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ID:83096022

大小:50.8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3-08-11

上传者:老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7页
资源描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喀什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嬴政认为,给死去的王上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很不合适的事情。称帝时,他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并下令今后不再给死去的皇帝上“文、昭、武、惠、襄”之类的封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一做法A.正式终结了古代谥号制度B.旨在确立皇帝的无上权威C.是宗法制发展的必然趋势D.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辖2.古雅典官员任职期间,“任何公民都可因他行为不敬或侵占公款、叛国,共谋或其他严重犯罪活动而启动一种‘指控程序’来反对他,如果情况属实,他就被判处死刑。案件首先由议事会来判决,但更严重的案件通常由议事会交由陪审法庭来做最终判决,极其严重的案件,像叛国罪,由公民大会来审问”。这说明古雅典A.对政治权力实行严格的制约B.公民大会是最高司法机构C.官员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D.司法审判程序缺乏合理性3.孙中山说:袁世凯以为中国人民知识程度低,必不能共和。呜呼!牛尚能教之耕,而况人乎?而中国人民今日初进共和,亦当有革命政府以教之,此训政时期,入共和之过渡所必要也。孙中山认为:A.中国建立共和制度过程曲折反复B.中国确立共和制度为时尚早C.要为共和制的真正实现创造条件D.开民智是建立共和制的前提4.下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管理方式的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出我国(   )1958~1982年人民公社拥有集体资金的统一分配与调度权1982~2001年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党的十八大以来社区党支部成员和社区党员充当网络信息员以及参与社区治理A.基层自治已经成熟B.基层职能在不断完善C.人民权利得到保障D.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

15.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在官制、法律、商业、教育和社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全面、深刻的改革。上述改革措施的目的是A.借鉴西方理念变革政体B.促进国家体制转型C.调整方针,应对统治危机D.培育主权国家认同6.明仁宗时,科举取士一度南北分卷,“科举之士需南、北兼收,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这一制度(   )A.提供了公平竞争环境B.化解了南北方的矛盾C.有利于笼络北方士子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7.18世纪末以来,“东学西进”使得西欧各国借鉴中国的科举制,逐步推行文官考试制度,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科举制在中国却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并最终被除。造成这种不同后果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是新生事物,中国的科举已实行1000多年B.西欧文言考试制度注重实用性知识,中国科举制八股取士很僵化C.西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而中国处于封建主义走向衰落时期D.四欧的文官考试制度公平公开,而中国的科举制作弊现象严重8.1881年7月2日,美国新任总统加菲尔德在华盛顿的一座火车站遭到一个没有得到满意官职的党内支持者枪杀,身受重伤后不治而亡。这一事件A.导致了政党分肥制的出现B.促进了美国文官制的建立C.暴露了英国文官制的弊端D.实现了政治与管理的分离9.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吾邑学堂业立三年,而诸生月课尚未曾废,乃于本月停止,而寒唆无生路矣。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据此可推知(   )A.学堂选官制度尚未建立B.儒家思想已丧失正统地位C.新式教育备受大众质疑D.传统的士人阶层将被分流10.青莲岗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宋集乡。据考古专家发掘的文物,鉴定其所处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下列出土的文物不可能出自该遗址的是(   )A.石斧B.陶鼎C.铁犁D.彩陶11.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治国思想的史料,据此得出正确的历史解释是史料记载出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民有不循斯教者……五刑以加焉朱元璋《大诰·民不知报第三十一》

2《大明律例》,一部礼经,出礼人刑。《顾钧集》第5卷A.汉代十分推崇法家思想B.明朝统治刑罚严酷C.统治者重视礼法并用D.统治者奉行法律至上1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奴隶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则主人应告发他……然后,被主人割去他的耳朵。”这说明该法典A.开始关注社会的矛盾冲突B.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C.为种姓制度提供法律保障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3.就其才能而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大多并非由杰出的政客或政治家担任。此外,共和派又通过修宪使总统渐渐不能行使重要职权。这些现象A.有利于巩固共和政体B.维护了法国议会至上的原则C.使政府行政效率低下D.反映了法国共和之路的艰难14.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不仅收集、翻译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编写史籍,还直接创办学校(见下表)据此可知,当时学校类型包括修道院学校和在主教驻节的大教堂兴办的大教堂学校开设课程“七艺”(古希腊、罗马的传统课程):丈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培养对象修士、教士和世俗人家的子弟A.欧洲的科技文化成就显著B.西欧的社会教育基础广泛C.西欧思想解放运动促使基督教主动革新D.基督教对西欧文化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15.自1979年9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来,人民群众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例如“五讲四美三热爱”、全民文明礼貌月、“五个一工程”、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村镇等活动。这些活动A.提高了全社会的文明程度B.同人民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C.改善了城乡人民生活水平D.与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相互促进二、材料分析题:共55分

3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88年7月30日,议会两党的7位政治要人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队前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威廉乘“新教之风”登陆英伦后,詹姆士二世逃走。英国仅以换了一个国王的代价完成了革命。——唐晋《大国崛起》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英国《权利法案》材料三: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回答:(1)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事件?(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有何意义?依据材料说明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3)据材料三,简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材料三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4——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有关不作为犯罪绝大部分是职务不作为犯罪,其犯罪主体是担任一定公职或从事特定职务的官员。这些官员不作为犯罪涉及行政、司法、军事,甚至民事等各个领域。如在行政方面“官员应直不直罪“大祀不予申报罪”“里正不觉脱漏增减罪”“应受而不授罪”“部内田畴荒芜罪”“应言及妄言部内灾害罪”等。司法方面“监临知犯法不举劾罪”“强盗杀人不告主司罪”“越诉罪”“囚应禁不禁罪”“领徒囚应役不役罪”“不即遣送人犯罪”等。军事方面“诸烽候不警”“乏军兴罪”“应给发兵符不给罪”“征人羁留罪”“校阅违期罪”“主将守城弃去罪”等。——孔亮亮《论唐律中的不作为犯罪》材料二  1907年,《大清新刑律草案)第二十八章“关于遗弃之罪”中第325条第2项规定了作为特殊主体的警察、官吏等发现有被遗弃的老弱病残等需要帮助的人,而不及时给予求助的,构成特殊人员不求助被遗弃之人罪。此罪属于官吏渎职罪的一种,其行为方式是不作为。这里警察、官吏等不作为的义务来源是职务上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该条的第1款对于一般的主体见到被遗弃之人而不予以求助的也科以刑罪。警察、官吏不求助被遗弃之人时刑罚更重。量刑由普通身份犯的五等有期徒刑变为三等有期徒刑。——赵晓阳《《大清新刑律>职务犯罪立法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对官员“不作为犯罪”规定的特点和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大清新刑律草案》与《唐律》相比,关于“不作为犯罪”的规定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此变化的原因。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5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材料二  中国古代在自然经济和专制统治环境下,不具备产生诸如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的条件。现今中国民法,是清朝末期从外国继受而来。甲午战败和庚子事变后,清廷推行新政,1907年设立修订法律馆,“参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1908年民法典起草正式开始,……1910年底,“大清民律草案”完成。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继续主持起草民刑法典,称为“第二次民律草案”。1930年,国民政府在此前民律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此前,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序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法精神并归纳中国制定民法典的作用。

6参考答案1.B2.A3.C4.D5.C6.C7.C8.B9.D10.C11.C12.B13.A14.D15.B16.(1)光荣革命(2)《权利法案》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或财政权)。(3)A、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B、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答出其中的任一句即给C、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17.(1)趋势: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评选标准趋向才能。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2)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民国政治的发展。(3)意义: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18.(1)特点:以公职和特定职务的官员为主体;涉及不作为的范围广泛。作用:有利于防范官员的职务腐败和懒政、怠政;有利于提高官员工作的效率;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2)变化: 不作为的主体增加了警察;不作为的内容增加了社会救助;对不作为的惩罚增强了力度。原因:近代公职人员结构变化的影响;西方社会求助制度的影响;缓和社会矛盾和巩固统治的需要。(9分)19.(1)差异:中华法系:“法自君出,权尊于法”,人治;礼刑结合,侧重公法,维护国家、家族利益;无讼、和谐的价值取向。罗马法:权力服从于法律,法治;私法发达,保护个人权利;追求正义的价值取向。(2)近代民法精神:自由与平等;维护私有权利;权利与义务兼备。作用:提升中国人的法律观念与权利意识;有利于民权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助于挽救民族危机,尽早收回国家主权;有利于规范平等的社会秩序;推动中国法制建设的近代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