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

ID:83413660

大小:162.3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3-07-14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墨子在《法仪》中提出“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叫以为治法。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墨子的这一主张()A.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B.旨在维护君主专制秩序C.突岀法的客观公正性D.强调天命主宰人们行为【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法不仁,不可以为法”、“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反映了墨子的这一主张突出法的客观公正性,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法应该公正无私,没有涉及个人的道德修养,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春秋晚期,战国初期墨家代表人物,当时还没有建立君主专制秩序,且墨子代表的是下层百姓,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应该像天一样“行广而无私”,而不是强调天命主宰人们行为,排除D项。故选C项。2.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下列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②实行“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③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④按职业定籍,统称为“诸色户计”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

1根据所学,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僧道户、儒户、灶户、渔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上述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按东晋后期和南朝、隋朝、宋朝、元朝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②③①④,B项正确;②东晋后期和南朝实行“土断”早于①宋朝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排除A项;①宋朝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早于④元朝的“诸色户计”,排除C项;②东晋后期和南朝实行“土断”早于③隋朝的大索貌阅,排除D项。故选B项。3.下表为唐玄宗时期新建州县表,这表明()时间新建今属时间新建今属735年巴川县四川741年尤溪县福建736年汀州福建742年青阳县安徽737年唐城县湖北743年唐年县湖北738年明州浙江752年太平县安徽740年歙州安徽753年浦阳县浙江A.南方社会经济有所发展B.地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C.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开发D.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加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在今四川、福建、湖北、浙江、安徽地区新建州县,体现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南方人口的增加,为更好的对地方进行治理,增加州县的设置,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755—761年)后唐朝才陷入藩镇割据局面,而材料体现的是安史之乱前南方新建州县情况,当时的唐朝还没有陷入藩镇割据局面,排除B项;四川、福建、湖北、浙江、安徽不属于边疆地区,排除C项;新建州县,仍旧采用之前的地方管理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4.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A

2【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是江南市镇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并且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雇工需求量增大,导致雇工的态度发生变化,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如何,排除D项。故选A项。5.下图是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乾降年间由景徳镇御窑烧造。整器运用了色地珐琅彩、松石地粉彩、仿哥釉、金釉、青花、松石釉、窑变釉、斗彩等十几种施釉方法,素有“瓷母”之美称。在瓶的腹部有主题纹饰,寓意各种吉祥含义。其色彩繁冗复杂、题材偏多,导致缺乏内涵。该文物()A.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B.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C.是官营手工业主导地位的体现D.工艺技术应用上颇具时代特色【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整器运用了色地珐琅彩、松石地粉彩、仿哥釉、金釉、青花、松石釉、窑变釉、斗彩等十几种施釉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瓷技艺上融合多种技术手段,体现了“康乾盛世”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所以工艺技术应用上颇具时代特色,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融合多种工艺,未涉及该文物的天人感应特点,排除A项;“极高的美学价值”,表述不全面,排除B项;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6.下图描绘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主导向中国出口的贸易路线,其主要贸易品是()①丝绸②机器③鸦片④棉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棉纺织业需要大量进口的原材料棉花,而当时中国盛产棉花。同时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东印度公司迫使印度人种植鸦片,向中国走私鸦片。因此,东印度公司主导向中国出口的贸易路线,主要贸易品是向中国走私的鸦片和购买的棉花,D项正确;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主要需要原材料棉花。这一时期英国还未向中国输出机器,排除A项;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主要需要原材料棉花,排除B项;这一时期英国还未向中国输出机器,排除C项。故选D项。7.1853年4月,英国在华全权代表文翰访问南京后得出判断:“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而清廷一方则从没有显示出这种意向,也决不能指望清廷显示这种意向。”由此可知()A.太平天国抛弃了传统外交体制B.清廷顽固势力地位得到加强C.英国意在维护其在华条约利益D.太平天国将面临严峻的形势【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853年”“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清廷一方则从没有显示出这种意向,也决不能指望清廷显示这种意向”可知英国在华全权代表在对比清政府和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认为太平天国在外交上试图推行开放的外交政策,可维护其在华条约利益,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太平天国抛弃了传统外交体制,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清廷顽固势力内容,排除B项;此时英国在华全权代表仍旧在清政府和太平天国之间观望,太平天国正值全盛时期,还未面临严峻的形势,排除D项。故选C项。8.晚清时期外国商品的涌入和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给传统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宗族和家庭不能再为那些失业的、患病的、贫困的家庭成员提供帮助和慰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A.列强侵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B.西方文化传播冲击中国传统文化C.手工业者和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D.传统家族社会在外来侵略下瓦解【答案】D【解析】

4【详解】根据材料“晚清时期外国商品的涌入和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给传统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宗族和家庭不能再为那些失业的、患病的、贫困的家庭成员提供帮助和慰藉”可知,近代中国随着西方入侵的不断深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传统的宗族社会无法维系,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社会矛盾激化的信息,排除A项;商品涌入和外国设厂属于经济侵略,不属于文化传播,排除B项;宗族社会并不控制人的人身自由,排除C项。故选D项。9.下表是中国共产党1921年至1927年历次全国党代会召开时全国党员人数表,据表可知当时()时间1921年1922年1923年1925年1927年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中共四大中共五大全国党员人数50多人195人420人994人57967人A.党的自身建设进入成熟阶段B.大革命推动党的队伍迅速壮大C.中国革命性质发生根本转变D.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机到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1921年至1927年历次全国党代会召开时全国党员人数逐步增加,尤其是1925年和1927年增加很多,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后,中国共产党不再是秘密组织,通过开展工人运动和农村农民运动,扩大了影响力,因此,国民大革命推动党的队伍迅速壮大,B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党的自身建设进入成熟阶段,排除A项;1919—1949年,中国革命性质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故中国革命性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排除C项;国共合作破裂,中共发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辟农村革命革命根据地,排除D项。故选B项。10.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些经济举措()①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②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有效应对了世界经济危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38年起,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集中管辖,出台经济统制措施,同时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结合所学,上述经济举措主要是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整和控制,将重要企业内迁至后方,有利于维持战时生产,保障军需民用

5,为长期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持,①所述符合题意。内迁的企业大部分转移到西南地区,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②所述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官僚资本膨胀,再加上战争时期的恶劣环境,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摧残,③所述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各项举措是为应对抗日战争期间的困难局面采取的,不能起到应对经济危机的效果,④所述不符合题意。综上,①②属于材料所述经济举措的影响,A项正确;③④不属于材料所述经济举措的影响,排除B项、C项、D项。故选A项。11.1950年1月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举行,参会的代表总共400人,工人占20%,农民占5%,工商界占13.5%,文化教育界占20%,军政机关占9.75%,还包括少数民族、宗教界等代表。会议通过了有关建设新重庆的212件提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会议的成功举行()A.巩固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推动了重庆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C.调动了民众抗美援朝的积极性D.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重庆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0年1月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举行,参会的代表总共400人,工人占20%,农民占5%,工商界占13.5%,文化教育界占20%,军政机关占9.75%,还包括少数民族、宗教界等代表。会议通过了有关建设新重庆的212件提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并结合所学可知,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积极贯彻落实了《共同纲领》相关规定,加强人民政府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协商和联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体现人民政府的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巩固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A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是1953年底至1956年进行的,排除B项;材料所述信息与抗美援朝无关,排除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时间是1954年9月,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图是建国后发行的纪念邮票《技术革新》,邮票画面是鞍钢技术革新模范王崇伦站在刨床前,耐心地回答着工人的各种问题,千分尺、圆规、三角尺、齿轮等工具图样装饰边框。该邮票的发行反映了此时期()A.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B.技术革新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C.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工业发展D.体制改革激发工人阶级积极性

6【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纪念邮票《技术革新》是建国后发行的,画面是鞍钢技术革新模范王崇伦耐心地回答工人的各种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鞍山钢铁公司建于1953年,是“一五”计划重点工程,《技术革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了反映技术革新运动的成果,于1954年12月15日发行的,体现了技术革新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底,国民经济根本恢复,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经济体制改革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B项。13.1964年1月中法正式建交,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这一事件当时被西方称为“外交核爆炸”,媒体形容中法建交是“在一块密不透风的铁板上撕开了一道裂缝”。这一重大外交事件()A.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使中国重返国际社会C.带来与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D.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法关系建交是中法两国独立自主外交的体现,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得中国重返国际社会,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带来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4.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出台文件规定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不能超过8个,超过8个就是对工人的剥削,就要限制。1987年中央发布了文件,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提出“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C.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D.解决城市就业冋题的需要【答案】C【解析】

7【详解】依据材料“1987年中央发布了文件,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之初,对于私营经济的限制较多,但1987年逐渐对私营经济加以引导,限制逐渐减少,得益于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21世纪初,中国才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对私营经济的政策引导,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未涉及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排除D项。故选C项。15.据学者统计,从1949——1979年间学界发表关于洋务运动研究文章114篇,远低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鸦片战争等主题;从1979年—1999年间,学界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章不下623篇,成为仅次于辛亥革命的研究热点。这种变化反映了()A.时代发展影响学术的研究B.历史研究方法的改进C.学者对历史事件评价不同D.历史研究理论的创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在80年代后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与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进行、向西方学习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需要有关,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洋务运动在80年代后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与当时中国改革开放有关,无法体现历史研究方法的改进,排除B项;根据材料只能看出洋务运动在80年代后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看不出学者对历史事件评价,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历史研究理论的创新,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时上流社会中流行射类、蹴鞠、棋类、水上活动、角力、田径、武术、节令游戏以及百戏等体育活动。《宋史》中记载,上流社会对体育礼仪的规定非常严格,如打球包括了鼓乐、服饰、仪式等等诸多程序和规矩,礼法森严。朱熹提出“修建射圃,提倡习射;效法孔孟,尊崇六艺以及登山郊游,导引调息”的体育思想。民间也兴起各类体育活动,并出现大量专业的体育“社”,如打毬社、齐云社、角抵社、锦标社、锦体社、英略社等。宋代《齐云社规》记载蹴鞠有十紧要:“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要温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谦让、要礼法、要精神。”都城开封街市店铺甚至还专门出售一种儿童秋千,设计精巧,深受百姓喜爱。城市里也出现一些新的娱乐场所,将文艺表演和休闲体育结合起来,吸引大量的市民来休闲娱乐。——摘编自周丛改《宋代体育的繁荣及其成因》材料二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提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认为“学生芒有强健的体魄和浓厚的国家观念,二者兼具,然后方能担负起救国救民复兴御侮的重任。”在张伯苓看来,体育可以“增进全身之健康,使一切动作敏捷正确,精神愉快,产生美观,并养成能守纪律,重协力,尚仁侠之健全人格。”他提出“民主政治即是体育精神。体验过体育的竞争、团结、合作以后,推行民主政治要有利得多”。他从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主张德智体三育并进,“造成德育、智育、体育完全发达的人才”。

8——摘编自霍玉《张伯苓:中国近代体育教育先行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体育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苓体育思想的内容并简述其历史意义。【答案】(1)特点:体育活动内容丰富;体育受众范围广(平民化大众化),娱乐件、专业性发展趋势;体育与文化的结合(受理学的影响)。成因:封建经济的繁荣,物质的富足,为体育娱乐活动提供物质基础;社会风气相对宽松,市民阶层的兴起;理学的世俗化平民化趋势。(2)内容:发展体育和爱国救亡相结合;体育是公民素养、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手段,主张徳智体全面发展。历史意义:有利于促进中国体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有利于改善国民体质;有利于解放国民思想,促进社会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宋朝时上流社会中流行射类、蹴鞠、棋类、水上活动、角力、田径、武术、节令游戏以及百戏等体育活动”可知体育活动内容丰富;根据材料“民间也兴起各类体育活动,并出现大量专业的体育”可知体育受众范围广(平民化大众化),娱乐件、专业性发展趋势;根据材料“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要温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谦让、要礼法、要精神。”可知体育与文化的结合(受理学的影响)。成因:结合宋代经济的特征可知封建经济的繁荣,物质的富足,为体育娱乐活动提供物质基础;结合宋代的社会变化可知社会风气相对宽松,市民阶层的兴起;结合宋代的思想文化可知理学的世俗化平民化趋势。【小问2详解】内容:根据材料“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可知发展体育和爱国救亡相结合;根据材料“增进全身之健康,使一切动作敏捷正确,精神愉快,产生美观,并养成能守纪律,重协力,尚仁侠之健全人格。”“造成德育、智育、体育完全发达人才”可知体育是公民素养、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手段,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从张伯苓的教育思想对教育发展、国民体质思想解放等方面分析可知有利于促进中国体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有利于改善国民体质;有利于解放国民思想,促进社会发展。17.商业、商人的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9浙江龙游(县名)商帮发轫于南宋,活跃于明中叶,鼎盛于乾隆年间,清末趋于没落。南宋以来儒学贴近实际,浙东学派讲求事功,经世致用。龙游商帮在儒学滋润下,崇仁重义,义利并举,亦贾亦儒。龙游商人走南闯北,借助四省通衢的交通优势,以及竹、木、茶、油等产业优势,积累了不少资本。他们将钱投入工矿企业、造纸业、印刷业等,采用企业式的投资经营,用雇佣劳动关系代替单一的家庭生产方式。龙游商人还不排斥外地商帮对本乡的渗透,相处友善,吸收外地商人于己帮,推进了龙游商帮的发展。——摘编自陈学文《龙游商帮研究》材料二1901年,清政府商务大臣盛宣怀指出:“华商虽有各商帮组织,但互分畛域,各行其是,每当与洋商交易往来,总不能相敌。”1904年,上海、天津等通商大埠率先成立商会,并制定了《商会简明章程》。1912年全国性商会组织成立。商会是所在地区的不同籍贯、不同行业的商人组成的新式商办团体。20世纪初,上海商务总会倡导大规模抵制洋货运动,多地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运动。商会还积极参加了清末的国会请愿运动以“尽立宪国民之义务”,部分商界的有识之士从支持立宪转向支持革命。五四运动期间,一些地区的商会领导商人罢市,抗议政府逮捕爱国学生,要求维护国家主权。总之,近代商会“登高一呼,众商皆应”,其影响力突破了经济领域而变得更加广泛和深远。——摘编自伍继延《从“商帮”到“商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浙江龙游商帮兴起原因。(2)根据林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商会与传统商帮相比的新变化。(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商会所作的救国努力。【答案】(1)原因:龙游商人具有优秀的经商理念和商业精神(开拓进取、开放包容);善于利川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从事生产方式的创新;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如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快;白银货币化;赋役制度改革,政府对社会的人身控制松弛;传统儒学的发展,社会“四民”观念淡化。(2)新变化:商会突破了商帮的地缘血缘和业缘限制,具有开放性、自愿性特点;其组织程度更高,自觉性、独立性强;社会影响力更大,是近代重要的爱国力量。(3)评价: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近代商会所作的救国努力的目的是救亡图存,体现爱国情怀。为民族工商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反帝反封建专制的民主革命进程,推动政治民主化,商人也成为一支重要的爱国力量;受制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其影响力有限,未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解析】

10【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龙游商帮在儒学滋润下,崇仁重义,义利并举,亦贾亦儒”可知,龙游商人具有优秀的经商理念和商业精神(开拓进取、开放包容);根据材料“龙游商人走南闯北,借助四省通衢的交通优势,以及竹、木、茶、油等产业优势,积累了不少资本”可知,善于利川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根据材料“他们将钱投入工矿企业、造纸业、印刷业等,采用企业式的投资经营,用雇佣劳动关系代替单一的家庭生产方式。龙游商人还不排斥外地商帮对本乡的渗透,相处友善,吸收外地商人于己帮,推进了龙游商帮的发展”可知,积极从事生产方式的创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还包括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快;白银货币化;赋役制度改革,政府对社会的人身控制松弛;传统儒学的发展,社会“四民”观念淡化。(2)新变化:根据材料“1912年全国性商会组织成立。商会是所在地区的不同籍贯、不同行业的商人组成的新式商办团体”可知,商会突破了商帮的地缘血缘和业缘限制,具有开放性、自愿性特点;根据材料“20世纪初,上海商务总会倡导大规模抵制洋货运动,多地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运动。商会还积极参加了清末的国会请愿运动以‘尽立宪国民之义务’,部分商界的有识之士从支持立宪转向支持革命。五四运动期间,一些地区的商会领导商人罢市,抗议政府逮捕爱国学生,要求维护国家主权”可知,其组织程度更高,自觉性、独立性强;社会影响力更大,是近代重要的爱国力量。(3)评价:根据材料“20世纪初,上海商务总会倡导大规模抵制洋货运动,多地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运动。商会还积极参加了清末的国会请愿运动以‘尽立宪国民之义务’,部分商界的有识之士从支持立宪转向支持革命。五四运动期间,一些地区的商会领导商人罢市,抗议政府逮捕爱国学生,要求维护国家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评价近代商会所作的救国努力,如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近代商会所作的救国努力的目的是救亡图存,体现爱国情怀。为民族工商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反帝反封建专制的民主革命进程,推动政治民主化,商人也成为一支重要的爱国力量;受制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其影响力有限,未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等等。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重大历史转折即重要战略机遇,对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极其难得和生死攸关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实践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实现重大历史转折。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表现内容各不相同,表现形式惊人相似。转折背景:均有一个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敌人,或是外国入侵者,或是国内反革命集团,即将被打倒或已经被打倒;均有一个“中国向何处去”的严肃问题,两种命运、两个前途、两条道路,继续前进还是停滞或倒退,二者必居其一。转折标志:均有一个党的重要会议召开。转折成效:均有一个理想或超好预期的结果或趋向。——摘编自段若鹏《实践是检验中国共产党的唯一标准一一奠定今日中国的三次重大历史转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历史转折拟定一个观点,并进行分析论证。(要求观点正确,论证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

11观点示例:中共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促进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中共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事求是是中共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功实现的关键勇于纠正错误是中共历史上重大转折实现的前提试题分析:考生需要明确理解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例如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从这些重要事件中去提炼观点。根据材料信息的提示从转折的背景和成效两个维度进行分析论证。【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转折有很多次。因此可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中的几次进行论述即可。如选择遵义会议,可从遵义会议的内容影响进行概括。也可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论述其主要内容及影响。

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