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邵阳市二中2022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断层①将灰岩④断开,故灰岩④先形成,断层①后形成;断层①形成后,地表面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③。所以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形成的时期遭受侵蚀,BD错误。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A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喷出岩形成的年代晚于其穿透的岩层;沉积岩一般是底层形成的年代早,上层形成的年代晚。生鲜产品电子商务,简称生鲜电商,指用电子商务的手段在互联网上直接销售生鲜类产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生鲜肉类等。生鲜电商发展之初往往巨额补贴用户,目前生鲜电商发展出多种经营模式。下图为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生鲜电商发展初期巨额补贴用户的主要目的是()A.培育消费市场B.完善基础设施C.加快市场流通D.完善营销体系4.前置仓模式可以()①缩短生鲜货物配送时间②缩短生鲜货物运输距离③降低生鲜货物的腐烂率④降低生鲜电商投资成本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3.A4.C【解析】【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生鲜产品电子商务,简称生鲜电商,指用电子商务的手段在互联网上直接销售生鲜类产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生鲜肉类等。生鲜电商发展之初往往巨额补贴用户。因其主要在互联网上进行销售,发展初期需要培育消费市场,形成顾客群体,因此往往进行巨额补贴吸引顾客,A正确。巨额补贴用户不能完善基础设施,也不能加快市场流通,补贴用户没有完善营销体系,B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由图而控制,前置仓模式可以在1小时内将货物送达客户,缩短生鲜货物配送时间;整个模式,货物从产地到前置仓采用冷链运输,从前置仓送达客户用时短,可以降低生鲜货物的腐烂率;没有缩短生鲜货物运输距离;生鲜电商需要进行冷链运输,且设置前置仓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电商的投资成本提高。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点睛】前置仓一般是租赁社区底商或小型仓库(200~500平米),密集构建在社区周边(一般为3公里内),将生鲜、快消品直接存储其中,然后由骑手负责最后一公里配送到消费者家中,主要满足中高线城市消费者对便利(快)、健康(好)的生鲜食杂需求。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D.滑坡、泥石流作用6.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A.淤积大于侵蚀B.侵蚀大于淤积C.侵蚀-淤积平衡D.持续不断侵蚀【答案】5.D6.A【解析】【5题详解】该河段的地质构造情况应该相差不大,A错误;河流的阶段性下切会加深河床,但不会使河床抬升,B错误;由图可知: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变化较为均匀,地形差异不大,C错误;该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落差大,且受到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由材料可知:该河段近几十年来,有湖泊发育,推断应当为滑坡、泥石流搬运的物质堵塞河道形成的多个堰塞湖,堰塞湖的存在导致不同河段河床泥沙淤积变多,河床抬升,形成阶梯状的形态,D正确。故选D。【6题详解】由图可知: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河床的海拔不断升高,河床不断变浅,说明从2007年到未来,河床泥沙淤积的速度大于河床被侵蚀的速度,导致河床堆积物变多,河床变浅,A正确;侵蚀大于淤积,会导致河床加深,B错误;侵蚀-淤积平衡河床的深度应该维持不变,C错误;持续不断侵蚀会导致河床加深,D错误。故选A。【点睛】
3特别提醒:河流横剖面和纵剖面的区别:河流纵断面是沿着河流的延伸方向中心线方向平距为横轴,河床底高程为纵轴,按一定比例尺绘制成的剖面图。河流横断面是在河流流向的某一个地点,按一定比例尺横着切一条剖面,原理与剖面图原理一样,具体图面要素有河流的宽,深等。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12时20分左右,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175.38°W,20.57°S)发生猛烈喷发。海面大面积“炸开”;喷发的大片火山灰以及气体像蘑菇云一样,从蓝色的太平洋海域升起。火山冬天是指大规模火山喷发之后大气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火山位于太平洋板块与()A.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C.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D.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8.“火山冬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大量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会()A.削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B.减弱大气逆辐射C.增强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D.减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答案】7.A8.A【解析】【7题详解】根据所学,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是消亡边界,与南极洲板块之间是生长边界,因此BC错误;再根据材料,该火山是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其地理位置是(175.38°W,20.57°S),位于热带、纬度较低,离南极洲很远,因此判断是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消亡边界,A正确,排除D。故选A。【8题详解】火山灰由火山活动产生,就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物。根据材料,此次喷发产生了大片火山灰和气体,像蘑菇云一样,因此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大气温度异常降低,形成火山冬天,A正确;大量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如果跟空气中的水汽结合形成云雾,云层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会增强大气逆辐射,BD错误;火山灰是弥漫在大气中的,不能增强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C错误。故选A。【点睛】大气的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如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
4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左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右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题。9.左图甲处的洋流与右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A.①B.②C.③D.④10.甲处洋流的影响是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答案】9D10.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性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9题详解】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附近海域的海水温度向南降低,所以a位于北方,c位于南方,②④符合条件;马达加斯加岛附近为暖流,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在南半球由北向南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0题详解】本题考查洋流的地理意义。马达加斯加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可以扩大污染的范围,加快污染物的扩散;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海轮的航速变化要考虑航向;寒暖流交汇和上升补偿流能形成渔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2022年夏季,我国南方出现极端高温天气,高温范围西起四川、东至上海的长江流域一带。气象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极端高温天气与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和强度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下列关于2022年夏季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和强度的分析,正确的是()A.位置偏东,强度较强B.位置偏西,强度较弱C.位置偏东,强度较弱D.位置偏西,强度较强12.究其根源,2022年我国南方的极端高温天气可能与之有关的是()
5A.拉尼娜现象、全球变暖B.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C.臭氧层破坏、拉尼娜现象D.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破坏【答案】11.D12.A【解析】【11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高温范围西起四川、东至上海的长江流域一带,正常年份副高应在长江流域,因此位置偏西;高温天气强度大,说明副高强度较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拉尼娜现象会造成我国气温上升,厄尔尼诺现象会使得我国气温降低,B、D错误;臭氧层破坏不会造成气候变暖,C错误;全球变暖会造成气温上升,极端高温天气增多,A正确。故选A。【点睛】对于中国来说,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化,河流呈线状且流动性好,是连接其他水体的纽带。图示意阿克苏河(新疆地区)和松花江月平均径流量比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示河流()①I河流表示松花江②Ⅱ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③I河流表示阿克苏河④Ⅱ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14.4~5月Ⅱ河流径流量小于Ⅰ河流的主要原因是Ⅱ河流域春季()A.气温回升快B.光照强C.积雪量小D.昼长夜短
6【答案】13.A14.C【解析】【13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Ⅰ河流在4、5月河流径流量增加较多,并且在7、8月也增加较多,说明I河流一年当中应该有两次期,所以I河流应该是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的松花江,结合所学可知,松花江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其中夏季流量更大,故大气降水补给为最主要补给;Ⅱ河流一年当中主要在7、8月河流径流量增加较多,说明Ⅱ河流以年只有一次主要的汛期,所以河流应该是阿克苏河,阿克苏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的水源补给应该是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即①②正确,③④错误,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4~5月时松花江的径流量较大,是因为春季升温,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春汛,而阿克苏河流域因为冬季积雪量小,融水少,故4~5月径流量小,C正确;气温回升快会导致冰雪融化量增加,流量更大,A错误;阿克苏河地区和松花江地区4~5月光照强度和昼夜长短情况差别不大,BD排除。故选C。【点睛】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水的补给,主要包括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和湖沼水五种类型。河流径流量在一年内不同季节之间的差异称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在不同年份之间总径流量的差异称为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径流量的变化特征由补给水量的变化特征所决定。下图是2022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1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升高,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7【答案】15.B16.C【解析】【15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出,图中虚线范围内乙地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沙源丰富,与其他三地相比,乙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强劲,更易发生沙尘暴,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出该锋线位于低压中心西侧,形成的是冷锋系统,M地位于冷锋锋前,所以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气温降低,风力增强,天气转阴,可能出现降水,气压升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南省信阳市是中国茶叶之乡,种茶历史悠久,信阳毛尖是“中国名茶”之一。茶树生长习性:喜温、喜湿、喜阴,适宜在气温15~30℃、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排水条件好的坡地生长。图为信阳市地形图、表为信阳市气候资料。表信阳市气候资料时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气温/℃2.24.39.016120.924.827.426.421.616.210.04.6平均降水量/毫米29.242.469.480.0126.0154.0183.9159.5107.851.250.921.47.27.99.911.511.012.611.910.510.27.66.2
8降水天数/日10.7(1)说明信阳市种植茶树的优势自然条件。(2)请说出淮河给信阳城市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答案】(1)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气候湿润;降水天数多,阴天较多;大多数月份气温在15~27℃,气温较高;山地、丘陵地形,利于排水。(2)提供充足的城市用水(生活、工农业);提供便利的航运;美化城市环境、贡献旅游资源;可提供渔业资源。【解析】【分析】本题以信阳市地形图和信阳市气候资料表为载体,主要涉及农业区位和河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茶树生长习性:喜温、喜湿、喜阴,适宜在气温15~30℃、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排水条件好的坡地生长。结合信阳市气候资料表中数据可知,信阳市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气候湿润,降水天数多,阴天较多,符合茶树对降水的要求;4-10月份气温在15~27℃,气温较高,符合茶树对气温的要求;根据信阳市地形图可知,信阳市以山地、丘陵为主,利于排水。【小问2详解】河流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供水、航运、美化环境等方面。由图中信息可知,淮河流经信阳市,为信阳市提供充足的城市用水(生活、工农业);可提供便利而廉价的航运;同时淮河还可以美化信阳市的城市环境、贡献旅游资源;淮河还可以提供淡水渔业资源。18.读图(下图中,左图为世界某区域某季节示意图,右图为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上左图所示季节为北半球____,上右图所示季节为南半球____。(2)为右图左侧的线段加上箭头,以完成三圈环流示意图。(画答题卡上)
9(3)右图四个气压带中,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是____(填字母)B气压带的名称为____气压带,终年盛行____气流,受其控制形成的气候特征为____。(4)左图中M季风的成因是____,其气流性质是____。(5)左图中M处夏季风的风源地来自于右图的____气压带(填字母)。【答案】(1)①.冬季②.夏季(2)绘图如下:(3)①.AD②.副热带高③.下沉④.炎热干燥(4)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寒冷干燥(5)B【解析】【详解】本题以世界某区域某季节示意图和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季风环流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冬季,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上左图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一致;上右图所示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为南半球夏季。
10(2)赤道附近气温高,气流垂直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带;极点附近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带;在30°S附近,气流垂直下沉导致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60°S附近,冷暖气流相遇形成极锋,气流沿锋面爬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如图所示:(3)赤道附近气温高,气流垂直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压带(A);极点附近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高压带(D),因此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是AD;B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终年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气温升高,不利于降水的形成,因此,受其控制形成的气候特征为炎热干燥。(4)左图中M季风位于南亚,风向为东北风,为南亚冬季风。南亚冬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风来自较高纬度的大陆,性质寒冷干燥。(5)M处为印度半岛,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在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南半球东南信风从30°S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B)吹向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带(A)。19.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节气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2)图中AC两点共同的现象是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时。(3)图中A点的日落时间是____,夜长为____小时,C点的地方时是____。(4)图中A、B、C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角速度的大小是____。(5)图所示,假设北京时间为11月9日,那么8日与9日所占的范围比为____。【答案】(1)①.夏至②.(23°26′N、60°E)(2)①.日出②.16:00(3)①.20:00②.8③.10:00(4)①.B>A>C②.B=A=C或相等(5)1:5
11【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此时的节气为夏至;由图可知,一半的地球是180度,被平分成6份,每份30度2个小时。赤道此时的时间是6点,0°为8点,12点为60°E。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N、60°E。【小问2详解】A、C两点位于晨线上,此时都为日出。0°为8点,北京时间120°E为16点。【小问3详解】A点经度为60°W,日出时间为4点,日落时间为24-4=20点。昼长为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0-4=16个小时,夜长为24-16=8个小时。图中M点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C点的地方时较M点晚2小时,故C点的地方时是10:00。【小问4详解】线速度由赤道往两极递减,B纬度最低,其次是A,最后是C。因此线速度B>A>C。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以外,各处相等。因此A=B=C。【小问5详解】找出24点所在的经线和180°经线,0°为8点,因此120°W为24点。北京时间为11月9日,因此180°向东到120°W为8日,跨越60个经度;120°W向东到180°为9日,跨越300个经度,因此8日和9日的范围比为60:300=1:5。【点睛】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6点日出,18点日落。该图为晨线,因此赤道所在的经线为6点,0°经线为8点。昼长+夜长=24小时,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小时。2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各数字表示的内容: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2)图中各字母表示的内容:B____E____
12(3)大理岩属于图中的____(填数字)岩石。(4)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②B.③含有化石C.⑤岩石多气孔D.变质岩能形成①【答案】(1)①.岩浆②.变质岩③.喷出岩④.沉积岩⑤.侵入岩(2)①.冷却凝结②.变质作用(3)②(4)C【解析】【分析】本题涉及知识点为地壳物质循环及岩浆岩的分类及特征,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①来自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为岩浆。地球内部的岩浆,经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岩浆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图中④来自岩浆,形成于地表,为喷出岩;⑤来自岩浆,形成于地下,为侵入岩。位于地球表层的岩石,受到流水、风、冰川、海浪等侵蚀、搬运、堆积,最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形成新的岩浆。故③为沉积岩、②为变质岩。【小问2详解】由第一小题可知:①为岩浆、②为变质岩,③为沉积岩、④为喷出岩,⑤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形成变质岩②需经过E--变质作用;岩浆经B--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小问3详解】大理石属变质岩。由第一小题可知,②为变质岩。【小问4详解】依据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可知:各类岩石受变质作用都能形成变质岩②,各类岩石受外力作用都能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都能重熔,形成岩浆①;③含有化石。依据地壳物质循环图可知:①为岩浆、②为变质岩、③为沉积岩,ABD说法正确。⑤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岩石致密坚硬;有气孔构造的应为岩浆岩中的喷出岩④,C说法错误。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一项,故选C。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