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

ID:83413662

大小:307.9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3-07-14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_第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_第2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_第3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_第4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_第5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_第6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_第7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墨子在《法仪》中提出“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叫以为治法。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墨子的这一主张()A.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B.旨在维护君主专制秩序C.突岀法的客观公正性D.强调天命主宰人们行为2.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下列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②实行“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③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④按职业定籍,统称为“诸色户计”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3.下表为唐玄宗时期新建州县表,这表明()时间新建今属时间新建今属735年巴川县四川741年尤溪县福建736年汀州福建742年青阳县安徽737年唐城县湖北743年唐年县湖北738年明州浙江752年太平县安徽740年歙州安徽753年浦阳县浙江

1A.南方社会经济有所发展B.地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C.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开发D.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加强4.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5.下图是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乾降年间由景徳镇御窑烧造。整器运用了色地珐琅彩、松石地粉彩、仿哥釉、金釉、青花、松石釉、窑变釉、斗彩等十几种施釉方法,素有“瓷母”之美称。在瓶的腹部有主题纹饰,寓意各种吉祥含义。其色彩繁冗复杂、题材偏多,导致缺乏内涵。该文物()A.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B.具有极高美学价值C.是官营手工业主导地位的体现D.工艺技术应用上颇具时代特色6.下图描绘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主导向中国出口的贸易路线,其主要贸易品是()①丝绸②机器③鸦片④棉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1853年4月,英国在华全权代表文翰访问南京后得出判断:“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而清廷一方则从没有显示出这种意向,也决不能指望清廷显示这种意向。”由此可知()A.太平天国抛弃了传统外交体制B.清廷顽固势力地位得到加强C.英国意在维护其在华条约利益D.太平天国将面临严峻的形势8.

2晚清时期外国商品的涌入和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给传统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宗族和家庭不能再为那些失业的、患病的、贫困的家庭成员提供帮助和慰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A.列强侵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B.西方文化传播冲击中国传统文化C.手工业者和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D.传统家族社会在外来侵略下瓦解9.下表是中国共产党1921年至1927年历次全国党代会召开时全国党员人数表,据表可知当时()时间1921年1922年1923年1925年1927年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中共四大中共五大全国党员人数50多人195人420人994人57967人A.党的自身建设进入成熟阶段B.大革命推动党的队伍迅速壮大C.中国革命性质发生根本转变D.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机到来10.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些经济举措()①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②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④有效应对了世界经济危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1950年1月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举行,参会的代表总共400人,工人占20%,农民占5%,工商界占13.5%,文化教育界占20%,军政机关占9.75%,还包括少数民族、宗教界等代表。会议通过了有关建设新重庆的212件提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会议的成功举行()A.巩固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推动了重庆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C.调动了民众抗美援朝的积极性D.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重庆确立12.下图是建国后发行的纪念邮票《技术革新》,邮票画面是鞍钢技术革新模范王崇伦站在刨床前,耐心地回答着工人的各种问题,千分尺、圆规、三角尺、齿轮等工具图样装饰边框。该邮票的发行反映了此时期()

3A.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B.技术革新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C.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工业发展D.体制改革激发工人阶级积极性13.1964年1月中法正式建交,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这一事件当时被西方称为“外交核爆炸”,媒体形容中法建交是“在一块密不透风的铁板上撕开了一道裂缝”。这一重大外交事件()A.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使中国重返国际社会C.带来与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D.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14.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出台文件规定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不能超过8个,超过8个就是对工人的剥削,就要限制。1987年中央发布了文件,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提出“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C.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D.解决城市就业冋题的需要15.据学者统计,从1949——1979年间学界发表关于洋务运动的研究文章114篇,远低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鸦片战争等主题;从1979年—1999年间,学界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章不下623篇,成为仅次于辛亥革命的研究热点。这种变化反映了()A.时代发展影响学术的研究B.历史研究方法的改进C.学者对历史事件评价不同D.历史研究理论的创新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4宋朝时上流社会中流行射类、蹴鞠、棋类、水上活动、角力、田径、武术、节令游戏以及百戏等体育活动。《宋史》中记载,上流社会对体育礼仪的规定非常严格,如打球包括了鼓乐、服饰、仪式等等诸多程序和规矩,礼法森严。朱熹提出“修建射圃,提倡习射;效法孔孟,尊崇六艺以及登山郊游,导引调息”的体育思想。民间也兴起各类体育活动,并出现大量专业的体育“社”,如打毬社、齐云社、角抵社、锦标社、锦体社、英略社等。宋代《齐云社规》记载蹴鞠有十紧要:“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要温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谦让、要礼法、要精神。”都城开封街市店铺甚至还专门出售一种儿童秋千,设计精巧,深受百姓喜爱。城市里也出现一些新的娱乐场所,将文艺表演和休闲体育结合起来,吸引大量的市民来休闲娱乐。——摘编自周丛改《宋代体育的繁荣及其成因》材料二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提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认为“学生芒有强健的体魄和浓厚的国家观念,二者兼具,然后方能担负起救国救民复兴御侮的重任。”在张伯苓看来,体育可以“增进全身之健康,使一切动作敏捷正确,精神愉快,产生美观,并养成能守纪律,重协力,尚仁侠之健全人格。”他提出“民主政治即是体育精神。体验过体育的竞争、团结、合作以后,推行民主政治要有利得多”。他从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主张德智体三育并进,“造成德育、智育、体育完全发达的人才”。——摘编自霍玉《张伯苓:中国近代体育教育先行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体育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苓体育思想的内容并简述其历史意义。17.商业、商人的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浙江龙游(县名)商帮发轫于南宋,活跃于明中叶,鼎盛于乾隆年间,清末趋于没落。南宋以来儒学贴近实际,浙东学派讲求事功,经世致用。龙游商帮在儒学滋润下,崇仁重义,义利并举,亦贾亦儒。龙游商人走南闯北,借助四省通衢的交通优势,以及竹、木、茶、油等产业优势,积累了不少资本。他们将钱投入工矿企业、造纸业、印刷业等,采用企业式的投资经营,用雇佣劳动关系代替单一的家庭生产方式。龙游商人还不排斥外地商帮对本乡的渗透,相处友善,吸收外地商人于己帮,推进了龙游商帮的发展。——摘编自陈学文《龙游商帮研究》材料二1901年,清政府商务大臣盛宣怀指出:“华商虽有各商帮组织,但互分畛域,各行其是,每当与洋商交易往来,总不能相敌。”1904年,上海、天津等通商大埠率先成立商会,并制定了《商会简明章程》。1912年全国性商会组织成立。商会是所在地区的不同籍贯、不同行业的商人组成的新式商办团体。20世纪初,上海商务总会倡导大规模抵制洋货运动,多地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运动。商会还积极参加了清末的国会请愿运动以“尽立宪国民之义务”,部分商界的有识之士从支持立宪转向支持革命。五四运动期间,一些地区的商会领导商人罢市,抗议政府逮捕爱国学生,要求维护国家主权。总之,近代商会“登高一呼,众商皆应”,其影响力突破了经济领域而变得更加广泛和深远。——摘编自伍继延《从“商帮”到“商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浙江龙游商帮兴起的原因。(2)根据林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商会与传统商帮相比新变化。

5(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商会所作救国努力。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重大历史转折即重要战略机遇,对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极其难得和生死攸关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实践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实现重大历史转折。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表现内容各不相同,表现形式惊人相似。转折背景:均有一个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敌人,或是外国入侵者,或是国内反革命集团,即将被打倒或已经被打倒;均有一个“中国向何处去”的严肃问题,两种命运、两个前途、两条道路,继续前进还是停滞或倒退,二者必居其一。转折标志:均有一个党的重要会议召开。转折成效:均有一个理想或超好预期的结果或趋向。——摘编自段若鹏《实践是检验中国共产党的唯一标准一一奠定今日中国的三次重大历史转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历史转折拟定一个观点,并进行分析论证。(要求观点正确,论证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