现象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C.“净淘米”"是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D.“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6.青枯病是危害番茄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是由青枯雷尔氏菌引起的细菌性土传病害。科研人员利用根际促生菌作为拮抗细菌抵御青枯雷尔氏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扩大培养某根际促生菌时,可使用液体培养基B.纯化培养根际促生菌,培养基中应加入琼脂C.纯化培养青枯雷尔氏菌,接种工具应用酒精消毒D.研究根际促生菌的抗菌效果,需制备含青枯雷尔氏菌的平板7.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从腐烂的水果上分离产果胶酶的微生物B.产果胶酶的微生物可通过诱变育种获得高产果胶酶的微生物C.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D.使用固定化果胶酶时要考虑温度、pH、营养物质等因素8.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③对于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用巴氏消毒法消毒④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都进行灭菌⑤培养基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⑥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⑦接种环应采用火焰灼烧的方式灭菌A.①③B.②④C.⑤⑦D.④⑥9.塑料制品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应用广泛,但很难在自然界中被自然分解掉,会对生态平衡产生巨大的破坏。某同学拟分离得到能够分解塑料的细菌,下述做法错误的是(  )A.从垃圾场含有塑料的土壤中更容易筛选出目标细菌B.在配制选择培养基的时候,需要以塑料作为唯一碳源,其他成分不变C.培养基倒平板后需高压蒸汽灭菌,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放于恒温培养箱内D.对长出的菌落进行紫外线照射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得到分解塑料效率更高的细菌10.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酶中C1酶和葡萄糖苷酶都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

2B.在选择培养基中直接加入刚果红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C.应先利用固体选择培养基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保证筛选效果D.菌落上的透明圈不一定是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所形成11.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某实验小组想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最合适的是()A.B.C.D.12.酵母的蛋白含量高,可用作饲料蛋白,且有些酵母能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繁殖,既能减少污染,又能降低成本。研究人员从土壤中分离该类酵母并大量培养,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④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以甲醇作为唯一碳源B.过程②的目的是将细菌稀释后再进一步扩大培养C.配制好的培养基要在高压蒸汽灭菌后再调节pHD.土样、培养基、培养器皿和接种工具等都必须严格灭菌13.橘皮精油提取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①橘皮在石灰水中浸泡时间为10小时以上②橘皮要浸透,压榨时才不会滑脱③压榨液的黏稠度要高,从而提高出油率④压榨时加入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下图是某个体有丝分裂的相关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3A.应选择细胞周期较长的材料来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变化B.乙图星射线的牵引使着丝点分裂并使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C.丙图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该结构清晰可见D.甲、乙、丙图细胞内核DNA数量相同,都是8个15.在玫瑰精油提取过程中,依次用到清水、NaCl、无水Na2SO4,它们的作用分别是A.溶解、萃取、除水B.蒸馏、萃取、除颗粒杂质C.蒸馏、油水分层、除水D.溶解、油水分层、萃取16.下列有关酶的应用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酶固定在一定的载体上再加入到洗衣粉中可以制备加酶洗衣粉B.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时,短时间内的催化效率比直接使用酶的效率高C.酸可使蛋白质水解,所以清除血渍、奶渍等污渍时,降低pH能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D.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17.关于果胶酶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时,需将底物和酶分别在同等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B.高温下酶活性降低的原理与pH低于最适导致酶活性降低的原理相同,而与pH高于最适导致酶的活性下降的原理不同C.探究果胶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实验中应严格控制果泥用量、果胶酶的用量等无关变量D.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时果泥用量应保证一致18.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显微镜计数法统计结果比实际值偏低B.纤维素分解菌鉴定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如果指示剂变红则能初步鉴定C.纤维素分解菌合成纤维素酶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参与D.检测水样中大肠杆菌数目时,在含伊红美蓝的培养基中观察到大肠杆菌菌落呈黑色

419.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的释放时先加入40%体积的蒸馏水,再加入40%体积的甲苯B.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离心后第3层是脂溶性物质沉淀层C.洗涤红细胞时先进行低速短时间离心,再加入5倍体积的蒸馏水缓慢搅拌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速度快20.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下图是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乙过程表示浓缩,用蒸馏装置将有机溶剂石油醚蒸发出去B.图中甲过程用到的有机溶剂具有较低的沸点C.图中干燥处理时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越利于胡萝卜素的提取D.图中甲过程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胡萝卜素过快挥发21.某果汁加工厂在制造柑橘汁时,为提高柑橘的经济价值、减少原料的浪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生产加工方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③为冷却的过程,目的是为了防止高温使酶变性失活B.过程③后用果胶酶处理,可提高柑橘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C.过程④将果皮用水浸泡后再用石灰水处理,以提高出油率D.提取胡萝卜素的过程中与图中过程④有相同的操作22.下图甲和乙表示凝胶色谱法的有关实验操作,下图丙为某同学的分离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A.甲装置中的B一般只允许分子量较大的物质通过B.甲装置中的A通常使用的是柠檬酸钠溶液C.图乙装置上端洗脱瓶C中是待分离的蛋白质样液D.图丙中的甲蛋白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冰中迁移速率最慢23.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提取提取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蒸馏或萃取时,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提取效果越好B.蒸馏、压榨、萃取都需要分液漏斗,以分离水层和油层C.蒸馏、压榨、萃取都需要过滤处理,以除去固体杂质D.蒸馏、压榨、萃取都需要设法除去精油中残留的水分,但方法不同24.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细菌数量的影响”,将每道菜分为3盘,一盘取样冷藏,一盘使用公筷,一盘不用公筷,实验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配制培养基X需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B.计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C.在固体培养基X上用涂布器接种细菌D.固体培养基X对菜品中的细菌有选择性25.下图所示的是利用废纸浆(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生产乙醇的基本工艺流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6A.①过程所需的微生物是纤维素分解菌B.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X发酵产生的气体时,可观察到该溶液变蓝C.②过程获得的纤维素酶是胞外酶D.④过程接种的微生物X是酵母菌26.2021年9月《科学》杂志报道了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从CO2到淀粉的全合成途径,该途径使用了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62种生物酶并采用固定化酶技术提高了合成效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对这62种生物酶的分离纯化可采用透析的方法除去杂蛋白B.温度、pH和重金属都可能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合成速率C.对分离出的62种生物酶固定时选择包埋法比化学结合法更适合D.淀粉高效合成的主要原因是科学家设计合成了全新的更高效的酶27.热纤梭菌是一种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细菌,可分泌一种多酶复合体将纤维素水解为可溶性糖,在农林废弃物的转化利用中具有应用价值。图是筛选该菌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牛粪堆的深层取样比从表层取样更加合理B.甲、丙都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C.用平板乙统计菌落数可准确反映该菌的真实数量D.丙中纤维素的残留量可反映该菌降解纤维素的能力28.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柱装填、样品加入和洗脱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A.凝胶用蒸馏水充分溶胀,配成凝胶悬浮液,为加速溶胀可用沸水浴加热B.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一旦发现有气泡,必须重装C.加样时吸管管口要贴壁沿管壁环绕移动,贴壁加样,不能破坏凝胶面D.待样品完全渗入凝胶床后,连接缓冲液洗脱瓶,打开下端出口开始洗脱

729.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下图所示。抑菌实验中,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泳法纯化乳酸菌素时,若分离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则其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越快B.筛选乳酸菌A时可选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C.柚皮易焦糊,宜采用压榨法提取柚皮精油D.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大小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30.图甲为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β-胡萝卜素的布拉霉菌。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紫外线照射的布拉霉菌不一定都能在含β-紫罗酮培养基生长B.进行③操作时,应选择较大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C.要得到图乙所示的菌落,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②操作,然后培养D.能在添加了β-紫罗酮的乙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可产生更多的β-胡萝卜素31.下表格内容中,有错误的选项是(  )检测物质或生物检测方法显示颜色变化A酒精酸性重铬酸钾检测灰绿色B亚硝酸盐比色法玫瑰红色C分解尿素的细菌酚红指示剂检测法红色D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刚果红检测法红色变深A.AB.BC.CD.D32.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8①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取甘油管藏的方法在4摄氏度冰箱中保存②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易计数活菌数目③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可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制成选择培养基⑤在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中海藻酸钠溶解后,迅速用于包埋细胞A1项B.2项C.3项D.4项33.下图所示为应用固定化酵母进行葡萄糖发酵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使固定化酵母可以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加入反应液后应保持活塞1始终打开,活塞2则必须关闭C.装置的长导管主要是为了释放CO2并防止杂菌进入反应柱D.加入的反应液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34.在酪蛋白溶液中加入菠萝蛋白酶处理12h后,在100°C水浴加热10min,得到酪蛋白水解肽(简称CHP)。制作酸奶时在牛奶中额外添加适量CHP可明显缩短乳酸发酵时间,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菠萝蛋白酶在酸奶发酵时起到催化作用B.菠萝蛋白酶使酪蛋白分子中的肽键打开C.CHP进入发酵微生物的线粒体中起作用D.添加CHP的目的是增加酸奶的营养物质35.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对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DNA的数目加倍,而染色体的数目不变B.自然状态下,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C.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适于染色体计数和形态观察D.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36.细胞周期G0期指的是细胞分裂之后,某些细胞离开细胞周期,执行某种生物学功能或进行细胞分化的时期(如图)。处于G0期细胞受到某种适当的刺激后,会重返细胞周期,进行分裂增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9A.图中M期的细胞可以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秋水仙素可以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阻止着丝点的分裂C.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可推测肝细胞可处于G0期D.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就会导致癌细胞进入G0期37.取一只果蝇某部位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到细胞内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关于该果蝇及取材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果蝇为雄性,取材细胞一定来自于果蝇的精巢B.取材细胞内的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构成了一个染色体组C.若取材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则一定正在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D.若该细胞内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则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3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流程表述中,步骤不完善的是()A.提取血红蛋白: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B.提取橘皮精油: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C.提取玫瑰精油:鲜玫瑰花→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玫瑰油D.制作腐乳:让豆腐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39.科研人员研究了氯化钙浓度对固定化啤酒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研究的自变量是氯化钙溶液浓度和浸泡固定时间

10B.氯化钙溶液浓度在2.0mol·L-1左右时,凝胶珠硬度最大C.研究表明,酵母固定化的适宜氯化钙溶液浓度为2.4mol·L-1左右D.凝胶珠硬度过大发酵产生的酒精反而减少的原因有固定化阻止酵母菌与外界的物质交换40.农作物感染大麦黄矮病毒(BYDV)会造成其植株矮化,产量降低。该病毒的关键因子17K蛋白可通过提高宿主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发挥作用。CDK1是维持细胞周期正常运行的关键蛋白。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DNA复制完成后,CDK1去磷酸化使其被激活,细胞进入分裂期。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17K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染色质变为染色体B.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CDK1去磷酸化过程被抑制C.BYDV可能通过17K蛋白干扰细胞正常分裂而造成宿主矮化D.17K蛋白的发现有助于科学家研究病毒防治手段二、综合题41.在做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下列图片展示了各方面的信息。其中甲图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下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变化;下图丙呈现的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据下图中有关信息回答问题:(1)丙图中的材料应取自甲图中的数字____所示部分。其中A、B、C所示的细胞中,物质含量与乙图中____时段相吻合。(2)有同学选取了图甲中②部位的细胞进行观察,并未看到丙图中的结果,请对此做出解释:_______。(3)某同学想利用此材料观察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情况,却无法买到秋水仙素。他可利用_____的方法。在制作装片前,剪下的根尖需先用_______进行固定,然后冲洗,再经过_____、_____染色、制片等步骤。(4)有人用含放射性3H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作为原料,用于培养根尖。一段时间后,发现位于甲图③处的细胞有了放射性。然后将培养液换为普通的不含放射性3H

11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再过一段时间后,发现②处放射性明显升高。请解释此现象:__________________。42.信息一:菠萝汁生产时加入果胶酶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改善果汁的口感。信息二:漆酶是一种胞外氧化酶,具有很强的降解木质素的能力,可用于处理造纸厂排放的污水,研究发现白腐真菌细胞可以合成漆酶。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果胶分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_______等酶。分离混合物中的果胶酶时,若用凝胶色谱法,在装填凝胶色谱柱时,不能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___而降低分离效果。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加入SDS的作用是__________。(2)游离的漆酶稳定性差,在环境中易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且不易分离和回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漆酶的工业化应用。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项解决措施:_____。43.家蚕(2n=56)的雌、雄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ZW、ZZ。某研究所在家蚕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某种抗病和巧克力色突变个体,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杂交组合PF1雌雄雌雄①抗病巧克力色不抗病黑色不抗病黑色不抗病黑色②不抗病黑色抗病巧克力色不抗病巧克力色不抗病黑色(1)据表分析,家蚕这2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2)对家蚕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定______条染色体,雌家蚕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_____条W染色体。(3)控制巧克力色的基因位于_____(填“常”或“Z”)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4)为验证(3)的判断,可以在F1中选择_______个体进行杂交,其结果会是______。44.β-苯乙醇是具有令人愉悦玫瑰香味的高级芳香醇,广泛用于食品和日化用品等生产领域。化学合成β-苯乙醇会产生多种杂质,而植物萃取则周期长、成本高,因此采用微生物合成天然β-苯乙醇是工业化新趋势。研究小组从玉米胚芽粕和玉米皮等淀粉加工下脚料及其肥料堆放的土壤中筛选可耐受高浓度β-苯乙醇的酵母菌株(YDF-1),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2(1)该实验需制作多种培养基,这些培养基的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__________等物质,培养基制作后需使用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灭菌后的培养基再添加相应浓度的β-苯乙醇。由实验目的可知,初筛、复筛及再次复筛的培养基中,添加的β-苯乙醇的浓度应__________(填“保持不变”或“逐渐增大”或“逐渐降低”)。(2)若取稀释倍数为104的0.1mL稀释液涂布到含2g/L的YEPD培养基后培养至菌落稳定,计算得出每毫升菌悬液中含4.5×106个菌体,则在该稀释倍数下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是__________个。将初筛获得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3)若选用葡萄糖作为碳源,为确定YDF-1增殖的最佳浓度,请设计一个较为简便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

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