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10∕T 081-2022 汉麻杆芯栽培猴头菇技术规程(牡丹江市)

DB2310∕T 081-2022 汉麻杆芯栽培猴头菇技术规程(牡丹江市)

ID:83176047

大小:209.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03-07

上传者:130****3912
DB2310∕T 081-2022 汉麻杆芯栽培猴头菇技术规程(牡丹江市)_第1页
DB2310∕T 081-2022 汉麻杆芯栽培猴头菇技术规程(牡丹江市)_第2页
DB2310∕T 081-2022 汉麻杆芯栽培猴头菇技术规程(牡丹江市)_第3页
DB2310∕T 081-2022 汉麻杆芯栽培猴头菇技术规程(牡丹江市)_第4页
DB2310∕T 081-2022 汉麻杆芯栽培猴头菇技术规程(牡丹江市)_第5页
DB2310∕T 081-2022 汉麻杆芯栽培猴头菇技术规程(牡丹江市)_第6页
资源描述:

《DB2310∕T 081-2022 汉麻杆芯栽培猴头菇技术规程(牡丹江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20CCSB30/392310牡丹江市地方标准DB2310/T081—2022汉麻杆芯栽培猴头菇技术规程2022-12-12发布2023-01-11实施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DB2310/T081—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鹏、王延锋、史磊、王金贺、刘姿彤、盛春鸽、王远杭、于海洋、赵静、潘春磊、闫水华、张星哲、傅迎军。I

2DB2310/T081—2022汉麻杆芯栽培猴头菇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汉麻杆芯栽培猴头菇(Hericiumerinaceus)生产过程有关的产地环境、菌种、生产工艺流程、栽培袋制作、出菇管理、采收和采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档案等要求。本文件适合于以汉麻杆芯为主料原料栽培猴头菇。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806.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5010无公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汉麻杆芯汉麻全杆在初加工阶段剥去麻皮的剩余部分。4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的规定。生产场地符合NY/T5358的规定,至少3km以内无垃圾场、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5菌种5.1品种选择选用适合汉麻杆芯栽培基质、产量高、抗性强的猴头菇优良菌株。5.2菌种质量1

3DB2310/T081—2022菌种生产应符合NY/T528的规定,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菌种要求菌丝绒毛状、均匀、舒展、无色素、边缘整齐,菌龄适宜,无老化、退化现象。6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处理→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和采后管理7栽培袋制作7.1原料以阔叶木屑和汉麻杆芯为主料,以麸皮、石膏和豆粉为辅料。所有原料应新鲜、干燥、无虫蛀、无霉烂、无农药污染。7.2参考配方配方1:阔叶木屑56%,汉麻杆芯30%,麸皮12%,石膏1%,豆粉1%。配方2:阔叶木屑46%,汉麻杆芯40%,麸皮12%,石膏1%,豆粉1%。7.3原料处理将木屑过筛,汉麻杆芯粉碎成小于1cm的颗粒。拌料之前,木屑和汉麻杆芯需提前12h~24h用清水预湿。水质要符合GB5749标准规定。7.4拌料与装袋按照配方将原辅料一起加入拌料机,边加水边搅拌,基质含水量55%~58%,搅拌均匀。选用17cm×37cm×0.005cm耐高温聚丙烯专用塑料袋,进行机械装袋,装袋松紧适度,袋高21cm~22cm。相应规格的聚丙烯袋应符合GB4806.7标准规定。7.5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温度100℃,保持10h~12h,停火后焖锅8h;采用高压灭菌,温度125℃,保持2.5h~3.0h,自然冷却至60℃出锅。7.6冷却在灭菌器内的菌袋温度下降至60℃以下时出锅,迅速移至冷却间,自然冷却至30℃以下。7.7接种按照无菌操作规范接种。7.8菌丝培养将接种后的菌袋摆放到养菌室,避光培养,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0%以下,接种后1d~10d料温控制在22℃~25℃,接种10d以后,料温控制在20℃~22℃,每天早晚各通风1次,每次20min~30min。8出菇管理2

4DB2310/T081—20228.1菇棚要求采用塑料大棚出菇,棚顶和四周覆盖塑料薄膜、草帘和遮阴网,并布设喷淋管线。大棚跨度8m~10m,长度30m~50m,高度约3m,床架宽度约1.5m,长度根据大棚长短而定,分为2层~3层,层间距50cm~60cm,每层底部铺设长条木板,用来摆放菌袋,大棚中间保留宽度约1m的过道。8.2上架菌袋上架前对菇棚进行清洁、消毒和灭虫处理。上架时菌袋不宜摆放过密,每行双排直立摆放,保持行间距60cm。8.3开口利用锋利的小刀在菌袋上部侧面竖向划长2cm~3cm的口,深度约0.5cm。8.4水分管理开口后,待菌丝恢复生长2d~3d,可进行水分管理;催蕾期间,可将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提高至90%以上,停水2d~3d,再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至90%以上,反复进行2次~3次;菇蕾形成后,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8.5温度管理催蕾期间,棚内温度控制在15℃~22℃;菇蕾形成后,棚内适宜温度控制在16℃~20℃。8.6换气、增氧出菇期间保持环境空气新鲜,棚内每天通风2次~3次,每次20min~30min。8.7光照刺激出菇期间棚内光照强度控制在100Lx~400Lx。9采收和采后管理9.1采收子实体成熟,孢子尚未大量弹射即可采收。9.2采后管理每次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残留的菇柄,同时挑除污染的菌袋。9.3转潮管理采收后停水2d~3d,待菌丝恢复后,直接进行二潮菇管理。10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宜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标准要求。3

5DB2310/T081—202211生产档案建立可追溯的生产档案,内容包括产地环境、菌种、生产工艺流程、栽培袋制作、出菇管理、采收和采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年。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