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思疏》原⽂、译⽂及赏析

《谏太宗⼗思疏》原⽂、译⽂及赏析

ID:82982280

大小:25.0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3-09-25

上传者:152****4171
《谏太宗⼗思疏》原⽂、译⽂及赏析_第1页
《谏太宗⼗思疏》原⽂、译⽂及赏析_第2页
《谏太宗⼗思疏》原⽂、译⽂及赏析_第3页
《谏太宗⼗思疏》原⽂、译⽂及赏析_第4页
《谏太宗⼗思疏》原⽂、译⽂及赏析_第5页
《谏太宗⼗思疏》原⽂、译⽂及赏析_第6页
《谏太宗⼗思疏》原⽂、译⽂及赏析_第7页
《谏太宗⼗思疏》原⽂、译⽂及赏析_第8页
资源描述:

《《谏太宗⼗思疏》原⽂、译⽂及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谏太宗⼗思疏》原⽂、译⽂及赏析  《谏太宗⼗思疏》全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展开论述。先从正反两⽅⾯进⾏论述,提出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结论。下⾯是⼩编给⼤家带来的《谏太宗⼗思疏》原⽂、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谏太宗⼗思疏  唐代:魏征  ⾂闻:求⽊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望流之远,根不固⽽求⽊之长,德不厚⽽思国之治,⾂虽下愚,知其不可,⽽况于明哲乎?⼈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将崇极天之峻,永保⽆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茂,塞源⽽欲流长也。(望国⼀作:思国)  凡百元⾸,承天景命,莫不殷忧⽽道著,功成⽽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有余,今守之⽽不⾜,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体,傲物则⾻⾁为⾏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不怀仁,貌恭⽽不⼼服。怨不在⼤,可畏惟⼈;载⾈覆⾈,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以⾃戒;将有作,则思知⽌以安⼈;念⾼危,则思谦冲⽽⾃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敬终;虑壅蔽,则思虚⼼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以黜恶;恩所加,则思⽆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以怒⽽滥刑。总此⼗思,宏兹九德,简能⽽

1任之,择善⽽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武争驰,君⾂⽆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亏⽆为之⼤道哉?  译⽂  我听说想要树⽊⽣长,⼀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流得远,⼀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就要推崇皇权的⾼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茂盛,堵塞源泉⽽想要泉⽔流得远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使命,他们没有⼀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量不⾜,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定能竭尽诚⼼来对待⾂民,已经成功,就放纵⾃⼰的性情来傲视别⼈。竭尽诚⼼,虽然⼀在北⽅,⼀在南⽅,也能结成⼀家,傲视别⼈,就会使亲⼈成为陌路之⼈。即使⽤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们),⽤威风怒⽓来吓唬(⼈们),(⾂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上恭敬⽽在内⼼⾥却不服⽓。(⾂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样

2)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意呢?  做国君的⼈,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能引起(⾃⼰)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知⾜来⾃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我约束,害怕骄傲⾃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三⾯留⼀⾯,担⼼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采纳⾂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时⾼兴⽽奖赏不当,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时发怒⽽滥⽤刑罚。全⾯做到这⼗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任⽤他,挑选好的意见⽽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就能完全使出他的⼒量,仁爱的⼈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国君和⼤⾂没有⼤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松⼦与王⼦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拱⼿就能治理好天下,不⽤再说什么,天下⼈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定要(⾃⼰)劳神费思,代替⾂下管理职事,役使⾃⼰灵敏、明亮的⽿、眼,减损顺其⾃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道理呢!  赏析  《旧唐书》曾赞扬魏征的奏疏“可为万代王者法”。对于魏征这篇奏疏,唐太宗⾮常重视,说它是“⾔穷切⾄”,使得⾃⼰“披览亡倦,每达宵分”。他还曾使⽤“载⾈覆⾈”的⽐喻来训戒太⼦。宋、明、清三代的⼀些君主,也经常拜读这篇奏疏,⽤以规戒⾃⼰。由此可见它在封建时代的重要意义。即使到了现代,⽂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也仍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3  这篇奏疏,在写作上很有其特⾊,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章根据唐太宗在取得巨⼤政绩之后,逐渐骄傲⾃满,⽣活⽇趋奢靡地情况,指出了他“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不可以“竭诚以待下”,必然会使“⾻⾁为⾏路”,最后导致⾄亲疏远,君⾂解体,离⼼离德,难于保守天下。奏疏不仅把“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危害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且还对症下药,提出“⼗思”的措施,既明确具体,⼜实⽤⽽不空泛,针对性很强。  奏疏从头⾄尾,多⽤骈偶,或相对为⽂,或排⽐论述,辞⼯⽂畅,⾳律和谐,铿锵成韵,读来如觉连珠滚动,⽂章⼀⽓呵成,论述步步为营,⽓势雄健有⼒,警⽰振聋发聩。  《谏太宗⼗思疏》是唐朝著名谏议⼤夫魏征写给唐太宗的⼀篇奏疏。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隆,⽣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之⾔”。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是其中的⼀篇。⽂章先以⽐喻开篇,通过成败得失的⽐较推论,归结到“可畏惟⼈”,指出了争取⼈⼼的重要性。在这篇⽂章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纳下,赏罚公正;⽤⼈时要知⼈善任,简能择善;⽣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民⼒。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常精辟的论述,其主题是在于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个建议。写得语重⼼长,剀切深厚。  魏征敢于直谏,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百余道,强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作⽤。⽽全⽂主要阐明的是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谏太宗⼗思疏》的精神,主要是规劝唐太宗在

4“贞观之治”取得成就以后,仍要牢记隋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善始”、“克终”,以“积其德义”,使国家达到到长治久安的局⾯。  《古⽂观⽌》评价:通篇只重⼀“思”字,却要从道义上看出,世主何尝不劳神苦思,但所思不在德义,则反不如不⽤思者之为德也。魏公⼗思之论,剀切深厚可与三代谟、诰并传。  魏征这篇谏疏是规劝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章第—段即开宗明义,⽤树⽊、河流作⽐,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第⼆段分析“取易守难”的道理,并从“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得出守成之君“所宜深慎”的结论,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第三段提出“⼗思”的具体内容。所谓“⼗思”,归纳起来,即戒奢安民、思危反满、宽容仁慈、慎始善终、虚⼼纳⾔、拒邪黜奸、刑赏以法。  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思”的内容,⽽是以⽣动形象的⽐喻打开话题。“⾂闻”的⼝⽓不卑不亢,令⼈警醒。先从正⾯说,⽤⽐喻推理(“求⽊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排⽐句,两个作⽐喻,⼀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申述:“源不深⽽望流之远,根不固⽽求⽊之长,德不厚⽽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况于明哲乎?”这样就加重了强调意味。反问的⼀句,差不多带有“挑衅”⼝吻,正是“忠⾔逆⽿”之处。接着,进⼀步明确指出,“⼈君”地位⾼,责任重⼤,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如同“伐根以求⽊茂,塞源⽽欲流长”⼀样荒诞。这⼀段的结尾,照应前⾯,⼜充分利⽤了“⽊”与“⽔”的⽐喻。

5  第⼆段  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向背等⽅⾯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凡百元⾸,承天景命,善始者始繁,克终者盖寡。”开头⼏句,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这虽说是⼈之常情,但要“思国之安”,就必须以理性去克服它。接下来,作者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设问,引出更为具体的分析论证,指出“殷忧”与“得志”的不同⼼态:殷忧,则竭诚待⼈;得志,则纵情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体,傲物则⾻⾁为⾏路”,对⼈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了民⼼,即使动⽤严刑也⽆济于事。“怨不在⼤,可畏惟⼈;载⾈覆⾈,所宜深慎”,这⾥借鉴古⼈的论述,将君和民的关系⽐作⽔与⾈的关系,发⼈深省。  第三段  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思”。“⼗思”的核⼼内容是正⼰安⼈,但具体⼜有所侧重。“将有作,则思知⽌以安⼈”,这两条是戒奢侈,如喜好器物美⾊,⼤兴⼟⽊,劳民伤财等;“念⾼危,则思谦冲⽽⾃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两条是戒骄戒躁,劝皇帝要恪守职分,不骄不躁,虚怀若⾕,从谏如流;“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是劝皇帝不要放任⾃⼰的欲望,要持之有度;“忧懈怠,则思慎始⽽敬终”,是劝皇帝勤勉政事,处置谨慎,不要怠惰;“虑壅蔽,则思虚⼼以纳下”,是说“兼听则明”,放低⾝段,多听取⾂下的意见;“惧谗邪,则思正⾝以黜恶”,是说“偏听则暗”,⾃⼰有倾向直⾂,罢黜⼩⼈;“恩所加,则思⽆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以怒⽽滥刑”,是说赏罚要按国家尺度实⾏,不因喜怒⽽有所偏颇。“⼗思”就是⼗条劝戒,语语坦诚,字字惊⼼。⽂章最后从正⾯论述做到“⼗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治”的政治理想。从⽤⼈

6,纳谏,赏罚,多⽅来讲、其中提到的“简能⽽任之,择善⽽从之”,即“⽤⼈”“纳谏”策略,实际上成为初唐的治国⽅略,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魏征提出的“⼗思”能给我们哪些写作的启⽰呢?  ⼀是陈述意见的针对性。这奏疏是给皇帝看的,是⽤来劝谏皇帝的,所以“⼗疏”所陈述的内容⽆⼀不针对帝王的易犯病,⼜⽆⼀不为“垂拱⽽治”的封建统治着想,使唐太宗乐于接受。⼆是思考问题的全⾯性。这“⼗思”的内容涉及到与帝王冶国兴邦有关的⼗个问题。从⽣活到政治,从⼈个欲望以品德修养,凡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全都考虑到。不但指出问题,⽽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是⾯⾯俱到,煞费苦⼼。三是安排条款的序列性。“见可欲”“将有作”“念⾼危”“惧满溢”“乐盘游”“忧懈怠”“虑雍蔽”“惧谗邪”“恩所及”,排列井井有条,多⽽不乱。四是语⾔表达的齐整性。“⼗思”⼗句,句式⼤致相同,构成排⽐,⼀⽓呵成,形成齐整,⽓势磅礴。显然,这篇古代佳作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写作启发。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不怀仁,貌恭⽽不⼼服。怨不在⼤,可畏惟⼈,载⾈覆⾈,所宜深慎。  即使⽤严酷的刑罚督责⼈们,⽤威风怒⽓恫吓⼈们,结果只能使⼈们图求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上态度恭敬,可是⼼⾥并不服⽓。怨恨不在⼤⼩,可怕的只是百姓。百姓像⽔⼀样,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  “求⽊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想要树⽊⽣长,⼀定要是它的根系牢固;

7想要河流长远,⼀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要国家安定,⼀定要多聚积道德仁义。  创作背景  《谏太宗⼗思疏》是唐朝著名的谏议⼤夫魏徵,在贞观⼗⼀年(公元637年)上书唐太宗(李世民)的⼀篇奏疏;⽂章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对这个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常精辟的论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