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

ID:83058178

大小:2.07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3-09-20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学年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周天子设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周天子以内外朝制度加强专权B.国人参与西周的日常事务管理C.体现“敬天崇祖”的统治思想D.西周政体保留有原始民主传统2.在春秋时期的一次争辩中,有人指出“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法),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法),则不忌上。并有争心,以徽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该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A.子产B.叔向C.孟子D.韩非3.如图是湘西里耶古城一号井遗址出土的秦代《户曹上计文书》木牍,下列对该历史文物评述正确的有①汇总了所辖诸县当年户口垦田等情况②御史承担参与对该类文书审核的工作③文书是秦朝推行行政管理的重要形式④审核结果是中央征派赋税徭役的依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公元前77年,汉昭帝以杅弥太子赖丹为校尉,使西域的轮台、渠犁屯田连成一片。同年又应鄯善王尉屠耆之请,派司马1人、吏士40人,在伊循(今新疆若羌东)屯田,维护当地的安定。上述举措得以推行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三次发动对匈奴战争取得大胜B.设置河西四郡保障了要道安全

1C.中原先进农耕技术传播和应用D.设置护乌桓校尉加强军政管理5.“永徽初,敕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等……参撰《律疏》,成三十卷,四年十月奏之,颁于天下。自是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下列关于材料中法律文件的表述,最为准确的是A.是我国第一部封建法典B.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C.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D.反映中央机构职责分明6.《宋会要辑稿》记载:“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这突出反映了宋朝A.科举考试程序更加完善B.士族阶层逐渐走向衰落C.科举考试趋向开放公平D.国家对经济控制较松弛7.观察下面历史地图,判断当时参与边境“马市”贸易的少数民族有①蒙古②党项③突厥④女真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御史台承奉中书省札付,奉圣旨:各道提刑按察司改为肃政廉访司,其所责任与前不同”。这段古代公文应记录于A.《唐六典·御史台》B.《宋书·百官志》C.《元典章》D.《大明会典》9.“这套新办法的运行机制是这样的:明确职责,以六科控制六部,六科是独立监察机关,职责是对六部进行对口监督……中央六部把官员的工作分解,一条条登记在账簿上,考核内容非常明确具体,并确定明确的完成期限。”材料中的“这套新办法”最有可能出现在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庆历新政D.张居正改革10.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各朝集议参加人员的情况,对此如表分析正确的有朝代参加主要官员秦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九卿

2西汉三公九卿、列侯、二千石、大夫及博士唐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及六部官员宋朝参知政事、同平章事、监议御史明朝六部尚书、督察院、阁臣清朝议政王大臣、军机大臣①参与官员的变化反映出行政中枢的调整②集议制度有利于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③古代朝议中监察官员通常是重要参与者④官职调整总体反映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黔南职方纪略》记载,经清代雍正年间设置乡约后,“一切催输、缉捕之责,皆经差役、乡约,而土司遂无权矣。”对此解读正确的有①乡约被赋予了基层管理职能②设置乡约有助推动改土归流③利用当地习俗治理边疆地区④清朝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管辖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如图是中国清朝某一时期中央官制设置的示意图(部分),这一时期应该是A.康乾盛世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百日维新时期D.清末新政时期13.“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代表、政府首长主要采用选任制形式产生……为适应严峻革命形势与根据地分散的实际,采用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干部的办法。”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边区政府作为民国的地方政府B.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C.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D.新中国沿用统一管理干部制度14.“过渡时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以过渡时期理论为指导,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下列项中属于“过渡时期”的有

3①“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15.“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这项规定出自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6.下列新中国的模范人物中,曾获得如图荣誉奖章的是A.时传祥B.王进喜C.华罗庚D.杨善洲17.它被西方媒体称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被时任美国国务卿腊斯克称为“在密不透风的铁板上撕开一道裂缝”,它向世界宣告:这两个在两极世界中追求独立自主的国家终于走到了一起。这里的“它”是指A.中国与苏联建交B.中日邦交正常化C.中国与法国建交D.尼克松总统访华18.如图的报刊头条是一则媒体时评,据此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包括A.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正式颁布B.中美两国实现了国家关系正常化C.中共中央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D.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419.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来,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下列外交举措实施于这一战略机遇期的有①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②建立“10+1”领导人会议机制③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④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宣传口号是我党凝聚群众力量共同建设奋斗的重要形式,下列口号出自中共十八大报告的是A.“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B.“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1.“公民出席公民大会,可领取6个俄波尔(银币);一次最高会议可领取9个俄波尔;陪审员领3个俄波尔;议事会议员领5个俄波尔;凡担任主席者另加膳食费1个俄波尔;九名执政官每人领4个俄波尔。”这项制度规定应出自A.雅典城邦B.斯巴达城邦C.罗马共和国D.罗马帝国22.“在官方为其制造的绘画和诗歌中,被神圣光环覆盖的他不断地被比喻为太阳、朱庇特神、亚历山大再世、奥古斯都再世、查理曼再世。他居住的凡尔赛宫不仅是国王的居所,同时也是一个基于国王日常起居和宫廷礼仪来展示王权神圣性的大舞台。”这里的“他”是指A.腓力四世B.亨利八世C.路易十四D.拿破仑一世23.13世纪初的《大宪章》中规定:“除战时与余等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道与旱道,出入英格兰,或在英格兰全境逗留或耽搁以经营商业。”这一规定A.推动英国等级君主制建立B.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体现了自由竞争的启蒙思想D.适当照顾了市民阶层的利益24.1553年,西班牙神学家、科学家塞尔维特为回驳加尔文的著作《基督教要义》,发表《基督教的复原》一书,否认基督的神性、藉信称义、三位一体以及预定论等基督教信仰的基要真理,他也因此被加尔文派控制的日内瓦宗教裁判所处以火刑。下列对上述史实解读最准确的是A.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利益不择手段B.新教的崛起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新教仍坚持维护基督教的基本教义D.天主教通过教化手段强化精神控制25.“

5它的确立是19世纪70年代该国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材料中评述的“它”指的是A法国共和制B.英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共和制D.德国君主立宪制26.下图是一幅关于拿破仑帝国覆亡后欧洲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的漫画,下列有关这次国际会议方面的表述错误的是A.体现了欧洲各大国间利益的协调B.以维持欧洲均势为重要特征之一C.此后外交人员衔级制度逐渐建立D.开创以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27.在英国,文官同政务官的关系是微妙的。常任文官具有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资料、情报和各种数据,他们又有可供支配的人力资源,往往采取“拖”、“搁”、“歪”、“逼”等手段迫使政务官就范。这样,文官不但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命令,对这些方针、政策和命令的制定还有一定发言权。这反映了当时A.文官成为国家事务决策者B.官员间争权夺利现象明显C.政府工作连续性受到冲击D.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滋生28.美国外交史学家阿瑟伊科奇说:“思想意识和具体的国家利益决定了美国外交的轨迹。”下列项中,不属于“美国外交的轨迹”的是A.加入国际联盟B.签订《非战公约》C.参加反法西斯联盟D.签署《联合国宪章》29.“在战后,《联合国宪章》的产生和联合国的建立,表明国际法又有了新发展,进入了另一个新的阶段。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法逐渐发展为现代的、以普遍性为特色的国际法。”推动二战以来国际法不断发展的因素还有①新兴民族国家纷纷独立②单边主义退出历史舞台③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④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0.梁启超在《中学历史研究法》中谈到:“

6时代愈远,则史料遗失愈多,而可征信者愈少,此常识所同认也。虽然,不能谓近代便多史料,不能谓愈近代之史料即愈近真。……例如二十年前,‘制钱’为国家唯一之法币。‘山西票号’管握全国之金融,今则此两名辞久已逸出吾侪记忆线以外;举国人能道其陈迹者,殆不多觏(遇见)也。一二事如此,他事则亦皆然;现代且然,而远古更无论矣。”上述言论对当前史学研究的重要启示是A.合理的历史存疑有助于新史料的发现B.史料的可信度会随着时间变化而降低C.应当增强收集和保存史料的思想意识D.史料的选择一定要注重真伪性的判断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摘选自杜佑《通典》卷14《选举二》材料二(魏初)爵而无禄,故吏多贪墨……魏无乡党之法,唯立宗主督护;民多隐冒,三五十家始为一户……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摘编自《魏书·序纪》、《资治通鉴》卷136材料三所谓“准五服以制罪”就是按照儒家所规定的五等丧服制度来确定犯罪的大小和刑罚的轻重。西晋《泰始律》首次将这种丧服制度法律化,明确指出:“竣礼教防,准五服以制罪”,使之成为封建法律中一项基本的刑法原则。——摘选自《论魏晋南北朝刑法原则儒家化特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魏氏革命”具体含义,并分析这一制度变革发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初年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结合所学概述当时统治者在政治和经济制度上的应对举措。(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律令的重要特点,并概括形成此特点的原因。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的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美国官吏有选举和委任两种,但选举无法避免盲从滥举,任用私人的流弊……美国纠察权归议院掌握,往往擅用此权,挟制行政机关,使他不得不颔首以命,因此常常形成议会专制。

7——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的高等文官考试是对中外旧考试制度的扬弃……《考试法》允许女性参加考试,第二届高等考试有45名女性参考,录取了其中2人。……无论是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特种考试,均有相关于中国国民党党义及总理遗嘱等关于党派内容。……《高等考试典试委员会阅卷规则》规定,每一试卷应经襄试委员初阅,典试委员覆阅,拟定分数加盖私章封送典试委员长。——摘编自孙冰《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考录任用机制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五权分立”思想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考录任用机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机制确立的背景。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共和时期使用习惯法,司法权又操纵于贵族,任其解释,进行司法专横,引起平民不满。罗马元老院被迫承认公民大会制定法典的决议。于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公布于罗马广场,次年又制定法律两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这是古代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宋刑统》的律文,除新增“折杖法”外,基本上承袭《唐律》,并于律之后附录了敕令,在宋朝立法史上就出现了“敕律并行”乃至“以敕代律”的情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朝把促进开展对外贸易之各项规定,发敕著律。……据《宋文鉴》载:宋朝对于严重危害封建统治的人“皆支解脔割,截断手足。”——潘德深《宋律的编纂及其特点和作用》材料三作为人类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正义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实体正义主要体现在实体法之中,贯彻于司法裁判的结论上面,构成一种对法官的实体性道德限制。而程序正义的法律价值体现于法律程序的设计以及司法裁判的过程之中,具有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道德标准,属于“看得见的正义”。——摘编自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的名称及制定的原因,并概括这一时期罗马政体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律的主要特点。(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学者认为“民法在实体法中最能体现内容的传承性和体系性”,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例,说明其内容的传承性和体系性;②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司法“程序正义”上做过有益探索,请指出相关的制度和原则。2021

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一、选择题1.“周天子设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周天子以内外朝制度加强专权B.国人参与西周的日常事务管理C.体现“敬天崇祖”的统治思想D.西周政体保留有原始民主传统【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体现了国人可以对国家大事进行问询,说明西周政体保留有原始民主传统,故D项正确;内外朝制度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而且西周还没有建立专制制度,排除A项;国人能问询政治,不是直接参与日常事务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国人对西周政治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2.在春秋时期的一次争辩中,有人指出“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法),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法),则不忌上。并有争心,以徽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该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A.子产B.叔向C.孟子D.韩非【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为刑辟(法),惧民之有争心也”“国将亡,必多制”可知,这符合道家学说,而叔向在哲学上,强调退让、务德,反对争先、聚敛,认为柔能胜刚,与老子的观点有相通之处,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3.如图是湘西里耶古城一号井遗址出土的秦代《户曹上计文书》木牍,下列对该历史文物评述正确的有①汇总了所辖诸县当年户口垦田等情况②御史承担参与对该类文书审核的工作③文书是秦朝推行行政管理的重要形式④审核结果是中央征派赋税徭役的依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

9【详解】根据材料“《户曹上计文书》”可知,该文书汇总了所辖诸县当年户口垦田等情况,故①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御史负责审核和监察,故②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文书是秦朝推行行政管理的重要形式,故③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的上计制度是对地方官员的一种考核制度,故《户曹上计文书》不是中央征派赋税徭役的依据,而是官员晋升、任免的依据,故④错误,综上,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4.公元前77年,汉昭帝以杅弥太子赖丹为校尉,使西域的轮台、渠犁屯田连成一片。同年又应鄯善王尉屠耆之请,派司马1人、吏士40人,在伊循(今新疆若羌东)屯田,维护当地的安定。上述举措得以推行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三次发动对匈奴战争取得大胜B.设置河西四郡保障了要道安全C.中原先进农耕技术传播和应用D.设置护乌桓校尉加强军政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护乌桓校尉管辖的是东北地区,而材料强调的是汉昭帝对西北地区的控制,故D项不是有利条件,符合题意;ABC三项均是汉昭帝加强对西北管辖的有利条件,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5.“永徽初,敕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等……参撰《律疏》,成三十卷,四年十月奏之,颁于天下。自是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下列关于材料中法律文件的表述,最为准确的是A.是我国第一部封建法典B.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C.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D.反映中央机构职责分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永徽初”“参撰《律疏》,成三十卷”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永徽律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永徽律疏》强调“孝”,提倡礼治,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B项正确;《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排除A项;大明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排除C项;《永徽律疏》中没有涉及中央机构职权的条款,排除D项。故选B项。6.《宋会要辑稿》记载:“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这突出反映了宋朝A.科举考试程序更加完善B.士族阶层逐渐走向衰落C.科举考试趋向开放公平D.国家对经济控制较松弛【答案】C【解析】

10【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科举进一步放宽了选拔人才的范围,这说明科举制趋向开放公平,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到考试程序,排除A项;B项与题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到经济领域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7.观察下面历史地图,判断当时参与边境“马市”贸易的少数民族有①蒙古②党项③突厥④女真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中的“京师”以及长城沿线的重镇可知,这是明朝,当时参与边境马市交易的少数民族有蒙古、女真,A项正确;党项、突厥不是明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排除B、C、D项。故选A项。8.“御史台承奉中书省札付,奉圣旨:各道提刑按察司改为肃政廉访司,其所责任与前不同”。这段古代公文应记录于A.《唐六典·御史台》B.《宋书·百官志》C.《元典章》D.《大明会典》【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肃政廉访司隶属御史台,承奉中书省札付,故可知是元朝的政治制度,出自《元典章》,C项正确;《唐六典》是我国现有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会典,御史台掌握检察权,排除A项;材料公文出自《元典章》,与《宋书·百官志》、《大明会典》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点睛】9.“这套新办法的运行机制是这样的:明确职责,以六科控制六部,六科是独立监察机关,职责是对六部进行对口监督……中央六部把官员的工作分解,一条条登记在账簿上,考核内容非常明确具体,并确定明确的完成期限。”材料中的“这套新办法”最有可能出现在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庆历新政D.张居正改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这套新办法的运行机制是这样的:明确职责,以六科控制六部,六科是独立监察机关,职责是对六部进行对口监督……中央六部把官员的工作分解,一条条登记在账簿上,考核内容非常明确具体,并确定明确的完成期限”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张居正改革所实施的“考成法”,故D

11项正确;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均和“考成法”无关,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0.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各朝集议参加人员的情况,对此如表分析正确的有朝代参加的主要官员秦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九卿西汉三公九卿、列侯、二千石、大夫及博士唐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及六部官员宋朝参知政事、同平章事、监议御史明朝六部尚书、督察院、阁臣清朝议政王大臣、军机大臣①参与官员的变化反映出行政中枢的调整②集议制度有利于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③古代朝议中监察官员通常是重要参与者④官职调整总体反映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参加集议的主要官员由中央官员组成,故参加集议官员的变化体现了行政中枢的调整,故①正确;中枢机构是参与决策的机构,这些机构官员的集体议事,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有利于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故②正确;结合材料表格可知,从秦朝到明朝的集议都有监察官员的参加,由此可得出古代朝议中,监察官员通常是重要参与者,故③正确;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集议机构大致经历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皇权呈现的是不断加强的趋势,故④正确,综上,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1.《黔南职方纪略》记载,经清代雍正年间设置乡约后,“一切催输、缉捕之责,皆经差役、乡约,而土司遂无权矣。”对此解读正确的有①乡约被赋予了基层管理职能②设置乡约有助推动改土归流③利用当地习俗治理边疆地区④清朝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管辖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乡约负责征收地方的赋税以及基层管理,而乡约是中央政府设置,这说明设置乡约有助推动改土归流,同时加强了国家对于西南地区的管辖,C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因俗而治,排除A、B、D项。故选C项。12.如图是中国清朝某一时期中央官制设置的示意图(部分),这一时期应该是A.康乾盛世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百日维新时期D.清末新政时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军机处““内阁”“农工商部”“会议政务处”等机构可知,这是清末新政时期,D项正确;农工商部在A、B、C三个时期均未设立,排除。故选D项。13.“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代表、政府首长主要采用选任制形式产生……为适应严峻革命形势与根据地分散的实际,采用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干部的办法。”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边区政府作为民国的地方政府B.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C.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D.新中国沿用统一管理干部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代表、首长都是通过采用选任制的方式产生,体现了民主,但是干部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这不能体现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属性,B项符合题意;A、C、D关于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地位、干部制度的背景以及对此后国家干部管理制度的影响的描述是准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14.“过渡时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以过渡时期理论为指导,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下列项中属于“过渡时期”的有①“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

13【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过渡时期”的时间是1949年——1956年,“求同存异”方针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①属于“过渡时期”;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建立,故②属于“过渡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时间是2010年,排除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84年5月31日修订通过,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不属于“过渡时期”,排除④,综上,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15.“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这项规定出自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要求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和风俗,这是中共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有益探索,A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颁布的,A项排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颁布的,C项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D项排除。故选B项。16.下列新中国的模范人物中,曾获得如图荣誉奖章的是A.时传祥B.王进喜C.华罗庚D.杨善洲【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杨善洲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7.它被西方媒体称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被时任美国国务卿腊斯克称为“在密不透风的铁板上撕开一道裂缝”,它向世界宣告:这两个在两极世界中追求独立自主的国家终于走到了一起。这里的“它”是指A.中国与苏联建交B.中日邦交正常化C.中国与法国建交D.尼克松总统访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这两个在两极世界中追求独立自主的国家终于走到了一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外交事件指的是1964年中法建交。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这正是促成中法建交的基本因素。可以说独立自主是中法之间基本共同点,也是中法建交最重要的政治基础,C

14项正确;当时的美苏是霸权主义国家,排除A、D项;这一时期的日本并未有强烈的追求独立自主的诉求,排除B项。故选C项。18.如图的报刊头条是一则媒体时评,据此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包括A.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正式颁布B.中美两国实现了国家关系正常化C.中共中央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D.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图示“1979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信息可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这是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颁布体现,A项正确;材料信息与中美两国实现了国家关系正常化无关,排除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排除C项;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主要是针对台湾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9.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来,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下列外交举措实施于这一战略机遇期的有①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②建立“10+1”领导人会议机制③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④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成立于2000年;2001年建立上合组织;2003年中国,C项正确;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建立“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东盟建立的一种合作机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20.宣传口号是我党凝聚群众力量共同建设奋斗的重要形式,下列口号出自中共十八大报告的是A.“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B.“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答案】B

15【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在北京召开,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项正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排除A项;在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排除C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排除D项。故选B项。21.“公民出席公民大会,可领取6个俄波尔(银币);一次最高会议可领取9个俄波尔;陪审员领3个俄波尔;议事会议员领5个俄波尔;凡担任主席者另加膳食费1个俄波尔;九名执政官每人领4个俄波尔。”这项制度规定应出自A.雅典城邦B.斯巴达城邦C.罗马共和国D.罗马帝国【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雅典城邦为出席公民大会的公民和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城邦政治,A项正确;斯巴达城邦是贵族寡头制,排除B项;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共和国与材料民主政治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点睛】22.“在官方为其制造绘画和诗歌中,被神圣光环覆盖的他不断地被比喻为太阳、朱庇特神、亚历山大再世、奥古斯都再世、查理曼再世。他居住的凡尔赛宫不仅是国王的居所,同时也是一个基于国王日常起居和宫廷礼仪来展示王权神圣性的大舞台。”这里的“他”是指A.腓力四世B.亨利八世C.路易十四D.拿破仑一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官方为其制造的绘画和诗歌中,被神圣光环覆盖的路易十四不断地被比喻为太阳、朱庇特神、阿波罗神等,故C项正确;腓力四世在位时打击贵族,维护法兰西的利益,压制罗马教皇,连续有两位罗马教皇在他手下不明不白地送了命,排除A项;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排除B项;拿破仑一世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排除D项。故选C项。23.13世纪初的《大宪章》中规定:“除战时与余等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道与旱道,出入英格兰,或在英格兰全境逗留或耽搁以经营商业。”这一规定

16A.推动英国等级君主制的建立B.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体现了自由竞争的启蒙思想D.适当照顾了市民阶层的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大宪章》中规定“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道与旱道,出入英格兰,或在英格兰全境逗留或耽搁以经营商业”可知,这是维护工商业发展,适当照顾了市民阶层的利益,D项正确;《大宪章》限制了王权,当时已经建立了等级君主制,排除A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尚未产生,排除B项;启蒙思想是在17、18世纪,排除C项。故选D项。24.1553年,西班牙神学家、科学家塞尔维特为回驳加尔文的著作《基督教要义》,发表《基督教的复原》一书,否认基督的神性、藉信称义、三位一体以及预定论等基督教信仰的基要真理,他也因此被加尔文派控制的日内瓦宗教裁判所处以火刑。下列对上述史实解读最准确的是A.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利益不择手段B.新教的崛起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新教仍坚持维护基督教的基本教义D.天主教通过教化手段强化精神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塞尔维特因否认否认基督的神性、藉信称义、三位一体以及预定论等基督教信仰的基要真理而被处以火刑,这说明新教仍旧坚持维护基督教的基本教义,C项正确;题干并未涉及到阶级利益,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到新教和科学发展的关系,排除B项;题干中涉及的是新教而非天主教,排除D项。故选C项。25.“它的确立是19世纪70年代该国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材料中评述的“它”指的是A.法国共和制B.英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共和制D.德国君主立宪制【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19世纪70年”“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评述的是法国1875年宪法及其确立的共和制,A项正确;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在17世纪确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美国共和制是在1787年宪法确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德国君主立宪制虽然是19世纪70

17年代确立的,但君主却拥有很大的权力,议会权力很小,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6.下图是一幅关于拿破仑帝国覆亡后欧洲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的漫画,下列有关这次国际会议方面的表述错误的是A.体现了欧洲各大国间利益的协调B.以维持欧洲均势为重要特征之一C.此后外交人员衔级制度逐渐建立D.开创以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于拿破仑帝国覆亡后欧洲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的漫画”和漫画内容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维也纳会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要求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并规定对违法者进行惩罚,D项符合题意;维也纳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领地,相互制衡并保持和平,以维持欧洲均势,体现了欧洲各大国间利益的协调。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大使、公使、代办三级外交代表制度。此后,该制度逐渐为许多国家所认同。ABC项与题意要求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27.在英国,文官同政务官的关系是微妙的。常任文官具有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资料、情报和各种数据,他们又有可供支配的人力资源,往往采取“拖”、“搁”、“歪”、“逼”等手段迫使政务官就范。这样,文官不但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命令,对这些方针、政策和命令的制定还有一定发言权。这反映了当时A.文官成为国家事务决策者B.官员间争权夺利现象明显C.政府工作连续性受到冲击D.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滋生【答案】B【解析】【详解】文官原则上不参与政党政治,属于事务官,但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事务官一定程度上可以干预政治活动,这反映了政务官和事务官之间的争权夺利,B项正确;国家事务的决策不是文官主导,排除A项;文官制度有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排除C项;D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8.美国外交史学家阿瑟伊科奇说:“思想意识和具体的国家利益决定了美国外交的轨迹。”下列项中,不属于“美国外交的轨迹”的是A.加入国际联盟B.签订《非战公约》C.参加反法西斯联盟D.签署《联合国宪章》【答案】A

18【解析】【详解】美国并未加入国联,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体现了美国的外交轨迹,是美国参与的国际活动,排除,故选A项。29.“在战后,《联合国宪章》的产生和联合国的建立,表明国际法又有了新发展,进入了另一个新的阶段。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法逐渐发展为现代的、以普遍性为特色的国际法。”推动二战以来国际法不断发展的因素还有①新兴民族国家纷纷独立②单边主义退出历史舞台③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④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大量新兴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同时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在经济方面,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这些都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C项正确;二战后,单边主义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排除A、B、D项。故选C项。30.梁启超在《中学历史研究法》中谈到:“时代愈远,则史料遗失愈多,而可征信者愈少,此常识所同认也。虽然,不能谓近代便多史料,不能谓愈近代之史料即愈近真。……例如二十年前,‘制钱’为国家唯一之法币。‘山西票号’管握全国之金融,今则此两名辞久已逸出吾侪记忆线以外;举国人能道其陈迹者,殆不多觏(遇见)也。一二事如此,他事则亦皆然;现代且然,而远古更无论矣。”上述言论对当前史学研究的重要启示是A.合理的历史存疑有助于新史料的发现B.史料的可信度会随着时间变化而降低C.应当增强收集和保存史料的思想意识D.史料的选择一定要注重真伪性的判断【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强调史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故应当增强收集和保存史料的思想意识,有利于进行历史研究,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强调应当增强收集和保存史料的思想意识不符,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史料的可信度并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降低,排除B项;材料强调应当增强收集和保存史料的思想意识,而不是史料的选择一定要注重真伪性的判断,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

19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摘选自杜佑《通典》卷14《选举二》材料二(魏初)爵而无禄,故吏多贪墨……魏无乡党之法,唯立宗主督护;民多隐冒,三五十家始为一户……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摘编自《魏书·序纪》、《资治通鉴》卷136材料三所谓“准五服以制罪”就是按照儒家所规定的五等丧服制度来确定犯罪的大小和刑罚的轻重。西晋《泰始律》首次将这种丧服制度法律化,明确指出:“竣礼教防,准五服以制罪”,使之成为封建法律中一项基本的刑法原则。——摘选自《论魏晋南北朝刑法原则儒家化特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魏氏革命”的具体含义,并分析这一制度变革发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初年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结合所学概述当时统治者在政治和经济制度上的应对举措。(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律令的重要特点,并概括形成此特点的原因。【答案】(1)含义:推行九品中正制原因: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或答: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2)问题:官员贪腐现象严重;基层治理混乱(或答:出现大量隐瞒人口);土地兼并严重(或答:出现大量无地流民)。举措:推行俸禄制、三长制和均田制(或均田令)(3)变化:律令儒家化原因:汉武帝后儒家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曹魏时期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解析】【详解】(1)含义:根据材料“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可知,推行九品中正制。原因:根据材料“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可知,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或答: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2)问题:根据材料“(魏初)爵而无禄,故吏多贪墨”可知,官员贪腐现象严重;根据材料“

20魏无乡党之法,唯立宗主督护;民多隐冒,三五十家始为一户”可知,基层治理混乱(或答:出现大量隐瞒人口);根据材料“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可知,土地兼并严重(或答:出现大量无地流民)。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推行俸禄制、三长制和均田制(或均田令)(3)变化:根据材料“所谓‘准五服以制罪’就是按照儒家所规定的五等丧服制度来确定犯罪的大小和刑罚的轻重”可知,律令儒家化。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后儒家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根据材料“竣礼教防,准五服以制罪”并结合所学可知,曹魏时期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的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美国官吏有选举和委任两种,但选举无法避免盲从滥举,任用私人的流弊……美国纠察权归议院掌握,往往擅用此权,挟制行政机关,使他不得不颔首以命,因此常常形成议会专制。——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的高等文官考试是对中外旧考试制度的扬弃……《考试法》允许女性参加考试,第二届高等考试有45名女性参考,录取了其中2人。……无论是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特种考试,均有相关于中国国民党党义及总理遗嘱等关于党派内容。……《高等考试典试委员会阅卷规则》规定,每一试卷应经襄试委员初阅,典试委员覆阅,拟定分数加盖私章封送典试委员长。——摘编自孙冰《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考录任用机制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五权分立”思想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考录任用机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机制确立的背景。【答案】(1)原因:吸收西方三权分立思想;西方三权分立体制存在弊端;融入中国古代考试权和监察权独立的优点;追求民主政治,防止专制。(2)特点:中西结合;平等性;党派性;严密性;法制化。背景: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的影响;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的优势;吸收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可概括出吸收西方三权分立思想;根据材料“美国官吏有选举和委任两种,但选举无法避免盲从滥举,任用私人的流弊”可概括出西方三权分立体制存在弊端;根据材料“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可概括出融入中国古代考试权和监察权独立的优点;根据材料“美国纠察权归议院掌握,往往擅用此权,挟制行政机关,使他不得不颔首以命,因此常常形成议会专制”可概括出追求民主政治,防止专制。

21(2)特点: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的高等文官考试是对中外旧考试制度的扬弃”可概括出中西结合;根据材料“《考试法》允许女性参加考试”可概括出平等性;根据材料“无论是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特种考试,均有相关于中国国民党党义及总理遗嘱等关于党派内容”可概括出党派性;根据材料“《高等考试典试委员会阅卷规则》规定,每一试卷应经襄试委员初阅,典试委员覆阅,拟定分数加盖私章封送典试委员长”可概括出严密性、法制化。背景:结合材料一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考录任用机制明显受到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的高等文官考试是对中外旧考试制度的扬弃”可概括出吸收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根据材料“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可概括出继承吸收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的优势;结合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考录任用机制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共和时期使用习惯法,司法权又操纵于贵族,任其解释,进行司法专横,引起平民不满。罗马元老院被迫承认公民大会制定法典的决议。于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公布于罗马广场,次年又制定法律两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这是古代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宋刑统》的律文,除新增“折杖法”外,基本上承袭《唐律》,并于律之后附录了敕令,在宋朝立法史上就出现了“敕律并行”乃至“以敕代律”的情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朝把促进开展对外贸易之各项规定,发敕著律。……据《宋文鉴》载:宋朝对于严重危害封建统治的人“皆支解脔割,截断手足。”——潘德深《宋律的编纂及其特点和作用》材料三作为人类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正义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实体正义主要体现在实体法之中,贯彻于司法裁判的结论上面,构成一种对法官的实体性道德限制。而程序正义的法律价值体现于法律程序的设计以及司法裁判的过程之中,具有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道德标准,属于“看得见的正义”。——摘编自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的名称及制定的原因,并概括这一时期罗马政体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律的主要特点。(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学者认为“民法在实体法中最能体现内容的传承性和体系性”,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例,说明其内容的传承性和体系性;②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司法“程序正义”上做过有益探索,请指出相关的制度和原则。【答案】(1)名称:《十二铜表法》。背景:贵族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22特征:贵族寡头。(2)特点:继承性(承袭《唐律》);创新性(敕律并行);重视促进对外贸易;维护封建统治;带有残酷性。(3)选择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系统整合了建国以来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法规;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选择②:制度:律师制度;陪审团制度。原则:无罪推定原则。【解析】【详解】(1)名称:根据材料“于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公布于罗马广场,次年又制定法律两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可概括出是《十二铜表法》。背景:根据材料“共和时期使用习惯法,司法权又操纵于贵族,任其解释,进行司法专横,引起平民不满”可概括出贵族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特征: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的政体是贵族寡头政治。(2)特点:根据材料“本上承袭《唐律》”可概括出继承性(承袭《唐律》);根据材料“并于律之后附录了敕令,在宋朝立法史上就出现了‘敕律并行’乃至‘以敕代律’的情况”可概括出创新性(敕律并行);根据材料“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朝把促进开展对外贸易之各项规定,发敕著律”可概括出重视促进对外贸易;根据材料“宋朝对于严重危害封建统治的人‘皆支解脔割,截断手足’”可概括出维护封建统治、带有残酷性。(3)选择①: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系统整合了建国以来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法规;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选择②: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各国在司法“程序正义”上做过的有益探索主要有律师制度、陪审团制度。原则: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各国在司法“程序正义”上坚持无罪推定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