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ID:83217139

大小:71.1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3-06-25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6页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7页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8页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9页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咸祥中学高一年级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本题共4小题,16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是中国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形象”,山水画的意境往往由园林建筑的“意象”带出,可谓画中的“点睛”。它与树石云水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经典图式。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古典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体证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人文精神;在山水画发展的关键时刻,园林建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山水画的成熟;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制所附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审美特征因其山水画的介入——同时转化成为中国山水画深厚文化和审美内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典建筑的形制及其所附有的文化的认知程度,影响和制约着山水画创作的广度和深度。(取材于陈智安等人的文章)材料二“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园林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早期界画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更大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一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自参与设计图的绘制,又熟谙于山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山水画。

1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山水画”,其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则以其巨大体量与四周建筑物形成对比,成为全园布局的主体和重心。此外,形状对比也是园林布局的常见方式。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墙、门窗遮挡了一部分山石,从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现些许神秘感,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取材于牧戈等人的文章)材料三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我国一批前卫建筑师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力求将园林式审美意识及空间营构方法移植和转译到建筑创作领域,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钢作为主要构件。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4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从远处看,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建筑内部唯一的隔断是混凝土大门处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主要空间的呈现做了铺垫。书屋内部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被摆在台阶下面,台阶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书籍排布随意,读者可以任意抽取自已感兴趣的书,找到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屋内没有人造光源,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明亮而温和,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取材于李晓丹等人的文章)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互相影响,双方都在对方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并推动两种艺术形式走向成熟。B.早期的“界面”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这有利于还原古代生活原貌,所以“界画”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更大于审美价值。

2C.古代园林建筑与中国古代诗、画之间关系密切,如果一个人具备深厚的绘画素养与文学素养就能成为一个杰出的造园大师。D.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引发当今建筑界关注,是传统文化的回归的必然,这也有利于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之路。2.根据材料下列对文中所举园林建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维的“辋川别业”在建造上借鉴了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手法和思想。B.白塔在北海中的地位和佛香阁在颐和园中的地位一样,都是主体建筑。C.“篱苑书屋”和苏州留园石林小院入口设计在设计理念上是相同的。D.“篱苑书屋”采用室内自然采光的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的理念。3.赏析材料三第二段的语言特色。(4分)▲4.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有哪些相通之处?写出三点(6分)▲(二)赏析戏剧(本题共6小题,20分)《雷雨》(节选)曹禺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鲁侍萍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周朴园你的女儿?鲁侍萍四凤是我的女儿。周朴园那你走错屋子了。鲁侍萍哦。——老爷没有事了?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鲁侍萍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周朴园(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鲁妈停)你——你贵姓?鲁侍萍我姓鲁。周朴园姓鲁。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鲁侍萍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周朴园你好像有点无锡音。鲁侍萍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周朴园(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3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周朴园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周朴园(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鲁侍萍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周朴园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鲁侍萍哦,好地方。周朴园你三十年前在无锡么?鲁侍萍是,老爷。周朴园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哦。周朴园你知道么?鲁侍萍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周朴园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鲁侍萍说不定,也许记得的。周朴园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不过也许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鲁侍萍姓梅的?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一一你知道么?鲁侍萍不敢说。周朴园哦。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周朴园哦?你说说看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周朴园(痛苦)哦

4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周朴园(汗涔涔地)哦。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节选自《雷雨》)5.下面有关名著《雷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其性格特征是善良、正直、刚毅顽强,她终于由一个幼稚无知的侍女成长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有觉悟的女人。B.鲁侍萍不止一次地说到命运,这说明她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运,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C.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他半晌没有说话,表现了他在惶恐的沉思中寻找对策。D.《雷雨》的矛盾冲突是错综复杂的,但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是最本质的冲突。6.下列对戏剧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戏剧以“雷雨”做标题,交代了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暗示了剧情特点,也象征沉闷压抑的旧中国里,一场大变革即将来临。B.节选部分主要写鲁侍萍与周朴园过去的矛盾,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揭露周朴园的冷酷。C.鲁侍萍的行为多次出现悖谬,如与周朴园不期而遇时她欲去还留,对自己的身份始隐终露,体现她有破镜重圆的幻想。D.从节选部分可看出周朴园30年来确实对鲁侍萍怀有思念之情,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不会对他的地位和声誉造成威胁。7.下列对戏剧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巧妙地运用倒叙的方法,把现实和过去交织起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展示人物之间的多重关系。B.精彩的潜台词可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表现他对眼前之人身份的猜疑。C.好的戏剧就要写出人的多样变化。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狠辣,有时脆弱。剧中周朴园虚伪,但也有人性的一面。D.

5人物交流和交锋的语言富有动作性,能推动或者暗示故事情节发展。如周朴园说提起来大家都忘了,鲁侍萍却说说不定,也许记得的。8.对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户,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这个动作应该如何理解?周朴园看她关窗门的动作为什么会“忽然觉得她很奇怪”,慌忙地问“你--你贵姓”?有什么作用?(3分)▲9.文中画线句中的两个“好地方”有什么差异?请简要分析。(4分)▲10.个性化的语言是《雷雨》中人物语言的一大特色,请举两例说明。(4分)▲二、古代诗文文阅读(31分)(一)走进历史(本题共4小题,15分)材料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节选《烛之武退秦师》)材料二: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穆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①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六年春,秦穆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奈何?”郑曰:“秦内君,君倍其赂;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郑不孙②。”乃更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騺③

6不行,秦兵至,公窘,召庆郑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节选《史记·晋世家》)①虢[guó]②孙:通“逊”,谦逊、恭顺。③騺:(马)难起步的样子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共其乏困(乏困:疲倦)B.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结盟)C.已而倍其地约(倍:通“背”,违背)D.卒与粟,自雍属绛(属:接连)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四年,晋饥,乞籴于秦B.夜缒而出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救灾恤邻,国之道也。D.吾其还也其君是恶,其民何罪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时,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法,直言“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解除了对方的戒备心理,拉近了双方的关系。B.在分析郑国的存亡时,烛之武从秦国的利益出发,讲明存郑之利和亡郑之弊,最终使秦伯放弃了攻郑的计划。C.鉴于秦、晋是同盟关系,烛之武措辞委婉而谨慎,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而是巧妙地点明了秦、晋两国的各自利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D.晋国恩将仇报的行为激怒了秦国,秦国进攻晋国,庆郑向晋惠公提出,给秦国加倍提供财物,给的粮食比晋国饥荒时从秦得到的还要多。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2)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3分) ▲(二)感受宋诗(本题共2小题,8分)虞美人秦观[注]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7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注] 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以“天上”一词先声夺人,赞美花的仙品,说它像天上和露栽种的碧桃,不是凡花俗卉一般。上句正面见意,下句反面强调,正反相济,褒扬至极。B.下片写细雨轻寒,使花显得更加脉脉含情,无奈春光不由人遣,无法留住,叹息之中尽显惜春之情。C.末尾两句承前句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以排遣愁绪的想法,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妨”二字委婉道出。D.全词情感发展万转千回,深沉蕴藉。每一份情感后都紧紧地跟随着对它的否定。最后,在“断人肠”的怨叹声中,词情戛然而止。16.“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花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5分)▲(三)积淀名言警句(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句)(8分)(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3分)

818.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暄(xuān)嚣一时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唯有优秀的文化会长留世间,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jiè)。B.濒危语言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亟(jí)待优先抢救与保护的。因为在语言丢失的同时,原来以这种语言为载(zǎi)体的文化也必然随之丧失。C.我推窗而望,蓦(mù)然发现到处都涣然一新,生机盎然。我徜徉在古城阙上,倚(yǐ)栏而望,任那杨花柳絮纷纷扬扬随意拂面,静听春的旋律。D.对于树,心中常生出一种怆(chuàng)然欲涕的感觉,瞻(zhān)仰它遗世独立的风姿时,既羡慕它的苍郁挺拔,又同情它的孤高寂寞。19.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请根据下面两个统计表简要说明调查结果。(2分)▲(2)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选取传统纸质媒介阅读和数字媒介阅读两种方式的一种,概括其特点并略作说明。(4分)▲20.阅读下列材料,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4分)瑞士手表誉满天下,畅销世界,堪称经典,这得益于瑞士制表工匠具有的“工匠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工匠有着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职业敬畏态度。在生产中,他们极度关注工作细节:严格依照操作流程,认真完成每一道生产工序,对每一个零件、每一个产品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在工作中,他们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在中国制造升级换代之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弘扬这种工匠精神,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9(3分)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个体,①__________________,也需要良好的精神生活滋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城市和发达地区文化活动、文化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但在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②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地区的文化生活如果不能大步赶上,就③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推进面向这些地区的精准文化扶贫尤为迫切。22.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字以内)(2分)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23.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京剧脸谱”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字。(5分)  在京剧表演中,某些男性角色的脸部常有一种特殊的彩色化装,称之为“脸谱”。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纹样的脸谱,用来表明戏中人物的面容、性格等特征,使观众能观其外表,知其心胸。例如,红色脸常用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等性格,以“三国戏”里的关羽为代表;白色脸则常用来表现奸诈多疑,以“三国戏”里的曹操为代表。京剧脸谱能够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四、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我们慢慢长大,从家到学校到社会,世界变得越来越大。于是,我们也慢慢发现,世界中的我们,变得越来越小。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

10高一期中考试答案1【答案】B项。A项,“双方都在对方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并推动两种艺术形式走向成熟”以偏概全。原文只是说“在山水画发展的关键时刻,园林建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山水画的成熟”,并没有说山水画对园林有这样的作用。选项中的“双方”以偏概全。C项,“如果一个人具备深厚的绘画素养与文学素养就能成为一个杰出的造园大师”,说法绝对。文中说“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强调了绘画和造园之间的关系,至于文学,文中这样说“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并不能论定具备绘画素养和文学素养就能成为杰出的造园大师。D项,“是传统文化的回归的必然”,将或然说成必然。原文只是说“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并不能断定是必然关系。所以选B项。2【答案】D项。“体现了人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的理念”主观臆测。原文只是说“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举此例主要是为了证明本文开头提出的观点:“我国一批前卫建筑师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力求将园林式审美意识及空间营构方法移植和转译到建筑创作领域,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所以选D项。3.①条理清晰,严谨准确。先点明书屋的位置、功能、形状、材料,然后从近处看说明建筑材料,最后从远处看出其形状;“4万余”,说法严谨。②运用比喻,生动形象,例如“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果”,让人们直接感知到书屋的外形。(每点2分)4.①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体证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人文精神。②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的创作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③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④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重意境,重诗情画意,美学境界相契合。⑤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在整体布局都讲究主从组合。⑥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中心思想,追求意境的深邃。(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满分)5.【答案】.AA错在“有骨气、有尊严、有觉悟的”6.【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理解,段落的分析,主旨情感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的分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11C项,“体现她有破镜重圆的幻想”错误。鲁侍萍对周朴园,开始尽量克制,显得平静,等到周朴园露出真相,她就悲愤交加地斥责,充分显示了她刚强、自尊、质朴的性格,可见“破镜重圆的幻想”无中生有曲解文意。故选C。7【答案】A【分析】A项,“作者巧妙地运用倒叙的方法”错误。应该是“回顾”和“穿插”。8参考答案:(1)“自然地”暗示她曾经在这样的房间住过,暗示她的身份。“慢慢地”说明她内心的痛苦和矛盾。(2)“忽然觉得她很奇怪”,说明周朴园对这一关窗的动作太熟悉,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慌忙地问”说明他害怕眼前的人就是当年的人。(3)推动情节发展。(每点1分)9【答案】前者:周朴园对往昔的回忆与眷恋之地。后者:所谓的好地方,其实是鲁侍萍为周朴园流尽血和泪的伤心地。(各2分)【分析】此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有几种方法:(1)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2)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3)结合修辞加深理解,看对于情感表达的效果。题干为:文中画线句中的两个“好地方”有什么差异?请简要分析。首先回归原文扩展词语所在的区间:周朴园: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鲁侍萍:哦,好地方。其次从角色的角度加以理解:从周朴园的角度看“好地方”表面指“无锡”,深层内里指年轻时候的美好回忆,他和“梅小姐”之间的幸福甜蜜时光,以及眷恋怀念的情感。从鲁侍萍的角度看“好地方”应该是反语修辞,融合了爱恨情愁等复杂思想,所谓的好地方,其实是鲁侍萍的伤心地,不幸的源头,她被周朴园玩弄,生了两个儿子,却流血又流泪,母子分离、跳河自尽,往事不堪回首。10【答案】参考答案:个性化的语言主要体现在用词、语气都因人物的出身、地位、经历、个性不同而各有特色。如周朴园的盛气凌人,鲁侍萍诉说自己三十年所遭遇的苦难时抑郁平缓,鲁大海揭露周朴园的发家史时语言直截了当。又如鲁侍萍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那句欲言又止、欲说又改口的话,把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了。(两例子各2分)11.答案:A(乏困:缺少的(东西)12.答案:C.(A于:对,对于;向B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C之:的;D其:副词,还是;代词,他的)13.答案:

12D“庆郑向晋惠公提出,给秦国加倍提供财物,给的粮食比晋国饥荒时从秦得到的还要多。”在文章中并没有体现。所以选C。14.答案:(1)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3分)(得分点:鄙,焉,倍) (2)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给了我们粮食,如今秦国饥荒请求来买粮食,给他粮食还有什么疑问的呢?(3分)(得分点:贷,籴,何疑)【参考译文】四年(前647),晋国发生饥荒,向秦乞求购买粮食。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各国都可能发生,救灾助邻是国家的道义。应该帮助晋国。”邳郑的儿子豹却说:“攻打晋国。”缪公说:“晋君确实有罪,晋国百姓有什么罪!”秦国终于卖给晋粮食,自雍源源不断运到绛。五年(前646),秦又发生饥荒,请求买晋国粮食。晋君与大臣们商量这件事,庆郑说:“君王凭借秦国力量才即位,后来我们又违背给秦地的约定。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给了我们粮食,如今秦国饥荒请求来买粮食,给他粮食还有什么疑问的呢?何必还商量呢?”虢射说:“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秦国竟不知道夺取晋国反而卖给了我们粮食。今天,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晋难道应该违背天意吗?应该攻打秦国。”惠公便采纳了虢射的计谋,未给秦国粮食,反而派军攻打秦国。秦国非常生气,也派军攻打晋国。六年(前645)的春天,秦穆公率领军队讨伐晋国。晋惠公对庆郑说:“秦军深入到我国境内,该怎么办呢?”庆郑说:“秦国护送您回国,您却违背约定不给秦土地;晋国闹饥荒,秦国运来粮食援助我们,秦国闹饥荒,而晋国违背它的请求,竟想趁着它出现饥荒攻打人家。今天秦军深入国境不也应该吗?”晋国对驾车和担任护卫的人进行了占卜,二者都是庆郑吉。惠公说:“庆郑不驯服。”就改让步阳驾车,家仆徒做护卫进军秦。九月壬戌日,秦穆公、晋惠公在韩原交战。惠公的车马深陷在泥里跑不动了,秦军赶来,惠公十分窘迫,叫庆郑驾车。庆郑说:“不照占卜的去做,不也应该失败吗?”说完,庆郑就走了。15答案 C “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妨’二字委婉道出”错误。应该是以“只怕”二字委婉道出。16.答案 第一问:“一枝如画”写出了花的美丽。(1分)第二问:①在乱山深处这样荒凉的处境中“为谁开”,表现了花生长环境的恶劣和不得意的遭遇。(2分)②词人以花自喻,寄托了自己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2分)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答出“乱山深处水潆回,

13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花怎样的特点,可仔细阅读词句,抓住关键信息进行分析。这两句词写了在乱山深处萦回盘绕的溪边,一枝鲜花盛开,美丽如画,却没有人来欣赏。其中直接描写花的内容就是“一枝如画”,突出了花朵美丽的特点。第二问要求答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需要结合词人的身世及词句的内容分析。从内容上来看,“乱山深处水潆回”写的是花的生长环境,地处荒僻,环境恶劣;“为谁开”说明鲜花盛开却无人欣赏,表明花是孤独寂寞、无人赏识的,写出花不得志的境遇。再联系词人秦观的身世,由注释可知,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才华横溢,然而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可见词人此时是以花自比,寄托了自己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感慨。依据上述分析,即可概括出本题答案。17(1)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3)素月分辉明河共影(4)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舳舻千里,旌旗蔽空18.D A项,“暄”应为“喧”;B项,“载”应读“zài”;C项,“蓦”应读“mò”,“涣”应为“焕”。19.(1)近年来各媒介综合阅读率逐年上升(1分),其中数字媒介阅读率近三年上升迅猛。(1分)(2)(一)纸质媒介阅读,是最富有诗意的阅读方式,当书被一页一页地从指尖翻过,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文字的优美、内容的感人,还有书的厚重、油墨的幽香。(二)数字媒介阅读,是更方便、快捷的阅读。读者手指在鼠标上轻轻滚动,便可自由飞翔在字里行间,自己喜欢的内容一瞬间就可拷贝粘贴完成。数字媒介抛弃了沉重的书本,让阅读更简单。(以上两个方面只答一个即可,特点和说明各2分)20①技艺精湛 ②敬畏职业 ③关注细节 ④追求完美(极致)21①既需要良好的物质生活保障②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严重短板③无法全面脱贫22答案 (示例)“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解析 本题考查语段的压缩能力。为短文拟写标题:第一步,通读短文,整体把握短文内容主旨;第二步,抓住关键句;第三步,规范表达;第四步,充分考虑限制条件。23(共5分)答案示例:京剧脸谱是京剧表演中以夸张变形等手法(1分,要点“夸张变形等手法”),用不同颜色、图案、纹样(1分,要点“不同颜色、图案、纹样”)在男性角色脸上勾画(1分,要点“男性角色”)的用来表明面容、性格等特征(1分,要点“表明面容、性格等特征”)的特殊彩妆(1分,要点“特殊彩妆”)。24.写作提示:

1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此题要先认真理解材料,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准确把握写作立意的角度。根据对材料的理解,材料中两句话包含着“大”与“小”的辩证关系。第一句意思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的活动空间、视野随着变大;第二句则从相反面说,但我们对社会、世界认识越来越多时,会发现个体的力量实在太有限,于是认识到自己其实很渺小。这就是人对自身和环境认识的不断变化历程。跟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人”与“环境、社会”的关系,人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的关系。考生立意准确后,在写作的时候要充分结合材料的内容含义,结合自身现实进行深入挖掘写作的内容。只有做到扣住中心,结合现实进行写作,才能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