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2022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下图为“地球自转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图中A-F,说法正确的是()A.自转速度都相等B.C点与D点地方时相同C.ACE三点一定同时看到日出D.从北极上空看都作逆时针旋转2.A点上空的同步卫星与A点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相同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C.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不同【答案】1.D2.B【解析】【1题详解】
1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到两极递减,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外都相同,A错误;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B错误;ACE三点只有在二分日才能同时看到日出,C错误;极点上空看自转方向北逆南顺,D正确。故选D。【2题详解】A点上空的同步卫星与A点,自转的角速度是相同的,但是同步卫星的旋转半径更长,线速度更大一些。故选B。【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到两极递减,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外都相同。新年零时敲响的钟声称为“新年钟声”,它表示新一年的开始,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喜欢伴随新年钟声互致祝福。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2022年的新年钟声最早敲响的城市是()A.北京B.伦敦C纽约D.悉尼4.造成四城市敲响新年钟声时间出现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昼夜长短的不同D.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5.下面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正确表示伦敦气候的是()A.AB.BC.CD.D
2【答案】3.D4.B5.D【解析】【3题详解】北京位于东八区,悉尼位于东十区,伦敦位于中时区,纽约位于西五区,根据所学知识,位于日界线(180°)以西,并且最靠近日界线的地区,时间最早,新年钟声最早敲响,由图可知,纽约位于日界线以东,C选项错误。北京、悉尼、伦敦中,悉尼离日界线最近,且也位于日界线以西,D选项正确,A、B选项错误。故选D。【4题详解】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每个经度所在的点的日出时间都不一样,就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简称时差,B选项正确。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包括四季变化和五带差异、昼夜长短的变化等,与时间差异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伦敦位于欧洲西部,位于50°N左右,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最低月均温高于0℃,最高月均温在20℃左右。A图全年气温高于15℃,降水分旱雨两季,应该是热带季风气候,A选项错误。B图中最低月均温高于0℃,雨热不同期,应该是地中海气候,B选项错误。C图中最低月均温高于0℃,且雨热同期,应该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选项错误。D图中降水均匀,最低月均温高于0℃,气候温和,应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步骤:1、判断南北半球:看最高气温所在月份。北半球7月8月气温高,南半球1月2月气温最高。2、以温定带(主要看最低气温):0、15度作界限。全年最低气温高于15度,为热带;全年最低气温在0-15度之间,为亚热带;全年最低气温低于0度,为温带;全年最高气温在0度左右,为寒带。3、以水定型(看降水的全年分布情况):按降水类型划分,有四类:夏雨型: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全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全年湿润型:温带海洋气候。另外有两点需要注意:1、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温度带上,同属热带气候,降水又同属夏雨型,区分的方法是,热带季风的降水更加集中。有降水的柱状统计图作比较会很明显。再有,热带季风是分雨旱两季,而热带草原是干湿两季;2、温带海洋气候——虽是温带的气候类型,全年的最低气温却高于0度,但从降水上要和热带雨林相区分应该还是不难的。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四个地点中,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四个地点按由南到北的顺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乙甲丁丙D.丁甲丙乙【答案】6.B7.C【解析】【6题详解】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四个地点中,只有乙地冬至日昼长夜短,故乙地位于南半球,B正确,甲地全年昼夜平分,位于赤道上,A错误;丙地冬至日出现极夜,夏至日出现极昼,位于北极地区,C错误;丁地冬至日昼短夜长,位于北半球,D错误。故选B。【7题详解】据图可知,甲地全年昼夜平分,可判断甲地位于赤道,丙地冬至日出现极夜,夏至日出现极昼,说明丙地位于北极地区,乙地冬至日昼长夜短,说明乙地位于南半球,丁地冬至日昼短夜长,说明丁地位于北半球,故四个地点按由南到北的顺序排列,依次是乙甲丁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3月21日到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段时间为北半球夏半年(南半球冬半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9月23日到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段时间为北半球冬半年(南半球夏半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黑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约33米,一年中的大部分日子,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升起的时刻就是天安门广场的日出时刻。下表为2021年天安门广场不同日期的升旗时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期1月21日3月21日6月21日9月21日升旗时刻(北京时间)7时32分6时17分4时47分6时02分8.2021年11月2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升起的时刻最可能是()A.3时58分B.5时23分C.7时07分D.9时35分9.当测得天安门广场的旗杆正午影子长约33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B.北京昼长比南京昼长长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比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答案】8.C9.D【解析】【8题详解】根据昼夜长短的时间对称规律,北京天安门广场11月21日的昼长与1月21日大致相等,所以2021年11月2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升起的时刻最可能是七点多,C正确,11月21日北京昼短夜长,AB错误,11月21日北京昼长不可能只有5个小时左右,D错误。所以选C。【9题详解】根据材料,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约33米,而当测得天安门广场的旗杆正午影子长约33米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为45°,说明,北京与直射点的纬度差为45°,北京的纬度大致为40°N,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京的昼长比南京昼长短,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比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ABC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点附近会出现极昼现象,D正确。所以选D。【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10.图中①-⑤岩石从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D.④③⑤②①11.图中褶皱形成、断层形成和岩浆侵入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先形成褶皱,后形成断层,最后发生岩浆侵入B.先形成断层,后形成褶皱,最后发生岩浆侵入C.先发生岩浆侵入,后形成断层,最后形成褶皱D.先形成褶皱,后发生岩浆侵入,最后形成断层【答案】10.C11.A【解析】【10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地岩层最先经历了沉积作用,即按岩层④③②①的顺序沉积,后经历了褶皱,岩层发生弯曲,然后出现断层,岩层发生位移,再出现岩浆的运动,炽热的岩浆产生高温高压使得石灰岩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即⑤,故图中①-⑤岩石从老到新排序是④③②①⑤,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图中岩层在经历了沉积作用后,出现了褶皱,使岩层发生弯曲,然后出现断层,岩层发生显著位移,再出现岩浆的侵入活动,由于岩浆侵入的通道并没有被断层切断,故可以判断岩浆侵入出现在断层之后,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判断地质构造发生的先后顺序,主要看岩层有无被覆盖,如图中侵入岩覆盖了断层和沉积岩,说明侵入岩后发生,侵入岩和石灰岩交汇部分出现另一种岩石,说明侵入岩早期岩浆活动的高温高压使石灰岩发生变质。下图为“亚洲局部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12.下图中沿ab一线所作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13.当图示台风中心运行到上海东侧洋面时,上海的风向为()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答案】12.C13.A【解析】【12题详解】沿ab一线所作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冷锋的剖面图,a位于冷锋锋前,是暖气团一侧,b位于冷锋锋后,是冷气团一侧,A错误,C正确;BD是暖锋剖面图,B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当图示台风中心运行到上海东侧洋面时,上海处于气旋的西侧,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风向右偏,上海吹西北风。故选A。
7【点睛】冷锋、暖锋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系统,冷锋的符号为三角形,暖锋为半圆形,三角形与半圆形指向的方向,即为锋面的移动方向。下图为“季风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关于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时间为北半球夏季B.图例甲所示为高气压,图例乙所示为低气压C.①②所示盛行风的形成原因均是海陆热力差异D.图示时间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15.图示时间,澳大利亚西北部的气候特征为()A.寒冷干燥B.温和多雨C.低温少雨D.高温多雨【答案】14C15.D【解析】【14题详解】据图,此时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和东南亚盛行东北风,可推断图示时间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正值夏季,甲为南半球澳大利亚大陆上上形成的低压,乙为亚洲高压,AB错误;①为东亚的西北风,②为南亚的东北风,二者形成原因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正确;图示时间为北半球冬季,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图示时间,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低压中心,且受到来自海洋的西北风的影响,降水丰富,由于纬度较低,地处热带,正值夏季,故澳大利亚西北部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点睛】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风,降水丰富,其西北风是北半球的东北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高温多雨;南半球冬季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来自澳大利亚内陆的东南信风,干旱少雨。下左图为“长江流域图”,右图为“长江流域某水库某年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长江水的主要补给是()A.湖泊水B.雨水C.冰雪融水D.地下水17.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大致出现在()A.3月下旬B.7月中旬C.10月中旬D.12月下旬【答案】16.B17.C【解析】【1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长江汛期在夏季,全年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主要是因为流经了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充沛,河流径流量大,因此主要补给为雨水,B选项正确。湖泊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是长江的补给类型,但不是主要补给,A、C、D选项错误。故选B。【17题详解】由长江流域某水库某年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图可知,只要流入量一直大于流出量,该水库水位就会一直上升,当流入量与流出量相等时,就是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时期。10月中旬到次年4月中旬流出量大于流入量,湖泊水位较低,A、D选项错误。4月中旬到10月中旬,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位持续上涨,10月中旬水位高于7月,B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长江的水文特征包括:(1)受降水影响,长江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水量减小水位降低,形成枯水期;(2)长江流域雨季较长,受其影响长江汛期较长;(3)长江流域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C,长江没有结冰期,没有凌汛;(4)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相对较好,长江的含沙量较小。
9海—气间进行着广泛的水热交换,深刻影响着全球环境及其变化。下图为“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关于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是(()A.曲线a表示热量支出,曲线b表示热量收入B.A表示热量盈余,B表示热量亏损C.低纬度海区海水热量收支平衡D.高纬度海区海水热量亏损,海水温度不断降低19.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A.海洋通过长波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B.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C.海洋对气温有调节作用,使得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差较大D.大气因参与陆上内循环而影响海水性质【答案】18.B19.A【解析】【18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从图中看,a曲线在低纬度海区高于b曲线,a应为热量收入,b为热量支出,a、b的交点C应表示海水热量收支平衡,且位于副热带海区,A处收入的热量大于支出的热量,应为热量盈余,B处收入的热量小于支出的热量,应为热量亏损,低纬度海区海水热量盈余,高纬度海区海水热量亏损,但影响海水温度的不仅是辐射热量的收支,还有大洋环流等,海水温度相对稳定。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题详解】
10根据所学知识,海洋在吸收太阳辐射后,产生的热量部分以红外线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进而影响大气环流,A正确;驱动洋流的动力主要是盛行风、海水密度、地转偏向力等,B错误;海洋对气温有调节作用,使得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差较小,C错误;大气因参与海陆间循环而影响海水性质,D错误。故选A。【点睛】海洋表层热量收支,习惯上称海洋表层的热量平衡。实际上,就某一海区和某一时段而言,海洋表层的热量收支一般是不平衡的。低纬度地区一般热量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一般海洋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某校地理科考小组对附近山地植被分布进行了研学考察,并绘制了“该山植被分布示意图”(图1)。图2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图2中A区域的自然植被类型最可能为()A.季雨林B.针叶林C.常绿硬叶林D.苔原21.该山地最有可能是()A.武夷山B.天山C.长白山D.太行山22.有关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从上海向北到黑龙江的自然带变化规律相似B.自然带垂直变化仅与水分变化有关C.与从北京向西到乌鲁木齐的自然带变化规律相似D.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坡度的变化【答案】20.B21.A22.A【解析】【20题详解】
11由图可知,A区域以下的自然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A区域以上的自然植被类型为灌丛。根据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因为随着海拔升高,水分和热量条件均发生了变化,植被类型也随之发生变化。A区域的温度低于常绿阔叶林带附近的温度,因此符合的自然带应该是针叶林,B选项正确。季雨林应该分布在热量条件更好的地区,A选项错误。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气候区,我国没有分布地中海气候,C选项错误。苔原带分布在温度更低的地区,应该在灌丛、草甸以上地区,D选项错误。故选B。【21题详解】该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应的自然带,武夷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A选项正确。天山位于西北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B选项错误。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太行山位于华北地区,应该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基带以温带落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为主,C、D选项错误。故选A。【22题详解】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规律,从山麓向山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上海向北到黑龙江的自然带也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因此与从上海向北到黑龙江的自然带变化规律相似,A选项正确。自然带垂直变化与热量、水分有关,B选项错误。从北京向西到乌鲁木齐的自然带变化规律是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选项错误。造成垂直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度的变化,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1)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规律:从山麓向山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2)基带的判断: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同纬度的地带性自然带相同;(3)自然带数量多少的判断:山体所在纬度、山体高度以及山体的相对高度是自然带谱复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同一高度,纬度越低,自然带数量可能就越多。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6分。23.每年非洲大陆上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和探索者。图1为“动物大迁徙示意图”,图2为“非洲气候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大迁徙现象发生于图13中________
12(填数字)代表的气候区,当动物迁徙到肯尼亚时,控制肯尼亚地区的大气环流为________(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2)④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是________,④冬季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简述④夏季气候对当地农作物的影响:________。(3)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⑤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__。【答案】(1)①.②②.赤道低气压带(2)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②.温和多雨③.受来自海洋的暖湿的中纬西风带控制④.夏季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糖分的形成;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但降水少,气候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3)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纬度低,位于热带地区,终年气温高;受东南信风带控制,东南信风从东侧洋面上带来丰富水汽;中部山脉对东南信风的阻挡抬升作用,多地形雨;沿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解析】【分析】本题以非洲气候分布和非洲动物大迁徙为背景材料,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动物大迁徙现象主要发生在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②为热带草原气候,当动物迁徙到肯尼亚时,肯尼亚此时正值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降水丰富,受北移的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小问2详解】④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区,其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热量条件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有机质积累多,但蒸发旺盛,气候干旱,会导致农作物缺水,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小问3详解】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形成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因岛屿中部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水汽,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再加上东部沿海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4.下图为“世界大洋环流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1)在图中添加剪头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处的大洋环流方向。(2)甲乙丙丁洋流的性质分别是________,形成丙洋流的风带名称是________,受丁洋流影响沿岸________气候明显向北延伸。(3)请简述洋流对海洋航行及海洋污染物的影响。【答案】(1)在图中添加剪头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处的大洋环流方向。(2)①.暖流、暖流、寒流、寒流②.中纬西风带③.热带沙漠(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加快航速,节省燃料;逆洋流航行,减慢航速,增加燃料消耗。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洋流会将一个海域的污染物携带到其他海域,加快原污染海域的海水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世界大洋环流局部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洋流方向、性质、成因、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以判断,该海域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流向呈逆时针方向。【小问2详解】甲是由东南信风形成的南赤道暖流;暖流由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寒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乙是暖流,丁是寒流;丙是西风漂流,属于寒流。丙洋流的形成是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导致。丁洋流是秘鲁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受到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作用,使热带沙漠气候明显向低纬度延伸。【小问3详解】对海洋航行的影响,主要从航行速度和燃料消耗等方面分析,顺洋流航行,加快航速,节省燃料;逆洋流航行,减慢航速,增加燃料消耗。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分有利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是洋流会将一个海域的污染物携带到其他海域,加快原污染海域的海水净化速度;不利影响是扩大了污染范围。
1425.图1为“地质构造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山区公路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2)对甲山地的形成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3)乙处修建水库大坝,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4)图中c代表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①代表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5)简述山区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布局的影响。【答案】(1)①.向斜(褶皱)②.岩层向下弯曲(岩层中心新两翼老)(或岩层弯曲变形)(2)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3)不合理;位于断层地带,地质条件不稳定,水库大坝安全性差;断层地带建水库,水易发生渗漏(4)①.变质岩②.岩浆活动(岩浆冷却凝固)(5)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山区地面起伏大,修建交通线的成本及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山区主要发展成本及技术要求较低的公路;山区交通运输方式相对较少,但随着桥梁、隧道施工技术的进步,山区交通运输方式也相应有所增加。对线路布局的影响:山区的交通线主要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为降低线路的坡度,山区的交通线往往呈“之”字形迂回前行。【解析】
15【分析】本大题以地质构造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某山区公路景观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地质构造的判读、地形倒置的原因、地质构造的实践应用、岩石圈物质循环、山区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布局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由图片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小问2详解】甲地是向斜山,其成因是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坚硬,不易遭受外力侵蚀。【小问3详解】乙处断层构造,岩层断裂下陷形成,如果在此处修建水库大坝,会使断裂岩层发生活动,使地质不稳定,还会发生渗漏。【小问4详解】读图可知,d为沉积环境形成的沉积岩,a和b由岩浆冷却形成,为岩浆岩,c处于地下高温高压环境,形成的岩石应该是变质岩;由图片可知,经过①作用,岩浆变成了b岩石,因此①是岩浆冷却凝固。【小问5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