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仿真模拟01(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年6月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1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2021年7月10日至16日,我国空间站“天宫”过境北京,成为很多天文爱好者争相拍摄的对象。据此,完成下面1-2题。1.“天宫”所在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2.最可能干扰“天宫”与地面通讯的是()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热力环流D.海水运动【答案】1.D2.B【解析】1.依题意,“天宫”是绕月球运转的天体,从属于地月系,地月系是其所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D正确。太阳系包括地月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处于同一级别,ABC错误。故选D。2.太阳活动时,释放的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和强烈的射电会干扰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受到干扰的电离层会削弱穿过其中的“天宫”与地面通讯信号,造成信号衰减甚至中断,所以干扰“天宫”与地面通讯的主要是太阳活动,B符合题意;太阳辐射、热力环流和海水运动对“天宫”与地面通讯信号无明显影响,排除ACD。故选B。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老师带领学生来博物馆认识恐龙、三叶虫、哺乳动物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3-4题。3.图中化石从新到老排序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B.③①④②C.②①③④D.①④③②4.①化石中动物生存的年代()A.出现原始鱼类B.出现了灵长类动物C.爬行动物盛行D.被子植物迅速发展【答案】3.B4.C
1【解析】3.①为恐龙化石,恐龙生活在中生代:②为三叶虫化石,三叶虫主要生活在早古生代:③为哺乳动物化石,哺乳动物在新生代繁盛:④为鱼类化石,鱼类出现在古生代中期;因此,根据所学知识,四块化石年龄由新到老的排序是③①④②,故选B。4.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①化石中的动物为恐龙,恐龙主要生活在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C选项正确。原始鱼类出现在古生代,A选项错误。灵长类出现在新生代,B选项错误。当时裸子植物发展迅速,被子植物主要出现在新生代,D选项错误。故选C。2021年11月20日16时52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5-6题。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中的()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③圈层B.地震来临的时候,S波先到达地面C.地球在约2900km深度以下为固态D.②圈层的顶部和①圈层的全部构成了岩石圈【答案】5.A6.D【解析】5.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该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km,图中显示①位于莫霍界面以上,莫霍界面的深度为30km左右,故震源位于①圈层-地壳,A正确;②圈层属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属于地幔,深度为30km-2900km之间,故B错误;③和④属于地核,深度更深,故CD错误。答案选择A。6.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炙热的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应该是②圈层,故A错误;图中显示S速度较慢,在2900km深度时消失,为横波,P速度较快,能穿至地核内部,属于纵波,地震来临时,纵波传播速度快,因此先感受到P波,故B错误;纵波p能穿过固液气三态,在2900km时速度突然下降,固体传播速度最快,可判断2900km以下不是固态,故C错误;由题1可知,②圈层为地幔,其顶部是坚硬的岩石,与地壳①圈层共同组成了岩石圈,故D正确。答案选择D。
2山阴风是指山地白天阳坡比阴坡获得更多的热量,造成阳坡暖气流上升,暖气流在山顶上方被阴坡冷气流冷却,因而产生沿阴坡下沉的风。据此完成下面7-8题。7.下图能正确反映山阴风原理的是()A.B.C.D.8.下列关于山阴风及所在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日落前后最强B.山顶风力微弱C.阳坡气压偏高D.阳坡日较差大【答案】7.C8.D【解析】7.根据材料“山阴风是指山地白天阳坡比阴坡获得更多的热量,造成阳坡暖气流上升,暖气流在山顶上方被阴坡冷气流冷却,因而产生沿阴坡下沉的风”可知,能正确反映山阴风原理的是③图,C正确。①图表示的是夜间状况,A错误;②④图不符合在阴坡下沉,BD错误。故选C。8.根据材料,山阴风发生在阳坡获得更多热量,阳坡与阴坡气温差异越大,越容易形成,因此最强时应发生在午后2时左右,日落前后获得太阳辐射量已经减少,不会最强,A错误;在山顶有冷暖气流交汇,因此山顶风力较大,B错误;阳坡气温偏高,阳坡气压偏低,C错误;由于地球公转,北半球中、高纬度相同海拔地区阳坡的日最高气温高于阴坡,而日最低气温阳坡和阴坡差异较小,因此阳坡日较差大,D正确。故选D。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2021年8月11日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9-10题。
39.图中四地风速相比()A.①地大于②地B.②地小于③地C.③地大于④地D.④地小于②地10.图中四地风向总体一致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9.D10.B【解析】9.风力大小的判断,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单位距离水平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从等压线的疏密关系可知:图中风力②地>①地>④地>③地。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考查风向的判断,风向即风的来向,风由高压吹响低压,在运动过程中还受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摩擦力影响风速,方向与风向相反,地转偏向力改变风的运动方向,不改变风力的大小,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高空中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的关系可知,①地和④地吹东北风,②地吹偏东风,③地吹东南风。故选B。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回答11-12题。1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下渗减少,坡面径流增多C.河道淤积D.降水季节变化增大1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1.B12.C
4【解析】11.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大量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B正确,A错误。河道淤积有可影响水位高低,但对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影响不明显,C错误;降水季节变化主要由大气环流运行决定,植被破坏对当地降水季节变化影响不大,且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与此种变化的关联度小,D错误。故选B。12.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覆盖率上升,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上升,下渗和地下径流增加,则坡面径流减少,降水量主要由大气环流决定,森林植被恢复对其影响不大,因此③、④正确,①、②错误。C正确。故选C。植被对自然环境具有指示作用。读我国某地典型植被示意图,完成下面13-14题。13.图示植被的主要特点是()A.树干高大B.四季常绿C.叶片宽大D.根系发达14.该地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热带雨林B.温带荒漠C.常绿硬叶林D.落叶阔叶林【答案】13.D14.B【解析】13.结合图可以看出,该植被地下根系相当长、根系发达,而地上植被矮小,而且叶子变成细刺,减少蒸发,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主要分布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骆驼刺,ABC错误,D正确。故选D。14.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我国某地该植被地下部分的根系发达,地上部分却矮小,可知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所在区域主要属于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B正确。热带雨林、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C、D错误。故选B。下图是我国风云卫星2021年拍摄到的第18号台风“圆规”的卫星云图。据此完成下面15-16题。
515.获取台风卫星云图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总技术是()A.RSB.GISC.GNSSD.BDS16.下列关于台风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主要形成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B.大西洋是台风多发的海域C.台风常伴随首狂风、暴雨和风暴潮D.台风的风雨主要集中在台风眼【答案】15.A16.C【解析】15.根据云层以及不同地物对电磁波辐射、反射特性获取卫星云图,利用的是RS技术,A正确。GIS是地理信息系统,它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B错误;GNSS是卫星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C错误;BDS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错误。故选:A。16.台风主要形成在亚热带和热带海域地区,A错误;热带气旋发生于不同海域而名称各异,大西洋、印度洋是飓风多发的海域,台风位于太平洋海域,B错误;台风常伴随首狂风、暴雨和风暴潮,C正确;台风的风雨主要集中在台风眼附近的风雨涡旋区,D错误。故选:C。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第七次人口普查北京市数据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2011~2020年人口自然增产率(年均)0.29%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2300万人2011~2020年常住人口增加228.1万人2020年常住人口2189.3万人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多可容纳3000万人17.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的人口合理容量为()
6A.228万人B.2189万人C.2300万人D.3000万人18.要提高北京市的人口合理容量,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制定更加严格的人口流动限制政策B.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C.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D.加强道路建设,扩大工业生产规模【答案】17.C18.B【解析】17.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地区充分利用资源,最大容纳的人口数量,表中北京的环境人口容量为3000万,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不仅能满足经济发展,还要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环境人口容量,表中的北京为2300万,故北京市人口合理容量为2300万人,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C正确,ABD错误。故选C。18.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状况,科技发达程度,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地区消费水平呈负相关,B正确,C错误;严格限制人口流动,不能提高环境承载力,A错误;加强道路建设,扩大工业生产规模会使建筑用地增加,绿地减少,不利于提高环境承载力,D错误。故选B。下图是某城市各等级超市空间分布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19-20题。19.关于该城市各等级超市空间分布演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等级超市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B.郊区的人口数量逐渐超过中心城区C.便利的交通促使各等级超市向郊区发展D.中心城区可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20.与大卖场相比,便利店和社区店()A.店址数量更少B.人口规模更大C.商品种类更多D.服务范围更小【答案】19.C20.D【解析】19.读图可知,不同等级的超市,之间的相互距离是不同的,A错误;市中心超市等级较大,等级越大的超市人口规模更大,且市中心人流客流量大,B项错误;由于交通通达度的提高,各等级超市逐渐向郊区扩散,C正确;逆城市化是城市人口迁往农村的过程,图中只涉及城市与郊区,不能体现逆城市化,D错误。故选C。
720.根据中心地理论,等级越高的超市,数量越少,服务人口越多,商品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便利店和社区店与大卖场相比,属于小型超市,具有店址数量更多,人口规模更小,商品种类更少,服务范围更小的特点,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据此完成下面21-22题。21.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①半陷地下一地热丰富,地温高B.②房屋高架一风暴海啸多发C.③墙厚窗小一炎热干燥,光照强D.④顶尖坡陡一高温多雨22.图中传统民居建筑体现()A.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B.地域文化内向含蓄的特点C.地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D.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扩散【答案】21.C22.A【解析】21.读图,豫西天井窑院,下沉式窑院分布于黄土高原,主要与黄土具有直立性有关,且当地地热资源并不丰富,A错误;东南亚的“水屋”,房屋高架主要与气候闷热潮湿、降水多、水域面积大有关,B错误;北非碉堡式建筑,墙厚窗小主要与气候炎热干燥、光照强有关,C正确;北欧木屋,顶尖坡陡主要与降雪量大、木材丰富有关,且当地纬度高,气温低,D错误。故选C。2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体现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A正确。并不能地域文化内向含蓄的特点或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也不能体现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扩散,BCD错误。故选A。野生黑枸杞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生长在海拔2800-3000米的盆地沙漠地带。经测定,野生黑枸杞含有17种氨基酸。据此完成下面23-24题。23.青海柴达木盆地野生黑枸杞品质较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野生黑枸杞主要生长区()A.水源丰富B.昼夜温差大C.黑土广布D.人类活动少24.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大规模种植黑枸杞,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壤盐碱化加剧B.生物多样性增多C.荒漠化频发D.水土流失严重【答案】23.B24.A【解析】23.由材料“生长在海拔2800-3000米的盆地沙漠地带”可知。该地地势高,植被少,沙漠地带为主,昼夜温差大,B正确。该地沙漠地带为主,水源缺乏,A错误。该地没有黑土分布,C错误。,试题问的是自然原因,D错误。故选B。
824.该地水源缺乏,若大规模种植黑枸杞,则需要大量的水源灌溉,会加剧土壤盐碱化加剧,A正确。大规模种植黑枸杞会破坏该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根据材料可知,野生黑枸杞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生长在海拔2800-3000米的盆地沙漠地带,利用沙漠地带种植,该地已是荒漠,大规模种植黑枸杞会加重荒漠化,而不是荒漠化频发,C错误。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缺乏,难以产生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A。下图表示意某工业部门区位要求及其所在地的地方条件比较(“◎”号表示指向性因素“×”号表示重要因素,“○”号表示一般因素)。据此完成下面25-26题。区位因素原料劳动力工厂用地燃料交通市场水源区位要求○○×○×◎×地方条件差差优差优良优25.该工业部门最可能是()A.水果罐头制造B.普通服装制造C.石油化工D.有色金属冶炼26.此地拟将该工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培育,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①分散布局企业,减小生产规模②发展下游产业,拓宽消费市场③大量引进人才,提高创新能力④利用便利交通,扩大原料进口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25.C26.A【解析】25.该工业部门为市场指向型工业,水果罐头为原料指向型,并且该地原料短缺,A错;普通服装制造为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且该地劳动力也是一个不利因素,B错;石化工业由于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所以应靠近市场布局,C对;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D错。故选C。26.石化工业需要集聚才能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规模效益,并且还可以集中处理废弃物,①错;发展下游产业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②对;人才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③对;当地原料供应不足,扩大原料进口可以稳定生产,④对。故选A。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下面27-28题。27.影响陆港选址的主要条件是()
9A.距海远近B.交通通达度C.用地成本D.劳动力素质28.陆港的建设促使海港的()A.用地规模扩大B.港口负担减轻C.服务范围扩大D.运输效率降低【答案】27.B28.C【解析】27.由材料可知,陆港是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因此选址时对交通通达度有较高要求,B正确;陆港可分为近海陆港、远海陆港等,因此距海远近对其选址影响不大,A错误;作为物流中心,用地成本、劳动力素质不是影响其选址的主要条件,CD错误。故选B。28.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可提升海港的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围,但不会减轻海港的负担,在陆港已经过报关、报检等手续,可以提高海港的运输效率,C正确,B、D错误;陆港建设不会扩大海港的规模,反而可缓解海港用地紧张的问题,A错误。故选C。2021年11月14日,北方海滨城市山东海阳成为中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告别延续多年的燃煤取暖历史。据此完成下面29-30题。29.该地实现“零碳”稳定供暖使用的能源最可能是()A.天然气B.太阳能C.风能D.核能30.我国推进“零碳”供暖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运输费用B.增加财政收入C.缓解气候变暖D.保护海岸生态【答案】29.D30.C【解析】29.海阳的天然气资源相对短缺,A错误;海阳降水较多,太阳能资源不丰富,B错误;海阳为滨海城市,风力较大,风能资源丰富,但是风能资源不稳定,不适宜用于稳定供暖,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阳有核电站,核能具有清洁高效、能量供给稳定可控的特点,所以可以实现“零碳”稳定供暖,D正确。所以选D。30.推进“零碳”供暖,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C正确;推进“零碳”供暖可以减少煤炭的运输,减少运输的费用,但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推进“零碳”供暖不会增加财政收入,B错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可以减缓海平面上升,有利于保护海岸生态,但保护海岸生态不是推进“零碳”供暖的主要目的,D错误。所以选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3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分布区。地质学家刘东生通过对陕西洛川黄土剖面的研究,向世人展现了该区域两百多万年以来自然环境的变迁。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0资料一:距今两亿年前,黄土高原所在地区有个巨大的庆阳湖,那时生长的茂盛森林已变成如今的煤炭。青藏高原抬升逐渐阻挡了印度洋的水汽,中国西北地区逐渐形成了沙漠、戈壁。此后的两千万年来,强劲的西北风吹来了沙尘;大约距今一百多万年开始,黄河蜿蜒流经该区域,成就了中国早期的农业文明。资料二:“风成说”(黄土高原形成的主流学术观点)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来源于强劲的偏北风所携带的尘土堆积,再经过成土作用形成。资料三:图为洛川地区某黄土剖面及土质分析信息示意图。(1)“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的成土母质为____。(2分)A.古老湖泊洼地中的淤泥B.当地岩石碎解的沙石C.风源地区的沙粒和细尘D.黄河携带而来的泥沙(2)结合不同颜色土层的土质分析结果判断:壤土层形成时期,该区域生长的植被应以____为主,气候较____;黄土层形成时期,该区域风力相对较____,生长的植被可能为____。(4分)(3)洛川地区黄土呈现深浅颜色土层交替的变化,说明两百万年以来,当地反复变化的自然环境要素主要是____。(1分)(4)综上,黄土高原的土壤在形成过程中,成土母质、气候、____、____等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分)(5)窑洞是黄土高原传统的民居形式,建造过程中不立梁柱、不设砖瓦。当地人在修筑窑洞时,多选择____(红色/黄色)土层作为窑洞的屋顶,原因是____。(2分)【答案】(1)C(2)森林湿润强草原(3)气候(4)生物时间(5)红色红色土层质地紧密,更坚硬,支撑能力强
11【解析】(1)我们知道,岩石的风化物被称为成土母质,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成土母质才能转变成生长植物的土壤。“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来源于强劲的偏北风所携带的尘土堆积,再经过成土作用形成。由此判断黄土的成土母质应该是沙尘堆积物,它是强劲的偏北风从黄土高原西北方或北方内陆风源地区带来的,而且当地应该比较干旱,众多沙粒细沙覆盖地表。因此C正确;因为湖泊洼地中的淤泥不容易被风力搬运,因此A错误;风成说认为形成黄土的母质是风吹来的,最终才能形成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分布区,不可能是当地岩石风化侵蚀碎解的产物,也不可能是流水堆积物,因此B、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2)由壤土层特征看,壤土层中含有较多乔木、灌木的植物孢粉,这说明当地的植被应以森林为主,而且由于森林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再加上壤土层中有典型的淋溶层,都说明当时气候较为湿润,流水作用较强;由黄土层特征看,黄土层中含较多的草本植物孢粉而没有森林植物孢粉,也没有明显的淋溶层,说明当时气候较干燥,再加上黄土层颗粒较大,土壤发育程度低,说明当时风化作用、风力作用较强,当地生长的植被只能是草原。(3)黄土当中的黄土层颜色较浅,含草本植物孢粉,反映了当时环境以草原为主,气候较干燥;黄土当中的壤土层颜色较深,含森林植被孢粉,反映了当时环境以森林为主,气候较湿润;因此,洛川地区黄土呈现深浅颜色土层交替的变化,说明两百万年以来,当地反复变化的自然环境要素主要是气候。(4)生物因素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有机质的来源,而从黄土高原土壤剖面中含有较多乔木、灌木以及较多草本植物孢粉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生物因素促进了土壤的形成。黄土高原由距今两亿年前的湖泊,一直到距今一百多万年才开始形成真正的土壤,这说明时间因素也是一个的重要的成土因素。综上,黄土高原的土壤在形成过程中,成土母质、气候、生物、时间等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由材料可知,红色土层由于发育程度较高,土壤颗粒细小,使得土壤质地紧密,土壤之间孔隙小,土壤更坚硬,支撑能力强,也不易渗水,因此当地人在修筑窑洞时,多选择红色的壤土层作为窑洞的屋顶,建造过程中可以不立梁柱、不设砖瓦。32.读资料和“怀柔科学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2资料:怀柔科学城作为北京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力军和核心支撑,空间规划、科学规划、发展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目前正加快科学设施建设,集聚世界顶尖科研机构,打造宜读、宜研、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智慧人文科学城。(1)怀柔科学城北靠____山脉,南至____公路。(2分)(2)怀柔科学城吸引科研机构集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等。(2分)(3)在怀柔科学城西部建设综合服务配套区,主要考虑的是____(双项选择题)。(2分)A.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利B.临近怀柔城区,生活方便C.土壤肥沃,农牧渔业发达D.紧邻潮白河,生态环境好(4)建设怀柔科学城对怀柔区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等。(3分)(5)请为怀柔科学城“打造宜读、宜研、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智慧人文科学城”,从区位因素的角度提出你的建议。(2分)【答案】(1)燕山;京承高速(G45)(2)政策支持;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依托北京科技优势等)(3)AB(4)促进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区域环境(提供就业岗位,促进产业升级等)(5)从政策、技术、劳动力等方面提出建议,合理即可。(如:提供政策支持,吸引高科技人才等)【解析】(1)由图可知,怀柔科学城北靠燕山山脉,南至京承公路。(2)由资料可知,政府支持怀柔科学城建设,有政策支持;由图可知,怀柔科学城交通便利。(3)在怀柔科学城西部建设综合服务配套区,有支撑条件: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临近怀柔城区,生活方便,便于提供综合服务。综合服务配套区不是生产农产品,也不是疗养基地等,C、D错误。故选AB。(4)怀柔科学城的建设,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促进城镇化进程;科学城中的产业附加值高,能促进经济发展;怀柔科学城将打造宜读、宜研、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智慧人文科学城,故能改善区域环境。(5)区位因素,包括政策、技术、劳动力等方面,为打造宜读、宜研、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智慧人文科学城,可提供政策支持,引进高端技术和人才,吸引高素质劳动力入职等。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那里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适宜游泳。下图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辽宁省葫芦岛、福建省厦门、海南省西沙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曲线图。
13(1)描述葫芦岛海区的海水温度季节变化特点。(1分)(2)比较三个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下图为2021年11月26日厦门站潮汐表。(3)11月26日在厦门海边赶海的合适时间段是____(单项选择题),简述理由。(4分)A.2:00—4:00B.8:00—10:00C.12:00—14:00D.22:00—00:00【答案】(1)葫芦岛夏季水温较高,冬季水温低,季节变化显著。(2)葫芦岛:6-9月;厦门:5-11月;西沙:全年皆宜。原因:纬度越低,海水温度越高,季节变化不明显,适宜游泳的时间也越长。(3)B理由:选择一天当中最低潮之前2个小时左右去,也就是8:00左右,因为这个时候潮退的深,露出的海洋生物比较多。10:00过后,海水会开始涨潮,赶海活动的时间不足,会存在安全隐患。【解析】(1)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温度;葫芦岛夏季水温最高,表层海水温度季节变化大。(冬季水温最低,用最高水温减最低水温即可为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2)读图可知,西沙纬度最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海水温度每个月均温都是20℃以上,水温较高,全年适宜人们游泳,游泳的时间最长;葫芦岛纬度最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少,6-9月的海水月平均温度20℃以上,适合人们游泳的时间为6-9月,适宜游泳的时间较短;厦门处于中间位置,5-11月的海水月平均温度20℃以上,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5-11月,适宜游泳的时间较长。(3)根据图片,11月26日厦门在8:00-10:00时正值落潮时段,沙滩或礁石出露较多,且离涨潮时间间隔较远,安全性好,适合人们在海边赶海,B正确,ACD错误。故选B。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14下图左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景观图,下图右为峰丛峰林地貌演化模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右中地表发育的喀斯特地貌有____、____等,地下发育的喀斯特地貌有____等。(3分)(2)图左对应图右的阶段____(填序号),描述图左所示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2分)(3)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双向选择题)。(2分)A.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大B.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C.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D.土层比较厚,土壤肥力较高(4)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2分)【答案】(1)峰丛峰林溶洞(2)③多峰林,山体呈锥状耸立,地表崎岖不平等合理即可。(3)AB(4)同意。例如,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有利于当地发展旅游业。不同意。例如,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不利于交通建设。【解析】(1)读右图可知,地表发育的喀斯特地貌有峰林、峰丛和风蚀漏斗等,而在地下发育的喀斯特地貌主要为溶洞和天坑等。(2)读图可知,图左为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发育的峰林景观,与图右的阶段③一致;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峰林广布,山体顶部为圆锥状或尖锥状山峰,峰林基座彼此不相连,地表崎岖不平。(3)喀斯特地貌也叫岩溶地貌,是石灰岩在流水的侵蚀和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在我国南方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大,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AB正确。岩溶地貌区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C错。石灰岩地貌区地表崎岖,土层比较薄,土壤肥力较低,D错。故选AB。(4)喀斯特地貌从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角度考虑:喀斯特地貌区景观独特,可以发展旅游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从不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角度考虑:该地区地表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对外联系;同时耕地面积小,土壤肥力低,不利于农业发展,增加粮食供需矛盾。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