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0年11月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选考试题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问90分钟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铜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答彙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蒙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写在本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政治机制设置如下:中央政府机构首脑称“相”;太史、太卜等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严密的宗法制度和以天子为塔尖的宝塔式的等级权力结构。这一时期是A.西周B.春秋战国C.秦代D.汉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政府机构中神权与政权结合,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建立严密的等级权力结构,体现的是西周时期所具有的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宝塔式的等级权力结构被打破,B项错误;秦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宗法制已瓦解,C项错误;汉代中央机构与“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等不符,D项错误。2.“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以上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一项经济政策。下列项属于汉代采取的体现这一政策的措施有①推广铁犁牛耕技术②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③实行盐铁官营制度④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结合所学①是重农的体现,②③都是抑商的措施,故A项正确;④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的,故排除BCD。3.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有学者认为,
1它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下列项有关科举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创立和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B.公平公正原则“具有永久的生命力”C.保证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D.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开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开始的标志是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非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创立,D项符合题意;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说法属实,A项不符合题意;科举制体现的公平公正原则,确实“具有永久的生命力”,B项不符合题意;科举制的作用之一就是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C项不符合题意。4.阿拉伯人在古代东西方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下列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经阿拉伯人传往欧洲的是①造纸术②指南针③印刷术④火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三大发明,通过阿拉伯人传往欧洲,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印刷术是通过波斯传到欧洲去的,③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CD三项错误。5.《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曲至元而盛。曲本词之余,宋人间用俚语。金元愈臻浅俗,杂以胡语。南人所做,谓之南曲以别之。南曲两人对唱,北曲一人独唱,若易人必换宫,又南北之別也。”下列项中,与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元曲由末词发展而来,句子长短参差不齐B.元曲多以方言俗语和制语为主,通俗易懂C.昆曲吸收南曲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特点D.北曲的唱腔板式与艺术特点全被京剧继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元曲是由词发展而来的,是配乐的长短句。曲都有(曲牌),一如词牌,它也是(曲调)的标示。故A项正确;BCD项表述错误,排除。6.明清之际,某思想家主张: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下列言论与之相近的是A.民贵君轻B.弱者道之用
2C.天行有常D.君权神授【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王夫之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中天行有常体现的是大自然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7.为加强对边民族的管理,清朝设立新机构,派遣官员前往“稽户口,编牛录,漱庶狱,颁法律,禁奸究”。这一机构最有可能是A.宣政院B.理藩院C.军机处D.鸿胪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的理藩院负责管理边疆民族事务,B正确;宣政院是元朝机构,排除A;军机处是中枢机构,不直接处理地方事务,排除C;鸿胪寺主要负责四夷接待的礼仪事务,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8.下表是19世纪部分年份中国茶叶外销统计数据。它直接反映A.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B.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C.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19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外销数量明显增多,直接反映了中国与海外市场联系的加强,说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项正确;19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外销数量增加不能直接反映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A项错误;只有茶叶外销数量的增加,不能说明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B项错误;从表格数据不能直接得出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D项错误。9.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传来,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怒斥清政府投降卖国。有人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台湾人民更是发布“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的檄文。这说明①变法拥有广泛群众基础②清政府已成为众矢之的
3③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增强④学习西方进入制度层面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成为众矢之的是在辛亥革命前后,甲午战后人们对清政府仍然存在一丝希望,②错误,ACD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人们要求变法改革的呼声高涨,①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人民反对清政府和日本议和,说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③正确;甲午战后,人们对西方的学习进入到制度层面,④正确。因此B正确。故选B。10.下图为《强学报》创刊号,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一月出版,纪元署“孔子卒后三千三百七十三年”,刊头右栏注明“上海强学书局跑马场(今南京西路)西首王家沙第一号”,即上海强学会会址。结合所学,下列项中对该报解读不正确的是①成为国人办报高潮的代表之②为上海第一次电影放映作宣传③语言通俗易懂、取材世俗而更受普通民众欢迎④一定程度上具有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性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强学报》等报的创办使国人办报形成高潮,故①正确。《强学报》是政论性报刊,没有为上海第一次电影放映作宣传,故②
4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强学报》语言通俗易懂、取材世俗而更受普通民众欢迎,是通俗性报刊,故③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学报》作为政论性报刊,其宣扬西方思想,有助于制造舆论,唤醒民众,带有启蒙性质,④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排除A、C、D。11.近代某思想家指出:不传垂老,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占末有之血战,觉族三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算廉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该思想家认为①传统思想仍占统治地位②孔孟之道亦有可取之处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④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批判存在片面性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大意是说,晚年亲自经历、看到了建立七年的民国与欧洲四年的“一战”,感觉到西方三百年的文明进化,只是“利己杀人,寡廉鲜耻”,能够挽救中国的原还是传统的孔孟之道。说明晚清以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学习西方思想,追求强国梦想,原本以为中国人也会像西方人那样,具有生存竞争的实力,打造出一个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悲剧,使得知识分子们如梦初醒,意识到西方先进文明也并非万能,开始重新思考文明的趋向,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体现了①传统思想仍占统治地位;②孔孟之道亦有可取之处;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新文化运动,故排除ABD项。12.五四运动被定性为启蒙运动,是在1936年。是年9月,陈伯达在北平发表《哲学的国防动员》一文,正式将五四运动说成是启蒙运动,并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场新启蒙运动,以唤民众的抗战与民主意识。这说明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B.五四运动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C.以五四精神服务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民族危机下对五四运动的新思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9月,中日民族矛盾不断激化,通过研究五四运动,号召爱国分子在五四运动启蒙中国人思想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唤起民众的抗战与民主意识,是民族危机下对五四运动的新思考,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A项错误;五四运动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1936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未建立,C项错误。13.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一生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言名句,至今读来令人深受裨益。下列名言名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5①“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②“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③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④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并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答案】B【解析】【详解】①“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是1930年初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的。②“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是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提出的。③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是在1939年《发刊词》中。④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并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在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中。故②①③④B项正确,排除ACD。14.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下列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向科学进军”热潮下取得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科技成果都是在③时期取得的C.“文革”使④时期内未取得任何科技方面的成就D.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⑤时期取得重大突破【答案】D【解析】【详解】2003年,“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标志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人世界先进国家行列,D正确;“向科学进军”是1956年掀起,A错误;“两弹-一星”成果在③④时期,故B错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文革“时期取得,C错误。15.与西塞罗同时代的法学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解释市民法,回答市民法的问题。西塞罗并没有像他们那样“周旋于细枝未节当中”,而是从“法律和法的根源”以及“从哲学深处汲取法的原理”来“解释法的本质问题”
6。这说明西塞罗所认为的“法”A.是古罗马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B.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C.是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括与升华D.是具体的法律条文也是观念【答案】A【解析】【详解】西塞罗不解释具体的市民法,不直接回答市民法的问题,而是从“法律和法的根源”“哲学深处汲取法的原理”,解释法的“本质问题”,说明西塞罗认为的“法”是古罗马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A项正确;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与没有“周旋于细枝未节当中”不符,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在西塞罗看来法是“实践”的概括与升华,C项错误;西塞罗认为法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观念与他用“法的根源”等解释法的“本质”不符,D项错误。16.随着新航路开辟,英、法、荷等国家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它负有政治、军事等职贵。特权贸易公司的建立A.意味着殖民统治的正式确立B.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加快了欧洲殖民扩张的进程D.使欧洲对外贸易呈现出超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英、法、荷等建立东印度公司等特权贸易公司,利用政治、军事等职能,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加快了欧洲殖民扩张的进程,C项正确;特权贸易公司的建立意味着殖民活动有了组织和工具,并不意味着殖民统治的正式确立,A项错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不是特权贸易公司建立的产物,B项错误;仅有特权贸易公司的建立并不能使使欧洲对外贸易呈现出超地位,D项错误。17.有学者在揭秘英国工业革命时说:其实早在工业革命正式亮相前的17世纪,一场科学革命已然捷足先登这场科学革命肇始于意大利,终结于英国……:而扮演欧洲经济领头羊的国家也随着这场科学革命主战场的转移而发生改变…。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近代动力技术产生源于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②牛顿和法拉第是这场科学革命中的杰出代表者③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促使英国处于领头羊地位④自由落体定律创立是意大利科学革命一大成果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7【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法拉第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人物,不符合材料中17世纪这一时间,故②错误。而①③④都正确,故D项正确,排除ABC。18.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的一块墓碑上,写着启蒙运动时期英国诗人亚历山大・渐伯的名句:“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下列项属于牛顿对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探索所作的贡献是A.牛顿的研究方法被后人总结为“演绎一归纳”法B.设计并制作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用于观察天体运动C.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D.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设计并制作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用于观察天体运动,是牛顿对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探索所作的贡献,B项正确;牛顿的研究方法被后人总结为“归纳一演绎”法而非“演绎一归纳”法,A项错误;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的是普朗克,不是牛顿,C项错误;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的是爱因斯坦,不是牛顿,D项错误。19.该文学流派的作品从纵向看,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从横向看,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之一。其创作源泉和灵感都来自于现实,但并非脱离现实,且在形象塑造上,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下列作品属于该流派的是A.《巴黎圣母院》B.《向日葵》C.《红与黑》D.《安娜·卡列尼娜》【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可以看到该文学流派主义关注人文,浪漫主义文学就是以现实为基础,语言热情奔放,比较夸张的形象塑造,所以材料所说的文学流派是浪漫主义文学,《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A正确;B是绘画作品,属于印象派代表作,排除;C、D是现实主义文学,排除。20.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胜利论”,列宁在一战爆发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的观点
8①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理论②削述了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③说明“同时胜利论”已不合时宜④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A.①B.①③C.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列宁在一战爆发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在这个观点的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说明“同时胜利论”已不合时宜,①③正确,故选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排除②④,故排除CD;A项不全面,排除。21.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开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在他的要求下,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宣布发行以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使美元贬值。美元贬值是为了A.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B.增发新币,实行通货膨胀C.刺激出口,增加外贸竞争力D.降低价格,保障市场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的美元贬值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刺激出口,增加外贸竞争力,C正确;ABD与美元贬值无关,排除。故选C。22.太平洋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对图中所示地区发生的战争,描述正确的是A.①中途岛海战一一日本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B.②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一一美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C.③美军占领硫磺、冲绳岛一一从南面切断日本本土与外界的联系D.④美军收复马里亚纳群岛等战略要地一一太平洋战争完成转折【答案】C【解析】
9【详解】通过观察太平洋战场的相关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③为美军占领了硫磺、冲绳岛,从南面切断日本本土与外界的联系,C项正确;①即中途岛海战,使日本“开始”而非“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A项不符合题意;②为美军收复了马里亚纳群岛等战略要地,而非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B项错误;④为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而不是美军收复马里亚纳群岛等战略要地,D项错误。23.下图是王同学在学习《美苏争锋》一课后所做课堂笔记(部分)。对于该笔记的描述正确的是①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②冷战是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并加速其形成②雅尔塔体系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和框架④两极格局瓦解意味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瓦解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观察《美苏争锋》为题的课堂笔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图中展示,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1947年美苏开始冷战是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也加速了1955年两极格局的形成,而雅尔塔体系则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和框架,最终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的同时也意味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瓦解,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D项正确;其它组合均存在遗漏,不符合题意,ABC三项错误。24.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特点有
10①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同时进行②规范化、法制化贸易体系建立③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国际贸易规模扩大④协商谈判成为解决争端的重要途径,合作领域扩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观察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9年到2001年,两极格局解体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同时,亚太经济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纷纷建立,1995年世贸组织的建立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贸易体系建立,推动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国际贸易规模扩大,协商谈判成为解决争端的重要途径,合作领域扩展都属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特点,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D项正确;其他组合都有疏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25.王国维是研究甲骨文的早期重要学者,传世文献中关于商代世系的记载主要在《史记.殷本纪》中,王国维将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等互证,说明《史记》是一部信史,就是《山海经》之类不雅驯之作,其内容也不是毫无依据的。王国维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作比较,以甲骨文为标准,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据此可知A.史料的丰富推动史学研究不断拓展B.史论的更新取决于新史学研究方法C.文献记载需经甲骨文的印证才可信D.考古史料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佐证【答案】D【解析】【详解】王国维用甲骨文和《史记.殷本纪》、《三代世表》等互证,说明《史记》是信史,《山海经》的内容并非毫无依据;用甲骨文提供的史料与《史记》比较,纠正《史记》中的一些错误,他的研究可以用来说明考古史料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佐证,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史料的丰富推动史学研究的“不断拓展”,A
11项错误;史论的更新“取决”于新史学研究方法说法绝对,B项错误;如商代以后的文献记载等,不是所有的文献记载都需经甲骨文的印证才可信,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的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材料二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以中共十ー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2018年4月10日)(1)根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两个宣言书产生的相似时代背景。结合所学,指出南方谈话抓住的根本性问题。(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列举“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的典型事实。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表现。【答案】(1)时代背景:诞生于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面临对前进道路的抉择。根本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农村到城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厂长、经理负责制)。试点到推广:从安徽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推行联产到组,试行包产到组——中国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到93%。表现,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解析】【详解】(1)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一中“(1978年)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两个宣言书产生的相似时代背景为,诞生于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面临对前进道路的抉择。根本性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谈话抓住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农村到城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的典型事实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厂长、经理负责制)
12。试点到推广:根据所学知识知识可知,经济体制改革从试点到推广的典型事实有,从安徽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推行联产到组,试行包产到组——中国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到93%。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21世纪后,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表现为,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材料二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摘编自郭华格《法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拿破仑是如何“消灭政治自由”和“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述。(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法律标志。结合该法内容,阐释各派间实现平衡的表现。【答案】(1)“消灭政治自由”: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政治上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取消出版、言论自由,取缔党派,迫害工人;“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颁布《民法典》。评述:独裁专制统治是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之一;《法典》把大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2)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表现: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入宪法,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总统和和参议院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解析】【详解】(1)“消灭政治自由”:根据材料一中“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政治上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取消出版、言论自由,取缔党派,迫害工人。“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根据“(拿破仑)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可知,颁布《民法典》。评述:根据所学知识,用唯物史观分析拿破仑的统治可知,独裁专制统治是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之一,《法典》把大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2)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法律标志是1875
13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平衡各派,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入宪法,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同时,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赋予了总统和和参议院很大的权力。28.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遂,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则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人主之大物,非法即术也。法者编著之因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也。术者藏之于胸中,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摘编自《韩非子》材料二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自由和权利;以参议院、帖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等等.——《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整理(1)仔细阅读材料一,概括韩非子思想理论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法家理论所起的作用。(2)关于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以下观点可供讨论:①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开始。②有人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通过“缉美追欧,旧邦新造”而具有现代化特色。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选择分析:侧重①,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层面予以说明。侧重②,请结合约法内容予以说明,并指出该法在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中国在“文革”后“依法治国”方略形成的过程。【答案】(1)特点:注意维护宗法人伦关系;注重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依法治国;法随时变。作用: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中国都起了重大作用,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14(2)侧重①政治上,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中国进步的闸门;经济上,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思想文化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侧重②特色: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等自由和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地位: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3)过程:1978年,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出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遂,则天下乱”可知,注意维护宗法人伦关系;根据“人主之大物,非法即术也”“术者藏之于胸中,而潜御群臣者也”可知,强调法术势的作用;根据“法者编著之因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可知,主张依法治国;根据“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可知,法随时变。作用:根据所学知识中可知,中国古代史上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汉代以来,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2)侧重: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在两个观点中任选择一个,确定下来,如选择侧重①,就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民主化、经济近代化、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影响,通过说明辛亥革命在推翻帝制、建立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宣传民主共和、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出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等方面分析;选择侧重②,就要结合《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原则,说明其在学习西方、改造中国社会上的努力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3)过程:根据材料三中“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中国在“文革”后民主法治进程可知,经过十一届三中全明确目标,1982年制定宪法提供保障,1997年中共十五提出任务,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写入宪法等历程,“依法治国”方略最终正式确定了下来。29.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正义和一切其他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决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败的。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材料二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过程中,新的、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同天主教会的反动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人文主义者和教会都要求接照自己的世界观来塑造这座大教堂,这场争夺的过程生动地反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曲折,反映了全欧洲重大的历史事件,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许多特点。——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材料三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从长远观点看,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思想最终导致了教会与国家的分离;理性主义思想对粉碎专制暴政、削弱教会特权起了促进作用;人道主义、天赋人权和强调人的严的思想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基本价值规范;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智的乐观主义态度则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1)阅读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说明苏格拉底的研究领域及其在哲学上的贡献。(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人文主义者如何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塑造这座大教堂的,从教会角度出发,用一句话说明该教堂的地位。(3)根据材料三,概述启蒙运动的影响结合所学,用典型事实说明“理性主义思想对粉碎专制暴政、削弱教会特权起了促进作用”。【答案】(1)主张:正义和德行是智慧;做一个有智慧的人。领域:人与社会。贡献: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2)塑造:外观最显著的部分是大圆顶,是真正球面形的;正门长廊下镶嵌着乔托的名画《小帆》;正门向右拐角处有米开朗基罗的大理石雕像《哀悼基督》;内部分为五个长方形大厅,大厅中央是主祭坛,上面覆盖着贝尔尼尼设计建造的镀金青铜华盖;以方尖碑为中心,有椭圆形广场和小梯形广场。地位: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宏大最壮丽的天主教堂。(3)影响:资产阶级提出了一套政治构想,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理论基础;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说明:如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的理论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卢梭的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论,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为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等。【解析】【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正义和一切其他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16进行直接归纳即可。领域及贡献:根据苏格拉底的主张可知,其研究的重点在人与社会上,其主要贡献是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2)塑造:结合圣彼得大教堂的结构进行分析即可。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圣彼得大教堂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宏大最壮丽的天主教堂。(3)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资产阶级提出了一套政治构想,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理论基础;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说明:结合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影响进行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