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_杨晓玲

“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_杨晓玲

ID:83240456

大小:1.98 MB

页数:5页

时间:2023-08-09

上传者:139****0482
“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_杨晓玲_第1页
“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_杨晓玲_第2页
“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_杨晓玲_第3页
“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_杨晓玲_第4页
“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_杨晓玲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_杨晓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2022年第6期广西教育学院学报NO.6,2022(总第182期)GUANGXIJIAOYUXUEYUANXUEBAO(SerialNO.182)■■■■■■■■■■■■■■■■■■■■■■■■■■■■■■■■■■■■■■■■■■■■■“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杨晓玲,廖晓玲,张园园,等(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重庆,401331)摘要: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本文以开展“课程思政”为契机,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出“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发挥润物细无声思政育人功能的同时,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以期对新时代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关键词:实验室安全;思政;互联网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410(2022)06-0041-05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学的重要场所。作为一所特色应用型大学,重庆科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技学院一直致力于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拉动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引擎”。近年来,随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着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比例逐年增加、实验室开放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进而推动了全力度越来越大,实践教学平台不断升级,实验室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热潮。会议指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实验室管理工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作中,安全是顺利开展实验教学和科研的保障,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近几年,虽然国家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层面以及各大高校均出台了诸多实验室安全管理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一指导性办法,但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仍有发生,对师生发言,要求所有高校教师都应该思考“互联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对学校的发大环境下所有教学环节与思政教育的有机高度融展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2021合[2]。年10月24日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爆炸案高校实验室是师生开展教学科研的主要场给大家又一次敲响了警钟,安全无小事,实验室所,是学生创新创业(简称“双创”)能力培养管理工作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基于此,在“大思收稿日期:2022年6月7日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13355)、2021年重庆科技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118)、2020年重庆科技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023)的成果。本文作者除了杨晓玲、廖晓玲和张园园之外,还有李波,张茂兰。-41-

1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政格局”指导思想的要求和“互联网+”时代背重要一环。景下,开展“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验室(三)人才培养所需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一项十分必要且势目前,很多理工科专业仅是单纯强调技术和的必行的工作。工具的熟练掌握,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会造就一批“只专不红”的理工类“片面人才”。一、“互联网+思政”高校实验室安全《重庆科技学院关于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管理的必要性实施意见》指出,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有过(一)时代发展所需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关思想政治修养,要将思政教育融入所有教学环节。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因此,认真思考如何挖掘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思政〔2020〕1号)。根据文件精神,全国高校的思政元素(如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将思政教育更以及法治意识等),并将其与“互联网+”大背景结好地融入教学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顺合,不仅可以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效率、保障实验应了时代要求,是势在必行的大学生必修课。高室安全,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思政教育元素传递给学校实验室是学生“双创”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全方位教学育人在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十分必的效果,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要的。同时,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二、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互联网+”已经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思政教育的信息化(一)学生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安全教育效教学已经逐步成为既定趋势[3]。基于此,作为高果不佳校教育的一大环节,“互联网+思政”背景下高校虽然高校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仪器操作规实验室安全管理新模式的探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程和安全警示标志等均已上墙,但由于学生素质产物。参差不齐和安全意识不强,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二)高校实验室安全所需屡屡频发。从发生事故的原因来看,85%~90%实验室作为学生“双创”能力培养和训练的的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安全意识薄弱[5],在实验过程中忽略细节、不按照要求主阵地,对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规范操作、心存侥幸心理等等,最终酿成实验室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安全事故。如学生使用完加热设备没有及时关闭,培养和实验室管理产生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一导致设备短路着火;取用有毒试剂、能产生有害方面,高校实验室是安全事故的易发、多发场气体的反应未在通风橱操作,导致中毒;未经允所,也是对在校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最生动的实践许,将有毒试剂转借给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等。课堂。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目前,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仍以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线下为主,教育培训形式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环保意识、法治意识等,让学生素养得到提高的教育内容主要以实验室规章制度、仪器操作规程同时,也会助推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高效开及注意事项为主,主要强调硬性的安全教育,以展。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实验室开放力度逐渐加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填鸭式”的安全教育形式大,实验室安全管理也面临巨大挑战。因此,要单一且枯燥乏味,部分学生就有“事不关己、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引入信息化技高挂起”的错误态度和意识,导致安全教育的效术来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并将线上和线下资源果不佳,也给实验室安全带来较大隐患。同时,有机融合[4],进一步巩固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虽然各大高校思政教改处于热潮中,但实验室安因此,探索“互联网+思政”高校实验室安全管全管理工作与思政教育未能有效融合,实验室安理新模式是新时代下各大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全教育过程中所承载的德育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42-

2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法学·管理学聚焦杨晓玲、廖晓玲、张园园,等“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因此,实验室安全教育需进一步与思政教育契要性,只有平台运转正常才能保证实验顺利开合,使学生的安全素养本得到质性的提高。展,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集(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缺乏专业针对性体荣誉感,保障实验室安全。二要在化学试剂为了让实验室规范有序地运行,重庆科技安全管理过程中,不断灌输规则意识。无规矩学院已制订了《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实验守则》不成方圆,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室化学试剂《重庆科技学院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大型仪使用规定登记执行,并利用网上高校实验室安器操作规程》等制度性文件,并张贴在实验室全事故案例进行直观教育。三要深入贯彻习近醒目位置,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具体案例给学生不断职责明确。但由于各个专业平台对实验室和实渗透绿色、环保意识。如在选用实验试剂时,验器材、试剂等需求不同,从而也对实验室安要尽量选取毒性较小的试剂进行实验,既避免全管理要求不尽相同,仅依靠基于全校的安全学生因使用有毒试剂操作不当对自己和对环境管理制度和守则是远远不够的,各个专业平台造成的危害,又可促进学生在查阅文献寻找代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额外制定更具针对性替试剂过程中专业素质的提升。在废液处理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解过程中,可结合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三)传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新需求银山”的理念,要求废液集中规范处置,严格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实验室管理方杜绝直接倾倒在下水道,造成环境污染。而学式落后的问题。每个专业仅设置少量的实验室生环保意识的提高也将进一步保障实验室的安管理人员,其管理工作涉及人的安全、设备的全。四是鉴于化学试剂很多是有毒有害试剂,安全、环境的安全以及实验室其他日常管理事在化学试剂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思宜,工作较为烦琐。如化学试剂从申请、采购、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防止学生入库、出库、使用、废液处理等环节,通过传由于法治意识淡薄,将实验试剂带出实验室进统的人工管理手段难以准确全程掌握具体情况,行其他活动,触犯法律,进而有可能受到法律任务重、效率低且出错率高[6][7],因此,新型的的制裁[9]。可将利用实验试剂制毒、给有矛盾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亟需探索。同学水里加有毒有害的实验试剂等违法犯罪的案例制作成案例库,作为反面典型进行教育引三、“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验导。同时给学生穿插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禁室安全管理新举措设想毒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一)融媒思政、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丰富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综合提升学安全教育形式生的法治意识。综上所述,在实验室安全管理首先,实验室管理人员须更新理念,将思过程中,融入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绿色环保政教育、“互联网+”与实验室安全管理有机融思想及法治意识等思政元素,结合网络具体案合[8],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指引功能和“互联例,让学生从思想上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从网+”的科技功能,有意识地寻找实验室安全管而在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同时,有利于学生理与德育的契合点,并充分利用网络化手段,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进而培养出有优秀科研融媒思政,丰富安全教育形式,进而提高学生素养的人才。安全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2.结合互联网技术丰富安全教育形式1.结合互联网技术深入挖掘安全管理过程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的、不含的思政元素定期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外,高校可以利用丰富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如最后离开的网络资源构建生动灵活的教育情境,建设实实验室的学生必须检查所有设备尤其是加热设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库,选择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元化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10]。如备是否正常关闭,对发现问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要给学生灌输集体平台和责任感的重采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平台,通过虚-43-

3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拟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试剂取用、消防安全等方革。因此,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信面知识;通过这些线上资源,让学生了解一些安息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以期提升实验室安全全事故(如南航爆炸案)并剖析事故发生的原管理水平。因,提升学生的危险意识和安全意识。在安全教1.构建安全在线学习及准入考试系统育形式上,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动态静态结合的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仍以线下为主,方式,专门建立实验室QQ群和微信公众号,不受时间、空间、内容的制约,安全知识学习效果定期推送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不佳,并且实验室准入也是由其指导教师人为决及急救措施等,供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定。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高校应构建实验室安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同时,对学生的不规全在线学习及准入考试系统。首先,应上传各专范危险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强调实验室规定中有业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及具体安全知识相“发现未关设备者在群里通报批评,外加所有实关文件,学生需完成目标学时学习,才可参加实验室值日1次,通报批评3次以上禁止进入实验验室安全准入考试,切实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知室”。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注意规范操作,避识水平和素养。其次,学生必须通过系统准入考免发生事故。在安全教育方面,除了实验室管理试,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学生考试合格人员,还可设立导师制,给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合格证书,作为学生能否进师,全程进行安全教育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处入实验室的唯一依据。该方式保证了实验室准入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公平公正,有效地规避一些人为因素的安全隐(二)完善和严格执行管理规章制度患。最后,学生取得的实验室准入合格证书具有经过调研其他高校实验室管理办法,重庆科一定的有效期,防止因为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其技学院制订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协议》《实验室安全责任意识减弱。综上所述,该系统的构建会日常运行管理规范》《危化品管理办法》《实验室大大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卫生制度》《实验室大型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室2.危化品精细化管理入室申请表(校内外)》等管理制度文件。同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在管理实验药品,时,针对笔者所在专业的生物探针室和细胞房,尤其是危化品方面,仍然使用传统纸质登记方因其实验环境要求高,制订了《生物探针室运行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存在容易丢失、管理规范》《细胞室运行管理规范》,约束师生行登记不及时、剩余量不准确等问题,进而导致一为,保障实验室安全。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互联网+”技术,高高校实验室除了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外,校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应进一步信息化、精细化,更重要的是要严格执行,予以合理的约束与监实现易制毒、易制爆及剧毒品从采购、储存、使督,使安全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鉴于此,在执行用及废液回收的全过程动态掌控。如笔者所在专实验室准入过程中,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给学生详业目前采用线上腾讯文档实现危化品从采购申请细讲解实验室水、电、气、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入库—使用登记—出库—废液处理全程跟踪,的使用规范,并要求所有学生学习上述相关文该种网络化管理模式避免了传统的纸质文档容易件,并经过各自专业导师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丢失或损坏问题,实现了危化品全生命周期规范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同时,充分发挥导师制作管理[11],让实验室管理教师实时掌握药品使用用,专业导师须和学生签订《实验室安全承诺量、库存量,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书》,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和监督。理的实效性。(三)建立信息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3.设备网络化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较琐碎,难以全程准确跟为了避免实验室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踪。“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实验室安全验室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仪器设备应实行管理向信息化转变成为可能,而现实状况也迫切APP、QQ群、腾讯文档等网上预约制。如笔者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改所在专业的生物探针室建立了相应的QQ群,所-44-

4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法学·管理学聚焦杨晓玲、廖晓玲、张园园,等“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有学生使用设备前需提前在QQ群内预约,注明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又能“姓名,仪器名称,日期和预约时间段”。使用结提升思政教育效果,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育束后,填写纸质使用记录,同时在QQ群进行信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息报备,注明“姓名,仪器状态是否正常,日期和实际使用时间段”(若不正常,需如实进行描参考文献:述)。若发现未填写使用记录和未发送QQ报备[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信息人员,将暂停操作者对该仪器的2周使用权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限。这样的线上预约模式既避免了设备使用时间[2]徐虹“.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实验教学中冲突,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更重要的是实验室管思政教育元素的渗透[J].大众文艺,2020,1(6):理人员可实时了解设备使用情况,第一时间知道193-194.设备异常情况,并且通过实名登记和处罚制度,[3]邢铖,冯玉芝“.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追溯到责任人,增强使用者对仪器的规范使用意思政教育探究[J].学理论,2019,1(04):171-172识。这种信息化管理方式极大地避免了因设备不[4]周颗“.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规范操作引起的仪器损坏和实验室安全事故。教育及管理系统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4.实验室环境智能化建设20(13):273-274鉴于实验室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实验室学生[5]李伟,朱凯,张玉刚,等.大数据背景下的众多,学生安全意识的薄弱、不规范操作势必引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发更多的实验室安全问题。但目前的高校实验室1(11):73-74.专门管理人员少,因此需借助“互联网+”技术[6]龚天芝,肖国增.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营建高校实验室“动态监控、全程跟踪”的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境。首先,在各个实验室安装监控,课程教师和学院为例[J].大众科技,2021,23(263):136-138.实验室管理人员不定期查看监控,对学生实验操[7]方堃,雷敬炎,朱娟蓉,等.高校实验室作实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并实时掌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与思考[J].实验室研环境是否出现隐患,若出现则及时消除。其次,究与探索,2019,38(12):270-273.实验室建立智能门禁系统,学生可利用APP或微[8]陈静,程杰,易娟,等.实验室安全教育信二维码提前预约实验室,预约通过者在规定时中融入思政的意义及探索[J].管理学家,2020,1间进入。有效的“互联网+”技术保障实验室管(20):42-43.理人员,可通过手机实时掌握到实验室“谁使[9]周颖越,曹剑敏,邱伟强,等.实验室安全用、哪个时间段使用”情况,进一步保障实验室管理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安全。坛,2020,1(40):381-382.[10]张美容.高校“互联网+课程思政”体系四、结语建设与实践路径探索[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高校实验室是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重要场科学版),2020,18(06):71-74.所,其中安全管理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必要条[11]吴钢,吴伟菁.基于互联网+实现高校实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在高校实验室安验室全过程管理[J].价值工程,2021,40(07):全管理中深刻挖掘思政元素,采取多维度安全教209-210.育形式,融入规则意识、责任心、绿色环保思想及法治意识等思政教育元素,促进学生观念由作者简介:“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从思想上引导学杨晓玲(1989—),女,山西朔州人,重庆生提升安全意识。同时从完善和严格执行管理规科技学院实验师,西南石油大学在职博士,从事章制度、建立信息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等方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进行探索。“互联网+思政”视角下,高校实验(责任编辑:韦吉锋)室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既能有效预防和减-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