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年七宝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5月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5分)(一)按要求填空(5分)1.(1)_______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宫赋》)(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疑问的语气写出了秦在财富搜刮与挥霍上的反差行为。(4)《六国论》中,苏洵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齐国终至灭亡的原因。【答案】①.廊腰缦回②.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③.奈何取之尽锱铢④.用之如泥沙⑤.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缦”“赂”“锱铢”“嬴”。(二)按要求选择(10分)2.《左传》为__________史书;《史记》为__________史书;《战国策》为___________史书()A.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B.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C.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D.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左传》,春秋时期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故选B。3.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理解不恰当的是()
1A.“黔首”是指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B.赋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对描写对象的议论。C.“论”分为史论与政论,苏洵的《六国论》属于前者。D.“四海”有“天下”之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苏洵的《六国论》属于前者”错误,《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属于政论,所以属于后者。故选C。4.下列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清明这天,姐妹们都出来祭饯花神,唯独不见黛玉,宝钗便往潇湘馆找黛玉。B.宝玉黛玉二人口角,贾母不放心,让宝钗来瞧瞧。二人已经和好,被她嘲笑:“倒像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哪里还要人去说合。”C.宝钗见王夫人抄检大观园,便自己避嫌,搬了出去。D.宝玉在凤姐生日那天偷偷带茗烟去了郊外水仙庵祭晴雯,回来借口说是给北静王死妾探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A.“清明”错误,应是芒种节。B.“让宝钗来瞧瞧。二人已经和好,被她嘲笑”错误,是“王熙凤”。D.“祭晴雯”错误,是祭奠金钏儿。故选C。5.以下李、杜交游中,最容易造成新冠病毒传播的是()A.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B.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C.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D.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A
2.句意:秋天,喝醉了便同睡在一个被窝里,白天总是携手同行。“共被”“携手”都属于近距离接触,最容易造成新冠病毒传播。B.句意: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由“入我梦”可知,二人不在一起,不容易造成病毒传播。C.句意:独自一人寂寞的坐在书斋里,日日夜夜地思念着你。由“寂寞”“独”可知,二人不在一起,不容易造成病毒传播。D.句意: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共饮,再次探讨一下我们的诗作呢?由“何时”可知,二人不在一处,不容易造成病毒传播。故选A。6.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科幻作品的贡献是独特的,是其它各种作品通常无法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意义上说,__________。而且,现在看来似乎也只有科幻在着力承担着这方面的社会责任。__________。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现象。②这就是对技术滥用的深切担忧,对未来世界的悲观猜测。③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至少可以理解为对科学技术的一种人文关怀。④这些幻想作品,无疑是当代科学文化传播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A.③②④①B.②③④①C.②①③④D.②④③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分析前语境信息“科幻作品的贡献是独特的,是其它各种作品通常无法提供的”,抓住陈述对象“科幻作品的贡献”和关键信息“独特”“无法提供”,②③两句的“这”应该紧随其后,而且③中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承接②句中的“悲观猜测”,所以应为②③;下一步抓住③句中的关键词句“对科学技术的一种人文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意味着后面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分析“幻想作品”的意义,即“这些幻想作品,无疑是当代科学文化传播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第三空选择④;第四空处在语段最后,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概括,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现象”放在最后起总结概括作用。故选B二、阅读(65分)(一)(1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3论《红楼梦》的人物出场艺术关四平①所谓“出场定型”,意为人物一出场,作者即总体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以使读者对此人物形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对他们的出场,作者就采用了“出场定型”的聚焦式方法,以给读者一个总体的深刻印象。二人正式出场是在第三回,作者以内视点的方法集中笔墨次第写来,先在林黛玉眼中写贾宝玉,再在贾宝玉眼中写林黛玉。二人四目相对,俱是有情,眼中泪,心中事,意中人皆由此一见始,作者着意在对方眼中写出,可谓匠心独运,颇有深意。②黛玉见宝玉是先视形,再由形窥神,由神知人。形包括服饰与容貌等方面,服饰描写一再强调,冠、褂、袄、裤、靴、玉齐全,纯用工笔,显出贵族公子的气派;容貌描写双重用墨,面、色、鬓、眉、目、态具在,昭示其美男子的神韵。“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与“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等前后两段传神之笔,语异而意同,重在写其内心之情,强调他是古今少有的多情种。两首《西江月》,意在揭示其与传统评价标准相违背的带有叛逆色彩的独特思想性格——“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这似贬实褒、明贬暗褒、寓褒于贬的手法,全面地概括了贾宝玉的不合时宜特征,可以视之为统领全书贾宝玉形象的总纲。③宝玉见黛玉是先总写,再细描;先观貌,次看神,后写心。总写只用八个字:“细看形容,与众各别。”这是形神兼备的包括气质、风度在内的出类拔萃的整体感觉。细描重在借形传神,以“眉目”传情达意。“眉”以“似蹙非蹙”状之,现出其多愁善感的性格;“目”以“似喜非喜”状之,写出她敏感多疑的禀性。而“态”、“娇”、“闲静”、“弱”、“病”等词语的推敲,意在突出她的气质方面的独特性。这里面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影响,已为此后的性格发展作好了铺垫。“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与前相应又对黛玉形象作一综括,强调其聪明颖悟、智慧过人以及无人可及胜过西施的病态美。宝玉眼中的这段描写又与同回前面众人眼中的黛玉形象——“举止言谈不俗”,“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相互映衬,相互印证,达到全书的最高层次。④凡此可见,“出场定型”的写人方法用在小说主要人物身上是颇为允当的,它可以在人物亮相的瞬间一下子使其形象鲜明起来,给读者一个明确深刻的总体印象,使读者容易把握。同时,也为人物思想性格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定型”(思想性格)与“定形”(外貌特征)的相互映照,内视点与外视点交叉综合运用的艺术处理,也使这种方法具有了相当大的艺术张力。
4⑤若追源溯流,可知这是曹雪芹在集前人之大成基础上的新创造。我们先来看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出场定型”写人方法的运用。它的主要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曹操等均是“出场定型”,如曹操的奸雄性格定性在作者57个字的概述中“出场定型”,并且以许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定下其一生的性格基调,在以后一系列反复强化的传奇性情节中,作品围绕其“奸”与“雄”这两个层面,不断强化其性格定性。又如《水浒传》的中心人物宋江形象的塑造,也是“出场定型”。他一出场,作者是以内视点的角度写之,即借书中人物何涛眼中写出,以一段四六韵语兼写形神,然后是三百余字的全方位介绍,最后以一首《临江仙》词收结之。⑥综上可见,“出场定型”是保留在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的一种写人艺术经验,《红楼梦》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又发展之,进而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比如:虽同是“定型”与“定形”的辩证统一,《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水浒传》所定之“型”,主要是人物道德与才能等内容,还显得单薄,而《红楼梦》所定之“型”,其内涵则丰富得多,已深入到人物的感觉、知觉、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层面,而这些内容显然是人物形象塑造当中更细密、更隐微、更具个性化的东西。如果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水浒传》所定之“形”,主要在于眉目的不凡及其所包含的某类人物的特征与象征意义,那么《红楼梦》所定之“形”,则更注重眉目中所透露出来的人物独有的气质风度与神态情韵。(选自《论〈红楼梦〉的人物出场艺术》,有删改)7.下列对于“出场定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场定型”是指人物一出场,作者就从总体上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的一种方法。B.内视点与外视点交叉运用的艺术处理,使“出场定型”在人物的描绘上有了相当大的艺术张力。C.“出场定型”这种方法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中都得到了应用,如对曹操、宋江等人的描写。D.“出场定型”能够使小说中的人物在亮相的瞬间形象鲜明,它主要包括“由形到神”和“由神到形”两种。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对《红楼梦》的中心人物,曹雪芹都采取了“出场定型”的方法。如对贾宝玉,作者从服饰、容貌、内心之情等多个方面为其“定型”。B.《红楼梦》宝黛二人正式出场时,作者先在林黛玉眼中写贾宝玉,再在贾宝玉眼中写林黛玉,符合内、外视点相结合的处理手法。C.“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定下了曹操一生的性格基调,在随后的情节发展中,曹操“奸”、“雄”的性格特征不断得到强化。D.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的人物“出场定型”法,是在学习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写人艺术经验后,又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创造。9.概括第③段的论述思路10.请依据本文内容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描写成为文学经典的原因
5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答案】7.D8.C9.先总体交代黛玉的出场定型以宝玉的视角展开;然后分别从总写其形神/整体感觉、细描借形传神和以诗句加以综括三点展开论述;最后,论述宝玉眼中刻画黛玉形象的效果,总结全段。10.王熙凤的出场运用了“出场定型”的写人方法。以林黛玉的视角(听觉、视觉和心理)来写,先写王熙凤的语言“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声先闻;再写黛玉的心理;然后浓墨重彩的描写王熙凤精美华丽的衣着;最后描写她的容貌。其人其形之外,体现王熙凤位高权重,深得贾母喜爱,心机深沉(颇有城府)。这样的描写手法使王熙凤这一形象形神兼备。【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说“它主要包括‘由形到神’和‘由神到形’两种”属于无中生有,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黛玉见宝玉是先视形,再由形窥神,由神知人”“宝玉见黛玉是先总写,再细描;先观貌,次看神,后写心”,并没有分出明确的两类。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都”过于绝对。原文“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对他们的出场,作者就采用了‘出场定型’的聚焦式方法”是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出场采取了“出场定型”的方法,是说这种写人方法用在小说主要人物身上颇为允当,但并没有说所有中心人物都采取了这种写法。B.“符合内、外视点相结合”错误,第一段说的是“二人正式出场是在第三回,作者以内视点的方法集中笔墨次第写来,先在林黛玉……再在贾宝玉……”,是“内视点”。D.“是在学习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写人艺术经验后”错误,第五段说“若追源溯流,可知这是曹雪芹在集前人之大成基础上的新创造。我们先来看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又如《水浒传》……”和第六段“综上可见,‘出场定型’是保留在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的一种写人艺术经验,《红楼梦》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又发展之”,由此可知,文中只是说曹雪芹集前人之大成,并没有说是学习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写人艺术经验。
6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三段,采用总分总结构。第一句话“宝玉见黛玉是先总写,再细描;先观貌,次看神,后写心”总体交代黛玉的出场定型以宝玉的视角展开。接下来是分写:“总写只用八个字:‘细看形容,与众各别。’这是形神兼备的包括气质、风度在内的出类拔萃的整体感觉”总写其形神/整体感觉;“细描重在借形传神……意在突出她的气质方面的独特性”细描借形传神;“‘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与前相应又对黛玉形象作一综括,强调其聪明颖悟、智慧过人以及无人可及胜过西施的病态美”以诗句加以综括。最后“宝玉眼中的这段描写又与同回前面众人眼中的黛玉形象……达到全书的最高层次”论述宝玉眼中刻画黛玉形象的效果,总结全段。【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这是“林黛玉进贾府”一章,是站在林黛玉的角度上,从林黛玉的听觉、视觉和心理等多个角度来描写王熙凤的出场。结合“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可知,这是林黛玉听到的,王熙凤出场时的语言描写,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先写她爽朗的笑声与不受约束的语言,展现出她在贾府与众不同的地位;“黛玉纳罕道”是林黛玉的心理描写,“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以林黛玉的心理来表现王熙凤的气场和地位;“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这是林黛玉眼中王熙凤的服饰打扮,衣着精美华丽、光鲜亮丽,毫不掩饰自己;“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这是林黛玉眼中王熙凤的容貌特点,精明强干、八面玲珑的形象跃然纸上。总之,深得贾母的恩宠和王夫人的赏识,荣府的实际执掌人,美貌又心机颇深的王熙凤形象就定格了。“出场定型”写人方法的运用使王熙凤这一形象形神兼备。(二)(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后院
7王安忆①无论你走到哪一座城市,你只要来到后院,便会发现,所有的风景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内心,这种相似令我们怦然心动。所有的陌生与新奇退去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知己知彼的亲近。这里的一切都是我们所理解的,几乎是贴肤贴肉的,无须翻译和解释,是一猜就能猜到的。这是所有风景中最为性感的一种,它是裸着的。当我们对一座城市感到畏惧与胆怯的时候,那么就到后院去,那里有我们所熟识的、有情有义的东西。②有一次,在德国旅行。一个月后,身心都已经疲乏,好奇心退去后是深深的隔膜,我好像是从一帧帧明信片前踱过,教堂、音乐厅、森林、莱茵河,它们美不胜收,却与我两不相干。我想,旅行其实是深深的寂寞,只是新鲜掩盖了这些。这一日我来到海德堡的一所公寓,从厕所里看见了公寓的后院,我看见后院和后院连成一排,连绵的屋顶上有电视天线,还有老虎天窗。我甚至觉得鸽哨马上就会响起,有一群鸽子要从邻居的鸽房里腾空而起。这是最日常的情景,这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日日夜夜都有的情景,这是钻心钻肺的情景,真教人又苦又甜。再继续我的旅行,那些风景之中便有了一点肺腑之言,有了一点两心相知,许多不懂的我都懂了。③又有一次,我来到河道纵横的阿姆斯特丹,一个人躺在旅馆房间里,好像被这个世界遗忘了。旅行总是孤寂无靠的,有举目无亲之感。来到一个陌生地方就像遇到一个陌生人,无从攀谈。你越是想急切地融入这地方,与它打成一片,却越是进入不得,仿佛受到无形的排斥。阿姆斯特丹的水网有一种神秘的气氛,你好像走入了一个迷宫,水网还带有古老的气息,把你带到遥远的运河时代,古风淳淳,阴森之感便油然而起。当晨曦透进窗户,我起床拉开窗幔,后窗外面是一个小院。一个男人正从木梯上走下来,手里拿着一件什么工具,要去干一件早晨的家务活儿。这情景似曾相识,这样的早晨和所有的早晨并无二致,渗进我们的身心。它能够引导我们进入许多陌生的异地,它也是我们孤身旅行时的后方。④柏林的后院也有着亲切的面目。前边是著名的库登大街,灯火彻夜通明,当足球赛结束的时候,喇叭声和欢呼声会阵阵传来,真是奇光异色。灯光与市声笼罩在城市的上空,就像一片海市蜃楼。而后院里的嘈杂却是真切到你心里去的。楼下是一个咖啡馆,厨房里的气味从后院飘进我的房间,还有厨娘和男招待的说话声。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是在打情骂俏。打情骂俏是国际性的语言,走到哪里都一样。它将柏林的浮华像面纱一样揭去,裸露出它家常的表情。这是我们最诚恳的表情之一,含着朝起暮归的希望。这也是联系着我们的心的东西,是心里那一点沉底的东西,我们走到哪就带到哪。⑤在旧金山我曾经在露台上看见邻人的露台。露台也是具有后院性质的地方,也是生活的里层。正是傍晚,太阳在西边落下,露台上坐着一些青年。当青年们站在街头或者地铁车站,他们无一例外都带有莫测的神情,而在露台上,他们都变得好懂了。这里露台连着露台,翻过一排屋脊,就又是露台连着露台。这里有受挫的生活,抱着轻轻的伤痛。
8香港那地方是寸土寸金,后院已被楼房吞没,后窗挤着后窗。夜半醒来,邻人家的排风扇还在呼呼地运转。这是一个静谧的时刻,这静谧不是万籁俱寂的静谧,而是有声的静谧,是从嘈杂、纷繁中辟出的一种静寂之声,也带有一些蚀骨的伤痛。这些后院使你明白,无论这世界多么大,多么面目各异,可内心却只有一个。这是旅行中最见真情的一刻。【乙】重大的心灵情节(节选)—王安忆散文创作论①王安忆说过“散文在我看来一定是成熟的完美的作品,它们是比小说、戏剧、诗更纯粹的东西,它们是完全裸着的精神,是灵魂的直白”(《乘火车旅行,自序》),她推崇的是《我与地坛》《融入野地》这类作品。她认为在这些作品中,“有着一些相当重要的事物。这事物重要到与人的存在有关,它是一些对人生大问题的苦思冥想”(《情感的生命》)②关于情节性的见解,王安忆再次显现出她文体的自觉。她强调散文与小说相异的非虚构性特征,要求散文中的情节必须是真实的,对于那些煽情滥情的文字,她都持否定态度,她认为“散文的情节是原生状的扎根在你的心灵里,散文在情节上没有技术可言”(《情感的生命》)③王安忆的散文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心灵性,在王安忆的游记散文中表现得最为直白,最为裸露。描山画水不是她散文的主题,孤旅的情怀才是她全力表现的心灵内容,诚如她所说的那样:“孤旅总是能够引发情绪和思索的。”(《情感的生命》)11.下列对甲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使用“你”能够增强亲切感,易使读者产生共鸣,引发阅读的兴趣。B.在作者看来,在未触及到后院之前,虽然旅行能带来美不胜收的新景象,但旅行总是孤寂的,有举目无亲之感。C.通过柏林奇光异色的城市风景与后院“厨娘和男招待的说话声”这一情景的对比,表达出作者对后院的喜爱。D.旧金山能“在露台上能看见邻人的露台”,而寸金寸土的香港则不然,总是因无后院带给作者一种蚀骨之痛。12.有人认为甲文第5段画线部分可以删去,你认同吗?请说说你的理由。13.联系全文,分析甲文标题“后院”的丰富内涵。14.结合乙文,具体分析甲文中作者是如何体现其散文创作理念的。【答案】11.D12.
9不认同。前文描写的后院,都是具备空间实体的后院,而画线句描写了香港是“后院已被楼房吞没”的城市,它们只有“无实体”的“后院”;然而香港虽无实体后院,但其“有声的静谧”也是“后院”的一种,使作者笔下的“后院”超越了空间,丰富了内涵(或“前后形成对比”);画线部分也通过“后窗”的静谧所带来的“蚀骨的伤痛”更强化了作者对现代化都市寸土寸金、空间被不断挤压而产生的伤感之情。13.(1)城市富丽浮华的背后,人家后院、露台或后窗等地方;(2)人们真实地、家常地生活,最日常、最生活化表达自己情意的场景所在;(3)是孤身旅行的后方,消除我们对于城市的畏惧,让人觉得亲切、心安之处;(4)承载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家的眷念,让作者感知人类共同忧喜的所在。14.(1)王安忆认为散文当表达对“人生大问题的苦思冥想”,要与“人的存在”有关,在甲文中,作者借对后院的描写抒发了孤旅情思和对家的眷念之情,这正是与“人的存在”有关的主题,表达了人类所共有的家国之思。(2)王安忆要求散文的情节是真实的,拒绝煽情滥情的文字。在甲文中,作者选取了自己在海德堡、阿姆斯特丹、柏林、香港等地旅行的真实经历,描写自身的见闻和感受,情由境生,方能引发读者对后院的共鸣。(3)王安忆重视心灵性的表达,孤旅情怀是她散文全力表现的内容。甲文中在作者看来,旅行虽能带来美不胜收的新景象,但旅行亦是孤寂的,有举目无亲之感,旅途中最触动人心的却是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它能让旅行者摆脱对城市的恐惧和胆怯,这种借后院来排遣孤旅之情着实符合她散文的创作理念。【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香港则不然,总是因无后院”错误,由甲文最后一段“香港那地方……夜半醒来……这是一个静谧的时刻,这静谧不是万籁俱寂的静谧,而是有声的静谧,是从嘈杂、纷繁中辟出的一种静寂之声……这些后院使你明白,无论这世界多么大,多么面目各异,可内心却只有一个”可知,香港虽无具体的后院,但其“有声的静谧”也是“后院”。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观点,观点应该是不认同。然后具体阐述理由,应具体分析划线句子的内容和其作用。这一部分文字是描写香港这地方的后院,与别处不同,因为“后院已被楼房吞没”,没有具体的后院,作者在这里直接感受到的是“夜半醒来,邻人家的排风扇还在呼呼地运转”,这正是“寸土寸金”的香港对后院这一心灵净土的侵蚀,作者描写这一文段,包含了自己的情感,“蚀骨的伤痛”正是因为现代化都市空间不断挤压而产生的伤感之情。
10但是作者在这里却有另一种感受,那就是“这是一个静谧的时刻,这静谧不是万籁俱寂的静谧,而是有声的静谧,是从嘈杂、纷繁中辟出的一种静寂之声”,这是和有现实后院的区别,在纷繁中能辟出的静寂之声,寻求心灵的一种静谧,正是使“后院”超越了空间概念,丰富了内涵,是在杂乱中学会寻求心灵的一种静谧的方法。【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标题含义分为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结合文本作者选取色几个城市的后院,都是在热闹繁华之后隐藏着的“公寓的后院”“老虎的天窗”“露台也是具有后院性质的地方,也是生活的里层”,因此概括出“后院”是城市富丽浮华的背后,是人家后院、露台或后窗等具体地方。深层含义:结合“那么就到后院去,那里有我们所熟识的、有情有义的东西”可知,后院不仅仅是一处地方,在作者看来它是有情有义的存在,“是最日常的情景,这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日日夜夜都有的情景,这是钻心钻肺的情景,真教人又苦又甜”说明后院是人们真实地、家常地生活,但却是打动人心的地方,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意的场景所在。结合“露台上坐着一些青年。当青年们站在街头或者地铁车站,他们无一例外都带有莫测的神情,而在露台上,他们都变得好懂了”“它将柏林的浮华像面纱一样揭去,裸露出它家常的表情。这是我们最诚恳的表情之一,含着朝起暮归的希望。这也是联系着我们的心的东西,是心里那一点沉底的东西,我们走到哪就带到哪”可知,后院是作者在旅行时候,在一座陌生城市中觉得亲切、心安之处,在这里,没有陌生,没有畏惧,能用心感受能真切的理解。结合“这些后院使你明白,无论这世界多么大,多么面目各异,可内心却只有一个。这是旅行中最见真情的一刻”可知,看过不同地方的后院之后,作者感受到的是不论各处风景多么不同,但是在那里作者能感知人类共同的忧喜,后院是承载这些真实感情的地方,“内心却只有一个”承载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家的眷念。【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乙文中作者散文创作的理念。然后具体在甲文中分析这一理念的具体运用和体现。第一个创作理念,结合文本“有着一些相当重要的事物。这事物重要到与人的存在有关,它是一些对人生大问题的苦思冥想”可知,王安忆认为散文应当表达对“人生大问题的苦思冥想”,要与“人的存在”有关。甲文对这一理念的体现主要是这篇文章的主题,这篇文章作者描写了旅行途中的各个地方后院带给作者的心灵感受,抒发的情感正是孤旅情思和对家的眷念,而这种在各地后院当中体会感知到的人类共同的忧喜,正是体现了“人生大问题的苦思冥想”“人的存在”这一创作理念。
11第二个创作理念,结合文本“王安忆再次显现出她文体的自觉。她强调散文与小说相异的非虚,构性特征,要求散文中的情节必须是真实的,对于那些煽情滥情的文字,她都持否定态度”可知,王安忆认为散文情节是真实的,拒绝煽情滥情的文字。甲文对这一理念的体现主要是这篇文章的情节内容,这篇文章作者描写了在海德堡、阿姆斯特丹、柏林、香港等地旅行的真实经历以及旅行途中的各个地方后院带给作者的心灵感受,正是体现了“真实”“拒绝煽情滥情”这一创作理念。第三个创作理念,结合文本“王安忆的散文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孤旅的情怀才是她全力表现的心灵内容”可知,王安忆重视心灵性的表达,孤旅情怀是她散文全力表现的内容。甲文对这一理念的体现主要是这篇文章中作者最内心感受描写的部分,“这是钻心钻肺的情景,真教人又苦又甜。再继续我的旅行,那些风景之中便有了一点肺腑之言,有了一点两心相知,许多不懂的我都懂了”“这是我们最诚恳的表情之一,含着朝起暮归的希望。这也是联系着我们的心的东西,是心里那一点沉底的东西,我们走到哪就带到哪”“这些后院使你明白,无论这世界多么大,多么面目各异,可内心却只有一个。这是旅行中最见真情的一刻”这些都是作者在旅行中面对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的内心感悟,作者借后院摆脱对城市的恐惧和胆怯,借后院排遣孤旅之情,这种对内心感受到捕捉和再现,正是体现了“重视心灵性的表达”“孤旅情怀”这一创作理念。(三)(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东溪①【宋】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注】①本诗写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梅尧臣老病缠身,为母服丧即将结束,将要赴任的时期。15.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诗人到此的缘由,及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从而流连忘返的情感。B.诗歌描绘是东溪夏天的景象,从“野凫眠岸有闲意”“短短蒲茸齐似剪”等诗句可以看出。C.诗歌的五、六句写水旁岸边,沙滩经过河水的无数次冲洗,像筛过似的洁净,表现了溪水纯净透明的特点。D.结尾以“情虽不厌”回应了第二句的“发船迟”,而“住不得”则表达了心中的无奈之情。16.以下评价最适合用于本诗的一项是()A.含蓄深沉B.洒脱飘逸C.清新隽永D.轻快明丽17.赏析本诗画线句的妙处。【答案】15.B16.C17.(1)“野凫眠岸”“老树着花”八个字,就捕捉住水乡春日最具特征的景物,诗人用简淡笔墨略作勾勒,意象生动,跃然纸上。(2
12)“有意闲”“无丑枝”使用比拟的修辞,表达了他对野凫眠岸和老树着花的独到感受、新鲜发现。(3)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厌恶污浊官场和喧嚣尘世、向往清新幽美大自然的“野情”“闲意”。【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夏天”错误,由“老树着花”“短短蒲茸”可知,应是春季。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从写景来看,诗人描写水乡春日最具特征的景物,如“野凫眠岸”“老树着花”“短短蒲茸”“明净沙石”,清新幽美;从表情来看,诗人借助“发船迟”和“车马疲”的对比表达对扰攘闹市的厌烦;通过写景表达对污浊官场和喧嚣尘世的厌恶以及对清新幽美大自然的“野情”“闲意”的向往,意味隽永。A.“含蓄深沉”与诗中清新之景不合。B.“洒脱飘逸”在诗中没有体现。D.“轻快明丽”与诗中隐含的对喧嚣尘世的厌恶不合。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手法分析表达效果。“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意思是“几只野鸭子懒洋洋地掩颈卧在岸边打盹儿;几棵枯老的树,其枝头竟然绽放出耀眼的春花”。这里抓住两幅画面,一是野鸭打盹儿,二是老树着花,这是一幅既闲适悠远又生机盎然的图景,展现了水乡春日的特点,写出来了野鸭子闲眠岸边的悠闲惬意,也写出了老树枝精神焕发开花的美丽。“闲”的是野鸭,“丑”的是老树,这是将事物拟人化了,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了物以人的感情。“凫眠”是人所共见的,而“闲意”则由作者的想象与感觉来,作者看到“野凫眠岸”,想象它的自由自在,感觉它“有闲意”,其实正是作者自己“爱闲”、“羡闲”;岸旁老树,春深着花,此亦乡村常见之景,但“老”与“丑”往往相连,说它“无丑枝”,是作者的新意,这样写,不仅使这一平常村野增添几分春色,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作者心情,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黑暗、尘世喧嚣,向往轻松闲适生活,流连大自然美景的感情。(四)(17分)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乙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惶恐再拜,介甫参政诛议阁下:曩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窃见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肃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成被其泽矣。天子用此,起介甫于不可起之中,引参大政,岂非欲望众人之所望于介甫。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下至闾阎细民、小吏走卒,亦窃窃怨叹,人人归咎于介甫,不知介甫亦尝闻其言而知其故乎?窃意门下之士,方日誉盛德而赞功业,未始有一人敢以此闻达于左右者也。非门下之士则皆曰:“彼方得君而专政,无为触之以取祸,不若坐而之,不过二三年,彼将自败。”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如光则不然,忝备交游之末,不敢苟避谴怒、不为介甫一一陈之。(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18.解释甲文加点字的含义(1)恤()(2)膏泽()19.可填入甲的虚词是()A.况B.然C.盖D.其20.可填入乙的虚词是()A.耶B.乎C.哉D.也2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先王之政:推举
14B.今介甫从政始期年:满一年C.下至闾阎细民:原指里巷的门,这里指平民百姓。D.忝备交游之末:有愧于,谦词22.下列对于甲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表明法令的出台是在皇帝的主持下的。B.王安石表明法令是由专责官吏议定的。C.王安石坚持变法是施行先王的为政之道。D.王安石声张变法是为天下人生财致富。23.乙文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B.若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C.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D.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提出的指责,引出“名实”这一根本问题,意在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后从大处高处着眼,为变法正名。B.司马光充分认可王安石的个人能力和学识,但他对王安石坚持变法可能产生的后果深感忧虑。C.司马光既不对王安石歌功颂德,也不坐观成败,而是客观地指出社会各阶层对变法的态度,并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D.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政见不同,但是在书信往来中始终抱着互相尊重的态度委婉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并坚持自己的政见。25.翻译下列句子。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案】18.①.“恤”,顾念,忧虑。②.“膏泽”,使……得到好处,施恩惠。19.C20.A21.A22.A23.B24.D25.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
15【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句意: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恤”,顾念,忧虑。(2)句意:使老百姓得到好处。“膏泽”,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施恩惠。【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句意: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在于名气是否符合(实际)。此处虚词放在句首,后文引发议论,“盖”用于句首的时候,可以表示要发表议论,所以此处使用“盖”。“况”放在句首,表示更进一层,相当于“况且”“何况”;“然”放在句首,单独使用表示转折,然而;“其”放在句首,可以作为代词,可以作为副词或连词,表示猜测、选择。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岂非欲望众人之所望于介甫”句意:岂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众人所厚望的您身上吗?此处虚词用于反问句的句末,和前面的“岂”构成反问,“耶”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提顿、反问、选择、测度、判断、感叹等,使用“耶”。“乎”,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揣度、祈使;“哉”,用于句末,表示感叹或反诘;“也”,用于句末,表示判断、解释、陈述。故选A。【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举”,施行。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16.“王安石表明法令的出台是在皇帝的主持下的”错误,文中“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进行变法是“受命于人主”,出于皇帝的意旨,而新法的制定出台是“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经过朝廷的认真讨论而订立。故选A。【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象这样的人不仅是不忠于您,也是不忠于朝廷的。如果您真的坚信变法主张,推广实行,等到二三年之后,则朝廷所受的祸害已经很深重了,怎么能够挽救呢?“不忠于介甫”和“不忠于朝廷”结构一致,都是状语后置句,“于介甫”“于朝廷”都是后置状语,和前面的谓语“不忠”不可断开,排除A;“此志”是“信”的宾语,动宾之间不可断开,排除D;“及”和“二三年”构成介宾短语,做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故选B。【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但是在书信往来中始终抱着互相尊重的态度委婉地表达个人的观点”错误,由甲文“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和乙文“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可知,两人都是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不是“态度委婉”。故选D。【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为”,因为;“故”,缘故;第一个“度”,计划,第二个“度”,动词,考虑;“是”,认为正确。参考译文:甲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在于名气是否符合(实际),名气符合实际后,天下之间就没人会去阻拦他了。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属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替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本来预料到它会这样的。
17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陛下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陛下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陛下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乙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怀着惶恐的心情再拜于介甫参政谏议阁下:从前,跟您议论起朝廷的政事,意见屡有不合,对此,不知道您已经察觉到了或是没有察觉到,然而对于我来说,对您的向往、敬慕之心始终没有改变。私下观察您独享天下的大名已经有三十多年,才能出众,学识丰富,难于起用,易于引退,远近的士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说介甫不起用便罢了,一起用就会立即求得天下太平,黎民百姓都会受到他的恩泽。天子因此起用您于不可起之中,任用您参与国家大政,岂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众人所厚望的您身上吗?到现在您执政才一周年,在朝廷的及来自各个地方的士大夫,没有一个不责备您,就像是从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的;下至平民百姓、小吏差役,也都窃窃私语,埋怨叹息,所有的人都把罪责推给您,不知道您可曾听到过这些议论并且知道是什么原因吧?我私下认为您的门下之士,正在天天称誉您的盛德,赞颂您的功业,没有一个人敢把这些情况通报给您。而不是您的门下之士就都说:“他正受到君王的信任而专断朝政,不要触犯他而自取其祸,不如坐着等待,不出二三年,他将自己遭到失败。”像这样的人不仅是不忠于您,也是不忠于朝廷的。如果您真的坚信变法主张,推广实行,等到二三年之后,则朝廷所受的祸害已经很深重了,怎么能够挽救呢?像我就跟门下之士和非门下之士的态度不同,有愧作为你的朋友中的一员,不敢只求目前免于您的谴责、愤怒,而不向您一一陈述自己的恳诚。(五)(1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论积贮疏贾谊①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18②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③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④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栗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节自《汉书·食货志》26.下列加点字释义正确的一项是()A.世之有饥穰:荒年B.大命将泛:漂浮,漂行C.卒然边境有急:最终D.淫侈之俗:纵欲27.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天下之大命也②苟以天下之大B.①故其畜积足恃②必固其根本C.①民不足而可治者②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①何为而不成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8.为文中划线句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B.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C.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D.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29.结合全文分析第四段的论述思路。【答案】26.A27.B28.B29.第四段首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接着说明积贮对治国安民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增加积贮的具体措施;最后回归劝戒、敦促文帝要重视农业生产、增加积贮的本意。【解析】【2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句意:国家命运将要覆灭。“泛”通“覂”,翻覆,覆灭。C.句意:突然边境有紧急情况。“卒”通“猝”,突然。
19D.句意:奢侈的风气。“淫”,过分,副词。故选A。【2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①句意:是国家的命脉。“之”,助词,的。②句意: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①句意: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其”,代词,他们的。②句意: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其”,代词,它的。C.①句意:百姓生活不富足却能把国家治理得好(使国家安定)。“而”,连词,表转折。②句意: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而”,连词,就,便,表承接。D.①句意:那么办什么事情还能办不成呢?“为”,动词,做。②句意: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为”,动词,治理。故选B。【2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农活。“其力”是“食”的宾语,“各食其力”的主语是“天下”,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末技游食”是“民”的定语,构成定中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故选B。【2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结构的能力。第四段主要是从正面论述积贮之利,首先第一句在上文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接着作者用“以攻则取”等几个分句,具体而概括地说明积贮对治国安民的重要作用,指出“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的大利;然后进一步提到增加积贮的具体措施,“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即鼓励人民从事农业生产,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自食其力,这样一来,积贮就会充足,老百姓也会安居乐业了;最后作者以最高统治者措施失当,以致于造成这样令人忧惧的局面作结,归结到劝戒、敦促文帝要重视农业生产,增加积贮的本意。参考译文:
20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挽救;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错过季节不下雨,百姓就将忧虑不安,年景不好,百姓纳不了税,朝廷就要出卖爵位,百姓就要出卖儿女。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耳有所闻了,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这种地步而皇上不震惊的呢?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曾遭受过。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假若兵灾旱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政治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各地,边远地方敢于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起来造反了。于是皇上才惊慌不安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还来得及吗?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本来可以做到使国家富足安定,却竟造成了这种令人危惧的局面!我真替陛下痛惜啊!三、写作(70分)30.根据以下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圣经》中说:“已有之事,后必再有。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然而在日新月异的当下,太阳底下发生了很多新鲜事,人们常说:“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以上这段文字对你认识世界有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答案】例文:传统文化•守正出新守正,谓之根;出新,谓之灵,兼备根基与灵气,方长久不衰。——题记于浩如烟海的三坟五典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在阖家团圆的传统节日里感受文化的姻缘,我们炎黄子孙,以传统文化为荣。
21往事历历却物是人非,时代更迭,物质文化趋于丰富和多元,于是传统文化相应地被一些人冷落,仪式被简化,内涵被扭曲。中秋时节,不少人于“屏上”赏月。此情此景,悲观者哀叹传承不在,乐观者笑谈与时俱进,传统文化,路在何方?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人措手不及,本该平静的心荡起浮躁的波纹。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生活节奏从舒缓的管弦乐变为激烈的打击乐,人们背负的太多,传统文化作为其中一元不由得被简化。然悲者自悲,传统文化需守正,乐者自乐,传统文化在出新。“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一直存在,并非新鲜。但如若使传承,则守其正,必不可缺。守,坚持;正,及经过无数次实践所提炼。《中庸》言:“君子重本,本立则道生。”不如借之以言“民族重本,本立则民生”。传统文化是立族之本,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理应热爱生旦净丑,敬爱传承艺人。守正,不是死守,笨守,“取其精华,去其槽粕”,才是其关键。心怀感激与敬仰,于中秋抛下手机,推掉应酬,与家人共赏玉盘悬空,这便是在守正了。传统文化犹如山之基,厚重且不可缺失,守得了,中华民族就有了在世界参差不齐的文化山峰中一览众山小的资本与自信。然而,“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天里都会有新的变化。传统文化想要传承发展,则出其新,亦不能少。《吕氏春秋》言:“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出新即创新,在文化潮流汹涌的时代,一味严防死守并不可取,传统文化犹如大江东去,源远流长,要使其生生不息,必然要依靠“出新”这个活水源头。哲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文化的江河奔涌,必然夹杂些许泥沙,出新,凭借时代的气息还江河一片澄清,不至于泥沙沉积江河堵塞。发扬传统文化天一样宽广海一样包容的特性,改造,升华,这样,传统文化的生机方可长久不衰,与日月同存。传统文化,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是民族自信的资本,是大国风范气度的体现。九层之台,始于累土,传统文化的守望,需要每个人的力量,守正出新,需要成为每个人的信仰,当我们对世界吼出秦腔的气魄,展现丝绸的梦幻时,何等骄傲,何等自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名言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前一种观点是《圣经》中的内容,强调的是事物不会单独出现,世上没有新鲜事儿,也就是强调世事不变;而材料后一种观点中,“新鲜事”“新的一天”则强调的是创新。从两则材料来看,貌似有些矛盾,前者强调不变,后者强调创新。
22我们不妨这样去理解,《圣经》说“天下无新事”,强调了学习和经验的重要性,人的一生为什么要强调学习和历练,就是当我们的思想有足够的储备时,面对任何新鲜费解的怪事,都可以从中寻找到洞穿本质的答案。这样看来,天下确实无新事,因为地球上人类每天发生的事情,都只不过是历史的重演而已,同样的剧本,换成不同的时空和不同的人,但事情的本质,仍旧是过去的翻版而已。后者强调的是,人们应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而不能因循守旧,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也就是说,两则材料是辩证的关系,不变的是本质,因此说世上没有新鲜事儿;从变的角度来看,世事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我们就需要不断创新,适应世界万物的变化。材料中包含的两个话题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统一的,因此,我们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写作,这是最佳立意,如果从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写作,也要兼顾另外一个方面,不然就会有偏题之嫌。此外,可以化大为小,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比如写“传统文化”的守正与创新,这样更容易操作。立意:1.抓住本质进行创新。2.既要守正,也要创新。3.创新之时也要恪守正道。
2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