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成功导学案

初三成功导学案

ID:83045350

大小:71.47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3-09-20

上传者:无敌小子
初三成功导学案_第1页
初三成功导学案_第2页
初三成功导学案_第3页
初三成功导学案_第4页
初三成功导学案_第5页
初三成功导学案_第6页
初三成功导学案_第7页
初三成功导学案_第8页
初三成功导学案_第9页
初三成功导学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初三成功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初H―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共案)修改人签名1主备人所在单位胃阳四中1主备人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9.15课时由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导入课文课题<成功》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品味作品中经典的文化言论和作者诚恳平实的语言。准确把握理解作者的观点过程方法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在勤奋中走向成功。学习重点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教学、教具(课件)准备有关成功的名言警句教法、学法朗读,讨论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由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导入。晚清著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板书)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板书)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板书)此第三境也。”当代著名古文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季羡林著文认为所谓“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十分简练地高度概括了这三种境界的内核。现在我们共同来学习他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引入(人人都向往成功,人人都渴望成功。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你能结合自己平时的阅读积累,向大家说说你所理解的成功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掌握字词

1言简意赅():言语简单而意思概括。赅,完备,概括。明白之至:明白到了极点。之,至IJ;至,极点。不期(%0)而来:不预定日期就来到了。期()年:一周年。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蓦()然:不经心地;猛然。囊()萤(晋朝车胤)映雪(晋代孙康)悬梁(西汉孙敬)刺股(战国苏秦)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日影,日光。烦琐():繁杂琐碎。在这里顺便可以与学生一起回忆一下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自我评价:我得了()颗支小组长评价:你得了()颗欢合作探究三.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1.第一部分(1-4),作者“大题小做”,谈他对成功的理解,并分析成功的三个条件。第一层(1),借助词典,诠释“成功”,由此进入话题。第二层(2—4),提出“成功”的公式。第二部分(5-10),指出勤奋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勤奋是成功的关键。第二层(5—8),具体地分析公式中的“天资”“勤奋”“机遇"三个条件。第二层(9—10),强调勤奋是最根本的条件,希望人们能以勤奋的精神治学、工作,走向成功。2.浏览课文,作者究竟认为哪一点最重要呢?天资、勤奋、还是机遇?学生齐声回答:勤奋。3.思考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学生能够找到这句话: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很下工夫、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引导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很形成下工夫。结论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小组长评价:你得了()颗支精讲点拨1.学习第一部分。细读理解作者是如何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让大家接受的?作者先借助词典,诠释成功,这是议论文常用的手法。然后就定义中的“预期”作了说明,人的预期不同,结果自然不同,因而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所以作者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去谈。而且作者声明是“大题小做”,既是“小做”,就是可以择其要点而做,及泛泛而谈了。然后以自己“七八十年之经验”,就这个论题,用一个公式提出自己的见解。2.作者针对这个公式是如何逐层剖析的?1.先谈天资:由天决定无能为力

2①天资和天才有何区别:天资:资质,又称天分。天才:在这里指生来就具有的突出的聪明智慧。②作者对天资问题持什么态度?首先承认有天资,同时,主张每个人都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不要脱离实际,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③对文革中和现在的自命天才的人的评价分别是:“至今不解”、“不敢赞一词”。请你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至今不解”是客气,并非是说自己孤陋寡闻,而是不屑于提那种荒谬,这是一种讽刺的说法。“不敢赞一词”,也是一种幽默讥讽的说法,意思是“不会去说”。2.谈勤奋:自己决定非常重要①作者对勤奋所持的态度:肯定勤奋的作用。他指出“一向为古人所赞扬”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赞同。他认为,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观点明确,证据有力,囊萤映雪、悬梁刺股(例证)、“焚膏油以继号,恒兀兀以穷年”(引证)都证明了他的观点。3.谈机遇:不期而来无能为力①作者对机遇所持的态度:因为“往往为人所忽视”,所以作者指出要正视它的存在,而且指出其重要性,并以实例(现身说法)来证明。积累古代名人刻苦勤奋的事例和诗句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达标检测掌握字词言简意赅()明白之至:烦琐():憔悴():搜集成功的例子蓦()然:囊()萤家喻户晓:#()不期()而来:记忆文中的古诗词教师评价:你得了()颗支板书设计成功论点:天资+勤奋+机遇=成功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3(九)年级(上)册(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表样修改人签名:备课时间9月18日主备人主备人所在单位复备时间授课教师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课题学问与智慧课型现代文阅读课时分配1课时第1课时上课时间项目内容修改栏教当目标知识能力了解作者观点,把握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会在学习中以智慧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过程方法品味作者智慧典雅、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1、明确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弄清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了解课文采用的多种论证方法,体会其作用。教学重点品味作者智慧典雅、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理解学问和智慧的辩证关系教学难点(1)搜集“纸上谈兵"、"庖丁解牛”“周总理智答记者”几个故事准备课上讲述。(2)搜集有关智慧与学问及其关系的名言警句。

4教学、教具(课件)准备多媒体PPT教学流程评论或修改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一、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课前,我让大家搜集“纸上谈兵”、“庖丁解牛"、“周总理智答记者”几个故事,下面我想请几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给我们讲故事,其他同学注意听。(学生讲故事)1.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2.梁惠王看到庖丁正在分割一头牛,但见他手起刀落,既快又好,连声夸奖他的好技术。庖丁答道:“我所以能干得这样,主要是因为我已经熟悉了牛的全部生理结构。开始,我眼中看到的,都是一头一头全牛;现在,我看到的却没有一头全牛了。哪里是关节?哪里有经络?从哪里下刀?需要用多大的力?全都心中有数。因此,我这把刀虽倾听进入学习状态交流收集的资料学生发言:讲故事后,谈自己的感受

5然已经用了十九年,解剖了几千头牛。但是还同新刀一样锋利。3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卜,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我们班同学表达能力真强,不仅讲了故事,还谈了自己的感悟。现在老师让故事里的三位主人公走到一起,请你任选两人为一组,探究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连贯。提醒学生生字新词:寸积铢累、吃吃穷年、探骊得珠、远瞻、融会贯通、两脚书橱、浮光掠影2.请同学朗读课文,读完后思考:找出文中表明学问和智慧之间关系的语句,其中哪一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并能结合文章内容简单说说理由。介绍找中心句的方法:(1)从理解内容入手,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抓住中心句。(2)根据文段表达方式的类型,找出中心句。(3)利用文段中的提示性词语找出中心句(4)有时,文段的中心句不是整个句子的全部,而是其中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连贯。

6的一部分,这就需要从理解整个文段的意思入手,抓住中心句所在句子的关键语句进行辨析,最后确定中心句。[参考:6句。最后句。]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根据以上关键语句,梳理一下本文的论述结构,即作者是如何逐步得出其观点的?(参考:全文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解说学问和智慧的概念的不同;第3、4、5、6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学问,二者相辅为用,只会显得更为重要;最后自然而然的归纳全文,作者站到了俯视问题的高度上,展示了正确的观点,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四、细读课文,学习方法。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作者运用了许多有说服力的材料,细读课文,在文中勾画批注:1、文中举了许多例子,请简洁地概括出来,说说其作用。2、请从文章中找出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品读这些语句,说说其论证目的,有何妙处。1参考:文中给抽象的概念和道理作比喻,显得更加的通俗易懂;通过具体的例子,有力的证明了自己的正确看法;通过正面说理和反面说理的比较,突出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五、巩固延伸:1、下面哪些名言能证明本文的观点,请把它们插入文中,并说说理由。2、学生读课文后,进行思考,然后回答问题(根据老师的提示作答)学生交流课文结构划分的具体情况,随时纠正。用身边的实例进行引导,效果更好

7①仅仅具备出色的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笛卡儿②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洛威尔③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马修斯④没有人因为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赖于天赋。——约翰•塞尔登⑤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达•芬奇2,在第2小节中作者只举了泛例一两种人,你能各举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这两种人吗?六、研读课文,深入思辨:1.作者认为读书“若是像讽诵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读破五车,也是没有用的。”这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2.了解了“智慧比学问更重要”后,有的同学可能会对要求记诵的内容产生疑惑,认为那是死读书,读死书。对此,你的看法如何呢?试作简要分析。[参考:懂得学问是知识的聚集。]七、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说理最忌枯燥,说理也很容易流于枯燥,你阅读本文有无这种感觉?本文为什么会让读者喜爱?[参考:(复习)作者运用举例、比喻、对比的方法论述道理,显的通俗易懂;本文的语言充满智慧,意趣盎然,不失幽默。]学生谈文中举了许多例子,请简洁地概括出来,说说其作用。学生以小组从文章中找出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品读这些语句,说说其论证目的,有何妙处。小组代表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组员代表发言学生研读课文,深入思辨

82.读自己认为警策睿智幽默的语言,在书旁白处进行点评。3.诵读这些句段,争取背诵。4.品味了本文的语言,请仿照句式,根据文章内容写全下列句子。若是把学问比作起锚的航船,那智慧便是回答问题当堂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谈收获,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学生完成练习。当堂解决。若是把学问比作一,那智慧便是O八、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事上,把人情世故弄懂,有一套应付本领的智慧更重要。正如作者罗家伦强调: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这对我们很有启发。达标检测1、请精读最后一段第一句话,按以下句式仿写一句。若把学问譬作,那智慧便是。有、有,甚至有,也不能,就是拥有,以及,也只,

9而决不。参考示例:若把学问警作兵书,那智慧便是将军的计谋。有精兵、有猛将,甚至有充足的粮草,也不能打胜仗,就是拥有雄心壮志,以及屡挫不悔的精神,也只会有招架之功,而决不能缔造火烧赤壁和布匿战争以少胜多的辉煌。2,试着用学习本文的方法预习《论美》一文。积累有关智慧与学问方面的格言名言警句板书设计学问与智慧学问不能等同于智慧没有智慧的学问是死的学问学问离不开智慧(举例:孟德尔、达尔文、爱因斯坦)世间不但缺少有智慧的人而且缺少有智慧的书(旁征博引)智慧离不开学问智慧必须以学问为基础(肥皂泡与珍珠泉水作比喻)无学问的智慧只会是浮光掠影智慧与学问相辅相成(建筑材料和建筑师的匠心作比喻)课后反思

10初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共案)修改人签名主备人所在单位寿阳四中上课时间主备人备课时间9.3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课题《论美》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理解美的真正含义,形成对美的正确认识。2、学习作者格言式的语言和惜墨如金的写法。过程方法通过诵读训练,品味美的内涵,能表达对美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味文章对美的论述2.品味美的内涵,能表达对美的理解学习重点1、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品味文章的有关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2、学习杂感的写法,联系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学习难点1、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品味文章的有关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2、学习杂感的写法,联系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教学、教具(课件)准备多媒体教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设计教学流程二次复备教学环节教师引领、点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十七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美》。一说到美,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这样两件学生听故事进入新课学习以身边实例进行引导

11事。1.1946年,二战刚刚结束,德国历经战火的城市,到处颓垣残壁,一片惨象。一天,有两个美国人访问了一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然后,这两个人有一番发人深思的谈话:“你看他们能够重建家园吗?”“一定能!”“你为什么回答得这样肯定?”“你没看到他们在地下室的桌子上放着什么吗?”“一瓶花。”“对,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一个困苦的境地,还没有忘记美,那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2.《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有一段冷子兴的叙述:“那周岁时,政老爷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所有的东西提了无数叫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脂粉钗环抓来玩弄,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这是贾宝玉抓周的一个镜头,贾政的评价完全是唯心的,倘从唯物的角度出发,一个周岁婴儿,抓取脂粉钗环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脂粉钗环色彩最美,不仅贾宝玉,李宝玉、张宝玉也照样圳此。可见,不管身处绝境的民族,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都爱美,但是怎样认识美呢?我们今天要学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论美》。二、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析疑,解疑。1.师:美的分类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美无处不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培根这篇文章仅533字,主要谈了哪一方面的美呢?人的美(板书)明明谈的是“人的美”,为何起“论美”这么大的题目呢?提示:一篇文章的理解不要忘了出处,这本书的书名就是《培根论人生》。作者作了说明:“系关于人性及人生问题之研讨”,体现了文艺复兴后欧洲人的价值观,在这样的总标题下,“论美”也必然只涉及“人”的领域。(注意不是谈自然美,艺术美。)2.这篇文章的语言简洁、含义深刻,含金量很高,同学们在预习中一定有不少问题要提出来讨论,现在请一个同学读课文,

12其他同学思考一下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估计要展开讨论的问题,有难度的、有共性的有:(1)第二段写“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它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给彼。”后面又列举一连串二者兼备的人,是否自相矛盾?其实不矛盾,因为培根用词时极有分寸:“并不都有……许多……此话也不全对……”说明绝大多数人是美貌和才能不能两全的,但大千世界,情况是多种的,不排除有两全之人。思维多么周密,言辞严谨,貌似自相矛盾,实则无懈可击,不愧是个哲学家,在议论文中有时候留有余地反而无懈可击!(2)“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为什么?——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所以在三者中最高。这三个层次都属于外形美,但层次有别,不在同一个审美层次上,故作者“仔细考究起来”,看法很有新意。(3)“最高的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奇妙在何处?——“最高的美”应指内在美,比如德行,画家怎么画得出来呢?“奇妙”在于会起变化。在内在美的照射下,一个人假如原来外貌较丑,人们也会对他改变印象,觉得他美。如:"简•爱”、“卡西莫多”,这种审美心理的变化简直如同化学反应一般,怎么不奇妙呢?体育运动员不少从形体到颜色都不美,但当他站在领奖台上,听着国歌,看着国旗的激动神情,就觉得美。(4)“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这句话的精髓是美是相对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的人对什么是美各有自己的看法,没有统一的美的标准。“情人眼里出西施。”例△中国唐朝以胖为美,体胖者生在今天就是机遇不佳,而杨贵妃机遇太好。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发表意见

13△伏尔泰:几内亚人认为,美就是黑得油亮的皮肤,深陷的眼睛和扁平的鼻子。△德行的美也不是绝对的,各个国家国情不同,各阶段情况不同,如在日本是正派的事到了罗马就不正派。(5)“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可爱”一词是否恰当?——人到老年,因饱经世事而乐观、豁达、开朗,笑对生活的一切,外貌是无美可言了,但性格和精神世界令人可敬可爱。例:有的老人性格可爱得像个老顽童,对下一代呵护有加,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精神使他变得可爱。教师:17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说过:女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女人如此,男人、老人亦如此。(6)文章的开头结尾似乎自相矛盾,开头:美德只要朴素外表的衬托就行,只要有美德,打扮并不华贵也行。结尾:”只有把美的外貌与德行结合,才能……真正光辉。”究竟要不要外貌美?—不矛盾。全文始终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外貌不美的,机遇不好,要加强修养,让宝石发光,对“世上的许多美人”呢?不要倚仗年轻美貌,“只有二者结合才是最佳选择”。联系作者生平,从小出入宫廷,看惯了上流社会的贵族贵妇人们是怎样注重外形美的,所以结尾的号召是有针对性的。——至此文章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文章的主旨也应该清晰了:内在美胜于外形美,二者结合,美才放射真正光辉。三、请同学们选取文中最精彩的句子做一张“美的格言卡”,你准备选哪句?(估计选比喻句多)师:文章论美,语言本身也美,仔细推敲起来,恐怕就美在大量比喻,具体形象唤起我们的想象。没有这些比喻,文章会像干瘪的水果,尽管还有些营养,但引不起人们的食欲。)四、同学们,培根的《论美》写于400多年前的英国,此刻,当我们用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眼光来市新审视培根的观点,你认为它过时了吗?这篇文章无论在遣词造句还是

14思想观点方面还有没有值得修正、补充和发展的呢?估计会有的反应:1.没有过时,内在美胜于外在美永远不会过时。即使开放如美国,克林顿当总统时发现有绯闻还是差点下台的。2.外在美与内在美可并重,因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讲究点包装打扮,更何况现代科技手段为人的外形美创造了种种可能性。(整容术)——但是任何科技手段都无法使我们的内在美得到任何一点弥补,因此培根此文的现实意义永远不会过时,将伴随人类社会始终。——那么有没有提升内在美的美容术呢?——读书,培养优雅作风、德行3.“美是不能制定(绝对)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常)是公式。”一这样更严密,原文太绝对。如:公认的规范还是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第一次政协会上讨论,绝大部分小组不约而同地选定了现在的五星红旗。和谐是美,黄金分割是美,《蒙娜丽莎》是美,都是公认的。4.内在美或不美真的会直接影响到这个人的外在美不美?一如:一个人心胸狭窄,仇恨焦虑,闷闷不乐会影响皮肤,生出皱纹,加快衰老。相反,一个开朗豁达的人,拿得起放得下就青春常在。广告不是说:“女人的容颜,是由内而外的保养”么?所以面对半瓶酒,我们应该怎么说?一还有半瓶酒。教师寄语:拥有美,犹如拥有冬II的阳光,温暖了别人,也会温暖你自己。学会热爱,学会珍惜,学会奉献,你就是最美。五、作业1.仿照例句,以“美”为话题,另造二个句子。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是饥饿时的一块面包。美,是.美,是【明确】如:美,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美,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152.结合“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这句拉丁谚语,谈谈对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中“最美不过夕阳红”含义的理解。【明确】这里的秋天与夕阳红都象征老年。夕阳瑰丽多姿,温馨从容,老人尽管岁至暮年,但是,因为作风优雅,生活充实,其风采依然属人世间至善至美者。板书设计论美(培根)颜色之美美德最美引用论形体之美优雅行为之美,美德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语言特色:准确、精练、隽永、形象

16初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共案)修改人签名主备人所在单位寿阳四中主备人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13.09.01£时2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修改栏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过程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2..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学习重点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学习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教学、教具(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学法诵读、小组合作疏通文意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视频播放:《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生答: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正如歌中唱到的,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施仁政,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2解题。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17自我评价:我得了()颗支小组长评价:你得了()颗山合作探究二、指导学习•研讨(-)检查生字(-)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作家作品简介。〈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3.读课文理出难解的字词句。(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生自主理解课文,疑难之处作下圈点。2、小组内讨论解决疑难。3、班上交流。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的含义:(多媒体展示)4,找学生通译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5,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用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教师指导朗读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3、学生齐读,读出感情和韵律。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4.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5.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比不上。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6.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七里之郭:郭,外城。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

18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7.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坚固锋利。指粮食。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注意以卜词语的解释。米粟非不多也:米粟,委而去之:委,放弃。8.请学生翻译第4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开月g%三、小结1.古今异义。郭:古义:外城七里之郭今义:姓氏池: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今义:池塘去:古义:离开委而去之今义:到……去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委:古义:放弃委而去之今义:委任域: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判断动词2.通假字。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3.虚词。之代词他亲戚畔之。助词的三里之城。动词到寡助之至而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例表修饰着、地夫环而攻之。表转折却、但是环而攻之而不胜。/、组长评价:你得了()颗支精讲点拨三.重点讲解•积累(四).自由读课文,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19第一部分(1—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五)齐读思考1.提问:"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讨论并归纳:“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2.提问: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讨论并归纳: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提问: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讨论并归纳: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4.提问: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讨论并归纳:(1)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5.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讨论并归纳: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达标检测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203.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疆域固定震慑B.区域固守威吓C.限制巩固震慑D.限制巩固威逼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I).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5.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教师评价:你得了()颗十板书设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例战争需要“人和”进攻:天时不如地利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治国需要“人和”域民固国威天下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失道寡助天下畔之初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共案)修改人签名主备人所在单位寿阳四中主备人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13.09.01课时2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修改栏教学目知识能力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过程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1标情感态度价值观2.o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学习重点枳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学习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教学、教具(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学法诵读、小组合作疏通文意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视频播放:《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生答: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正如歌中唱到的,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施仁政,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2解题。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自我评价:我得了()颗支小组长评价:你得了()颗欢合作探究二、指导学习•研讨(-)检查生字(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作家作品简介。〈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3.读课文理出难解的字词句。(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生自主理解课文,疑难之处作下圈点。2、小组内讨论解决疑难。3、班上交流。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的含义:(多媒体展示)4、找学生通译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5、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教师指导朗读

22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3、学生齐读,读出感情和韵律。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4.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5.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比不上。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6.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七里之郭:郭,外城。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7.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坚固锋利。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8.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寡助之至:之,动词,至IJ。至,极点。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形成结论三、小结1.古今异义。郭:古义:外城七里之郭今义:姓氏池: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今义:池塘去:古义:离开委而去之今义:到去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委:古义:放弃委而去之今义:委任

23域: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2.通假字。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3.虚词。之判断动词代词他亲戚畔之。助词的三里之城。而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例表修饰着、地夫环而攻之。表转折却、但是环而攻之而不胜。动词到寡助之至小组长评价:你得了()颗支精讲点拨三.重点讲解•积累四四).自由读课文,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部分(1—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五)齐读思考1.提问:“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讨论并归纳:“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2.提问: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讨论并归纳: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提问: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讨论并归纳: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4.提问: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讨论并归纳:(1)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5.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讨论并归纳: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24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达标检测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3.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疆域固定震慑B.区域固守威吓C.限制巩固震慑D.限制巩固威逼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5.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教师评价:你得了()颗支板书设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例战争需要“人和”进攻:天时不如地利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治国需要“人和”域民固国威天下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失道寡助天下畔之初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共案)

25修改人签名主备人所在单位寿阳四中主备人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13.09.01课时2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修改栏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过程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2.o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学习重点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学习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教学、教具(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学法诵读、小组合作疏通文意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视频播放:《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生答: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正如歌中唱到的,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施仁政,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2解题。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自我评价:我得了()颗支小组长评价:你得了()颗支合作探究二、指导学习•研讨(-)检查生字(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作家作品简介。〈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

26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3.读课文理出难解的字词句。(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生自主理解课文,疑难之处作下圈点。2、小组内讨论解决疑难。3、班上交流。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的含义:(多媒体展示)4、找学生通译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5、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教师指导朗读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3、学生齐读,读出感情和韵律。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4.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5.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比不上。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6.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七里之郭:郭,外城。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7.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坚固锋利。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8.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27寡助之至:之,动词,至1」。至,极点。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三、小结1.古今异义。郭:古义:外城七里之郭今义:姓氏池: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今义:池塘去:古义:离开委而去之今义:到……去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委:古义:放弃委而去之今义:委任域: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形成结论今义:地域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判断动词2.通假字。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3.虚词。之代词他亲戚畔之。助词的三里之城。动词到寡助之至而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例表修饰着、地夫环而攻之。表转折去人但是环而攻之而不胜。小组长评价:你得了()颗支三.重点讲解•积累(四).自由读课文,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部分(1—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精讲点拨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五)齐读思考1.提问:“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讨论并归纳:“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2.提问: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讨论并归纳: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83.提问: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讨论并归纳: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4.提问: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讨论并归纳:(1)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5.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讨论并归纳:本文先提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达标检测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3.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疆域固定震慑B.区域固守威吓C.限制巩固震慑D.限制巩固威逼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5.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教师评价:你得了()颗支

29板书设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例战争需要“人和”进攻:天时不如地利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治国需要“人和”域民固国威天下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失道寡助天下畔之

30捕蛇者说柳宗兀-、教学目的1、了解“说”的特点。2、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3、掌握本文的词语。4、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蒋氏自陈心曲的话是全文主体,要着重领会。难点:运用对比的写法,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1、《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教学中始终要注意这点。2、本文词语量大,实词以数十计,虚词”之、以、而、乎、焉”等均各有多种用法。讲明词义(实词、虚词),这是本文教学中要用相当时间来完成的重要任务。3、逐句、逐段讲解。加强诵读、背诵练习。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蛇”在我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下面请同学来谈一谈。

312、想到了蛇,同学们就联想到了“凶狠、残忍”这些词语,就感到恐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柳宗元又是怎样说说捕蛇人的事的。(板书课题,作者)二、作者简介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荀、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研究这点。二、教师范读课文(或听录音)1、要求读音及正确的文言停顿。2、注意与蒋氏的对话的语调。三、正音(读准以下字的音)啮(nie)腊(XI)挛(ludn)碗(wen)瘦(16U)疣(li)当(dang)其租入嗣(si)几(ji)死者数(shud)矣莅(li)蹙(CU)弹(dan)踣(b6)死者相藉(jie)囊(nang)嘉(hui)恂(xun)缶(fdu)谨食(si)之熙(XI)以俟(si)夫(fii)四、学生朗读课文让儿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读毕,酌情讲评。

32五、默读、理解课文六、字词疏导第1段“永州①之野产异蛇,黑质①而白章;触草木,尽死;①以啮人,无御②之①者。然得②而腊③之②以为饵,可③以已大风、挛跳、瘦、疣,去死肌,杀三虫。①其始,太医④以王命聚④之,岁赋②其二,募有能捕⑤之②者,当③其租入。永⑥之人争奔走焉。”①⑥“之”:的。“异”:奇特。“质”:本体,指蛇身。①“而”:表并列。“章”:彩色,花纹。“触”:接触。“尽”:全部,都。①“以”:而,如果。“啮”:咬。“御”:抵御。②“之”:代蛇毒。①“者”:指办法。“然”:然而。②“而”:如果。“腊”:晒干。③④⑤“之”:代蛇。②③④“以”:用。“为”:作,制成、“银”:药锂。“已”使动用法,使……离去,这里意为治好。“大风”:麻疯。“挛跌”:手脚不能屈伸的一种病。“瘦”:脖子肿。“疣”:恶疮。“去”:除去。“死肌”:失去感觉的肌肉,坏死的肌肉。“三虫”:人体内的寄生虫。①“其”:指所要述说的事。“太医”:御医,皇帝的医生。“聚”:收聚。“岁”:名词用作状语,每年。②‘‘其":指蛇。“二”:两次。“募”:征集,召募。②“者":指人。''当":当作。③“其”:指能捕捉到蛇的人。“入”:缴纳。“人”:民,避讳唐太宗李世民之“民”。“焉”:于此,在这件事上。第2段“有蒋氏①者,专其利三世矣。问①之,则日:'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②之十二年,儿死②者数矣。’言③之,貌若甚戚③者。”①“者”:表停顿,“专”:独占,享有。“其”:指捕蛇以抵租赋。①“之”:代蒋氏。“则”:却。“于”:在。“是”:这事。“嗣”:继承,接续。“为”:做,干。②“之”:代捕蛇以抵租赋这事。“几”:几乎,差点儿。②“者”:指“几死”的情况。“数”:多次。③“之”:代以上说的这些话。“貌”:脸色。“若”:好像。“甚”:很。“戚”:悲哀。③“者”:指其表情。第3段“余悲①之,且日:’若毒②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

33何如?“悲":怜悯。①''之":代蒋氏。“且”:并且。“若”:你。“毒”:怨恨。②“之”:代捕蛇以抵租赋这事。“将”:打算。“告”:告诉。“于”:及于,给。“莅事者”:管政事的人,指地方官;“莅”,临,统管,治理。“更”(geng):更换。“役”:差事。“复”:恢复。“则”表连接,那么。“何如”:如何,怎么样。第4段“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生①之乎?则吾斯役②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③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戚”:悲哀。“汪然”:••O”的生:。之算“打③:②”O港这泪水盈眶的样子。“涕”:眼泪。“君”:敬称。用法,使……活。①“之”:代自己,我。“斯”若":不如。“甚”:厉害。“向”:旧时,往昔。“为”:做,干。“病”:苦。这儿句写蒋氏极为悲哀地回答作者,说如果恢复他的租赋,那么这给他带来的不幸要远比捕蛇给他带来的不幸大得多。“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①而乡邻之生日蹙,歹单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②而转徙,饥渴③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疣,往往④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⑤而吾以捕蛇独存。'“自”:从。“是”:这。“乡”:行政区域单位。“积”:累积。“于”:到。“岁”:年。①“而”:表承接,意为在这六十年间。“生”:生活。“日蹙”:一年比一天窘迫;“日”,名词用作状语;“蹙”,紧迫,减缩。“婵”:尽。“竭”:穷尽。“号(hao)呼而转徙”:哭喊着辗转迁徙;②④“而”:连接状语与谓语。③“而”:因而。“顿”:困厄。“踣”:倒下。“触”:接触,冒着。“犯”:触犯。“呼嘘”:呼吸。“毒疣”:有毒的疫气;“疣”,疫病。“往往”:常常。“相藉”:互相压着;“藉”,坐卧其上。“曩”:往昔,从前。“室”:家。“焉”:语气词。“非……则……”;不是……就是……o“徙”:迁徙。“尔”:语气助词,罢了。⑤“而”:但是。“以”:因为,由于。“存”:存活。这儿句是蒋氏自述乡邻在这六十年间“非死则徙”的不幸遭遇,他自己却由于捕蛇抵赋而存活下来。“悍吏之来吾乡,叫嚣①乎东西,票突②乎南北,哗然①而骇者,①虽鸡狗不得宁①焉。吾恂恂②而起,视其缶,③而吾蛇尚存,则弛然④而卧。谨食之,时⑤而献②焉。退⑥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③焉;其余,则熙熙⑦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②虽死③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悍吏”:凶暴的官吏;“悍”,蛮横。“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叫嚣(Xiao)乎东西,翳突乎南北”:互文,意为叫嚣嘱突乎东西南北;“叫嚣”,呼喊喧闹;①②③“乎”:于,在;“栗突”,冲撞毁坏。“哗”:吵嚷,喧哗。①②④⑤⑦“而”:连接状语与谓语。“骇”:惊扰。“者”:指上述“叫嚣……而骇”的骚扰恶行。①②“虽”:即使。“宁”:安宁。①③“焉”:语气词,啊。“恂恂”:心有顾虑的样子。“其缶”:那个瓦罐。③“而”:顺连。“弛”:放松。“谨”:谨慎小心。①“食”:饲,喂养。“时”:按时。②“焉”:之,代蛇。“退”:归家。⑥“而”:就。“甘”:味美。②“食”:吃。“以”:

34而。“尽吾齿”:过完我的岁月;“齿”,人的年龄。“盖”:连词,承接上文申说原因,没有实在意义。“犯”:触犯,冒。“二”:两次。“熙熙”:快乐的样子。“岂":哪里。“若”:像。“旦旦”:天天。“是”:代上句之“犯死”。“已”:已经。“安”:怎么,哪里。“毒”:怨恨。这儿句是蒋氏自述比起乡邻们因缴纳租赋而受悍吏骚扰蹂蹒,天天遭受不幸,他干捕蛇这差事要有“幸”得多,一年中他只需“犯死”两次,其余时间就可“熙熙而乐”。这些话显然含着讥刺,含着怨愤。第5段“余闻而愈悲。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①以蒋氏①观①之,犹信。鸣呼!孰知赋敛②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③之说,②以俟夫②观人风者得焉。”“而”:表承接。“愈”:更加。“苛政”:残酷的政令。“猛”:凶暴。“于”:比。“乎”:于,对。“是”:代孔子的话。“今”:现在。①“以”:根据。①“观”:看。①“之”:代孔子之言。“犹”:仍然。“信”:可信。“孰”:谁。“敛”:赋税。②“之”:的。“毒”:害。“甚”:超过。“故”:因此。“为”:为了。③“之”:代上述之事。“说”:写此“说”。②“以”:而,表目的。“俟”:等待。“夫”(fiD:指示代词,那。②观”:考察。“人风”:民风,民情风尚;“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民”,以“人”代之。“得焉”:得到它;“焉”,之。第二课时一、课文内容分析1、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1段:写异蛇的剧毒、特殊用途以及永州之民争相冒死去捕毒蛇以顶替租赋。第2段:写蒋氏悲哀地叙说他一家三代都干这捕蛇以抵租赋之事的悲惨遭遇。第3段:写作者怜悯,同情蒋氏的不幸,并告诉蒋氏打算用“更役复赋”的办法为他解除不幸。第4段:写永州之民在朝廷苛赋重压下“非死则徙”的悲惨遭遇;说明苛赋之害比毒蛇之害更为厉害,更加可怕。第5段:直接抒情,作者愤慨地谴责其害远远超过毒蛇剧毒,比毒蛇之害惨酷得多的重赋苛政,同时言明写此说的目的。

352、思考几个问题A、作者写第1段的目的是要说明什么?一一要说明永州之民的这种遭遇乃是皇帝诏令(“王命”)给带来的。B、第2段首句“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对蒋氏作介绍,是否还有别的意思?一一首句不只对蒋氏作介绍,更在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专其利三世矣”,语中含有强烈的讥讽意味。C、第4段写蒋氏不愿更换差役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说明了什么?——“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深刻揭露了统台者横征暴敛的罪恶。在层层衬托,反复对比中揭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旨,并为下文议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根据。D、第5段议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一用“余闻而愈悲”一句结束上文的叙事,并自然转入议论。先引用孔子的话作为立论的根据并用跌宕的笔法,由表“疑”而后表“信”,为文章蓄势。再用“呜呼”领出全文中最重要的一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点明文齐主旨。最后语势再趋平缓,以寄希望于“观人风者”收住全文,交待写作意图。这个结句虽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局限但却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二、小结:文章--开始叙述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效是为下文作铺垫。关键是“当其租入”和“永之人争奔走焉”这两句一一捕的蛇可抵交租税,永州的人才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这就暗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作者字字都是客观叙述,而全文主旨已寓其中。三、写作特点本文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特点:①、衬托: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②、对比。以其乡邻60年来由于苛赋之迫而“非死则徙”的遭遇与蒋氏“以捕蛇独存”的状况作对比,触目惊心地表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四、字词归纳小结(-)虚词

361、而“而”在两个词语中间,可以表示前后词语的并列、承接、转折和修饰等关系。试指出下面各句中的“而”各表示哪一种关系。①黑质而白章(并列)不译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承接)然后③吾恂恂而起(修饰)不译④而吾以捕蛇独存(转折)可是,但是⑤君将哀而生之乎?(并列)并且2、之①的:“永州之野多异蛇”。②取消句子独立性:“悍吏之来吾乡”。③代词:“问之,则日”(代人,他)“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代事)“以啮人,无御之者”(代物,蛇)“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话语)3、以①如果:“以啮人,无御之者”。②用,拿:“太医以王命聚之”。③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④根据:“今以蒋氏观之”。⑤表目的:“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4、焉①兼词,于此:“永之人争奔走焉”。②之:“时而献焉”。

37③语气词:“今其室十无一焉”。5、乎①(句末)吗:“君将哀而生之乎?”②(句末)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③(句中)在:“叫嚣乎东西”。6、于①在:“吾祖死于是”。②给:“余将告于莅事者”。③及于,至心“积于今六十岁矣”。④比:“苛政猛于虎也”。(二)实词(一词多义)1、为:①作,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③为了。“故为之说”。2、已:①离去,意为医治。“可以已大风”。②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3、赋:①征收。“岁赋其二”。②租赋。“孰知赋敛之毒……”4、疣:①恶疮。“可以已……瘦、疣'。②疫病,疫气。“呼嘘毒疣”。5、入:①缴纳。“当其租入”。②收入。“竭其庐之入”。6、岁:①每年。“岁赋其二”。②年。“积于今六十岁矣”。7、甚:①很。“貌若甚戚者”。②厉害。“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③超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8、若:①好像。“貌若甚戚者”。②你。“若毒之乎?”9、毒:①怨恨。“若毒之乎?”②有毒的。“呼嘘毒疣”。③害。“孰知赋敛之毒……”10、生:①活,存活。“君将哀而生之乎?”②生活。“而乡邻之生日蹙”。11,食:①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si,饲。“谨食之”。12、观:①看。“今以蒋氏观之"。②考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五、布置作业

381、熟读全文,背诵“蒋氏大戚……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作课后练习。附:译文永州的山野间生长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子而有着白色的花级;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枯死;如果咬了人,就没有办法救治。但捉到它并且把它晾干,用蛇肉干制成药丸,可以用来治疗麻风,手足痉挛、颈肿、毒疮等病;还能去掉腐烂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起初,太医奉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捉蛇的人,用蛇顶替他们的租税去缴纳。于是永州的人争先恐后地干这件事。有一家姓蒋的,享有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三代了。我问他,他就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我父亲也死在捕蛇这件事上。现在我继续干这事已经十二年了,几乎丧命好几次了。”他讲到这些,脸上好象很悲伤的样子。我可怜他,并且对他说:“你怨恨捕蛇这项差事吗?我打算去对主管收税的官吏讲一讲,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姓蒋的听了大为伤心,眼泪汪汪地说:“您是哀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那末我干这个差使的不幸,还不及恢复我的赋税那样严重。假使当初我不应这个差,早已经困顿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居住此乡,累计至今有六十年了,而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在赋税逼迫之下,他们竭尽田里的出产,罄空室内的收入,哭哭啼啼地迁离乡土,饥渴交加地倒仆在地,吹风淋雨,冒寒犯暑,呼吸着毒雾瘴气,由此而死去的人往往积尸成堆。先前和我祖父同时居住此地的,现今十户人家里剩不到一家;和我父亲同时居住的,十家里剩不到两三家;和我本人同住十二年的,十家里也剩不到四五家。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而我却因为捕蛇独能留存。每当凶横的差吏来到我乡,从东头闹到西头,从南边闯到北边,吓得人们乱嚷乱叫,连鸡狗也不得安宁。这时候,我便小心翼翼地爬起身来,探视一下那只瓦罐,见我捕获的蛇还在里面,于是又安然睡下。平时精心喂养,到时候拿去进献,回家就能美美地享用土田里的出产,来安度我的天年。这样,一年里头冒生命危险只有两次,其余时间便怡然自得,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有这种危险呢!现在即使死在这上头,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晚了,又怎么敢怨恨呢?”我听了愈加难过。孔子说过:“苛政比老虎凶猛。”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如今拿蒋姓的事例来看,说的还是真情。唉!有谁知道横征暴敛对老百姓的茶毒,比毒蛇更厉害呢?因此我对这件事加以述说,留待考察民情风俗的官吏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