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

ID:83091224

大小:33.2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12-22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1页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2页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3页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4页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5页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6页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7页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8页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9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衢温“5+1”联盟2022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打开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很容易就能在视频播放页面找到“倍速播放”选项。倍速播放指在不改变原视频基本制式的基础上,由用户自行选择加速或者减速的播放行为。调查显示,在18—4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中,使用倍速观看视频的网友接近七成,倍速播放已经成为年轻观众网络追剧的“标配”。这一收视行为不仅体现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艺接受特点,也折射出媒介发展对艺术创新的技术驱动。不过,观众对影视作品进行倍速播放是有选择的。“为什么年轻人看剧用倍速”话题曾经登上微博热搜。倍速播放不仅能够让观众在有限时间里快速了解热门影视剧,而且对白和音乐的轻微“变形”也会营造出陌生感和新鲜感,让观众觉得更加有趣。不过,当面对品质好剧时,观众不但不会选择“加速”,反而会再次或多次观看。作品中那些意蕴丰富的视听语言、饱含深情的台词、直击人心的表演以及精心设计的细节交相辉映,形成强烈的感染力,让观众一再品味。可以说,倍速播放显示出观众艺术欣赏的个性化需求,而流媒体技术为这种个性化提供了调试和选择的可能。在新媒体终端尚未普及时,录像机、VCD机或DVD机播放已经具备了快进或快退的功能,但彼时的倍速播放操作并不便利,观赏效果也不甚理想,很难形成潮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输速度不断提高,上网看剧越来越便捷,倍速播放的实现也越来越容易。人们在视频网站观看文艺作品时,什么作品常被“倍速”、哪些环节容易被“倍速”等信息,都会被精准捕捉并反馈给播放平台,成为内容分析、产品定位的参考数据。在这个意义上说,倍速播放还能反哺艺术创作,促进艺术品质的提升和艺术表现的优化,激发艺术形式的调整升级。为了适配当下人们的收看习惯,一些视频网站和制作团队不断进行尝试,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有的播放平台将时长两三个小时的故事切割成若干短小精悍的单元,对剧作结构进行不同于传统影视长片的重新剪辑,让观众可以一览剧作精华。在媒介革新过程中,创作者为赢回“播放时间”、赢得观众做出了各类有益尝试。相信只要坚守价值立场、尊重艺术规律,视听艺术将在与观众的良性互动中不断“进化”

1,新型艺术或将由此诞生,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摘编自刘洋《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材料二:相较于娱乐消遣内容的倍速播放,由于网课的用户近年来越来越多,尤其受到疫情影响,大量青少年每天固定开始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那么,增加了倍速功能的学习视频到底会对知识吸收的效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更值得关注。2017年,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单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他们评估了54名医学院的学生在以1.5倍速度和正常速度观看视频课程后,平均考试成绩是否会有显著差异。过去有研究认为,语速较快的视频课程更能提升学习者的主观表现,因为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习者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但这项研究结果却显示,1.5倍的速度下学生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比正常速度更差,客观测试成绩低了10分左右。这可能是因为,视频播放速度会影响学习者的神经活动和认知过程,速度较慢时,学习者心理压力低,因此学习效果较好。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科学定论。同样是在2017年,日本的一项关于课程录像回放速度的效果分析研究中,科研人员让学生以正常速度、1.5倍速和2倍速看教学视频。同样是立即组织考试。结果却发现,他们在1.5倍速情况下的注意力最集中,而且考试成绩明显也是最好的。今年,中文核心期刊《现代教育技术》也发表了MOOC视频播放速度对认知加工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区分了有字幕和无字幕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有字幕的时候,视频播放速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无字幕时,1.25倍速时的学习效果要优于1.0倍速。而当速度增加到1.5倍速时,过快的视频播放速度影响了学习者的信息加工,学习效果最差。研究人员还通过对被测试者眼动行为的监测,发现在1.25倍速时紧凑的信息节奏使学习者的注意力分配更自如,认知加工最为流畅。因此,他们认为适当加快播放速度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但速度过快则会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起到负面影响。事实上,这些实验结论间的相互争议,和实验设计本身存在局限有关。长期从事大脑认知功能研究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葆明解释,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除了要考虑视频播放速度的因素,还有视频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曾经有倍速播放的习惯、被测试者的年龄等等。这些重要的变量在实验中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我们很难得到一个标准答案。但他也表示,这些研究为视频制作时信息量的控制和播放速度的选择还是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在视频学习时代我们该如何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摘编自胡珉垮《“倍速播放”,赢了时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调查显示,使用倍速观看视频的网友接近七成,倍速播放已经成为观众网络追剧的“标配”。B.只要坚守价值立场、尊重艺术规律,视听艺术就会不断“进化”,诞生新型艺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C.肯塔基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常速度播放视频的学习效果较好,可能是因为速度较慢,学习者心理压力低。D.

2在李葆明教授看来,日本、美国及MOOC的实验设计本身存在局限,重要变量没有得到控制,因此上述实验没有意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倍速播放既能够让观众在有限时间里快速了解影视剧内容,同时也能够播放出陌生的音乐,让观众觉得更加有趣。B.倍速播放是观众艺术欣赏个性化需求的产物,它的实现离不开新媒体终端的普及和流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C.倍速播放对艺术创作的反哺,体现在一些信息被精准捕捉,并反馈给播放平台,成为内容分析、产品定位的参考数据。D.从MOOC的实验结果看,视频播放有字幕时,播放速度对人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无字幕时影响显著。3.如何利用视频倍速功能帮助学习者有效学习?请结合材料二,提出合理化建议。(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怀揣羊羔的老人李娟太阳完全沉下群山,天色却仍然明亮、清晰。我们出去散步,沿着河岸走了两公里后,四周景物才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便开始往回走。河谷对岸森林密布。河水清澈,宽阔,冰凉刺骨的水汽一阵阵扑面而来。在天边悬了整整一天的白色月亮,已转为金黄色,向群山深处沉去。这时,有小羊羔撕心裂肺的咩叫声远远传了过来,凄惨又似乎极不情愿。我们循声音爬上河岸边高高的岩石,走进一片深深的草甸。这里有一片沼泽,我们小心地绕着走。前面远远走来一个老人,近了,这才弄清声音的出处原来在她怀里。那个老太太像抱小孩子一样,把它竖起来,一手搂着它的小肚皮,另一只手托着它的小屁股。小羊惨叫连连,不舒服极了,一个劲儿地挣扎。于是老太太就换了姿势,把羊扛到背后,像背包袱一样斜着反背着人家,一只手绕在肩头攥着两只小前蹄,一只手反到背后攥着另外一对后蹄。这下她自己倒轻松了好多,可怜那羊羔更痛苦了,于是叫得也越发不满。我们都笑了,这个又高又壮的老太太我们都认识,她常去我们家小店买东西。是这附近唯一的维族。“怎么了?这是——”她乐呵呵地:“它找妈妈嘛,看——它哭呢!”回过头来,天色已很暗了,依稀可见老人家的粉红色碎花长裙在深深草丛中晃动。而她绿色的头巾已完全成为黑色。一到冬天,我们店里卖得最快的东西是橡胶奶嘴。冬羔不像春羔易成活,很大程度上得靠人工喂养,人们买奶嘴是喂小羊羔吃奶。家家户户都得预备一些纸箱子给将要出生的羊羔垫窝。常有人打发孩子到我家商店要纸箱子。谁家冬羔产得多,推开他家的门,一眼就看到炕边墙根一排纸箱,每只箱子探出一颗小脑袋。

3小羊羔真是可爱的小东西。它有美丽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若是小山羊,额头上还会有一抹刘海儿。它的嘴巴粉红而柔软,身子软软的,暖暖的。我们这里有的年轻姑娘在冬天里串门子,会搂上自家的一只小羊羔(就像城里的女孩上街搂宠物狗似的),一身温柔干净的处子气息,用孩子一样喜悦新奇的小嗓门轻轻交谈。小羊羔们就软软地、乖巧地各自趴在主人香喷喷的臂弯里,互相张望。有的夜里,正围着桌子吃饭呢,这时厚厚的棉布门帘一拱一拱的,像是有人要进来。“是谁?”却又不答。掀开门帘一看,没人,脚下却有动静——一只银灰色小羊羔从我妈脚边快快地、一扭一扭跑了进来,跑到火炉边,晃晃身子,抖落身上的雪屑,熟门熟路走进厨房,把案板架下的白菜扒拉出来,细嚼慢咽。你无法恨它,尽管白菜只剩最后一棵了。只好帮它撕几片叶子,一直等到主人找上门来。有时候,在雪窝里捡到一只,颤颤巍巍地蜷着,就抱回家养一养,到时候自有人找上门来要回去。我们家也养过一只羊。我想它小时候一定特别可爱,否则我妈也不会把它惯成这样——它居然不吃草!只吃麦粒和玉米。你听说过有不吃草的羊吗?我妈说:“幸好不是个人,否则更难对付。”它被圈在小店后面的窗台下。平时静悄悄的,一听到店里有动静,就撕心裂肺地惨叫,还把两条前腿搭在窗台上,嘴巴贴在玻璃上做出哀怨的神情。弄得来买东西的顾客都以为我们怎么虐待它了呢,纷纷指责:“你们就给它一点吃的嘛!”顾客一走,它立刻安静了,从窗台上跳下去。乖乖地卧在自己的小棚里。我妈打开窗户,指着它的鼻子说:“你!你!……”然后在其无辜的注视下,无奈地往它堆满了青草的小食盆里再添两把苞谷豆儿。“等着瞧,总有一天我非吃了你不可!”在夏牧场,我们漫山遍野地走,常常与转场的驼队共行一程。这些浩浩荡荡的队伍,载着大大小小的家当,前前后后跟随着羊群,一路上尘土荡天。那些人,他们这样流动的生活似乎比居于百年老宅更为安定。他们平静坦然地行进在路上,怀揣初生的羊羔。母羊冲着自己的孩子着急地咩叫不停,它是整支队伍里最不安、最生气的成员。尽管如此,这样的场景仍是一幅完整的家的画面。初生的小羊羔和初生的婴儿常常被一同放进彩漆摇篮里,挂在骆驼一侧。当骆驼走过身边,随手掀起摇篮上搭着的小毛毯,就有两颗小脑袋一起探出来。还有一个怀抱羊羔的老人,她看起来快要死了,但怀中的羊羔却又小又弱,犹是初生。她衣衫破损,神情安静。脚下一摊血淋淋的痕迹。她站在河边。河水轰鸣,冰雪初融。春天就要到了。我一直在想,游牧地区的一只小羊羔一定会比其他地方的羊羔更幸运吧?有着更为丰富、喜悦的生命内容。至少我所知道的羊,于牧人而言,不仅作为食物而存在,更是为了“不孤独”而存在。还有那些善良的,那些有希望的,那些温和的,那些正忍耐的……我所能感觉到的这一切与羊羔有关的美德,以我无法说出的方式汇聚成海,浸渍山野,无处不在。我不相信这样的生活也能被改变,我不敢想象这样的生活方式有一天会消失。(选自李娟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A.文章开头,“在天边悬了整整一天的白色月亮,已转为金黄色,向群山深处沉去”等景物描写营造了静谧温馨的环境氛围。B.“一扭一扭”描写了小羊羔跑进屋子的动作,表现了小羊羔的可爱;“细嚼慢咽”一词写出了羊羔享受美食、不惧怕屋主的自由情态。C.作者写自己家养的羊“居然不吃草”,其目的是为了和上文所写的小羊羔形成对比,表达对家养的羊习性的不满。D.“乖乖地卧”和“无辜的注视”等细节,生动展现了小羊羔为了吃到苞谷豆儿,故意表现出可怜样以博得主人同情的一面。5.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讲述第一位老人的故事时,作者运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兴趣。B.作者对第二位老人怀抱小羊形象的描写,看似冷静克制,实则对比强烈,充满艺术张力。C.文章刻画了两位“怀揣羊羔的老人”,虽着墨不同,但都表现了老人对小生命的珍视。D.文章以“怀揣羊羔的老人”为题目,突出人物形象,贯穿文本,构思精巧,突出主题。6.赏析文中划横线句子。7.有评论认为,李娟散文“将艰辛的牧区生活诗意化”,对此你如何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杀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①。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女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女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注:①征:证明8.下列对文中加点字或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单相之相:辅佐B.左右顾无人顾:看C.称寡人之意称:称赞D.闻丈夫之相与语相与:一起

5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B.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C.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D.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燕军攻齐,齐国惨败,将军田单守卫即墨城,打败了燕军,收复齐国失地,体现了田单的善战与爱国。B.齐襄王见田单给老者送衣物,内心很是厌恶,认为他是想用这种施加小恩惠的方式去谋求权势富贵。C.贯珠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三言两语化解了危机,不但使自己免去了杀生之祸,还获得了齐襄王的嘉奖。D.贯珠人的献计,既弥合了齐襄王和田单的关系,又使齐襄王推行善政,赢得了民心,有助于齐襄王坐稳王位。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日暮(唐)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①繁。注:①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事”之意。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牛羊下来久”一句仅著一个“久”字,便使人自然联想起山村傍晚时的闲静。B.“自”与“非”是颔联的关键字眼,隐含着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愁怀。C.“何须”一句,幽默而又凄婉,表面上像是在自我安慰,实则饱含着辛酸苦痛。D.开篇以议论入诗,委婉传达情感,耐人寻味,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13.“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这两句语序有意错置,原句顺序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语序这样错置有何作用?(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6)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连用两个比喻,表达对官场厌倦、渴望回归田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登高》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的长江秋日图。(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5)《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却“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7小题,21分)1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皎(jiǎo)洁慰籍脂(zhǐ)膏五彩缤纷B.荫(yīn)蔽安祥笨拙(zhuó)霞蔚云蒸C.炽(zhì)热凛冽脊梁(jǐ)梳装打扮D.花蕾(lěi)蓬松忸怩(ní)撼天动地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山水画通常被赋予比人物画等更高的“意义”,这归因于自然界的景观物象最有利于承载文人的精神、甚至政治理想的缘故。B.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在皎洁月光的照耀下,香雪才看清楚铅笔盒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美丽洁白的马蹄莲。C.安徽省的“界首彩陶”,吸收了戏曲、剪纸的艺术元素,具有皖北文化质朴、粗犷的特点,在制陶工艺中自成流派。D.火车尽管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小心地探出前额,惊异于薄壁那边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B.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她还是那样,笑眯眯地抿着嘴,偶然从眼角上看我一眼,但她时不时地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C.我定了下神才看到符号上写着×营的字样,不是我同乡所在的团部,但我又不可捉摸地想知道这个伤员是谁。D.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怕来不及,就顺便也请了我那位同乡,请他帮我动员几家再走。18.下列对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

7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借代)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偶)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设问)1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其皆出于此乎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句读之不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D.吾尝终日而思矣则群聚而笑之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2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五岳”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B.左迁,古代以左为尊,“左迁”是古代升官升职的一种说法。比如白居易的“予左迁九江郡司马”。C.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带。D.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青青子衿”在《短歌行》中是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四、现代诗歌阅读(共7分)(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回忆昌耀西域道汉使张骞凿空似坎坎伐檀。晋高僧求法西行,困进在小雪山的暴寒,悲抚同伴冻毙的躯体长呼——命也奈何!大漠落日,不乏的仅有焦虑。枕席是登陆的码头。心源有火,肉体不燃自焚,留下一颗不化的颅骨。红尘落地,大漠深处纵驰一匹白马。(1986年7月25日,有删改)22.“回忆”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对历史人物的回顾,第二层是________。

823.诗中“白马”的意象内涵丰富,请结合全诗赏析。五、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著名翻译家薛庆国的翻译作品不仅完整保存原作的内核,也给原作披上了优雅浪漫的中文外衣。医学博士、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梁益建,不仅亲自主刀挽救了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生命,而且时刻为病人着想,出钱请音乐老师教他们唱歌,让他们享受精神的快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这样,不仅追求把事情做对,也追求做得更完美。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