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

ID:83192158

大小:792.78 KB

页数:9页

时间:2023-08-10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1页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2页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3页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4页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5页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6页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7页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8页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9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度高2021级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一带一路”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文明史上,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和丝绸之路等,可用来说明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这一主题,A项正确;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亚历山大东征无关,排除B项;佛教传入中国不能用来解释帝国的扩张与崛起,排除C项;佛教传入中国不能用来说明中华文明的吸引力,排除D项。故选A项。2.中世纪后期,西欧一些封建主在易北河、莱茵河、塞纳河一带设立了许多征税站。在当时,如果船载谷物沿塞纳河行驶200英里,花费的钱将达到所载谷物售价的一半。这可用于印证当时西欧A.王权的进一步强化B.封建经济的脆弱性C.工商业的全面衰退D.封建割据的落后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中世纪后期,西欧一些封建主在易北河、莱茵河、塞纳河一带设立了许多征税站”可得出中世纪的西欧地方割据严重,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因此各地都征收赋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体现出割据的落后性,D项正确;材料与王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经济的脆弱,排除B项;C项太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3.图1、图2为荷兰画家维米尔(1632-1675)经典名作,描绘了当时荷兰代尔夫特城镇的日常生活。图1中女子正抓住一个被安置在印度织锦台布上的玻利维亚银制水罐。图2中的女子在窗边读信,在土耳其风格的毯子上,一个青花瓷盘与各类水果清晰可见。这可以反映()第9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A.荷兰控制了全球海陆通道B.女性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C.浪漫主义成为了艺术潮流D.全球性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女子正抓住一个被安置在印度织锦台布上的玻利维亚银制水罐”、“女子在窗边读信,在土耳其风格的毯子上,一个青花瓷盘与各类水果清晰可见”及所学知识可得,此时世界市场连接成一起,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流,全球性经济文化联系加强,D项正确;这幅作品的内容与荷兰相关,但是不能说“荷兰控制了全球海陆通道”,排除A项;材料中不能体现女性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只是两幅图片,不能的出结论,浪漫主义成为了艺术潮流,排除C项。故选D项。4.马丁·路德认为,公开承认自己有罪的人,就能获得上帝的宽恕。每个人都是有罪之人,他的罪源于亚当,是原罪。人的原罪只能受到上帝的审判,上帝是唯一的法官。马丁·路德的这一思想()A.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B.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意识觉醒C.挑战了教会和教皇的权威D.否定了当时西欧天主教的合法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的原罪只能受到上帝的审判,上帝是唯一的法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认为人可以不通过教会,直接与上帝对话,这一思想挑战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C项正确;这一思想本身就是在坚持宗教信仰的前提下提出的,不可能破除人们对于神学的迷信,排除A项;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意识觉醒的是启蒙运动,而非宗教改革,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5.19世纪晚期,德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德国工人政党在帝国议会选举中的选票(席位)快速增加。据统计,在1877年帝国议会选举中,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所得选票(席位)总数较上次大选增加了40%。这反映了当时德国()A.帝国议会权力扩大B.普选权得以实现C.民众向往社会主义D.民主制有所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德国工人政党选票增加反映了德国代议制下工人有一定选举权,反映了代议制民主的发展,D项正确;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得票增加并不等同于帝国议会权力扩大、普选权得以实现,排除A、B两项;仅凭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选票增加了40%,不能得出民众向往社会主义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6.第9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20世纪初兴起的亚洲革命风暴,是继19世纪初拉丁美洲革命风暴之后的全世界历史新阶段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是第三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历史性开端。列宁把这次革命风暴称为“亚洲觉醒”。之所以被称为“亚洲觉醒”,主要是因为A.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阶级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D.革命后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觉醒”是指亚洲资产阶级从改良走上革命,走上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A项正确;“亚洲觉醒”主要是指资产阶级领导成为革命领导阶级,不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排除B项;二战后,东欧各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革命后大多数国家都处于殖民地或半殖民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7.方框甲和方框乙中的文字分别是对苏俄(联)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特征的描述➢并非立即没收全体资本家的产业➢致力于普遍建立工人对生产的控制➢劳动者首先应该学会管理工作➢对经济的主要垄断部门逐渐实行国有化➢全面国有化➢外贸垄断化➢食物配给制、劳动义务制➢私人贸易和货币作用受到极度限制甲乙据此,经济政策由甲到乙的调整表明()A.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形成B.农业集体化方针业已推行C.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意图D.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策“乙”的内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强调单一的公有制,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C项正确;当时还没有斯大林模式,而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方针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排除B项;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8.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根据美国的要求,签字方式“要打破按字母编排的次序,把像中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提到同我国和联合王国并列的地位,区别的办法可以是,那些在自己的国土上积极作战的为一类,另外则是被轴心国征服了的国家”。这说明()A.美国试图将中国拉入自己的阵营B.中国的抗日战争提高了国际地位C.各国在反法西斯大局下紧密团结D.国家综合实力是国际格局基础【答案】B【解析】第9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详解】材料反映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时,打破按字母排序的传统,把中国、苏联等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放到与美、英并列位置,这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提高了国际地位,B项正确;此时各国正构建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签字时的国家排序情况,反法西斯同盟刚刚形成,未体现各国紧密团结,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突出的国家赢得更高的国际地位,未强调国家的综合实力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9.欧共体成立后不久,美国工商界便提出“把工厂迁到欧洲去”的口号,以避免欧共体的歧视性关税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北美自由贸易区刚刚运作,日本跨国公司便把投资重点转向墨西哥,企图通过这个跳板来减少关税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出现这些现象说明区域集团组织()A.成为发达国家利用的工具B.具有一定封闭性和局限性C.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会导致世界贸易摩擦加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避免欧共体的歧视性关税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企图通过这个跳板来减少关税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可知世界区域集团组织虽然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但也表现出区域集团内部的一定排外性,因此区域集团组织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B项正确;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区域集团组织,不是发达国家利用的工具,排除A项;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区域集团组织,会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排除C项;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而出现,则会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0.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声称对华开始实行“全面接触”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宣布了“新的人权战略”,强调“人权高于主权”,进一步关注中国的“人权犯”“政治犯”,鼓励人权对话,并宣布建立以中国为主要目标的“亚洲民主电台”。据此可知,美国这一政策()A.旨在宣扬西方价值体系B.反映了经济民族主义的倾向C.体现了明显的妥协色彩D.是冷战思维在新时期的表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两极格局解体后,推出“北约新战略”,确立了以“人权高于主权”为理论基础的“新干涉主义”,对华进行所谓的“人权外交”,其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国家利益和企图和平演变中国,这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冷战思维在政治领域的表现,D项正确;宣扬西方价值体系是美国实行和平演变的手段,而非目的,排除A项;材料是新时期冷战思维在政治领域的表现,排除B项;美国对华强硬,排除C项。故选D项。11.在地方管理上,从商朝附属国内居民多是聚族而居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制度,再到秦汉实行郡县制度,这一发展轨迹()A.推动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向B.意味着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C.使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得到遏制D.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答案】A第9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聚族而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秦汉实行郡县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商朝的内外服制和西周分封制都重视血缘关系,体现了血缘政治,秦汉时期按照地域划分郡县体现了地缘政治,由此可见,这一发展轨迹推动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向,A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商周到秦汉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与华夏认同无关,排除B项;秦汉以后的某些朝代仍然存在地方割据势力,“得到遏制”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2.某学者这样评价一种政治体制:“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它”指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最终的决策权属于皇帝。三省六部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B项正确;西汉郡国并行制度和元朝行省制度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C项;明朝内阁制度确立前,丞相制度已经被废除,排除D项。故选B项。13.新当选英国第56任首相的伊丽莎白·特拉斯,自上台开始,便通过大规模减税来刺激英国经济的复苏,结果反而使英国经济陷入崩溃,因此遭到议会的严厉批评。在其执政进入第45天时,终于抵不住议会压力,于2022年10月20日,发表了辞职声明,宣布辞去英国保守党党首及首相职务,这使她成为英国有史以来任期最短的首相。这一事例表明英国()A.议会掌握行政权B.内阁控制下议院C.内阁对议会负责D.代议制度不健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自上台开始,便通过大规模减税来刺激英国经济复苏,结果反而使英国经济陷入崩溃,因此遭到议会的严厉批评。在其执政进入第45天时,终于抵不住议会压力,于2022年10月20日,发表了辞职声明,宣布辞去英国保守党党首及首相职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对议会负责,当议会提出对内阁的不信任案时,内阁就要垮台,C项正确;议会掌握的是立法权,排除A项;内阁从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排除B项;1982年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已经过多次改革,“不健全”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4.下表所示为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部分县参议员、政府委员党派统计(单位: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这一结构第9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县别庆阳合水镇原清涧绥德机关议员委员议员委员议员委员议员委员议员委员党派共产党233203203547545国民党17314317—333507无党派2432751266711021A.体现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B.适应了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部分县参议员、政府委员党派构成情况可以看出,实行的是三三制原则,这有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抗战,适应当时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B正确;在部分县参议员数量方面,共产党并不占据优势,排除A;国民革命的时间是1924年至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1940年国共两党处于合作时期,排除D。15.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图示可以看出,农业占比减少,工商业、运输业等的占比有所增长。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群体,加上此时农村改革进入市场化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1),更多农民选择从事别的职业,因此有了个体工商、物流运输等迅速发展,B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排除A项;材料不能看出城乡之间的差距,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郊区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参考百度百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第9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16题18分,17题24分,18题12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为《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份大事年表1800--1850年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1811--1813年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1842年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1851年伦敦水晶宫举办首届世界博笕会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材料二下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幅描绘英国工业城镇的围画使用蒸汽机为动力的工厂(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三种历史现象,并说明其内在联系。(2)如果把材料二用于研究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请分析说明材料二的史料价值。【答案】(1)历史现象:工业革命开始,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工人运动开始出现;马克思主义诞生。内在联系: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劳动条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工业革命出现的社会变化,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2)史料价值:材料二的画作出自工业革命兴起的年代,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从画面上看,蒸汽机普遍使用于工厂;使用蒸汽机的工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解析】第9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7【详解】(1)材料一中反映的三种历史现象,根据“1800—1850年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开始,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根据“1811—1813年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和“1842年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可以看出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工人运动开始出现;根据“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诞生。其内在联系应当联系所学,从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日益显现、工人阶级为改善生活和劳动条件开展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顺应时代的要求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等方面来回答。(2)材料二反映的是蒸汽机普遍运用到工厂中,烟囱林立,污染严重。联系所学可知,这一画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的状况,可以用于研究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摘编自《杜鲁门回忆录》材料二我们必须记得,世界历史上享有相当长期和平的唯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在某国家与其潜伏竞争者相继强大时,就会出现战争的危险。因此我相信美国要维持强势的世界。如果我们有强大且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1972年尼克松在《时代周刊》中的讲话材料三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上正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之间的差距被拉大,而且越来越奉行更倾向于单边主义的政策,甚至一些美国人认为现在是一个单极世界。——摘编自倪峰《关于多极化的一些思考》(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当时外交政策的核心,简析该政策对当时世界格局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时代世界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与材料一相比,两者的外交政策有何异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冷战结束初期多极化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的表现,并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之间的差距被拉大”的原因。【答案】(1)核心:遏制共产主义(遏制苏联扩张),谋求世界霸权。影响: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2)变化: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同:维护美国霸权,维护国家利益。异:杜鲁门采取遏制政策;尼克松采取制衡(均衡)政策。(3)表现:欧洲走向政治一体化;中国的发展;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等。原因: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增强;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核心”,根据材料中“极权主义”“杜鲁门”并结合教材知识可得出;第二小问“影响”,回答杜鲁门主义的意义即可。(2)第一小问“新变化”,由材料中“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均衡”可得出“出现多极化趋势”的结论;第二小问“异同”,可从二者制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及具体措施方面来分析。(3)第一小问“表现”,结合多极化趋势举例即可;第二小问“原因”,可从美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等角度思考作答。第9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8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这个世界性的扩展进程错综复杂,它的中心内容是传统农业世界向现代工业世界的大转变,这个大转变过程,又称之为“现代化”进程。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宏观分析框架来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两大现代发展模式。资本主义向计划化与国家调节方向调整,社会主义转向市场经济和进行广泛结构性改革,是现代理性与现实主义的胜利。在下世纪现代化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中,必将出现更多的模式创新与模式混合。——摘编自罗荣渠《20世纪回顾于21世纪前瞻——从世界现代化进程视觉透视》(1996年)根据材料,围绕“现代化模式”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苏联(俄)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答案】范例一:观点:不同现代化模式可以相互学习借鉴。论述:面对严重经济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农业上实行粮食税、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调劳动力:工业上允许私营企业发展,引进外国资本:商业上恢复自由贸易:分配制上实行按劳分配。新经济政策借鉴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利用市场、货币、商品关系,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巩固苏维埃政权。二战后,资本主文国家汲取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借鉴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加政府公共事业开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行宏观调控。构建社会保障体制等,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缓和社会矛盾。结论:在现代化进程中,因国情不同,各国现代化模式也不同。不同现代化模式可以共存共生,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范例二:现代化模式具有多样性(多元性)。范例三:不同现代化模式可以共存。【解析】【详解】结合材料“资本主义向计划化与国家调节方向调整,社会主义转向市场经济和进行广泛结构性改革,是现代理性与现实主义的胜利”,概况出观点:计划和市场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发展经济的手段。论证:由材料“……资本主义向计划与国家调节方向调整,社会主义转向市场经济和进行广泛结构性改革,是现代理性与现实主义的胜利”可得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都需要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例如: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否定市场手段,最终出现了弊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否定计划手段,最终爆发了经济大危机,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需要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第9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