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初设(代可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XX.—1—刖百龙英小流域位于西林县城北面,距县城6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6'25"〜105°01736",北纬24°30'39〃〜24°35'57"。小流域土地总面积32.885km?。近年来,由于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6.39knA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洪涝灾害频繁,直接威胁龙英沟的行洪安全和下游农田水利灌溉,也造成了下游群众人畜饮水困难,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小流域的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及自治区水利厅的关心支持下,我县已被批准为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试点工程的项目县。根据珠江水利委员会〈关于开展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试点工程初步设计工作的通知〉,我县按照有关要求,选定龙英河小流域作为其中试点小流域,并从二00三年六月开始组织设计人员对小流域进行了外业调查,并根据水土保持前期工作暂行规定和有关的技术规范进行了小流域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
1龙英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一'建设条件截水沟km141、项目区面积km232.89三、施工2、项目区人口人22641、主要工程量3、多年平均降水量mm1089土方万m327.134、多年平均气温°C19.1石方万m30.855、植被覆盖率%17.4碎m32686、水土流失面积km226.39浆砌石m355607、土壤侵蚀模数t/km2.a74502、主要材料二、工程规模⑴松木苗万株229.981、综合治理面积km222.17⑵毛竹苗万株10.42坡改梯hm2195.7⑶板栗苗万株9.58水土保持林hm2919.9⑷水泥t934.01经济林hm2124.13、总投工万个工时296.79果木林hm21144、实施时间4封育治理hm2324.3四、经济指标补植补种hm24861、工程总投资万元566.28种草hm213.9⑴工程治理措施万元300.68保土耕作hm2170.3⑵植物措施万元149.552、水利水保工程⑶独立费用68.61滚水坝座5⑷基本预备费万元16.33排灌渠km7.72、资金筹措沼气池座200⑴中央投资万元424.71沟道整治km1⑵地方配套万元141.57拦沙坝座53、综合经济指标施工便道km17⑴单位治理面积投资万元/km225.55排水沟km5.5⑵单位治理面积中央投资万元/km219.16(表中漏项:工程防御洪水标准及造林保存率。)
21基本情况1.1自然条件1.1.1流域概况龙英小流域位于西林县城北面,距县城6km,东经105。06,25"〜105°OP36〃,除24°30'39"〜24°35'57〃。小流域土地总面积3288.5hnA小流域内最高海拔在毛盖山脉1727.3m,最低海拔位于龙英河和花贡河交汇处,海拔高程722m,平均海拔900m,相对高差1000mo1.1.2地质地貌⑴地质龙英小流域为窄长的河谷地貌,冲沟较发育,山坡表层为坡残积粉质粘土夹碎石,土质一般较密实,厚度1〜4.5m。覆盖层下伏基岩为三迭系下统下组薄层状泥岩、钙质泥岩、钙质粉砂岩;基性侵入辉绿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砂岩未风化时为深灰色,岩石较完整,岩质坚硬;风化岩石为黄灰色、黄褐色、灰褐色,岩石破碎,裂隙发育。辉绿岩为黄褐色、灰褐色、深灰色,岩石裂隙较发育,岩质坚硬。山坡较陡部分,局部由于覆盖层较松散,山坡树木稀疏,植被破坏严重,冲沟在雨季受冲刷厉害,常冲刷大量泥砂砾石和树木淤积河床,在土质松散,山坡较陡地段,雨季时常有塌滑流入河内,因此,龙英河淤积较为严重,需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此部分没必要叙述)(2)地形地貌
3小流域地貌为狭长河谷地貌,地形呈北西高,东南低,山体比较宽厚,山顶较为平缓,海拔高程为722m~1727.3m,相对高差为300~700米,属中低山区,山坡主要以剥蚀、冲蚀切割为主,山间冲沟比较发育。山坡自然坡角为15°~50°之间,局部较缓。小流域土地总面积3288.5hm2,其中坡度<5°的土地面积27.5hm2,占总面积1%;坡度5°-15°的土地面积267.2hn?,占总面积8.1%;嫩15°-25°的土地面积1696.5hn?,占总面积51.5%;坡度25°-35°土地面积982.8hn?,占总面积29.9%;坡度>35°±地面积314.5hn?,占总面积9.5%。1.1.11.3土壤龙英小流域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砂岩、页岩、砾岩的风化物(成土母质与岩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般都是酸性或强酸性反映,含盐量不高。其机械成分伴随岩石的种类而异,如页岩风化多为粉砂及粘粒,属粘质土,一般肥力较好,土层较深厚;砂岩、砾岩风化物含有大量碳酸盐类和二氧化碳等混合物,在高温多雨的情况下,容易溶蚀风化。1.1.4植被龙英小流域植被类型多样,主要由森林、灌丛、草类构成,以松、杉、常绿阔叶林、灌木、草类为主,小流域内现有森林面积469hn?,森林覆盖率为17.3%,林草覆盖率为55.5%。龙英河下游原古植被多遭破坏,但仍有次生灌丛所占,中上游由于人口密度较大,垦殖严重,加上农村生活能源柴草消耗量多,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有些地方已成光山秃岭,有些只有少量疏残林和稀疏灌丛杂草植被,易形成暴雨径流,水土流失严重。1.1.5气候特征
4(1)温度、降雨龙英小流域内无水文站,利用流域附近6公里处的西林县气象站水文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9.1C,平均最高气温25.3C,平均最低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9.1℃(1969年5月4日)。极端最低气温一4.3℃(1975年12月30日),多年平均风速l.lm/s,最大风速13.0m/s,风向正E,风力6级(1977年11月3日)出现。大气降雨是龙英小流域地表水和土壤水的基本来源,也是地下水的重要补充。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89mm,最大年降雨量1651mm(1971年),最小年降雨量739mm(I960年)。流域年内降雨分配很不均匀,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3.7%,11月至次年4月降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16.3%O根据年最大24h暴雨资料系列,计算得多年平均24h最大降雨量为87mm,相应5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为112mm,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为135mm。暴雨是龙英河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暴雨量的80%o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51mm,年蒸发量略高于年降雨量。(2)光热资源龙英小流域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光热充足。据气象资料流域多年平均时照时数为1680.1小时,大于或等10度的年活动积温为6556.1°C,无霜期350天以上。大风天气经常出现在3—5月份,以4〜5月份最多。冰雹是流域内最常见自然灾害,多发在春末夏初(4〜5月)和秋末(9~10)o1.1.6河流、水文龙英河发源于西林县八达镇北面的毛盖山脉(海拔1727.3m),流域面积102km2,
5河长27.9km,河道平均坡降19.2%,于八达镇花贡河林场附近与花贡沟汇合后,流经西林县城汇入驮娘江。龙英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996万nA枯水流量为0.15nr%。根据《广西地表水资源》查得龙英河多年地表径流系数为0.35,径流量年内分配多集在5〜11月,占年内总量的72%。龙英河水资源丰富,在西林县境内集雨面积32.4810!?,县境内河长15.4km,境内天然落差233m,可利用落差160m,年来水量3763万由于资金短缺,龙英河水资源利用率低,目前仅在龙英河半坡屯附近正在修建龙英水库,其作用是向县城供水,解决县城供水不足问题。龙英河两岸有许多农田,长期以来灌溉系统不完善,仅靠临时坝引水灌溉农田,旱涝时节农田无法保证正常生产。1.2土地利用及其评价项目区土地总面积3288.5hm2,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大致是:⑴农耕地面积1391.4hm2,约占总面积的42.3%,其中:水田面积82.1hn?,坡耕地1309.3hm2(其中>25°坡耕地368.5hm2)。(2)林地面积1004.Ihn?,约占总面积的30.5%,其中:乔木林面积437.9hm2,疏幼林面积432.8hm2,经果林面积133.4hm2(其中经济林79.4hm\果木林54hm2)。(3)荒山荒地面积821.5hm\内陆水域面积ZOShn?,非生产用地面积34.5m2,难以利用土地16.1hm2o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坡耕地比重高,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基础脆弱,还没有脱离广种薄收模式。土地利用不充分,土地生产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开发。1.3社会经济情况
61.2.1行政区划项目区包括八达镇的龙保村和旺子村,共有大田屯、龙英屯、龙保屯、下龙河、上龙河、大西坪、三有屯、羊角老、石炮屯、旺子屯、新寨屯、孟沙屯、半坡屯、碰竹屯、上保屯、唐家湾等16个屯。1.3.2人口与劳力2000年末项目区内有485户总人口2264人,劳动力1238个,贫困人口804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总人口密度69人/kn?,人口自然增长率14%。。每人每年可用于水土保持的时间约为80工日。(在取消义务投工制之前,要求每年每个劳力用于水保的义务工日应占%,现在则无法确定,需要其承诺,叫投工投劳承诺制。)1.3.3农业各业生产流域农村产业结构以2000年为例,农业总产值为190.6万元,产值结构比例大致是:种植81.5%,林业占7.6%,畜牧业占10.9%,随着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将继续稳定持续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也会出现新的变化。(各业的产值)(1)农业生产流域内现有耕地面积1391.4hm2,其中水田面积82.1hm2,坡耕地1309.3hnA粮食总产量72.92万吨,人均产粮344kg。(2)林业生产流域内现有林地437.9hm2,经果林133.4hm2,有林地树种以松、杉为主,多属集体山林。经果林主要是桐油、板栗为主,种植分散规模小,由农户自主经营。(3)牧业生产
7畜牧品种主要有牛、羊、猪、鸡、鸭、骡,饲料以玉米、糠和野生牧草为主。流域内大牲畜年末头数2957头,其中:牛730头、羊1263头,猪787头,骡177头,均属农户圈养,由农户自主分散经营,规模小,效益较差。(4)副业生产情况由于农村劳力多耕地少,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农忙后剩余劳动力以专业队、专业户、个体户等不同方式从事建筑、烧砖瓦石灰等副业生产,随着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副业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1.3.4农村基础设施情况项目区通过开展扶贫攻坚战,大部村屯实现了村村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基本解决了群众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与外界的联系。但由于项目区地处边远山区,基础差起点低,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1.4水土流失与治理情况1.4.1水土流失状况(1)水土流失程度根据西林县水利局2003年6月对龙英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调查的结果,项目区总面积3288.5hn?,有水土流失面积2644.7hm2,占总面积的80.4%。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龙英河流域按土壤侵蚀程度分为:轻度流失413.4hm2,占流失面积的12.6%,中度流失1614.6hm2,占流失面积的49.1%,强度流失524.1hm\占流失面积的15.9%,极强流失73.8hn?,占流失面积的2.2%,剧烈流失18.9hm2,占流失面积的0.6%。
8土壤侵蚀模数为t/km2.ao(2)水土流失的成因龙英小流域水土流失的产生主要基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①自然因素项目区内山多平地少,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切割壑深、密度大,水土流失主要在坡地上发生。随着降雨径流的产生与增大,坡地面土壤逐渐被侵蚀,由面蚀到沟蚀,由细沟变宽沟,由浅沟变深沟,深沟的发展即产生崩塌。流域成土母质多为砂岩、页岩、砾岩,这些岩层经长期风化、溶蚀形成的土壤,土质疏松,保水率差,遇水即散,易蚀易冲,尤其以砂岩、页岩发育风化或半风化形成的红壤,这类土壤结构松散,抗蚀力差,在高温多雨作用下,容易产生沙粒状,受水力冲刷,极易产生水土流失,陡坡地则易发生沟蚀崩岗。流域平均年降雨量为1089mm,全年降雨量时间分布不均,全年降雨量多集中在5〜9月,由于降雨量集中,强度大,冲刷力强,易蚀的土壤极易产生流失。②人为因素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毁林开荒,毁林造林,砍柴烧石灰,伐木养菌、副业毁林、种姜毁林都很严重。据西林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监测,流域森林覆盖率由60年代的50.7%下降至17.4%,林草覆盖率降至55.5%。由于森林植被严重破坏,许多地方的森林至今未能恢复,即使有新的恢复也是稀疏残次林,致使水土流失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项目区大面积的毁林毁草开荒,使项目区内坡耕地比重过大,且耕作习惯还比较落后,有的放火烧山后就播种,
9种两年丢三年,严重破坏植被,同时坡地开荒后大都顺坡耕种,未能开成梯级地,因而一旦降雨径流发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即使种植杉木、油茶等经济林时,也采取先放火烧山,然后全垦整地造林,同时混种农作物,由于山坡地全垦后,土质疏松,植被全遭破坏,虽造了林,但幼苗小起不到覆盖作用,遇上暴雨即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项目区内的西林县至隆林县公路正在扩建,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1.4.2水土流失危害龙英小流域水土流失呈发展趋势。由于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山地资源不断遭受破坏,致使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旱灾害频繁,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毁坏耕地,淹没农田,弃耕减产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尤其是严重的沟蚀、崩岗区及陡坡开荒地,一旦发生降雨径流,大量泥沙即随水流下泄,致使坡耕地流成沟,下游农田受冲或被泥沙淹埋而减产,给沿河两岸人民带来严重灾难。(2)淤积塘库,降低灌溉效益,威胁大坝行洪安全水土流失对水库的淤积也十分严重,流域内旺子水库为小(二)型水库,由于泥沙淤积严重,由原来库容18万n?降至现在不足10万nA被迫降为山塘处理。灌溉效益逐年下降。水库库容大幅度减少,水库蓄水调洪能力不断下降,直接威胁大坝行洪安全。(3)土层减薄肥力下降,石漠化日益严重,产量低而不稳由于水力不断侵蚀,致使土层逐渐变薄,有的甚至流失殆尽,剩下光岩裸石,失去利用价值。(4)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困难
10由于森林植被遭破坏,森林覆盖率低,水源涵蓄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每年进入冬季初春,下游溪河水源枯竭,河水干涸,不仅影响农业灌溉用水,还造成下游农村人畜饮水困难。(5)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据统计,历年来龙英河下游干旱次数达17次,平均2〜3年一次,水灾12次,水旱灾害给下游的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沿河两岸群众的福祉。1.4.3水土保持现状近几年来,西林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龙英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把它列入县政府的重要工程日程,多次督促有关部门加强龙英河保护工作。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龙英河流域建设和保护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长期以来由于经费不足,只零星、分散治理了小部分面积,同时由于无专人管理,保护区内乱砍滥伐时有发生,无序开垦也十分严重。因此,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非常迫切和必要。2建设目标、规模和总体布局2.1建设目标2.1.1水土流失治理目标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根据该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结合西林县气候,土质及农业生产情况,分析各种自然条件,经过科学分析论证,综合治理以“休养生息,恢复发展”为指导思想,适地适种,良种繁育,综合防治为基本原则。
11水土流失治理目标是根据项目区土地资源及水土流失情况,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还草,采用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用5到10年时间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使农、林、牧得到协调发展,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基本杜绝人为的水土流失产生。(治理目标一定要量化,特别要明确工程建设结束后,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多少,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2.1.1改善生态环境目标综合治理目标实现后,项目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39.4hm2,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83.8%,林草植被度将由现在的大幅度提高,初步控制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生态环境由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治理面积及治理程度应放在水土流失治理目标一节,改善生态环境目标应根据设计措施面积提出增加的林草面积、森林覆盖率等)2.1.2发展农村经济目标流域特殊的地质地貌,一遇大雨容易形成山洪,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遇到干旱季节,干旱十分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干旱制约着本区域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地提高,造成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群众生活较为困苦,项目区是西林县最贫困的村屯之一。龙英小流域经过综合、集中、连续治理后,森林覆盖率提高。随着水土流失得到进一步控制,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促进了流域内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土地利用得到充分利用,小流域经济初具规模,项目区人均收由537元增加到1258元,经济增长率在7%以上,人均有粮400公斤左右,群众生活普遍得到提高。
122.2工程总体布局3.2.1土地适宜性评价流域山多平缓土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质量不平衡。流域内现有耕地面积1391.4hm2,其中水田82.1hm2(含望天田),占耕地面积的5.9%,旱地面积1309.3hm2(含陡坡耕地及轮歇耕地),占耕地面积的94.1%。流域内部分坡耕地是为陡坡耕地和轮歇耕地,而且分布均在25°以上的山腰、山顶、山脚,是毁林垦殖出来的,应进行退耕还林,按其坡度考虑,只宜作林业用地或牧地。适宜农业用地少,耕地面积没有充分耕种,粗放经营,耕地产出不高。未能因土适种、因土改良、因土施肥,因此低产旱地面积大。(补充土地适
13宜性评价成果表)地类号一级分类名称六级分类适宜性等级面积1水田一级S1适宜2梯地二级S2比较适宜3坡耕地三级S3当前不适宜S/T四级S/X五级不适宜4乔木林5灌木林6经济林7果木林8疏林地四级S/X五级S/X9草地四级10荒山荒坡三级S3当前不适宜S/X四级S/X五级11水域12难利用地六级S4不予考虑13非生产用
14地2.2.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根据小流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项目区今后以林业、牧业为主发展方向,将25°坡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退出的耕地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未能利用的,进行封禁治理。通过土地调整后,小流域林业用地2063.7hnE农业用地298.5hn?,牧业用地MShm?,其它用地255.4hm2,到治理末期,小流域内水田115.7hm2,项目区内人均水田0.77亩。2.3建设规模龙英小流域计划治理面积2216.6hn?,主要采用农业、工程和植物三大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农业措施:营造水平梯田118.8hm2(其中土坎梯田hm2,植物坎梯田76.9hm2),保土耕作38.7hm2;工程措施:拦沙坝5座、滚水坝5座、沟道整治1km、排灌渠7.7km、截水沟14km、排水沟5.5km、作业便道17km、沼气池200座;植物措施有:水保林919.9hn?、经济林124.1hm2、果树林114hm2、种草13.9hm2>封育治理313.6hm\补植补种486hm?。各项治理面积之和与总治理面积不符)3工程设计根据水土流失的情况,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按照《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1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设计完成。2.1坡面水系工程2.1.1小型灌(排)工程布设主要面向坡改梯工程,将蓄水工程中的水引入梯地中浇灌,同时保证出现设计暴雨时能保护梯田区的安全,迅速排出多余的地表水,防止冲刷。(设计标准)(1)建筑物规格断面采用矩形断面,过水断面面积0.15m'深0.4m,底宽0.4m,采用50#水泥砂浆砌块石,壁厚0.3m,底厚0.10m,用150#碎衬砌,厚0.05mo(2)设计图式工程量表单位:m'/米名称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150#研50#浆砌石排灌渠0.50.10.050.26灌溉渠断面示意图
16⑶工程施工:根据规划的位置和设计的尺寸进行开挖,及时检查开挖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做好清基夯实,如有裂缝或其他漏水隐患应及时处理;石方砌石要求料石厚度不小于30cm,接缝宽度不大于2.5cm,每层铺砌要稳,相邻石料要靠得紧,缝间沙浆要灌满。3.1.2截水沟与排水沟设计在梯田、保土耕作等措施的地块中配合布置一定的截水沟和排水沟,将地表水有目的的引到建有水利及沟头防护工程的沟边处,起到防止地面径流对地面的集中冲刷,减免地面侵蚀。(1)布设原则:截水沟布设原则:当坡面下部是梯田或林草,上部是坡耕地或荒坡时,应在其交界处布设截水沟;当无措施坡面太长时,应在此坡面增设几道截水沟,间距为30~50m。截水沟取与等高线1%〜2%的比降布设,当截水沟不水平时应在沟中每5~10m修一高2O-3Ocm的小土挡,防止冲刷,排水一端与坡面排水沟相接,并在连接处作好防冲措施。排水沟布设原则:排水沟一般布设在坡面截水沟的两端或较低一端,用以排除截水沟不能容纳的地表径流,排水沟的终端连接天然排水道。梯田区两端的排水沟,一般与坡面等高线正交布设,大致与梯田两端的道路同向,土质排水沟应分段设置跌水。排水沟纵断面可采取与梯田区大断面一致,以每台田面宽为一水平段,以每台田坎高为一跌水。(2)断面设计640
17400截水沟断面示意图⑶施工:根据规划的路线进行施工放样,定好施工线,按施工线进行挖沟和筑填。筑境填方部分应将地面清理后均匀铺土,每层厚约20cm,夯实,沟底或沟域薄弱环节处应加固处理。在截水沟和排水沟的出口衔接处,铺草皮或作石料衬砌防冲。在每一道跌水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专项施工。3.1.3浆砌石滚水坝设计利用沟中泉水,修筑小型砌石滚水坝,拦蓄泉水,在坝的
18一端或两端修引水渠用于浇灌梯田或经果林。同时在滚水坝上游修筑拦沙坝,以减轻泥沙淤积。设计:采用重力式浆砌石滚水坝,梯形断面,坝顶宽1m,坝底宽5.5m,高5m,上游坡1:0.1,下游坡1:0.8。坝顶设有宽3m高0.5m的溢流口。滚水坝示意图施工:按坝底宽度向上、下游各延伸1m,坝体两端高度向两岸边坡上延1.0m,进行清基,清除沟底与岸坡淤泥、乱石等杂物,直到原状土基或基岩。坝体全用料石逐层向上浆砌而成,要求料石尺寸均匀。3.2沟道治理工程3.2.1拦沙坝工程⑴工程布局工程主要布设于沟道中上游“口小肚大”、河道比降小、同时应选在支沟分岔的下方和沟底陡坡、跌水的上方,以求修坝工程量小,库容大。根据流域实际情况,拦沙坝均采用浆砌石坝。⑵坝体设计根据水文分析资料和坝位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地形,拦沙坝设计图式如下:
19⑶工程施工:首先测定出拦沙坝的坝轴线和坝基轮廓线,并将轮廓线以内的浮土、草皮、乱石等杂物清除,开挖基础和两岸结合槽,然后根据设计尺寸砌石,砌石要做到“平、稳、紧、满”。3.2.2沟道整治工程为避免沟道两岸的基本农田遭受洪水灾害,减少农田沙化,根据流域的具体情况,对两岸农田集中的沟道进行整治,采用浆砌石防护墙,治理长度为1km。⑴设计原则:工程布设之前应对沟道的两岸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在修建护岸护滩工程之后,下游或对岸是否会发生新的冲刷;工程应大致按地形设置,外沿顺直,力求没有急剧弯曲;确定工程高度,采用十年一遇洪水设计。/(2)工程设计:本工程采用贴坡式护墙,防护墙墙顶取0.5m,高2.4m,边坡取1:0.5o采用75#浆砌石。
20护墙断面示意图⑶工程施工布设:墙后与护岸之间要砂、砾石回填,墙体设置排水孔,沿护岸方向设置变形缝,其分段长度为15m。3.3水平梯田(坡改梯)设计3.3.1设计原则确定水平梯田断面,即求出不同坡度下梯田的优化断面。3.3.2设计标准水平梯田的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3h-6h最大暴雨,一般减少径流90%,减少泥沙95%以上。梯田的断面设计一般是地面坡度越陡,田面宽度越小,相应的田坎高度越大;坡度越缓则相反。田面宽度为陡坡区5m~10m,缓坡区10m〜15m。2.3.3水平梯田工程设计
21水平梯田断面示意图水平梯田断面要素关系为:田坎高度^1=8*5m。原坡面斜宽b=Hctga田坎占地宽Bm=Hctga田面毛宽Bm=Hctg。田坎高度H=Bmtan9田面净宽B=Bm—b=H(ctg。~*ctga)式中:9—原地面坡度;a一梯田田坎坡度。除以上因素外,田边应有蓄水域,高0.3m〜0.5m,加0.3m0.5m,内外坡比外1。3.3.4水平梯田规格要求根据流域实际情况,选用地面坡度15°〜25°地方进行坡改梯,考虑到坡改梯地块没有足够石料,故全部按土坎梯地设计。⑴田块布设需顺山坡地形,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田块尽可能在100-200m,以便利耕作。对少数地形有波状起伏的,耕作区应顺总的地势呈扇形,区内梯田境线亦随之略有弧度,不要求一律成直线。(2)梯田坎高应小于3.5m,坡度为15°〜20°田面宽度8m〜15m;坡度为20°〜25°田面宽度5m〜8m;
22⑶地域高一般0.3m,顶宽0.4m,境内坡1:1;坡改梯设计图式:坡改梯典型断面示意图3.3.5坡改梯施工方法坡改梯的施工包括定线、清基、筑填、保留表土和修平田面等五道工序。⑴定线:根据梯田规划确定为梯田区的坡面,在其正中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并在中轴线上划出各台梯田的Bx基点。从各台梯田的Bx基点出发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接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施工线。⑵田坎清基:以各台梯田的施工线为中心,上下各划出50〜60cm宽作为清基线。在清基线范围内清除表土厚约20cm,清除石砾等杂物,整平,夯实。⑶田坎必须用生土填筑,土中不能夹有石砾、树根、草皮等杂物。修筑中每道填坎应全面均匀地同时升高,分层夯实,每层虚土厚约20cm,夯实后厚约15cm。⑷保留表土:采用逐台下移法,整个坡面梯田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将第二台拟修梯田田面的表土取起,推到第一台田面上,均匀铺好。如此逐台进行,直到各台修平。⑸修平田面:将田面分成下挖上填写与上挖下填两部分,田坎线上下各1.5m
23范围,采取下挖上填法,从田坎下方取土,填到田坎上方。其余田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田面中心线以上取土,填到中心线以下。3.4水土保持林造林设计3.4.1设计原则①适地适树,因地制宜,以获得稳定持续的林分环境,改善实地土地质量为目标。②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提高造林成活率。③营建复层林相,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建立稳定的生态体系。④充分发挥各种实地条件的土地生产力,以获得最大的水土保持三大效益。3.4.2工程设计①造林树种和密度水保林种植区位于小流域地形陡峻,土质松散破碎,肥力较低的地区。马尾松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高,在粘土、沙土、石砾土、山脊和阳坡薄层土上都能生长,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小流域内群众的意愿和种植管理技术水平,项目区水土保持林树种选用马尾松。造林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幼林的郁闭度及林木的生长与分化,设计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o②整地采用穴状整地,穴状整地适于地形较破碎的陡坡地,每坑平面呈矩形,穴径0.3〜
240.5m,深0.3〜0.5m,穴面与原坡面持平或稍向内倾斜。各坑沿等高线布设,上下两行坑口呈“品”字形错开排列。根据设计造林树种类型及株行距,确定坑的行距和穴距,株行距为3mX3m。树苗栽培在坑内,距下沿位置0.2〜0.3m,坑两端开挖宽深各约0.2〜0.3m的侄「八”字形截水沟。oooco-000m水保林种植示意图③育苗和造林育苗选阳光充足,排水良好,酸性或微酸性的沙壤土圃地,在整地的同时施足基肥,进行土壤消毒。育苗一般采用高床,苗床高15〜20cm,于2月上旬至3月中旬播种,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两种。在出苗后要做好除草、浇灌、追肥等护理工作。造林选在1〜2月间,起苗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起壮苗、好苗,防止弱苗、劣苗、病苗的混入,苗木随起随栽,栽植方法为:分级栽植,黄毛入土,根系舒展,踩实捶紧。栽植天气忌大风。④抚育管理
25新造幼林要实行封育,禁止放牧及其他不利幼林生长和破坏工程的活动,及时松土、除草、修枝整形等,有条件的地区还可进行灌溉追肥。成林后要固定专人管护,防止人畜破坏,防止林地火灾,防治病虫害。3.5经果林(经济林、果木林)设计3.5.1设计原则根据小流域的自然气候和立地条件,选择交通方便,水源条件充足,避风向阳,土质较好、坡度较缓的坡耕地营造经果林。3.5.2经济林设计毛竹种植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毛竹种植后第五年开始投产,一年每亩毛竹林可产经济效益660元以上,是提高项目区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西林县正进行15万亩毛竹开发,根据小流域的具体情况,经济林种植毛竹。立地条件类型:阳向洼地、阴向洼地、河沟两岸。造林:造林季节一般在11月至第二年元月,采用一年生苗整丛造林,行株距4mX4m,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0.4mX0.4mX0.4m。种植时,先将表土垫回坑内,将竹丛的根盘置坑中,根盘表面与坑面略平,然后填土,分层压实,使鞭根与土壤密接,填土压实时不要损伤鞭芽。栽植时,根盘表面保持原有的状态,不可为了保持竹杆直立而改变或扭曲根鞭的原有状态。
26经济林种植小意图幼林抚育:新造竹林要有专人管理,出笋前后,禁止人畜进入竹林,要及时除草松土(5〜6月和8~9月各一次),可以林粮间种,以耕代抚。有条件的在栽植后的3年内要施肥,主要用有机肥料,适当施用复合肥和尿素,做好病虫害的防治。3.5.1果木林设计项目区内原有部分板栗林,但因种植分散、规模小,管理不合理,经济效益低,在原有板栗林的基础上有规模的种植板栗,可形成产业规模化,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项目区内群众的生活水平。造林:造林季节一般在11月至第二年元月,行株距4mx4m,
27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0.6mX0.6mX0.6m。造林时,要对树苗进行挑选,同一地块内栽植的树苗要求苗龄和苗木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在挖出的表土中掺和农家肥和化肥,每穴用农家肥50kg,化肥1.5kg,拌匀后返置入穴下层,栽植时应将树苗扶直,栽正,根系舒展,深浅适宜。填土时应先填表土、湿土,后填生土干土,分层踩实。果木林种植示意图幼林抚育:新造幼林要实行封育,禁止放牧及其他不利于幼林生长的活动。及时除草松土,可以林粮间种,以耕代抚。有条件的在1〜3年要施肥,主要用有机肥料,适当施用复合肥和尿素,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283.5种草设计人工种草可以增加地表植被,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同时可促进畜牧和农业的发展。项目区的草地主要是在荒坡地上发展,因地制宜,合理选用草种,草种选用抗逆性强,保土性好,生长迅速,经济价值高。人工种草主要分为割草地和放牧区,割草区主要选距村子较近和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退耕地或荒坡;放牧地主要选取离村较远和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荒坡或沟壑地。雨季或土壤墙情较好时进行撒播,播种后由管理专人看管,防止人畜践踏,并制定合理的放牧强度,以不破坏牧草再生能力为原则,实行划区轮牧,放牧时间以秋冬为宜,合理收割。3.6封育治理设计(1)设计原则①地面有残林、疏林、残留根茬与种子,当地的水热条件能满足自然恢复植被的需要。②封禁治理按标准要求实施几年后,林草植被得到恢复,郁闭度达0.7以上,林间有70%以上的植被,以利于保水保土。(2)组织措施在封育治理区确定封育的面积和具体位置,设置封育碑牌等明显的标志,防止人畜任意进入。由群众推选办事公道、责任心强的人担任管护工作,固定专人看管,并根据情况定期付给一定报酬。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村规民约,并由当地政府行文公告,做到家喻户晓,人人自觉遵守,禁止人畜破坏,确保封禁区内植被能迅速得到恢复。同时积极发展沼气池、节柴灶等,协助群众解决烧柴
29困难。促进乡规民约的顺利实施。⑶技术措施①封禁方式:采用全年封禁、季节封禁和轮封轮放相结合。在原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恢复比较困难和地广人稀的地区,实行全年封禁,严禁人畜进入,以利于植被的恢复。在原有树木破坏较轻,植被恢复较快的地区,实行季节封禁,春、夏、秋生长季节封禁,冬季可以开放,允许村民到林间割草、修枝。在植被较好的地区实行轮封轮放,以利于解决村民燃料、饲料较缺乏的情况。②抚育管理:结合封禁在残林、疏林中进行育苗补植,平茬复壮,修枝疏伐,择优选育,加快植被恢复。在不影响林木生长和水土保持的前提下,利用林间空地种植饲草、药材,培育食用菌类等发展多种经营。
301500西林县人民政府00Cooejej00G西林县水土保持工程龙英小流域封山育林区I2100封山牌示意图活动盖保护返料孔抽渣孔沼气池示意图3.8保土耕作设计根据小流域坡耕地的产出现状,在5°〜25°目前暂无条件实施坡改梯的坡耕地上,采取耕犁整地、培肥改土、栽培管理和间套轮作等一整套耕作措施,以达到蓄水保土,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31工程设计:(1)横坡耕作:调整顺坡耕作为沿等高线进行横坡耕种,一般5以上的坡地垄距为60cm〜70cm,土质粘重、透水性差的坡耕地、垄底比降为0.3%〜0.5%左右,反之垄底比降定为0.2%〜0.3%o(2)深松耕法:采用只松不翻或上翻下松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的耕作法,耕种结合,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入渗,降低地表径流对土壤冲刷。
324组织设计和分年度实施计划4.1施工组织条件4.1.1施工组织建立由行政领导、技术和财务人员组成的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指挥部,统一组织人、财、物力、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严把质量关、技术关,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施工组织形式:水土保持骨干工程由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其它生物治理工程由集体承包或专业户承包施工。412施工条件①交通条件:项目区位于八达镇北面约6公里处,有西林至龙英水库公路、西林至隆林公路贯穿项目区,交通极为方便。②块石:龙英河流域有丰富砂岩,储蓄量大,能满足施工需要。③砂:砂可以从县城运至工地,能满足工程需要。④水泥:水泥可在县城购买。⑤苗木供应:种苗可在西林县苗圃中心购买。⑥水:水可以从流域小沟里取水。
33⑦劳动力及劳动技能:项目区农业劳动力人口1239人,施工季节高峰期劳动力不足,可从县城调动流动劳动力。能满足施工劳动力需求。近两年来西林县进行15万毛竹开发建设项目和退耕还林项目,群众种植毛竹、板栗和马尾松有一定技术和经验,能满足项目劳动技能需求。4.1.3施工安排具体的施工安排为:治沟工程和水保工程可常年施工,也可和坡改梯工程同步施工,在每年“三秋”结束开始,在春季前全面完工。水保林在5月至7月种植,经果林在11月至12月种植。4.2分年度实施计划该项目总投资560.86万元,其中工程措施300.68万元,林草措施149.55万元,该项目拟用3年时间治理2216.6hm2,按照先易后难原则进行施工,分年实施计划如下:第1年治理438.6hm2,其中坡改梯25.4hm\水保林173hm\果木林114hm\封育治理43.9hm\补植补种82.3hm\建拦沙坝2座、滚水坝2座、沼气池50个、排灌沟3.4km、截水沟2km、排水沟1km、作业便道6.5kmo第2年治理657.6hm2,其中坡改梯46.6隔2、水保林305.ghn?、封育治理133.7hm\补植补种162.3hm\保土耕作9.2hm2;建拦沙坝1座、滚水坝1座、沼气池50个、排灌沟2km、截水沟3km、排水沟2km、作业便道7km。第3年治理734.Ihm?,其中坡改梯109.5瓜>2(水平梯田32改bin?植物梯田76.9面)、水保林84.5面、经济林124.UW、封禁167.IhnL保土耕作14hm2;建拦沙坝1座、滚水坝1座、沼气池50个、排灌沟2km、截水沟6.5km>排水沟2km>作业便道3.5km0
34第4年治理386.3hm2,其中坡改梯14.2hm\水保林365.6hm\经济林124.Ihm,保土耕作15.5hm2;建拦沙坝1座、滚水坝1座、沼气池50个、排灌沟1km、截水沟2.5km>排水沟0.5km>作业便道3.5kmo
35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1投资估算5.1.1计算原则、依据(一)编制依据(1)水利部文件水总[2003]67号文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2)依据2003年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3)依据2003年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4)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5)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6)广西水利厅文件桂水基[2003]13号《关于执行水利部2002年颁发的系列定额及修改我区97水利水电基建定额和取费标准部分内容的通知》;(7)由工程设计的资料和图纸统计而得的工程量。(二)基础资料(1)依据2003年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
36的规定,本工程人工工资:工程措施按1.8元/工时,林草措施按1.4元/工时计;(2)水泥、砂、块石、苗木及化肥均按当地购买价(原价)加实际的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计算;施工用水按1.0元/nA用电按0.6元/(kw.h);工程措施的采购保管费率按1.5%,林草措施的采购保管费率按1.0%。(三)工程单价(1)工程措施的其他直接费按基本直接费的3%计入工程单价;梯田工程取基本直接费的2%计入工程单价;林草措施的其他直接费按基本直接费的1.5%计入工程单价;(2)工程措施的间接费按直接费的6%计入工程单价;林草措施的间接费按直接费的5%计入工程单价;(3)工程措施的利润按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的4%计入工程单价;林草措施的利润按间接费与直接费之和的2%计入工程单价;(4)税金均按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之和的3.22%计入工程单价。(四)独立费用(1)、建设管理费中的项目经常费按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之和的1.2%计算;技术支持培训费按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之和的0.5%计算;(2)、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广西水利厅文件桂水基[2003]13号快于执行水利部2002年颁发的系列定额及修改我区97水利水电基建定额和取费标准部分内容的通知》计算;(3)、勘测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算;(4)、水土流失监测费按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之和的0.5%计算;
37(5)、工程质量监督费按广西水利厅文件桂水基[2003]13号快于执行水利部2002年颁发的系列定额及修改我区97水利水电基建定额和取费标准部分内容的通知》取建安工作量的0.35%计算。(五)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第一至四部分投资合计数的3%计取,价差预备费不计。5.2资金筹措设想该项目总投资为566.28万元,由于项目区人民群众尚不富裕,有些群众还未解决温饱问题,加之县财政也十分困难,很难筹集到如此庞大的投资投入。因此,资金来源主要由国家和地方组成,其中申请国家补助资金424.717元(75%),地方配套资金141.57玩(25%)。6效益分析5.1经济效益根据各种措施、实施时间、效益生效时间、措施保存率、年效益、经济寿命等,分析计算项目各项治理措施全部发挥效益后经济效益650万元。6.2社会效益
38①通过实施该项目,控制水土流失对龙英河泥沙淤积的危害,减轻洪水对两岸农田和村庄的破坏。②通过实施该项目,逐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生产率,为项目区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大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实施该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用武之地,得到高效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③通过实施项目,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生产结构,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走向良性循环。④通过实施该项目,使群众在生产过程中,逐步接受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农村风尚,提高环境容量,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6.3生态环境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各项治理措施的增加和完善,水土流失治理将得到有效治理,使大量的降雨入渗,拦蓄大量径流,减少大量的土壤流失,保护了土地肥力,提高土壤水份,增强了抗旱能力,林草覆盖率提高到85%,初步形成乔、灌、草多层次多结构的植被群落。随着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发挥综合效益,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日渐良好,过去穷山恶水逐步变为青山绿水,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的方向改变,人们安居乐业。
397组织管理7.1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以县长任组长,水利局局长、项目区所在乡镇的乡镇长任副组长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具体实施工作由水利局组织实施,为了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方便,需要成立一个专门实施的管理机构。该机构由西林县水利局的水土保持站负责,主要负责对项目施工及维护管理,并负责监督、监测水土保持情况。7.2管理办法工程管理范围为各工程设施及法定的地域范围,凡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建设或对工程设施造成威胁的活动,必需进行制止。并定期对项目区进行检查巡视。7.2.1建设期的管理'管护由西林水电局进行技术指导和物资发放,并负责施工放样,使之达到设计要求。建立建全项目责任负责制,技术人员要分村分片包干,明确责任,搞好施工中的各项技术环节,保证施工质量。
405.2.2后期管理、管护项目建成后,在项目区安排一名管理人员负责对项目实施管理,使之达到预期效果。7.3技术保障措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普及和提高科学技术是实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重要保证,必须加强项目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培训,健全科学体系,培养综合治理优秀人才,提高科技含量,使之达到治理目标。8综合结论龙英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该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及水土流失情况实施的一项特殊工程。通过实施该项目,项目区经济将会有个新的发展,势必给项目区人民群众带来无穷益处,为项目区今后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为项目区走向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