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河南”工程推动外语与翻译教学创新发展_张海红

“翻译河南”工程推动外语与翻译教学创新发展_张海红

ID:83236251

大小:181.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3-08-08

上传者:139****0482
“翻译河南”工程推动外语与翻译教学创新发展_张海红_第1页
“翻译河南”工程推动外语与翻译教学创新发展_张海红_第2页
“翻译河南”工程推动外语与翻译教学创新发展_张海红_第3页
“翻译河南”工程推动外语与翻译教学创新发展_张海红_第4页
资源描述:

《“翻译河南”工程推动外语与翻译教学创新发展_张海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教育观察2023年1月JIAOYUGUANCHA第12卷第2期“翻译河南”工程推动外语与翻译教学创新发展张海红(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46)[摘要]“翻译河南”工程的成果之一“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是全国首个集成本地文化符号讲述中国故事的外宣产品,为河南高校外语院系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文化外语表达教学和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参与工程的高校外语教师在实践中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素养和能力,并为未来的翻译教学积累了素材,为提升河南高校中国文化外语表达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保障。该工程由政府部门牵头,汇聚了河南多所高校和翻译行业的专家学者,为河南高校翻译专业创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打下了良好基础,有助于革新河南高校的语言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语言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翻译河南”工程;外语与翻译;教学创新;语言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23)02-0067-04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3.02.021一、引言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存在重视语言技能和外国文化教学、忽视中国文化教学的现象。就英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3]教学而言,我国的英语教学文化生态一直不平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1]导致英语课堂上的“中国文化失语”。赵应吉等人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中华民对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果表明,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重。向世界讲好河南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不可或[3-4]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普遍不高。虽然笔者所缺的精彩篇章,也有助于提升河南省的文化软实力在高校的外语学院组织学生参与了河南省翻译协和国际影响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河南省委、会、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讲好河南故事”英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传播好河南声音,河南省外事语大赛,还在校内开展了“我的中国梦”英文访谈、办组织实施了“翻译河南”工程,初步形成了包括“中国梦”英文演讲、“疫情之下你眼中的家国情怀”“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河南省公务线上英语演讲比赛、“抗击疫情下的中国故事”英语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参考(试行)、焦裕禄精神传播基微视频比赛等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地、河南文化外译与传播智库平台、“河南省高级翻高涨,体现出对用英语讲述本土文化的浓厚兴趣,但译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级翻译人才库”在内的系列[2]比赛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河成果。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深化教育教南故事的能力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中式英语痕迹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翻译河南”严重,了解的中国故事和河南故事数量不足、深度不工程的开展,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多彩的河南,而且为够等。据了解,不少参赛者直接使用机器翻译中文河南高校外语与翻译教学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稿件,且未对译文进行人工校对和修改。另外,很多二、“翻译河南”工程对河南省的语言人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本土文化知识源自网络和短视频培养提出新要求平台,这些非官方、碎片化的信息缺乏系统性和权威讲好河南故事,传播河南声音,需要一支既精通性,难以满足讲好中国故事、河南故事的需求。外语又能准确把握河南故事的深层逻辑,并能打破宋建清指出,坚持用外语发出中国文化的声音,“文化壁垒”,以外国受众更能接受的方式对河南故表达中国文化的价值诉求,减少他国对中国文化的事进行准确表达的语言人才队伍。这对河南省的语误读,提升中国整体外在形象,应成为外语教育界的[5]言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时代重任。将河南文化融入外语教学,增加学生的[收稿日期]2022-11-07[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黄河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育体系研究”(2022YB0048);2021年度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研究)项目“课程思政驱动的河南省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河南农业大学2021年度教改项目“农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者简介]张海红,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67·

1本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本土文化外中国故事的外宣产品,向世界呈现出一个多彩、立[2]语表达能力,使更多的人能用外语发出河南声音、讲体、全面的河南。在现有外语教材普遍存在“中国好河南故事,提升河南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文化缺位”的情况下,这套丛书为河南高校的外语既是河南外语教育界的时代重任,也是“翻译河南”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中融入河南文化、打造工程对河南省的语言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外语与翻译课程教学内容和测试内容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素材。部分高校,如河南三、“翻译河南”工程推动河南高校外语与中医药大学及位于安阳和开封的高校等,甚至可以翻译教学创新发展从丛书中选取贴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方向、课程“翻译河南”工程不仅对河南省的语言人才培专业及高校所在地的地方特色等方面的内容,打造养提出了新要求,而且为河南高校创新外语教学和具有本校特色的外语与翻译课程。贴近学生的学习语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良好契机。和生活实际的外语与翻译课程教学内容更容易激发(一)“翻译河南”工程助推河南高校外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提高学生的外语能课程思政建设力和用外语讲好河南故事的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为构建学生的文化认同、集体认同、地域认同和文化自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大学外语课程也要更好地发挥大学外语课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拓展课堂教学内功能。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翻译河南”工程提供了丰第二,“翻译河南”工程有助于提升河南高校外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有助于河南高校开展大学外语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翻译河南”工程浩大,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大量外语专业人才鼎力合作,并对参与者的跨1.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文化交际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省内高校的诸多外语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教师和翻译行业的专家一呼百应,同心协力完成任中国文化融入外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务。在项目实践以及与翻译行业专家的交流中,外大学生的外语学习,并平衡大学外语文化教学的生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和能力必然得到提升,而态,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中且长期的合作也为未来河南高校外语教师和行业专国文化外语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家搭建学术共同体和教学学术共同体、持续提高河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中国文化外语表达教学刚刚起南省整体外语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都步,还面临一些困境。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的教材为提升河南高校中国文化外语表达教学和大学外语和考评体系存在“中国文化缺位”现象,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质量,以及河南高校学生用外[6-8]跨文化交际素养参差不齐。此外,中国文化日语讲好河南故事的能力提供了保障。[9-11]语、俄语、法语表达教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另(二)“翻译河南”工程助推河南高校翻译一方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在有限的大学外语教专业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学时间内讲解透彻中国文化显然是不现实的。将地“翻译河南”工程为河南高校翻译专业构建“政方文化融入大学外语教学,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良好契机,有助于创的大学外语课程,是中国文化外语表达教学和大学新河南省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实操性强且去同质化的1.翻译专业教学现状选择。翻译专业虽然在我国内地开设的时间短,但发2.“翻译河南”工程助推特色化的大学外语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中国译协副会长课程思政建设黄友义指出,我国翻译产业的发展将更加专业化、职“翻译河南”工程有助于河南高校的外语院系业化、技能化,国家会越来越重视高层次、专业化的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甚至是校本特色的中国文化外翻译人才培养,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语表达教学和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翻译实务人才为宗旨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兴[12]第一,“翻译河南”工程为河南高校建设本地化起就是重要体现。截至2021年,设立翻译硕士专的外语教学资源库,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外语业学位(MTI)的高校数量已达264所,其中,河南省[13]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翻译河南”工程的成果就有12所,在全国排第7位。尽管翻译人才培养之一是包含《中医》《少林功夫》《太极拳》《汉字》的数量和质量在不断提升,但一些明显的问题较为《红旗渠》《焦裕禄》等30多个分卷的“中华源·河突出。例如,缺乏结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丛书纳入了黄河文化、学与市场需求脱节,且同质化严重;教学模式传统,中医、汉字、老子、庄子、文物、红旗渠、焦裕禄等一大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学翻译轻实用文体翻译;缺乏优批“中国符号”,是全国首个集成本地文化符号讲述秀的专业的翻译师资。翻译硕士研究生缺乏翻译实·68·

2践经验和专业领域知识,翻译能力无法满足翻译市有利契机。“翻译河南”工程得以顺利开展,本身就场需求。是“政产学研”协同合作的结果。例如,“中华源·2.“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提升语言服务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的编译工作汇聚了省内人才培养质量18所高校和300多位中外文专家团队,河南省外事[2]为了突破这一困境,学界已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办组织实施了该项宏大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河南政府相关部门和语言服务类公司必须积极参与翻译省外事办既是协调各方的组织者,又是技术需求方,教育。学校要和企业共同搭建针对性更强的教学实同时担任了“政”和“产”的角色。参与该工程的高践与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和校企联合培养;政府校和翻译研究机构及专家则是技术提供者,担任了相关部门,如中国译协,应起到协调和行业监督的作“学”和“研”的角色。政府部门根据外宣需要,拟定用,协调各方共同搭建“政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办学丛书内容,又根据参与编译工作的各方所长,合理分[14]的平台,并进行行业管理。王志伟研究了美国高配任务,充分发挥了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的作用。相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特点后也指出,我国的高关高校的外语教师与专家团队合作完成编译工作,等教育主管部门和翻译行业协会应加强对翻译硕士不仅为技术需求方提供了语言服务,而且在实践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划、指导、认证与评估,高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素养和能力,并为未来的翻译校等培养单位应结合自身定位,构建具有鲜明特色教学积累了素材,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找到了新的方[15]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向。部分教师已经发表了关于“翻译河南”工程的就是将政府部门的政策资源、企业的资本资源、高校科研论文或关于译介河南文化的科研论文。教师实的教育资源、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整践经验的积累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必将反哺教学,带[16]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不同的来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河南培养更多优秀的语言服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及各自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务人才。“学”“研”双方经验和能力的增长也为“翻把以授课为主的学校教育与以直接获取实践能力为译河南”工程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主的生产和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摆脱单一的学再如,河南省外事办统筹指导的全省公共服务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困境,提高教学和科领域外语标识规范建设工作,吸引了50多所高校的研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企业、社会培养外语学院及广大志愿者普遍参与,在全省掀起了规[2]高素质人才,实现多方的互惠共赢。范外语标识的行动热潮。参与此项工作的各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单靠高校以传外语学院的学生,不仅为社会提供了语言服务,而且统的授课方式培养,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开设翻译得到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在亲身实践和与他人的交专业的院校需要探索“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流中,知识得到内化,认识得到深化,语言素养和能新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模式。目前,已有一些高校力都会得到提升。在这些过程中,“政”“产”“学”在“政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办学方面做出了有益的“研”实现了良性互动、互惠共赢。另外,河南省外尝试。合作模式主要是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有“双事办在组织实施该项工程的过程中,已经整合了河导师制”的师资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改革课程设置南高校(“学”“研”)和翻译界(“产”“研”)的人力[17]等。例如,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与绍兴市多个政资源、专家资源。这为河南省开设翻译专业的高校府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基地,由学生为政府创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主办的多项国际活动提供翻译服务,通过实践提高下了良好基础。实际翻译能力;与多家公司和语言服务基地合作共在此基础上,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建实习基地,学校选派优秀学生为企业提供语言服由省外办牵线搭桥,协调河南省翻译协会、河南省高务,企业为学校提供真实经典翻译案例和翻译项目级翻译人才培养基地及大型翻译公司或语言服务商用于翻译教学与研究;学校与企业共建在线课程,合与高校共建教学实践与实习基地,为学校提供实习作开展科研项目;聘请校外实习基地的行业专家担场所、培养翻译专业师资,与高校建立“双导师制”。任指导教师;在与出版社合作的翻译项目基础上成高校可以根据翻译公司和语言服务商提供的市场反[13]立翻译研究中心。“政产学研”协同合作的模式使馈,结合自身特点,创建适应市场需求且各具特色的该校在为社会提供语言服务的同时,提升了教师的语言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使教学与市场接轨,教学科研能力和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使企业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行业协会,省译协可人才需求得到了满足。以全程参与高校翻译教学的规划、指导、认证与3.“翻译河南”工程助推河南高校翻译专业评估。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四、结语对河南省开设翻译专业的高校而言,“翻译河南”工程的实施是建设“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翻译河南”工程不仅为构建国家对外话语体·69·

3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了河南力量,而且有助2020)的现状与出路[J].语言与文化论坛,2021于河南高校外语院系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甚至是校(2):39-48.本特色的中国文化外语表达教学和外语课程思政建[7]常海潮.大学英语课讲好中国故事:现状、路径和设工作,实现“三全育人”。同时,“翻译河南”工程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21(5):96-100.也为河南省开设翻译专业的高校构建“政产学研”[8]邵英俊.唤醒文化自觉讲好中国故事———大学英协同育人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必将推动河南高语教学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9(17):227-校外语教学和翻译教学的创新发展,提高河南高校228.[9]周晓冰.日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现象及其的语言人才培养质量。对策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6-58.[10]李慧超.中国文化俄语表达的教学意义和教学参考文献:方法探究[J].现代交际,2021(24):45-47.[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11]吕敏,张彦.法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的融合———由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中国文化失语”引起的思考[J].法语学习,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实践(思想理2014(1):39-43.论版),2017(11):4-21.[12]黄友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2]孙玥.成功入选!“翻译河南”工程入选“2020年要求[J].中国翻译,2010(1):49-50.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EB/OL].(2020-12-[13]黄旦华.AI视域下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17)[2022-10-07].https://www.hntv.tv/yc/究———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J].语言与article/1/1339063983910555648.文化论坛,2021(1):49-59.[3]赵应吉.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中国文[14]刘和平.政产学研: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新模式探化英语表达教学现状调查及启示[J].重庆第二究[J].中国翻译,2014(5):40-45.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6-110.[15]王志伟.美国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及其对我国[4]兰军.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MTI教育的启示[J].外语界,2012(4):52-60.[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6]黄志刚,钟春玲.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2):190-193.推进地方院校一统本科教育[J].教育与考试,[5]宋建清.外语教育的文化使命与翻译中的身份认2016(2):74-79.同[J].教育评论,2013(3):105-107.[17]蔡辉,张成智.论翻译专业培养硕士中的校企合[6]张玉宏.从“中国文化失语”到“用英语讲好中国作[J].中国翻译,2013(1):52-53.故事”———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2000—(上接第66页)新与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3):216-[12]刘洁,郑丽.数字经济时代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220.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6]范晓男,鲍晓娜,戴明华.新文科背景下“跨界融学报,2022(2):10.合”经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13]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教研究与评估),2020(6):88-90.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7]张百珍.经管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多元协同培养研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究[J].商展经济,2021(14):78-80.(2):20-28,73.[8]黄兆信,罗志敏.多元理论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14]韩二东.数字经济驱动国际经济与贸易创新型的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6(11):58-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J].才智,2022(9):64.154-156.[9]匡增杰.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全过程、多层次、递[15]黄春丽.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商科拔尖双创人才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分析———以上海海关培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35):85-86.学院为例[J].对外经贸,2018(1):125-127.[16]王新华,吴怡林.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10]张纪凤,牟亚静.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对外经究[J].对外经贸,2020(12):153-155.贸,2022(7):132-135.[11]沈云慈.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的构[17]唐姣美.数字经济时代商科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建———基于产学研协同全链条融通视角[J].中合模式创新探讨[J].科技与创新,2021(19):国高校科技,2020(12):72-76.31-32.·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