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ID:83239804

大小:547.1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3-07-19

上传者:老李
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6页
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7页
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8页
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9页
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黄山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说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之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是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视角进行高度概括的,然而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究竟是怎么打破的?遗憾的是鲁迅先生并没有细说下去。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对这个问题苦苦地探寻。我们知道,小说故事的元素是人物、情节、线索等,但如何组合,也就是结构方式,这才是创造,才能显示作家的天才。曹雪芹正是在《红楼梦》叙事结构的组合方式这一点,打破了传统。传统叙事的经典作品《三国演义》和《水浒》,其时空表现形态虽各自不同,但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叙事原则: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是一致的,文本形成的以主要的人物和主要的事件为枢纽来挽结和创建整体的时空结构,就是故事的时空结构。所以人们习惯分析叙事的结构方式时常常集中在时间链条上,提炼出叙事的主线和副线,形成传统线性的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红楼梦》追求时间艺术的空间化,打破了传统线性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历史、现实和梦幻混合、交织、重组,小说人物任意穿行在时间的隧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维构成的立体时间体系中来来往往。“现在”不是折射过去的记忆,便是投影未来的图像,有时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幻想,并在物理时间、心理时间、梦幻时间和神话时间里进进出出。“传统”在被打破,也体现出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即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分离,创造了小说时间艺术的多维空间形式。这是我们过去认识不到的层面,也正是《红楼梦》叙事“新变”的内涵。(摘编自郑铁生《<红楼梦>的故事是怎样讲的》材料二:《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1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两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着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摘编自王蒙《红楼启示录》材料三:东晋一朝和明清两代,江南文化颇具特色,为《红楼梦》创作带来了深刻影响。第三十七回写探春发帖倡议在大观园办诗社,其中有这样几句: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这里引用前朝四个典故,如慧远组织莲社、谢安东山雅会、王子猷雪夜访戴、杜甫迎客扫花,除唐代杜甫外,其余三个均出自东晋,一个发生在东晋的庐山,两个则发生在东晋的江南,因其知名度甚高,所以在探春发出的帖子中,成了大观园中的人文化追求的效仿或竞争的一种标杆。当然,从女性角度说,东晋时期江南谢道韫少儿时代咏絮显露的才情也自然会影响红楼女性人物的形象塑造。这不但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直接用“堪怜咏絮才”来暗示林黛玉的才情,而且,元妃省亲时让宝玉写诗,宝玉反应迟钝,还是林黛玉帮宝玉代写了一首《杏帘在望》,得到元妃赞赏,也让人想起谢道韫在发现小叔子王献之与客人议论时理屈词穷,就隔着帷幕代王献之重新论辩,终于扭转局势,所谓“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而后来,林黛玉与史湘云联句时的那种自信,林黛玉和薛宝钗同咏柳絮词的夺人眼球,似乎把围绕着的谢道韫女性才情,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再看明清,就群体论,明清时代的诗社,特别是女性诗社的出现,是不同于晋代的一个江南文化重要特色,如清代康熙年间在江南杭州成立的“蕉园诗社”和乾隆年间苏州成立的“清溪吟社”等,给《红楼梦》描写女性创作群体提供了基本的现实依托,而《红楼梦》的这种创作又反过来激励启发了后续的江南女性创作,大大挑战了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

2就个人言,《红楼梦》多次提及明四家唐寅、仇英等人的绘画。特别是苏州才子唐寅,在小说中,如草蛇灰线般若隐若现,对小说不同人物的个性塑造、言行刻画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不少学者指出,林黛玉的《葬花吟》与唐寅的《花下酌酒歌》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而唐寅在生活中也有哭花、葬花之举动。总之,一种由晋代开启的江南性情文化传统,在明代得到大大发挥,并在清代《红楼梦》中体现出集大成的意义。(摘编自詹丹《一部<红楼梦>,是江南性情文化传统之大成》,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叙事结构的组合方式方面有创新,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B.《红楼梦》体现出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其人物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维构成的立体时间体系中来往,任意穿行在时间的隧道中。C.《红楼梦》不仅长于写实,也具有浪漫色彩,既给创作主体留下了二度创作的自由,也给读者留下了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D.苏州才子唐寅对《红楼梦》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者一致认为林黛玉的《葬花吟》和唐寅的《花下酌酒歌》有明显继承关系。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写实的作品穿插了神话的、魔幻的故事,便具有了浪漫的色彩,这说明浪漫主义作品比现实主义作品更具有文学性。B.《红楼梦》长于写实,虽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针对性,但正是因为失去这一点而获得了更普遍长远的意义。C.《红楼梦》开篇强调故事不失其真,从东晋谢道韫的才情影响了《红楼梦》女性人物塑造上来看,这一点可以得到印证。D.《红楼梦》写探春发帖倡议在大观园办诗社,这有现实的影子,而《红楼梦》的这种创作又影响了后来的江南女性创作。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一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三国演义》以三足鼎立的形成、发展和衰亡,直至三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为主线,文本结构的基本框架与历史相去不远。B.《水浒》的叙事方式采用的是单元结构的组合方式,展示了一条“个人反抗——聚众造反——逼上梁山”的叙事主线。C.《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证明了叛逆与卫道的矛盾冲突,这正是全书的情节主线,并以此融入了书中众多的人物和事件。

3D.有红学家认为,我们读《红楼梦》时,会因其结构的周密、时空的繁杂,有种仿佛置身大海,前后左右波浪澎湃的感觉。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材料一中写到“(《红楼梦》中的人物)在物理时间、心理时间、梦幻时间和神话时间里进进出出”,请你以原著中的一个人物为例,来说明这一观点。(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材料一:明天(节选)鲁迅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她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绵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她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  单四嫂子是一个粗笨女人,不明白这“但”字的可怕:许多坏事固然幸亏有了它才变好,许多好事却也因为有了它都弄糟。夏天夜短,老拱们(1)呜呜的唱完了不多时,东方已经发白;不一会,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  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声“阿呀!”心里计算:怎么好?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她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过去。  天气还早,何家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她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  “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  “他中焦塞着⑵。”

4  “不妨事么?他……”  “先去吃两帖。”  “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这是火克金⑶……”  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她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儿等着;宝儿忽然擎起小手来,用力拔她散乱着的一绺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  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  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她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她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她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  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  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节选自《呐喊》,有删改)【注释】(1)老拱们:老拱是小说中的人物,用老拱们泛指普通百姓。⑵中焦塞着:中医用语。指消化不良一类的病症。⑶火克金:中医用语。是说“心火”克制了“肺金”,引起了呼吸系统的疾病。材料二:

5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委婉了一点,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节选自《呐喊·自序》)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既突出了鲁镇“僻静”“有古风”的特点,又点明了没睡的两家情形,从而形成对比,为后文叙事作铺垫。B.文中多次提及单四嫂子是一个“粗笨”的人,不仅为读者点出单四嫂子的人物特性,而且蕴含着作者对这一形象的批判和讽刺。C.鲁迅善于以细节传神,文中的单四嫂子“眼睛张得很大”,与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D.小说通过“何小仙”“店伙”“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等形象,刻画了一组冷漠、无情、麻木的群像,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环境。7.同是鲁迅笔下的旧中国下层妇女,单四嫂子和祥林嫂在形象上有何相同点?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8.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试探究《明天》中鲁迅的创作意图。(6分)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古诗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3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9~15题材料一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6?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材料二: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①[宋]王安石一迳②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③学凤凰。【注】①本诗写于作者年轻时代。②迳,同“径”。③伶伦:相传为黄帝时人,乐器的发明者,能用笙演奏凤凰的声音。9.下列对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B.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C.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D.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10.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古代臣下向君王或下级向上级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谏逐客书》《答司马谏议书》。

7B.忧,此指丁忧。古代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要辞官回乡为父母守制,是为“丁忧”。C.参知政事,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D.召,有征召、召唤、招致之意,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11.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安石自幼聪颖,才华受到敬佩。凡他读过的书,看一次就能终身不忘。写文章时下笔如飞,看似不经意,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B.王安石议论高奇,立志改变风气。上书皇帝,指出当今天下因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而致财力不足、风俗日坏,希望能够革除弊端。C.王安石不慕官位,受读书人赞誉。朝廷曾多次下达委任他担任馆阁职务的命令,都被他辞谢了,为此赢得了士大夫们称赞,都恨不能结识他。D.王安石矢志不渝,强力推行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即使面对百官的责难,也执意不肯改变,为此他把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人都解除了官职。12.把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5分)(2)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5分)13.下列对材料二中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总体描绘了一径翠竹的姿态:郁郁葱葱,浓阴四座;竹影悠长,竹韵清幽;给人们带来了神清气爽之感。B.颔联重点描写竹子的枝干状态:直且瘦,生来如此;老更刚,自许如此;表达了人们对竹子中正刚硬气节的喜爱。C.颈联总写竹子的内质特点:运用对比,虽与野草同雨露,但终能与松柏经冰霜,表达了对竹子傲霜凌寒品质的赞美。D.尾联卒章显志,言简意赅,写对待竹根的态度及其用途:请君爱惜竹根,拿它制成乐器,向伶伦学习演奏凤凰之音。14.材料二中的诗咏竹言志,表达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1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一说在表现人物形象时,其所采用的方式各有什么特点。(4分)(二)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8(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句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登岳阳楼》中,杜甫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______。然而,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在作用于社会时,();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_____。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科学理论要接受别人质疑,甚至最终被否定;信息传播亦如此。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食品安全谣言________,有的经历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甚嚣尘上。在新媒体时代,每个公民都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_________能力,拒传谣言,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相径庭共享性不胫而走辨析B.天壤之别共享性来势汹汹辨析C.大相径庭共通性不胫而走辨识D.天壤之别共通性来势汹汹辨识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才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B.就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C.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D.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病句,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D.

9受众如果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20.把下面的长句改写为三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6分)悲剧是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仪式的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悲剧结局为基本特点的后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戏剧种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下面是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一幅插图。请为这幅插图拟写一则解说词,突出某一细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不超过100字。(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面对肆虐的疟疾,从年轻时就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历尽千辛万苦,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成功提取出青蒿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一发现,不仅使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使人类再次见证了中医药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李明作为振华中学的一名高一学生,从小立志于中医药的研究。他的父母却极力反对,认为研究西医药比研究中医药更有前途。请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①请你以李明的同学身份,给李明写一封信,支持他的选择。

10②作为振华中学文学社的一员,请你针对李明父母的观点,为校刊《争鸣》栏目写一篇驳论文。③李明要参加学校举办的以“逐梦青春,担当时代”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代他写一篇演讲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1黄山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A项中“鲁迅先生……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叙事结构的组合方式方面有创新……”说法有误,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不是鲁迅的观点而是作者的观点。C项,从材料二“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可以看出选项中混淆了对象。D项,“研究者一致认为”说法有误,材料三中为“不少学者指出”。2.A【解析】“这说明浪漫主义作品比现实主义作品更具有文学性”说法有误,首先前面的表述并不能说明此观点,其次从原文(材料二)来看,作者所要强调的是写实中加入浪漫主义的作品比一味写实的作品更文学。3.C【解析】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主线和副线”是“传统线性的单一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而《红楼梦》则打破了这样的方式,创造了“多维空间形式”。选项认为“这正是全书的情节主线,并以此融入了书中众多的人物和事件”,正是以传统方式评价,所以不符合材料一中观点。4.(4分)①论证结构上,整体为总分总结构。先提出论点,即江南文化对《红楼梦》的创作带来了深刻影响,然后分别从东晋时期、明清时代加以阐述,最后得出江南性情文化传统在《红楼梦》中体现出集大成的意义的结论。②论证方法上,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举例论证),例如东晋的谢道韫、明代的唐寅、清代的“蕉园诗社”“清溪吟社”等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江南文化对《红楼梦》的影响。(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5.(6分)(示例)秦可卿。如在第5回出现在现实时间,让宝玉在她自己的房里睡觉;然后又出现在神话时间,作为警幻仙子的妹妹出现在贾宝玉梦中。而在第13回,秦可卿又给凤姐托梦出现在梦幻时间。(举出人物,列举的情节要符合至少三个不同空间的变化。每一空间2分。)6.B【解析】“讽刺”说法有误,作者对单四嫂子有批判和同情,没有讽刺。7.(6分)①勤劳能干。单四嫂子靠一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祥林嫂一个人彻夜煮福礼而不知疲倦。②命运悲惨。她们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成了寡妇,她们都爱着自己的孩子,却都经受了丧子之痛。③愚昧无知。单四嫂子为了给儿子治病去求神许愿,祥林嫂为了赎罪听信别人的话去捐门槛。④柔弱内向。单四嫂子问诊时的“局局促促”“不好意思”,祥林嫂刚到鲁镇时的“不爱说话”。(每一点2分,回答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则酌情给分。)8.(6分)①“呐喊”,通过单四嫂子悲惨的遭遇,喊出对下层民众的同情,也喊出对当时社会的批判,还喊出了对当时社会清醒认识后的苦闷,更喊出唤醒更多民众的希望。②“慰藉”,以国民性的批判,呼应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以小说开放式的结局,寄寓着作者的批判和苦闷,也寄寓着对时代的希望,鼓励青年们用着这希望奋力前行。

12(每一点3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9.A【解析】(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10.A【解析】书,作为文体可以指书信,如《答司马谏议书》;也可以指臣下对君王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谏逐客书》。11.D【解析】范围上有误,原文是“几尽”即几乎全部,选项中为“都”,扩大了范围。12.(1)后来王安石掌管国政,他所安排的,大体上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当国:掌管国政(1分);注措:措置,安排(1分);祖:效法、尊崇(1分)。句意连贯顺畅2分。(2)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引去:引咎辞职(引退)(1分);洎:等到(1分);岁余罢:被动句(1分)。句意连贯顺畅2分。13.D【解析】尾联表现的主旨是向世人表明自己是一个具有竹子气节和品质的人才,渴望被赏识任用。14.(4分)①诗人以竹自况,赞美竹子中正刚硬的气节和傲霜凌寒的品质。②展现诗人年轻时的壮志豪情,渴望得到珍惜重用。(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15.(4分)①材料一属于史传散文,内容上以记叙人物事迹为主,采用详略结合、正侧面相结合等手法,人物形象表现出全面、客观、真实、直观等特点。②材料二属于咏物诗,主要是以描写事物为主,借助托物言志的手法,人物形象表现出较为主观、片面、含蓄的特征。(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16.(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7.D【解析】第一组词: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句中一般作谓语。天壤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句中一般作宾语。所选词应与语段中与前面谓语“有”搭配,构成动宾结构,故选“天壤之别”。第二组词:共享:共同分享,即与其它一起使用或分享。共通:共同。从后面的语境“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可知,前面是强调其共同的一面,故选择“共通性”。第三组词: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从后面“甚嚣尘上”等语境可以看出,此处是强调谣言的气势很厉害。故选择“来势汹汹。第四组词:辨析:辨别,分析。辨识:辨认识别。根据前面“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的语境,可知此处要强调的不仅是识别能力,还有分析能力,故选择“辨析”。18.B【解析】从语段语境看,此段讲述科学素养和公众媒介素养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看,科学素养通过“传播方法和路径”(途径),与公众媒介素养发生“直接关系”(形式),加之与后面的“媒介素养……”的衔接紧密度看,故途径在前,联系形式在后。故排除CD

13。从前面“科学理论与技术在作用于社会时”语境看,不是条件关系,而是承接关系,所以排除A。19.A【解析】语段画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关联句中主语的位置,当关联词所引导的分句主语一致时,主语放在第一个关联词的前面,所以应把“受众”的位置放在“如果”前;二是“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递进关系失当,应该为“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20.①悲剧是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戏剧种类。②悲剧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③悲剧的基本特征是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剧的结局。(每点2分,共6分。)21.(5分)【示例】无论晴天雨天,他都要穿雨鞋、带雨伞、带黑眼镜、塞耳朵眼,甚至一定要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套子”,他是一个不仅将肉体装在套子里,而且灵魂也被各种“套子”紧紧束缚着的“套中人”。(细节2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准确1分,生动鲜明1分。)22.作文【材料解读】第一段材料,强调了中医药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强调中医药治病救人的现实功用。每到重大疫情时刻,中医药总能屡建奇功,可见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人们通过中医药的一次次应用认识了中医药的巨大价值,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中医药的研究和推广要不断持久的深入。从哲学层面考虑,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在于不断的实践。第二段材料,讲述了屠呦呦的经历和成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屠呦呦身上对梦想的坚持、对事业的执着、对使命的担当、团队合作意识等科学家精神,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传统的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和科学实用价值,从中我们更可以看出个人价值的追求与时代价值的追求同频共振。材料中关于中医药的历史和贡献的介绍,可以激发我们的文化自信,更是借助屠呦呦自身行为和成就证明了文化自信的意义。【参考立意】1.传播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2.坚定信念选择,融入价值取向3.逐梦青春舞台,建功多彩时代4.个人发展当与时代同频共振5.科学梦想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支撑6.在现实中追逐梦想,在践行中彰显价值7.以文化自信筑牢理想之基8.彰显文化自信,熔铸中国品质

14……【评分标准】参看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亲王益,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而且一次过目就终身不忘。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雄辩和旁征博引,自圆其说,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认为:“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毛病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们推行的改革,就不至于惊扰天下的人的视听,也不至于使天下舆论哗然,并且本来就符合先王的政令了。依靠天下的人力物力来创造天下的财富,征收天下的财富来供天下人消费,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祸患,祸患是由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而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祸患该怎么办吗?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还会认为是这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后来王安石掌管国家,他所安排的,大体上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不久王安石任直集贤院。在此之前,朝廷多次下达委任他担任馆阁职务的命令,他都辞谢了;士大夫们认为他是无意显赫于世以求仕途畅达,都恨自己不能结识他,朝廷多次打算委派他担任名利优厚的美官,只是怕他不就任。王安石因母亲去世离任,一直到英宗朝结束,朝廷多次召他,他都不肯起复任职。北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对他说:“人们都不了解爱卿你的才能,都以为你只懂得经理学术,不懂的政治事务。”王安石回答说:“经术学问正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只是后来很多所谓“大儒”,大部分都是才能庸俗之人,因此世上俗人才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罢了。”皇上问:“既然这样那么你最先开始的施政措施是什么?”王安石答道:“改变劣习风俗,树立法规,是现在最亟需的了。”皇上认为是对的。于是开设增置三司条例司机构,任命他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一并负责。而后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等变法相继开始实施,号称新法,派遣提携推举各类官员四十余人,分派颁布执行新法。

15王安石性格倔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到议论变法时,在朝百官都持不能变法的意见,王安石陈述儒家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字,大家都驳不倒他。他甚至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人几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职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门下轻薄而有点小聪明的年轻人。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