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五)地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五)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天安门广场规定每天日出时间升旗,日落降旗,以象征五星红旗与太阳同升同落。下表为某月天安门广场的升旗和降旗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日期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升旗时间6:436:446:456:466:476:486:49降旗时间17:1217:1117:1017:0917:0817:0717:061.该月最有可能是()A.1月B.4月C.6月D.11月2.表格所示日期期间的正午,天安门广场的旗杆与杆影长度比值()A.小于1B.大于1C.先小于1,后大于1D.先大于1,后小于1【答案】1.D2.A【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天安门广场规定每天升旗时间为日出时间,降旗时间为日落时间。因此,由表格所示时间可算出每天的昼长,计算发现,每天昼长时间小于12小时,且从1日到7日的昼长逐渐变短,由此可推测,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继续向南移,11月符合条件,D正确;1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继续向北移,A错误;4月和6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影子最短在一年中的夏至日,此后旗杆影子逐渐变长,冬至日最长。表格所示日期期间(由上题分析为11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继续南移,杆影长度大于旗杆的长度,所以,旗杆与杆影长度比值小于1,A正确,B错误;一年中,由夏至日到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移动),天安门广场旗杆影子长度由短变长,旗杆与杆影长度比值先小于1,后大于1,C错误;由冬至日到第二年的夏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天安门广场旗杆影子长度由长变短,旗杆与杆影长度比值先大于1,后小于1,D错误;故选A。【点睛】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影子夏至日最短,冬至日最长。下图为我国华北山区某地气象站1月某日风向与气温增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注:风向可用风向方位角表示,风向方位角指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3.该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A10时B.12时C.15时D.18时4.推测该日16~19时气温变化的原因有()①地面辐射减弱②风向骤变,由东南转向西北③冷空气向山谷底部堆积④云层增厚,大气逆辐射加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3.C4.C【解析】【3题详解】图示虚线为气温增减变化曲线,只要增减变化为正值,气温就是在升高,图示虚线大致在15点左右处于连续增温的最低位置,因此,可能是该日气温最高的时间点,C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4题详解】该日16~19时气温下降,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①正确;风向角是以北方为基准,顺时针旋转的角度就为风向角,16时风向为西南风,19时风向为东南风,②错误;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冷空气向山谷底部堆积会降温,③正确;云层增厚,大气逆辐射加强,温度应该升高,④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点睛】影响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1.纬度(决定性因素):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2.地形: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阴坡的气温通常低于阳坡;谷地和盆地地形,由于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失,气温较高;如果有高大地形阻挡冬季风,冬季气温就会比较高。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会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如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夏季温度会略低,而冬季温度会略高。4.洋流:暖流会起到增温的作用,寒流会起到降温的作用。5.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如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这个原理可解释为什么南极的气温比北极更低);绿地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于裸地。6.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会使得气温升高。
2南四湖位于山东省南部偏西,全湖面积1266平方千米,是中国大型淡水湖泊之一。湖内1月平均气温-0.3℃,7月平均气温26.5℃。湖泊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低于年平均蒸发量。下图示意南四湖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南四湖平均面积多年保持稳定,主要是有()A.地下径流的渗漏B.积雪融水的注入C.河流径流的汇入D.人工运河的通过6.汇入南四湖的河流的水文特点是()A.径流年际变化小B.结冰期长达半年C.夏与初秋为汛期D.中下游为地上河【答案】5.C6.C【解析】【5题详解】根据“南四湖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低于年平均蒸发量”和流域图判断,南四湖面积多年保持稳定,是因为湖泊周边有河流径流的汇入,C对B错;地下径流补给量比较小,A错;人工运河主要的作用是航运,D错。综上,本题选C。【6题详解】根据“湖内1月平均气温-0.3℃“判断,南四湖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汇入南四湖的河流水文特征受气候的影响显著,表现为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大,A错;1月平均气温-0.3℃,说明有结冰期,但较短,B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即夏与初秋为汛期,C对;由图可知,图中河流无地上河的形成,且地上河为水系特点,D错。综上,本题选C。【点睛】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可以从流量、含沙量、水位、汛期、结冰期等方面描述。河流、湖泊的水系特征则包括流向、河源和河口、流程、支流数量和形状等。随着近来研学旅行市场渐趋升温,作为研学旅行空间载体的研学旅行基地受到了学界较大关注,研学旅行在国内发展如火如荼,将成为未来中国旅游业创新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我国研学存在分布不均现象(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华东地区研学旅游占比较其他地区高,根本原因是()A.经济发达B.交通便利C..政策支持D.教育发达8.西南地区较华南占比高,可能是由于()A.交通发达B.经济发达C..地域优势D.旅游资源【答案】7.A8.D【解析】【7题详解】华东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福建省、台湾省。涵盖长江三角洲,商品生产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是中国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经济区,A正确;研学旅游占比较大的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因北京市的首都职能,华北地区在交通、政策、教育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BC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故选A。【8题详解】华南地区,拥有粤港澳大湾区这一中国三大经济区之一,经济发达;位于珠江三角洲和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因此,ABC不符合题意;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经济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其研学旅游占比较华南占比高,主要得力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奇特性、地域性、多民族性、融合性、跨境性、生态性等特点,D正确。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研学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政策制定环境、经济发展基础、区位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教育发展水平。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一条狭长的沙坝上,海拔约1.8—3米。历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海冰包围,每到秋冬季多暴风雪发生。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效应,海水侵蚀使基瓦利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预计到2025年,该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49.形成狭长沙坝的地质作用是A.冰川侵蚀B.海浪堆积C.珊瑚堆积D.火山喷发10.近50年来,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最主要原因是A.暴风频率增加,风浪侵蚀海岸加剧B.植被遭破坏,抵抗侵蚀的能力下降C.海平面上升,岛屿沿岸低地被淹没D.海冰消融,失去海冰对岛岸的保护【答案】9.B10.D【解析】【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为沙坝,考虑是外力作用堆积的结果,排除A、D,又因其是沙坝,排除C珊瑚堆积;所以其成因考虑是海浪堆积的结果,读图可知,该地为满湖,因此其成因是河流和海浪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故答案选B项。【10题详解】首先材料以及现实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该区域风暴频率增加,排除A;也没有材料表明该地区原本植被丰富或者有植被破坏的提示,所以排除C;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纬高山地区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确会淹没低地,但是近100年以来,因为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才上升12cm,但是材料提示该岛面积是急剧减少,而且预计2025年该岛屿完全沉没海底,说明最主要的原因不在于海平面上升,二是海冰融化后失去对沙质岛岸的保护,面积急剧减少,答案选D项。下图示意某地质勘探队在局部区域实施钻探作业获得的资料。图中阴影部分是露天煤矿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11.该区域的构造地貌是()A.背斜谷B.向斜谷C.背斜山D.向斜山12.图中开采露天煤矿的最佳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1.D12.C【解析】【11题详解】根据图中三处取样点钻孔海拔以及煤层距地表深度可分别求出三地的煤层海拔高度,得出结论为中部煤层海拔较低,两侧煤层海拔较高,而该区域煤层的形成时间大致相同,故该区域同一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读该处等高线可知,该区域地貌为山地,因此构造地貌为向斜山,A、B、C错误,D正确。故选D。【12题详解】甲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露天采煤易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A错误;乙处位于山谷,若遇暴雨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B错误;丙处等高线稀疏,地势较缓,适合露天采煤,C正确;丁处无露天煤层分布,D错误。故选C。尘卷风是指由于地面局部强烈增温,在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小旋风,它可以把尘土和一些轻小物体卷扬到空中,形成一个尘柱(左图)。这些进入大气中的沙尘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气溶胶带来的“阳伞效应”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右图为我国某地一天中尘卷风强度(%)与地表温度(℃)、太阳辐射强度(10W/m²)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13.图示现象可能发生在()A.青藏高原10月B.四川盆地7月C.东北平原10月D.塔里木盆地7月14.气溶胶形成“阳伞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减弱B.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C.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弱【答案】13.D14.D【解析】【13题详解】依据题意,尘卷风出现的条件是晴朗、太阳辐射强烈、地表迅速增温且尘土多,故尘卷风多出现在沙漠地区的春夏季;即7月更合适,右图中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时间在北京时间14点左右,可知该地在90°E附近,同时结合地表的温度数值,D地符合。青藏高原、东北平原的10月地表温度明显不符合,A、C错误;四川盆地7月雨天较多,且地表沙尘较少,B错误。故选D。【14题详解】
7气溶胶带来的效应类似云层或火山灰的作用,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弱,形成阳伞效应,D符合;气溶胶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AB错误;阳伞效应结果是降温,而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强是增温,与题意不符,C错误。故选D。【点睛】阳伞效应是指存在于大气中的颗粒物,一方面反射部分太阳光,减少阳光的入射,从而降低地表温度;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地面辐射到大气中的热量,起着保温作用。两者相比,前者大于后者,因此总的效应是使气温降低,这就是所谓的阳伞效应。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下面甲、乙两幅图示意世界某辐合带季节分布位置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①东热带太平洋②北美地区③东南亚④热带印度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该辐合带位置如乙图所示时()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片凋零B.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C.泰山观日峰游客面向东北观日出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季节性加强【答案】15.C16.B【解析】【15题详解】根据题意,图中辐合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甲图赤道低气压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南部的风带为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的西南风,在南亚和东南亚最为典型;乙图赤道低气压带南移,为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北部的风带为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而成的西北风,在澳大利亚北部较为典型。综合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该辐合带位置如乙图所示时,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气温较低,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B正确;巴西高原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此时水草丰美,A错误;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此时全球东南日出,西南日落,C错误;黄土高原此季节降水较少,水土流失较弱,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雪线的因素包括纬度的高低,迎、背风坡,阴、阳坡,坡度的大小等,它们主要通过影响山地地区的气温和降水而影响雪线的高低。
8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海潟湖地处海南省万宁市境内(下图所示),水域面积约46km²,水深1~5米。产于小海潟湖的和乐蟹因体肥肉嫩、卵满膏肥而被誉为“海中人参”。和乐蟹适宜生长于水温15~32℃、盐度为5‰~30‰的水域中。近年来,野生和乐蟹已濒临灭绝。2016年万宁和乐蟹生态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其生态养殖中心将小海周边直接引海水养殖的低位池塘改造为红树林复育养殖池塘,通过生态化、标准化养殖,推动了和乐蟹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1)分析早期小海适合野生和乐蟹生长的自然条件。(2)举例说出该和乐蟹养殖中心可能带动哪些上下游产业发展。(3)请你该地和乐蟹生态产业园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纬度较低,水体温暖适宜;潟湖水浅,光照足,水生生物丰富;多条河流注入,带来陆地营养物质;湖区淡水注入,盐度适宜。(2)上游:饲料、育苗产业。下游:产品包装和运输(物流业);产品营销等。(3)提高育种技术,保障和乐蟹品质与产量;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和乐蟹的市场份额;生态养殖,保护生态环境;树立品牌,提升和乐蟹的知名度;促进以和乐蟹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生物多样性、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和乐蟹适宜生长于水温15℃-32℃的水域中,从纬度位置来看,该海区纬度较低,水体温暖;并且小海为溈湖,属于浅海区,光照充足,水生生物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多条河流汇入,可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和乐蟹适宜的盐度为5%-30%,该海区盐度适宜。【小问2详解】
9和乐蟹养殖中心需要饲料,上游会推动饲料、育苗产业的发展;和乐蟹最终要销售,下游会带动包装和运输的发展;其次还会推动和乐蟹营销的发展。小问3详解】要可持续发展就要重视质量和长久收益,提高质量和产量可以通过提高育种技术来实现;扩大规模,增加市场的占有率;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打造品牌,提高和乐蟹的知名度;为了获取更大收益,还可以发展以和乐蟹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业,既兼顾了经济效益又兼顾了生态效益。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冲积扇的形成和发展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根据冲积扇所在环境条件不同,可以分为“旱扇”和“湿扇”。“旱扇”是由暂时性河流造就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山间的河流径流主要来源于洪水,因此也叫洪积扇。“湿扇”位于湿润区,扇上的河流基本是常年性的,河流的搬运能力稳定长久。西北是我国大型冲积扇发育程度最高的地区,也是欣赏冲积旱扇景观的最佳地区。左图为“湿扇”“旱扇”示意图,右图为我国西北贺兰山区地形图。(1)与“湿扇”相比,推测“旱扇”沉积物磨圆度的特点并说明原因。(2)分析我国西北地区成为航空欣赏冲积扇最佳地区的原因。【答案】(1)特点:磨圆度低。原因:“旱扇”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量小流程短;搬运距离短,沉积物被侵蚀、磨损时间短。(2)西北地区,风化作用强,碎屑物多,冲积扇数量多;晴天多,云量少,能见度好;植被覆盖率低,冲积扇地貌裸露,视觉效果好(或地广人稀,人类活动影响小)。【解析】【分析】本题以冲积扇图文为材料,涉及冲积扇成因、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材料“‘旱扇’是由暂时性河流造就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山间的河流径流主要来源于洪水,因此也叫洪积扇”可知,“旱扇”分布地区降水少,形成“旱扇”的河流多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少量的山地降水补给,多为季节性河流,水流量小,流程较短;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弱,搬运距离短,在此过程中搬运物被侵蚀、磨损时间短,磨圆度较低。【小问2详解】
10由所学知识可知,西北地区成为航空欣赏冲积扇的最佳地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有结构完整且发育度高的冲积扇,二是有便于欣赏的条件。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产生的陆源碎屑物质多;西北地区山体高大,地势起伏大,沟谷众多,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流搬运能力强,形成的冲积扇数量多;冲积扇彼此相连,规模宏大;西北地区晴天多,云量少,能见度好,便于观察;冲积扇植被稀少,地貌裸露,观察效果好;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广大,人口稀少,受人类活动干扰小等。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2022年10月17日,强冷空气再次南下影响到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同时,台风“纳沙”正在南海以偏西路径移动并不断增强,18日凌晨最强可达强台风级,但19日开始迅速减弱并消亡。与以往单一台风不同的是,此次“纳沙”携手冷锋,没能缓解长江流域自夏季以来的干旱,10月18日16时湖南、江西等多地还发布火灾红色预警。下图为2022年10月18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图。(1)解释台风“纳沙”北部的外围大风区风力最强的原因。(2)简述冷锋对台风“纳沙”的影响。(3)分析台风期间南方多地发布火灾预警的原因。【答案】(1)北部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大;冷锋的偏北风与台风北侧的东北风叠加,风力增强;北侧大陆有冷高压,与台风的气压差大,风力大。(2)改变移动路径;限制台风的影响范围/使台风对大陆影响减小。初期,有利于加强台风势力;后期,干冷空气的加入,使台风迅速消散。(3)处于秋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此前受冷空气影响,空气湿度小;久经干旱,地表干燥;秋季枯枝落叶较多,可燃物充足。受冷锋影响,风力大;台风阻断了水汽北上,受台风影响小,降水少;火灾出现的风险大,因此发布预警。【解析】【分析】本题以台风“纳沙”及2022年10月18日8时海平面气压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冷锋、气旋和等压线的判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
11首先,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密集的区域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的区域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由图可知,台风“纳沙”北部的外围等压线相对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其次,由图可见,台风“纳沙”北侧与冷锋叠加,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旋转,因此,台风北侧为东北风,强冷空气南下为偏北风,东北风叠加偏北风,使风力增强;第三,位于台风北侧的陆地,在10月为冷高压,台风为低压中心,两者气压差大,风力大;这三个原因共同导致了台风“纳沙”北部的外围大风区风力最强。【小问2详解】从空间上,台风“纳沙”正以偏西路径移动,于此同时,强冷空气南下,对台风登陆我国大陆给予了一定的阻力,阻挡了台风北上,改变其移动方向;台风不能继续北上,对我国大陆的影响变小即限制了台风的影响范围。从时间上,初期,冷锋的偏北风和台风北侧的东北风叠加,增强了台风势力,后期,从大陆南下的强冷、干燥空气加入,削弱了台风的势力,使台风迅速消散。【小问3详解】台风期间即10月,处于我国的秋季,受季风气候影响,此时,南方降水量少,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或者受刚经过的冷锋的影响,空气湿度小);台风受冷锋阻挡不能北上,其携带的水汽也被阻断,影响南方降水少;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风力大;秋季地表干燥,枯枝落叶较多,可燃物充足;出现火灾的概率大、风险大,所以必须发布火灾预警,提高防范火灾的意识,减少火灾的危害。【点睛】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密集的区域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的区域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河西走廊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坡,南靠祁连山脉,北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从北向南依次为民勤县、永昌县、武威市、古浪县、天视县(下左图),降雪量具有明显地域特征(下右图)。据测定,冬季积雪5厘米深的地温一般比无积雪的高2-3℃,积雪对冬小麦起到防冻保温作用。(1)描述该地年平均降雪量的空间分布特征___。(2)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天祝县降雪相对较多的原因___。(3)冬季,积雪能减轻麦田冻害。试说明其原因___。【答案】(1)年平均降雪量空间分布不均;自南向北呈递减趋势;南部天祝县年平均降雪量最多,北部民勤县最少,南北差值大。(2)天祝县处于祁连山东北侧,海拔高,地形抬升作用明显,水汽易集聚,降水天气相对较多;天祝县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时段较长。
12(3)积雪覆盖能减轻冷空气对小麦的影响,同时还能减少土壤中热量的散失,起到防冻保温作用。【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河西走廊区域图为背景,以该地区降雪量统计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降雪量的空间分布、降雪量多的原因分析、积雪减轻冻害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小问1详解】图中等值线密集,数值变化加大,说明该地年平均降雪量空间分布不均;总体而言等值线呈东西方向延伸,再由数值大小变化可推断出自南向北呈递减趋势;由于等值线密集再结合极值,可以得出南部天祝县年平均降雪量最多,北部民勤县最少,南北差值大。【小问2详解】要求从地形角度考虑,材料中提及河西走廊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坡,南靠祁连山脉。降雪的多少首先可以从降水量多考虑,即天祝县处于祁连山东北侧,海拔高,地形抬升作用明显,水汽易集聚,降水天气相对较多;再考虑气温因素,造成降雪多,即天祝县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时段较长。小问3详解】积雪减轻冻害首先表现为积雪覆盖直接避免了作物裸露在地面,能减轻冷空气对小麦的影响;其次在于积雪可以减少地面辐射,使土壤中的热量难以散失,起到保温作用。故积雪覆盖能防冻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