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937874
大小:116.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3-09-25
《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学简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学小史一简述训诂学的几个时期?答:①萌芽期(先秦)②兴盛期(两汉)③保守期(魏——唐)④中落期(宋——明)⑤复兴期(清)二先秦是以训诂为主的语言研究的萌芽时期,它因思想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由语言的分化与文字的演变所引起。三先秦训诂的形式与价值:1、语文作者借字义的解释来阐明一种哲理或政治主张。2语文作者借字形的解释来阐明哲理或政治主张。3.辨析同义词和解释古书字义。四两汉训诂兴盛的表现:注释书如雨后春笋地大批出现。五兴盛的特点:西汉统治者尊崇儒术,国家设立五经博士,当时人多为儒家经典作注释以阐述儒家思想观点,儒家以外的著作只注《老子》。东汉比西汉范围扩大了,不限于注释儒家的经典和道家的《老子》,还包括《国语》、《国策》、《史记》、《汉书》、《吕氏春秋》、《楚辞》以及纬书、术数之类。六汉训诂学基础的奠定:汉人遍注群经,使后人得据以通读古籍并作进一步考释,汉人通释语义,使后人得据以了解字词意义与作用,并进一步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探索,其体例与方法也都为后世所以楯,为训诂学的发展开辟了蹊径,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毛亨、郑玄、许慎等,是这一时期奠基的代表人物。七保守时期训诂学取得成就的特点?
1这时期的学者扩大了视野,反映在训诂学实践上,范围也扩大了,与此同时,内容也随之扩大:⑴注释中充实史料,如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引书达400种之多,裴松之注《三国志》、郦道元注《水经》,资料也甚宏富。⑵阐发哲理,如郭象注《庄子》。⑶注意汇集众说或网罗异义,如颜师古注《汉书》、陆德明撰《经典释文》。⑷考证探源故实用典,如李善注《文选》。其不足之处,在于表现出了保守倾向,至唐更甚。八、宋人仿照唐人,也编撰了四种义疏,即邢昺的《论语正义》、《孝经正义》、《尔雅正义》和孙的《孟子注疏》,这四种注疏与唐代的九种注疏合称为《十三经注疏》。朱熹的《四书集注》、《楚辞集注》、《诗集传》也很有名。九、训诂学真正从文献学里游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是从清代开始的。十、清代训诂学复兴的原因有哪些?有人寻求清代小学发达的原因,以为清儒躲避现实,走向考据。这是不能说明问题的;⑴资本主义萌芽倒是清代学术发展的原因。其次,西洋科学的发达,对清代的汉学虽没有直接的影响,却有间接的影响。举例来说,明末西欧天文学已经传入中国,江永、戴震都学过西欧天文学,一个人养成了科学脑筋,一理通,百理通,研究起小学来,也就比前人高一等。⑵清代研究“汉学师承”,就小学方面来说:江永的弟子有戴震,戴震的弟子有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而王引之与王念孙又是父子关系。其他名人,即使没有师生关系,也是在学
2术上递相接受了深刻影响的。这样一脉相传,有利于把优良的东西继承下来;为学如积薪,后来居上,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清代学术的发达,这也是原因之一。⑶清儒的学风是优秀的。学者之间服从真理,实事求是,勇于辩论,勇于吸取别人优点,百家争鸣的精神和优良学风,都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推动清代语言学向前发展的因素之一。⑷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经济条件也决定了清代训诂学的复兴。十一、清代复兴的表现:1.清代学者为群书所作的注疏多得难以列举,其中较著名的有惠栋的《周易述》、《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陈奂的《诗毛氏传疏》等2.清代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数量也远远超越前代,而且体例也比前代完备。有注释前代训诂专著的,王念孙的《广雅疏证》、戴震的《方言疏证》等,有集古代传注汇成一编的,阮元的《经籍纂诂》。有考订群书,成一家言的,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等,有贯通音义、探求词语源流的,戴震的《转语》、王念孙的《释大》。有专释虚词、研究语法的,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念孙的《经传释词》等。3.清代也有不少专门研究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著作,杭世骏的《续方言》、程先甲的《广续方言》。十二、清代训诂学在质量上更有显著的提高,这体现在:1.具有朴素的历史观念2.善于由音求义3.采用了综合比较的方法,择善而从。4.有一定的实事求是精神。十三,清代的不足之处:1.训诂学仍为经学的附庸。2.滥用通转,付
3会穿凿,几成王氏以后训诂之通病。3.不少人轻视唐以后的新词俗语,不去作系统研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